渡边淳一:生命应该更加灿烂
渡边淳一失乐园读后感

渡边淳一失乐园读后感《失乐园》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小说。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探索而闻名,读后让人不禁深思人生和社会的种种问题。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一个名叫柏原的男子展开。
柏原是一个有着复杂内心世界的人,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满逐渐积累,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
在小说中,柏原逐渐沉迷于自己创造的“失乐园”,这个“失乐园”成为了他的精神避难所,也是他逃避现实的方式。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柏原渐渐发现自己无法逃避现实,他最终选择了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接受现实,并试图寻找自己的出路。
小说中对于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探讨让人深感震撼。
作者通过柏原的故事,揭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柏原的“失乐园”不仅仅是他的幻想,也可以被视为每个人心中的一片净土,是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现实生活往往是残酷的,人们往往会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矛盾和挣扎。
小说通过柏原的故事,让人深刻反思了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除了对于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探讨,小说还涉及了一些社会问题。
在柏原的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比如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社会的压力和焦虑、个人的困惑和迷茫等。
这些问题在柏原的故事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让人深感触动。
通过柏原的故事,读者可以看到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普遍问题,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文学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
渡边淳一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小说的语言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小说通过对于人性的探索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底蕴,让人深感震撼。
总的来说,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是一部充满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通过柏原的故事,小说探讨了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以及现代社会中的一些普遍问题。
渡边淳一对女人的见解

渡边淳一对女人的见解
渡边淳一从生理、心理、社会分工等方面阐述了对女性的见解:
- 从生理上来说,女性生命力更强,面对逆境与疼痛忍耐力更强。
男性失血三分之一会导致死亡,女性失血超过二分之一才会引起死亡。
- 关于谎言,书中的分析认为,从幼儿时期到成人,男人的谎言是经过精心编制的,为了逃避而编造谎言,而女人的谎言由情绪控制。
- 从生理构造来说,男人是先天的进攻者,女人是承受者。
女人承受了开始的痛苦之后才能享受之后的乐趣,而男性从始至终并没有太大起伏。
- 社会需要分工,男女也一样。
作者以日本为背景,看到了女性在职场的艰难,看到了一波一波的女权运动。
他认为,在所处的社会女权并不意味着女人就要和男人一样,本质就是不同的两类人,不需要论孰重孰轻。
总的来说,渡边淳一认为女性和男性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差异,应该尊重和欣赏这种差异,让男人和女人互相成就。
渡边淳一失乐园语录(范本)

渡边淳一失乐园语录渡边淳一失乐园语录渡边淳一失乐园语录1"性的满足使女人的皮肤越来越滋润,男人却越来越干瘪。
"这就是牝的和牡的与生俱来的宿命,最后牡的被牝的吃掉。
2世间所有的胜败争斗,最痛苦的并不是失败之际,而是承认失败之时。
做-爱的起因多种多样,结局都是男人败在女人的石榴裙下。
3"说来说去工薪族就是可悲哪,一旦认为你没用了,就像废纸一样被扔掉。
"看来我得找个女人鼓鼓劲儿了。
"4技巧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感情。
"5"今年我也逃不了了,6性-爱:技巧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感情。
"7女人的身体已游离了她的心,独自前行了8听起来都是些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对当事者而言,就不是小事了。
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大道理可讲,它涉及人的感性认识和价值观,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妥协和沟通的。
9每次相聚时都变化万端的女体实在令人百思莫解。
在最初的阶段男人尚能感动、惊叹其绚丽多姿,然而现在已超越了这个界限,女人那旺盛的情欲使人不安,让人生畏。
10联结男女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肉体的联系与精神的联系具有同等的力量,甚至超乎其上。
仅仅和女性保持关系的话,只要有身体的魅力就足够了,然而,恋爱则是身心两个方面的,缺一不可。
11男人不需要女性的协助同样可以获得快乐,比起笨拙地和挑剔的女性做-爱来,不如一个人独自享受快感更好。
精神方面暂且不论,单纯就快感而言,是不需要女性引导启发的。
和男人的性的自行成熟相反,女人的性则是靠男人来开发、启蒙,逐渐成熟的。
12正所谓身不由己。
心里想的是不应该这样,必须停止,却又不由自主地败在身体的诱-惑之下,投身淫乐之中。
13人的行为并不都是用道理可以讲得通的。
纵使将所有的懊恼、忏悔都抛掉,也要为近在咫尺的爱而燃烧。
渡边淳一:终其一生,寻找爱的答案

渡边淳一:终其一生,寻找爱的答案1997年出版的《失乐园》,曾经掀起轩然大波。
小说讲述了两个已婚男女因为无爱的婚姻,难以抵挡情感诱惑而陷入婚外恋漩涡之中,最终两人在爱的极致中一起死去。
渡边淳一毫不掩饰地将人们在婚外情中的种种困惑都写了出来,他认为“伦理和欲望的冲突永远存在,人不得不面对”。
在一系列婚外恋题材的小说里,一方面渡边淳一以极大的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唯美地描述出轨男女像没有明天一样地炽热恋爱。
但另一方面,所有的婚外恋都是无疾而终,要幺各自回归家庭,要幺天各一方,要幺是以死亡为结局,表达了他“爱的极致是死亡”的观点。
如此渴望爱情,一生追逐爱情,却又推崇以死亡这样壮烈而颓废的方式终结爱情的渡边淳一,他的矛盾、纠结到底缘何由来?在接受一次采访时,他说道:“写这部小说前,我自己就有过一次深刻的爱的经历。
我曾经爱过一个人,当我想更多更多地爱她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一种近乎于死亡的不安。
”这个人,就是渡边淳一的初恋情人—加清纯子。
那个造就了“渡边”的初恋情人“她的眼睛很美,至今我都记得接吻时,她瞳仁的样子。
”渡边淳一的记忆中,初恋情人加清纯子如同北海道黛青色天空落下的雪花精灵,年少就显露出绘画方面超人的天赋,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少女。
同时,她也是三天两头旷课的问题学生。
而渡边淳一是班上用功学习的好学生,彼此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人。
生日时,渡边淳一收到纯子的一封情书,此后不可自拔地陷入了对她的爱恋。
纯子不遵守规矩却又能在某些时刻温顺乖巧,她会主动牵渡边的手,常约他到图书室,两人晚上在那里抽烟、喝酒;还带他去札幌艺术家出没的咖啡店和酒吧。
在渡边看来,纯子为自己打开了迷人而广袤的艺术世界,自己甚至一下子成熟了起来,他为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神魂颠倒。
然而,高三那年早春,18岁的纯子在北海道的阿寒投水自杀了。
自杀前一晚,纯子在渡边家窗台留下一束火红的康乃馨,仿佛向渡边告别。
他当时觉得她对自己的感觉非常特别,相信自己就是纯子最爱的人。
《岛》读后感

《岛》读后感•相关推荐《岛》读后感600字(通用4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岛》读后感600字(通用4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岛》读后感篇1即使在那个“污秽荒凉”的不祥之地,也总能找灿烂的鲜花。
——题记在这个浮华的年代,我们的世界感到了空虚,感动变得如此奢侈,但总会有这么一些作品,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岛》就是这样的一本书,禁地大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阿丽克西斯发现自己的母亲总是对过去避而不谈,掩盖的严严实实的。
征得母亲的同意,她踏上了属于母亲记忆的那片土地,佛提妮向她讲述了爱琴海布拉卡旁那座名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上的故事。
这是一座绝望的岛,当命运这是你没有再眷顾你时,你意味着要远离家乡,登上这座永远没有返回之路的岛,尽管只有一水之隔,但家乡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二战期间,烽火四起,但这座岛却十分平静。
因为它早已脱离了世俗,被世人所遗忘。
一群麻风人相伴相携,用不知还有多少的岁月编制了另一个世界,亲情,友情,爱情,支撑起,也照亮了这片荒凉之地。
人性的善恶也表现的格外强烈,真爱与勇气,坚守与付出,让人不禁泪下。
经历了疾病与健康,顺境与逆境,到死才能分离。
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执着呀!当一点点的困难向我们袭来时,我们总选择逃避;当物质利益召唤我们时,我们总选择放弃精神的追求;当生死考验我们时,我们想到的总会是自己。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身边只剩下了自己,我们的信念早已被世俗踩踏在脚下。
一份纯粹的感情再也很难找到,而我们也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
我们的世界一片荒凉……《岛》读后感篇2渡边淳一的第三本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经营影视制作公司的宗形和28岁的节目主持人助手千秋相处五年后,尽管存在十五岁年龄差,但仍沉浸在热恋中。
随着宗形的离婚和一年前千秋全身心致力于节目主持人助理的工作,两人的亲密恋情被打破,关系逐渐疏远。
渡边淳一经典语录

渡边淳一经典语录导读:经典语录渡边淳一经典语录1、假如自己是个无所顾忌的无赖,或许女人会老老实实地顺从。
然而并不是所有女人都听从无赖汉的摆布。
那要看男人如何巧妙地笼络女人,不要让女人感到厌烦。
2、在人类的历史中,男人味缺乏耐性不知付出了多少代价!而女人天生善于忍耐,不知摆布过多少男人。
3、分手时,多少留下点余韵,这是男女成功交往的秘诀。
4、不管活到什么岁数,总有太多思索、烦恼与迷惘。
一个人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的完结。
5、夫妇关系,不是一年两年的关系。
双方既然要共同生活几十年,度过大半个人生,那么相互间保持一定的紧张感和神秘感,以便互相保持性魅力是十分必要的。
6、男人与女人不能靠得太近,距离太近爱也会变成一种消极的负累。
7、在日本的文化当中,死亡可能并不是一个消极的东西,它是一个更精彩,更耀眼,更能放射自己的手段。
这一点在欧美可能不太容易被理解,可是在东方,应该更能引起共鸣。
感情到了无法解决的时候,可能就会采用自杀这种方式。
8、抓住杀掉另当别论,抓住后还要爱抚,粗暴的方法是没有好结果的。
抓住她,总要使用一点暴力,但要适可而止。
一瞬间的暴力是爱的表现,持续的暴力只会使对方痛苦。
9、人也罢,花草和其他生物也罢,凡是过度想表现自己,就会使观众扫兴,减弱了它本来所具有的魅力。
10、这或许是人的自然倾向,这样的话,结婚时为了年老后的保险。
表面上是相爱,其实是衰老之后的一种保险。
11、总之,所谓婚姻并不只是一对相爱男女的结合。
他们相互间扮演着父亲、母亲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时各自展现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面,如此等等都是婚姻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这些,恐怕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婚姻。
12、只要求对方的肉体,这个纽带只要存在,男女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维持下去。
反之,不需要对方的肉体了,那关系崩裂已不远了。
13、结婚并不是玫瑰色的,其中包含着许多艰辛。
尽管双方原本是相互喜爱的,但是由于婚姻改变了适可为止的生活环境,所以两人间产生紧张感和不适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渡边淳一经典语录

渡边淳一经典语录1、长期生活在一起,自然不用语言也能心灵相通,但其实呢,什么都不懂。
事实上自己也是如此。
2、离别的时候,美丽也好,丑陋也好,风度什么的都没必要去考虑,不必勉强自己拘泥于美丽的离别这件事。
3、即使大举突进,但最终被女性接受的只有一个精子,其余全都是白白送死。
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容易明白一个道理:“男人注定是要被甩的。
”而懂得了男人的这个宿命性的结局,就不再会因为遭到女生拒绝而垂头丧气了。
4、青春转眼即逝,空留余恨!几乎所有的中年女人都有这种体验,但她不可能了解。
她现在肆意挥霍青春,可是这青春对她来说同样是转眼即逝,仅靠年轻又能得意多久?5、女人吧,比较喜欢貌似高雅其实好色的男人哦!6、对不起,因为我太能干了,才让你烦躁不安。
我十分理解你嫉妒的心情,我知道你活得很辛苦,适可而止吧。
7、夏天刚刚结束的现在,仍还有热量的雾霭荡漾在天地之间,落日看上去迷蒙蒙胀鼓鼓的。
而在圆球底端接触山丘的那一瞬间陡然萎缩,变成血团般红彤彤的玉石。
8、死虽然可怕,但这也就像是一次出门旅行。
既然这个世上的芸芸众生早晚都要走上死的旅途,那么自己想要和最心爱的人,以最美的形式去旅行。
9、老实说,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结婚,尤其是对妻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她们普遍希望在婚后能够得到比恋爱期间更热烈的爱抚,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让她们郁闷,有被出卖或是希望落空了的感觉,那就很正常了。
10、如果说女人只要年轻漂亮就会赢得一切,那未免太无聊了吗?上帝就是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加上性这个不易见到却很有威力的东西。
11、这世上生存的所有生物,只要**一相交,就不会有争斗。
12、想得到比平常人多的东西,比别人多辛苦些也是应该的。
在现实中,男人也正是积累着这些痛苦的磨难,才成为饱经风霜、通情达理的大男人的。
13、有言道“英雄好色”,似乎在说越是干大事的男人在征服女人方面就越是功夫了得。
这也许并非是指以财富取胜,而是因为具有干大事的能量所以才能抱得美人归。
浅谈 女性意识

浅谈 ⼥性意识 感觉⾃⼰的⼥性意识愈加浓厚。
⼥性意识,换⼀种说法,就是⼥性主义。
但我始终不喜欢甚⾄反感“主义”两字的僵硬古板与教条,⽽习惯使⽤“意识”来替代。
意识,⼀个柔软、感性并充满流动性的词汇,附着在“⼥性”之后,更为优雅地体现了⼥性在这个世界上独有的光芒与魅⼒——温润并坚强的⼀个群体。
我不喜欢“主义”,感觉⾥,那是⼀个客观、僵硬的词汇。
⼀⾯⾼⾼在上的旗帜。
⼀种⼲巴巴的概念。
⼀些情形,⼀旦被罩上主义的帽⼦,似乎就改变了原本的味道,彻底失去温和,异常遥远。
⼥性意识(⼥性主义),不是⼥权主义。
与后者相⽐,⼥性意识更关注⼥性的内⼼与精神世界的需求。
⼥性意识是优雅的,感性的,充满灵性,却始终散发着⼀束柔和的光芒。
似乎不可触摸,却有着深厚⽽不屈的感染⼒。
她们在努⼒,为打破男性所恒久霸占的话语权⽽持续的努⼒,这种努⼒的过程与⽅式是美丽并值得欣赏与敬畏的,是思想与灵魂层次的⼀种企图转变与引⼈注⽬。
也许,很像荆棘丛⽣中怒放的⼀枝玫瑰。
她们只是坚持从⼥性的视⾓来看待形形⾊⾊的世界,⼀种坚韧的不被男性所左右的姿态——就像是⼭涧⾥流淌着的⼀脉清泉,悄悄地浸润你,感染你,注⼊你的⼼⽥。
相形之下,⼥权主义似乎是极端⽽激烈的。
这样的激烈让⼥权主义者在不知不觉中沾染了男性⾊彩。
她们更多关注⼥性的社会地位与权利等实质性的问题上,她们采取的⽅式也许会让⼈愕然。
⽐如,要求把使⽤多年的MANKIND(⼈类)去进⾏改变……当然,在推动⼥性社会地位⽅⾯,⼥权主义功不可没。
但⼀个⼥⼈,变成⼥权主义者之后,不仅男⼈不喜欢,就是同⾏⾏列⾥的⼥⼈也不喜欢。
在此,我仍然会引⽤⼀位男性作家的语⾔:“⼈既然作为有⽣命的物体进⼊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的⽣命更加灿烂,重新唤回作为⽣物本应特有的雄与雌的⽣命光辉。
”(渡边淳⼀)。
雄与雌的⽣命的光辉。
男性与⼥性…… ⼥性不该是软弱的,却应是柔媚的,永远。
亦舒说:⼀个⼥⼈,⽆论是什么年代,什么⾝份,都少不了⼀盒胭脂——胭脂是⼀种象征,过去的⼥⼈,现在的⼥⼈,这种⼥⼈,那种⼥⼈,都要努⼒让⾃⼰活得更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渡边淳一:生命应该更加灿烂
作者:
来源:《商周刊》2014年第10期
死对于我来说既非虚无亦非零点。
何况,既不能成佛也不能留下灵魂。
我只不过是没有杂物的放在掌上的一把灰,一口气就可让它无影无踪。
仅此而已。
——《无影灯》
当地时间4月30日,日本当代文坛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于东京家中去世,享年80岁。
他的葬礼已在其妻子的主持下低调进行,葬礼只有亲友参加。
渡边淳一被誉为日本“情爱文学第一人”,他的作品探讨了死亡、性爱、爱情、伦理等命题,一生出版作品130余部,其中包括50多部长篇小说。
渡边淳一曾分别于2003年、2009年等多次来中国。
每次来到中国,他总能引起媒体巨大关注,而他的作品也屡屡登上国内年度畅销书排行榜。
《失乐园》、《男人这东西》、《钝感力》等书名也都借着“渡边淳一热”跃身为媒体流行语言。
从医学写作切入探讨情爱与死亡
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在做了10年外科医生后,他弃医从文,专事文学创作,逐渐成为日本当代最为畅销的作家之一。
1970年,渡边凭借作品《光与影》荣获直木奖,而其1996年创作出版的《失乐园》更是奠定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在日本一个月内发行了550万册。
该小说讲述的是一场悲剧性的婚外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都市生活和当代日本人的种种心态,一出版便引起极大轰动,全球销量突破千万,并被拍摄成同名影视剧。
“医学”基本上是渡边淳一所有作品的底色,但却是最被忽视的。
他的很多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都与医学相关:或者是关于医学从业者的生活,或者是关于疾病及其治疗过程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的影响与带来的变化,或者是直接从医学解剖学的立场出发探讨男女之间的差异及两性相处之道。
相比于医生渡边,对作家渡边而言,病患的名字就是“人物”,文学创作不是简单的技术分析,很多时候甚至需要他像人物一样去生活。
对此,谈到《失乐园》时,渡边曾说:“我似是一边写这部小说一边在谈恋爱,是自己完全沉浸在恋爱状态之中写出来的,我从未如此深深地化为主人公来这般写作。
”
而渡边的情爱写作则以两性关系为主,不怎么触及性的社会意义。
在他的笔下,性恢复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恢复为人的本能之一。
2011年渡边淳一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天上红莲》出版,在这部小说中他抛弃了惯常的都市题材,而转向历史小说的写作,被日本媒体称为“渡边文学的新起点”。
1984年首次译介拥有大量中国读者
渡边淳一的作品在中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其作品第一次被译介到中国是在1984年,当年的《日本文学》刊载了陈喜儒翻译的渡边小说《光和影》,1998年珠海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失乐园》。
最初中译本的《失乐园》中关于性描写的片段被全部删除,直到2010年《失乐园》的全译本面世才得以恢复。
渡边得知《失乐园》全译本可以在中国推出后很高兴,他说:“我希望中国读者能把小说和自己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给大家提供思考的契机,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译者竺家荣在译后记中也写道,“中国上千年的儒教传统,爱与性这样的重要母题,在我国近代文艺作品中一直缺失,即便表现男女之爱的题材也多是点到为止,只起到‘作料’的作用……《失乐园》的引进,会引起不同的反响,但是,人类的共通性将会使它获得中国读者的接受”。
《失乐园》之后,渡边淳一的小说被广泛引进中国,2010年作家出版社引进的“渡边淳一作品系列”首批10部作品以新作或从未在中国出版过的主要著作为主。
除去小说,他的随笔集《男人这东西》《钝感力》等也获得很好的销量。
晚年的渡边笔耕不辍,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
每天清晨,满上一杯啤酒后,他便捏着惯用的4B铅笔在自制的400字稿纸上写作。
爱情是永恒的创作主题
《失乐园》是以渡边淳一的一段感情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其中叙写的婚外恋,在日本社会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渡边的解释是,婚外恋并不一定是由于日本社会压力大所造成的,相反,如果没有婚外恋,还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而在被问及为何一直坚持写情爱故事时,渡边淳一曾说道,“爱情题材小说比战争、魔幻题材小说的生命力更持久,《源氏物语》面世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可是读者从未减少。
战争、魔幻题材小说更容易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一些趣味和价值判断上的变化,但是爱情主题不会,它是永恒的”。
渡边认为,情爱小说最具普遍意义,它不会随时代变迁而风化。
男女之爱是跨越国界和时间的永恒话题。
他不仅写作青年人的爱,还描写中老年人的爱情。
“人到了中年,有家庭、有孩子,还有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男女背负着众多负担,要想实现纯粹的爱,必须抛弃更多。
中老年人的爱情,或许是某种意义上更纯洁的爱”。
在渡边淳一看来,他并没有大篇幅地描写性爱,关键在于,“你是以一种非常拙劣的文字去渲染性爱,挑逗读者,还是说是一种比较高雅的文字去冷静地描写两性人物之间的心理变
化,这有本质的区别”。
而读者并不陌生的《复乐园》中的那段“日本人一谈到性,就极端地羞耻,好像做了什么坏事似的,偷偷摸摸地来找他要。
其实,应该大大方方的。
无论多大年纪,有性生活总比没有的好,因而需要万艾可也没什么可羞耻的”,或许更能表达渡边对性爱的态度。
然而,渡边的作品并没有鼓吹性爱至上主义,他强调的是个性的自由。
1998年,在渡边淳一的故乡札幌市设立了“渡边淳一文学馆”,并已对公众开放。
渡边所坚持的情爱主题写作及其深入的两性关系探讨,也终将成为一种传统,一种有价值的对待人生喜乐悲欢的态度。
诚如渡边所言,“既然作为生命的物体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换回生物本应有的雌与雄的生命光辉”。
他做到了。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