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传感器选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环境监测设备,在室外监测环境温湿度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室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温湿度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得到重视。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介绍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以保障其正常工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安全操作规程1. 安装位置的选择为确保温湿度传感器工作稳定,应选择相对较为平坦的地面或墙面作为安装位置。

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禁止将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直接阳光照射的位置,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禁止将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机器设备附近,以避免电磁辐射干扰。

•应避免将温湿度传感器暴露在雨水和其他腐蚀性液体中。

•为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应保证周围空气流通畅通。

2. 正确安装方法对于外露式温湿度传感器,其安装应该遵守以下步骤:•使用安装工具,将传感器固定在安装位置。

如果需要进行校准,则应在安装前进行。

•对于墙面安装的传感器,应将传感器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空气流通。

•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最后一次校准工作,确保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3. 维护检查为确保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检查。

具体操作如下:•定期检查传感器的外观,看是否出现裂纹、褪色、变形等情况。

如果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检查连接电缆是否完好,有无断线,是否有潮湿等情况。

如有问题,应先进行维修。

•将传感器表面进行清洁,避免灰尘或其它污染物附着,影响测量精度。

4. 禁止拆卸安装好的温湿度传感器不得私自拆卸或更改,以免影响测量结果或造成设备损坏。

如确需更改,应先进行专业维修。

保养规程为延长温湿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应按照以下规程进行日常保养:1. 正确存放存放温湿度传感器时,应注意以下细节:•禁止将传感器存放在强光照射、潮湿、高温、冷冻等环境中。

•在存放传感器时,应将其放在防尘、防腐蚀的包装盒内,避免受到外界物理影响。

2. 定期校准为确保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应定期进行校准工作。

仓库温湿度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仓库温湿度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仓库温湿度传感器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仓库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仓库环境监测的设备,它可以实时监测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值,帮助仓储人员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然而,为了保证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操作和保养。

本文就仓库温湿度传感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进行详细说明。

2. 安全操作规程2.1. 环境适应性检查在进行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前,必须先进行环境适应性的检查,确保设备可以在所处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2.2. 正确安装设备仓库温湿度传感器的正确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操作规程,例如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采用适当的安装工具、确保设备固定牢固等。

2.3. 避免物理损坏在安装完成之后,必须确保传感器不会遭受碰撞、挤压等物理损坏,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读数不准确。

2.4. 避免电气损坏温湿度传感器需要连接电源进行工作,因此必须注意避免电气损坏,如防静电、避免接触电气元件等。

2.5. 防水防潮在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时,必须注意防水防潮,避免设备进水或受潮,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2.6. 周期性检查维护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检查设备连接状况、清理设备表面、更换电池等。

3. 保养规程3.1. 清洁定期清理温湿度传感器设备表面的灰尘和脏污,避免污染设备,影响读数准确度。

3.2. 维护如发现设备接线松动或设备损坏,需要及时维护处理。

3.3. 更换电池设备电池不足时,读数会出现异常,因此必须定期更换电池。

3.4. 合理使用及存储在使用过程中,对温湿度传感器进行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使用或强行使用。

同时,需要注意存储环境,避免长时间放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4. 总结仓库温湿度传感器在仓储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必须注意设备的安全操作和保养。

通过本文对温湿度传感器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的介绍,相信可以为仓储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参考。

使用温湿度计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温湿度计操作规程

使用温湿度计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温湿度计操作规程

使用温湿度计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温湿度计操作规程随着科学技发展,对于湿度的检测和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制工作。

温湿度计具有响应速度快、湿滞回差小、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在工业、农业、气象、医疗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注意事项:一、测量范围:选择湿度传感器首先要确定测量范围。

除了气象、科研部门外,温湿度测控一般不需要全湿程(0-100%RH)测量。

二、测量精度:1、测量精度是湿度传感器重要的指标,使用者应量体裁衣,不宜盲目追求"高、精、尖"。

2、如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湿度传感器,其示值还要考虑温度漂移的影响。

3、使用场合如果难以做到恒温,则不应使用测湿精度过高的仪器。

4、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精确的控温手段,5%RH的精度就足够了。

5、对于要求精确控制恒温、恒湿的局部空间或需要随时跟踪记录湿度变化的场合,则选用3%RH以上精度的湿度传感器。

三、时漂温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尘土、油污及有害气体的影响,使用时间一长,电子式湿度传器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电子式湿度传器年漂移量一般都在2%左右,甚至更高。

四、其它事项:1、湿度传感器是非密封性的,为保护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应尽量避免在酸性、碱性及含有机溶剂的气氛中使用,同时也要避免在粉尘较大的环境中使用仪器。

2、为正确反映欲测空间的湿度,还应避免将传感器放在离墙壁太近或空气不流通的死角处。

如果被测的房间太大,就应放置多个传感器。

3、有的湿度传感器对供电电源要求比较高,否则将影响测量精度。

或传感器之间相互干扰甚至无法工作。

使用时应按照技术要求提供合适的、符合精度要求的供电电源。

4、传感器需要进行远距离信号传输时,要注意信号的衰减问题。

传输距离超过200m以上时,建议选用频率输出信号的湿度传感器。

温湿度计的性能介绍基本功能:1、温度/湿度显示2、℃/℉温度切换显示3、最高/最低温度记忆功能4、12/24小时制时钟5、整点报时功能6、每日闹钟功能6、日历显示功能温湿度计特征:内置红外温度计,可在932°F(500°C)的温度下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红外测温仪:距离与目标比率为30:1K型温度计用于接触温度测量,温度为2501°F(1372°C)大型三重LCD背光显示屏2%RH精度最小/最大,数据保持和自动断电功能内置USB端口包括带USB线的Windows?兼容软件,K型珠线探针,便携包和9V电池温湿度计参数产品规格范围准确性红外线温度计-58至932°F(-50至500°C)±2%或±4°F/2°C与目标比率的距离30:1键入K温度-148至2501°F(-100至1372°C)±(1%+1°C)气温14至140°F(-10至60°C)±(2%±4?F/2°C)RH范围相对湿度为0到100%±2%RH露点-90.4至140°F(-68至60°C)湿球-6.88至140°F(-21.6至60°C)外形尺寸10x2.9x2“(255x75x50mm)重量12.3盎司(350克)温湿度计使用方法:基本测量1.按下开关按钮,启动电源?2.上方显示屏显示气温,湿球温度或露点温度和相对湿度?按下WB/DP按钮,在气温,湿球温度或露点温度之间切换?3.下方显示屏将显示K型温度或红外线温度。

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特点特性、参数及其应用

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特点特性、参数及其应用

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特点特性、参数及其应用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与湿度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很难找出一个与湿度无关的领域来。

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对湿度传感器的技术要求也不同。

从制造角度看,同是湿度传感器,材料、结构不同,工艺不同.其性能和技术指标(像精度方面)有很大差异,因而价格也相差甚远。

对使用者来说,选择湿度传感器时,首先要搞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传感器;在自己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选购何种档次的产品,权衡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不至于盲目行事。

从我们与用户的来往来看,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湿度传感器的原理水分子亲和力型湿度传感器,是利用水分子有较大的偶极矩,因而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并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特性(成为水分子亲和力)制成的湿度传感器,其测量原理在于感湿材料吸湿或脱湿过程改变其自身的性能从而构成不同类型的湿度传感器。

非水分子亲和力型湿度传感器,主要的测量原理有:利用潮湿空气和干燥空气的热传导之差来测定湿度;利用微波在含水蒸汽的空气中传播,水蒸汽吸收微波使其产生一定的能量损耗,传输损耗的能量与环境空气中的湿度有关以此来测定湿度;利用水蒸汽能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来测定空气中的湿度。

湿度包括气体的湿度和固体的湿度。

气体的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度量方法有绝对湿度,即每立方米气体在标况下(0℃,1大气压)所含有的水蒸气的重量,即水蒸气密度;相对湿度,即一定体积气体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分压与相同温度下该气体所能包含的最大水蒸气分压之比;或含湿量,即每㎏干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其中相对湿度是最常用的。

固体的湿度是物质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数,即物质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其总质量之比。

利用水分子有较大的偶极矩,因而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并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特性制成的湿度传感器称为水分子亲和力型湿度传感器,其测量原理在于感湿材料吸湿或脱湿过程改变其自身的性能从而构成不同类型的湿度传感器;把与水分子亲和力无关的湿度传感器称为。

湿度传感器单片机应用指南

湿度传感器单片机应用指南

湿度传感器单片机应用指南检测电路原理及说明(第二版)一、 湿度传感器检测需要注意的问题1、交流供电的问题:高分子湿度传感器CHR01、CHR02系列为新一代复合型电阻型湿度敏感部件,其复阻抗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指数关系,直流阻抗(普通数字万用表测量)几乎为无穷大,等效电容相对来说比较大,与传统意义上的电阻有明显的区别,可以等效为电阻与电容的串联体。

由于湿度敏感元件本身需要空气中水分子参与膜中的离子导电,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如果直流电流一直存在的情况下,水分子会电离,并分解为H2与O2,从而影响导电与元件的寿命,所以通过传感器的电流必须为双向电流,即为交流电流。

2、检测频率对湿度传感器而言,频率与阻抗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数据表中的检测数据,是通过LCR电桥所测试出来的,(1KHz正弦波),对于测量20%--90%RH范围内,频率的变化(300 Hz—10K Hz)对传感器影响并不明显。

3、湿度传感器查表法及温度补偿说明相对湿度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气的分压P与此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P0之比,由于不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是不同的,因此相对湿度是与温度存在必然的联系。

湿度传感器阻抗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见规格书中的数据表(Z/RH/T),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先检测实际的温度,然后通过A/D或频率算出此时湿度传感器的阻抗值,再对照数据表,按查表法求出此时的相对湿度。

如果湿度精度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情况,(从数据处理简易的法则来说),可以推算湿度传感器温度系数为-0.4%RH/℃,公式为:H(t)=H (25℃) - 0.4*(t – 25)例如,以实测阻抗按25℃的数据表读数,例如在35℃时读到的阻抗为30K,按25℃表格,相对湿度为60%RH,此时按公式计算的实际湿度应为56%RH。

4、实测校正及软件修正的问题在通过单片机对湿度传感器进行实际采样应用时,需要通过实测修正数据,首先将传感器置于湿度发生装置中(例如恒温恒湿箱),进行实测AD 值或频率值,通过软件对显示值进行修正,此项修正基本上可以弥补频率变化以及数据取值等等所产生的误差。

湿温度传感器运用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湿温度传感器运用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与湿度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实现,很难找出一个与湿度无关的领域来。

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对湿度传感器的技术要求也不同。

从制造角度看,同是湿度传感器,材料、结构不同,工艺不同.其性能和技术指标有很大差异,因而价格也相差甚远。

对使用者来说,选择湿度传感器时,首先要搞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传感器;自己的财力允许选购什么档次的产品,权衡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不致于盲目行事。

我们从与用户的来往中,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选择测量范围和测量重量、温度一样,选择湿度传感器首先要确定测量范围。

除了气象、科研部门外,搞温、湿度测控的一般不需要全湿程(0-100%RH)测量。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拄术紧密结合着。

测量的目的在于控制,测量范围与控制范围合称使用范围。

当然,对不需要搞测控系统的应用者来说,直接选择通用型湿度仪就可以了。

下面列举一些应用领域对湿度传感器使用温度、湿度的不同要求,供使用者参考(见表1)。

用户根据需要向传感器生产厂提出测量范围,生产厂优先保证用户在使用范围内传感器的性能稳定一致,求得合理的性能价格比,对双方来讲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情。

2、选择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一样,测量精度同是传感器最重要的指标。

每提高—个百分点.对传感器来说就是上一个台阶,甚至是上一个档次。

因为要达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价也相差甚远。

例如进口的1只廉价的湿度传感器只有几美元,而1只供标定用的全湿程湿度传感器要几百美元,相差近百倍。

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宜盲目追求“高、精、尖”。

生产厂商往往是分段给出其湿度传感器的精度的。

如中、低温段(0一80%RH)为±2%RH,而高湿段(80—100%RH)为±4%RH。

而且此精度是在某一指定温度下(如25℃)的值。

如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湿度传感器.其示值还要考虑温度漂移的影响。

众所周知,相对湿度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严重地影响着指定空间内的相对湿度。

湿度传感器好坏的辨别方法

湿度传感器好坏的辨别方法

湿度传感器好坏的辨别方法温湿度传感器好坏的辨别方法是什么呢?湿度传感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当中。

用户购买湿度传感器的时候要怎样辨别它的好坏呢,这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湿度传感器好坏的辨别方法吧。

1、精度和长期稳定性湿度传感器的精度应达到±2%~±5%RH,达不到这个水平很难作为计量器具使用,湿度传感器要达到±2%~±3%RH的精度是比较困难的,通常产品资料中给出的特性是在常温(20℃±10℃)和洁净的气体中测量的。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尘土、油污及有害气体的影响,使用时间一长,会产生老化,精度下降,湿度传感器的精度水平要结合其长期稳定性去判断,一般说来,长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是影响湿度传感器质量的头等问题,年漂移量控制在1%RH水平的产品很少,一般都在±2%左右,甚至更高。

2、湿度传感器的温度系数湿敏元件除对环境湿度敏感外,对温度亦十分敏感,温度每变化0.1℃。

将产生0.5%RH的湿度变化(误差)。

使用场合如果难以做到恒温,则提出过高的测湿精度是不合适的。

有的湿敏元件在不同的相对湿度下,其温度系数又有差别。

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精确的控温手段,或者被测空间是非密封的,±5%RH的精度就足够了。

对于要求精确控制恒温、恒湿的局部空间,或者需要随时跟踪记录湿度变化的场合,再选用±3%RH以上精度的湿度传感器。

温漂非线性,这需要在电路上加温度补偿式。

采用单片机软件补偿,或无温度补偿的湿度传感器是保证不了全温范围的精度的,湿度传感器温漂曲线的线性化直接影响到补偿的效果,非线性的温漂往往补偿不出较好的效果,只有采用硬件温度跟随性补偿才会获得真实的补偿效果。

湿度传感器工作的温度范围也是重要参数。

多数湿敏元件难以在40℃以上正常工作。

3、湿度传感器的供电有的湿度传感器对供电电源要求比较高,否则将影响测量精度。

或者传感器之间相互干扰,甚至无法工作。

温湿度传感器选购要点

温湿度传感器选购要点

温湿度传感器选购要点在现代生活中,温湿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室内环境检测、气象观测、农业种植等。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购要点十分关键,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传感器的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选购温湿度传感器时需要考虑的要点。

1.测量范围: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对于温湿度范围的要求是不同的。

在选购温湿度传感器之前,需要先明确需要传感器能够测量的温湿度范围,并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2.精度: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温湿度传感器的精度在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都会有所体现。

在选购传感器时,需要注意寻找具有较高精度的传感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响应时间:温湿度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于响应时间可能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场景需要传感器能迅速地反应环境变化,而有些场景则对响应时间相对要求较低。

在选购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适合的传感器。

4.接口类型:温湿度传感器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接口类型,如模拟接口、数字接口等。

在选购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接口类型,以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

5.耐用性和稳定性:传感器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也是选购传感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较好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持续准确地工作。

6.价格和性价比: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价格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选购传感器时,需要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性能和价格,选择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传感器。

7.品牌和信誉度:在选购温湿度传感器时,一些具有良好品牌和信誉度的厂商可能更能提供质量稳定的传感器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可以通过查阅用户评价、询问专家建议等方式来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品牌和厂商。

总结起来,选购温湿度传感器需要考虑测量范围、精度、响应时间、接口类型、耐用性和稳定性、价格和性价比以及品牌和信誉度等要素。

根据具体需求,综合考虑以上要点,可以选择出适合自身需求的温湿度传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度传感器选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人类的生存和社会活动与湿度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化的实现,很难找出一个与湿度无关的领域来。

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对湿度传感器的技术要求也不同。

从制造角度看,同是湿度传感器,材料、结构不同,工艺不同.其性能和技术指标有很大差异,因而价格也相差甚远。

对使用者来说,选择湿度传感器时,首先要搞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传感器;自己的财力允许选购什么档次的产品,权衡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不致于盲目行事。

我们从与用户的来往中,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选择测量范围
和测量重量、温度一样,选择湿度传感器首先要确定测量范围。

除了气象、科研部门外,搞温、湿度测控的一般不需要全湿程(0-100%RH)测量。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拄术紧密结合着。

测量的目的在于控制,测量范围与控制范围合称使用范围。

当然,对不需要搞测控系统的应用者来说,直接选择通用型湿度仪就可以了。

下面列举一些应用领域对湿度传感器使用温度、湿度的不同要求,供使用者参考(见表1)。

用户根据需要向传感器生产厂提出测量范围,生产厂优先保证用户在使用范围内传感器的性能稳定一致,求得合理的性能价格比,对双方来讲是一件相得益彰的事情。

2、选择测量精度
和测量范围一样,测量精度同是传感器最重要的指标。

每提高—个百分点.对传感器来说就是上一个台阶,甚至是上一个档次。

因为要达到不同的精度,其制造成本相差很大,售价也相差甚远。

例如进口的1只廉价的湿度传感器只有几美元,而1只供标定用的全湿程湿度传感器要几百美元,相差近百倍。

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体裁衣,不宜盲目追求“高、精、尖”。

生产厂商往往是分段给出其湿度传感器的精度的。

如中、低温段(0一80%RH)为±2%RH,而高湿段(80—100%RH)为±4%RH。

而且此精度是在某一指定温度下(如25℃)的值。

如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湿度传感器.其示值还要考虑温度漂移的影响。

众所周知,相对湿度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严重地影响着指定空间内的相对湿度。

温度每变化0.1℃。

将产生0.5%RH的湿度变化(误差)。

使用场合如果难以做到恒温,则提出过高的测湿精度是不合适的。

因为湿度随着温度的变化也漂忽不定的话,奢谈测湿精度将失去实际意义。

所以控湿首先要控好温,这就是大量应用的往往是温湿度—体化传感器而不单纯是湿度传感器的缘故。

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精确的控温手段,或者被测空间是非密封的,±5%RH的精度就足够了。

对于要求精确控制恒温、恒湿的局部空间,或者需要随时跟踪记录湿度变化的场合,再选用±3%RH以上精度的湿度传感器。

与此相对应的温度传感器.其测温精度须足±0.3℃以上,起码是±0.5℃的。

而精度高于±2%RH的要求恐怕连校准传感器的标准湿度发生器也难以做到,更何况传感器自身了。

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湿度室的文章认为:“相对湿度测量仪表,即使在20—25℃下,要达到2%RH的准确度仍是很困难的。


3、考虑时漂和温漂
几乎所有的传感器都存在时漂和温漂。

由于湿度传感器必须和大气中的水汽相接触,所以不能密封。

这就决定了它的稳定性和寿命是有限的。

一般情况下,生产厂商会标明1次标定的有效使用时间为1年或2年,到期负责重新标定。

请使用者在选择传感器时考虑好日后重新标定的渠道,不要贪图便宜或迷信洋货而忽略了售后服务问属。

温漂在上1节已经提到。

选择湿度传感器要考虑应用场合的温度变化范围,看所选传感器在指定温度下能否正常工作,温漂是否超出设计指标。

要提醒使用者注意的是:电容式湿度传感器的温度系数α是个变量,它随使用温度、湿度范围而异。

这是因为水和高分子聚合物的介电系数随温度的改变是不同步的,而温度系数α又主要取决于水和感湿材料的介电系数,所以电容式湿敏元件的温度系数并非常数。

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在常温、中湿段的温度系数最小,5-25℃时,中低湿段的温漂可忽略不计。

但在高温高湿区或负温高湿区使用时,就一定要考虑温漂的影响,进行必要的补偿或订正。

4.与传统测湿方法的关系
早在18世纪人类就发明了干湿球和毛发湿度计,而电子式湿度传感器是近几十年.特别是近20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新旧事物的交替与人们的观念转变很有关系。

由于干湿球、毛发湿度计的价格仍明显低于湿度传感器,造成一部分人对电子湿度传感器价格的不认可。

正好像用惯了扫帚的人改用吸尘器时,总觉得花几百元钱买一台吸尘器有些不上算,不如花几元钱买把扫帚那样心理容易平衡。

由于传统测湿方法在人们的脑海中印象太深了,一些人形成了只有干湿球湿度计才是准确的固有概念。

有些用户拿干湿球湿度计来对比刚购得的湿度传感器,如发现示值不同,马上认为湿度传感器不准。

须知干湿球的准确度只有5%一7%RH,不但低于电子湿度传感器,而且还取决于干球、湿球两支温度计本身的精度;湿度计必须处于通风状态:只有纱布水套、水质、风速都满足一定要求时,才能达到规定的准确度。

湿度传感器生产厂在产品出厂前都要采用标准湿度发生器来逐支标定,最常用分流式标准湿度发生器来进行标定。

所以希望用户在需要校准时也采用相同的方法,避免用准确度低的器具去校准或比对精度高的传感器。

5、其它注意事项
湿度传感器是非密封性的,为保护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应尽量避免在酸性、碱性及含有机溶剂的气氛中使用。

也避免在粉尘较大的环境中使用。

为正确反映欲测空间的湿度,还应避免将传感器安放在离墙壁太近或空气不流通的死角处。

如果被测的房间太大,就应放置多个传感器。

有的湿度传感器对供电电源要求比较高,否则将影响测量精度.或者传感器之间相互干扰,甚至无法工作。

使用时应技要求提供合适的、符合精度要求的供电电源。

传感器需要进行远距离信号传输时,要注意信号的衰减问题。

当传输距离超过200m以上时,建议选用频率输出信号的湿度传感器。

由于湿敏元件都存在一定的分散性,无论进口或国产的传感器都需逐支调试标定。

大多数在更换湿敏元件后需要重新调试标定,对于测量精度比较高的湿度传感器尤其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