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优秀PPT课件--《庄子》
合集下载
《庄子二则》PPT-完美版课件

完全,肯定(是这样)。
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
知疑问吾代知词,之哪而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已。经”。
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 以引出下文。
我非子,固不知矣;鱼也之乐全惠子曰:“
33
整体感知
译: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 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 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其几千里也;化而为北冥有鱼,名鲲。之大不知/
9
整体感知
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
北冥有鱼
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同“溟
”,海。
大鱼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传说中的大鸟名。
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
天动之翅膀云。。
悬挂在天空的云。
合作探究
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为什么?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鸟
10
整体感知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身躯庞大,不知道 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字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 长到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译: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身躯庞大不知道
11
整体感知
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
庄子运用大鹏凭借风的力量飞向南 巧借寓言,富有哲理。❼
27
写作特色
❷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庄子描绘了大鹏展翅而飞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 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 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庄子》故事两则最新课件分解PPT精品课件

见之,曰•古:代“传南说方中有像鸟凤,凰其一名类为的鹓鸟鶵。,
2021/3/1
13
•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出发,起飞
•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栖息 竹实,竹子所结的子。
lĭ
chī
•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甘泉,甜美 在这时 猫头鹰
的泉水。
hè
•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 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就他的思 想或文风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
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
(juàn)”,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 主义精神。
• 李白纵浪恣放的诗篇,直承《庄子》
且不说,后如柳宗元散文,主张“参之
在老以肆其端”,龚自珍《病梅馆记》
那种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感,显然汲取
2021/了3/1 庄周《秋水》篇的精神。
2021/3/1
6
宋国有一个叫曹商的人曾为宋王出使秦国,随从 的车子有一百多辆,回到宋国之后对庄子说:你住在 穷里陋巷,生活困窘,靠织草鞋度日,面黄肌瘦到这 个样子,这是我所不能及的。而我见到万乘君主得到 随从车辆一百多这是我比你优越的地方。”庄子回敬 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医生,能治愈他的毒疮的可 以得到一辆车,用舌头舐他的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 治的病越低下可以得到的车子越多。你大概是用舌头 舐痔疮的吧,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车子呢?你快走 吧!”
2021/3/1
11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 学家,庄子好友。
•相:xiàng 辅助君主的人,这 里作动词,做宰相。
2021/3/1
12
•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去
《庄子》导读精品PPT课件

•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 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 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 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 ”,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 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
• 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 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 ,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 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 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 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五、庄子的思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
• (一)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 (二)庄子创立了“相对主义”学说。 • (三)庄子提出齐生死、等万物。 • (四)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
“自然 • (五)庄子不相信鬼神和“巫术”。 • (六)以丑怪内德为美。
相对主义
从事物相对立的那一面看便看不见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 的这一面看就能有所认识和了解。所以庄子说:事物对立的 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相互依赖的。虽然这样,刚刚产生随 即便是死亡,刚刚死亡随即便会复生;刚刚肯定随即就是否 定,刚刚否定随即又予以肯定;依托正确的一面同时也就遵 循了谬误的一面,依托谬误的一面同时也就遵循了正确的一 面。因此圣人不走划分正误是非的道路而是观察比照事物的 本然,也就是顺着事物自身的情态。事物果真存在彼此两个 方面吗?事物果真不存在彼此两个方面的区分吗?彼此两个 方面都没有其对立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抓住了大道 的枢纽也就抓住了事物的要害,从而顺应事物无穷无尽的变 化。“是”是无穷的,“非”也是无穷的。所以说不如用事 物的本然来加以观察和认识。
《庄子》二则ppt 课件

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
理
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由
不敬佩
我不敬佩,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 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 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的贡献
庄
第
二
子
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文意疏通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重点字词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抟扶摇 盘旋飞翔
息 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 山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其(1) 表示选择
其(2) 代大鹏
是 这样
内容探究
内容探究
二人辩论了很久,你认为在这场辩论中谁占据了上风?
从故事本身看
惠子胜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 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 最初的判断,而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 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内容探究
从文中,可以感受两人的思想和性格差异是什么?
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 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
气 息 逍
遥 游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 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 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 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 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 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四则-完整PPT课件

3、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 主要得益于什么?
• 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 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度凝 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 神内敛,修炼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 游刃有余的大气。
4、你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 (1) 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 互接近转化”道理:“大智若愚”、“大 巧若拙”、“大勇若怯”。
• 有人认为,“齐物论”就是齐是非、齐万 物、齐物我、合天人。
• 概括言之,“齐物论”就是一切 平等。
• 【原文】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 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 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 【译文】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
十天后王又问:“鸡训练好了吗?”他说: “差不多了,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也没有反 应了。看着它,好像木头鸡一样,精神全部收 敛,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转身逃跑了。”
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第一部分(第1句):故事的开端——养斗鸡。 • 第二部分(第2~5句):故事的发展——斗鸡的
• 泉水干涸了,鱼就共同困处在陆地上, 用湿气相互滋润,用唾沫相互沾湿,就 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而自在。与其称 誉尧(仁慈)而非难桀(斗狠),就不 如恩怨两忘而与大道化而为一。
“相濡以沫”寓意:
• 比喻在困境中的相依为命和互 相救助。但更多的使用时比喻夫 妻情感状态。
你怎么理解“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 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 失、荣辱都是相对的。“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庄子》ppt课件

2.屠龙之技
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 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 列御寇》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 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青 衣
3.鲁侯养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 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 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 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至乐》) 寓意:办事不看对象,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行事, 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即办事要有针对性,否则必 然失败。
想象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 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 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 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
想象
道家说:庄周变为蝴蝶步入极乐,乃人生大幸;蝴蝶变为庄 周步入喧嚣,乃人生之不幸!周变蝶乃脱俗成仙,蝶变周乃堕落 红尘!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 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 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 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 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人生如梦,梦即人生。我和蝴蝶,谁假谁真。
庄子中的寓言
1.见利忘危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 ,感 周之额而集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 睹?”蹇裳步 , 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 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 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子·山木》 寓意:见利忘危,则危在旦夕;居安思危,则有备无患 。
想象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 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 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 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 ,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 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 ,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 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 曰:“吾安能弃南面 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至乐 》
《庄子钓于濮水》ppt课件

大家可能说,这是一 个顺道的事,他本来也不 贪图那个相位,而且梁国 是那么一个小国,他可能 也不在乎。
但其实还有更大的 相位送上门去,庄 周的态度又是如何 的呢?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秋水》
pú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
使大夫二人
往先焉:指先前往表达心意。 派
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于之,到那里。 使……劳累 回头看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王以 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用 nì ng,宁愿 sì ,盛放物品的竹器。 显示尊贵 曳:拖; 塗:泥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 曳尾于塗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走吧!
特殊句式
• “宁……乎?” 【译】“宁愿……呢?
庄 子 其 人
庄子 名周
(前369年-前286年)
战国时哲学家, 散 文家 , 宋国蒙人 。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 的 思想 , 是道 家学 派 的重要代表人物,后 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 称“老庄”。
庄子 名周
(前369年-前286年)
曾任蒙漆园吏,但不 久辞去。《史记》上 说,“楚威王闻庄周 贤,使使厚币迎之, 许以为相”,可庄周 并未接受,“宁游戏 污渎【dú】之中自快, 无为有国者所羁 【jī】”,终生不仕。
于丹心语——有时候,就是因为被名利在前面一步 一步地牵引着,人会沦陷进一种无事忙的人生循环。 • 有这么一个说法:
老板 ——下属 (你)——老婆 ——儿子——狗——猫——耗子 其实我们如果如此这般的说下去,一个老板 的愤怒跟一个耗子的委屈之间,到底还有多少个 环节呢?
鼓盆而歌
屈原: 以死明志
庄子寓言故事精品PPT课件

❖ 【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 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 2.呆若木鸡
❖ 【原文】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 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 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 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译文】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水的桥上,见水中鱼儿悠然戏水,就 说:“你看鱼儿在水中是多么快乐呀”。惠施反驳道:“你又不 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不快乐?”惠施很机敏,他立刻利用 庄子的逻辑反驳庄子:“我不是你,当然不会知道你。但是有一 点很清楚,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本 来到此故事已可结束,然而庄子把话锋一转:“请循其本——请 回到我们对话的开头。你曾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可见你本来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了,故有此问。现在我可 以告诉你,我是在这濠水桥上知道的”。
❖ 【寓意】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 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 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今成语 “呆若木鸡” 引申表示 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 3.恶贵美贱
❖ 【原文】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 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 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 “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 【寓意】人的认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世界上有些事物暂 时还没有被认识,但并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 2.呆若木鸡
❖ 【原文】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 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 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 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译文】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水的桥上,见水中鱼儿悠然戏水,就 说:“你看鱼儿在水中是多么快乐呀”。惠施反驳道:“你又不 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 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不快乐?”惠施很机敏,他立刻利用 庄子的逻辑反驳庄子:“我不是你,当然不会知道你。但是有一 点很清楚,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本 来到此故事已可结束,然而庄子把话锋一转:“请循其本——请 回到我们对话的开头。你曾问我:‘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可见你本来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了,故有此问。现在我可 以告诉你,我是在这濠水桥上知道的”。
❖ 【寓意】人们如不断绝竞争之心,急功近利,则易树敌,彼 此仇视;如能消除急于求成的竞争心理,凭实力气定神闲地 战胜竞争对手,乃为上策。(今成语 “呆若木鸡” 引申表示 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 3.恶贵美贱
❖ 【原文】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 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 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 “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 【寓意】人的认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世界上有些事物暂 时还没有被认识,但并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