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致富带头人段钊先进事迹
畜牧行业创新创业的名人故事

畜牧行业创新创业的名人故事### 畜牧业创新创业的名人故事在畜牧行业的创新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名人。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国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卓越贡献。
以下是几位畜牧业创新创业名人的故事。
#### 1.张某:奶牛养殖业的革新者张某,一个地道的农民,凭借一股闯劲和不懈追求,成为奶牛养殖业的佼佼者。
他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建立了规模化、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
在他的带领下,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带动了周边养殖户共同致富。
#### 2.李某:肉鸡产业的领军人物李某,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畜牧企业家,致力于肉鸡产业的转型升级。
他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肉鸡品种和养殖技术,打造了一条从育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他还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肉鸡产业向绿色、高效、安全方向发展。
#### 3.王某:饲料行业的佼佼者王某,一位在饲料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他针对我国饲料资源短缺的现状,研发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
这种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他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为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4.赵某:生猪产业的创新者赵某,一位致力于生猪产业创新的企业家。
他发现传统养殖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环境污染、疫病防控等问题。
于是,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一套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疫病风险。
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为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结语畜牧业创新创业的名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榜样。
农民喂牛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

农民喂牛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农民喂牛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材料:材料一:王明(化名)王明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普通农民,他拥有一头奶牛,并通过养殖牛奶赚取生活费。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他的牛奶产量一直很低,收入也不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首先,王明开始主动学习养殖技术。
他报名参加当地农业技术培训班,并积极参加相关讲座和座谈会。
通过不断地学习,他掌握了牛奶养殖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会了正确的饲养方法。
其次,王明投资购买了高质量的饲料和药物,以保证牛的营养和健康。
他定期给牛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确保牛群不受疾病的侵害。
同时,他还改善了牛舍的环境条件,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最后,王明通过与当地乳品加工企业合作,将自己生产的牛奶卖给企业。
他与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并按照企业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牛奶,并及时进行配送。
经过几年的努力,王明成功将牛奶产量提高了50%以上,并且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他的牛奶成为当地市场的畅销品,他也因此实现了致富。
材料二:李华(化名)李华是一位从事牛养殖多年的农民,他在养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他的成功秘诀在于科学管理和创新思维。
首先,李华注重牛的管理。
他建立了牛群档案管理系统,详细记录每头牛的体重、健康指标和生长情况等信息。
他利用该系统进行精确的喂养管理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其次,李华注重饲料的科学配制。
他精选并混合不同种类的饲料,使牛获得全面的营养。
他还添加了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发酵剂和激素等,以提高牛的消化吸收效率和生长速度。
最后,李华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和产业链延伸。
他引进了养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例如奶牛品种改良和牛奶加工技术等。
同时,他还拓展了牛产品的销售渠道,将牛肉、牛骨和牛皮等副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增加收益。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思维,李华成功将养殖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并且牛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
他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养殖致富典范,让更多农民受益。
养牛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养牛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养牛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励志故事在我们美丽的乡村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养牛致富带头人——李明。
他的成功经验成为了广大农民的学习榜样,为大家指明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
李明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家境并不富裕。
然而,他从小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立下了一个宏伟的目标:通过养牛致富,让自己的家庭和乡亲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李明虽然年轻,却拥有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经验。
他从小学时期就开始研究农业技术,热衷于实践各种农业实验。
他深知养牛不仅仅是简单放养,还需要科学管理。
于是,李明毅然决定投身养牛业。
他勤奋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的养牛知识和技巧。
他去专业培训机构学习,通过网络搜索和交流群讨论,了解最新的养牛理论和先进的养殖技术。
李明的养牛场成为了一片富饶的乐土。
他善于观察和把握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选择了合适的养牛品种,实施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方案。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牛群健康成长,品种纯正,肉质鲜美,备受市场青睐。
李明在养牛上秉持着科学技术的原则,推行绿色生态养殖,室内环境整洁无菌,废弃物利用率高,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他通过合理的饲料搭配和日常护理,确保牛只健康快速成长,提高了牛肉的质量与产量。
除了农业技术,李明还深谙市场管理之道。
他灵活运用市场营销手段,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
他注重建立良好的信誉和长期的合作关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李明的牛肉销售一直稳步增长,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
李明不满足于自身的成功,他带头组织农民合作社,分享他的养牛经验和先进技术。
他举办养牛培训班,向农民们传授养牛技巧和企业管理知识,帮助更多的乡亲们改变命运,实现脱贫致富。
李明的事迹激励了无数的农民,他们纷纷效仿他的先进经验,学习养牛技术,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李明的带领下,养牛事业在我们美丽的乡村中蓬勃发展,乡亲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层面,李明都展现了养牛致富带头人的先进事迹。
他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我们努力学习的楷模。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在其上任以来,时时以共产党员的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群众的饥苦装在心中,从不强调个人荣辱、得失,务实于本职工作,使本村的经济明显好转。
村积累稳中有升,现村集体存款8万元,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尤其在开展党员“领航工程”活动中,他能积极投身于其中,时刻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明了方向,使庆先村38户贫困户基本脱贫,其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截止xx年庆先村共有25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有220户用上了程控电话,为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思想建设,提高支部一班人综合素质李春山接任支部书记后,深知要想发展本村经济,必须取得村民对本届党支部的理解和信任。
因此上任伊始,他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政策理论水平上。
(一)是利用“三会一课”集中辅导统一学习。
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十五次,在培训班上镇党委书记孙昌顺同志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村》和《以“三个代表”为动力,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为题进行辅导;八一农大教授讲解烤烟的栽培技术。
在学习中,全体党员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常性的学习、受教育、学习新科技,才能增强为村民服务的本领。
(二)是村“两委”的主要领导带头学。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春山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做到雷打不动。
由于村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动全村党员主动、自觉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增强了理论水平,提高了帮富致富的能力,对“三个代表”的理解也不断加深,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同时李书记还率先走入村民中,与之谈心,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外及村民对党支部还有哪些意见和要求,并诚心请村民为本村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其带领下党支部成员都能走近村民,确实了解村民的饥苦,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使村民增强了对党支部及党员的信任度,为其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牛致富带头人简介怎样写

养牛致富带头人简介怎样写农民致富事迹材料范文一:**,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
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从2003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
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
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
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
2003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
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
秦彦章用真情回报家乡

三农人物关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典型人物E-mail:cwzrbjb@秦彦章:用真情回报家乡-----------------------------------------------------------------□陇东报赵紫云白勇涛今年55岁的秦彦章岀生于甘肃省镇原县新集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兄妹五人仅靠父母在农业社挣工分维持生计。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秦彦章决定放弃学业,初中没毕业就和亲戚一块做起了贩卖肉牛的生意,通过多年打拼,秦彦章结识了很多同行朋友,成了当地肉牛行业的行家里手。
2004年,受口蹄疫影响,肉牛行业形势下滑,秦彦章的肉牛生意也受到牵连,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
为保证家庭正常生活和3个孩子上学,秦彦章忍痛放弃了贩牛生意,先后在庆城马岭、西峰后官寨砖厂打工维持生计。
2009年,秦彦章看到肉牛行业逐渐转好,决定重新做起肉牛生意,通过努力,秦彦章积攒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常年在外打拼,秦彦章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见识,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秦彦章凭借经验和所学给村民家畜免费看病,为村民提供养牛技术指导,逐渐成为村里的“红人”。
在全县脱贫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秦彦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定自主创业,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脱贫致富。
今年3月,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秦彦章在新集镇新庄村投资400万元注册成立了镇原县牛满园养殖家庭农场,建成标准化肉牛繁育基地1处,种植饲草(甜高粱)200亩,养殖西门达尔、黑安格斯等优质肉牛120头,吸纳3户贫困户在农场务工,户均年3万元左右。
同时,带动本村7户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秦彦章说,人生道路上既有坦道,又有泥泞;既有美景,又有陷阱,只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他“收获不忘桑梓,真情回报家乡”的举动深深感动着家乡人民,为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县的政策支持下,如今,李井荣的辣椒种植从去年的6亩扩大的300亩,按照亩产6000斤,平均单价1.5元算,产值将达到270万元。
养奶牛使我走上致富路

养奶牛使我走上致富路
王宙栋
【期刊名称】《《农家之友》》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河北省临漳县西五岔口村村民艾海娥,靠养殖奶牛走上致富之路,今年她又当上了邯郸市“三八红旗手”,她勤劳致富的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
【总页数】1页(P58)
【作者】王宙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4
【相关文献】
1.“送教下乡”使我走上致富路 [J], 陈敬辉
2.养殖奶牛使我走上致富路 [J], 李爱芹
3.养奶牛走上致富路 [J], 杨梅秀
4.“迷你南瓜”使他走上致富路 [J], 无
5.养奶牛使我走上致富路 [J], 王宙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养牛致富事迹养牛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3篇

农村养牛致富事迹养牛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3篇身材魁梧的X骨子里透出一股北方汉子的忠厚朴实。
在他人眼中,他是一个人品好、做事雷厉风行、对人又像“邻家大哥”一样的热心人。
他白手起家,勤劳务实,从小规模养牛逐步成长为带着贫困户脱贫的致富带头人,在辽蒙边界地区是远近著名的“牛人”在养牛之前,X为了养家糊口曾当过矿工,当过代课教师,但都没有过上富有的日子,还欠下了外债。
经过认真思考,他打算走养牛致富的道路。
不甘贫困的X在x的帮忙下,借到帮扶贷款X万元,从X头牛开头养起,迈出了脱贫的第一步。
X年,X盖起了肉牛养殖场,扩大了养殖规模,并成立了X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担当理事长,生意也做到了X等地。
全国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X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帮忙乡亲们建牛舍、无偿传授养殖技术。
“做人不能忘本,当时我创业时,乡里乡亲没少帮忙我,现在咱过上好日子,可不能忘了大家,在致富路上要给大家带好头。
”于是,X结合精准扶贫好政策,在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忙下,创新实施了“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脱贫模式,用合作社和肉牛基地为贫困户担保,开展肉牛养殖。
目前,X乡镇由他带动进展肉牛养殖的贫困户有X户,他还在后新秋镇、X台镇分别带动了X户贫困户,在葫芦岛南票带动了X户贫困户养牛。
许多贫困户没有买牛阅历、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X就帮着他们选择品种好、体质安康的幼牛,然后统一安排,保证全部贫困户养的牛在喂养,治理、防疫等方面实现统一标准,极大保证贫困户的养殖效率和肉牛的品质。
肉牛出栏后,他还帮忙贫困户联系销售渠道,实现了贫困户肉牛养殖从养到销全程无忧。
X还是个热心肠。
他为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国忠担保贷款X万元,并个人垫付现金X万元帮忙他家养牛,短短X个月,徐国忠家就实现增收X万余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在养殖过程中,X还常常走进乡亲们的牛栏里,现场教授养牛技术。
他传授的许多养殖方法和阅历技术通俗易懂,简单上手,给贫困户树立了信念。
X仔细负责的态度,也让贫困户的干劲越来越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牛致富带头人段钊先进事迹
段钊,男,汉族,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光辉村人,中共党员。
在叙州区双龙镇光辉村,提起段钊,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身材高大壮实、不善言辞、眼睛不大却透着精明的汉子,靠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靠着自己精心而科学的经营,靠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经过三年多的打拼,现其拥有规范化养殖场圈舍三千余平方米、常年存栏肉牛三百多头、年出栏优质肥牛五百多头、年创利润一百多万元的肉牛养殖场。
段钊,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有着和别人不同的对财富的追求。
早年他当过代课老师、外出打过工、做过铝合金门窗安装等工作,但是每个月微薄的收入怎么能满足他财富梦想,
2015年的一天,从邻村一个养殖户家修建完,他发现养牛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把铝合金安装门窗生意转给别人,去寻找他的财富路。
随即他一边从互联网、养殖户等相关渠道学习肉牛养殖及防疫技术,一边了解相关政策,当他把决定建养牛场的想法和村两委及镇政府相关领导说了以后,得到了镇党委、政府、镇畜牧水产站、及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协调好了养牛场的选址及用地等事宜,占地1000多平米养牛场很快就建了起来,,随即买回小牛100多头。
当年就实现利润30
余万元,,解决了8名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实现就业收入20余万元。
看好肉牛养殖前景的他开始行动了起来,发展周边群众也从事肉牛养殖、成立了宜宾县双龙镇春荣养殖专业合作社、给群众宣传和争取相关政策、组织群众进行肉牛养殖和防疫培训。
宜宾县双龙镇春荣养殖专业合作社也于2017年10月成功申报并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及“无公害产地认证”。
截止目前,全村共计有标准化牛场8个,面积6000余平方米,规模化养殖户8户,常年存栏肉牛400多头,年出栏肉牛600多头,饲草面积100多亩,营业额800余万元,净利润200余万元,(李汉成、郑成凤夫妻俩第一年养牛40头就赚了15万余元)解决就业岗位20多个(以40岁以上妇女为主)让周边群众跟着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让大家都觉得跟着这个小伙子和合作社干有奔头。
他还经常和贫困群众们拉家常,鼓励大家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希望大家和他一起干,共同致富。
助推脱贫:2018年9月段钊主动与春风、光辉联村支部商量,无偿向春风、光辉、金山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仔猪、牛犊、鸡苗。
段钊用实际行动于2018年9月7日已向17户建档贫困户提供仔猪21头、牛犊2头、鸡苗110只(祥见附表)。
让贫困户切实感到段钊致富不忘乡亲,真实体现了致富带头引领发展模式。
段钊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并不满足,他说:养牛—-我是认真的;助推脱贫---我是认真的;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我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