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合集下载

第1章 绪论(水文)

第1章  绪论(水文)
点: (1)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规律; (2)水文现象的随机性规律; (3)水文现象的地区性规律。
1.2水文现象及其研究方法
1.2.1水文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1)水文现象的确定性规律 水文现象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两方面,在水文学中通常称必然性为
确定性,称偶然性为随机性。 河流每年都有洪水期和枯水的周期性交替;冰雪水源河流具有以日为周期的水量变化。产
0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02 水文学现象及其研究方法 03 课程主要任务与内容
PART 0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1.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水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一种资源。各时期对水资源的
含义存在着不同的见解,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给出了水资源的涵义: “水资源是指可供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 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
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1.1.3我国水资源状况 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m³ 。在充分考虑节
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m³ ,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 m³ ,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1.1水资源的涵义及特点
1.1.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是一种动态资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循环性、多用途性、有限性、分布的不均匀性
和利害两重性。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自身和环境的需要在不断地认识和开发 利用水资源,其开发利用包括兴水利、除水害和保护水环境。
兴水利主要指农田灌溉、水力发电、城乡给排水、水产养殖、航运等; 除水害主要是防止洪水泛滥成灾; 保护水环境主要是防治水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留一片绿 水青山。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一、火力发电厂
(3) 电气系统 包括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和 升压变电站等。
一、火力发电厂
一、火力发电厂
电能生产过程
电气系统
燃烧系统
汽水系统
一、火力发电厂
4. 类型
(1) 按燃料分 燃煤发电厂 燃油发电厂 燃气发电厂 余热发电厂 垃圾发电厂 工业废料发电厂
第一条500kVAC: 1981年12月河南平 顶山-湖北武昌。
第一条±500 kVDC:1989 年9月,湖北 葛洲坝-上海 南桥。
六、电力工业发展前景
电力工业的基本任务:
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充足、可靠、 优质、廉价的电能。
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实现高度自动化,西电东 送,南北互供,走向联合电力系统。
四、最大发电厂(截至2011年)
最大火电厂:
上海外高桥电厂 4×300+2×900+2×1000 =5000MW 浙江省宁波北仑港电厂,5×600MW+2×1000= 5000MW 华电邹县电厂,4×335+2×600+2×1000 = 4540MW
最大水电厂:
三峡电厂(14+12(+6))×700 MW = 18200(+4200)MW 二滩水电厂6×550MW = 3300MW
最大核电厂:
秦山核电站1×300+2×650+2×700 = 3000MW
最大抽水蓄能电厂:
广东抽水蓄能电厂8×300 MW = 2400MW
五、电力系统的发展
建国初期:
大多是大城市发、供电系统; 跨地区的电力系统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形 成 期 ( 1956-1970年)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知识应用期 ( 1970-1988年) 集成发展期 ( 1986年至今)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孕 育 期 ( 1956年前)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 最基本出发点。
AI的严格定义依赖于对智能的定义,即要定义人工智能,首先应该定义智能;但 智能本身也还无严格定义。
一般解释: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 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
知识与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
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AI研究
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在长沙艰难成立,其后长期得不到国内科技界的认同,只能 挂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直到2004年,才得以“返祖归宗”,挂靠到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
1985年前,人工智能在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在苏联却受到批判;我国人工智 能也与“特异功能”一起受到质疑,人工智能学科群专著不能公开出版。
(表处理语言)。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费根鲍姆开发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
用于质谱仪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1.2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
暗 淡 期 ( 1966-1974年)
由于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乐观,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和成果做出了过高的预言,而这些语言的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当时的人工智能主要存在下列三个局限性: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从此,“生命力”学说彻底破产,有机化学进 2011-6-4 7 入合成时代。
3) 有机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1828年,德国的伍勒合成尿素,“生命力”学说破产
——有机化学的里程碑 1865年,德国的凯库勒(马车上做梦,伦敦) 提出:有机化合物中碳为四价 ——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学说 1874年,荷兰范特霍夫 法国勒比尔 提出:饱和碳原子的四个价指向以碳为 中心的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开创了从立体观点来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立体化学 2011-6-4
B H
因为人们在分类有机物与无机物时注重的 主要是化合物的性质而不是组成 2011-6-4 12
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 组成上
① 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元素不多,但数量非常庞大。 ② 组成分子的原子数多——组成复杂。
2) 结构上
① 碳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相连 ② 自身成键能力强如:C-C,C=C,C≡C及成 环,所以组成分子的原子数多。 ③ 同分异构体普遍存在,目前尚无公式可计算出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 如:CH3CH2OH和CH3OCH3
2011-6-4 4
最早发现的四种酸
从动植物体内分离出的物质 从矿物质中分离出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正如“以太”、“外 星人”,人类一旦遇到不 可知的事件时,常一概归 为一类无所不能的事物 1806年,享有盛名的化学家柏则里首先 引用“有机化学”,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 的细胞中受一种特殊的力量——“生命力” 的作用才可产生出。
2) 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 离子键 常见化学键 共价键 (有机物中最常见) 配价键 C、H、O、N等原子结合成有机分子时, 原子与原子之间需形成一定的化学键将几个 原子结合在一起,描述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及 化学键的理论有两个: 价键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项目投产后进行 的总结性评价
建设程序示意图
项 目 建 议 书 可 行 性 研 究 初 步 设 技 术 设 计 施 工 图 设 计 建 设 准 组 织 施 竣交 工付 验使
பைடு நூலகம்



收用
投 资 估
设 计 概
修 正




施 工 图 预 算
施 工 预
工 程 结
竣 工 决



基本建设程序与概预算对应 关系
1.1.3建设项目的分类
• (三)按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划分
1.生产性建设项目。 1)工业建设。 2)农业建设。 3)基础设施。 4) 商业建设
1.1.3建设项目的分类
2.非生产性建设项目。非生产性建设项目是指满
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建设项目。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公用房。
2)居住建筑。
• • • • • • • • • •
• • • •
施工单位需要搞定 1、 施工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及注册号; 2、 国家企业等级证书、信用等级证书; 3、 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 4、 企业法人代码书; 5、 质量体系认证书; 6、 施工单位的试验室资质证书; 7、 工程预标书、工程中标价明细表; 8、 工程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及管理人员资格证书、上 岗证。(上述资料均为复印件) 9、 建设工程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审查表及上岗证复印件。 (安全员、电工须持建设行业与劳动部门双证) 10、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和坐标点复核记录; 11、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与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3、 建设工程开工报告。
(五)按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和渠道划分

第一章; 绪论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第一章; 绪论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实用文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简称《中国药典》 1953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国药典》。目前正在实 施的是2005年版。分一,二部,一部专门收载中 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物制品及其 制剂。
3 国外药典 世界上有40个国家编制了药典,另外还有3种区 域药典和WHO装置编制的《国际药典》。如美 国药典简称UP,英国药典简称BP,日本药局方 简称JP,国际药典简称Ph.Int。
界面化学等。 2﹑新剂型及新制剂的开发研究
2.1 常规药物剂型及制剂 2.2 药物传递系统 •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在临 床治疗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缓释及控释系统、 靶向给药系统是发展的主流。 2.2.1 缓释和控制系统
实用文档
2.2.2 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给药系统(TDDS)是本世纪后期医药
实用文档
3 按给药途径分类: •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溶液剂,乳剂,混悬剂,散
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 • 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穴位注射等。 呼吸道给药: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皮肤给药:洗剂,搽剂,软膏剂,贴剂等。 粘膜给药: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眼用软膏, 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等,用于直 肠,尿道,耳道,鼻腔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剂学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药剂学概念 药物剂型(dosage form): 适合于临床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 制剂的含义:1.以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2.制剂的研制过程。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剂型的科学,包括: ➢ 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理论等) ➢ 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 ➢ 质量控制(“制备”与“检测”的关系) ➢ 合理使用(剂型和制剂的选择等) 因此,药剂学知识贯穿整个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监控、使用等 领域→药学的主干课程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七 动物学学习方法和主要参考书
1. 从动物体结构和机能适应方面理解 2.从动物与环境的适应方面理解 注意总结各类群新出现的特征, 3. 注意总结各类群新出现的特征,从进化方面加以理 解.
参考书: 参考书:
江静波主编: 无脊椎动物学》 (1)江静波主编:《无脊椎动物学》第三版 任淑仙编著: 无脊椎动物学》 (2)任淑仙编著:《无脊椎动物学》 华中师大等主编《无脊椎动物学》 (3)华中师大等主编《无脊椎动物学》 (4)堵南山 《无脊椎动物学
二,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
动物学(zoology):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生命 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分类, 动物学 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 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一门基础 非常广博的基础学科. 非常广博的基础学科. 动物学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内容: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 根据研究内容: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生理学,胚胎 生态学,地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进化. 学,生态学,地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进化. 根据研究对象: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鸟类学, 根据研究对象: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鸟类学, 鱼类学,昆虫学,蛛形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 鱼类学,昆虫学,蛛形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 原生动物学,贝类学,哺乳动物学等. 原生动物学,贝类学,哺乳动物学等. 按照研究的重点和服务范畴:古生物学,理论动物学, 按照研究的重点和服务范畴:古生物学,理论动物学, 应用动物学,医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畜牧学, 应用动物学,医用动物学,资源动物学,畜牧学,桑 蚕学和水产学等. 蚕学和水产学等.
五,动物学研究方法
观察描述法:观察和描述是动物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描述法:观察和描述是动物最基本的方法. 主要通过观察将动物形态结构, 主要通过观察将动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系统的 记录描述.从动物群落,种群,个体,组织, 记录描述.从动物群落,种群,个体,组织,细胞 及其细胞器等超微结构. 及其细胞器等超微结构.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动物的系统比较来研究其异 比较法: 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动物生存和进化 规律. 规律. 实验法:是在一定人为控制条件下, 实验法:是在一定人为控制条件下,对动物的生 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和研究. 命活动或结构机能进行观察和研究. 综合研究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对动物 综合研究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 在不同层次和水平进行综合研究, 在不同层次和水平进行综合研究,揭示动物生命活 动规律. 动规律.

第一章 微生物绪论

第一章 微生物绪论
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药用微 生物学、诊断微生物学、抗生素学、食品微生物学等
按研究的微生物对象分: 按研究的微生物对象分:
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原核生物学、自养菌生物学 和厌养菌生物学等
按微生物所处生态环境分: 按微生物所处生态环境分:
土壤微生物学、微生态学、海洋微生物学、环境微生 物学、水微生物学和宇宙微生物学等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为生命科学开辟了新的研 究领域,如生物信息学、比较基因组学、功 能基因组学等。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为微生物学、医学和免疫 学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对于后基因组时代,研究 基因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将起着重大作用。 微生物作为理想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测序 技术和方法对于高等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具有 重) 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期)
J.D.Waston, H.F.C.Crick 提出DNA双螺旋模型 提出 双螺旋模型
成熟期特点
• 微生物学成为十分热门的前沿基础学科 • 微生物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最主要对象 • 生物工程中,发酵工程是最成熟的应用 技术
20世纪的微生物学 20世纪的微生物学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微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的 研究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在短期内取得了多方面的 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分子微生物学。即利用分子生 物学的技术方法研究微生物形态、生理、遗传、生 态、分类等基本生物学规律。 1995年,美国首先测定了流感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influenzae) 的全基因组序列。从此, 微生物基因组(genome)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目前, 已经完成了100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 他们分属于Woese系统发育树中的细菌、古菌和真 核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和 詹氏甲烷球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与公民的生活
出生(国籍的取得)
上学(受教育权利与义务) 当兵(服兵役义务)
精神生活
政治生活
经济生活
文化生活
精神生活
皈依宗教
科学研究
艺术创作

(宗教信仰自由) (科研自由)(艺术自由)
宪 临 天 下
经济生活
工作Leabharlann 自己创业纳税失业救济
……
(劳动权 经济自由 纳税义务 社会保障权 生存权)
3.宪法学的规范性 (1)按照一定的范畴和体系建立的,知识 与理论之间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 (2)宪法学法学主业特色 “围绕宪法规范形成思想”
1、时间:古今宪法 2、空间:中外宪法 3、静态与动态:规 范与实践
三、宪法学的研究范围(research scope)
1、从时间上说,它涉及宪法的整个发展史 过去的宪法——现行的宪法——宪法法的发展 2、从空间上说,本国宪法:大陆 香港 澳门 台湾
国外宪法: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3、从表现形式上说,宪法学的研究范围既包括宪法法
“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宪法保护的是什么性质的财产权? 保护到什么程度? 住宅不受侵犯的意义何在?
杨武、吴萍在孤岛似的房子里抗议拆迁
最牛钉子户:
2009年:成都自焚拆迁事件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

2009年11月13日,
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 大队拆除违法建筑时, 市民唐福珍阻止拆违。 其间,唐福珍往自己身 上倾倒汽油并引燃,因 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
禁止逼供、禁止剥夺私人财产;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
第六条:未经陪审团不可定罪以及被控告方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民事案件中要求陪审团的权利; 第八条:禁止过度罚金与酷刑; 第九条:未被列入的其他权利同样可以受到保护; 第十条:人民保留未经立法的权利。
三、宪法的主要矛盾 ——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矛盾
2007年:重庆“最牛钉子户”
(5)1689年《议会法》确立了对军队的控制权。
为1881年《陆军法》所代替。
(6)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确认议会
权力至上的资产阶级的宪法原则。
(7)1832年《选举改革法》,选举资格进一步
降低,选民人数进一步增加。
美国
2 、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1)1776年《独立宣言》
(2)1777年《邦联条例》
2015/12/6 47
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
人民组建政府:人民根据个人意 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如果主权
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么社
会契约就遭到破坏;人民有权决 定和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 力,包括用起义的手段推翻违反 契约的统治者。 卢梭:《社会的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
2015/12/6 48
基本问题: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
(一)从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角度:
宪法产生与对人权保障的需求。宪法的历史发展也是对国家权 力规范和人权保障不断进步的表现。 1.英国宪法:近代宪法之母 “英国宪法是任何作者也作不出透彻说明的一组智慧的产物,它具
备的性质是它在几个世纪中逐渐浸染而成的.” “在英国,政府是中
四、 学习宪法学的方法
五、 考试方法
第一节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宪法学的概念 ——何为宪法学 (一)宪法学属于法学,但只是法学的一分支学 科的一种 (二)宪法学与法理学、政治学及其他部门法学 的关系
二、宪法学的研究对象
宪法的基础理论
宪法的理论结构
宪法的实体规范
宪法的运行程序——
宪法的实践结构
研究的维度
典本身,也要研究宪法的其他形式,如宪法性法
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宪法解释等
4、从具体内容上说,宪法学的研究范围既包括条文的 宪法,也包括现实的宪法
四、宪法学研究的特征
1.宪法学的综合性 宪法现象形式各异 可能与许多学科都会产生交叉: 劳动法 物权法 2.宪法学的实践性 理论的经验的总合,严格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程 序,保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中国宪政网 ()
5、北大法律信息网 (/)
推荐书籍: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
法》:
法哲学的历史沿革 法律的性质与作用(核心)
法律的渊源和技术
E·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例》合宪性
(立法推动)
《国有土地上房屋 征收与补偿条例》
世。
成都唐福珍
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
2007年1月17日《政府信
息公开条例》经国务院常
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 日起施行。 公民知情权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透明政府
阳光政府,法治政府
二、宪法学基本问题的内涵: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
第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 者,皆为非法。 第五、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 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第六、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第七、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 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第八、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第九、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 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2007年3月, 重庆市九龙坡区鹤兴路 17号的房屋产权人— —杨武和吴萍,因拆迁 时未能与开发商达成一 致,而拒绝拆迁,开发 商将周围房屋拆除,同 时挖断了房子边上的路。 2007年4月2 日,经过艰难谈判,杨 武、吴萍终于与相关部 门、开发商达成协议, 当日晚10点37分, 小楼被拆除。
世纪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在那里经常在同一个地基上建筑起新的 建筑物.”
(1)1215年《大宪章》,提出了王权的有限性原则和社会的法治
精神。 (2)1628年《权利请愿书》,议会在四个方面限制国王权利。 (3)1679年《人身保护令》,主要用以维护资产阶级在司法活 动中的人身自由 (4)1689年《权利法案》确认了英国人自古以来应享有是13项 权利。
第十、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
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第十一、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
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第十二、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
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
第十三、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彼等(即灵俗两界贵 族与众议员等)并主张、要求与坚持上述各条为 彼等无可置疑之权利与自由;凡上开各条中有损 人民之任何宣告、判决、行为或诉讼程序,今后 断不应据之以为结论或先例。
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相当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 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也不可能理解该 国法律制度对其周遭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 如果对世界历史和文明的文化贡献不了解,那么
他也就很难理解那些可能对法律产生影响的重大
国际事件。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
1689年《权利法案》确认了英国人自古以来应享有是13项权利。
第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 权力。
第二、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
权力。 第三、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 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美国
《独立宣言》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明政治哲学--民主与自由的哲学,
内容深刻动人;
第二部分列举若干具体的不平事例,以证明乔治
三世破坏了美国的自由;
第三部分郑重宣布独立,并宣誓支持该项宣言。
《独立宣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 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 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
法律——公民自由权利—— 恢复自由的基本手段:三权 立——宪政制度:宪法统率下 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使法律、 自由与宪法结合起来。 (奠定 了宪政理论的基本框架)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5年
2015/12/6 49
五、考试要求
平时:30%
卷面:70%
结束语 ——研读法律的学生
存在;二者又是相互渗透
1.惟有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才可能通过宪法确认和保护公 民权利,
相互对立:二者是有区别
的; 二者相互矛盾
1.国家公权力强势,而公民权利处
于弱势 2.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主要来 自国家权力
2.从宪政理想看,现代宪政应以
公民权利为本位,公民权利第 一,国家权力第二
第三节 学习宪法学的意义
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
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 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
权利法案的10条修正案包括:
第一条:宗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自由、 请愿自由; 第二条:持有与佩戴武器的权利; 第三条:免于民房被军队征用; 第四条:免于不合理的搜查与扣押; 第五条:正当程序(Due Process)、一罪不能两判、
4.宪法学的开放性
社会生活的变迁始终保持协调,以其理论的
影响力推动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宪法学的基本问题
一、宪法学的基本问题
法律是一种面对现实的规范,对这种规范的研究与
解释就是法学, 宪法学同样是研究与解释宪法规范和宪
法现象的。
宪法本质
宪法历史 国家权力的规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