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合集下载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参考ppt课件

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参考ppt课件

2023/10/26
10
2023/10/26
心律失常
室颤的治疗首选非同步电复律(200-360J)。血流动力学 稳定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常用 的药物包括①利多卡因:先给予1.0-1.5mg/kg的负荷剂量,然 后以20-50ug/kg持续静脉点滴。②胺碘酮:负荷量75-150mg, 维持量0.5-1.0mg/min,持续静脉点滴。胺碘酮不仅有较强的抗 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可扩张冠状动脉,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 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也可选用索他洛尔。血流动力学不 稳定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应尽早行电转复。
2023/10/26
18
2023/10/26
心脏破裂
心脏游离壁破裂 室间隔破裂穿孔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脏游离壁破裂 临床特点 ①高龄患者多发,女性患者发生率更高,为男性患者的4-5 倍; ②高血压者更常见; ③多为初次心肌梗死,既往无心绞痛或心肌缺血证据; ④大面积STEMI较易发生,尤其是梗死面积累及20%以上心 肌的大面积心肌梗死;
2023/10/26
22
2023/10/26
心脏游离壁破裂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心脏机械性并发症诊断的有效手段,游 离壁破裂时超声检查可发现心包积液,有时可探及破裂口和分 流,并可确定心包积液程度。但病情危急的患者往往来不及进 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脏游离壁破裂预防 ①早期成功再灌注和开放侧枝循环; ②已经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反复发生严重的胸痛,在警惕
6
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AMI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 内最多见,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 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断药的广泛应用,心肌梗死后48h内室性心 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低血钾、低血镁等电解质紊乱是室性 心律失常的重要诱发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
曾应用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是影响愈合的因素,而有 道心肌破裂,但仍有争议。
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晚期溶栓可 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
ppt课件完整
3
ppt课件完整
4
一、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 总发生率:50%。 • 原因: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造成不同程度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诊治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内三科
ppt课件完整
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ppt课件完整
机械并发症
2
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可有较大 变异,取决于破裂的部位,可累及乳头肌、室间隔或心室游离 壁。发生率难以确定,是因为临床和尸检资料有相当大差异。
ppt课件完整
5
ppt课件完整
6
ppt课件完整7源自ppt课件完整8• 预后 • 乳头肌断裂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肺水肿、休克,常见于心梗后2-7天。听诊杂音:心尖
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 • 特征不固定,甚至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因此,对于高度怀疑乳头肌断裂的患
ppt课件完整
20
• 急性心脏破裂预后差,手术修补机会较小。如果患者 紧急手术及时,其手术成功率和预后仍令人满意。对于 亚急性心脏破裂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达 48.5%。决定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快速诊断,而后 者需要医生对那些突然产生血液动力学恶化的患者保持 高度的怀疑,特别是对于没有证据提示有再次缺血或梗 死范围扩展的患者。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发表时间:2011-05-19T17:25:24.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车琳[导读]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车琳(黑龙江省医院道外院区 150056)【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370-02【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故早期发现并合理处理很重要。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全部男性。

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5.3岁。

其中合并心律失常6例,合并心力衰竭3例。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并发症的预防极为重要。

心电图检查:ST 段抬高型AMI者45例,非ST 段抬高型15例。

前壁梗死18例,前间壁梗死9例,单纯下壁梗死15例,下壁合并后壁梗死6例,非Q 波心肌梗死12例,不典型心电图表现3例。

1.2 治疗入院后即刻常规应用镇痛、阿司匹林、ACEI、钙拮抗剂等治疗,改善冠脉血供,积极控制充血性心衰。

对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除β受体阻滞剂外,致命性或有严重症状的心律失常给予即刻和长期抗心律失常治疗。

莫氏Ⅱ型几乎都是前壁心梗的并发症,可能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考虑起搏治疗。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下壁心梗所致的Ⅲ度AVB通常由于房室结内或结上损伤引起,逸搏节律通常较稳定,且大部分可恢复,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0.3~0.6mg/次,每3~10分钟1次(总量<2mg),阿托品无效可考虑起搏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表现?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会怎样?以及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并发病症,急性心肌梗死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症状:胸痛、心肺栓塞、心肌坏死广泛*一、临床表现1.先兆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

其中心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

发现先兆,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心肌梗死。

2.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1)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

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

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

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

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者;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2)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其处理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左室游离壁破裂
梗死心室的游离壁破裂可发生在10%的院内死亡 病人中。心尖部心室壁较薄,供血终端区的坏死程度显 著,侧枝循环少,心肌收缩对无活动力并僵硬的坏死区 产生的剪切力效应,以及心肌老化心肌微结构撕裂,都 是引起破裂的局部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心脏破裂
(1)游离壁破裂 (2)室间隔穿孔 3.栓塞; 4.心室壁瘤;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机械并发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脏破裂是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特征可有较大 变异,取决于破裂的部位,可累及乳头肌、室间隔或心室游离 壁。发生率难以确定,是因为临床和尸检资料有相当大差异。
曾应用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是影响愈合的因素,而有 道心肌破裂,但仍有争议。
早期应用溶栓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晚期溶栓可 能增加心脏破裂的危险。
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或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 • 特征不固定,甚至因左房压的快速升高而无杂音。因此,对于高度怀疑乳头肌断裂的患
者(特别是下壁心梗时),有无杂音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通常能明确 诊断。 • 预后: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 • 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也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可引起后内 乳头肌断裂,比前外侧乳头肌断裂相对多见,后者是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引起。右室乳头 肌断裂相对罕见,但可引起三尖瓣反流和右心衰竭。 • 乳头肌断裂可导致严重二尖瓣返流,因其快速剧烈的返流而致命。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PPT课件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PPT课件

8
2019/12/20 9
发生率约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 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肺炎或胸膜 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 物质的过敏反应所致。
7
6.肩手综合征
2019/12/20
主要表现为左侧肩臂强直,活动受限并疼痛可 能是心肌梗死后肩、臂不活动所致,发生于起 病后数周,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此症并不多见。
3
3.栓塞
2019/12/20
其发生率约1%~3%,见于起病后1~2周, 常见的血栓有两处:一是发生在左心室心肌坏 死处,叫做附壁血栓,这种血栓脱落后进入血 液循环,可引起脑、脾、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另一个易形成血栓的部位为下肢静脉,与绝对 卧床、心功能减退有关,一旦脱落,随静脉血 流到肺,可引起肺栓塞,严重时可致猝死。
2019/12/20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1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019/12/20
总发生率可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 坏死造成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出现心前区 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断裂多 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进行性心力衰竭,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 死亡。
2
2.心脏破裂
2019/12/20
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性合并症。发生率约 4%,多在梗死后一周内出现,老年人和有高 血压的人发生机会较多。心脏破裂多为游离壁 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填塞而猝死。 偶为心室间隔破裂造成穿孔,引起心力衰竭和 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心脏破裂也可为亚急性, 病人能存活数月。

4
2019/12/20 5
4.心室壁瘤
2019/12/20
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其形成是 由于心肌坏死以后形成瘢痕,瘢痕组织薄弱, 在心内压力作用下容易鼓出来,形成室壁瘤。 瘤内容易形成血栓,脱落后造成器官栓塞。室 壁瘤可行手术切除。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要点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 患者,男性,73岁。既往曾先后因心 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在我院心内科两次住 院,3天前又因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急 诊入院。经过检查,发现患者心音减弱、 心界扩大、意识模糊、血压70/50mmHg。
X线胸片大量心包积液。抽血不久后,患 者突然血压明显下降,采取抢救未能挽救 患者生命,于入院1小时后突然死亡。入院 辅助检查未提示心肌损害标记物和心脏彩 超存在异常。
病例剖析:心脏破裂是急性心梗早期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梗死后心脏破 裂包括心脏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和乳 头肌破裂3种类型,常导致心脏电机械分 离和心包填塞等并发症,一般抢救措施无 效,是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重要 原因之一。
心室游离壁破裂是心脏破裂最常见的 一种,常发生于第1周,其高峰在心肌梗死 后24小时内。本例患者很可能是属于此等 情况。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心脏手术治疗 是治疗本例患者的唯一手段。当时病情危 急,经治医师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家属拒 绝手术检查,放弃治疗。
竭、血管内血栓形成与室壁瘤等其他严
重情况,限于篇幅,以后另文阐述。正
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多种多样,
复杂多变,因此掌握上述处理要点十分
重要。■
(发稿编辑:李瑞枫)
35 2019.02 No.6
目前对于心脏破裂的发生机制研究仍 以动物试验为主,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迄 今治疗也没有达成共识。有一些临床研究 提示应用ACEI与ARB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 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生,也有研究建议在急 性心肌梗死发生早期使用β受体拮抗剂降 低心脏破裂的发生率,这些都只是建议, 需要临床研究证据。
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还可以并发心力衰
再行电击,可提高成功率。若身边无除 颤器,应首先予患者心前区作捶击2~3 下,随后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 应该使用药物除颤(如利多卡因、普鲁 卡因胺以及胺碘酮等)。

心肌梗死需注意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症状

心肌梗死需注意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症状

心肌梗死需注意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症状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不仅仅是一种疾病,还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力衰竭、室壁瘤、心律失常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及时了解其症状和预防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肌梗死常见的三种并发症症状以及相关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心脏不能有效地把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从而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引起出汗、乏力、呼吸困难等体征。

如果您感觉心脏疲劳、气短、呼吸困难,可能您已经患有心力衰竭。

尚未被确诊的心力衰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1. 限制钠盐摄入。

减少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的食用。

2. 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和过量饮食。

3. 禁烟和饮酒。

尤其是烟草,因为吸烟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这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减少心脏负担,提高心肺功能。

二、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发生改变,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律,血液循环不畅。

心肌梗死后,心脏不稳定的搏动往往会导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症状包括心率快、心跳不齐、胸闷等。

如果您感觉这些症状,可能您正在经历心律失常,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1. 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锻炼可有益于心脏健康。

2. 保持足够的睡眠。

不良的睡眠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3. 避免刺激性物质。

包括咖啡因和尼古丁等。

4. 合理使用药物。

必要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室壁瘤室壁瘤是指心肌梗死后,心室壁的一部分变薄导致心室壁向外膨出的状况。

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治疗室壁瘤的方法:1.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体育锻炼。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肌。

2.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室壁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生理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
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幻灯片2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总发生率可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造成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出现心
前区收缩期喀喇音及收缩晚期吹风样杂音。

断裂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肌梗死,进行性心力衰竭,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死亡。

幻灯片3
2.心脏破裂
●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性合并症。

发生率约4%,多在梗死后一周内出现,老年人和有
高血压的人发生机会较多。

心脏破裂多为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填塞而猝死。

偶为心室间隔破裂造成穿孔,引起心力衰竭和休克而在数日内死亡。

心脏破裂也可为亚急性,病人能存活数月。

幻灯片4
3.栓塞
●其发生率约1%~3%,见于起病后1~2周,常见的血栓有两处:一是发生在左心室心肌
坏死处,叫做附壁血栓,这种血栓脱落后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脑、脾、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另一个易形成血栓的部位为下肢静脉,与绝对卧床、心功能减退有关,一旦脱落,随静脉血流到肺,可引起肺栓塞,严重时可致猝死。

幻灯片5
4.心室壁瘤
●主要见于左心室,发生率5%~20%.其形成是由于心肌坏死以后形成瘢痕,瘢痕组织薄
弱,在心内压力作用下容易鼓出来,形成室壁瘤。

瘤内容易形成血栓,脱落后造成器官栓塞。

室壁瘤可行手术切除。

幻灯片6
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发生率约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肺炎或
胸膜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所致。

幻灯片7
6.肩手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左侧肩臂强直,活动受限并疼痛可能是心肌梗死后肩、臂不活动所致,发生
于起病后数周,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此症并不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