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 八年级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2课时 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说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说课1.教材分析:《农业》所属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前面三章认识中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如何利用自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本节是农业的第二课时,在“农业及其重要性”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这两个框题的基础上,突出因地制宜和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图片和阅读材料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再通过活动设计加强学生对因地制宜的理解。
又通过图文资料介绍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和趋势。
故而教学的重难点: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我国农业分布的学科基础知识。
我校学生大部分在城市长大,对农业部分非常感兴趣,但整体感知较差。
基于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较强,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利用思维工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活动,增强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农业因地制宜的合理化布局。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具体内容,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归纳影响农业发展与布局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学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掌握用思维导图理清知识结构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资料搜集整理,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现代农业发展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基于本节课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思维导图”、“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采用多媒体导入,情境创设,首先请同学们观看美国纪录片《食品技术》中的果汁产地介绍,《舌尖上的中国》中东北的水稻种植布局及《大连海参养殖》的截取片段,设计意图为从国外、国内、大连三个区域出发,诠释农业因地制宜的理念,打开学生的视野,用欣赏的眼光了解世界,用分析的态度了解中国,用发现的视角了解大连。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2课时 工业

上海、南 京、杭州
广州、珠 海、深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拓展】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社运输条件→
会因市劳动场、要技求术→→工业布局 素政府政策→
←地理位置
自 然
←←原土地材、料水源←环境条件条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四大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为: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 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这四个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 条件包括: (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海运输便利,同时东部地区航空、 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全国各地,物资交流便利。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丰富。
第2课时 工 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节 工业
考试要点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 我国的工业
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点 1:工业及其重要性(★) 1.工业生产包括开采__自自然然资资源源__(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
__原原材材料料__(矿产品、农产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2.工业的重要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为社会经济各个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科学技术水平高:京津唐和长江三角洲技术力量雄厚,辽中南地 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多,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 方法的优势等。
(4)四个地区有不少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优惠政策。 (5)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能够为工业提供丰富的物 质保证。 【考点纵横】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特点常与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及 原因(P27)、俄罗斯四大工业区(P33)结合考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2019年中考真题习题精讲共38张PPT

然条件。
(至少答
两点)
(3)宁夏平原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
题是
。
【答案】: (1)银川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全年降水主要集 中在夏季 (2)形平坦或以平原为主,有黄河水提供灌溉 水源,夏季气温较高,温差较大(任意两点即可) (3)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考点:考查行政区划的行政中心,西北地区的气 候类型和特点,西北地区农作物发展的自然条件 和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候条件是
、。
(3)在乙产区坡地上,种植苹果树的最大生态效益是 。
(4)结合图24和图25,分析昭通山区适合苹果树生长的
优势条件。
(5)甲地立足苹果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图26是甲地苹
果产业循环经济示意图。将数码对应填写到 A、B、C 处,
把该示意图补充完整。
①畜牧业 ②沼渣、沼液 ③沼气
【答案】: (1)暖温带 (2)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 温差大 (3)有利于水土保持 (4)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苹果生长 期降水适中,海拔较高,温凉,光照充足,高 原,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大 (5)A① B② C③
C.消费群体的尝鲜意识 D.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答案】 D。
(2019.乐山市学考)14.读甘肃省有关图文材料,回答 下列问题。 甘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工业大省。省会城市兰州,人 口325万,高校超过三十所,科研力量强大,是我国西北 地区有色金属冶炼中心(对电能需求量大)。
(1)本区域因 ,降水 。
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是___
___。
(多项选择填空,2分)
A.缓解了珠江口东西两侧交通压力 B.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C.解决香港地狭人稠的状况 D.实现了三地陆路连接,缩短了距离
中考地理总复习 八上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课时二 交通与文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试题

课时二交通与文化1. (2017原创)第二亚欧大陆桥是我国连接欧洲的一条洲际铁路,起点是某某,终点是荷兰的;其中某某到某某的铁路干线是。
( D )A. 阿姆斯特丹陇海线B. 鹿特丹兰新线C. 阿姆斯特丹兰新线D. 鹿特丹陇海线【解析】本题考查亚欧大陆桥。
第一、二亚欧大陆桥终点都是鹿特丹,陇海线起止点为:某某—某某,经过某某。
2. (2017资兴模拟)依下图可推测,该区域春运期间压力最大的铁路干线应是( A )A. 京广线B. 焦柳线C. 浙赣线D. 陇海线【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春运期间回流人数越多说明压力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某某到某某、某某的人数最多,某某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某某、某某省的省级行政中心某某均位于京广线上,因此春运期间京广线的压力最大。
3. (2017日照模拟)纵贯我国东部三大平原及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C )A. 京九线B. 陇海线C. 京哈—京广线D. 焦柳线【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及铁路线的分布。
根据题干,我国东部的三大平原分别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
京哈—京广线经过某某——某某,构成我国南北最长的铁路干线,纵贯了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
4. (2018原创)2016年12月28日,中国东西向里程最长的沪昆客专全线开通,把某某到某某的时间由原来的30多个小时缩短为12小时。
下列城市中,沪昆高铁没有经过的是( D )A. 某某 B. 某某 C. 某某 D. 某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沪昆高铁从某某到某某依次经过的省会城市是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和某某。
某某是某某省的省会城市,不在沪昆线上。
(2017滨州模拟)读我国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5~6题。
5. 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B. 环渤海地区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C. 西南地区地势低平,公路运输发达D. 陇海—兰新铁路方便了西北地区与东部的联系【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交通条件的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 八年级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2课时 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第2课时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一、选择题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甲图中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第一级阶梯上C.青藏铁路与陇海、兰新铁路交会于兰州D.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2.张涛在乘火车旅途中,突然听到列车员报站说:“列车前方到达郑州车站。
”在郑州交会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是(A)A.陇海线与京广线 B.陇海线与京九线C.陇海线与京沪线 D.浙赣线与京九线[xx·广东]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3~5题。
3.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4.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B)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D.地形崎岖,千沟万壑5.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B)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xx·绵阳]厉害了,我的国!继“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之后,“高铁外交”又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
从总理出访介绍高铁,到中国参与东南亚、英国等多国的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和创造的代名词。
据此完成6~7题。
6.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的优势在于(D)A.运价低 B.机动灵活C.成本低 D.运速快7.“中国高铁”能走向世界,关键在于(A)A.先进的技术 B.丰富的劳动力C.开放的政策 D.悠久的历史[xx·天津中考改编]《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回答8~9题。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B)A.① B.② C.③ D.④9.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B)A.甲 B.乙 C.丙 D.丁10.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D)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11.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B)A.二人转 B.信天游C.京东大鼓 D.对山歌二、综合题1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德州市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2课时交通与文化课件

A 京哈—京广线是从中国北部的哈尔滨一直到南方的广州 。由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南方纬度 低,气温高,走京哈—京广线可以感受四季的变化。
2.[2011·德州,19题,1分]第41届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 年4月28日在陕西西安开幕,于10月22日结束,德州的小明想 坐火车去参观游览,最合适的路线是( C )
(4)如果京广高铁车内用餐要体现沿途城市的饮食特点,郑 州站提供的主食应该是__面食__,长沙站提供的主食则是__ 米饭__。
解析:第(1)题,据图中信息可知,京广高铁经过北京、河 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个省级行政区域。第(2)题, 经过郑州的东西铁路干线是陇海线。第(3)题,武汉到南京 有长江“黄金水道”,运输大型机械适宜选择水运,运费最 低。第(4)题,郑州位于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长沙位于 南方,主食以米饭为主。
C 本题考查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①是陇海线;② 是宝鸡,位于陕西省;③是成渝线;④是上海市,“春城” 是指昆明。
中国目前已经拥有堪比发达国家的交通网,2010年底,公路 总里程突破400万公里;截至2014年底,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 突破11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居亚洲第 一位,世界第二位。结合表格内容,回答2~3题。
变式运用►1. 京广高铁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 铁路。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条贯穿南北的高铁大动脉将北京、①__河北省__(省 名)、河南、湖北、②__湘__(简称)、广东6个省级行政区连 接在一起。
(2)京广高铁在郑州市和我国东西铁路干线__陇海线__铁路 交汇。
(3)从武汉运输一批大型机械到南京,为了节省运费,应该 选择__水运__运输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交通与文化复习习题
一、选择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图中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
B.乙图所示区域位于第一级阶梯上
C.青藏铁路与陇海、兰新铁路交会于兰州
D.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
2.张涛在乘火车旅途中,突然听到列车员报站说:“列车前方到达郑州车站。
”在郑州交会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是(A)
A.陇海线与京广线 B.陇海线与京九线
C.陇海线与京沪线 D.浙赣线与京九线
[xx·广东]读“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3~5题。
3.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
A.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B.经过大面积的冻土分布区
C.穿越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D.多东西走向的山脉河流
4.川藏铁路沿线可以看到的景观是(B)
A.水乡泽国,稻花飘香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一望无际,牛羊遍野D.地形崎岖,千沟万壑
5.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B)
①加强青藏地区的对外联系②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③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④促进各民族交往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xx·绵阳]厉害了,我的国!继“乒乓外交”“熊猫外交”之后,“高铁外交”又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
从总理出访介绍高铁,到中国参与东南亚、英国等多国的高铁建设,“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和创造的代名词。
据此完成6~7题。
6.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的优势在于(D)
A.运价低 B.机动灵活
C.成本低 D.运速快
7.“中国高铁”能走向世界,关键在于(A)
A.先进的技术 B.丰富的劳动力
C.开放的政策 D.悠久的历史
[xx·天津中考改编]《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读图回答8~9题。
8.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的地理区域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9.④地区的特色饮食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10.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D)
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
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
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
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
11.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B)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二、综合题
1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xx年1月2日,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xx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铁路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在2020年实现三个“世界领先”,即铁路网规模和质量达到世界领先,铁路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领先,铁路运输安全和经营管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材料二我国高速铁路分布图
(1)A是京沪高铁,该铁路线跨越的温度带是暖温带和亚热带。
(2)B是京广高铁,其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6个。
(3)连接青岛的高铁线路,西至太原(填城市名称)。
(4)如果车内用餐要体现沿途城市的饮食特点,济南站提供的主食应该是面食(或面食中某一种也可),南昌站提供的主食则是米饭。
(5)从上图可看出,高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从人文方面分析其成因。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工农业发达。
13.[xx·北京东城区模拟]读“义新欧”班列线路示意图,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xx年5月13日,第1 000次“义新欧”班列从义乌驶出,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
历时21天,抵达西班牙的马德里。
其行程达13 000多千米,为目前世界最长。
它贯穿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一条全新的安全、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材料二“义新欧”班列把义乌制造的箱包、文具、工艺品、日用品等运到欧洲,返程时将西班牙的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运到中国。
该班列比海运节约一半多时间,比空运节省一半左右的费用,提高了沿线国家贸易资金的周转效率。
(1)“义新欧”班列所属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其主要优势为__C____。
①比航空运输的运费低②比水路运输的速度快
③比公路运输的运量大④比管道运输对货物的限制性大
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该班列东西两端连接的国家所濒临的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
(3)班列途经哈萨克斯坦时,下列现象与该国家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D。
A.全年衣着很单薄 B.吊脚楼四处可见
C.餐桌上常见海鲜 D.草场上牛羊成群
(4)班列途经的法国,能看到的景观是D。
(5)西班牙的葡萄和油橄榄主要产区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特点为B。
A.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6)从“义新欧”班列连接的国家——中国和西班牙中任选其一,结合材料,举例说明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中国来讲,有利影响:班列把义乌制造的箱包、文具、工艺品、日用品等商品运到西班牙,使中国商品扩大了市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把西班牙的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运到中国,使中国居民能品尝到欧洲的优质特色食品,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不利影响:班列运输的货物种类和数量有限,运输距离较长、时间较长。
(言之有理即可)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