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桩测摩阻力计算

合集下载

钢管桩的计算公式

钢管桩的计算公式

钢管桩的计算公式条件:地基土粘土、可塑,承载力特征值f ak ,重度γ,摩擦角φ,作用在基础顶面处内力标准值为:弯距M k ,剪力V k ,竖向轴力N k一、根据结构力学知识,进行桩顶作用效应计算求出每个桩顶的力弯距ki M ,剪力ki V ,竖向轴力ki N , 如左图所示。

二、桩下压承载力计算 (参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为:p pk p j sj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λ+=+=∑sjk q ——桩侧第j 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查表5.3.5-1。

pk q ——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查表5.3.5-2。

j l ——桩周第j 层土的厚度u ——桩身周长p λ——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对于闭口钢管桩取1,对于敞口钢管桩按下式计算:当5/<d h b 时,d n h b p /16.0=λ当5/≥d h b 时,8.0=p λn 为桩端隔板分割数。

若: K Q R N uk ki /2.12.1=≤则桩基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K ——安全系数,取2.0。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三、 桩上拔承载力计算,即当0<kil N 时p uk kil G T N +≤2/j sjk j j uk l q u T ∑=λuk T ——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 G ——桩基自重j λ——抗拔系数,砂土取0.5~0.7,黏性土、粉土取0.7~0.8。

当桩长与桩径之比小于20时取小值。

如满足上式则桩基满足上拔承载力要求四、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根据《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范》,土压力系数:)2/45(20βγ+= tg m 空间增大系数:ββζtg d l k )245cos(3210++= 基础的计算宽度:00dk d =ζ土的侧压力系数,粘性土取0.72,粉质粘土和粉土取0.6,砂土取0.38。

倾覆力ki V 的作用点到地面的高度kiki V M h =0 lh 0=η,查表8.1.4得 638.12=μ若极限倾覆力ki f u V r l md V ≥=ημ20,极限倾覆力ki f u M r l md V ≥=μ3则桩基满足抗倾覆稳定性要求五、桩身承载力验算 强度验算:d n ki n ki f W M A N ≤+ 整体稳定性验算:d Eki n ki n ki f N N W M A N ≤-+)8.01(ϕ 22λπEA N E =。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一、规范对桩侧负摩阻力计算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1、桩穿越较厚松散填上、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上、液化丄层进入相对较硬上层时;2、桩周存在软弱上层,临近桩侧地而经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而大而积堆载(包括填土)时;3、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紧缩沉降时。

4、桩周上沉降可能引发桩侧负摩阻力时,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形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当缺乏可参照的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规定验算。

①对于摩擦型基桩,可取桩身计算中性点以上侧阻力为零,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N k < R a(7-9-1)②对于端承型基桩,除应知足上式要求外,尚应考虑负摩阻力引发基桩的下拉荷载,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N k+Q^<R a(7-9-2)③当上层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尚应将负摩阻力引发的下拉荷载计入附加荷载验算桩基沉降。

注:木条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只计中性点以下部份侧阻值及端阻值。

二' 计算方式桩侧负摩阻力及苴引发的下拉荷载,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1、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i层上负摩阻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必喇6 (7-9-3)当填上、自重湿陷性黄上湿陷、欠固结土层产生固结和地下水降低时:cr; = a r ri本地而散布大面积荷载时:6 =(7-9-4)其中,兀=S + 如X ( 7-9-5)m=\ /(7-9-3)〜(7-9-5)式中:必一一第i层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当按式(7-9-3)计算值大于正摩阻力标准值时,取正摩阻力标准值进行设计;比一由上自重引发的桩周第i层上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桩群外围桩自地而算起,桩群内部桩自承台底算起:a;―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别离为第HI•算土层和苴上第加土层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Az^Az,,, ------ 第f层土、第用层土的厚度:p ——地面均布荷载:乩——桩周第i 层丄负摩阻力系数,可按表7・9"取值:②填上按其组成取表中同类上的较大值:2、 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可按下式计算:r=lI 為4丿式中,n ——中性点以上土层数;I.中性点以上第i 土层的厚度;——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处,Sv ——別离为纵横向桩的中心距;q ;——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中性点以上桩周上层厚度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一、 规范对桩侧负摩阻力计算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 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1、 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液化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2、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 填土)时;3、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4、 桩周土沉降可能引起桩侧负摩阻力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 和沉降的影响;当缺乏可参照的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规定验算。

① 对于摩擦型基桩,可取桩身计算中性点以上侧阻力为零,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N k 乞 R a( 7-9-1)② 对于端承型基桩,除应满足上式要求外,尚应考虑负摩阻力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并 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N k Q g <Ra( 7-9-2)③ 当土层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尚应将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计入 附加荷载验算桩基沉降。

注:本条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只计中性点以下部分侧阻值及端阻值。

二、 计算方法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 i 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 ?i = ni ;「i( 7-9-3)当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欠固结土层产生固结和地下水降低时:i 71ri -mm i 厶i m =2(7-9-3 )〜(7-9-5)式中:q ?i ――第i 层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当按式(7-9-3)计算值大于正摩阻力标准值时,取正摩阻力标准值进行设计;-ri ――由土自重引起的桩周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桩群外围桩自地面算起,桩群内部桩自承台底算起;当地面分布大面积荷载时:;★二p • c ri(7-9-4) 其中, (7-9-5)Ci ■――桩周第i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i, m――分别为第i计算土层和其上第 m土层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Zi ---- 第 i 层土、第 m层土的厚度;p――地面均布荷载;桩周第i层土负摩阻力系数,可按表 7-9-1取值;表7-9-1 负摩阻力系数匕土类5土类5饱和软土0.15 〜0.25 砂土0.35 〜0.50粘性土、粉土0.25 〜0.40 自重湿陷性黄土0.20 〜0.35②填土按其组成取表中同类土的较大值;2、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可按下式计算:nQ f 二n 八側(7-9-6)(7-9-7)式中,n ――中性点以上土层数;l i――中性点以上第i土层的厚度;n ――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S ax, S ay ――分别为纵横向桩的中心距;q S?――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m――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一、规范对桩侧负摩阻力计算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1、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液化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2、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3、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4、桩周土沉降可能引起桩侧负摩阻力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当缺乏可参照的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规定验算。

①对于摩擦型基桩,可取桩身计算中性点以上侧阻力为零,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 a k R N ≤ (7-9-1)②对于端承型基桩,除应满足上式要求外,尚应考虑负摩阻力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a ng k R Q N ≤+ (7-9-2)③当土层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尚应将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计入附加荷载验算桩基沉降。

注:本条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只计中性点以下部分侧阻值及端阻值。

二、计算方法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 i 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i ni nsiq σξ'= (7-9-3) 当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欠固结土层产生固结和地下水降低时:ri i σσ'=' 当地面分布大面积荷载时:rii p σσ'+=' (7-9-4) 其中, i i i m m m riz z ∆∑+∆='-=γγσ1121(7-9-5) (7-9-3)~(7-9-5)式中:nsi q ——第i 层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当按式(7-9-3)计算值大于正摩阻力标准值时,取正摩阻力标准值进行设计;ri σ'——由土自重引起的桩周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桩群外围桩自地面算起,桩群内部桩自承台底算起;i σ'——桩周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m i γγ,——分别为第i 计算土层和其上第m 土层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m i z z ∆∆,——第i 层土、第m 层土的厚度;p ——地面均布荷载;ni ξ——桩周第i 层土负摩阻力系数,可按表7-9-1取值;表7-9-1 负摩阻力系数ξ注:①在同一类土中,对于挤土桩,取表中较大值,对于非挤土桩,取表中较小值;②填土按其组成取表中同类土的较大值;2、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可按下式计算:∑⋅==ni i nsi n n gl q u Q 1η (7-9-6)⎪⎪⎭⎫ ⎝⎛+⋅=4d q d s s m n s ya x a n γπη (7-9-7)式中,n ——中性点以上土层数; l i ——中性点以上第i 土层的厚度;n η——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ay ax s s ,——分别为纵横向桩的中心距;ns q ——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m γ——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桩侧摩阻力计算

桩侧摩阻力计算

《桩侧摩阻力计算》一、工程概况:本工程 ①杂填土、②淤泥均为欠固结软弱土应计算桩侧负摩阻力。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ZK65揭示地基土分层如下:(孔口标高5.07m ,地下水位标高2.02m ) 第①层 杂填土 底部标高2.77(厚度2.30)第② 层 淤泥 底部标高-7.53(厚度10.30)第③ 层 卵石 底部标高-12.43(厚度4.90)第⑤层 砂土状强风化凝灰岩 底部标高-14.73(厚度2.30)第⑥层 碎块状强风化凝灰岩 …………该位置软弱土层较厚且土层分布具有代表性,所以计算该位置的桩侧负摩阻力值。

二、计算过程(1) 根据JGJ 94-2008第5.4.4条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n si ni i q ξσ= ;1''112i i i e e i i e z z γσσγγ-===∆+∆∑ 根据地勘报告杂填土和淤泥的负摩阻力系数分别为0.4和0.25,素填土和淤泥的重度为16.0kN/m 3。

1γ=16.0kN/m 3'2γ=16.0-10.0=6.0 kN/m 3 1n s q =0.4(0.5×16×2.30)=7.36kN/m 22n s q =0.25(16×2.30+0.5×6×10.3)=16.92kN/m 2(2) 桩持力层为⑤砂土状强风化凝灰岩,根据持力层性质中性点深度比0/n l l 取值为1。

0n l l ==12.6m(3) 计算桩下拉荷载标准值。

根据JGJ 94-2008第5.4.4-4条1nnn gn si i i Q u q l η==∙∑(不考虑群桩效应,n η取1.0),桩采用PHC500预制管桩。

n gQ =1.0×2×3.14×0.25×(7.36×2.3+16.92×10.3)= 300kN。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一、规范对桩侧负摩阻力计算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1、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液化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2、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3、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4、桩周土沉降可能引起桩侧负摩阻力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当缺乏可参照的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规定验算。

①对于摩擦型基桩,可取桩身计算中性点以上侧阻力为零,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 a k R N ≤ (7-9-1)②对于端承型基桩,除应满足上式要求外,尚应考虑负摩阻力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力:a ng k R Q N ≤+ (7-9-2)③当土层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尚应将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计入附加荷载验算桩基沉降。

注:本条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只计中性点以下部分侧阻值及端阻值。

二、计算方法桩侧负摩阻力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 i 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i ni nsiq σξ'= (7-9-3) 当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欠固结土层产生固结和地下水降低时:ri i σσ'=' 当地面分布大面积荷载时:rii p σσ'+=' (7-9-4) 其中, i i i m m m riz z ∆∑+∆='-=γγσ1121(7-9-5) (7-9-3)~(7-9-5)式中:nsi q ——第i 层土桩侧负摩阻力标准值;当按式(7-9-3)计算值大于正摩阻力标准值时,取正摩阻力标准值进行设计;ri σ'——由土自重引起的桩周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桩群外围桩自地面算起,桩群内部桩自承台底算起;i σ'——桩周第i 层土平均竖向有效应力;m i γγ,——分别为第i 计算土层和其上第m 土层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m i z z ∆∆,——第i 层土、第m 层土的厚度;p ——地面均布荷载;ni ξ——桩周第i 层土负摩阻力系数,可按表7-9-1取值;表7-9-1 负摩阻力系数ξ注:①在同一类土中,对于挤土桩,取表中较大值,对于非挤土桩,取表中较小值;②填土按其组成取表中同类土的较大值;2、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可按下式计算:∑⋅==ni i nsi n n gl q u Q 1η (7-9-6)⎪⎪⎭⎫ ⎝⎛+⋅=4d q d s s m n s ya x a n γπη (7-9-7)式中,n ——中性点以上土层数; l i ——中性点以上第i 土层的厚度;n η——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ay ax s s ,——分别为纵横向桩的中心距;ns q ——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负摩阻力标准值;m γ——中性点以上桩周土层厚度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力的计算

桩侧负摩阻⼒的计算桩侧负摩阻⼒的计算⼀、规范对桩侧负摩阻⼒计算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的桩基,当桩周⼟层产⽣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时应计⼊桩侧负摩阻⼒:1、桩穿越较厚松散填⼟、⾃重湿陷性黄⼟、⽋固结⼟、液化⼟层进⼊相对较硬⼟层时;2、桩周存在软弱⼟层,邻近桩侧地⾯承受局部较⼤的长期荷载,或地⾯⼤⾯积堆载(包括填⼟)时;3、由于降低地下⽔位,使桩周⼟有效应⼒增⼤,并产⽣显著压缩沉降时。

4、桩周⼟沉降可能引起桩侧负摩阻⼒时,应根据⼯程具体情况考虑负摩阻⼒对桩基承载⼒和沉降的影响;当缺乏可参照的⼯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规定验算。

①对于摩擦型基桩,可取桩⾝计算中性点以上侧阻⼒为零,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 a k R N ≤ (7-9-1)②对于端承型基桩,除应满⾜上式要求外,尚应考虑负摩阻⼒引起基桩的下拉荷载,并可按下式验算基桩承载⼒:a ng k R Q N ≤+ (7-9-2)③当⼟层不均匀或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时,尚应将负摩阻⼒引起的下拉荷载计⼊附加荷载验算桩基沉降。

注:本条中基桩的竖向承载⼒特征值只计中性点以下部分侧阻值及端阻值。

⼆、计算⽅法桩侧负摩阻⼒及其引起的下拉荷载,当⽆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中性点以上单桩桩周第 i 层⼟负摩阻⼒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i ni nsiq σξ'= (7-9-3)当填⼟、⾃重湿陷性黄⼟湿陷、⽋固结⼟层产⽣固结和地下⽔降低时:ri i σσ'=' 当地⾯分布⼤⾯积荷载时:rii p σσ'+=' (7-9-4)其中, i i i m m m riz z ?∑+?='-=γγσ1121(7-9-5)(7-9-3)~(7-9-5)式中:nsi q ——第i 层⼟桩侧负摩阻⼒标准值;当按式(7-9-3)计算值⼤于正摩阻⼒标准值时,取正摩阻⼒标准值进⾏设计;ri σ'——由⼟⾃重引起的桩周第i 层⼟平均竖向有效应⼒;桩群外围桩⾃地⾯算起,桩群内部桩⾃承台底算起;i σ'——桩周第i 层⼟平均竖向有效应⼒;m i γγ,——分别为第i 计算⼟层和其上第m ⼟层的重度,地下⽔位以下取浮重度;m i z z ??,——第i 层⼟、第m 层⼟的厚度;p ——地⾯均布荷载;ni ξ——桩周第i 层⼟负摩阻⼒系数,可按表7-9-1取值;表7-9-1 负摩阻⼒系数ξ注:①在同⼀类⼟中,对于挤⼟桩,取表中较⼤值,对于⾮挤⼟桩,取表中较⼩值;②填⼟按其组成取表中同类⼟的较⼤值;2、考虑群桩效应的基桩下拉荷载可按下式计算:∑?==ni i nsi n n gl q u Q 1η(7-9-6)+=4d q d s s m n s ya x a n γπη(7-9-7)式中,n ——中性点以上⼟层数; l i ——中性点以上第i ⼟层的厚度;n η——负摩阻⼒群桩效应系数;ay ax s s ,——分别为纵横向桩的中⼼距;ns q ——中性点以上桩周⼟层厚度加权平均负摩阻⼒标准值;m γ——中性点以上桩周⼟层厚度加权平均重度(地下⽔位以下取浮重度)。

混凝土桩设计中的侧阻力计算

混凝土桩设计中的侧阻力计算

混凝土桩设计中的侧阻力计算一、引言混凝土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基础结构,它能够承受大量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土层。

在混凝土桩的设计中,侧阻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侧阻力是指桩身周边土体对桩身的抵抗力,它能够增加桩的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桩设计中的侧阻力计算方法。

二、侧阻力的影响因素侧阻力的大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桩身的直径和长度;2. 土层的性质和密度;3. 桩身表面的摩擦系数;4. 桩身的形状和表面状态。

三、侧阻力的计算方法侧阻力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钢管桩法钢管桩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它假设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常数。

在这种情况下,侧阻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s = πDLf其中,Qs是侧阻力,D是桩的直径,L是桩的长度,f是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系数。

2. 钻孔桩法钻孔桩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计算方法,它考虑了土体的不同性质和桩身表面的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侧阻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s = ∫τds其中,τ是桩身周边土体的剪应力,ds是桩身周长的微元。

整个积分区间为桩的长度。

3. 基于土压力计算法基于土压力计算法是一种基于土体压缩的计算方法,它假设土体的变形是线性的。

在这种情况下,侧阻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s = KsAsH其中,Ks是土压力系数,As是桩的周长,H是桩身周边土体的有效深度。

四、侧阻力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侧阻力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2. 考虑土层的不同性质和密度;3. 考虑桩身表面的形状和状态;4. 考虑桩身的直径和长度。

五、结论侧阻力是混凝土桩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增加桩的承载能力。

侧阻力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土层的不同性质和密度、桩身表面的形状和状态以及桩身的直径和长度等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管桩设计与验算
钢管桩选用Ф800,δ=10mm 的钢管,材质为A 3,E=2.1×108 Kpa,I=
64
π(80.04-78.04)=1.936×10-3M 4。

依据设计桩高度,钢管桩最
大桩长为46.2m 。

1、桩的稳定性验算
桩的失稳临界力Pcr 计算 Pcr=
2
2
l
EI
π=
3
2
822.4610
936.1101.2-⨯⨯⨯⨯π
=1878kN >R=658.3 kN 2、桩的强度计算
桩身面积 A=4π(D 2-a 2)
=4
π
(802-782)=248.18cm 2
钢桩自身重量
P=A.L.r=248.18×46.2×102×7.85*10-3 =90000kg=90kN
桩身荷载 p=658.3+90=748.3 kN
б=p /A=748.3×102/248.18=301.5kg /cm 2=30.15Mpa
3、桩的入土深度设计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每根钢管桩的支承力近658.3kN ,按规范取用安全系数k=2.0,设计钢管桩入土深度,则每根钢管桩的承载力为658.3×2=1316.6kN ,管桩周长 U=πD=3.1416×0.8=2.5133m 。

依地质勘察报告,河床自上而下各层土的桩侧极限摩擦力标准值为:
第一层 粉质黏土 厚度为3m , τ=120 Kpa
第二层 淤泥粉质黏土 厚度为4m ,τ=60 Kpa 第三层 粉砂 厚度为1.8m ,τ=90Kpa N=∑τi u h i
N =120×2.5133×3+60×2.5133×4+90×2.5133×h 3=1316.6 kN =904.7+603.1+226.1 h 2 =1316.6kN
解得 h 3=-0.84m
证明钢管桩不需要进入第三层土,即满足设计承载力。

钢管桩实际入土深度: ∑h=3+4=7 m 4、打桩机选型
拟选用DZ90,查表得知激振动570 kN ,空载振幅≮0.8mm ,桩锤全高4.2 m ,电机功率90kw 。

5、振动沉桩承载力计算
根据所耗机械能量计算桩的容许承载力
[]P =m
1
{
()[]
v
a A f m x 12
23111βμα+-+Q
}
m —安全系数,临时结构取1.5
m 1—振动体系的质量 m 1=Q/g=57000/981=58.1 Q 1—振动体系重力 N g —重力加速度=981 cm /s 2
A X —振动沉桩机空转时振幅 A X = 10.3 mm M —振动沉桩机偏心锤的静力矩 N. cm μ—振动沉桩机振幅增大系数 μ= A n / A x
A n -振动体系开始下沉时振幅 取1.2 cm
f —振动频率 17.5 转/S
a —振动沉桩机最后一击的实际振幅 取1.0 cm ν—沉桩最后速度 取5 cm/m in α1—土性质系数,查表得α1=20
β1—影响桩入土速度系数, 查表得β1=0.17
[p]=
5
.11{
5
17.0110.10.12.15.171.58202
2
31⨯+⎥⎥

⎤⎢⎢⎣⎡-⎪⎭⎫ ⎝⎛⨯⨯⨯+9×104
}
=
5
.11
{
85
.1107401.26
⨯+9×104
}
=
5
.11×1.571*6
10 =1047438N=1047KN > N=716.7KN 通过上述计算及所选各项参数说明:
1)DZ90型振动打桩机,是完全能够满足本设计单桩承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