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诊断要点
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盆腔炎

【概述】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发热、下腹痛、带下增多、⽉经不调等。
妇科检查可们及附件增厚、压痛或有包块。
本病多发⽣于⽣育年龄的妇⼥,也有少数发⽣于未婚者。
盆腔炎在中医⽂献中⽆此病名记载,现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似乎与经⾏发热、带下病、疤瘕等有关。
【病因病理】 1.湿毒壅盛经期脏腑虚弱,产门不闭湿热之邪乘虚⼊侵,客⼲下焦盆腔,久⽽蕴毒发病。
亦可因经期不避房事、流产或妇科⼿术等消毒不严,致病菌侵⼊内⽣殖器⽽致病。
2.⽓滞⾎瘀湿毒阻滞,⽓滞⾎瘀,瘀热成疤。
或忧郁忿怒,⽓机紊乱,⽓滞⾎瘀成疤。
3.脏腑失调劳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汽⾎失和,滞⽽成疤。
【诊断要点】 1.症状发热,下腹部疼痛,带多⾊黄,腰骶疼痛或酸痛。
2.妇检阴道分泌物多、呈脓性,宫颈有举痛,充⾎,宫体⽔肿感、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或有炎性包块。
3.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细胞升⾼,中性细胞增多。
宫腔分泌物细菌培养,可能找到致病菌。
4.B超提⽰附件⽔肿,或有界线不清的包块,提⽰炎症包块。
以上是急性盆腔炎的诊断依据,如治疗后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迁延为慢性盆腔炎,主要症状下腹部隐痛,带多、⾊⽩或黄,腰痛,附件处增厚或压痛,或有包块。
【辩证分型】 1.湿毒蕴盛经⾏前后发热,下腹部疼痛拒按,带⾊黄或臭,⼩便黄⾚,⼤便不调。
苔黄腻,⾆红,脉滑数。
2.⽓滞⾎瘀下腹部疼痛拒按,或有低热,腰骶酸痛,痛经,经前乳胀,⽉经失调,盆腔有包块。
⾆质紫黯或有瘀点,脉细弦。
3.脏腑失调盆腔慢性炎症迁延多年,骶腰酸痛,经⾏加剧,神疲倦怠,头晕⽬眩,纳少便溏。
苔腻,⾆淡紫,边有瘀点,脉细弱。
【分型治疗】 1.湿毒蕴盛治法:清热解毒,利湿⽌痛。
⽅药: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
⾦银花9克连翘10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丹⽪9克⼭栀9克⾚芍10克桃仁9克薏苡仁10克延胡索15克⽊⾹9克炙⽢草3克加减:⾼热形寒⽆汗者,加荆芥9克、防风9克; 盆腔有炎块者,加莪术10克、三棱9克;带多如脓者,加知母9克、黄柏9克。
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诊断及处理要点

(2)对于确诊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全层裂开、阴道出血量较多、已经出现失
血性或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或非手术治疗短时间内无明显疗效,或在非 手术治疗过程中再次出现阴道较多量出血的患者,应在积极采取抗休克 措施的同时,尽早行开腹探查术。
术均可。 (4)如果术者操作熟练顺利,可以选择腹膜外术式。
14
Company Logo
感染性子宫的剖宫产术
(5)术中应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在破羊膜时宜采用小口破膜,迅 速清理羊水、血液等以免污染术野其他部位,注意感染灶清创
及(或)引流。 (6)手术中注意操作轻柔以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子宫肌层损伤。 (7)注意行宫腔、胎盘胎膜、脐带以及新生儿耳、咽拭子等部位的
13
Company Logo
感染性子宫的剖宫产术
❖ 具体操作:
(1)对于术前已经有分泌物或血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者,在
术前应用足够量的敏感抗生素; (2)无细菌培养结果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抗菌谱应针对革兰阳性
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以及厌氧菌)。 (3)鉴于抗生素研究的发展,目前观点认为实施腹膜内或腹膜外剖宫产
10
Company Logo
不同类型感染的诊治要点
❖ 感染性子宫的剖宫产术
❖ 非感染性子宫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及盆腹腔感染 (1)剖宫产子宫切口感染、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盆腔
炎
(2)盆腔血肿继发感染
(3)产后出血并发感染
11
Company Logo
感染性子宫的剖宫产术
❖ 定义:感染性子宫是指分娩前子宫业已存在感染,如宫内感染、羊 膜绒毛膜炎、子宫肌炎、甚至子宫积脓等。
第2节盆腔炎性疾病

诊断要点
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 沉升高>20mm/h,C-反应蛋白升高。
阴道、盆腔、宫腔分泌物:或涂片见白细胞, 或培养见致病菌,并可加做药敏试验。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脓液。
B超:可见盆腔积液或肿块。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
异位妊娠 流产或破 裂
卵巢囊肿蒂 扭转或破裂
盆腔炎性疾病的西医认识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金银花、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生鳖甲、紫花地
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琥珀末、桔梗 。
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疼痛加
重,经来量多夹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 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 黯紫,或伴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温肾助阳,活血止痛。
方药:温饱饮(《傅青主女科》)合失笑散( 《和剂局方》)。
巴戟天 、补骨脂 、菟丝子、肉桂、附子、杜仲 、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 对慢性盆腔痛,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辅以理 疗等综合治疗。
不孕者多需要辅助生育技术协助受孕。输 卵管积水者需行手术治疗。
症状:下腹部疼痛或坠胀痛,痛连腰骶,常在劳
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或复发。可伴有低热起伏, 带下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经量过多,肛门坠胀,异 位妊娠和不孕等。
诊断要点
检查
妇科检查:宫体一侧或双侧附件片状增厚或条索 状增粗、轻压痛,或可触及囊性肿块、活动多受限 ;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宫骶韧带 增粗、变硬,有触痛。
脓肿或盆腔脓肿。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1
病因病机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

妇产科诊疗指南和规范妇产科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第三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第四节流产第五节霉菌性阴道炎第六节早孕第一节急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常有产后、流产后或盆腔手术感染史,慢性盆腔炎史,原发或继发不孕史。
2.常有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下腹部疼痛、腹胀、腰痛、白带增多,有时在排尿、排便时出现疼痛症状。
【体格检查】1.身体状况:急性面容,体温高、心率快,下腹部刺激征、肌紧张、压痛、反跳痛;2.阴道检查:可见阴道及宫颈充血,有时阴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稍大有压痛,两侧附件增厚,有明显压痛,甚至扪及包块。
【辅助检查】1.血、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达1.5~3万/mm3,中性粒细胞增加。
2.血沉。
3.宫腔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4.血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鉴别诊断】1. 急性阑尾炎。
2. 异位妊娠。
3.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隆穿刺物检查。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1.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2.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3.附件区压痛。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半卧位。
补充营养水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高热时用物理降温。
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重症病人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休克及盆腔脓肿破裂。
2.抗炎治疗:根据病情、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广谱抗生素为宜。
也可同时加用灭滴灵。
3.手术治疗:如积极抗炎治疗,体温不见下降者或疑有盆腔脓肿形成或破裂,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切开脓肿。
如脓肿位置较低,向后穹窿膨出时,可作阴道后穹窿切开引流。
4.中医中药治疗。
第二节慢性盆腔炎【病史采集】1.曾有急性盆腔炎的病史。
2.有下腹痛、腰痛、肛门坠胀、白带增多、低热、精神不振、全身不适以及失眠等,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后加重。
3.月经失调,周期不规则,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伴有痛经。
盆腔炎

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概述急性盆腔炎多见于有月经、性生活频繁的妇女。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单纯的子宫内膜炎或卵巢炎较少见。
主要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急性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盆腔腹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急性盆腔炎的病因急性盆腔炎常见的病原菌、常见诱因、病理变化的概要:急性盆腔炎常见的病原菌:常见的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急性盆腔炎的常见诱因有7个: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经期卫生不良;不洁性生活史、早年性交、多个性伴侣等感染性传播疾病;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宫内节育器。
发病机理:上行蔓延、淋巴管扩散、血行扩散其他脏器如肺或肾等有结核病灶、直接蔓延。
相关病理改变:子宫内膜可呈水肿、充血、炎性物质的渗出。
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因(一)常见的病原菌:常见的病原体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1.淋球菌约有1/3的盆腔炎患者输卵管或子宫直肠窝分泌物中可以培养出淋球菌,由内源性细菌感染所致的患者体内可发现淋球菌混合感染。
淋球菌通过性交传播,经阴道、宫颈或尿道向上蔓延。
10%~17%的患者发展为淋菌性盆腔炎。
2.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是盆腔炎的第一病因。
在盆腔炎患者中,20%患者体内可培养出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同时合并淋球菌混合感染占25%~40%。
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因此将盆腔炎性疾病归于性传播疾病之中。
3.支原体产后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43%可检出支原体。
4.内源性需氧菌下生殖道茵群中的细菌是盆腔炎的第二大类致病菌。
(1)链球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为β一溶血性链球菌,大多数来自直肠,也可通过性交传播,患者常无自觉症状。
(2)葡萄球菌:常为伤口感染或乳腺感染的病原菌,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近几十年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盆腔炎有明显减少,但在手术后感染中,仍占重要位置。
盆腔炎性疾病PPT课件

1.经淋巴系统蔓延:细菌经外阴、阴道、宫颈创 伤、宫体创伤处的淋巴侵入内生殖器,盆腔腹膜、 盆腔结缔组织等 2.沿着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病原体侵入外阴、 阴道后沿粘膜面而经宫颈内膜、子宫内膜、输卵 管内膜至卵巢及盆腔发生感染 3.直接蔓延:盆腔内其他脏器感染,如阑尾 4.经血循环传播:如结核
二、发病率
好发于性生活频繁或性乱者,或产后、术后,近 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三、病原体
盆腔感染常见致病菌,以混合感染为主 需氧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消化链球菌 脆弱类杆菌 产气夹膜棱状芽孢杆菌
厌氧菌:
性传播的病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
四、传染途径
二、病因病机
正气已虚,余邪未尽,气机不畅,瘀血内停,阻 滞胞脉、包络,冲任功能失调 湿热瘀结 气滞血瘀 寒湿凝滞 气虚血瘀
三、诊断要点
1.病史:急性盆腔炎史、手术史、不洁性生活史 2.症状:下腹痛、坠胀痛,劳累、经期、性生活 后加剧,低热,月经失调,不孕,白带增多
3.检查:
七、急性盆腔炎的西医治疗
原则:抗感染治疗--需要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 及时抗生素治疗可以避免不良后遗症的产生 治疗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覆盖混合感染的病原体 一般感染、体征轻: 口服抗生素 严重感染:静脉用药、联合用药 如48~72h体温不降,中毒症状明显手术治疗 感染控制后,脓肿形成
具体:
时间:2周
手术:腹腔镜引流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一、概述
急性盆腔炎PPT课件

二 护理目标 1)病人能配合治疗及护理,焦虑症状消失 2)病人能够理解盆腔炎的相关知识。
急性盆腔炎
5、治疗要点及护理
三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关心病人痛苦,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给病人提供表达不适的机
1
尽可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病
淋病奈氏菌(40%-50% 美国) 沙眼衣原体(10%-40% 美国) 支原体(2%-20% 我国)
最适宜的培养温度是35~36,离开人 在干燥的环境数小时即死亡,湿润的 保持传染性24小时,在脓液中可存活 一般消毒液或肥皂液均能使之迅速灭
急性盆腔炎
2、致病原及感染途径
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
子宫触痛、附件区压痛 明显,常伴月经异常
盆腔检查无特殊
直肠前方子宫处压痛 直肠右侧高位压痛
急性盆腔炎
4、临床表现及诊断
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相同点
卵巢病史
不 腹痛情况
同 点
妇科检查
血常规
急性盆腔炎
卵巢囊肿蒂扭
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
无 全腹痛、胀痛、绞痛
有 因体位改变疼痛加
附件区压痛明显,可扪 可扪及张力较大肿 及不成形包块
阴性
阳性
后穹窿穿刺 可抽出渗出液或脓液 可抽出不凝血
急性盆腔炎
4、临床表现及诊断
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相同点
疼痛情况
不 腹部体征 同 点 妇科检查
直肠指检
急性盆腔炎
急性阑尾炎
发热甚至高热、WBC升高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下腹压痛、反跳痛
盆腔炎性包块与盆腔肿瘤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

回顾 性 对 比分 析 5 0例 盆 腔 炎 性 包 块 病 例 , 现 患 者 集 中在 2 发 0~3 5岁 , 于 孕 属 龄 妇 女 , 大 部 分 患 者 有 盆 腔 炎 史 近 年 且
来 , 腔 炎 性 疾 病 呈 逐 年 上 升 趋 势 J且 盆 ,
关键词
治 疗
盆 腔 炎 性 包块
因盆 腔急性炎症未及时治疗 、 治疗不 当未
得 到根治而转 为慢 性炎 症后 形成 的包裹
C T无 明显特 异性 , 对 比较 普遍 的 现象 相
有 : 变范围广 , 宫 、 旁结 缔组 织 、 病 子 宫 膀 胱 以及 直 肠 都 有 可 能 发 生 病 变 ; 物 形 状 肿 不 规 则 , 腔 呈 蜂 窝 状 , 腔 壁 内 缘 界 限 囊 囊
盆 腔 炎 性 包 块 和 盆 腔 肿 瘤 的 鉴 别 在 临床 I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急 性 盆 腔 具 炎性 包 块 根 据 病 史 、 征 以及 应 用 抗 生 素 体 能 使 病 情 改 善 、 块 缩 小 等 特 点 , 可 诊 包 即 断 为 盆 腔 炎 性 包 块 。 慢 性 盆 腔 炎 临 床 症 状并不 明显 , 由于 炎 症 反 复发 作 与 周 围 肠 管 粘 连 , 断 时 应 仔 细分 析 其 征 象 。当 盆 诊 腔 包 块 性 质 鉴 别 困 难 或 抗 炎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时 , 选 择 腹 腔 镜 或 开 腹 探 查 明 确 诊 应 断 , 免 延 误 或 过 度 治 疗 。对 盆腔 炎 性 包 以 块 和 盆 腔 肿 瘤 的鉴 别 诊 断 时 , 综 合 患 者 应 的病 史 、 征 、 像 学 检 查 和 实 验 室 检 查 体 影 等 指 标 进 行 综 合 评 估 。 盆 腔 炎 性 包 块 患 者 应 根 据 患者 状 况 联 合 药 物 、 手术 、 理 、 心 物 理 等 多 学 科 多 手 段 的 治 疗 方 法 进 行 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 三、诊断要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制作人:韩莹
三、诊 断 要 点
复习: 阴痒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阴痒只是一种症状,相对应的疾病若 干,病因有外阴炎、阴道炎、外阴白 色病变、外阴瘙痒症等,治疗前需要 明确诊断。
三、诊 断
有个人卫生不良(史;三(分)一泌)物临病量床多史表长:现期:刺激外阴史;
或有下腹滴部虫持性续阴性道疼痛炎,、发外热阴,阴带下道增假多丝,酵甚母至腹菌部病剧、痛萎难缩忍, 性阴高热道不炎退、,细白菌带量性多阴,道呈病脓、性,外气阴味瘙秽痒臭症,劳等累疾或病性史交。后加
重。有腹膜炎的,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症;发 于月经期的,可见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有脓肿形成的,可 有下腹包块及局部症状,如尿频、尿痛、排尿困难或排便困
细胞革兰染色
难等。
三、诊 断
(三)妇科检查:
下腹部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阴道充血,内有大量脓性 或脓血性分泌物;宫颈充血,抬举痛;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 有压痛,活动受限;双侧附件有明显压痛,可触及包块或增 粗的输卵管;脓肿位置较低的,可见阴道后穹隆饱满,有波 动感。
三、诊 断
(四)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宫腔分泌物及血培养、B超、 后穹窿穿刺、必要时作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