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规定

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规定

大学研究生教务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理论课、实验课及其他教学环节。

第二章课程开设及调整第三条研究生课程按课程性质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按开课范围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

第四条公共课指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公共选修课和学科基础课中的共享课程(如工科学科基础课中的数学、力学类等课程);专业课指面向本学院或特定学科研究生的课程,包括学科专业课、学科选修课等。

第五条课程设置根据学科培养方案确定。

学科培养方案一般每3年进行修订,学科每学年可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第六条学院应当根据培养方案组织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经学科、学院审核后执行,并向研究生公开。

第七条课程调整在每学年春季学期第10教学周前进行。

学科提出调整方案并充分论证,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八条研究生院每学期第15教学周前,根据各学科培养方案下达下学期教学计划。

第九条研究生院负责公共课的分班与排课,其余课程的排课由开课学院负责,研究生院汇总学期课表后发布。

第十条同一培养方案下研究生人数≥30人且选课人数<10人的课程,或同一培养方案下研究生人数<30人且选课人数<30%的课程,原则上暂停开设。

第三章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第十一条研究生入学后,应当按照学校公布的学科培养方案,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并在每学期初参加网上选课。

未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及网上选课的,不得参加课程学习及考核。

第十二条研究生应当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所列课程的学习,确因课题研究或其他正当理由需要调整的,由本人在拟调整课程开课前提交申请,经导师及学科同意后,报所在学院批准。

第四章任课教师及课程教学第十三条研究生任课教师一般应为我校教师或外聘教师,由开课学院聘任,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四条博士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具有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二)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并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三)具有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并获得博士学位。

2023 级全日制临床、口腔医学及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课及上课说明

2023 级全日制临床、口腔医学及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课及上课说明

2023 级全日制临床、口腔医学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
究生选课及上课说明
本文档旨在为 2023 级全日制临床、口腔医学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提供选课及上课的详细说明。

一、选课说明
1.2023 级全日制临床、口腔医学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工作。

2.选课流程将通过学校指定的选课系统进行,具体时间和操作方式另行通知。

3.研究生需根据个人培养方案和研究方向选择课程,并确保选课结果符合培养要求。

4.选课期间,研究生可咨询导师或学院教学秘书,了解课程设置和选课相关问题。

二、上课说明
1.研究生需按照选课结果参加课程学习,并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课程作业。

2.全日制研究生需按照教学安排,按时参加课堂教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可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参加课程学习。

3.研究生应积极参加课程讨论、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4.如因故不能参加课程学习,研究生需提前向导师和教学秘书请假,并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三、其他事项
1.研究生应在选课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了解选课及上课相关要求。

2.本说明将根据学校及学院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如有变动将及时通知。

中北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模板】

中北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模板】

**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本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培养专业领域应认真确定本专业领域内涵、领域覆盖范围、前沿研究领域。

培养方向要体现本专业领域发展和社会多样化需求。

三、学习年限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阶段1年,专业实践0.5年~1年(由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入学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阶段1~1.5年。

四、课程设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建立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课程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改变那种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分为两类: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应比较稳定和相对集中,按专业领域设置。

课程内容应具有基础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选修课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五、必修环节安排实践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

1、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由教师讲辅,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实践。

研究生学期计划表

研究生学期计划表

研究生学期计划表研究生学期计划表:研究生学习计划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计划进入研究生阶段,感觉和本科学习有相当大的差别。

走进研究生学习新阶段,我必须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迎接新的生活。

我将尝试着跨领域学习、研究,主动学习各方面知识,积极创新,不断进取,希望研究生三年生涯中所得所获将成为我人生中又一宝贵财富。

我认为做好计划是极其重要的。

我计划通过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掌握专业学科之外的广阔领域的相关知识体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

同时,与专业领域带头人及各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以后职业生涯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健康的身体状况是学习者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

因此,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特将三年学习时间做如下规划:研一:本学年需完成学位课,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对部分跨专业的学生还应该补休现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好上述课程,拿到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部分学分。

尽量多修,能把研二的课也修了最好,然后是学好英语,除此之外的时间就是多读书。

完成剩余课程学习,专业课的学习以自学为主。

我将逐步体会到,研究生的学习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度。

这既为我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是对我学习能力的考验。

除了以课程学习为主外,还应该积极阅读文献,并开始尝试写出1-2篇文献综述报告;第2学期,对于部分基础较好和能力突出的同学,可以考虑开始选择研究方向,并在该方向上开始部分跟踪型研究工作或为以后的研究课题奠定基础。

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跟着课题组参与导师的课题,逐步了解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便逐步适应研究工作。

研二:采取定期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学术研讨是训练科研和教学能力、训练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要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不应无故缺席或迟到。

在研讨会上我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学习的本质区别,要有意识地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形式。

硕士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在开题前修完学分)

硕士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在开题前修完学分)

2019/9/6
4
培养(四)
须于9月18日前完成网上选课
• 选必修课时须点击“学生课程管理”下拉 菜单“学生选课”中的“学生选必修课” 选项(公共必修课、校级基础课、一级学科/二级)。
• 选选修课时须点击“学生课程管理”下拉 菜单“学生选课”中的“由课程号选选修 课”选项。
2019/9/6
5
培养(五)
新主楼c82720141124硕士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在开题前修完学分研究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于9月27日前由班长收齐统一交到研究生教务办公室c82720141124学分修满才能开始论文工作研究生课程累计三门次不及格含补考者终止培养20141124根据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表网上下载请于9月27日由班长收齐交航空学院研究生办公室c827
关于三方协议及就业的问题请咨询辅导员。
毕业证和学位证必须在办完离校手续后方可领 取。
2019/9/6
18
预祝同学们在航空学院 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2019/9/6
19
硕士研究生教务条例
航空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
办公地点: 新主楼C827
2019/9/6
1
培养(一)
学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5年
硕士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在 开题前修完学分)
《研究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于9月27日 前,由班长收齐统一交到研究生教务办 公室(C827)
2019/9/6
2
培养(二)
由导师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一并交 院研究生教务,记3学分。
2019/9/6
8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学位必修课(至少21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7学分)

研究生组内规章制度

研究生组内规章制度

研究生组内规章制度一、学习管理1. 研究生应认真遵守学校和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安排,按时参加各类教学活动和考试。

2. 研究生应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不得拖延或擅自改变研究方向。

3. 研究生应认真对待学术研究,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4. 研究生应按时参加学术讨论和学术报告,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二、生活管理1. 研究生应遵守学校和学院的生活制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

2. 研究生应保持宿舍卫生,不得在宿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3. 研究生应尊重室友,互相关心、帮助,不得有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4. 研究生应合理安排个人生活和学习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三、科研管理1. 研究生应严格遵守科研诚信规范,不得捏造数据、篡改实验结果。

2. 研究生应按时完成科研任务,做到有条不紊,不得拖延或搁置研究项目。

3. 研究生应加强科研训练,提高科研能力,不断完善科研方法和技术。

4. 研究生应重视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研究成果,不得论文抄袭、人为篡改他人数据。

四、团队合作1. 研究生应团结互助,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科研任务。

2. 研究生应遵守导师和学长学姐的指导,听从领导安排,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3. 研究生应尊重同学,相互理解和包容,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

4.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学术研讨,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活力。

五、处分和奖励1. 对于不遵守规章制度,严重违纪或违法习惯的研究生,学院将给予严肃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留校查看等处分措施。

2. 学院将定期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科研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对表现突出的研究生给予奖励和表彰。

总之,研究生组内规章制度是保障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重要保障。

我们希望所有研究生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学术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服务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办法-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学习及成绩管理办法-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

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部文件师教培养〔2019〕60号为提高研究生课程学习质量,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师范大学关于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成绩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课程管理(一)制定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入学后应按照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型(学科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二)选课与退课研究生应在学校选课通知规定的选课时间内,通过“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选、退课。

选课时间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选课阶段和退补选阶段。

如需退选,应在每学期的退补选阶段结束前办理网上退选手续。

未办理选课手续而旁听的课程,无法取得成绩及记载到教务系统。

未办理退选或缓考而不参加考核者,以缺考记载,成绩记零分或“不及格”。

(三)修读校外课程为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学校鼓励研究生在学习好本专业学位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交流学习,修读校外课程。

具体要求及流程详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校外修读课程认定与学分转换办法》。

二、课程考核(一)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1.研究生应在规定期限内参加课程和培养环节的考核,考核通过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除实习、实验、实践、社会调查、科研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可采用考查的形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都要进行考试。

必修课、学位基础课原则上需进行笔试。

笔试必须有规范的试卷,时间不少于2小时。

2.研究生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文献阅读、课堂讨论、作业等)和期末考试(考查)成绩综合评定。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考查成绩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记录。

等级制分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2不及格(0~59)五等。

百分制成绩在60分(含)以上,等级制成绩在及格(含)以上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基础环节,根据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课程教学秩序,切实保证课程教学水平,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

研究生院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宏观管理以及公共课程的协调与管理,组织开展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检查与评估工作;各学院(部)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单位,负责本单位所有归口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三条研究生课程设置和理论体系构建应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重视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以及学位点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研究方法类、学术前沿类课程的开设;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应针对其行业领域要求设置,注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用性、综合性。

第四条严格按照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及学分的要求进行课程管理和教学安排,鼓励教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杜绝因人设课。

支持与鼓励研究生精品课程、案例库、具有培养的校本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条明确课程设置标准。

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课程的开设应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学科专业特点,根据基础性、方向性和前沿性需要进行科学设置,避免重复开课(或部分内容重复),以有利于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系统构建和能力的培养。

全校性公共课和所有列入培养方案中的研究生专业课均需具备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应定期更新教学大纲,规范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研究生院定期组织全校各学院(部)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优化。

在培养方案正常执行期间,各学院(部)需要变更和新增课程,应提前一学期提出申请,经所在学院(部)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定和试讲考察合格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变更和新增课程应提交教学大纲并在重新修订培养方案时予以添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习注意事项
一、校历
第一学期:本学期共周
、新生报到 周 2010年8月30日——2010年9月03日 第周
、教学
周 2010年9月06日——2011年月09日 第—周
实验教学 周 年月日——年月日 第周
、温考 周 2011年月10日——2011年月14日 第周 、寒假
周 2011年月24日——2011年月20日 第—周
第二学期:本学期共周 、教学 周 2011年02月21日——2011年07月10日 第—周 、温考 周 2011年7月11日——2011年月22日 第—周 、暑假
周 2011年月25日——2011年月28日 第—周
注:研究生寒暑假由导师和学系(教研室)、科室自行安排。

三、课程学习安排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入学后在第一学期内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

课余时间听从学院及导师的安排,在不影响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临床训练。

博士研究生及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进行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的同时,利用一、二年级的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课程学习所修学分。

英语必修课程学习时间: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内完成,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入学后第一学期内完成,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入学后第二学期内完成。

安全防护课程:是临床训练及科研训练的一部分,要求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月份完成自学和考试。

课程学习由本人导师所在学院统一组织,并依据研究生院主页的“研院通知”栏发布的通知要求,完成安全防护课程的网络考试。

(提前攻博或硕、博连读进入博士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可
免修)
四、选课要求
研究生学习学分要求一览表(最低学分标准)
、按“课程学习所修学分”栏中规定的学分,按照培养方案的课程学习要求,参考课程表及选课表进行选课。

必修课及课程学习学分至少达到规定门数及学分要求,多选不限。

、依据“关于网上选课的使用说明”,通过网上提交选课结果。

、网上选课时间为: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9月3日(星期五):。

无特殊原因,以后不再办理选课及改课事宜。

、为合理使用教学资源,部分课程(尤其是实验课、上机课)将对选课人数进行限制,实施方法以选课的先后顺序进行。

即达到选课人数后,系统自动关闭,停止该门课程的选课,因此希望大家尽早完成选课。

、第三学期选课时间为开学第一周。

第二、第四学期课程选课时间为上一学期的期末月底,具体时间请关注网上通知。

课程选课表和课程表请从网上查询下载,不再下发书面材料。

、避免选择上课时间冲突的课程。

五、外语免修要求
、符合我校公共外语(英语)课程免修资格的研究生可申请公共外语(英语)课程的免修。

参见《关于研究生公共外语(英语)课程免修的规定》。

年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入学考试(不含单独考试及港澳台招生考试)英语成绩达到:硕士研究生分,博士研究生分的可申请免修免考;达到分的博士研究生可申请免修不免考。

、申请办法: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网上下载),经导师及学院审核通过(签字盖章),于2010年9月3日来校本部报到时携带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办理相关手续。

、英语免修生在选课时仍需选英语课,以备登录成绩,成绩统一记录为分。

六、课程学习要求
、因教室容量有限,为保证教学秩序,原则上不得旁听未选课程。

、所选课程(包括体育类课程)必须参加听课和考试,否则以“0”分记入个人成绩单。

、上课期间,需关闭呼机、手机,以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在校学习期间,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班长、学习委员及课代表发挥骨干作用。

、如有课程上课时间、地点的临时变动,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下发通知为准。

请随时关注研究生院主页。

七、课程考试要求
、各门课程结束两周内进行考试。

、考试当天,考生必须携带本人学生证、听课证(或身份证)按时到指定考场参加考试。

、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杜绝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

凡违反考场纪律者,一律取消考试资格,本门课程以“”分计,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不同处分。

、课程成绩评定:必修课、必选课分合格,选修课分合格。

课程成绩不合格,可申请补考或重修,成绩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有两门课程考试不合格,或一门课程考试不合格经补考或重修后仍不合格者作退学处理,博士研究生有一门课程考试不合格经补考或重修后仍不合格者作退学处理,参见《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一文。

、因病不能参加考试,凭我校合同医院或校医室证明,提前到研究生院办理缓考手续。

八、课程学习成绩
、考试成绩可上网查询,网址。

、为了解我校教师授课情况,要求在进行课程成绩查询前进行“授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估”。

、学生个人成绩单于第学期初下发至导师所在学院,本人手中务必保存一份(带红章),研究生院不再另行开具课程成绩单,如需多份成绩单,可复印后持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到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加盖红章。

九、教材购买
、硕士英语教材:
()《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读与写》
()《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英语听与说》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硕士):
()生物医学研究的统计方法方积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王乐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年第一版、博士英语教材:
《专业信息交流英语教程》
、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博士):
()在医学统计中的应用(第四版)马斌荣主编科学出版社
上述教材需在开课前到我校康文书店购买,其它教材以任课教师要求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