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上海高考-物理批注版

合集下载

【精品】1995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1995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第Ⅰ卷一、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不计摩擦,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A .mg ,(M -m)gB .mg ,MgC .(M -m)g ,MgD .(M +m)g,(M -m)g2.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管或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A .黑白相间的直条纹B .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C .彩色的直条纹D .彩色的弧形条纹. 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A .7×10-6米3B .1×10-29米3C .1×10-26米3D .8×10-24米3 4.放射性元素Na 1411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有81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 A.2小时 B .1.5小时C.1.17小时 D .0.75小时5.在LC 振荡电路中,用以下的哪种办法可以使振荡频率增大一倍A .自感L 和电容C 都增大一倍B .自感L 增大一倍,电容C 减小一半C .自感L 减小一半,电容C 增大一倍D .自感L 和电容C 都减小一半6.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

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2所示。

这时A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7.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12伏的直流电源上。

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如图3),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

历程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发展.

历程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发展.

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发展历程高考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

上海自1985年单独命题,至今已有十多年,经历了上海和全国的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的发展,本文就上海单独命题以来的物理试卷做一简单回顾。

一、第一阶段:1985年——1986年,总分为100分,试卷的试题结构为填空题、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分值如表格所示。

1987年上海采用全国高考试卷。

第二阶段:1988年——1994年,试卷的总分调整为150分,试卷题目的顺序为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

试卷的整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每年在实验题中有微小的分数调整,因此也影响到计算题的分数。

这段时间,单选题和多选题分开编排,选择题的总分数为57分,题目为13小题。

填空题分数有32分,8小题。

客观题的总量占总分的89/150,月60%。

实验题的分数最多为25分,占总分的1/6, 而且上海试题在实验部分设置了设计性实验的试题,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实验原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实验装置或回答指定的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应用能力。

计算题的分数基本在38分左右,题目数量在3道题。

第三阶段:1995年——1996年,这段时间根据上海市一期课改的需要,针对当时实际存在的一个课程标准(大纲,两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中学中同时使用的现状,即考虑到两种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存在的不同知识点而采取的过渡措施,称为一纲两分叉,因此在填空题中出现了3小题的分叉题目,共12分。

试卷其他部分基本相同。

第四阶段:1997年——1999年,试卷的结构做了一个调整,即将单选题题目的数量减少,增加了实验题的分数,和计算题的分数。

单选题的分数由原来的32分,、8小题,调整为24分,6小题。

多选题没有调整,还依然保留了原来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分开编排的风格。

实验题由原来的的24分增为29分,并且在1999年增为30分,占总分的20%。

填空题由原来的32分调整为24分,在1999年调整为20分,题目数量由8小题减少为6小题在到5小题。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部分(全国卷)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部分(全国卷)

2.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
管或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
A.黑白相间的直条纹
B.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
C.彩色的直条纹
D.彩色的弧形条纹.
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
12.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千克(kg)
B.米(m)
C.开尔文(K)
D. 牛 顿
(N).
13.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等于或大于8伏
8.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 率之比分别为
A.RA:RB=4:1,vA:vB=1:2
B.RA:RB=4:1,vA:vB=2:1
C.RA :RB=1:4,vA:vB=1:2
D.RA:RB=1:4,vA:vB=2:1
9.如图4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
C.若动量大小相等,则半径必相等
D.若动能相等,则周期必相等
17.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 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
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 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 18.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A.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 B.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若△t=T,则在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加速度一定相等

教育最新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教育最新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里。

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得0分。

填写在放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对光电效应作出合理解释的物理学家是:[ ](A)爱因斯坦(B)玻尔(C)查德威克(D)德布罗意(2)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的带电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所需的最短时间是:[ ](A)LC4π(B)LC2π(C) L Cπ(D) 2L Cπ(3)关于物体内能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4)如图1所示电路中,六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由于对称性,电阻R2上无电流流过。

已知电阻R6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W,则六个电阻所消耗的总功率为:[ ](A)6W (B)5W (C)3W (D)2W(5)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t秒后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t秒后回到出发点。

在这一过程中,F2、F2分别对物体作的功W1、W2间的关系是:(A)W1=W2(B)W2=2 W1(C)W2=3 W1(D)W2=5 W1(6)两个半球壳拼成的球形容器内部已抽成真空,球形容器的半径为R, 大气压强为p。

为使两个半球壳沿图2中箭头方向互相分离,应施加的力F至少为:[ ](A )4πR 2p (B) 2πR 2p (C) πR 2p (D) 21πR 2p(7)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同的光滑圆球a 、b 、c,支点P 、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的重心O a 位于球心,b 球和c 球的重心O b 、O c 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3所示。

1995上海高考数学试卷

1995上海高考数学试卷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数学试题(理工农医类)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25道试题,满分150分.试卷中的选做题按A 1组、A 2组与B 1组、B 2组排列,A 1组对应B 1组,A 2组对应B 2组.考生从对应的两组中可以且只可以选做一组,若同时做了对应的两组中的部分试题,则只对考生在A 组中所完成的部分进行评分和计分.一一、、选选择择题题((本本大大题题满满分分2244分分))本本大大题题共共有有88题题,,每每题题都都给给出出代代号号为为A A 、、B B 、、C C 、、D D 的的四四个个结结论论,,其其中中有有且且只只有有一一个个结结论论是是正正确确的的,,必必须须把把正正确确结结论论的的代代号号写写在在题题后后的的圆圆括括号号内内,,选选对对得得33分分,,不不选选、、选选错错或或者者选选出出的的代代号号超超过过一一个个((不不论论是是否否都都写写在在圆圆括括号号内内)),,一一律律得得零零分分..1.x y 2sin =是()A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偶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奇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2.如果{)52)(1(--=x x x P <}0,{}100<<=x x Q ,那么()AB C .Q P ⊃D .R Q P =3.方程3332=⎪⎭⎫ ⎝⎛+πx tg 在区间)2,0[π上解的个数是() A .5B .4C .3D .24.设棱锥的底面面积是82cm ,那么这个棱锥的中截面(过棱锥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面积是( )A .42cmB .222cmC .22cmD .22cm5.“ab <0”是“方程c by ax =+22表示双曲线”的( )A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B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是充分条件又不是必要条件6.当0≠a 时,函数b ax y +=和ax b y =的图象只可能是( )A .B .C .D .7.当0<a <b <1时,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 a 1)1(->b a )1(-B .a a )1(+>b b )1(+C .b a )1(->2)1(ba -D .a a )1(->b b )1(-8.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经过定点),(000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00x x k y y -=-表示B .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111y x P 、),(222y x P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21121y y x x x x y y --=--表示C .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by a x 表示 D .经过定点),0(b A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b kx y +=表示二二、、填填空空题题((本本大大题题满满分分4488分分))本本大大题题共共有有1122题题,,只只要要求求直直接接填填写写结结果果,,每每个个空空格格填填对对得得44分分,,否否则则一一律律得得零零分分..9.不等式312+-x x >1的解是_.10.双曲线898222=-y x 的渐近线方程是_.11.1992年底世界人口达到54.8亿,若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2000年底世界人口数为y (亿),那么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_.12.已知3log 1log 23-=x ,那么=+++++ n x x x x 32_.13.若)(1)1(23N n bx ax x x n n ∈+++++=+ ,且1:3:=b a ,那么=n _.14.到点A(-1,0)和直线3=x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_.15.把参数方程⎩⎨⎧+==1cos sin ααy x (α是参数)化为普通方程,结果是_. 16.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且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1cos 4122-=θρ,则它的直角坐标方程是_.17.函数2cos 2sinx x y +=在)2,2(ππ-内的递增区间是_.选做题:考生可从下列两组(A 1组和B 1组)选做一组试题,其中A 1组适合非试点校考生,B 1组适合试点校考生.A : 18.若1])1(1[lim =++∞→n n r ,则r 的取值范围是_.19.从6台原装计算机和5台组装计算机中任意选取5台,其中至少有原装与组装计算机各2台,则不同的选取法有_种.(结果用数值表示) 20.把圆心角为︒216,半径为5分米的扇形铁皮焊成一个圆锥形容器(不计焊缝),那么容器的容积是_立方分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B :18.211lim -∞→⎪⎭⎫ ⎝⎛+n n n =_.19.从6台原装计算机和5台组装计算机中任意选取5台,其中至少有原装与组装计算机各2台的概率是_.20.复数z 满足i z i 34)21(+=+,那么=z _.三三、、解解答答题题((本本大大题题满满分分7788分分))本本大大题题共共有有55题题,,解解下下列列各各题题必必须须写写出出必必要要的的步步骤骤..选做题:考生可从下列两组(A 2组和B 2组)中选做一组试题,其中A 2组适合非试点校考生,B 2组适合试点校考生.A 2: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34=⎪⎭⎫ ⎝⎛+θπtg ,求θθ2cos 22sin -的值. 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复数1z 、2z 满足121==z z ,且i z z 232121+=+.求1z 、2z 的值.B 2:21.(本题满分12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2=BC ,原点O 是BC 的中点,点A 的坐标是⎪⎪⎭⎫ ⎝⎛0,21,23,点D 在平面yoz 上,且∠︒=90BDC ,∠︒=30DCB .(1)求向量OD 的坐标;(2)设向量和的夹角为θ,求θcos 的值.22.(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7分,第2小题满分7分.设)(x f y =是二次函数,方程0)(=x f 是两个相等的实根,且22)(+='x x f .(1)求)(x f y =的表达式;(2)若直线t x -=(0<t <1)把)(x f y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二等分,求t 的值.23.(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9分,第2小题满分7分.如图,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是一个矩形,3=AB ,1=AD ,又AB PA ⊥,4=PA ,∠︒=60PAD .(1)求四棱锥ABCD P -的体积;(2)求二面角D BC P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24.(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8分,第3小题满分6分. 设椭圆的方程为12222=+n y m x (m ,n >0),过原点且倾角为θ和θπ-(0<θ<2π)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椭圆于A 、C 和B 、D 四点.(1)用θ、m 、n 表示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2)若m 、n 为定值,当θ在]4,0(π上变化时,求S 的最大值u ; (3)如果u >mn ,求nm 的取值范围.25.(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4分,第3小题满分10分.已知二次函数)(x f y =在22+=t x 处取得最小值42t -(t >0),0)1(=f . (1)求)(x f y =的表达式;(2)若任意实数x 都满足等式1)()(+=++n n n x b x a x g x f ()(x g 为多项式,N n ∈),试用t 表示n a 和n b ,(3)设圆n C 的方程为222)()(n n n r b y a x =-+-,圆n C 与1+n C 外切),3,2,1( =n ,{}n r 是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记n S 为前n 个圆的面积之和.求n r 、n S .上海数学试题(理工农医类)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说明:1.本解答列出试题的一种或几种解法,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所列解法不同,可参照本解答中评分标准的精神进行评分。

1995年高考上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95年高考上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1995年高考上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第Ⅰ卷(共54分)原子量(即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K —39 Ca —40 Br —80 Rb —85.5 Cs —133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 食盐可用于制纯碱食盐可用于制纯碱 B. 硅藻土作吸附剂硅藻土作吸附剂 C. 硫酸铜可以配制农药硫酸铜可以配制农药 D. 乙二醇可作医用消毒剂乙二醇可作医用消毒剂 2.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在相同条件下,对环境污染程度最小的燃料是A . 液化气液化气B . 煤油煤油C . 煤饼煤饼D . 木柴木柴 3.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黑色固体是.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黑色固体是A. MnO 2 B. 石墨粉石墨粉 C. FeO D. Fe 2O 3 4.固体熔化时必须破坏非极性共价键的是.固体熔化时必须破坏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 冰 B. 晶体硅晶体硅 C. 溴 D.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 5.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是.用于飞机制造业的重要材料是A. Mg —Al 合金合金 B. Cu —Sn 合金合金 C. Al —Si 合金合金 D. 不锈钢不锈钢 6.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胶体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胶体外观不均匀胶体外观不均匀 B. 胶粒不能通过滤纸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C. 胶粒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胶粒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D. 胶体不稳生沉淀胶体不稳生沉淀 7.二氧化碳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二氧化碳通入下列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 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 B. 石灰水石灰水 C. 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 D. 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 8.根据下列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排布,能确定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是.根据下列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排布,能确定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是A . 1s 2B . 3s 23p 1C . 2s 22p 6D . n s 2n p3 9.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 mol H + 的是的是A. 2 mol Fe B. 6 mol OH - C. 6 mol I - D. 6 mol Li 10.11H 、12H 、13H 、H ++、H 2是A. 氢的五种同位素氢的五种同位素 B. 五种氢元素五种氢元素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1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 S 2-+H 2O =HS -+OH -B. OH - +CO 2=-3HCOD. Mg2++2-3HCO +2Ca 2++2OH -=2CaCO 3↓+2Mg (OH )2↓+2H 2O 12.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 + 的是的是A. CH 3COOH B. C 2H 5OH C. H 2O D. C 6H 5OH 1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510B 和511B ,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0,则对硼元素中510B 质量百分含量的判断正确的是量百分含量的判断正确的是A. 20% B. 略大于20% C. 略小于80% D. 80%14.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A. 硝酸硝酸 B. 无水乙醇无水乙醇 C. 石灰水石灰水 D. 盐酸盐酸15.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的固体物质质量为原试样质量的一半时,碳酸氢钙的分解率为酸氢钙的分解率为A. 50% B. 75% C. 92.7% D. 100% 参考答案:1.D 2.A3.C 4.B 5.A6.C 7.A8.B 9.D 10.D 11.A 12.B 13.C 14.C 15.D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4分)分) 1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SO 2具有可燃性具有可燃性 B. H 2SO 4不是离子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 C. 芒硝是硫酸盐芒硝是硫酸盐 D. CS 2的电子式为17.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A. 苯的硝化反应苯的硝化反应 B. 银镜反应银镜反应 C. 制酚醛树酯制酚醛树酯 D. 由乙醇制乙烯由乙醇制乙烯18.化合物HIn 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于酸碱指示剂,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于酸碱指示剂,HIn (aq )H +(aq )+In -(aq )红色红色 黄色黄色浓度为0.002 mol / L ,下列各溶液①下列各溶液① 盐酸盐酸 ② 石灰水石灰水 ③ NaCl 溶液溶液 ④ NaHSO 4溶液溶液 ⑤ NaHCO 3溶液溶液 ⑥ 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①④⑤①④⑤ B. ②⑤⑥②⑤⑥ C. ①④①④ D. ②③⑥②③⑥19.有机物①.有机物① CHOH (CHOH )4CHO ② CH 3CH 2CHOH ③ CH 2=CH —CH 2OH ④ CH 2=CH —COOCH 3 ⑤ CH 2=CH —COOH 中,既能发生加成、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生氧化反应的是A. ③⑤③⑤ B. ①③⑤①③⑤ C. ②④②④ D. ①③①③20.一种一元强酸HA 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加入的碱过量加入的碱过量 B. 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C. 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 D. 反应后溶液中A -,M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相等21.CH 3COOH 与CH 3COONa 等物质的量混合配制成的稀溶液,pH =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H 3COOH 电离作用大于CH 3COONa 的水解作用的水解作用 B. CH 3COONa 的水解作用大于CH 3COOH 电离作用电离作用 C. CH 3COOH 的存在抑制了CH 3COONa 的水解的水解 D. CH 3COONa 的存在抑制了CH 3COOH 电离电离22.反应2A (g )2B (g )+C (g )-Q 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压加压 B. 减压减压 C. 减小B 的浓度的浓度 D. 降温降温23.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 3和Ba (OH )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3HCO +OH - =H 2O +-23COB. 2-3HCO +Ba (OH )2=BaCO 3¯+2H 2O +-23COC.-3HCO+Ba2+ +OH - =BaCO 3¯+H 2O D. 2-3HCO +Ba 2+ +2OH - =BaCO 3¯+2H 2O +-23CO参考答案:16.A 17.D 18.C 19.B 20.D 21.B 22.D 23.C 第Ⅱ卷(共96分)三、选择题(本题共16分)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99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199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物理)一、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 如图所示.不计摩擦, 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 .mg ,(M -m)g B .mg ,MgC .(M -m)g ,MgD .(M -m)g ,(M -m)g2.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管或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A .黑白相间的直条纹B .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C .彩色的直条纹D .彩色的弧形条纹.3.已知铜的密度为338.910/kg m ⨯,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A .63710m -⨯B .293110m -⨯C .263110m -⨯D .243810m -⨯4.放射性元素2411Na 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有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A .2小时B .1.5小时C .1.17小时D .0.75小时.5.在LC 振荡电路中,用以下的哪种办法可以使振荡频率增大一倍?A .自感L 和电容C 都增大一倍B .自感L 增大一倍,电容C 减小一半C .自感L 减小一半,电容C 增大一倍D .自感L 和电容C 都减小一半.6.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2所示.这时A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 .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 .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7.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12伏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 是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 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A .小于4伏B .等于4伏C .大于4伏小于8伏D .等于或大于8伏.8.两颗人造卫星A 、B 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 ∶T B =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 .R A ∶RB =4∶1,v A ∶v B =1∶2 B .R A ∶R B =4∶1,v A ∶v B =2∶1C .R A ∶R B =1∶4,v A ∶v B =1∶2D .R A ∶R B =1∶4,v A ∶v B =2∶1.9.如图4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A .0 B .kx C .m kx M D .m kx M m+A B10.在如图电路中,电键K 1、K 2、K 3、K 4均闭合,C 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 .断开哪一个电键后P 会向下运动?A .K 1B .K 2C .K 3D .K 411.如图所示是表示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有效值A. B .5A C. D .3.5A二、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 .千克(kg)B .米(m)C .开尔文(K)D .牛顿(N).13.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B .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C .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D .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简谐波的图像相同.14.在静电场中A .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B .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C .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的D .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15.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A .该介质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为1sin θ; B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sin c θ⋅ (c 是真空中的光速)C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sinθ倍D .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频率的1sin θ倍。

1995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范文

1995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范文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卷第Ⅰ卷一、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不计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mg,(M-m)g;B.mg,Mg;C.(M-m)g,Mg;D.(M+m)g,(M-m)g.2.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中,通过紧靠眼睛的卡尺测脚形成的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管或线状白炽灯丝(灯管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 )A.黑白相间的直条纹;B.黑白相间的弧形条纹;C.彩色的直条纹;D.彩色的弧形条纹.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千克/米3,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A.7×10-6米3;B.1×10-29米3;C.1×10-26米3;D.8×10-24米3;期是( ).A.2小时;B.1.5小时;C.1.17小时;D.0.75小时.5.在LC振荡电路中,用以下的哪种办法可以使振荡频率增大一倍? ( )A.自感L和电容C都增大一倍;B.自感L增大一倍,电容C减小一半;C.自感L减小一半,电容C增大一倍;D.自感L和电容C都减小一半.6.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2所示.这时(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7.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伏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3),电压表的示数为8伏.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的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小于4伏;B.等于4伏;C.大于4伏;小于8伏;D.等于或大于8伏.8.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T 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R A:R B=4:1,v A:v B=1:2;B.R A:R B=4:1,v A:v B=2:1;C.R A:R B=1:4,v A:v B=1:2;D.R A:R B=1:4,v A:v B=2:1.9.如图4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0;B.kx;10.在如图5电路中,电键K1、K2、K3、K4均闭合,C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断开哪一个电键后P会向下运动?( )A.K1B.K2C.K3D.K411.图6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二、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在下面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哪些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千克(kg);B.米(m);C.开尔文(K); D牛顿(N).13.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D.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简谐波的图像相同.14.在静电场中(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的;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15.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θ,则 ( )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sinθ(c是真空中的光速);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sinθ倍;16.两个粒子,带电量相等,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只受磁场力而作匀速圆周运动.( )A.若速率相等,则半径必相等;B.若质量相等,则周期必相等;C.若动量大小相等,则半径必相等;D.若动能相等,则周期必相等.17,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住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A.过程Ⅰ中钢珠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B.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冲量的大小;C.过程Ⅱ中钢珠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过程Ⅰ与过程Ⅱ中钢珠所减少的重力势能之和;D.过程Ⅱ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过程Ⅰ中钢珠所增加的动能.18.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 )A.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B.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第Ⅱ卷三、本题共8小题;其中第24、25题每题6分,其余各题每题5分,共4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9.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米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米/秒.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千克,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焦(取g=10米/秒2).20.图7给出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种,其中最小的频率等于赫.(保留两个数字)21.已知质量为m的木块在大小为T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若在木块上再施加一个与水平拉力T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推力,而不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则此推力与水平拉力T的夹角为 .22.图8中a、b和c表示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作用而运动.已知它经过等势面b时的速率为v,则它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 .23.图9中AB表示一直立的平面镜,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度的一面朝着平面镜),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条竖直的缝(即a、b之间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紧贴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见图),可通过平面镜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度.试在本题的图上用三角板作图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这部分涂以标志.24.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如图10所示,它们是:(1)电流计,(2)直流电源,(3)带铁心的线圈A,(4)线圈B,(5)电键,(6)滑动变阻器.(用来控制电流以改变磁场强弱)试按实验的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图中已连好一根导线)若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两根导线接在线柱C和D上,而在电键刚闭合时电流计指针右偏,则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将 .(填"左偏"、"右偏"或"不偏")25.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厘米.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11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米/秒2)26.某人用万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阻值,指针指示位置如图12,则这电阻值是 .如果要用这万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27.(6分)一发光点S位于焦距为12厘米的薄凸透镜的主轴上.当S沿垂直于主轴的方向移动1.5厘米时,它的像点S′移动0.5厘米.求移动前发光点S到像点S′的距离.28.(10分)两根相距d=0.20米的平行金属长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并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特,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条金属细杆,构成矩形回路,每条金属细杆的电阻为r=0.25欧,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已知两金属细杆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的作用下沿导轨朝相反方向匀速平移,速度大小都是v=5.0米/秒,如图13所示.不计导轨上的摩擦.(1)求作用于每条金属细杆的拉力的大小.(2)求两金属细杆在间距增加0.40米的滑动过程中共产生的热量.29.(12分)一个质量可不计的活塞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上端开口的直立圆筒形气缸内,活塞上堆放着铁砂,如图14所示.最初活塞搁置在气缸内壁的固定卡环上,气体柱的高度为H0,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当气体温度升高了△T=60K时,活塞(及铁砂)开始离开卡环而上升.继续加热直到气柱高度为H1=1.5H0.此后,在维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逐渐取走铁砂,直到铁砂全部取走时,气柱高度变为H2=1.8H0,求此时气体的温度.(不计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30.(12分)如图15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O两侧的人的序号都记为n(n=1,2,3…).每人只有一个沙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为m=14 千克,x<0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m′=10千克.一质量为M=48千克的小车以某初速度从原点出发向正x方向滑行.不计轨道阻力.当车每经过一人身旁时,此人就把沙袋以水平速度u朝与车速相反的方向沿车面扔到车上,u的大小等于扔此袋之前的瞬间车速大小的2n倍.(n是此人的序号数)(1)空车出发后,车上堆积了几个沙袋时车就反向滑行?(2)车上最终有大小沙袋共多少个?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33分,每小题3分.答错的或不答的,都给0分.1.(A)2.(C)3.(B)4.(A)5.(D)6.(B)7.(A) 8.(D) 9.(D) 10.(C) 11.(B)二、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35分,每小题5分,每小题全选对的给5分,选对但不全的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不答的给0分.12.(A、B、C) 13.(B、D) 14.(C、D)15.(A、B、C) 16.(B、C) 17.(A、C)18.(C)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全题42分,其中24、25题各6分,其余的每小题5分.答案正确的,按下列答案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的,不答的,都给0分.19.6000……(5分) 20.6……(2分) 1.6×1014……(3分)22.1.5v……(5分) 23.答案如图16评分标准:全题5分,所定部位两端只要有一个错,就给零分.没有利用像只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估画出的,只给1分.24.图17所示为正确连线的一种.左偏.评分标准:全题6分,电路图连接正确给4分,有任何错误都不给这4分.答出"左偏"给2分.26.1.2×103欧(3分,写成1.2×103欧或1200欧也给分;不写单位不给分)×10(2分)四、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27.解:用h和h′分别表示S和S′移动的距离,用l表示S和S′未移动时的距离,则有l=u+v ②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由①②③式并代入数据可解得l=64厘米评分标准:全题6分,写出④式给2分,写出②式给2分,写出③式给1分.得出正确结果再给1分.28.解:(1)当两金属杆都以速度v匀速滑动时,每条金属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ε1=ε=Bdv ①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因拉力与安培力平衡,作用于每根金属杆的拉力的大小为F1=F2=IBd ③由①②③式并代入数据得(2)设两金属杆之间增加的距离为△L,则两金属杆共产生的热量代入数据得Q=1.28×10-2焦评分标准:全题10分.第一问6分:求出①式给1分,求出②③式各得2分,结果正确再给1分.第二问4分:求出④式给3分,结果正确再给1分.若用Q=F1△L 代替④式也同样给分.29.第一种解法:设气体最初温度为T0,则活塞刚离开卡环时温度为T0+△T,压强p1.由等容升温过程得设气柱高度为H1时温度为T1,由等压升温过程得设气柱高度为H2时温度为T2,由等温膨胀过程(T2=T1)得由①和③两式求得由②和④两式得代入数字得T2=540K评分标准:全题12分.求得①、②、③式各给3分.正确求得⑦式给2分,结果正确再给1分(若利用①、②、③式得出正确结果而未写⑦式,也给这3分).第二种解法:设气体最初温度为T0,则活塞刚离开卡环时温度为T0+△T0.设气柱高度为H1时温度为T1,高度为H2时温度为T2.由等压升温过程得利用T1=T2,由①、②两式解得代入数值得T2=540K评分标准:全题12分.求得①式给4分;求得②式给5分;正确求得③式给2分,结果正确再给1分(若利用①、②式得出正确结果而未写③式的,也给这3分).30.解:(1)在小车朝正x方向滑行的过程中,第(n-1)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 n-1,第n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为v n,由动量守恒定律有小车反向运动的条件是v n-1>0,v n<0,即M-nm>0 ②M-(n+1)m<0 ③代入数字,得n应为整数,故n=3,即车上堆积3个沙袋后车就反向滑行.(2)车自反向滑行直到接近x<0一侧第1人所在位置时,车速保持不变,而车的质量为M+3m.若在朝负x方向滑行过程中,第(n-1)个沙袋扔到车上后车速为v n-1′,第n个沙袋扔到车上后车速为v n′,现取在图中向左的方向(负x方向)为速度v n′、v n-1′的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车不再向左滑行的条件是v n-1′>0,v n′≤0即M+3m-nm′>0⑤M+3m-(n+1)m′≤0⑥n=8时,车停止滑行,即在x<0一侧第8个沙袋扔到车上后车就停住.故车上最终共有大小沙袋3+8=11个.评分标准:全题12分.第(1)问4分:求得①式给2分,正确分析车反向滑行条件并求得反向时车上沙袋数再给2分.(若未求得①式,但求得第1个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正确的也给2分.通过逐次计算沙袋扔到车上后的车速,并求得车开始反向滑行时车上沙袋数,也再给2分.)第(2)问8分:求得④式给3分,⑤式给1分,⑥式给2分.求得⑦式给1分.得到最后结果再给1分.(若未列出⑤、⑥两式,但能正确分析并得到左侧n=8的结论,也可给上述⑤、⑥、⑦式对应的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全卷共七大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三大题中有部分试题分为并列的A、B两组,考生限选做其中的一组。

如两组都做或交叉选做,只以A组计分。

3.第五、六、七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32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得0分。

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

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对光电效应作出合理解释的物理学家是()(A)爱因斯坦(B)玻尔(C)查德威克(D)德布罗意2.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上的带电量从最大值变化到零所需的最短时间是()(A)πLC /4 (B)πLC /2(C)πLC (D)2πLC3.关于物体的内能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4.如图所示电路中,六个电阻的阻值均相同,由于对称性,电阻R2上无电流流过。

已知电阻比所消耗的电功率为1W,则六个电阻所消耗的总功率为()(A)6W(B)5W(C)3W(D)2W5.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t秒后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t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

在这一过程中,F1、F2分别对物体作的功W1、W2间的关系是()(A)W2=W1(B)W2=2W1(C)W2=3W1(D)W2=5W16.两个半球壳拼成的球形容器内部已抽成真空,球形容器的半径为R,大气压强为p。

为使两个半球壳沿图中箭头方向互相分离,应施加的力F至少为()(A)4πR2p (B)2πR2p(C)πR2p (D)πR2p/27.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O a位于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O b、O 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图所示。

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

支点P对a球的弹力为N a,对b球和c球的弹力分别为N b 和N c,则()(A)N a=N b=N c(B)N a>N b>N c(C)N a<N b<N c(D)N a>N b=N c8.如图所示,a,b,c三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一端封闭,管内各用相同长度的一段水银柱封闭了质量相等的空气。

a管竖直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b管竖直向上作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c管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下滑。

若空气温度始终不变,当水银柱相对管壁静止时,a,b,c三管内的空气柱长度l a、l b、l c间的关系为()(A)l b=l c=l a(B)l b<l c<l a(C)l b>l c>l a(D)l b<l c=l a二.(25分)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几个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

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

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小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不答的。

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其状态量p、V、T的变化情况可能是()(A)p、V、T都增大(B)p减小,V和T增大(C)p和V减小,T增大(D)p和T增大,V减小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电键K断开。

当K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小(B)副线圈输电线等效电阻R上的电压降增大(C)通过灯泡L1的电流减小(D)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12.如图所示,两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源连接,电键K闭合。

电容器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微粒静止不动。

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A)微粒带的是正电(B)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等于mgd/q(C)断开电键K,微粒将向下作加速运动(D)保持电键K闭合,把电容器两极板距离增大,微粒将向下作加速运动13.如图所示,通有稳恒电流的螺线管竖直放置,铜环R沿螺线管的轴线加速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环面始终保持水平。

铜环先后经过轴线上1、2、3位置时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a3。

位置2处于螺线管的中心,位置1、3与位置2等距离。

则()(A)a1<a2=g(B)a3<a1<g(C)a1=a3<a2(D)a3<a1<a2三.(32分)填空题。

每小题4分。

第(1)、(2)、(3)三小题分为并列的A、B两组,考生限选做其中的一组,如两组都做或交叉选做,只以A组计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A组14A.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都是1欧姆,R4、R5的阻值都是0.5欧姆,ab端输入电压U=6伏。

当cd端接伏特计时,其示数是________伏。

15A.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

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发出γ射线。

已知普朗克恒量为h,真空中光速为c,则γ射线的频率ν=。

16A.有一半圆形玻璃砖,玻璃折射率为 2 ,AB为其直径,D为圆心。

一束宽度恰等于玻璃砖半径的单色平行光垂直于AB从空气射入玻璃砖,其中心光线通过O点。

则光束中的光线射出玻璃砖时最大的折射角为。

并画出图中三条光线在玻璃砖内和射出玻璃砖后的光路。

B组14B.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都是1欧姆,R4、R5的阻值都是0.5欧姆,ab端输入电压U=5伏。

当cd端接安培计时,其示数是安。

15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处在量子数为n=2和n=3的定态时,其相应的原子能量的绝对值之比|E2|:|E3|=。

16B.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与光心O相距2f处放一点光源S。

已知凸透镜的半径等于R。

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焦点F处垂直于主光轴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呈现的圆形光斑的面积为。

并画出图中自S发出的三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路。

17.水分子的质量等于千克。

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2×1023/摩尔。

18.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

当滑块至少以加速度a=______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

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_______。

19.如图所示,一绝缘细圆环半径为r,其环面固定在水平面上。

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与圆环平面平行。

环上穿有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可沿圆环做无摩擦的圆周运动。

若小球经A点时速度v A的方向恰与电场垂直,且圆环与小球间沿水平方向无力的作用,则速度v A=________。

当小球运动到与A点对称的B点时,小球对圆环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N B=_________。

20.一半径为R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电量为+Q的电荷,另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上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零。

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r远小于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力的大小为_________(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方向_________________。

21.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等,其中一列沿正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负x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

这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均沿y轴,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x=______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 =_______的点。

四.(23分)本题共4小题。

第(1)小题4分,是填空题。

第(2)小题5分,是多选题。

第(3)、(4)小题各7分。

22.(填空题)如图所示,放在马蹄形磁铁两极之间的导体棒ab,当通有自b到a的电流时受到向右的安培力作用,则磁铁的上端是极。

如果磁铁上端是S极,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自a到b,则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

23.(多选题)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对气体的初状态和末状态的测量和计算都正确无误。

结果末状态的pV值与初状态的p0V0值明显不等。

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A)气体温度发生变化(B)气体与外界间有热交换(C)有气体泄漏(D)体积改变得太迅速24.某学生用安培计和伏特计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欧姆,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下①(多选题)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B)安培计接线有错(C)伏特计量程选用不当(D)伏特计接线有错②在方框里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25.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的实验方法。

提供实验器材:弹射器(含弹丸,见示意图);铁架台(带有夹具);米尺。

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示意图。

②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③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并在示意图中用字母标出):;④由于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初速不可能完全相等,在实验中应采取的方法是:;⑤计算公式:。

26.(11分)把总电阻为2R的均匀电阻丝焊接成一半径为a的圆环,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

一长度为2a,电阻等于R,粗细均匀的金属棒MN放在圆环上,它与圆环始终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当金属棒以恒定速度v向右移动,经过环心O时,求:(1)棒上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及棒两端的电压U MN;(2)在圆环和金属棒上消耗的总热功率。

27.(12分)宽为a的平行光束从空气斜向入射到两面平行的玻璃板上表面,入射角为45°,光束中包含两种波长的光,玻璃对这两种波长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1.5,n2= 3 。

(1)求每种波长的光射入上表面后的折射角r1、r2;(2)为使光束从玻璃板下表面出射时能分成不交叠的两束,玻璃板的厚度d至少为多少?并画出光路示意图。

28.(15分)如图所示,A、B、C三物块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

B、C间夹有原已完全压紧不能再压缩的弹簧,两物块用细绳相连,使弹簧不能伸展。

物块A以初速v0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相碰后,A与B、C粘合在一起,然后连接B、C的细绳因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