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学3
【课程大纲】《园林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树木栽培学(英文):Aboriculture课程编号:14351067课程学分:5 学分课程总学时:50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园林树木栽培学是论述园林树木栽培、养护与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课程内容系统,含盖面大,实践性强,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苗木培育、观赏树种引种驯化、树木栽植及移植技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树木整形修剪、园林垂直绿化的理论及技术、古树名木养护与保护、园林树木调查与功能效益评价。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园林树木栽培的生理生态学原理、栽培与养护的技术体系,结合实践教学能够灵活应用理论教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合肥地区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的调查分析,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内容:了解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
重点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学概念及学科主要研究内容。
二、具体课时安排:第一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概念、发展简史及其研究内容(0.5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栽培的发展展望(0.5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栽培学的理论基础及其栽培技术体系(1学时)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调控(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树木生长发育周期的概念、生长发育的年周期与生命周期的特点与培育措施;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与调节;生长的物质基础及其影响与调控。
2、教学重点与难点:树木不同发育阶段培育目标与技术措施,生长调控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树木生长环境特点及其影响分析(1学时)第二节: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1学时)第三节:园林树木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1学时)第四节:园林树木物质生产和分配及其对生长的调控(1学时)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环境(5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园林立地特点及其对树种选择的要求;园林绿地分析与评价方法、途径;园林绿地土壤改良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学第3讲园林树木生长环境

综合多因子途径
B 德国的巴登—符腾堡立地分类系统:是一种综合多因子的分类法。特点(1)由地区级和局部级两个分类水平,在地区级分生长区和生长亚区,局部级划分立地单元;(2)按生长亚区绘制立地图;(3)以主要树种的生长量和生产力及营林特点评价立地单元。根据大气候和地质差异划分生长区;根据气候、母质、土壤类型和植被差异划分生长亚区,根据小地形、土壤因子、小气候、上层林木和下层植物划分立地单元。
01
特点: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与树木生长密切相关、容易测定、综合性强)
02
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等。
03
在平原地区该因子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山区则可以不考虑地下水位。
04
*
2.2 植被因子
植被类型、指示植物种(或种组)、建群种(或优势种)林木优势高、生物量、收获量等。这些指标能充分反映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的环境特征。
*
环境因子途径
土壤与林木生长:在相对一致的气候条件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对植被稀少或缺乏植被地区十分有用。
气候与林木生长:大尺度
地形与林木生长:简单地形或平原不能使用,对林木生的作用是间接的,精度相对较差。
*
综合多因子途径
A 前苏联的乌克兰学派:把森林看作是林分(林木)和生境(大气、土壤和心土等)的统一体。强调生境的主导作用,认为环境因素中,光和热对森林特征起主要作用。在大区域内,森林的差异主要受土壤因素的制约,降水的影响是通过土壤来实现的。分类时,将土壤养分分为贫瘠、较贫瘠、较肥沃、肥沃4级,将土壤湿度分为非常干燥、干燥、潮润、湿润、潮湿及水湿等6级,组合类型。如肥沃土壤上的森林组(D组;林型—各种栎林、各种云杉林、各种山毛榉林)—潮湿栎林(D2)或称森林草原栎林。在我国有很大影响。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

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园林树木栽培学讲义(2011年下期,2009级园林)园艺林学学院舒常庆第一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叫大周期、大发育周期或世代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严格来说是从合子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结果,直到树体衰老更新死亡的整个时期。
第一节树木的个体发育一、树木个体发育的概念1.个体:独立生长的单株树木。
有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学年龄。
无性个体:时间年龄<生物年龄(母体年龄+时间年龄)2.个体发育:单株树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3.树木个体发育与1、2年生植物的差别:多个年发育周期后才开始结实;多次结实(例外: 大部分竹子一次开花);阶段发育周期长(寿命长)。
4.研究树木个体发育的意义: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时期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
二、树木生命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一)有性繁殖树的个体发育阶段1.有性繁殖树发育阶段的划分⑴胚胎阶段(种子阶段):合子→种子萌发前(胚的成熟→种子成熟→种子休眠)。
⑵幼年阶段: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营养形态构造建成,并具有开花潜能时为止。
果树上称为―童期‖。
⑶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
⑷衰老阶段:生长明显减少,开花结果明显下降→衰老死亡。
衰老过程也可称老化过程。
在成熟时后,衰老就贯穿始终。
2.树木发育阶段(空间)分区贾思勰(544):用梨树不同部位的枝条嫁接繁殖的植株,开始结果的年限不同。
Knight(1795):成年实生树顶部成年区的枝条繁殖后,无刺,次年即开花;基部幼年区的枝条繁殖后,刺多,次年不开花,开花结果年龄较晚。
(1)阶段发育的特点。
局限性: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树木的细胞要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只限于生长点,且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顺序性:只有通过了前一个发育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不可逆性:一旦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就不能回到原来的阶段。
“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2)分区方法。
试题五套

一、名词解释(5×4)1.乔木有明显发达独立主干的高大园林树木2.光照生态型园林树木进化过程中对光照适应性形成的生态类型。
3.年生长周期一年中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表现。
4.假植园林树木栽植过程中因故不能定植时采取的临树性栽植保护措施。
5.古树名木分级依据树木生长年限或历史意义而划分的保护性管理级别。
二、填空(20×2)1.园林树木的栽培学分类,按栽培用途可分为林木、荫木等。
2.园林树木的引种栽培原则,主要为适地适树、逐步驯化。
3.花木是园林树木中最具色彩的树种,其中黄色春花类乔木有黄玉兰、马褂木。
4.我区常用模纹篱树种中,常绿红叶类有红花继木、红叶石楠。
5.景观树选择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果类灌木树种有火棘、海棠。
6.我区近年引种栽培的耐寒棕榈科树种有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
7.藤本树种在垂直绿化中的作用显著,其中具卷须的有葡萄、美国地锦。
8.不定芽由树体皮层细胞演变而来,是树木更新修剪的重要基础。
9.抗旱树种根系器官的旱生性状,表现为垂直根发达、须根稀少。
10.极端温度,指造成树体伤害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
11.小气候的形成缘于局部地理条件的影响,大的如山体、小的如庭院。
12.我区落叶树种秋、冬季栽植的主要养护措施为裹干、修剪。
13.园林树木栽植时,定植水必须一次性浇透,围堰直径应略大于根盘范围。
14.季相彩叶树种是园林树木中的观赏佳品,秋黄叶乔木树种有银杏、无患子。
15.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为调节树体生长势、调整树体观赏型。
16.地被园林树种在生态配置中具重要地位,优良树种有龟甲冬青、铺地柏。
17.生态园林绿地建设中应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树木的作用最大。
18.地被观赏竹中,我区常见栽培的有菲白竹、菲黄竹。
19.绿篱树木的整形修剪方式,主要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20.观干园林树种中,具扭曲枝干的有龙爪槐、龙爪柳。
三、是非题(10×1)1.园林树木栽培的肥料管理中,夏季追肥多采用幅射状沟施法。
园林树木栽培学试题1-10.pdf

园林树木栽培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5×4)1.乔木有明显发达独立主干的高大园林树木2.光照生态型园林树木进化过程中对光照适应性形成的生态类型。
3.年生长周期一年中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表现。
4.假植园林树木栽植过程中因故不能定植时采取的临树性栽植保护措施。
5.古树名木分级依据树木生长年限或历史意义而划分的保护性管理级别。
二、填空(20×2)1.园林树木的栽培学分类,按栽培用途可分为林木、荫木等。
2.园林树木的引种栽培原则,主要为适地适树、逐步驯化。
3.花木是园林树木中最具色彩的树种,其中黄色春花类乔木有黄玉兰、马褂木。
4.我区常用模纹篱树种中,常绿红叶类有红花继木、红叶石楠。
5.景观树选择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果类灌木树种有火棘、海棠。
6.我区近年引种栽培的耐寒棕榈科树种有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
7.藤本树种在垂直绿化中的作用显著,其中具卷须的有葡萄、美国地锦。
8.不定芽由树体皮层细胞演变而来,是树木更新修剪的重要基础。
9.抗旱树种根系器官的旱生性状,表现为垂直根发达、须根稀少。
10.极端温度,指造成树体伤害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
11.小气候的形成缘于局部地理条件的影响,大的如山体、小的如庭院。
12.我区落叶树种秋、冬季栽植的主要养护措施为裹干、修剪。
13.园林树木栽植时,定植水必须一次性浇透,围堰直径应略大于根盘范围。
14.季相彩叶树种是园林树木中的观赏佳品,秋黄叶乔木树种有银杏、无患子。
15.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为调节树体生长势、调整树体观赏型。
16.地被园林树种在生态配置中具重要地位,优良树种有龟甲冬青、铺地柏。
17.生态园林绿地建设中应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树木的作用最大。
18.地被观赏竹中,我区常见栽培的有菲白竹、菲黄竹。
19.绿篱树木的整形修剪方式,主要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20.观干园林树种中,具扭曲枝干的有龙爪槐、龙爪柳。
三、是非题(10×1)1.园林树木栽培的肥料管理中,夏季追肥多采用幅射状沟施法。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三、挖穴
(1)位置要准确; (2)规格要适当;
(3)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应分开堆放于穴边,穴 的上、下口大小应一致;
(4)在斜坡上挖穴应先将斜坡整成一个小平台, 然后在平台上挖穴。穴的深度以坡的下沿口开始 计算;
四、苗木装运、假植
1 、装、运、卸和假植苗木的各环节均应保护好苗 木,轻拿、轻放,必须保证根系和土球的完好,严 禁散坨。
2 、装运裸根或带土小苗,应将根系或土球朝车 厢两边并按顺序码放整齐,车厢底部加垫软材料。
3、 长途运输应特别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一般 可采取沾泥浆、喷保湿剂和用苫布遮盖等方法。
4 、装2米以上的带土球苗木,应将土球放稳、固定 好,不使其在车内滚动,土球朝车头,树冠拢好。 土球一般不得超过三层,以免压坏土球。
4、目测法:
用目测定单株点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树种、数量要符合设计图。
(2)树种位置注意层次。宜中心高边缘 低或呈由高渐低的倾斜林冠线。
(3)树丛内注意配置自然,切忌呆板,尤应 避免平均分布、距离相等;邻近的几棵不要 定成机械的几何图形或一条直线。
定点、放线的质量要求:
1、定点放线要以设计提供的标准点或固定建筑物、 构筑物 等为依据。
收尾工程
绿化工程分项工程构成图
表土剥离 挖土 填土 表土复原
一般树木栽植 风景树栽植 道路绿化施工 垂直绿化施工 花坛施工 草坪工程施工 水生植物栽植
种植施工原则及主要工序
种植施工原则
1、理解和弄清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 设计图纸施工
2、植树技术必须符合树木的生活习性
3、抓紧适宜的植树季节 4、严格执行种植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操作 规程
园林树木栽培学(树木栽植)

四、苗木装运、假植
1 、装、运、卸和假植苗木的各环节均应保护好苗 木,轻拿、轻放,必须保证根系和土球的完好,严 禁散坨。
2 、装运裸根或带土小苗,应将根系或土球朝车 厢两边并按顺序码放整齐,车厢底部加垫软材料。
3、 长途运输应特别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一般可 采取沾泥浆、喷保湿剂和用苫布遮盖等方法。
4 、装2米以上的带土球苗木,应将土球放稳、固定 好,不使其在车内滚动,土球朝车头,树冠拢好。 土球一般不得超过三层,以免压坏土球。
6 、自然式种植,定点放线应按设计意图保持自 然,自然式树丛用白灰线标明范围,其位置和形 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挖穴
(1)位置要准确; (2)规格要适当;
(3)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应分开堆放于穴边,穴 的上、下口大小应一致;
(4)在斜坡上挖穴应先将斜坡整成一个小平台, 然后在平台上挖穴。穴的深度以坡的下沿口开始 计算;
4)、应采取带土球移植。 5)、各工序必须紧凑,尽量缩短暴露时间,随掘、 随运、随栽、随浇水。 6)、夏季移植后可采取搭荫棚、喷雾、降温、喷 保水剂等措施。
花卉种植的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独立花坛,应由中心向外的顺序种植。
2、坡式花坛,应由上向下种植。 3、高矮不同品种的花苗混植时,应按先矮后高的 顺序种植。
2、移植:苗木栽植到一地点后,生长地段时间后仍需移走的栽植。
3、定植:按设计要求树木栽种后不再移动的栽植。 4、假植:短时间或临源自将苗(树)木的根系埋在湿润土中,防止
失水的操作过程。
施工准备与临时设施工程
场地平整工程
施工测量放线
给水工程
绿
排水工程
化
工
园林建筑、小品工程
程
水景工程
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第3版)复习资料

生命周期:树木从播种开始,经过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至衰老、死亡的全过程生长发育:个体发育:P6有性繁殖的个体阶段:P12,P71、胚胎阶段2幼年阶段3、成熟阶段4、衰老阶段树木年生长发育周期:P6树木每一年随着环境、特别是气候(如水、热状况等)的季节性变化,在形态和生理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和发育的规律性变化。
树木年生长发育周期个体阶段:P17 1、春化阶段2、光照阶段3、需水临界期4、嫩枝成熟阶段什么是物候期:P18 树木在一年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实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
什么是物候相:P18 不同物候期数木器官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特征。
物候相有那八个项:P19名称树木年龄观察地点生态环境地形同生植物一、萌动期树叶开始流动期芽开始膨大期芽开放期二、展叶期开始展叶期展叶盛期全部展叶期三、新梢生长期春梢开始生长期春梢停止生长期夏梢开始生长期夏梢停止生长期秋梢开始生长期秋梢停止生长期四、开花期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二次开花期五、果熟期果熟初熟期果熟盛熟期果熟全熟期六、果落期果实初落期果实盛落期果实全洛期七、叶变色期叶开始变色期叶变色盛期也全部变色期八、落叶期开始落叶期落叶盛期落叶末期自然休眠:树木器官本身生理特征所决定的休眠被迫休眠:P93,P24 已经开始或完成了生长所需的准备,但因外界条件不适宜,使芽不能萌发而呈休眠状态。
根系类型P29 1、实生根系2、茎源根系3根蘗根系根系的构成:P29 主根、侧根、须根根系的形态类型:P30 主根型、侧根型、水平根型菌根:P33是非致病或轻微致病的菌根真菌,侵入幼根与根的生活细胞而结合的共生体根瘤:P33根与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
嫁接根:P33在植株根系密集生长和石块较多的土壤中,因为生长挤压擦伤,最终使不同植株的根融合为一体而产生根的嫁接。
根系年生长动态的特点:P34芽的种类:P391、按芽的结构(1)叶芽a、顶叶芽b、侧叶芽(2)花芽a、顶花芽b、叶花芽(3)混合芽2、生长位置a、顶芽b、腋芽c、定芽d、不定芽3、按有无芽鳞a、鳞芽b、裸芽4、按生长状态和季节a、活动芽b、休眠芽a、夏芽b、冬芽芽的特性:P38芽是树木生长、开花结实、整形修剪、更新复壮、保护母本优良性状及营养繁殖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播种苗 用2个数字表示,中间用“ -”分开,前一个数字表示总年龄,后一 数字表示移植次数。例:雪松苗(1-0 ),即雪松1年生播种苗,未移植。
2、扦插苗 用2个数字表示,如毛白 杨插条苗(2-1),即2年生毛白杨扦 插移植苗,移植1次。
3、截干苗 用分数式表示,分子为苗 干的年龄,分母为苗根的年龄。如毛白 杨埋条苗(1/2-1),即毛白杨埋条移 植苗,1年生的干,2年生的根,移植1 次。
• 一般常绿树种以及在生长季节掘苗,因 蒸腾量大需带土球;
• 年龄较大的苗木因根系恢复较困难,也 应带土球。
(1)露根起苗 在苗木的株行间开沟 挖土,露出一定深度的根系后,斜切掉 过深的主根,起出苗木,并抖落泥土, 适于抑制易成活的落叶树种。
(2)带土球起苗 掘带土球苗木应保证 土球完好,表面光滑,包装严密,底部 不露土。常用的土球打包方式有“橘子包 ”、“古钱包”、“五角包”。
二、苗木分级
• 起苗后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把苗木分成 若干等级。
• 目的:保证出圃的苗木合乎规格;植后 生长整齐美观,便于管理。分级在背风 、阴湿处进行。
• 苗木分级工作应在背风、阴湿处进行, 以减少苗根水分丧失。
• 苗木分级标准:因树种、品种及主要观 赏目的而异,一般按苗高、地径、根系 、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状况分级。此外, 常绿针叶树种有无正常顶芽以及叶色是 否正常是分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 通过对苗木导电能力的测定,可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苗木的水分状况和细胞受害 情况,以起到指示苗木活力的作用,也 可对越冬贮藏休眠苗木进行苗木病腐和 死活的鉴定。
三、根生长活力:(root growth potential)
• 是评价苗木活力最可靠的方法。
• 形态和生理上的各种变化都会在RGP上 反映出来,从而预测出苗木的成活潜力 ,准确评价苗木质量。
• 样地按形状分为:方形、线形、圆形, 通常又称为样方、样段和样园。
• 样地的大小:取决于苗木密度、育苗方 法和要求测量苗木质量的株数的条件。
苗木密植的宜小,苗木稀植的宜大; 播种育苗宜小,扦插和移植苗宜大;精 度要求高或苗木不整齐的宜大,反之宜 小。
• 苗木调查所得到的产量与质量数据,是 否代表苗木的实际情况,主要取决于抽 样方法和苗木测定的准确程度。
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
林学与园林学院森林培育教研室
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 美化的成败。
为确保苗木质量及观赏效果,需对出 圃苗木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
§1 园林苗木调查
一、苗木调查的目的和要求
• 为得到精确的苗木数量和质量数据,需 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落叶树种 落叶前,按树种或品种、育苗方法、苗 木年龄分别调查苗木产量、质量,为做 好生长、调拨、供销计划提供依据。
实需样地数n=
t •C 2 E
t为可靠性指标,可靠性为90%时,
t的近似值为1.7;
C为变动系数;
E为允许误差百分率
例:调查落叶松留床苗(2-0)地,初设 14块样地,见下表1
表1 样地调查产量数据(《造林学》,孙时轩主编,1996)
• 由于精度未达到90%的要求,还需要求出补 设样地数。
4、嫁接苗 用分数表示,分子为接穗年 龄,分母为砧木年龄。如广玉兰嫁接苗 (2/3-1),即广玉兰嫁接移植苗,接 穗为2年生,砧木为3年生,移植1次
§2 园林苗木质量标准与评价
• 壮苗即优良苗木,表现出生命力旺盛, 抗性强,栽植成活率高,生长较快。
• 过去对苗木质量的评价主要是根据苗高 、地径和根系状况等形态指标。自20世 纪80年代以来,苗木质量评价研究有了 较快发展,苗木生理指标和苗木活力的 表现指标也是评价苗木质量的重要方面 。对于,园林苗木,观赏价值也被作为 质量评价指标。
大型灌木: 苗高>80cm 丁香、黄刺玫等
中型灌木:苗高50-80cm 紫薇、玫瑰
小型灌木:苗高达30cm 月季、小檗
高度每增加30、20、10cm,大、中、 小型灌木分别提高一个规格级别
• 绿篱灌木:要求冠高比1:1,冠丛直径 20cm以上,高度50cm以上为出圃最 低标准,高度每增加20cm提高一个级 别
④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⑤针叶树有发育正常而饱满的顶芽
二、生理指标: 1、苗木水势:
• 定植后苗木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苗木 水分失调。
• 过去主要以含水量来反映苗木水分状况 。
• 目前采用水势评价苗木水分状况。
• 用压力势技术测定苗木水势,可初步判 断栽植成功的可能性,但有可能把吸足 水的死苗评定为壮苗,而P-V技术可避 免把吸足水的死苗评定为壮苗。
• 常绿乔木:冠形丰满,高度1.5m以上, 胸经5cm以上 为出圃规格
• 攀缘类:枝蔓发育充实,腋芽饱满,根 系发达丰满,以苗龄确定级别
§4 苗木检疫与消毒
•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随着苗木的调运传 播蔓延,将病虫害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对输出输入苗木的检疫工作十分重要。
• 苗木外运或进行国际交换时,需要专门 检疫机关检验,发给检疫证书,才能承 运或寄送。
• 根的萌发及生长需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 。尤其当苗木碳水化合物贮量不足时, 碳水化合物与苗木栽植后的生长表现关 系十分密切,成为苗木正常生长的限制 因素。
3、导电能力:
• 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以及植物细胞膜的 受损情况与组织的导电能力紧密相关。
• 导电能力强,细胞破坏严重。(干旱以 及其它任何环境胁迫都会造成植物细胞 膜的破坏,从而使细胞膜透性增大,对 水和离子交换控制能力下降,K+等离 子自由外渗,从而增加其外渗液的导电 能力。)
• 目前苗木调查采用的抽样方法有机械抽 样法、随机抽样法和分层抽样法。
• 这些调查方法的优点:
调查工作量小;
调查的可靠性大,精度高;
外业结束后很快能计算出调查的精度 ,精度不够能计算出需补测的样地数量 。
最常用的是机械抽样法。
• 机械抽样法:先随机确定起始点,然后 以相等距离均匀分布各样地;
• 随机抽样法:自始至终利用随机数表决 定样地的位置
(2)春季起苗:
• 宜早,应在苗木开始萌动前进行。
• 可省假植,避免假值不完善造成的的损 失,还可避免秋末掘苗时因突然发生的 恶劣气候而使苗木受到伤害。
• 常绿树种以春季掘苗为宜,时间多在雨 水和春分之间,或可迟至梅雨季节。在 不使受冻的前提下,以休眠期掘苗最为 适宜。
2、掘苗方法
• 因树种和苗木大小而异,有带土和不带 土两种。
• 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和苗木调查经验认为 ,一般初设样地20~50个能达到产量精 度90%、质量精度95%的要求。
• 实际工作中,如果苗木的密度和生长情 况差异不大,可初设20个样地,直接布 点调查样地内的苗木数量、质量,然后 计算调查精度。若达到要求的调查精度 ,外业结束;若未达到,则用调查得到 的产量变动系数,代入公式,计算实际 需要的样地数:
证苗木质量。 • 选苗时,除根据设计图纸提出的规格要
求外,所选苗木还应满足生长健壮、无 机械损伤、树形优美和根系发达等要求 。 • 掘苗时要保证苗木根系范围约为树木胸 径的10倍左右,灌木根系为树高1/3左 右。
1、掘苗时间
• 掘苗时间要与植苗绿化季节、劳力配备 及越冬安全等情况相配合。除雨季绿化 用苗随起随栽外,多在秋季苗木停止生 长后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
一、形态指标:
• 直观,易操作,生产上应用较多。但只 能反映苗木的外部特征,难以说明内在 生命力的强弱。
• 壮苗应具备以下形态特征:
①根系发达,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根 系有一定长度
②苗干粗而直,有与粗度相称的高度, 枝条充分木质化,枝叶繁茂,色泽正常 ,上下均匀。
③苗木茎根比值较小,高径比值较小, 重量大
• 大中型落叶乔木:要求树干直立,胸径 3cm以上,分枝点在2m以上为出圃最 低规格,胸径每增加0.5cm,提高一个 规格级别,如杨、槐、枫杨、合欢等
• 小型落叶乔木及单干式灌木:地径2.5cm以上 方可出圃,地径每增加0.5cm提高一个规格级 别,如榆叶梅、碧桃、海棠等
• 多干式灌木:自根际分枝处有3个以上分布均 匀的主枝,分三类:
• 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一般不能出圃; 病虫害严重的苗木应烧毁;即使属非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象的病虫也应防止传播。因此苗木 出圃前,需进行严格的消毒,以控制病 虫害的蔓延传播。
• 常用的苗木消毒方法如下:
1、石硫合剂消毒 用4~5波美度石灰 硫磺合剂水溶液浸苗木10~20min,再 用清水冲洗根部一次。
2、波尔多液消毒 用1:1:100式波 尔多液浸苗木10~20min,再用清水冲 洗根部一次。对李属植物要慎重应用, 尤其是早春萌芽季节更应慎重,以防药 害。
(3)断根缩土球起苗 大苗或未经移植 的苗,根系延伸较远,吸收根群多在树 冠投影范围以外,因而起土球时带不到 大量须根,必须断根缩土球。
其方法是:在起苗前1~2年,在树 干周围按冠幅大小开沟,灌入泥浆,使 根系受伤,并在黏土圈发生新根,起苗 时,在黏土圈外起土球包扎。
• 掘苗要少伤根系、避免风吹日晒。掘起 的苗木应立即加以修剪,主要是剪去植 株过高的和不充实的部分、病虫枝梢和 根系的受伤部分。
• 分层抽样法:将调查区根据苗木粗细、 高矮、密度等分层因子,分成几个类型 组,再分别抽样调查。
四、样地数量及形状
1、样地数量
• 样地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调查精度和调 查工作量。样地越多,精度越高,但调 查工作量也越大。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最 少样地数为宜。
• 一般密度均匀,苗木生长整齐则样地少
• 常用经验数字法预估样地数量。
(1)秋季起苗:
• 一般在立冬后进行。
• 掘苗前若土壤干旱应提前灌水,以便容 易掘苗,根系损伤少。
• 对于冬季寒冷,苗木露地越冬可能受冻 的地区,由于秋季掘苗进行假植可免受 冻,且假植或定植后根部伤口可及时愈 合、恢复,翌春萌发较早;秋季掘苗还 可缓和春季农忙劳动力紧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