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体验式作文教学

浅谈体验式作文教学

浅谈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引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最能激发孩子们习作欲望,首推体验式作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体验、阅读等形式,使学生形成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通过老师一定的写作指导,将自己的认识感悟表达出来。

从本质上说,它是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它注重体验,要求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

体验式作文教学具有的特点:一、活动是习作的先导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意义的作文,就要组织有意义的活动。

而活动必须先于习作。

参与活动,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基本手段,一个好的活动设计不仅要能唤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提升他们对某一生活领域或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与一定的写作教学目标或训练重点具有密切的关联。

这些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活动,如“感恩”“我爱我家”“亲情颂歌”“今天我当家”等主题活动,在亲情颂歌中,用“父爱如山”“伟大的母爱”这两个专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父母、走访父母身边的人、与父母进行心灵对话等活动深入体验父爱与母爱的不同,感受父母为自己无私地付出,在培养孝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语言与动作描写的方法;“生活随笔”让学生在平凡生活中感受真、善、美;自然体验活动则把学生领进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如“春之声”让学生品味季节之美,“话清明”过程中的各种困惑与变化,在体验与交流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活动是体验式作文的核心,在活动设计时尽量做到价值多元化,即一个过程力求达成多种目标。

二、兴趣是作文的灵魂丰富的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多元的素材,而写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抒发生活真情,“用我手写我心”才是习作的动力所在。

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兴趣,又是活动乃至最终的习作能否顺利完成的保证。

为此,体验式作文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让学生体验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点。

例如:教学事例的选取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要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与情感熏陶的结合点。

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作者:吴军香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13期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家长、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现阶段语文作文教学不容乐观,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快速进步,新课程的改革也逐渐得到了进一步深入。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部分文学研究者将体验式学习逐渐引入到了作文教学中。

但由于体验式作文教学还不完善,使得体验式作文教学依然处于一个萌芽阶段。

因此,对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体验式作文教学问题策略现阶段,作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深受教学界的重视。

甚至诸多教师一直认为,写作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困难且不易的一点。

当前,语文作文教学不仅效率十分低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非常低。

而众多语文教师则一致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作文难教,以及学生不愿意写,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课标就提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

并要求了,写作不仅要感情到位,还要将自身对生活以及各个方面的感受表达清楚,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一、理论概述(一)体验式作文教学概述体验式作文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自设的场景,从而不断引导学生在经历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以及表达体验。

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以作文教学形式的策略。

除此之外,体验式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师根据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有计划性、针对性安排的一种活动过程。

体验式作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体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还要重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以及人身的感悟方面,从而不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实施的意义1.有利于主体意识的培养通常情况下,作文就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而语文作文的存在形式,就是通过自身特殊的情感,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

这不仅是个外在的一种需要,更是自身精神的一种寄托途径。

因而,体验式作文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了记录自身的生活与自身的学习等等方面。

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英文回答: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experiential writ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here are several key approaches that can be followed. Firstly,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a supportive and engag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incorporating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discussions into the lesson plans. For example, instead of simply assigning a writing prompt, the teacher can organize a group activity where students shar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brainstorm ideas together. This not only encourag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writing process, but also helps them to connect with their peers and develop a sense of community.Secondly, providing clear guidelines and expectations for the writing task is crucial.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modeling and scaffolding. For instance, the teacher can demonstrate the writing process by thinking aloud andshowing how to organize ideas, structure sentences, and revise drafts. Additionally,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writing templates or graphic organizers can help them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their writing.Furthermore, incorporating real-world connections and authentic material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experiential writing experience. For example, the teacher can bring in newspaper articles, advertisements, or personal narratives from published authors to serve as writing models. This expos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writing styles and genres, and allows them to see how writing is used in real-life situations. Additionally, incorporat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such as videos or podcasts can also be effective in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authentic language input and inspiration for their writing.Lastly, providing timely and constructive feedback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writing skill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peer feedback, teacher-student conferences, or written com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on both the content and language aspects of the writing, and provid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dditionall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writing and set goals for improvement can also be beneficial.In summary,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experiential writing teaching strategies involves creating a suppor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 providing clear guidelines and expectations, incorporating real-world connections, and providing timely feedback. By following these approaches,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in a meaningful and engaging way.中文回答:要有效地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有几个关键的方法可以遵循。

浅探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

浅探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

生命 的拓展 是别人 无法取 代 的。因此 , 作 文 审题 中,我们更 强调 让学生 自己去 思索 ,深入 理解 ,形 成深层感 悟 ,体 验命 题 中所蕴 含 的人 生 的价值 、生命 的意义 或积极 的态度 、信念 与价 值观 ,进而转 化 为教 养 ,铸塑心灵 、健全 心理 和完美人 格 ,使学生在 审题立意上达 到一定 的高度 。 悟。 2 、在行文 中抒发体验 体验式作 文教学的特 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引导学生进人 隋境 、启 动思维 。在命题 或提供话题后 , l 、人 文 性 。 学 生若产 生强烈 的表 现欲 ,这 时必须尽 快使 学生进入 写作 过 起 到安定 心境 、稳 体验式作文教学以发挥学生主体性 , 激发学生主动性为 程 。教 师可 给学生三 至五分钟 时 间默想 , 目 标 ,引导学 生在 生活 中寻找真 、善 、美 ,在各 种实践 活动 定情 绪 、启动思路的作用。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 、激发想象。牛顿讲过: “ 若没有大 中陶冶情操 ,提高精 神境界 ,做人 与作 文是 统一 的 ,人 的境 2 界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文章品昧的高下 ,二者可以相互促 胆的 猜想 ,就 做不 出伟大 的发现 。”又有人 称 :想 象是思 维 进 。要让学生有感 而发 , 写 心里话 、写真 实的话 。 的翅 膀 。 “ 竹 影扫 阶尘不 动 ,月穿 谭底水无 痕 ” ,足见想 象 2 、开放性 。 的魅 力 。学 生结合在 生活 中的体验 ,开启想 象思路 ,拓展 思 体验式 作文教 学是 一种开放 的写作 指导模 式 ,其 开放性 维空间 ,写 出有新意 、有诗意的好文章来 。 表 现在 四个 方 面 :一是 写作 内容 开放 ,体验 式作文教 学根据 3)、引导学生捕 捉形 象 。学生从 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 和生活 教学 重点 和学生 的年龄 特点确立 一个 主题 ,围绕这个 主题给 经验 出发 ,去捕捉 与文题 关联 的一 些生活形 象 ,在表达 中去 学 生较大 的思维 发散空 间 ,让学 生根据 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兴 丰富 意象 。这样 , 他 们 的思维就会 变得聪 明智慧 富有 灵性 , 趣 爱好 自拟题 目,选择 写作 内容 。二是 写作 时空开放 ,学 生 行文 才会达 到如 临其境 、如 闻其声 、如 见其人 、呼之 欲出 、 在写作前 有较 长的准备 时间 ,可以通过 多种 形式积 累素材 。 形象逼真 的效果 ,在行文 中蕴含 自己的情感与 旨趣 。 三是写作形式开放,不给学生过多 的体裁和字数方面的限 4 )、引导 学 生锻炼语 言 、品味语 言 。行文 时不 要 老停 留在 制 ,鼓励 学生 张扬个 性 、直抒 胸臆 。 四是评 价标准 开放 ,教 “ 我要写什 么 ”的程 度上 ,而应 对 “ 我 要怎 么写 ” 、 “ 这样 师要 善于引导 学生进 行 自评和 互评 ,而不仅 仅把教 师 的评 价 写 得好 不好 ” 的 问题 紧抓 不 放 ,结 合 所写 事 件 或法 理 去揣 原则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摩 、咀 嚼、 品茗所 写 的内容 中的词语 ,采用不 同 的语 言风格 3 、综合性 。 去优美句 子 ,贯通全文。 、在修改 中提升体验 体验式作 文教学 以综合 性学 习为主要学 习方式 ,把语 文 3 许 多学生在 写完 一篇文章 之后 ,经常处 于如释重 负 的主 学 习视 为 一个 有 机 的整 体 ,着 眼于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语 文 素 养,用系统论 的观点去考察课程培养 目标以及各个教学环节 观满足 之 中 ,对文章 的修改 表现 出冷漠无趣 ,缺 乏动力 ,甚 间的 内在联 系 。它 把课 内学 习与课 外学 习 、接受 学习 与探究 至对 自己的 “ 作 品”看一看的兴趣也没有。那么最好 的修改 学习 、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阅读与写作等诸方面结合起 方式就是以 “ 读”代改。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 在读中较 在 读 中感悟 体 来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一个学习过 对字 句 ,在 读 中把 握结构 ,在读 中感知语 言 , 程 中达成 多个 教学 目标 。这就避 免 了学 生为 写作 而写 作的现 验 ,在读 中再 次宣 泄情感 。让学生 以一种欣 赏 的心境 去读 自 状 ,让学生在写作前,先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大量的信息 , 己的文、品自己的文,试着去修改达成语言美、形象美 、意 再通过思考与交流,将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最后通过 境美以及文章结构的严谨美和文章思路的逻辑美等。因此, 定 的形式将 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吸收 一 教师要改变作文修改观念 ,以 “ 读 ”代改,让 “ 读”成为学 整合 一 表 达的过程 。 生作文修改导线,读中激情 ,读中体验 ,读中感悟,培养积 4 、创造性 。 极 的作文修改心 向。 创造是写作的生命 ,学生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 造意识 ,不能人 云亦 云。体验 式作文 教学其 本质上是 语文 的 研究性学 习 ,教 师要引 导学生 以研究 的态度 去看待 事物 、思 考问 题 ,用批 判的眼 光去学 习和借鉴 他人 的观点 和学说 ;要

体验式作文教学

体验式作文教学

体验式作文教学初探摘要:点击现在初中学生的写作状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常会感到担忧和痛心。

由于应试教育的“功利”,学生喜欢到作文选、写作大全中找素材,寻章摘句,剪辑速成。

综观学生的作文,几乎千人一面,内容单一,结构也是脸谱化……如何让学生立足生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以我手写我心?我们先从状物类作文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心路历程。

然而在习作过程中,学生面对作文一筹莫展怎么办?学生有了体验不知怎么表达怎么办?一、以“原型”体验为发端,唤醒习作冲动和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作文之前,设计一段紧密联系生活、富有感情、新颖优美的提示语,能激发学生多种体验,能激发原型,唤起回忆、引起联想、触发情感、启迪思维、开拓思路,能捕捉到学生写作的“兴奋点”和“动情点”,能一下子“惊醒”学生心中储备的表象,并能把它贯通起来,获得写作的冲动。

例如:布置了命题作文:“花花草草皆可成文,一草一木皆有情谊。

一切事物不仅可亲可近,而且可思可感,请你任选一种自己或接触较多、或观察较细、或体验感悟较深的某一具体花草树木,以“我爱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我就设计了以下的提示语:植物遍布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田野有一望无际的庄稼;河里有水草,岸边有垂柳;路旁有绿化带,有花草;楼群中间有绿地,有绿树,阳台上有四时花草,上学的路上,四时的花木为你演绎这不同的风景……面对自然风景,花草树木,杜甫“感时花溅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林逋爱梅,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古人对花草树木都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别样的情怀。

那么,做为学生,面对着生活中耳闻目睹的自然景物,细心寻觅,仔细观察,或许就会发现或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或从中获得某种启迪。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实践(3篇)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写作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体验。

而体验式作文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感悟和反思,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写“我的家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写“我的宠物”时,教师可以播放宠物生活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宠物的可爱,激发写作欲望。

2. 互动交流,分享感悟(1)小组讨论,交流心得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写“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写作能力。

(2)开展写作分享会,展示成果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亲身体验,感悟生活(1)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博物馆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写作积累素材。

(2)开展课外阅读,拓宽视野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手法,为写作提供借鉴。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写作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据有些老师反映,学生在写作时不仅不感兴趣,而且写作能力也不足。

因此,“体验式”作文教学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那么,“体验式”作文教学应按何种策略进行,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究。

“体验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模拟体验或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体会某个主题,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感悟,提高其写作能力。

具体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引入故事情境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阅读故事、观看电影等方式来完成。

比如,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励学生参与到一个角色扮演游戏中,来让学生深入体验某个主题。

通过播放电影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电影中的情节,从而展开相关主题的讨论或写作。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积极性。

二、培养观察力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来观察某个主题,通过观察细节,感悟主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通过培养观察力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更加深入的体验某个主题,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在省内某地区开展一次生态旅行,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生态,从而更好的感受自然美景,体验自然的奇妙,同时进行写作。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三、多种情感表达“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

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音乐、诗歌等形式,表达出自己对某个主题的感悟和思考。

比如,在某个主题的故事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绘画作业,并在绘画作品中表达对某个主题的看法。

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题,并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启发写作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中创作作品。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问题和指导,引导学生写作。

在体验中作文,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

在体验中作文,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

在体验中作文,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发布时间:2022-05-04T05:57:39.26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1月作者:林镜炎[导读] 传统作文教学,多有弊端。

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体验中作文,以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林镜炎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湾头中学 515835摘要:传统作文教学,多有弊端。

让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体验中作文,以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统编教材的农村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实验的主要内容。

通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作文教学学生体验《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

” 体验式作文教学注重为学生创造激发真实生活体验的作文情境,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使作文写作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的外在表达。

教学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筛选、提炼生活素材的能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学生关注生活,迁移感受,培养想象与思考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本实验尝试创新作文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外活动中运用、阅读积累中指导三个方面与体验式作文教学结合,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实践体验式作文课堂呼唤富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它要求老师要更感性。

在拟定作文的题目时,要设计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作文题目、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思路。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尝试过这几种模式。

?1.听声音写想象作文:这种作文模式主要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几种声音让学生用耳朵去听,并据此想象这是什么声音?可能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声音让学生去体验,由此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2.连词成篇写作文:思维是有连贯性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这种作文模式主要就是老师提前在黑板上写几个看起来好像毫无关联的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几个词语连成一个通顺有趣的故事或者是一篇作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全市“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福建省去年高考作文给了两幅图,左边是一个圆,旁边写着“我规范,我稳定,周长短,面积大”。

右边画着一个不规则多边形,旁边写着“我新颖,我多变,周长长,面积小”。

有一位考生作文得了满分,题目是《8,18,28》。

大体意思是这样:8岁那年,我图画不及格,老师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绿的呢?我心里不服气,因为我戴着爸爸的绿色眼镜呢。

但是我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一定都是真理。

18岁那年,我经过高考的打磨,已经没有任何棱角,我变成了一个规范的圆。

现在我28岁,我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女儿哭着跑过来说:“老师说我画的不好,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黄的了,可我戴着爸爸的黄色眼镜呀。

”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我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读过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不正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吗?当我们批评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感叹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意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造成这种局面,给学生思维上锁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我们究竟该怎样教作文?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一定有多种途径。

体验式作文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

但不管采取哪种思路和方法,都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其中所蕴含的作文教学的规律应是相通的。

一、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当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觉得有点尴尬,试看当今世面上流行的各种中考满分作文集,有多少是真正来自生活的呢?不是屈原投江,就是荆轲刺秦王,要么就是堆砌上一些华丽的词藻,大段地引用古诗词,空发感慨和议论。

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写生活?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的审美标准出现了偏差。

很多老师都认为写历史人物和引用古诗词的学生,一定读了不少书,有所谓的文化底蕴,作文中显示出一定的文化色彩,应当得高分。

而写生活的作文,取材往往千篇一律,要么是与同学闹别扭,要么是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往往缺少新意,不容易拿高分。

而初中生是最善于模仿的,于是就出现了对这种所谓的“文化作文”趋之若骛的现象。

殊不知,任何一种作文一旦形成模式之后,就缺少生机与活力了。

评委如果接连看上几百篇风格雷同的文章,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给高分了。

作文原本是个性化的思维产物,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如果将学生的写作置于模式化的桎棝之中,势必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就走进了死胡同。

中国文学传统里向来主张书写生活,杜甫、白居易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

《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表述。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体验式作文教学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为写作的起点。

生活是无限广阔的,外出旅游、上网浏览、看电视、参加各种活动、逛公园、爬山郊游等都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生活又是琐碎的,妈妈的一句唠叨、邻居的一声问候、朋友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也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丝心灵的颤动。

但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无话可说呢?《语文教学通讯》上曾发表过黄本荣老师的一篇文章----《作文,魂系何方》,他在文中说:“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他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

”这是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正如他在《想北平》中写道:“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头上看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情,一种语文的本色,是我们同学写作文的一种正常心态,考场作文也不例外。

下面这篇作文中的情节可能大多数人都遇到过:我到学校的浴室洗澡,里面黑漆漆的,“停电了,不是灯坏啦?”没人回答,人们在脱在穿,在整理衣物,全摸着黑,我不吱声了,也摸黑脱衣服,解鞋带。

“哟,怎么不开灯呀?”再后面进来一位问。

没人吭声,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黑着灯,得倍加小心。

突然,“啪”的一声,灯亮了,晃得人眼有点儿晕眩。

“你们这些人,摸着黑怎么不开灯?”刚进来的那个初二的小丫头尖着嗓子喊,原来灯并没有坏,只是一茌茬的人来人去,纳闷、询问,就是没人去试一下。

我想着,不禁哑然失笑。

生活中不是常有类似的事吗?一次见到人们都推左边一扇门进出,便以为右边一扇锁着;不经意触到右边一扇:哟,原来它只是虚掩。

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释了一个哲理----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往往使我们只能打开一扇门,而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

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用各种自以为有效的作文教程去指导学生的时候,是不是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二、感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在写作的三个要义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形式中,认识水平是同学最弱的环节。

现在很多老师都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也阅读了许多的时文佳作,这是非常好的。

但有了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有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读过之后,从中汲取了作者的观点,提升了认识,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脑子里堆积了一些素材而已,只要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些素材只是一些死的知识。

如许多学生在读了《小故事,大智慧》这套丛书之后,将里面的故事整个搬到自己的作文中,唯独没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

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要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习惯,探索深化感悟的途径,开浚思维能力的通道。

也就是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味。

这是我们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

例如写感恩,可以感恩自己喜欢的一部经典、感恩熟悉的大自然,感恩母亲做的布鞋,感恩父亲灯下无言的陪伴,感恩祖父那没有兑现的承诺,感恩生活给予的那根鱼刺……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是你熟悉的,只有熟悉才能写的深刻。

对话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

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对生活也往往缺少深刻的感悟,老师的点拨至关重要。

体验式作文教学中的交流环节就是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来提升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感悟。

当学生对父母的呵护视而不见的时候,你是否能拨动他们感动的心弦;当落叶飘零、秋虫呢喃的时候,你是否让他们意识到时光悄悄流逝,秋来春已归去;当他们吟经诵典、赏读名著时,你是否引导他们把经典当作镜子,从中照到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认识。

这样的对话才是有启迪意义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也就在于此。

具体地说,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换一种角度认识事物,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有位同学从吃鱼这件小事中选取一个细节:我喜欢吃鱼,唯独不喜欢鱼刺。

热腾腾的水煮鱼用烫了金边儿的盘子盛着,悠悠地透着红辣椒的几分香甜,喷香喷香的气味扑鼻而来,早已悬在半空的筷子对准了鱼腹上白白嫩嫩的那块肉,插下去,轻轻一旋,夹起一大块儿,便往嘴里送。

鱼肉刚刚碰到嘴唇----哎呀,有刺!我不得不恼怒地把鱼刺儿挑出,再一点儿一点儿吃下去,生怕被鱼刺扎疼。

从这个细节中,他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想吃鱼,就不要怕潜藏的鱼刺;爱生命,就不要怕暗藏的挫折。

如果怕鱼刺,吃到的只能是鱼尾那平淡的一口;如果怕挫折,生命只能像一潭寂静的死水……二是善于“以小见大”、“小题大做”。

这次作文比赛有不少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有的通过“一杯茶的回报“表达了对外公的感激;有的借用童年的一句童谣“金钩钩,银钩钩,谁骗人,是小狗”抒发了对祖父的深切怀念;有的用书信的形式描绘了“大山妈妈”的宽容和美丽……但也有一些同学的作文内容空洞,满纸都是这样的排比句:感恩你的父母,是他们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你感受到阳光;感恩你的老师,是他们把你带进知识的殿堂,让你品尝学习的奥妙;感恩你的朋友,是他们让你的世界充满欢乐,让你感受到友情的美好;感恩你的对手,是他们激发你不懈的斗志,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生活中感恩,感恩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受益终生。

的确,世界上值得感恩的人太多了,如果选择一个对象具体地写岂不更好。

三是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化认识。

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组的组长王大绩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枝一叶一盆土”。

这盆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积累,但是只有土没有水和肥,照样长不出枝叶开不出花。

水和肥就是学生的认识和感悟。

北师大附中有一个学生叫周婉琪。

他痴迷海子,不仅读了海子的所有作品,了解海子的生平,连关于海子作品的赏析文章他也尽数浏览,走在路上与同学谈的是海子,晚饭桌上与父母交流的也是海子,高考前写了十几篇作文无论什么题目无一例外他写的也都是海子,海子就是他的那一盆土,就是靠的这一盆土,他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满分。

当然,一个学生如果能有一百盆土,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水和肥,也就是没有对生活的感悟,那即便是拥有再多的土,也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三、锤炼语言是彰显文采的最佳途径如果说认识和感悟是作文的思想和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其载体。

没有细腻的动作描写,朱自清就不可能将父亲的背影烙在每一位读者的心里;没有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刻画,文学画廊中也不可能留下“孔乙已”“阿Q”“奥楚蔑洛夫”等一系列典型形象。

评价作文语言的标准之一是准确,先把话说明白,把事说清楚,没有错字、病句等硬伤;之二是恰当,语言是为主题服务的,如果游离于主题之外,即使语言再华丽,也是空洞的;之三是具体,要“言为心声”,切忌套话连篇,无病呻吟。

如许多学生在写父母时都有类似这样的话:“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感谢他们对我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的一路陪伴,感谢他们的细心呵护,使得我能够顺利成长。

”一看就是空话。

之四是生动,善于借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修辞一定不要滥用,有的同学一篇作文中有三四个段落都是排比句,却没有一点具体的内容。

除了让学生多写多炼外,自评自改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总是把老师拖得精疲力尽,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不是人,这辈教语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批作文。

”就连朱自清先生在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

”如果我们每次作文后,都让学生从标点、错别字、病句入手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不但能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养成学生对自己文章负责的习惯。

四、有创意的表达是写作的理想境界创意就是与众不同,就是超越常规。

目前的各种写作套路,或多或少地桎棝着学生的思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

要做到有创意最关键的就是突破思维定势,打开右边那扇虚掩的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