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法节假日、公休假的规定

合集下载

国家工龄公休假天数是多少(劳动法工龄假休假管理规定)

国家工龄公休假天数是多少(劳动法工龄假休假管理规定)

国家工龄公休假天数是多少(劳动法工龄假休假管理规
定)
公休假日又称“公休日和公共假日”。

是指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带薪
休假制度。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
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
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
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
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
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
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单位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
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经职工本人同意,
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年休假由单位统筹安排,是符合劳动法规定的。

中国公休假标准

中国公休假标准

中国公休假标准
中国的公休假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相关法规所规定。

以下是中国的公休假标准的一般规定:
1. 带薪年假: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情况下,享有带薪年假。

带薪年假的天数根据员工在同一雇主连续工作的年限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连续工作不满1年的员工:没有带薪年假。

-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享有带薪年假5天。

-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享有带薪年假10天。

-连续工作满20年及以上的员工:享有带薪年假15天。

2. 法定假日:中国还规定了一些法定假日,全国范围内的员工有权享受休假,雇主需要按照法定假日支付员工工资。

法定假日包括:
-元旦:1月1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具体日期根据农历变化)
-清明节:4月4日或4月5日(具体日期根据阳历变化)
-劳动节:5月1日至5月3日(具体日期根据阳历变化)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具体日期根据农历变化)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具体日期根据农历变化)
-国庆节:10月1日至10月7日(具体日期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定是一般的公休假标准,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企业规章制度或劳动协议的约定,雇主也可能提供更多的休假天数或特殊类型的休假。

公司员工公休假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公休假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维护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公休假类型及天数1. 带薪年休假:员工在本公司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休假天数如下:(1)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享有5天年休假;(2)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有10天年休假;(3)工作满20年以上的,享有15天年休假。

2. 法定节假日:按照国家规定,员工享有以下法定节假日:(1)元旦:1天;(2)春节:3天;(3)清明节:1天;(4)劳动节:1天;(5)端午节:1天;(6)中秋节:1天;(7)国庆节:3天;(8)其他节假日:根据国家规定执行。

3. 产假:女员工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期间享有产假,产假天数如下:(1)顺产:98天;(2)难产:113天;(3)剖腹产:113天;(4)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 陪产假:男员工在配偶生育期间,享有陪产假,陪产假为7天。

5. 丧假:员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去世,享有丧假,丧假为3天。

四、休假申请及审批1. 员工需提前向部门主管提出休假申请,填写《员工休假申请表》,经部门主管审批后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2. 人力资源部根据员工休假申请情况,审批休假时间及天数。

3. 休假期间,员工需按照公司规定,妥善处理工作交接事宜。

五、休假待遇1. 带薪年休假、法定节假日、产假、陪产假、丧假期间,员工享有正常工资待遇。

2. 员工在享受带薪年休假期间,如需调休,需提前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调休。

六、违反规定的处理1. 员工未经批准擅自休假或未按时返回工作岗位的,按旷工处理。

2. 员工在休假期间,未经批准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关的活动,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3. 员工虚报、冒领休假待遇的,一经查实,将予以追回,并给予相应的处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公休假最新规定

公休假最新规定

公休假最新规定公休假是指在法定节假日以外,由劳动者享受的休息时间。

为了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最新的公休假规定已经出台。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休假的具体要求和相关事项。

1. 公休假的时间安排根据最新规定,每年劳动者享受的公休假时间为5天。

这5天的安排原则如下:这5天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进行分配,可以连续休假,也可以分散安排。

公休假可以与法定节假日、年休假等其他休假进行组合使用,以便更好地满足劳动者的休息需求。

2. 公休假的薪资待遇劳动者在公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时间相同的薪资待遇,即按照正常工资的倍数支付。

具体倍数的确定由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和相关规定进行确定。

3. 公休假的申请和审批劳动者在享受公休假之前,需要提前向用人单位提交休假申请,并获得批准。

用人单位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4. 公休假的替代安排由于特殊的工作需要,用人单位可能会要求劳动者在公休假期间继续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按照特殊工作的性质和情况支付劳动者相应的补偿。

5. 公休假的扣除和补偿如果劳动者因为特殊原因无法休假,用人单位需要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

具体的扣除和补偿办法由用人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和协商确定。

6. 公休假的监督和维权劳动者对公休假的安排、薪资待遇以及其他权益进行监督和维权的权利得到保障。

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违规情况,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并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

7. 公休假的扩大与调整根据劳动者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公休假制度可能会进行扩大与调整。

相关的调整和扩大将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进行合理的决策。

以上就是关于公休假最新规定的详细介绍。

劳动者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严格按照规定享受公休假的权利。

用人单位也应当合理安排公休假,并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公休假天数最新规定的计算方法

公休假天数最新规定的计算方法

公休假天数最新规定的计算方法
根据中国劳动法最新规定,员工在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带薪年休假。

计算方法如下:
1. 年休假天数
根据工龄不同,年休假天数也不同:
-工龄1年以下的员工,年休假天数为5天;
-工龄1-10年的员工,年休假天数为5天+(工龄-1)×5天;-工龄10年以上的员工,年休假天数为20天。

2. 休假工资
员工在休假期间,单位应支付其工资,休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员工日工资=员工月工资÷工作日
-员工休假工资=员工日工资×休假天数
3. 可以延期休假吗?
员工可以向单位提出申请,延长带薪年休假的时间,但最长不能超过原来应休的年休假天数一半的时间。

4. 如果员工没有休完年假怎么办?
如果员工没有休完年假,应当劝导其及时休假,用完此年度的年假。

如果确因工作原因无法休假,单位需要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调休或工资补偿。

5. 以上规定适用于哪些员工?
以上规定适用于中国国内企业、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及其他
组织的全职员工。

但是不适用于临时工、劳务派遣工、实习生等非全职员工。

劳动法关于节假日的最新规定ppt课件

劳动法关于节假日的最新规定ppt课件
5
(3)
年假计算公式: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 ×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28.03.2020
6
3、病 假
病假期限: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 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 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 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 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 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注意:职工病假期间遇有国家法定节日(元旦、春 节、劳动节、国庆节和公休假星期六、日)时,应 算作病假期间。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 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 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 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 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 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 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28.03.2020
28.03.2020
7
病假在六月内,按连续工龄的长短发给工资,不满 2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60%,2-4年的,本人工资 的70%,4-6年的,发给本人工资80%,6-8年,支 付本人工资的90%。8年以上者,发给其100%。 停止工作医疗期超过6个月的,发给疾病救济费。 连续工龄不满一年的,发给本人工资40%,1-3年 者,发给本人工资50%,3年以上者。发给本人工 资60%。
劳动法关于节假日的最新规定

新劳动法法定假日、病假和事假规定

新劳动法法定假日、病假和事假规定

新劳动法法定假日、病假和事假规定一、法定节假日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与纪念日放假方法(27年修订)》规定,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共11天:(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 日)。

二、带薪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三、病假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 479号)等有关规定,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的病假假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四、探亲假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享受探亲假待遇。

职工探亲假期:(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外商投资企业与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探亲假作出具体规定。

我国公休假日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公休假日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公休假日的规定有哪些根据中国劳动法和国家最新规定,我国的公休假日制度包括法定假日和休息日。

一、法定假日:1.元旦(1月1日):中国的新年休假,全国放假一天。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放假三天,但一般会有延长的假期,通常放假七天左右,实行春节黄金周。

3.清明节(农历四月四日前后):传统的扫墓节,全国放假一天。

4.劳动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也是五一黄金周的开始。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全国放假一天。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也称为月饼节,全国放假一天。

二、休息日:1.每周休息日:根据中国劳动法,每周至少休息一天,通常为周六或周日,最早的劳动者休息日可以追溯到1949年。

2.法定休息日:对于全国性大型节日,如果需要连续放假三天以上,国家可以将周末调整为法定休息日。

需要注意的是,除上述法定假日和休息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或纪念日可能会放假或给予休息。

比如:妇女节、残疾人节、青年节等。

此外,各地区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法定假日和休息日进行适当调整。

因此,具体的放假安排还需要结合当地的规定来确定。

2024年起,我国还增加了比较有特色的调休制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部分节假日放假日期的通知》的规定,现在的法定假日在调整后会根据情况与周末进行连休。

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劳动者合理安排时间,增加休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起来,我国的公休假日包括法定假日和休息日。

法定假日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休息日则是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此外,法定假日按照国家每年公布的计划执行,年休假按照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