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利发展史

世界水利发展史
世界水利发展史

世界水利史-正文

水利事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水利事业源远流长(见)。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水利事业可上溯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水利遗迹距今也有两三千年以上。埃及和巴比伦的水利技术以后传播到希腊和罗马。文艺复兴以后传遍欧美各国。公元前 3世纪的对水的浮力理论,和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对水流理论都作出了贡献。1824年,英国人J.阿斯普丁发明了硅酸盐水泥,从而带动了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使土木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进一步推动了轻型混凝土建筑物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水电站。进入20世纪以后,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已开始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技术经济方案进行评估;用系统分析方法全面安排施工进度和评价区域性水资源;利用光弹模型分析和设计水工结构;利用、和渗灌等节省灌溉用水;利用遥感、超声波等手段分析、鉴定大型工程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等。在工程建设中,20世纪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具有大型化、综合化、跨流域、多目标等特点。

灌溉人类很早就利用河水发展。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大河流域,以灌溉为古代文明的基础。一般来说,早期的灌溉都是引洪淤灌,以后发展为引水灌溉或建造水库、调洪灌溉。世界灌溉事业近 200年来发展很快。1800年左右,全世界有灌溉面积800万公顷。20世纪初提高到4800万公顷。1949年达到9200万公顷,60年代末超过 2亿公顷。突出的节水新技术有喷灌、滴灌等。

非洲尼罗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利用尼罗河水位变化的规律发展洪水漫灌。公元前2300年前后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库,通过优素福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经调蓄后用于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19世纪初,埃及引种棉花和甘蔗等经济作物。1826年开始改建旧的引洪漫灌系统,进行常年灌溉。1902年阿斯旺坝建成以后,又由水库引水进行常年灌溉。1970年建成新的阿斯旺高坝,常年灌溉渠道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灌溉更有保证,并解决了防洪问题,每年还可发电100亿kW·h。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灌溉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巴比伦时期。由于幼发拉底河的高程普遍超过底格里斯河,因而对开挖灌渠十分有利。最早是引洪淤灌,以后发展为坡度平缓的渠道网。约公元前2000年,汉穆拉比时代已有了完整的灌溉渠系。干渠用砖衬砌,用沥青勾缝。当时的灌溉面积达260万公顷以上,养育着1500~2000万人口。干渠兼有通航与防洪的作用。当时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还专门对堤防失修、冲毁土地的责任者作出了赔偿损失的具体规定。约公元前1000年兴建的钮姆卢水库可向两岸的渠系供水,有些渠道深达10~16m,宽达120m。公元前600~560年间,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采用了细密的雨滴灌溉,类似现代的喷灌。

公元前 539年,巴比伦被波斯征服,灌溉系统失修,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公元初期,波斯的萨珊王朝修四大干渠引幼发拉底河水,灌溉今伊拉克中部地区。629年,两河流域出现大洪水,冲毁纽姆卢水库,不久阿拉伯人征服两河流域地区,着手改进旧渠系,逐步恢复灌溉。1258年,蒙古人占据了两河流域,灌溉系统遭到破坏。直至20世纪,两河流域

的灌溉才再次发展起来。至1967年两河灌溉面积达 400万公顷。两河流域上游的叙利亚、土耳其等国境内都有许多古灌区,有些至今仍在使用。亚美尼亚、伊朗等地则从公元前 8世纪就以引用地下水发展灌溉的众多闻名。伊朗境内现在还有大约22000条坎儿井仍在使用。

南亚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已有引洪淤灌,但文字记载不多。公元前2千纪雅利安人入侵后,修复了古代的灌溉工程。公元前3世纪左右,印度河流域凭借灌溉已做到一年两熟。当时北方建有亚穆纳水渠,南方则有高韦里河三角洲灌区。在中世纪的1000多年中,南亚次大陆建造了数万座水坝用于灌溉,其中位于博帕尔东南的一座水库库区面积大约达到650km2。当17世纪英国入侵时,这两个国家已有数千座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遗迹。这些工程往往不断损坏,不断修复。19世纪前期,重建一些主要的灌区。20世纪修的最有名的灌溉工程如:1915年完成的三合渠,引杰赫勒姆河水穿过杰纳布河和拉维河,是世界较早的跨流域引水工程;1932年完成的苏库尔闸引水工程,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有控制的引水灌溉渠系,引水1346m3/s,灌田300万公顷。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全国灌溉面积约1150万公顷。

印度从19世纪起建有大量大型灌渠。如:改建高韦里河三角洲渠系上的古大阿尼卡特坝,可灌田44万公顷;1836~1866年建大渠4条,灌田约200万公顷,其中有当时世界最大的引水工程戈达瓦里河三角洲渠系;以后十年中又兴建大渠5条,其中有横贯印度半岛的贝里亚尔渠。20世纪经陆续兴建,至60年代末,印度灌溉面积达3800万公顷。

锡南(今斯里兰卡)自公元前 5世纪就开始发展灌溉。特别是公元2世纪至14世纪之间,斯里兰卡岛中部干旱地区修建了大大小小的蓄水池达1500余座,形成了许多水库、塘堰、渠系结合的灌溉网。后渐衰落,19世纪以后逐渐恢复并修建新式大灌渠。

亚洲其他地区早在公元前1050年,柬埔寨就在吴哥窟附近修建了暹粒河灌区,并且一直使用到现在。日本在公元前6世纪已有水利记载,以后大量修建山塘、水库,20世纪开始修大型灌区,至1947年全国水浇地已占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岛,自古引水种稻,19世纪始建新式工程,20世纪60年代灌溉面积约380万公顷,大量的古代工程仍在使用。

苏联中亚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灌溉始于公元前6世纪。8世纪中叶以后,这一带是阿巴斯王朝的四大粮仓之一。自1918年以后开始兴建现代灌溉工程。自1939年完成费尔干纳大渠,长344km。二次世界大战后又修长1560km的卡拉库姆渠等,建成了一些大型灌区。

美洲灌溉可追溯到古老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

秘鲁的灌溉历史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开始。皮斯科河谷公元前已有灌溉工程。公元1~600年间是水利工程大发展的时期,此后印加帝国统治的1000年,灌溉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阿根廷于1577年兴建了杜尔塞河引水工程。中美洲墨西哥等地的灌溉工程则至16~17世纪才出现较多的记载,到1946年灌溉面积达123万公顷,此后20年中修建了196座水库和989处引水坝, 1966年灌田280万公顷,技术上也有发展。美国自1847年开始,迅速发展灌溉事业,技术水平也提高得很快,20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发展喷灌,1967年喷灌面积达300万公顷,总灌溉面积达1700万公顷。

排水早期农业是在河流沿岸发展起来的,需要排干沼泽,进行土地垦殖。公元前5

世纪中叶,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载了尼罗河谷的排水工程,以后罗马的瓦罗在《论农业》一书中提到了修建排水工程的规范。世界上许多早期的城市都有完备的排水系统。

荷兰的排水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它是与联系在一起的。公元 4世纪,这一带就开始出现人工海堤。从10世纪开始,盛行筑堤造田工程。最初在圩田内实行自然排水。1612年开始利用风车抽水围垦沿海低地。几百年间,依靠人工堤防共围垦出7100km2以上的土地,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现代的须得海工程和莱茵河三角洲工程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见)。

荷兰的排水工程技术以后又扩展到欧洲的其他地区。英国从13世纪开始排水,把大量低洼地改变成农田。1531年制定法律,国家直接干预排水事业,并于1918和1930年两次颁布国土排水法案。法国在1620年首先使用瓦管排水。英国于1724年首先使用鼠道式暗渠,1764年出现了有压地下水的沼泽地的排水方法,1843年发明圆形瓦管制造机,19世纪后半叶又发明了挖沟机。在东欧、波兰从13世纪起就开始排水,罗马尼亚的排水历史甚至比灌溉历史还要早。希腊的排水工程则主要是为了防洪。

近100多年来,在世界其他地区,由于农业灌溉的急剧发展,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日益突出,进一步推动了排水工作的发展。埃及于1909年以后大力发展深沟排水解决了棉田的盐碱化问题。美国于1849~1850年建立了沼泽地法案,排水自东向西发展,除沼泽排水外,还发展灌区排水,大量使用瓦管暗沟,到1960年排水面积约4100万公顷。加拿大排水有 200多年历史。巴基斯坦结合井灌发展垂直排水,20世纪60年代末有深井5500多眼,并有大面积地面排水网。

截至20世纪60年代末,全世界(除中国外)有人工排水设施的土地总面积约 1亿公顷。其中美国占3700万公顷,苏联为811万公顷。此外,加拿大、印度、匈牙利、波兰、日本和意大利等国有人工排水设施的土地面积也相当大。

防洪水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在发展水利的同时,人类必须与水害作斗争。

修筑堤防自古以来,世界上最普遍的措施就是沿河流两岸修建堤防(见)。

公元前3400年左右,埃及人就修建了尼罗河左岸大堤,以保护城市和农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右岸大堤也逐渐建立起来。尼罗河大堤从开罗至阿斯旺约有

900km,并向上游继续延伸200km。

从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的有关条款记载中,可以看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已有了比较完整的保护土地的堤防。

此外,意大利的波河河谷、法国的低洼地、英国的沼泽地以及巴基斯坦信德省内都有许多古老的防洪堤防。波兰的系统堤防建于公元12世纪。

美国防洪工程始于1717年。当时法国探险家、路易斯安那总督边维尔下令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建造了第一道高的堤防。至1735年,新奥尔良附近的河流两岸已有逾50km长的堤防。

1919年,荷兰与德国签定协议,在莱茵河下游修建防洪堤。这一工程一直持续了近40年,至1955年才最后完成。

建造水库建造以调蓄天然来水,是另一种普遍的防洪方法。

公元前2650年前后,埃及在杰赖维干河上修建了异教徒坝,从而建成了一座完全用于防洪的水库。尼罗河畔的美利斯水库是利用法尤姆绿洲的天然洼地改建的,它兼有防洪和灌溉的双重效益,约建于公元前2300年。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巴比伦时代曾利用幼发拉底河沿岸的哈巴尼亚湖和阿布恩迪卜斯盆地作为滞洪调节池。斯里兰卡的明内里耶水库约建于公元前 3世纪,周长达32km。

整治河道早在公元前9世纪,德国人就利用筑堤和裁弯取直等方式整治莱茵河道,以保护施特拉斯堡东部和东南部的低洼耕地。11世纪,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也有一些局部的防洪措施。19世纪,莱茵河逐步得到分段整治,其中从施特拉斯堡至巴塞尔之间的一段约于1885年完成。

1879年6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在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属下设立密西西比河委员会,并拨款100万美元用于河道治理。在此之前,堤防建设等资金都是由个人筹集。

现代防洪日本的大规模防洪工程出现于明治维新时期。俄国的正规防洪工程有 1877年的库班河工程和1915年的阿塞拜疆防洪工程。1917年3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防洪法案,授权陆军工程兵团在密西西比河和萨克拉门托河上修建,并研究其他河流的防洪问题;1936年的防洪法案则进一步制定了防洪工程措施,规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要在防洪工程中合作,委托农业土地部制定防洪计划,委托陆军工程兵团制定工程计划;1968年的国家洪水保险法案特别强调对洪泛区的土地利用加强管理,以减少洪灾损失。

在多数国家,由国家直接组织的现代化防洪工程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如波兰(1905)、法国(1910)、保加利亚(1944)、墨西哥(1944)、印度尼西亚(1947)、加拿大(1950)、印度(1954)、匈牙利(1954)和哥伦比亚(1955)等。

50年代以来,防洪工程措施以外的管理、、洪灾的预防计划等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

运河工程是人工开挖的通航河道。古埃及已有记载,中世纪以后在欧洲得到大发展。19世纪以后在全世界进一步推广,规模也越来越大。

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运河是公元前 1887~前1849年,古埃及塞劳斯内特三世时期建成的绕道尼罗河及其支流,经苦湖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古苏伊士运河。此运河后因泥沙淤积和年久失修而废弃。在欧洲,罗马人由于军事运输的需要,曾修建了许多运河。公元67年开联接莱茵河与马斯河的运河,长37km,可以避开北海沿岸的风暴。为了改造英格兰的剑桥洼地,罗马人曾挖掘了好几条运河,把卡姆河与乌斯河、宁河与威特姆河、威特姆河与特伦特河连接起来。上述一些工程至今仍在使用。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欧洲运河工程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12世纪,运河随贸易的发展而复苏,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等地势低洼的国家有85%的运输依靠内河航道。在意大利,1179~1209年建成了纳维格里奥大运河,以便从采石场向米兰大教堂工地运输石料。这条运河上出现了带有的。1373年,在荷兰梅尔韦德运河上的弗雷斯韦克建成了西方的第一座现代型复式船闸。1391~1398年,德国建成了从劳恩堡至吕贝克的施特克尼茨运河,沟通了北海和波罗的海。

16~18世纪是欧洲运河大发展的时期。法国于1642年建成了布里亚尔运河,把卢瓦尔河与塞纳河联接在一起。这条运河沿线建有40座船闸。1681年完成的朗格多克运河长250km,把比斯开湾和地中海连接在一起。这条运河沿途建有108座船闸,一条165m长的隧洞和三座大渡槽。一些小溪则利用涵管暗渠从运河下面通过。在德国,这期间曾开挖了许多运河,把易北河、奥得河和威悉河联接在一起。英国于1761年开通布里奇沃特运河,以便从沃斯利向曼彻斯特运输煤炭。1776年,这条运河延伸至默西河。大特朗克运河则促进了英格兰中部地区的发展,为出口贸易提供了到欧洲市场的水路运输。1773年动工,1822年通航,1847年竣工的喀里多尼亚运河穿过了苏格兰大峡谷,把沿线的许多湖泊联接在一起。

19世纪以后,世界各地开挖的运河迅速增加。1832年瑞典建成联接北海和波罗的海的约塔运河。1893年,希腊的科林斯运河开挖成功,把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联接在一起。在中欧,1840年建成路德维希运河,联接起多瑙河、美因河与莱茵河。俄国早在1718年就有很大规模的运河系统,至1804年,在伯瑞西纳和德维纳河之间开辟了一条运河。此后俄国还将伏尔加河、第聂伯河、顿河、德维纳河与鄂毕河的上游联接在一起以发展航运。美国于1825年完成581km长的伊利运河,沿河建造了82座船闸,从而促进了中西部大草原地区的开发。1829年,加拿大兴建了韦兰运河。在此期间,欧美以外地区也有一些运河,如缅甸的端迪运河,马达加斯加的潘加兰运河等。

19~20世纪最重要的运河工程是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位于今德国北部的基尔运河于1887~1895年兴建,总长,缩短了自英吉利海峡至波罗的海的航程达685km;20世纪两次扩展,沿线设8座船闸,通航船舶最大吃水,最大船宽。是联接红海和地中海的一条无闸水道,1869年11月17日通航,全长173km,大大缩短了从地中海至印度洋的航程。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国际水道,全长,依靠船闸越过分水岭。这条运河自1881年起开凿,中间一度停顿,1904年重新动工,直至1914年8月15日完工。

水能利用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等古文明发源地,利用水力冲动简单固定桨叶水轮来进行农产品加工、灌水和排水等,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已经出现。欧洲至中世纪已应用得很广泛。一直到近代,许多地区仍在使用。

近代水轮近代直接驱动机械为灌溉、排水、供水服务的水轮有卧式、立式两大类。19世纪不断改进装置和性能,提高效率,在北美、南非、南欧、北欧仍大量使用,直到20世纪初才逐渐被淘汰。

水轮机1827年法国人B.富尔内隆制造出第一台水轮机,只有6马力。到1832年造出了50马力的水轮机。由水轮发展成是一个大进步。稍后美国人.弗朗西斯及其他工程师陆续创造出适应不同水流情况的水轮机,为水力发电提供了必要条件。

水力发电限于电工学发展的水平,水轮机用于发电在初期进展很慢,直到19世纪后期解决了远距离输电之后才出现了。1878年法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水电站。1882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建成美国第一座水电站。此后在全世界迅速发展。1950年后进展更快,趋势是河流梯级开发,电站和机组向大容量发展,和等也有发展。

1936年美国于科罗拉多河上建成221m高的,装机容量至 134万kW。1942年美国在哥伦比亚河上建成,现有装机容量为648万kW。到1980年,全世界已建和在建的设计装机 100

万kW以上的水电站已达120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装机1260万kW。

全世界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约亿kW,1980年已开发约亿kW,占总量的20%左右。水电站装机容量(包括抽水蓄能电站)以美国、苏联等国最多。

城市水利一般来说,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必须采用工程措施来解决供水和排水问题及城市防洪问题。

早在公元前2900年前后,埃及就出现了为孟斐斯城供水的工程。公元前25世纪前后的许多泥版的记载都表明当时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有许多向城市供水的水库和渠道。大约在公元前2500~1700年期间,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两座大城市──摩亨约-达罗和哈拉帕。从对摩亨约-达罗的考古发现看,这座城市已有完整的供排水系统,多数房屋都有水井,排水沟从房屋通到街道,最后通到大河。

大约公元前800年,乌拉尔图王国(今土耳其东部)修建了向首都图什帕供水的渠道,全长56km。以后首都迁到托普拉卡莱,于是又扩建了输水工程。工程由一座水库(即今凯希什湖)、两座主坝、若干座副坝和两条主干渠组成。

公元前700年左右,向耶路撒冷供水的长530m、高2m的输水隧洞建成。亚述帝国在这期间也建成了向尼尼微城供水的渠系,输水道长约80km,其间有好几座石灰岩。最大的一座长约300m、宽13m,设有14座支墩。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建造了向萨摩斯城供水的隧道,长度约为427m。希腊人最先采用了青铜管或加固木管制的虹吸管,但应用并不广泛。公元2世纪为雅典城修建的一些蓄水工程一直使用到现在。古代罗马人的城市供排水工程在水利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见)。

维也纳在公元前 1世纪时已有了城市排水系统。渠系用砖石砌成,断面为×,应用有孔的石板制成排水渠道的进水口,使得污水可排放到封闭的砖砌水渠,再泄入最近的排水明渠。这一渠系在中世纪时曾重建。

巴黎的第一个重要输水系统建于12世纪,并一直使用到17世纪。18世纪中叶,法国着名水利工程师H.皮托主持建造了蒙彼利埃市水道,其中有一段1km长的罗马式石拱。在美洲,墨西哥城于15世纪末已初具规模,街道与运河交错,运河上设有调节水量的闸门。伦敦在1582年开始使用活塞泵供水,17世纪时的城市供水渠道超过60km,设置40道闸门,市内配水系统由木制管道构成。日本水户的笠原高架水渠建于1663年,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排水系统也日趋完善。由于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因而使得输水渠道越来越长。现在的输水管道长达一百公里以至数百公里已很普遍。美国科罗拉多输水道主干线长达389km,年输水量达15亿m3。

水利法规人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为地对自然水进行分配,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了协调矛盾,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制定水利法规(或称水法规)。

巴比伦时期的《汉穆拉比法典》在第53~56条中明文规定:“如果有人忽视维修堤防而造成决口,他应赔偿由此给其他土地所有者带来的损失”;“如果他无力赔偿损失,则他本人及其财产将被拍卖,受损失者将分得这笔钱”等。

在瑞士等国家,罗马法规和旧德意志法规都规定了个人与公众的水权是不同的。根据罗马法规的规定,除去极小的水源外,一切永久性自由流动的水都是公共水资源,其使用权属于罗马公众。对什么是“永久性自由流动的水”罗马法规的依据是“终年不断”,而旧德意志法规的准则是“能够航行和浮运”。因此,较大的河流的水权属于罗马公众,而较小河流则有私人使用权。

古印度婆罗门经典《吠陀》和其他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许多有关水利设施管理方面的规定。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已有如下一些规定:“一般情况下,从建有水坝的河流、湖泊中用水,要支付生产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国家税收。”“在饥荒时,国王及其臣民在水坝附近建立临时住所。”“河流中的水生动物、水渠和水坝受到保护。捕鱼要在获得许可时才能进行。”“……如果个人的水坝失于管理长达 5年,其管理权则由国家接管。如果公众捐款建造水坝,则 5年内免税;如系修理旧坝,则免税4年。”

早在1369年,印度的一则碑铭就已明确规定了建造水库的选址及施工规范,规定了12条必须具备的条件及6条必须避免的水利条件。

在西班牙,7世纪颁布的法典已明确规定,水是西班牙土地的“血和生命”。12世纪颁布的《唐·杰姆国王水法》曾一直延续影响了好几个世纪。这一水法规定了两条重要的原则:①水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属于受益土地。因此当土地所有者变更时,水权也自动转移。②水的管理权掌握在有关的农场主手中,他们的管理实体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政府有意识地限制自身的职能以保证这些管理机构的工作不致受到妨碍。这项水法建立了巴伦西亚地区土地灌溉规则,把这一地区改造成富庶的柑橘产地。

13世纪亨利三世统治英国时期,曾致力于改造拉姆尼沼泽。此后至1427年产生英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项重要的排水法规。爱德华三世统治时期(1312~1377)曾颁布法令,禁止往泰晤士河倾倒垃圾。1388年的一项议会法令专门写明了这个问题。15世纪初,法国国王查理六世也宣布反对把废物倒入塞纳河。

19世纪中叶以后,有关水利的各项法规日益增多。除了欧洲各国的法规日益健全外,亚洲的印度、伊拉克、土耳其、柬埔寨,非洲的突尼斯,美洲的加拿大和波多黎各都颁布了有关法规。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国多数都有了比较完备的水利法规,有的国家还出现了多部。水利法规已逐步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详细,其门类也日益齐全。

基础研究水利工程技术是在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对这些工程技术及其基本原理进行探讨,开展基础研究则滞后了许多年。古代和中世纪虽然也有一些重大的发现和经典性着作,但真正的基础科学研究则出现于西方文艺复兴、产业革命时代以后。进入20世纪以来,其发展速度更快。

水力学古代人很早就发现了的许多现象,并作出了一些科学的总结,其中以阿基米德发现浮体定律为代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成为实验水力学的前驱。17世纪,正式出现水力学这个科学名词,1686年I.牛顿提出了水力相似性原理。18世纪丹尼尔第一·伯努利和L.欧拉等人创立了水动力学,并使之与实验水力学平行发展。18世纪中叶,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提出使用水工模型进行水力学等试验。1841年美国第一座现代的水工实验室在马萨诸塞州的卢韦尔建立。19世纪科学家发现了管流和明渠流两种流态,并提出了弗劳德相

似准则和区分流态的雷诺数,推导出紊流的雷诺公式。1898年德国着名水利专家H.恩格斯创立河工模型试验室。他进行治河模型试验达几十年。进入20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水工实验室。模型试验相似原理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英国人在南亚次大陆和埃及的灌区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工作,对渠道的冲淤和透水地基上筑坝等研究更为突出。德国航空学家于1904年提出的边界层理论,很快就被水力学者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卡门于1912年完成了着名的“卡门涡街”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水力学的内容。

水文学早在公元前3200年前后,埃及人就掌握了尼罗河水位变化的规律,并开始使用原始的水位计。在古希腊已有许多人开始讨论问题。直至16世纪,法国人才以严谨的方式证明水流的最终来源是海水或大气中的水汽。早在公元前4世纪,印度已开始广泛使用雨量计。1687年英国水文学家E.哈雷首先采用蒸发器测定了水面蒸发率。19世纪初,J.道尔顿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蒸发速率与水汽压力的饱和差成正比的理论,为蒸发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000多年以前,伊朗人.卡拉季就写出了有关地下水的专着《潜水的开发》。16世纪以后,地下水文学有很大发展。其中

土力学(又译太沙基)发表《土力学》一书,标志着这一学科基本形成,40年代他又出版了《理论土力学》和与人合作出版了《工程实用土力学》。随着土力学和岩石力学的发展,筑坝技术理论才日益成熟并趋向于规范化。

坝工设计理论19世纪50年代,兰金研究了疏松土质的稳定性问题,此后德·萨齐里和德洛克等研究了重力坝设计中砌石和基础的应力问题。1861~1866年建造的古夫尔·登伐重力坝是世界上第一座用现代技术理论建造的大坝。它位于法国弗兰河上,最大坝高60m,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大坝。和的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也大体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但正式应用于拱坝设计是在1922年。的合理设计则还要晚一些。

发展趋势在工程建设中,20世纪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具有大型化、综合化、跨流域、多目标等特点。

工程大型化1961年意大利建成262m高的瓦依昂双曲拱坝,次年瑞士建成285m高的大迪克桑斯重力坝。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巴西和巴拉圭边界河流巴拉那河上的伊泰普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60万kW。最大的地下水电站为加拿大,总装机容量为万kW。

世界的高坝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苏联1980年建成的努列克土石坝高300m,而1989年建成的的高度则达335m。

跨流域引水20世纪世界上跨流域调水逐渐普遍。其中最着名的有美国、澳大利亚古尔加底输水工程等。

多目标综合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对水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全球性水资源短缺,城市防洪标准日趋提高,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水利部门在对河流开发的规划阶段即注意,兼顾各个用水单位的利益,实施。如从19世纪末开始的莱茵河开发,1933年后美国田纳西河干流开发,1927~1932年及1944~1976年苏联第聂伯河干流中下游开发,1931年后美国哥伦比亚河干流等的开发,都是较早的例子。

现代水利的发展不仅要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还必需注意解决人类活动对水的不良影响。未来的水利事业将是技术、经济、生物等多学科的结合,以便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这种多目标的综合利用将是世界水利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书目

, History of Hydraulics, Iowa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 State University of Iowa,Iowa,1954.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n the World,2nd ed., International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ICID),New Delhi,1969.

福田仁志着:《世界の灌溉──比较农业水利论》,东京大学出版会,东京,1974。

Flood Control in the World,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ICID),New Delhi,1976.

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

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 摘要: 中国农业自古以来在水的条件方面一直很不理想。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亟需靠人工灌溉来保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和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因此中国自远古就开始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 关键词:中国农业水人工灌溉重视农田水利 Abstract: Chinese agriculture since ancient times in terms of water conditions have been very satisfactory. China climate in most areas affected by the monsoon rainfall is very un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year often can not meet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agriculture needs by artificial irrigation.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base. Water conservancy, except water, human surviv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has always been a country event. So since ancient China bega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works. Key words: Chinese agriculture, water, artificial irrigation, attention,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前言: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大禹治水至今,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已有5000多年历史。中国古代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农田水利工程。有的工程就其规模之大设计的巧妙和高超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之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水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有些地区农业的盛衰与水利的兴废直接有关。几千年来丰富的水利资源滋养了中国农业。同时历史上旱涝灾害频仍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农田水利、克服旱涝灾害的斗争史。 正文:中国古代农田水利大体经历了下列发展过程。 一、战国以前与当时的井田制农业相适应布置在井田上的小型灌排渠道——沟洫是这一时期农田水利的代表型式。传说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禹治水时已经发明沟洫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得到很大发展。至周代农田沟洫逐渐形成系统并趋完善。据《周礼》的描述当时的沟洫大致可按功用不同和所控制的灌溉面积大小分为浍、洫、沟、遂、畎、列各级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从农田排水的作用形成有灌有排的农田水利体制。除了直接从河流中引水的形式外当时还出现了人工蓄水陂池。即在天然湖沼洼地周围用人工修筑的堤防构成的小型蓄水库可以调蓄河水和天然降水提高灌溉能力。西周时京都今西安市西南附近有灌溉作用的池就属这种灌溉型式。东周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开始使用和推广水利工程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吴王夫差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如春秋时期公元前613前591年间楚国在今安徽省寿县建成了芍陂当时是由孙叔敖主持修建的并于公元前548年将发展农田水利定为国家的法典。公元前563年郑国也兴建了新的灌排系统。 二、战国至西汉时期这一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蓬勃兴起。大型渠系工程取代了农田沟洫水利工程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海河流域方面战国初年魏国邺令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了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漳水十二渠。由于漳水含有较多的泥沙带有丰富的有机和无机养分该渠的兴建不仅发展了灌溉而且肥沃了农田改良了土壤。西汉以下数百年间邺县一带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当与漳水十二渠的兴修有关。长江流域方面秦昭王时在秦蜀守李冰的主

灌溉知识

(二)灌溉系统的组成 一般灌溉系统应包括水源取水工程,各级输配水渠道,渠系配套建筑物和田 间工程等.实际上很多灌区都有灌溉与排水两个方面的要求,旱时灌溉,涝时排水.所以还要安排与灌溉渠系相对应的排水沟系,组成灌溉排水系统. 1,水源取水工程 自水源取水并引入农田灌溉所需修筑的进水闸,拦河坝,水库,泵站等,均 属于取水工程. 2,各级输配水渠道 按照灌区的地形条件和所控制灌溉面积的大小,灌溉渠系一般分为干,支, 斗,农四级固定渠道.对于小型灌区,地形平坦,面积较小,只设干,支两级渠 道即可.干渠主要起输水作用,它把从渠首引入的水量输送到各灌溉地段.支渠主要起配水作用,把从干渠分来的水量,按用水计划分配给各用水户. 3,渠系配套建筑物 灌溉渠系配套建筑物,一般包括分水闸,节制闸,泄水闸,渡槽,倒虹吸, 跌水,陡坡,涵洞,桥梁和量水建筑物等,其作用主要是输送,控制,分配和量 测水量等. 4,田间工程 32 田间工程是指农渠以下的毛渠,输水沟,畦和灌水沟以及护田林网,道路等, 水田还包括格田田埂.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作物对灌溉,排水的要求,促进农业增产. (三)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1,灌溉水源 选择灌溉水源,除考虑水源的位置要靠近灌区便于引水外,还应根据灌溉方 式考虑水源的水质,水位和水量是否符合要求. 1)灌溉对水质的要求 灌溉对水质的要求,包括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等方面.灌溉 对水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保证作物产品符合卫生标准.具体要求见国家制定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2)灌溉对水源水位与水量的要求 灌溉对水源水位的要求,是要保证自流灌溉控制面积最大所需要的水位高 程;在水量方面是要满足灌区不同时期的用水需要.实际上,水源来水过程与灌溉用水过程之间经常不相适应,不能满足水位上和水量上的要求.因此,要考虑修建壅水坝,节制闸,水库等水利工程建筑物,以抬高水源的水位,并调节水源 的流量,或者兴建泵站,将所需的灌溉水提到灌区所要求的高程. 2,取水方式 不同的灌溉水源,其取水方式也不同.但大致上可分为自流取水灌溉和提水 取水灌溉两种方式,上海市主要是提水取水灌溉方式. 提水取水是在水源水量丰富,但水位较低,自流引水灌溉困难或不经济, 应考虑采用提水取水,就近建泵站提水灌溉,这种方式可使干渠长度大为缩短, 输水建筑物工程量相应减少,但增加了机电动力设备以及年运行费用. (四)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 骨干与田间工程配套合理与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因此搞好渠系建 筑物的配套工作至关重要.

中国传统水利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对于人类来说,水像空气和食物一样重要。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无不首先在大河冲积平原发展起来,无不借助于河流的慷慨赠予,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是,天然降水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并不总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离不开有益生存的水利建设,也离不开治理水害的斗争。在中国,大规模开展除害兴利的治水活动已有四千年之久。第一部中国水利史则始创于公元前100年前后。当时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名著《史记》中专门安排了一章,记述从公元前22世纪的大禹治水到他生活的年代的重大水利事件,命名为《河渠书》。在《河渠书》中,司马迁还详细记述了公元前109年跟随汉武帝参加惊心动魄的黄河堵口的施工场面。尔后,他感慨万分地说:“甚哉!水之为利害也。①”强调指出水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提出了以防洪、灌溉、排水、航运、城镇供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概念。②司马迁的感慨不无道理,的确,水利事业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继司马迁之后,编写水利的历史,总结历史治水经验以为后世借鉴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一部水利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掌握水的运动规律,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其中,水利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本书的绪论中,作为水利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与展望,我们将从轮廓上介绍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科学技术的特点与不足;分析水利活动与社会进步和自然演变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进而从历史体验和哲学思考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即人们的水利活动的成败得失,不能只是从其是否符合水本身的规律来考察,而应该把它放在自然与社会共同构成的大系统中来评价;引申出兴利除害的水利活动将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的规律性认识;以及水利科学技术史研究今后的主要方向等。 第一节中国传统水利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古代,中华民族在社会发展和与自然灾害搏斗的历程中建立了符合自身江河特点、水土资源条件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和完善了水利科学和技术,我们称之为传统水利。传统水利在华夏民族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和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记·河渠书》,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我国的传统水利按照建设的规模和技术特点,大致可以分作3期:大禹治水至秦汉,这是防洪治河、运河、各种类型的灌排水工程的建立和兴盛时期;三国至唐宋,是传统水利高度发展时期;元明清,水利建设普及和传统水利的总结时期。① 一水利的起源与第一次建设高潮(公元前22世纪至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历经青铜工具特别是铁器的广泛使用,也历经由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制度大变革,生产力出现了飞跃的进步。此外,秦汉政权的大一统和强盛的国力,对于需要大规模社会组织的水利建设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一时期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并有一批传统水利的大型精品问世,有的至今仍卓然于世。在水利建设的基础上,这个时期水利科学技术也取得较快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和活跃的学术争鸣,也有助于科学技术的繁荣。在西周及其以前的奴隶制国家时期,中国传统水利技术较之古埃及、古巴比伦,特别是奴隶制高度发达的古希腊略逊一筹,而在春秋战国以来,中国

农田水利条例政策

( 规章制度)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0148 农田水利条例政策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of farmland and water conservancy

农田水利条例政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介绍了《农田水利条例(草案)》制定的有关情况,并与水利部农水司司长王爱国一起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主持吹风会。 《农田水利条例(草案)》于4月2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田学斌强调,该条例的制定,对促进农田水利事业步入法治轨道、从根本上扭转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必将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田学斌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历史悠久,都江堰、郑国渠等工程著称于世、泽被子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大兴农田水利。到202019年底,全国建成各类水库9.8万座、大中型灌区7700多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019多万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39亿亩增加到9.68亿亩,全国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132亿公斤增加到6071亿公斤。在占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农田上,生产了占全国总量约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农田水利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田学斌强调,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田水利事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田水利欠账较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要真正把农田水利建设搞上去,就必须花大气力补齐短板。既要重视大型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动脉”,也要重视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但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发动、建设投入、规划统筹、运行维护、用水管理等制度还不够健全,立法缺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因此,全面总结多年来农田水利实践和地方立法经验,制定《农田水利条例》,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基本制度和长效机制,为农田水利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田学斌详细介绍了《农田水利条例(草案)》的主要内容。一是明确了农田水利工作的基本原则。规定发展农田水利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水高效、建管并重;二是建立了农田水利规划制度。规定编制农田水利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等因素,广泛征求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意见;三是强化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负责,强化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四是完善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机制。区分不同情况规定了工程运行维护主体和维护责任,建立了运行维护经费合理负担机制,规定占用农业灌溉水源、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应当予以补偿;五是规范了农田灌溉与排水管理。规定农田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合理确定水价,加强水质监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鼓励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措施;六是规定了保障扶持措施。规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投入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国家从金融信贷、基层水利服务

水利工程发展史

大禹:治水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李冰,他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郭守敬(元):提出了六条水利建议。第一条建议修复从当时的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县)的漕运河道;第二第三条是关于他自己家乡有地方城市用水和灌溉渠道的建议;第四条是关于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一带的水利建议的意见;第五第六条是关于中原地带(今河南省境内)沁河河水的合理利用和黄河北岸渠道建设的建议。庄熊罴(汉):龙首渠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征调了1万多民工,挖通起自征县(今澄城县)终到临晋(今大荔县)的渠道。郑国(战国):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战国末期,秦国国力殷实,重视水利,及至统一中国,生产力更有较大发展。四川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见郑白渠)和沟通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灵渠,被誉为秦王朝三大杰出水利工程。国家的昌盛,使秦汉时期出现了兴修水利的高潮。汉武帝瓠子堵口,东汉王景治河等都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宁夏、内蒙古的黄河河套,也都兴建了引水灌溉工程。 隋唐北宋五百余年间,是中国水利的鼎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水利建设遍及全国各地,技术水平也有提高。隋朝投入巨大人力,建成了沟通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大运河,把全国广大地区通过水运联系起来,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除了大力维护运河的畅通,保证粮食的北运外,还在北方和南方大兴农田水利,包括关中的三白渠、浙江的它山堰等较大的工程共250多处。唐末以后,北方屡遭战乱,人口大量南移,使南方的农田水利迅速发展。太湖地区的圩田河网、滨海地区的海塘和御咸蓄淡工程,以及利用水力的碾碨、水碓等都有较大的发展。水利法规、技术规范已经出现,如唐《水部式》、宋《河防通议》等。 从元明到清中期,中国水利又经历了六百年的发展。元代建都北京,开通了京杭运河。黄河自南宋时期夺淮改道以来,河患频繁。明代大力治黄,采用"束水攻沙",固定黄河流路,修建高家堰,形成洪泽湖水库,"蓄清御黄"保证漕运。这些措施对明清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也为淮河水系留下严重的后患。在长江中游,强化荆江大堤,并发展洞庭湖的圩垸,促进了两湖地区的农业生产。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的水利建设也有很大发展。但从整体而论,自16世纪下半叶起,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已趋缓慢。 清末民国时期,内忧外患频繁,国家无力兴修水利,以致河防失修、灌区萎缩、京杭运河中断,水利处于衰落时期。但是海禁渐开,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传入中国,成立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水利院校,培养水利技术人才。各地开始设立雨量站、水文站、水工试验所等;研究编制了《导淮工程计划》、《永定河治本计划》等河流规划。在这一期间也修建了一些工程,如1912年在云南建成了石龙坝水电站,20年代修建了珠江的芦苞闸,30年代修建了永定河屈家店闸、苏北运河船闸和陕西的关中八惠灌溉工程等。但在全国范围内,水旱灾害日益严重,整治江河、兴修水利,已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利进入飞跃发展时期。经过40年的努力,取得了远远超过前代的成就。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江河开始了全面的整治。全国整修加固堤防约20万km,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共8万多座,总库容4500亿m3。普遍提高了江河的防洪能力,初步解除了大部分江河的常遇水害,并为工农业和城市供水4700亿m3。农田水利方面,建成了万亩以上的灌区5300多处,配套机井250多万眼,全国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猛增到80年代的7.2亿亩,居世界各国的首位。在不足全国耕地一半的灌溉土地上,生产出占全国产量三分之二的粮食和占全国产量60%的经济作物。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温饱问题。全国水电装机到1987年已超过3000万kW,

农田水利知识点

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土壤水:通常将存在于非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土壤水,(土壤水是联系农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农田土壤水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水,气,热,养分等状况,与作物生长关系密切,是作物生长环境的核心要素之一。) 地下水:储存于饱和带的水分称为地下水。 土壤含水率:(习惯上称为含水量)是指一定量的土壤中所含有水分数量的多少,又称土壤湿度。 毛管水:是受土壤毛管力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毛管水依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又可分为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 毛管悬着水:在地下水埋深较大时,降水或灌溉水等地面水进入土壤,借助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 毛管上升水:借助毛管力的作用,由地下水上升进入上层土体的水。 凋萎系数:出现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凋萎点含水量,也称凋萎系数。 田间持水量:在地下水埋藏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当充分降水或灌溉后,地表水完全入渗,并防止蒸发,经过几天时间,土壤剖面所保持的含水量,即为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包括吸湿水,薄膜水和毛管悬着水,其数量是三者数量的和) 田间持水率:在生产实践中常将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叫做田间持水率。 SPAC系统的主要内容: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木质部,由植物的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交换,形成一个统一、动态的互反馈连续系统,即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 在这一连续体中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土壤、植物和大气是SPAC系统的研究对象。 SPAC系统研究的核心内容:水分在土壤、植物和大气中的传输。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向水势低的地方运动。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能取得高产潜力条件下的作物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量,包括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参照作物需水量(潜在腾发量):指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覆盖、生长正常、高矮整齐的开阔(地块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200m)矮草地(草高8~15cm)上的蒸发量。 作物系数:指不同发育期中需水量与可能蒸散量之比值。 植株蒸腾: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田面的水分蒸发,又称株间蒸发。 深层渗漏:是指灌溉水或降水水量太多,使土壤水分超过了作物根系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下渗到不能为作物利用的深层土壤现象。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指在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蒸发蒸腾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灌溉制度:是指某一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稳定高产,所制定的一整套向农田灌溉水的方案,包括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插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等四项内容。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一般用设计灌溉用水量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计算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 灌溉水利用系数:净灌溉用水量W净与毛灌溉用水量W毛之比称为灌溉水利用系数,用η水表示。 W毛=W净/η水(W毛:毛灌溉用水量,W净灌溉用水量) 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为灌溉模数。 畦灌:畦灌是将田块用畦梗分隔成许多矩形条状地块,灌溉水以薄层水流形式输入田间并渗入土壤的灌水方法。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像天然降雨一样进行喷灌。 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垄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垄沟,在流动的过程中借助重力作用和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 滴灌:滴灌是利用喷头、滴灌管等设备,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植物根区附近土壤的灌水方法。 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是灌溉渠道输配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东源县2016-2017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东源县水务局 二O一六年八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组织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具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持,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编制2016-2017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农水〔2016〕140号)及水利厅、市水务局转发的相关文件(粤水农水函〔2016〕1559)号、河水农水〔2016〕35号)的精神,我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兴水惠民决策部署以及水利部关于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强化规划统筹,规范建设管理,重视运行管理,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今冬明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约3.0068 亿元,其中省级投资2.0778

亿元、市县乡投资0.929亿元;计划完成工程总量:土石方280.795万方,砼7.6784万方。 (二)建设任务 1、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中型2宗) 大力推进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为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通过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计划对我县的4.3万亩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改造任务,工程总投资为0.4939亿元,完成三面光渠道70.84公里,计划完成工程量:土石方28.03万m3,混凝土2.45万m3。 2、山区五市中小河流2016年治理工程(11条河) 东源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完成河源市东源县曾田河(曾田河段)治理工程、河源市东源县船塘河干流(船塘镇段)治理工程等11条河流,工程总投资约为2.3971亿元,疏浚河道80.78公里,新建/加固堤防120.78km。计划完成工程量:土石方251.1047万m3,混凝土5.0873万m3。 3、农村电灌(排)改造(42宗)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工商业及居民生活区、经济作物区、鱼塘等地区的排涝标准,使涝区内10年一遇24h暴雨产生的径流量地区按1天排干,水田按3天排干,农村灌溉标准提高到75%~90%以上,计划在今冬明春对我县42宗小型机电排灌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重建和改造,新建、改造泵站42座。工程总投资约为0.1158亿元,建成后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091万亩,改善灌溉

论中国水利工程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2301086.html, 论中国水利工程历程 作者:段丹锋杨政翰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9期 摘要:我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农业发达,而农业灌溉必然离不开水利工程,所以从古至今我国的水利事业都发展迅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本文主要从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出发,逐步介绍到近现代我国的水利设备,研究了我国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作为现如今发展的借鉴和参考,希望能对我国当代的水利发展有所帮助,促进我国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 一、璀璨的古代水利工程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曾遥遥领先于世界,在水利工程方面也创造了举世无双的辉煌,其中的部分工程在今天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得不令人感叹古人卓绝的智慧。 战国末年秦国修建了郑国渠。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地势,可以最大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发控制的灌溉系统。在此之后的100年里郑国渠都发挥了极大的灌溉作用,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引泾灌溉工程。 秦昭王末年李冰在蜀地主持修建了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是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并且在江水自动分流、排沙、控制引水量等方面表现出了极为科学的理念和方法。直到今天都江堰都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为沿岸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保障。 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使得隋朝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后世历代王朝都以京杭大运河为基础建立了经各地物资运往首都的漕运体系。南方与北方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物产交流与经济交流愈发地丰富,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让沿岸的交通变得十分便利,在发生自然灾害是国家的赈济也更加方便。 二、新中国初期水利工程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大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历经混乱不堪的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基本上都已经年久失修,难以发挥防洪灌溉作用,甚至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隐患。虽然此时我国经济十分困难,但是国家依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积极建设水利工程。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已建成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国务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012年4月2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水利部部长陈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措施及成效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和1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和50%;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的60%-80%主要集中在汛期,连续几个丰水年或枯水年的情况时常发生;北方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占46%,耕地占60%,地区生产总值占4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国情,以及水旱灾害频发多发、水土流失严重和水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建设,战胜了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建成江河堤防近30万公里、水库8.7万余座,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超过7000亿立方米,

发展有效灌溉面积9.05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万平方公里,水电装机容量达2.3亿千瓦,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中央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推动农田水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以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农田水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投入不断增加。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出现的新问题,200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05]50号),设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的新机制。“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通过水利口安排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465.54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了277%;中央财政其他专项资金中用于农田水利建设889.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约1600亿元;利用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约200亿元。国务院每年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地通过项目带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绩效考核等措施,“十一五”期间引导农民累计投劳143亿个工日。

水利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水利发电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水力发电利用江河水流从高处流到低处的落差所具备的位能做功,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为了有效利用天然水能,需要人工修筑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调节流量的水工建筑物,如大坝、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水力发电效率高,发电成本低,机组启动快,调节容易。 国外发展现状: 全世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约为22.61亿kW,分布不均匀,各国开发的程度亦各异。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是三峡水电站,他的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2002年底,全世界已经修建了49700多座大坝(高于15m或库容大于100万m3),大坝建设情况见下表,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其中中国的大坝有25000多座。世界上有24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90%以上的能源,如巴西、挪威等国;有55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50%以上的能源,包括加拿大、瑞士、瑞典等国;有62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40%以上的能源,包括南美的大部分国家。全世界大坝的发电量占所有发电量总和的19%,水电总装机容量为728.49GW。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度已在60%以上。 世界各国水能开发情况: 美国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位 加拿大水电比重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 巴西水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四位。 挪威能源消费中水电占一半。 国内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水力发电这一方面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水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是借助水能资源,然后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利用,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新兴方式,这一种发电方式具有无污染、可再生、成本低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

世界水利发展史

世界水利发展史 水利事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的水利事业源远流长(见中国水利史)。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水利事业可上溯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美洲的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水利遗迹距今也有两三千年以上。埃及和巴比伦的水利技术以后传播到希腊和罗马。文艺复兴以后传遍欧美各国。公元前3世纪的阿基米德对水的浮力理论,和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对水流理论都作出了贡献。1824年,英国人J.阿斯普丁发明了硅酸盐水泥,从而带动了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使土木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进一步推动了轻型混凝土建筑物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水电站。进入20世纪以后,许多新兴科学技术已开始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技术经济方案进行评估;用系统分析方法全面安排施工进度和评价区域性水资源;利用光弹模型分析和设计水工结构;利用喷灌、滴灌和渗灌等节省灌溉用水;利用遥感、超声波等手段分析、鉴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等。在工程建设中,20世纪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具有大型化、综合化、跨流域、多目标等特点。 灌溉人类很早就利用河水发展灌溉。四大文明古国都出现在大河流域,以灌溉为古代文明的基础。一般来说,早

期的灌溉都是引洪淤灌,以后发展为引水灌溉或建造水库、调洪灌溉。世界灌溉事业近200年来发展很快。1800年左右,全世界有灌溉面积800万公顷。20世纪初提高到4800万公顷。1949年达到9200万公顷,60年代末超过2亿公顷。突出的节水新技术有喷灌、滴灌等。 非洲尼罗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利用尼罗河水位变化的规律发展洪水漫灌。公元前2300年前后在法尤姆盆地建造了美利斯水库,通过优素福水渠引来了尼罗河洪水,经调蓄后用于灌溉。这种灌溉方式持续了数千年。19世纪初,埃及引种棉花和甘蔗等经济作物。1826年开始改建旧的引洪漫灌系统,进行常年灌溉。1902年阿斯旺坝建成以后,又由水库引水进行常年灌溉。1970年建成新的阿斯旺高坝,常年灌溉渠道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灌溉更有保证,并解决了防洪问题,每年还可发电100亿kW·h。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灌溉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巴比伦时期。由于幼发拉底河的高程普遍超过底格里斯河,因而对开挖灌渠十分有利。最早是引洪淤灌,以后发展为坡度平缓的渠道网。约公元前2000年,汉穆拉比时代已有了完整的灌溉渠系。干渠用砖衬砌,用沥青勾缝。当时的灌溉面积达260万公顷以上,养育着1500~2000万人口。干渠兼有通航与防洪的作用。当时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还专门对堤防失修、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浅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关键词】:农田水利; 水利建设; 新农村 【论文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文章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800mm,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年平均总量为281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步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67%,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

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 摘要:自古以来,农业的命脉是水利,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之一,其对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兴修水利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古代水利;建设 1 古代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水利问题,而且深知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我国从大禹治水开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莫不把兴修水利作为一件兴国兴民的大事来抓,水利兴则国兴,发展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从进入农业社会开始,我国就有了农田灌溉事业。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必然选择。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以亡,禹所以兴也。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防治水害,兴修水利,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水利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古代水利建设的重要成就 秦汉以来,我国的灌溉事业在其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其中一些已经经历了2 000多年的运用考验,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2.1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灌县附近的岷江上。这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守后,领导群众修筑的。将离堆凿开,使岷江变为两股,以分水势,既解除了岷江水害,又可使成都大平原得到灌溉和通航之利。其规模之宏大,治水方法之科学,技术成就之高超,在当时水利技术史上是罕见的。经历代整治维修和解放后大规模改建,至今仍灌溉着数百万亩粮田。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发挥效益时间最长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成为富有的粮仓,享有天府的称号。 2.2郑国渠,战国末年,秦用韩国水工郑国,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即所谓郑国渠。渠长150多km,灌溉关中平原。渠两岸的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变成收皆亩一锺。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时关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生动描绘了在郑国渠等灌溉渠的淤灌下,关中平原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情景。 2.3 芍陂(安丰塘),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在位年间(,楚国劳动人民在今安徽寿县南面兴建了芍陂。这是个大似湖泊的水塘,塘堤四周设有36道门,72道涵。它接引了六安山区流来的水,形成一座周围60多km的蓄水库,可以灌溉万顷农田。现在它成为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圩田是太湖以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的主要灌溉排水形式,至唐末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据当时人李瀚的记载,苏州、嘉兴屯田最发达。其中,嘉禾土田二十七屯,广轮曲折,千有余里。北宋范仲淹曾描述当年圩田的规模和技术: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以上只是较为著名的几例,其他诸如河南南阳六门堰、湖北宜城白起渠、安徽芜湖万春圩、政和圩、新疆等地坎儿井、汉武帝时引洛河水灌溉重泉龙首渠、黄河大堤、江浙海塘等都在我国农田水利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古代水利建设的主要特点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2) 一、实习目的 (2) 二、实习时间 (3) 三、实习地点 (3)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3) 五、实习内容 (3) (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东风渠穿漳涵洞。 (3) 1、引黄入冀补淀工程 (3) 2、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邯郸段 (4) 3、东风渠穿漳涵洞 (4) (1)、涵洞 (4) (2)、倒虹吸管 (4) (二)、邯郸生态水网魏县段。 (5) 1、邯郸生态水网 (5) 2、灌溉渠道规划 (5) (1)、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 (5) (2)、干支渠规划布置 (6) (3)、斗渠和农渠规划要求 (6) 3、灌溉渠道的防渗 (6) (1)、断面形式的选择 (6) (2)、防渗材料的选择 (6) (3)、止水材料的选择 (6) 4、灌溉渠道上闸门 (7) (三)、邯郸生态水网漳滏河滩区北张庄管理站。 (7) 1、橡胶坝 (7) 2、泵站 (8) 六、实习总结 (8)

前言 农田水力学是一门利用灌溉与排水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的科学学科。"灌溉与排水(irrigation and Drainage)"是世界上对本课程的一般命名,而我国习惯称为"农田水利学",原苏联称为"水利土壤改良"。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不可缺少的实习。而通过此次实习,可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很好的加强了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提高专业素质,在加深对所学农田水利学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为后续课程知识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明白以后的工作选择和环境,以及更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实习目的 (一)、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这个专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增强专业信心和决。 (二)、了解灌区灌溉渠道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

中国水利史研究的现实意义

中国几千年来亿万人在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息滋长,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成就?有没有远大前程?只有过去的历史能说明,只有历史能振奋他们现在的精神,鼓舞他们继续前进。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3500多里的运河又何尝不是?数千里的黄河堤防、千里的海塘、几亿亩的水田又何尝不是? 看到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都江堰,技术上以简单驭复杂,谁能不叹先民的巧夺天工?13世纪郭守敬提出海拔概念,谁能不说他先进?我们过去千百年是这样,近代百年落后只能算是病态。我们有信心赶上前去,政治经济是如此,科学技术是如此,水利技术也决不例外! 水利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中国4000多年来以农业经济为主,水利正是农业的命脉;近代的能源用水、水运交通等等,水利也占无比重要的地位。由此,以工农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规律,不能不探寻历史。这些关系和规律是战略规划必不可少的。 水利是有地区性的,特别是规划性问题,不能照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当然也有时代性,不能照抄旧的。水利得失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地区的划分和发展的布局,它的得失既需了解现实条件,也要求诸历史经验。 中国北方多沙河流,自古以来的灌溉工程都是汉代人所说的“且溉且粪”,就是淤灌,不但用水也用泥沙。西方水利技术是从清水湖河的治理、发展而获得的经验,只注意用水,视淤沙为害。英国人在埃及所兴水利,忽略了利用尼罗河的洪淤,已带来了不小问题。其实水沙既可以为害,也可以为利,问题是要除其害,兴其利。技术上的困难,是要研究解决的目标,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更不能转移我们的战略目标。这一类战略目标往往是受历史经验的启发而定出来的。

科技的发展一般是推陈出新,是逐步深入发展,不是完全更新。由发展提高再成为质变。以新代旧,旧有的技术成果应当研究改进提高,不应完全扬弃。有的扬弃了是损失,有的更是扬弃不了。 古代水利技术至少有一部分是活的,能继续发挥作用,如治黄防洪的某些技术、古老都江堰的布置等。还有不少技术虽可以用新的代替,但传统办法仍有其长处。如能研究提高,综合新旧之长,亦未尝不好。如都江堰渠首分水鱼嘴,古代有好几种形式,都可代替闸、坝,简易耐久,省工省料。这种建筑物就值得研究一下。 水利事业作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固然应当找出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将来的建设,但它作为科技的一个部门,也应当找出规律。它的发展既和其他科技有共同规律,又自有其独特规律。这些规律都要从历史上找。共同规律也可作为科技发展规律的一个例证;独特规律可以为制定水利技术发展的战略性计划提供依据。 所以,水利事业作为经济一部分的发展规律和水利技术作为科技一部分的发展规律,都要从水利史研究中寻求。我们目前研究得不多,特别是前者研究更少,但都是必有的课题,目的都是通过总结过去,指导或印证现实,推测将来。 本文来源于七色彩影视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b1230108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