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试卷A

合集下载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E、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

2、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A、直接测量,B、间接测量,C、绝对测量,D、相对测量,E、非接触测量。

精密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精密机械设计考试试题

精密机械设计考试试题在进行精密机械设计考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以确保在答题时能够准确、全面地回答试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精密机械设计相关的考试试题,以及对这些试题的解答和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精密机械设计中,下列不属于常用的工程材料的是:A. 铝合金B. 钛合金C. 铜合金D. 塑料正确答案:D. 塑料解析:塑料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于机械设计,但由于其力学性能相对较差,不适用于大部分的精密机械设计。

2. 在进行轴承设计时,以下哪个参数对轴承的选型最为重要?A. 轴承内径B. 轴承外径C. 轴承宽度D. 轴承承载能力正确答案:D. 轴承承载能力解析:轴承的承载能力是指轴承在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

在轴承设计时,必须根据工作条件和所需负载来选择合适的轴承种类及尺寸。

3. 对于精密机械设计中的齿轮传动系统,以下哪个参数可以判断齿轮传动的平稳性?A. 齿轮材料B. 齿轮间隙C. 齿轮啮合角D. 齿轮模数正确答案:B. 齿轮间隙解析:齿轮间隙是指齿轮啮合时齿轮间的距离,对于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具有重要影响。

过大的齿轮间隙会导致齿轮传动的松动和振动,过小的齿轮间隙会导致齿轮啮合不良和噪声增加。

第二部分:填空题1. 精密机械设计中,总公差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的()两个部分组成。

答案:设计尺寸解析:总公差是机械设计中对零件尺寸所容许偏差的表示,由基本尺寸和公差两个部分组成。

2. 精密机械设计中,铣削是一种通过()来加工工件的方法。

答案:刀具旋转解析:铣削是机械加工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刀具的旋转和工件的线性移动来加工工件的。

铣削可用于加工各种曲面形状和腔孔。

3. 精密机械设计中,表面光洁度是指工件表面的()特征。

答案:粗糙度解析:表面光洁度是指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特征。

粗糙度是表面不平整程度的度量,通常使用Ra值来表示。

第三部分:解答题1. 请简述对机械设计中的热影响和热处理的理解。

答案:热影响是指在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由于热量的影响而使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的现象。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含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 (绝对、相对测量:是否与标准器具比较)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误差=X-X0)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

(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模拟试题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模拟试题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完全互换(绝对互换) 、 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 。
2. 基轴,基孔。
3. 小径。
4. 轴,过度,上。
5. Ra,Rz 。
6. 普通螺纹公称尺寸,中径公差带,顶径公差带和旋合长度。
7. 体外作用,最大实体,实际,最小实体。
8. 定向负荷,旋转负荷,摆动负荷。
9. , r , p , 。
=IT6=16μm
(2)本题无特殊要求,选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为H,即EI=0。
(3)轴的基本偏差: = ES – ei = +25-ei ≤+32 即ei ≥ -7
查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为 j , ei = -5
(4)选的配合为:φ 50
(5)公差带图为:


+25
+
0
-
+11
H7
jjj
为9级,轴为9级
⑵ 基孔制,孔的基本偏差为H EI=0 Xmin=EI-es=0,es=0
轴的基本偏差为h。ei=es-Td=-52μm,
(3) 配合代号 Φ30=H9/h9
2. 答:⑴ 求平均值=
+
0
-
+52
TD
Φ30mm
ES=EI+TD=+52μm
Td
-52
+−++++−++
齿厚公称尺寸
与上、下偏差
返 回 目录

= . −.
−.
21
模拟试题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①、2. ①、3. ③ 、4. ④ 、5. ② 、6. ③ 、 7. ①、 8. ② 、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试题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1. 互换性生产的技术基础是()。

A 大量生产B 公差C 检测D 标准化2. 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属于()。

A 相对测量法B 绝对测量法C 综合测量法D 间接测量法3. φ20f 6 、φ20f 7 和φ20f 8 的相同偏差是()。

A 下偏差B 上偏差C 实际偏差D 公差4. 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

A 公差值的大小B 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C 标准公差因子D 基本尺寸的大小5. 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A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职能B 形状和定向误差的职能C 定向和定位误差的职能D 形状误差和跳动的职能6.GB1144 - 87 规定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采用()。

A 大径定心B 小径定心C 键宽定心D 中径定心7. 为保证使用要求,应规定轴键槽两侧面的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

A 平行度公差B 垂直度公差C 倾斜度公差D 对称度公差8. 螺纹的实际中径用()。

A 大径表示B 小径表示C 中径表示D 单一中径表示9. 齿轮的齿向误差主要影响齿轮转动的()。

A 齿侧间隙B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C 传动的平稳性D 载荷分布均匀性10. 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的组成环叫做()。

A 减环B 增环C 调整环D 修配环11.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

A 直线度B 平面度C 圆度D 同轴度12. φ40k6 ()轴颈与深沟球轴承内圈配合的性质为()。

A 过渡配合B 过盈配合C 过渡或过盈配合D 间隙配合13. 齿轮齿厚偏差Δ E s 用来评定()。

A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B 传动的平稳性C 载荷分布均匀性D 齿侧间隙14. 相配合的孔、轴中,某一实际孔与某一实际轴装配后得到间隙,则此配合为()。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渡配合D 过盈配合15. 利用同一方法加工φ50H7 孔与φ100H6 孔应理解为 ( ).A 前者加工困难B 后者加工困难C 两者加工难易相当D 加工难易程度无法比较16.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最主要的误差是 ( ).A 齿形误差B 齿向误差C 齿距累积误差D 螺旋线波度误差17. 孔的作用尺寸()。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含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1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 (绝对、相对测量:是否与标准器具比较)1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1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1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1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1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1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误差=X-X0)1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1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2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原则?列举互换性应用实例。

(至少三个)。

答:(1)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可以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

判断题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3)间接测量就是使用它的公称尺寸。

4)测量中,测量器具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

5)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6)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7)量块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工件尺寸既包含制造误差,也包含检定量块的测量误差。

8)同一公差等级的孔和轴的标准公差数值一定相等。

9)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10)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11)公差是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

12)φ10f6、φ10f7和φ10f8的上偏差是相等的,只是它们的下偏差各不相同。

13)为了得到基轴制的配合,不一定要先加工轴,也可以先加工孔。

14)实际尺寸较大的孔与实际尺寸较小的轴相装配,就形成间隙配合。

15)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微米,配合公差为30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16)某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为27微米,最大间隙为13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17)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公差等级低。

18)孔φ50R6与轴φ50r6的基本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19)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20)各级a--h的轴与基准孔必定构成间隙配合。

21)因为公差等级不同,所以φ50H7与φ50H8的基本偏差值不相等。

22)数值为正的偏差称为上偏差,数值为负的偏差称为下偏差。

23)配合公差越大,则配合越松。

24)一般来讲,φ50 F6比φ50 p6难加工。

25)某尺寸的公差越大,则尺寸精度越低。

26) Φ30相当于Φ30.028。

27)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28)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29)公差值可以是正的或负的。

30)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是用基本偏差来确定的。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简答题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题库-简答题

1. 试述滚动轴承相配件形位公差有何要求?答:a.轴颈和外壳孔应采用包容要求。

b.轴颈和外壳孔要有圆柱度公差。

c.轴肩和外壳孔肩要有端面圆跳动公差。

d.轴颈轴线和外壳孔轴线要有同轴度公差。

2.矩形花键联结形位公差有何要求?答:a.键和键槽的中心平面对小径定心平面轴线的对称对误差和等分度误差。

b.键和键槽侧面对小径定心表面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3.影响普通螺纹结合精度(互换性的偏差和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a.中径偏差b.螺距偏差c.牙型角偏差4.试论述齿轮渐开线检测时,采用的仪器名称、检测方法?答:齿轮渐开线测量仪;相对测量法、接触式测量。

5. 评价齿轮精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单个齿距偏差,齿距积累总偏差,轮廓总偏差,螺旋线总偏差。

6. 齿轮的基本使用要求是什么?答:传动的精准性,传动的稳定性,载荷分布的均匀性,侧隙。

7. 为什么要规定齿轮啮合时的最小侧隙?用什么指标评价侧隙?该最小侧隙的大小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是否有关?答:(1)为了保证传动灵活用以贮存润滑油,热补偿变形;(2)装配误差,制造误差,齿厚偏差,公法线长度;(3)无关(与润滑和转速有关)。

8. 试述矩形花键的形位公差要求有哪些?答:尺寸公差(定心表面):包容要求;位置度公差(键宽,键槽宽):最大实体要求。

9. 矩形花键的尺寸配合是什么?采用什么配合制?分为几种?答:(1)(2)矩形花键配合采用基孔制;(2)按精度要求分:一般使用与精密传动使用两种;按使用要求分:滑动、紧滑动和固定三种装配型式。

10.试述齿厚偏差检测时,采用的仪器名称、检测方法。

其他1、选定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在首先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精度要求,使综合经济效果为最好2、基准制的选用原则是什么?答:主要考虑工艺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这样可以减少备用的定值孔用刀具、量具的种类,经济效益比较好3、那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答:以下情况下,采用基轴制1)直接用冷拉钢材做轴,不再加工2)与标准件配合,如滚动轴承外环外径、标准圆柱销外径与孔的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期末试卷A
注意事项: 1.考前请将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填写清楚。

2 .所有答案请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形式:闭卷。

4.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

5.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共25分)
1(3分)机械精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正确地对零件的(),()以及()进行设计并将它们正确地标注在零件图,装配图上。

2.(2分)互换性是()。

3(1分)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合理地确定零件公差,而公差数值标准化的理论基础是()。

4(2分)尺寸偏差是指()减其()所得的代数差。

5(2分)孔轴形成配合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二是()。

6(2分)国家标准规定的两种等效的配合制是()和()。

7(2分)在零件公差带图中,决定公差带大小的是()决定公差带位置的是()。

8(2分)在几何公差项目中,平面度□的公差带形状是( )之间的区域,圆跳动↗的公差带形状是( )。

9(2分)螺纹代号60.7556M h h s LH ⨯---表示的含义为( )。

10(1分)表面粗糙度a R 的全称是:( )。

11(3分)对同一零件上同一要素既有尺寸公差要求又有几何公差要求,当对零件有特殊功能要求时,采用( ),如需严格保证其配合性质时应采用( ),若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可以采用( )。

12(3分)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包括( ),( ),( )。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配合中,配合最紧的是( ) A .
67r H B .6
7
s H C .78g H D .78f H
2.影响零件配合精度的下列参数是( )
A.尺寸公差 B.基本偏差 C.配合公差 D.加工误差 3.下列几何公差符号中是形状公差的是( )
A .//
B .↗
C .◎
D .〇
4.平键结合中,应分别规定轴键槽对轴线,轮毂键槽对孔轴线的( )公差 A.平行度 B 对称度 C 垂直度 D 位置度 5.关于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公差等级的不同尺寸的零件,大尺寸的表面粗糙度应比小尺寸的小。

B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粗糙度数值应比非工作面小。

C .同一零件上,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应比非摩擦表面小。

D .形成过盈和间隙的两表面,前者的表面粗糙度要小。

6.滚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在作旋转运动时所受的载荷类型是( ) A .定向载荷 B .旋转载荷 C .摆动负荷 D .正常载荷 5.关于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公差等级的不同尺寸的零件,大尺寸的表面粗糙度应比小尺寸的小。

B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粗糙度数值应比非工作面小。

C .同一零件上,摩擦表面的粗糙度数值应比非摩擦表面小。

D .形成过盈和间隙的两表面,前者的表面粗糙度要小。

6.滚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在作旋转运动时所受的载荷类型是( )
A.定向载荷
B.旋转载荷
C.摆动负荷 D .正常载荷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在选择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时,应尽量选用精度等级较高的公差等级.( )
2.滚动轴承内圈孔与轴颈采用基孔制配合,该配合与同名圆柱配合的配合性质是相同的.( )
3.若外螺纹存在螺距偏差或牙侧角偏差相当于增大了中径。

( ) 4.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取决于公差等级与基本偏差无关。

( ) 5.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 )
6.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 )
四.计算题(共36分)
1.(10分)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027015φ+,轴径为0.016
0.03415φ+-试分别计算
(1)孔,轴的极限尺寸。

(2分) (2)孔,轴的尺寸偏差及公差。

(2分) (3)极限间隙《或过盈》。

(2分) (4)配合类型和配合公差。

(2分)
(5)画出尺寸公差带图。

(2分)
2.(8分)已知0.0080.033457()N φ--和0.0700.054456()t φ++,试不用查表,确定下列两组配
合中孔,轴的上下偏差。

(1)7456H n φ (2)7
456
T h φ
3.(8分)如图所示零件图,若零件加工后测得零件尺寸为14.958φ,垂直度误差为0.04φ。

(1)该零件的中心要素应遵守什么公差要求。

(2分) (2)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并给出理由。

(6分)
4.(10分)加工一个轴套,已知加工工序为先车外圆1A ,为0.04
0.0870φ--,然后镗内孔2A ,为0.06060φ+,并应保证内外圆的同轴度, 公差3A 为0.02mm φ,求
壁厚的尺寸及偏差。

五.改错题(15分)
改正下列装配图和零件图的错误。

《要求在原图上用序号①②③······指示出错误;并正确标注在图上》。

提示:1)上图中至少有8处错误。

2)指示一个错误得一分,改正之得一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