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文化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涵盖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众多方面,从文学、哲学到音乐、绘画等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中国文化概论的一些考试题目及答案,并解析每个答案的背后的文化意义。

一、选择题1.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学和艺术B. 哲学和宗教C. 历史和文化传承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解析:中国文化概论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等多个方面。

只有理解了这些方面,才能全面理解中国文化。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文化的起源?A. 商朝的建立B. 夏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元朝的建立答案:B. 夏朝的建立解析:根据中国史书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夏朝时期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对后来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不包括下列哪位?A. 貂蝉B. 王昭君C. 杨贵妃D. 赵飞燕答案:D. 赵飞燕解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指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和西施。

她们都以美貌著称,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地位非常重要。

文人不仅仅是指写作或从事文学艺术的人,而是指那些有文化修养和学问的人。

古代文人通过文学创作和官员的身份,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2.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个制度从隋唐时期开始,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使得文人士子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进而影响着政治、教育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价值。

答案: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

传统的道德观念、家庭价值观、尊老敬老的传统等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智慧、艺术和哲学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持续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 ) 2002-10A. 《论语》B. 《易》C. 《荀子》D. 《礼记》2.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2004-10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 民族文化D. 国别文化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广义文化的是()2015-10A.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2008-1A .生产工具B .生活器具C .运输工具D .典籍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2017-10A.广义文化B.狭义文化C.民族文化D.国别文化6.狭义的文化又称()2007-10A. 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 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7.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C )2012-10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8.与英文Culture 对译的汉语是( ) 2008-10 2015-4 2016-4A .文学B .文章C .文化D .精神文明9.“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2006-10A .化学B .文学C .化解D .改易10.“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2007-1A .文学B .错画C .文章D .图画11.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就是()2015-4A中国传统文化 B中国古代文化 C中国文化传统 D中国民族文化12. 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 2002-10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 隋唐两宋13.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 2002-10 2012-10A.大西洋B. 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14.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2002-10A.人文环境B.地理环境C.生活环境D. 自然环境15.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2011-1A.归宿B.过程C.发展D. 资源16.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A. 封闭性B. 包容性C. 排他性D. 单一性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C)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3.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其主要著作是(A)A. 《论语》B. 《道德经》C. 《庄子》D. 《孟子》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D)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圣诞节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B)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6.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A)A. 陆上丝绸之路B. 海上丝绸之路C. 草原丝绸之路D. 空中丝绸之路7.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个省份?(A)A. 四川省B. 陕西省C. 河南省D. 甘肃省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四部小说?(D)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B.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D.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9. 中国古代的“五岳”中,位于山东省的是(C)A. 泰山B. 华山C. 嵩山D. 衡山10.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以“沉鱼落雁”著称的是(B)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1.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不包括以下哪一部?(D)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诗经》12.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标志着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A. 立夏B. 立春C. 立秋D. 立冬1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省的是(B)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应天府书院D. 嵩阳书院1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中,位于湖北省的是(C)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园”中,位于江苏省的是(A)A. 拙政园B. 留园C. 个园D. 豫园16.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绣”中,以“双面绣”著称的是(D)A. 苏绣B. 蜀绣C. 粤绣D. 湘绣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瓷”中,以“青花瓷”著称的是(A)A. 景德镇B. 德化C. 龙泉D. 宜兴18.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著称的是(B)A. 歙砚B. 端砚C. 洮砚D. 澄泥砚19.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曲”中,以“高山流水”著称的是(A)A. 古琴曲B. 琵琶曲C. 古筝曲D. 二胡曲2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茶”中,以“龙井茶”著称的是(A)A. 杭州B. 武夷山C. 安溪D. 黄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集

中国文化概论真题集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1.文化交流是一个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A.毕昇B.韩信C.蒙恬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A.赋B.诗C.词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15.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16.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这种现象始于A.公元5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17.作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的是A.善良B.孝悌C.节俭D.修身18.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是A.孔子B.鬼谷子C.孟子D.荀子20.“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写照,典出于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21.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A.以木结构为王B.以砖结构为王C.以瓦结构为王D.以土结构为王22.中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是A.《仓颉篇》B.《史籀篇》C.《千字文》D.《三字经》23.中国政府很早就有防灾思想。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

中国文化概论(00321)(2)

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代码0032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 C )• A.文学•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2、《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C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抽象思维3、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4、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著名道士是( C )• A.寇谦之• B.陶弘景• C.孙思邈• D.葛洪5、"以物比德"属于( D )• A.整体思维• B.伦理思维• C.辨证思维• D.类比思维6、佛教的创始人是( C )• A.张道陵• B.葛洪• C.释迦牟尼• D.孔子7、中国古代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 A )• A.什伍里甲制度• B.郡县制度• C.户籍制度• D.宗法制8、宫廷文化属于( A )• A.上层文化• B.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中层文化9、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 B )•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 B )• A.《刑书》• B.《法经》• C.《秦律》• D.《汤刑》11、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 B )• A.《说文解字》• B."书同文"• C."文字神赐"• D."圣人造字"12、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 C )• 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13、《尧典》载于( D )• 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尚书》14、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 C )• A.“治身”• B.“治人”• C.“治心”• D.“治学”15、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 C )• 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 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1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B )• 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7、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D )• 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8、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B )• A.唐• B.宋• C.元• D.明19、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C )• A.井田制• C.分封制• D.昭穆制20、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D )• 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沟通天神21、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A )• 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22、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为( A )• A.三纲• B.五常• C.五伦• D.十教23、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 )• A.24个• B.25个• C.26个• D.27个2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 D )• B.“南蛮”• C.“西南蛮”• D.“西南夷”25、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是( C )• A.血缘• B.地缘• C.亲亲• D.同门26、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 )• 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27、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C )• A.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2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运用的汉语汉字修辞格是( A )• A.回文• B.顶真• C.对偶• D.析字29、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B )•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明清时期30、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C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章太炎31、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是在( C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代• C.汉代• D.唐代32、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制措施的是( A )• A.迁都北京• B.改用汉胜• C.定族姓• D.迁都洛阳3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在隋代称作( A )• A.内史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34、“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D )• A.化学• B.文学• C.化解• D.改易35、《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2019年0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9年0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文化交流是一个(A)A.双向互动的过程B.不平等的过程C.反向逆动的过程D.单向反动的过程2.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C)A.山西地区B.河东地区C.关中地区D.江南地区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C)A.嫡庶B.血统C.男性D.女性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B)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千金药方》D.《神农百草经》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C)A.腑脏学说B.针灸学说C.经脉学说D.本草学说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D)A.毕异B.韩信C.蒙恬D.蔡伦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C)A.韩非子B.惠施C.管仲D.公孙龙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B)A.气象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隶属于(A)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元外省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C)A.东高西低B.中高东低C.西高东低D.北高东低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D)A.二百诸侯B.三百诸侯C.五百诸侯D.八百诸侯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C)A.赋B.诗C.词D.戏剧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B)A.和睦相处B.战争征服C.遣使游说D.离间取胜15.朝庭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D)A.商朝B.周朝C.汉朝D.唐朝16.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

这种现象始于(C)A.公元5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10世纪D.公元12世纪17.作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家训族规首倡的是(B)A.善良B.孝悌C.节俭D.修身18.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A)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19.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是(D)A.孔子B.鬼谷子C.孟子D.荀子20.“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写照,典出于(C)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21.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A)A.以木结构为主B.以砖结构为主C.以瓦结构为主D.以土结构为主22.中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是(B)A.《仓颉篇》B.《史籀篇》C.《千字文》D.《三字经》23.中国政府很早就有防灾思想。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42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 A.战国• B.唐代• C.北宋• D.明代正确答案:C2.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 A.戴震• B.戴震• C.顾炎武• D.俞樾正确答案:A3.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 A.日坛• B.月坛• C.天坛• D.地坛正确答案:D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吴道子• B.米芾• C.赵孟• D.张择端正确答案:D5.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 A.张衡• B.沈括• C.葛洪• D.王桢正确答案:B6.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 A.河姆渡文化时期• B.屈家岭文化时期• C.仰韶文化时期• D.龙山文化时期正确答案:C7.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 A.原始公有制时期• B.家族宗亲制时期• C.中央集权制时期• D.奴隶制时期正确答案:A8.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 A.道安• B.慧远• C.道生• D.僧肇正确答案:C9.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 A.唐代• B.北宋• C.南宋• D.元代正确答案:A10.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 A.道家学说• B.魏晋玄学• C.宋明理学• D.阴阳五行说正确答案:C11.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 A.唐尧• B.虞舜• C.夏禹• D.商汤正确答案:C12.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 A.敦煌文化• B.张掖文化• C.酒泉文化• D.凉州文化正确答案:D13.中国农耕自然经济解体的时间是在()。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重点汇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重点汇总)

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哪几项主要内容?1) 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2) 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了训练和作文训练。

汉语的主要特点1) 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2) 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3) 从语法来看,汉语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4)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

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1) 所谓“家天下”,是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2) 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位;汉代,刘邦与臣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3) 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4) 从秦始皇到清朝帝制结束达2000年之外,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简述“十恶”的内容。

“十恶”是古代社会中很严重的犯罪。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维护以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

2) 维护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

简述“天人合一”的含义。

+1“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括两层意义:1) 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2) 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的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简述“中庸之道”价值观。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

“中”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庸”即“用”,“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即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

“中庸”含有深沉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简述19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现代趋势。

1) “中体西用论”;2) “全盘西化论”;3) “儒学复兴论”与“综合创新论”。

简述禅宗的传播。

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后分为北、南两宗。

后来南宗成为禅宗正宗。

中晚唐时期禅宗开始流传域外。

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029·00321(通卡)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0032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化交流是一个
A.双向互动的过程
B.不平等的过程
C.反向逆动的过
D.单向反动的过程
2.司马迁:送宇宜,次民好稼稿,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

说的是
A.山西地区
B.河东地区
C.关中地区
D.江南地区
3.在血缘家庭中,进行权力传递和财产继承的中心是
A.嫡庶
B.血统
C.男性
D.女性
4.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念药方》
D.(神农百草经》
5.惟见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是
A.腑脏学说
B.针灸学说
C.经脉学说
D.本草学说
6.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A.毕异
B.韩信
C.蒙恬
D.蔡伦
7.从夏朝初期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族群的代兴
B.家庭的代兴
C.诸候国的代兴
D.部格的代兴
8.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是
A.韩非子
B.惠施
C.管仲
D.公孙龙
9.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是
A.气象环境
B.地理环境
C.社会环境
D.人文环境
10.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求属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元外省
1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A.东高西低
B.中高东低
C.西高东低
D.北高东低
12.《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面会”的诸候有
A.二百诸候
B.三百诸候
C.五百诸候
D.八百诸候
13.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是
A.赋
B.诗
C.词
D.戏剧
14.夏朝开始了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那就是
A.和睦相处
B.战争征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