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共43页
玻璃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玻璃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玻璃仪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实验器材,在化学、生物、物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使用玻璃仪器时需要注意安全,因为它很容易被打破,从而造成危险。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玻璃仪器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二、安全操作规程1. 安全防护在实验室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安全防护措施:•穿戴防护衣服和护目镜,避免化学品飞溅伤害眼睛;•戴手套和口罩,防止快速蒸发化学裂解出的有毒气体被吸入;•将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清洗干净,以防沾染杂质。
2. 玻璃仪器的搬运玻璃仪器虽然看起来很脆弱,但在正确的操作方式下,其承受能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强。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使用合适的容器或塑料袋来搬运玻璃仪器,以避免受到摔打或碰撞而破碎;•对于大型玻璃器皿,最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搬运;•在运输玻璃仪器时要保持平衡,防止倾斜。
3. 玻璃仪器的存储玻璃仪器的存储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果长时间不使用玻璃仪器,可以使用干净的玻璃棒或棉花球等填充其内部,并用塑料袋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防止玻璃喷发或爆裂造成伤害;•对于小型玻璃仪器,存放在标有“易碎”标志的柜子里。
4. 玻璃仪器的操作在进行玻璃仪器的操作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要对放置在玻璃器皿上的物品进行过度的热处理或冷处理,避免玻璃杯体因热胀冷缩而发生破裂现象;•在悬挂玻璃装置时要注意平衡并防止不稳定,以避免破裂;•操作完毕时要及时剩余物处理,并将玻璃器皿清洗干净后存放于标有“易碎”标志的柜子里。
三、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在实验室中,安全总是放在首位。
通过正确的安全防护、搬运、存储和操作,我们可以大大减少玻璃仪器造成的意外伤害,确保实验的成功完成。
在操作时务必按照规程来进行,不随意操作,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4、几种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
1、量瓶的清洗 洗涤容量瓶时,先用自来水洗几次, 倒出水后,内壁不挂水珠,即可用蒸馏水 荡洗三次后,备用。否则,就必须用铬酸 洗液洗涤。为此,先尽量倒出瓶内残留的 水(以免损坏洗液),再加入10~20ml洗液, 倾斜转动容量瓶,使洗液布满内壁,可放 置一段时间,然后将洗液倒回原瓶
3、干燥方法
上述所有玻璃器材洗净(以倒置后器壁 不挂水珠为干净的标准)后,根据需要晾干 或烘干。 晾干:不急用的玻璃仪器洗净后,可沥尽 水分。倒置于无尘的干燥处,让其自然风 干。
3、干燥方法
加热烘干:一般玻璃仪器洗净并沥尽水分 后,可置于电烘箱中烘烤,温度控制在 105~110℃,烘1h左右。但带有刻度的量 器不宜在高温下烘烤。有盖(塞)的玻璃仪器, 如容量瓶、称量瓶等,应去盖(塞)后烘烤。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和保存
实验中常用的烧杯、锥形瓶、量筒、量杯 等一般的玻璃器皿,可用毛刷蘸去污粉或 合成洗涤剂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洗三次。
二、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和保存
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等具有 精确刻度的仪器,可采用合成洗涤剂洗涤。 其洗涤方法常将配成1~5g· L-1浓度的洗 涤液倒入容器中,摇动几分钟,弃去,用 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或去离子 水润洗三次。如果末洗干净,可用铬酸洗 液进行洗涤。
1、新购玻璃仪器的洗涤
新购玻璃仪器,其表面附有碱质,可先用 肥皂水刷洗,再用流水冲净,浸泡于l~2% 盐酸中过夜,再用流水冲洗,最后用蒸馏 水冲洗2~3次,干燥备用。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一般玻璃仪器:如试管、烧杯、锥形瓶等, 先用自来水洗刷后,用肥皂水或去污粉刷 洗,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去尽肥皂水或 去污粉,最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干燥 备用。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1、计量类仪器
1.2、量筒 量筒有无塞、有塞2类,其定量方式分量出 式和量入式2种。量入式量器用于量度注入 量器中液体的体积。当液体在量器内时, 其体积为从量器分度表直接读取的数值, 有塞量筒仅为量入式。无塞量筒两种定量 方式都有。量筒的分度均匀,其数值按从 下到上、递增排列。最低标线也是最大容 积值的1/10,无零刻度。它的测量精度比量 杯稍高。量筒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分。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容量分析仪器:吸量管、滴定管、容量瓶 等,先用自来水冲洗,待晾干后,再用铬 酸洗液浸泡数小时,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 洗,最后用蒸馏水淋洗2~3次,干燥备用。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比色杯:用毕立即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洗 不净时,用盐酸或适当溶剂冲洗,再用自 来水冲洗。避免用碱液或强氧化剂清洗, 切忌用试管刷或粗糙布(纸)擦拭。
4、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
水充分冲洗。再通过洗耳球,如上操作,吸 取蒸馏水将整个管的内壁润洗三次,荡洗 的水应从管尖放出。亦可用洗瓶从管的上 口吹洗,并用洗瓶吹洗管的外壁。
4、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
3、滴定管的洗涤 3.1 、酸式滴定管的洗涤:酸式滴定管的洗 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清洗: a、用自来水冲洗; b、用滴定管刷蘸合成洗涤剂刷洗,但铁 丝部分不得碰到管壁(如果用泡沫塑料刷 代替更好);
3、干燥方法
上述所有玻璃器材洗净(以倒置后器壁 不挂水珠为干净的标准)后,根据需要晾干 或烘干。 晾干:不急用的玻璃仪器洗净后,可沥尽 水分。倒置于无尘的干燥处,让其自然风 干。
3、干燥方法
加热烘干:一般玻璃仪器洗净并沥尽水分 后,可置于电烘箱中烘烤,温度控制在 105~110℃,烘1h左右。但带有刻度的量 器不宜在高温下烘烤。有盖(塞)的玻璃仪器, 如容量瓶、称量瓶等,应去盖(塞)后烘烤。
玻璃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玻璃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
1、不能使用破裂的玻璃器皿加热溶液,加热溶液时,玻璃器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进行。
2、烧热的玻璃器皿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台上、玻璃板或桌子上,必须放在石棉板或胶木板上。
3、除烧杯、烧瓶及硬质试管外,其他非加热用的玻璃仪器一律禁止加热使用。
4、氢氟酸以及对玻璃有腐蚀的化学药品,禁止放在玻璃容器内,应放在涂有石蜡的器皿或其他防腐器皿内。
6、进行加热的玻璃器皿,受热面必须均匀,以防局部过热损坏器皿。
7、带有利的玻璃器皿,必须将利烧圆或磨圆。
8、洗刷仪器应注意,对各种废浓酸、浓碱一律单独处理,废布、废纸禁止扔入池、盒内。
玻璃仪器安全操作规程

玻璃仪器安全操作规程引言玻璃仪器广泛用于科学实验室、生产厂家等各种场合,而这些地方中因为环境不同,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知识不一致,所以玻璃仪器的操作安全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玻璃仪器的不当操作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人员受伤或者财产损失。
本操作规程的制订旨在规范玻璃仪器的操作,并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在实验室内部日常操作的安全。
一、操作前的准备1.检查仪器外表和内部零部件是否完整,无缺损、裂纹等问题。
2.检查相关仪器附件和试剂是否正常、配齐,做好分装标识工作。
3.确认电源是否接通,被检测物是否为非易燃、易爆物品。
4.对于涉及到高温等危险的操作,在操作前应先检查故障情况并发出安全警告。
5.熟悉所使用的设备的使用手册,了解操作过程中安全隐患以及紧急停止的方式。
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施,如实验手套、防护眼镜等。
2.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力集中,不得随意嬉笑、讲话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3.对于需要做到较高温度操作的玻璃仪器,如热板、加热鼓、恒温器等,操作者要注意不要接触烫伤物质,且在操作过程中提醒旁人注意。
4.操作者需要学会合理利用实验室内其他设备以及防护设施,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卫生。
5.未经专人指导的操作者,不能随意开启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清楚的操作装置。
6.操作人员在使用高压、高温仪器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步骤,确保操作序列的正确性。
7.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等问题,应该及时停止操作,并向实验室管理员汇报。
三、操作后的处理1.操作结束后,需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清洁、整理。
2.王能及时关闭仪器电源,以免设备长时间电源开启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3.在实验室破坏或者丢失仪器设备时,应该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报修和补偿。
四、维护和保养1.对于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保养。
2.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运行后,需要检查维护保养是否到位,及时进行相应的更换维护。
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化学)

烧
1.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作大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2.配制溶液用。
杯
操作要领:
1.反应液体不得超过烧杯容量的2/3;
2.加热前将烧杯外壁擦干,烧杯底要垫石棉网。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 酒精灯
酒
主要作用:实验室加热用
精
操作要领:
灯
1.加入的酒精以灯的容积的1/2至2/3为
宜,使用时用漏斗添加酒精;
2.用火柴点燃,绝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
枪
的同时,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
2、容量设定: 调旋钮将容量值调整到所需刻度;
3、预洗吸头:安装新的吸头后,将需要转移的液体吸
取、排放两到三次;
4、吸液:先将移液器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
头垂直浸入液面 ,平稳松开按钮;
5、放液:先将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略作停顿以后,
再按至第二停点;
会议主题
1、携手超越,驭领未来
2、你在我心里面
---用心创造新未来
会议主体环节
—年度总结:由公司各职能部门、高层做09年总 结报告,传递10年度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以及嘉 许09年度优秀员工
—感谢晚宴:让员工在享受晚宴的同时,感受公 司对他们一年来付出的感谢;让嘉宾感受耀光 纺织的关注和企业文化
—员工才艺秀:加强员工互动,展现员工风采
移液管的使用
②右手持管插入液面下约1cm, 左手释放吸球,并让它吸取烧 杯中的液体。在吸取少量液体 时要留心不要吸入空气,以免 污染吸球。
③吸耳球轻轻吸取液体,当液 面上升至刻度标线1cm时,迅速 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松动食 指调整液面使其与标线相切;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 ☆ 移液管
移液管的使用
化验室常规玻璃仪器及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
02.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使用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 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
部无刻度处,滴定管可以稍微倾斜以便接受溶液,右手拿住试剂瓶往滴定管中倒溶液。 小瓶可以手握瓶肚(瓶签向手心瓶倾斜让溶液慢慢倾入滴定 管中,直到溶液充满零刻度以上为止。
注意!!装液时,决不能借助于其他仪器(如滴管、漏斗、烧杯等)进行,一定要用试剂瓶直接装入。如 标准溶液在容量瓶中,则由容量瓶直接装入。
.
2.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使用
5)烧杯 烧杯呈圆柱形,顶部的一侧开个槽口,便于倾倒液体。广泛用作化学试剂的加热、溶解、 混合、煮沸、熔融、蒸发浓缩、稀释及沉淀澄清等。 试剂溶解时有吸热或放热反应,注意实验安全。
.
2.常用玻璃器具和设备的使用
6)漏斗 过滤时,漏斗中要装入滤纸。滤纸有多种,根据过滤的不同要求可选用不同的滤纸。 使用方法: (1)将过滤纸对折,连续两次,叠成90°圆心角形状; (2)将叠好的滤纸,按照一侧三层,另一侧一层打开,呈漏斗状。 (3)把漏斗状滤纸装入漏斗内,滤纸边要低于漏斗边,向漏斗口内倒一些清水,使浸湿的滤纸与漏斗内壁贴靠, 再把余下的清水倒掉,待用。 (4)将装好滤纸的漏斗安放在过滤用的漏斗架上(如铁架台圆环),在漏斗颈下放接纳过滤液的烧杯或试管, 并使漏斗颈尖端靠于接纳容器的壁上,防止液体飞溅。 (5)向漏斗内注入需要过滤的液体时,右手持盛液烧杯,左手持玻璃棒,玻璃棒下端靠紧三层滤纸处,烧杯杯 口紧贴玻璃棒,待滤液体沿杯口流出,再沿玻璃棒顺势流入漏斗内。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各种烧杯、容量瓶、试管、滴定管、玻璃棒、玻璃漏斗等。
它们在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的操作和使用这些玻璃仪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玻璃仪器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1.烧杯和容量瓶-在使用之前,应先用去离子水或者酒精清洗内壁,并确保内壁干净。
-倒液体时,应将容器放在平稳的桌面上,目光要平视,避免容器抖动造成液体倒出。
-倒液体时,应将瓶嘴靠近容器的壁内壁,避免液体顺着外墙流到桌面上。
-放置烧杯或容量瓶时,应注意不要碰到容器的内壁,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使用过程中,如遇冷热交换,应避免瞬间温度变化过大,以防使玻璃产生热应力,导致破裂。
2.试管-在操作试管之前,要先检查试管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如有,应更换试管。
-使用试管夹时要轻柔地将试管放入试管架或加热装置中,避免试管碰撞或摔破。
-摇晃试管时,要手握住试管的底部,避免试管飞出或液体溅出。
3.滴定管-滴定管使用前要充分清洗和干燥,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在使用滴定管时,应保持垂直,避免倾斜或水平使用,以确保滴定液的准确滴加。
4.玻璃棒-在使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时,要保持温和的力度,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试管或容器破裂。
-各种试管和容器都可用玻璃棒搅拌,但注意不要使玻璃棒与玻璃仪器接触过度,以免刮伤或损坏玻璃仪器5.玻璃漏斗-在使用玻璃漏斗进行过滤操作时,要注意漏斗嘴与容器壁的贴合,防止溶液从漏斗外流出。
-在过滤过程中,勿使漏斗中保持大量的液体,以免冲洗药物或试剂。
-操作玻璃漏斗时,要注意握住漏斗颈部,防止滑落造成破损。
总之,在实验室中正确使用玻璃仪器至关重要。
正确的操作不仅可以保护玻璃仪器不受损害,也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要注意实验室中的其他方面,如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个人安全等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