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综合物探和钻探方法查明章丘矿山采空区

采用综合物探和钻探方法查明章丘矿山采空区
采用综合物探和钻探方法查明章丘矿山采空区

采用综合物探和钻探方法

查明章丘矿山采空区

3

刘建胜,李树荣,王爱民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采空区与围岩具有明显的波阻抗界面,为应用地震反射波法、瞬态面波法及电阻率测深法在采空区的勘测,具备了有利的物理前提和应用条件。通过现场钻探验证,揭示采空区的空间位置,对下步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矿区;采空区;综合物探;钻探;月宫桥;济南章丘中图分类号:P631.4+25;P631.3+22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S244省道月宫桥新桥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埠村

镇南2k m 西巴漏河河床上,旧桥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济南市公路局拟在原桥西边扩建1座新桥,设计4跨5墩。据业主提供的有关信息,在新桥址处一采空区分布范围不明。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2006年6月,受业主委托,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组成项目组进入工地,采用反射波法浅层地震、瞬态面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3种物探方法,结合钻探方法对采空区进行了相关工作,并提交了该区

的工程勘察报告①

场区位于泰山断块凸起的西北缘,是一个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N 斜单斜构造。区内中生代燕山活动强烈,以断裂活动为主,断裂及裂隙多为NNW ,NNE 向。

工作区位于西巴漏河河床,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卵石及碎石层,最大厚度8.0m 以上;下部为石炭纪砂、泥岩,呈互层状分布,夹薄层煤和铝土矿,采空区推断位置应系采煤所致。

2 工作区地球物理特征

该区第四系与下覆的石炭纪砂泥岩层构成了明显的波阻抗界面,采空区与围岩也形成波阻抗界面。

当地震波遇到岩层采空区或破碎带时,地震波速明显减小,地震波振幅大为降低。该区水位约60m ,采空区处于水位以上,较其他围岩有较高的电阻率值,在曲线上呈现高阻畸变点。因此该区具备了应用地震反射波法、瞬态面波法及电阻率测深法在采空区的勘测物理前提。2.1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2.1.1 方法及原理

浅层地震反射技术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介质不同的地层内的传播规律,根据勘探地震学的基本原理,只要不同介质或地质体间存在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差异,就有应用地震探测的物理前提。测区内,因为当地开采煤矿形成了较多的采空区,其与围岩有不同的密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即有波阻抗差

[1]

2.1.2 仪器设备及装置选择

该次地震勘探使用SE2404EP 综合工程探测仪,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通道数:24道;采样率:0.005~50m s;采样长度:512~16K;频带:0.1~5000Hz;前置放大器:16dB ,37d B;道间抑制比:≥100dB;谐波失真:≤0.05%。

野外采集时所采用的装置:6道数据接收采集,60Hz 检波器接收;经现场试验后确定采用道间距

第23卷第3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07年3月

3收稿日期:2006

0825;修订日期:20070309;编辑:孟舞平

作者简介:刘建胜(1970-),男,山东招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①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S244省道月宫桥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6年。

2.0m ,偏移距6.0m ,采样率为0.2m s,采样点数为1024。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滤波频段,为保证数据的

信噪比,迭加次数选用3次迭加。2.1.3 数据处理及解译

对采集到的地震记录进行去噪滤波处理,由于工作区为河床,地形变化大,第四系浅而厚度变化大,数据处理生成的时间叠加剖面不能反映地下地层,因此仅利用各剖面的共炮点抽道集进行解释。地震波在采空区处反映为顶板处反射界面较强,在共炮点抽道中出现明显的多次反射现象,地震波振幅衰减迅速,采空区边界处出现同相轴错断现象(图1)

图1 月宫桥物2线浅震剖面共炮点抽道集

从图1中可看出,从第10炮至第20炮间下部出现二次反射波,其振幅衰减迅速,同相轴亦出现错断现象,推断其为采空区。2.2 瑞利面波法2.2.1 方法及原理

当在地面进行竖向激震时,将产生沿地表传播的面波,其传播速度为V R ,频率为f,则其波长λR =V R /f 。理论研究表明,面波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地表

以下一个波长的深度范围内,即面波的穿透深度约为一个波长,穿透深度与波长成正比,而传播速度V R 代表着λR /2深度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因而勘探深度H 定义为半个波长,即H =λR /2=V R /2f 。由于面波在多层介质中具有频散性,所以当改变激发频率f 时,面波的传播速度V R 和勘探深度H 都将发生变化,根据不同深度的面波速度即可推算出不同深度介质的性质,从而达到勘探的目的[1]

2.2.2 仪器及装置

该次面波勘探使用SE2404EP 综合工程探测仪和配套的大线及主频为4.5Hz 的检波器。野外采集时所采用的装置为:12道接收采集,单个检波器接收,道间距1.0m ,偏移距2.0~4.0m ,16磅大锤地面激发,采样率为0.2m s,采集点数为1024。

2.2.3 数据处理及解译成果

室内数据处理采用GeoS ws 专用面波处理软件进行面波后处理,勘探深度一般在20~40m 范围内,利用频散曲线图,较好地划分出了上部第四系及风化岩层的厚度,并求得了面波的V R 速度。

面波探测解译模型:在地层的分界面上,面波频散曲线表现为“之”字型的特征或出现频散点的畸变。在采空分布区,对应面波的频散曲线会出现频散点的密集或频散曲线的回转,探测深度相对变浅。

室内对瑞利面波原始记录进行处理的流程如下:①将单炮记录读入时间窗口进行编辑;②对提纯的面波进行傅氏变换,在F -K 域峰值能量谱上拾取峰值,经速度滤波提取面波谱;③自动计算并绘制出瑞利面波剪切速度—深度(H -V )图;④在H -V 图中对层速度及分层厚度等进行反演拟合确定出各层的剪切波速V s 及厚度D ,最终获得面波测试成果图。

经对沿线多个面波勘测点资料进行处理(成果图件为瑞利面波频散曲线图),分析认为有2种类型:采空区的面波频散曲线(图2)和正常地层的面波频散曲线(图3)

图2 采空区的面波频散曲线

从图2曲线看出,曲线形态较正常:0~2.4m 为卵石层,V s 速度值一般为175~197.5m /s;2.4~6.0m 的V s 为345m /s,为碎石混粘性土层;6.0m 以下,V s 大于500m /s,为砂页岩反映。根据瑞利面波采集的原始数据,解译成果见表1。

图3 正常地层的面波频散曲线

表1 月宫桥瑞利面波解译成果

点号第四系(m)采空区范围完整基岩埋深备注

2—35 6.512.0m以下8~12.0m塌陷2—007.0无7.0m以下

4—35 5.212.8m以下12.8m以上塌陷5—44 5.812.0m以下12.0m上塌陷轻微5—357.0未见采空7.0m以下

4—407.8未见采空7.8m以下

2.3 电阻率测深法

2.3.1 工作方法与技术

电测深工作选用对称四极装置,最小极距AB/2 =1.5m,最大极距AB/2=50m,MN/2=0.5m不动,剖面点距5m,共布设剖面线3条,分别为物2线、物4线和物5线。野外使用仪器为DZ D—6多功能电法仪,该仪器能够自动自电补偿、3次重复观测、储存及曲线绘制,观测精度高。供电电源使用45V乙电池串联,供电最大电压225V,要求供电电流大于100mA,一次场大于5mV。

2.3.2 资料推断解释

该区水位约60m,采空区处于水位以上,较其他围岩有较高的电阻率值,在曲线上呈现高阻畸变点;AB/2=1.5~3.5m,ρs大于500Ω?m,呈高阻异常,为卵石层的反映;AB/2=5~10m,曲线下降,为粘土混碎石层的反映;AB/2=14~38m,曲线下降更快,推断为泥岩及煤层反映;AB/2=38m后曲线上升,为砂岩引起。2线35点,AB/2=1.5~3.5m,ρs大于200Ω?m,呈高阻异常,为卵石层的反映;AB/2=5~10m,ρs小于150Ω?m;曲线下降,为粘土混碎石层的反映,AB/2=14m时,ρs突变为高阻,曲线发生畸变,推断为空洞的反映。根据各点曲线反映,推断为空洞的反映埋深在10~15m(图4)。

3 钻探成果资料分析

根据现场物探解译资料,场区进行工程钻探后,基本查清场区采空区,

采空塌陷垂直影响深度约6~16m,

其分布范围详见图5。塌陷处多充填泥岩、砂岩、煤屑及粘性土等。

图4 月宫桥物2线电测曲线类型图

图5 月宫桥物探、钻探综合成果图

1—电测深点;2—钻孔及编号;3—面波点;4—浅震剖面;

5—推断采空区范围

4 结论

通过综合物探手段对月宫桥采空区开展的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瑞利面波法及电阻率测深法勘探,由获得的时间剖面及电阻率曲线,并分别根据其上的异常反映特征解译推断出采空区的分布范围,经现场钻探验证,解译推断的埋深及厚度与钻探所揭露的深度及厚度吻合得较好。对下步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俊茹.工程与环境地震勘探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2.

Probi n g M i n ed-out Areas i n Zhangqi u County by Usi n g Co mpli cated Geophysi cal Explorati on and Dr illi n g M ethod

L I U J ian-sheng,L I Shu-r ong,WANG A i-m in

(Shandong Geo-engineering Exp l orati on I nstitute,Shandong J inan250014,China)

Abstract:M ined-out areas and country r ocks of m ines in Zhangqiu county have evident wave-p reventing bounda2 ry,which p r ovide good physical and app licati on conditi on f or exp l orati on in m ined out areas by using seis m ic reflec2 ti on method,transient surface wave method,and resistivity s ounding method.Spacial l ocati on of m ined out areas can be tested,which will guide next designing work.

Key words:M ine areas;m ined out areas;comp licated physical ex p l orati on;drilling;Zhangqiu in J inan city;Yue2 gongqiao

(上接第13页)

Appli cati on of RTK Technology i n Hydro-geologi cal

Explorati on for Water Supply ment

Z HANG Shu-hua

(1.Lunan Geo-engineering Exp l orati on I nstitute,Shandong Yanzhou272100,China;2.J ilin University,J ilin Changchy130012,China)

Abstract:Feasibility and app licati on method of RTK technol ogy in hydr o-geol ogical exp l orati on are intr oduced in this paper.Thr ough factual app licati on,it is p r oved that good measure ment achive ments which fit the p recisi on de2 mand can be gained by using this method,and work efficiency can be i m p r oved by10ti m es.It can reduce meas2 ure ment cost greatly.

Key words:RTK measure ment;hydr o-geol ogical ex p l orati on;work efficiency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析 目前,在大量的煤矿采空区为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为了不让建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受到煤矿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质灾害的影响,必须对项目选址区内的煤矿采空区进行治理。引用晋城市联通综合楼煤矿采空区治理的实例,对煤矿采空区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和评价了煤矿采空区的变形和稳定性,研究设计和确定了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标签:煤矿采空区;治理设计;注浆法;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晋城联通综合楼位于晋城市金村镇侯匠村西南,距晋城市区东约7km。晋城市联通综合楼由营业楼、生产楼和办公楼组成,拟建建筑物分别为二层和四层。 用地面积13393m2(约20.09亩),总建筑面积9219.85m2。经过调查在拟建 建筑物地下存在采空区,为解放前个人开采小煤窑所致,规模小、采空范围不大但较分散,所采煤层为9#煤层。 通过对晋城联通综合楼规划范围内进行工程物探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内地下煤层采空异常区的分布情况。 2 场地地质条件 2.1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揭露最大厚度9.5m,岩性为灰白色铝土质泥岩、砂质泥岩。 2.2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1)下段。 本溪组顶~K2灰岩底,平均厚度16.0m。主要由深灰色泥质砂岩、煤层和灰岩组成,岩石断面多见黄铁矿结核。15#煤层为该段主要煤层,也是区域稳定的连续可采煤层,纯煤厚度3.0m。 (2)中段。 K2灰岩底~K4灰岩顶,平均厚度33m,岩性主要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细粒砂岩、煤层和数层石灰岩组成。泥岩、砂岩中含丰富的植物化石和黄铁矿结核。9#煤层为本段可采煤层,项目区内结构较复杂,厚度不稳定,

我矿采空区与物探异常区情况

安县郁山煤业公司采空区与物探异常区情况 一、矿井简介: 义煤集团新安县郁山煤业有限公司是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位于新安县县城西南6公里的郁山村。2008年11月以来,公司基本处于停产状态。2012年核定生产能力36万吨/年,矿区面积6.2087平方公里,开采标高+350~-400米。截止2012年12月底,保有地质储量1581.4万吨,可采储量897万吨,尚可服务21年。矿井“六证”齐全有效。 1、矿井采用斜井分水平开拓方式。主、副斜井位于工业广场内,主井井口标高+372m,落底标高+172m,斜长580m;副井井口标高+372m,落底标高+172m,斜长560m;南风井位于井田南部,井口标高+373m,落底标高+180m,井筒斜长470m;二水平标高-20m。 2、矿区内地质构造简单,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150°~190°左右,倾向240°~280°左右,倾角16°~28°左右。主要开采二1煤层,煤层厚度0~8m,平均厚度3m。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根据我矿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14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10m3/min,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为:三级,无自燃倾向性煤层。 3、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根据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2010年6月编制的水文地质报告,影响煤层开采的含水层主要为顶板砂岩水和底板灰岩水,-400m预计正常涌水量约233m3/h,最大涌水量约350m3/h。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约80m3/h,最大涌水量约120m3/h,矿井深部开采时,受寒武纪灰岩含水层影响,水压增大,主要搞好疏

水降压、加固底板。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 4、矿井为三级排水,一水平泵房主排水泵4台,型号为MD280-43*6;二水平泵房主排水泵三台,型号MD280-43*6;三3采区泵房(-150水平)三台,型号MD85-45*5。各水平泵房三阀二表齐全,满足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的要求。 5、矿井第一水平标高为+172m,此水平目前无采矿活动。第二水平标高为-20m,目前本矿主要生产地点在二3采区和三3采区上部回采。本矿井老空区预计积水量17.2万方。其中主要分布在三2采区7.2万方,二水平南翼下山采区10万方。 二、矿井采空区与物探异常区 我矿是1958年建矿,所以采空区相对比较多,按时间和区域划分14处(后附明细表),总面积110.76万平方米,其中位于二水平南翼下山采区的9#采空区积水量10万立方,位于32采区的14#采空区积水量7.2万立方。除赵峪井与仙桃井采空区有少量积水外,其它采空区无积水。 根据地面瞬变电磁成果显示,我矿下部(23采区、21采区、南采区下山以下)异常区共计11处(后附明细表),总面积473729平方米。 附表1 采空区编号位置面积(万m2)1# 主副井以南17.6 2# 南翼风井以北 2.28 3# 南翼风井以南 4.05 4# 南翼风井以南,3#采空区下部。 1.0

采用综合物探和钻探方法查明章丘矿山采空区

采用综合物探和钻探方法 查明章丘矿山采空区 3 刘建胜,李树荣,王爱民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采空区与围岩具有明显的波阻抗界面,为应用地震反射波法、瞬态面波法及电阻率测深法在采空区的勘测,具备了有利的物理前提和应用条件。通过现场钻探验证,揭示采空区的空间位置,对下步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矿区;采空区;综合物探;钻探;月宫桥;济南章丘中图分类号:P631.4+25;P631.3+22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S244省道月宫桥新桥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埠村 镇南2k m 西巴漏河河床上,旧桥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济南市公路局拟在原桥西边扩建1座新桥,设计4跨5墩。据业主提供的有关信息,在新桥址处一采空区分布范围不明。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2006年6月,受业主委托,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组成项目组进入工地,采用反射波法浅层地震、瞬态面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3种物探方法,结合钻探方法对采空区进行了相关工作,并提交了该区 的工程勘察报告① 。 场区位于泰山断块凸起的西北缘,是一个以古生代地层为主体的N 斜单斜构造。区内中生代燕山活动强烈,以断裂活动为主,断裂及裂隙多为NNW ,NNE 向。 工作区位于西巴漏河河床,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卵石及碎石层,最大厚度8.0m 以上;下部为石炭纪砂、泥岩,呈互层状分布,夹薄层煤和铝土矿,采空区推断位置应系采煤所致。 2 工作区地球物理特征 该区第四系与下覆的石炭纪砂泥岩层构成了明显的波阻抗界面,采空区与围岩也形成波阻抗界面。 当地震波遇到岩层采空区或破碎带时,地震波速明显减小,地震波振幅大为降低。该区水位约60m ,采空区处于水位以上,较其他围岩有较高的电阻率值,在曲线上呈现高阻畸变点。因此该区具备了应用地震反射波法、瞬态面波法及电阻率测深法在采空区的勘测物理前提。2.1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2.1.1 方法及原理 浅层地震反射技术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介质不同的地层内的传播规律,根据勘探地震学的基本原理,只要不同介质或地质体间存在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差异,就有应用地震探测的物理前提。测区内,因为当地开采煤矿形成了较多的采空区,其与围岩有不同的密度和地震波传播速度,即有波阻抗差 [1] 。 2.1.2 仪器设备及装置选择 该次地震勘探使用SE2404EP 综合工程探测仪,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通道数:24道;采样率:0.005~50m s;采样长度:512~16K;频带:0.1~5000Hz;前置放大器:16dB ,37d B;道间抑制比:≥100dB;谐波失真:≤0.05%。 野外采集时所采用的装置:6道数据接收采集,60Hz 检波器接收;经现场试验后确定采用道间距 第23卷第3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07年3月 3收稿日期:2006 0825;修订日期:20070309;编辑:孟舞平 作者简介:刘建胜(1970-),男,山东招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①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S244省道月宫桥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006年。

密闭管理制度

密闭管理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采空区密闭巡检及分析制度 一、密闭墙检查制度 1、对所有密闭墙进行编号,建立台账。 2、密闭墙前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密闭说明牌板瓦斯检查牌板、密闭检查牌板。 3、带班领导或安检员、瓦斯检查员每周必须对所负责区域内的密闭(墙前、墙体、墙内)的CH 4、CO2、C0、T进行检查测定,并对墙前的支护及密闭墙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填写好检查牌板及检查台帐,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报通风科长及矿总工程师。 4、通风科长及安监科长、矿总工每定期对井下所有密闭墙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严格按要求填写相关检查记录。 二、分析制度 (一)内容 1、已封闭采空区内有害气体浓度是否有增大现象,是否经常处 于临界状态; 2、已封闭采空区内有害气体浓度有无异常变化; 3、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浓度会否逐渐增大; 4、密闭内的空气温度和水温是否有变化。

5、是否有漏风通道; 6、密闭墙完好情况; 7、人工检测数据的比对分析; (二)、分析方法及抽气标准 1、成立以总工为组长,通风科、通风队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的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分析领导小组,每周对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人工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信息分析采取即时分析。即时分析:对已封闭采空区有害气体人工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 排查出的问题要立即整改。 3、抽气标准: (1)CH4、CO2采用CDG-10型光学瓦斯检定仪进行检查; (2)CO采用GZY-50正压采样器配合内径为4mm胶气管,采气完毕后连接在比长式检测管上检测; (3)O2采用采样器和比长式检测管进行检测; (4)密闭内气体采用FW-2高负压采样器配合10mm胶皮管,采完气后注入3500ml的球胆中,利用GC-950N型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采空区注浆设计

采空区注浆设计

目录 目录 (2) 1、工程概况 (3) 2、治理方案的选择及治理范围的确定 (3) 2.1治理方案的选择 (3) 2.2治理范围的确定 (4) 3、治理方案设计 (4) 3.1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4) 3.2注浆充填加固机理 (4) 3.3采空区治理钻孔布置 (4) 3.4钻孔布置及钻孔深度 (4) 3.5采空区治理浆液 (5) 4、施工技术要求 (5) 4.1钻孔施工 (5) 4.2封孔施工 (5) 4.3浆液材料配置 (6) 4.4注浆施工 (6) 4.5注浆停止标准 (6) 5、注浆施工质量检测 (7) 6、采空区注浆工程管理 (7) 6.1施工准备 (7)

6.2施工阶段管理 (7) 6.3竣工资料报验 (7) 7、预计工程量 (7) 8、其它说明 (8) 附件 采空区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1张) 1、工程概况 Xxxxx采空区,该采空区埋深约41.5m,开采高度约2-4m,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30-40年代,顶板管理方法为开放式管理。为保证拟建建筑物施工及后期使用过程的安全稳定,需对该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2、治理方案的选择及治理范围的确定 2.1治理方案的选择 采空区治理多采用注浆充填法。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能有效充填采空空洞,特别是多个钻孔在经过多个期限次的注浆使得浆液互相搭

接、交叉、串插,使采空空洞和围岩裂隙得到填充或胶结加固,从而阻止采空区的冒落变形,使采空治理范围的地基达到稳定,保证治理范围内建(构)筑物的安全稳定。 2.2治理范围的确定 根据前期钻探揭露,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确定以拟建配套设施用房东中南部为治理范围,对下伏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 3、治理方案设计 3.1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3.2注浆充填加固机理 3.2.1通过注浆,能有效地充填采空空洞及冒落带岩石空隙,增强冒落带岩石密实度,提高裂隙带岩层的整体刚度,阻止顶板继续跨落。 3.2.2依靠浆液良好的流动性,对节理、裂隙、层理等软弱结构面进行充填胶结,提高抗剪强度和裂隙带的整体固结程度。 3.2.3水泥、粉煤灰浆液凝固后具有一定强度,经过对采空区充填加固,从而阻止采空冒落带的进一步变形,保证采空治理范围的地基稳定。 3.3采空区治理钻孔布置 钻孔分一般注浆孔和帷幕注浆孔两种类型,帷幕注浆孔间距为5.0m~10.0m,一般注浆孔间距5.0~6.0m。 3.4钻孔布置及钻孔深度

物探方法简介

物探方法简介 一、瞬变电磁法简介 1、瞬变电磁法技术原理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Method, TEM)是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隙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并研究该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 来寻找地下矿产资源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一支时间域电磁法。下图即为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图解。 2、瞬变电磁法应用领域 瞬变电磁法施工简便、低阻探测能力强、精度高、探测深度大(地面1000m、井下150m),井下、井上均可施工。具有许多传统直流电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可应用于: ◆地下水探测。瞬变电磁法可用于找水、咸淡水区分、地下电性

分层、圈定地下充水溶洞; ◆寻找金属矿床; ◆煤层顶底板富水性探测、巷道迎头超前探、圈定煤层采空(塌陷)区; ◆陡倾角、断层、岩脉等地质构造探测。 二、高密度电法简介 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高密度的观测点,工作装置组合实现了密点距陈列布设电极,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增加了空间供电和采样的密度,提高了纵、横向分辨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众多直流电阻率方法中,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其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物探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 ◆寻找地下水、管线探测、岩土工程勘察; ◆煤矿采空区调查,煤矿井下富水性探测; ◆水库大坝的坝体稳定性评价、坝基渗漏勘查、堤坝裂缝检测、建筑地基勘探; ◆涵洞和溶洞位置勘查、岩溶塌陷和地裂缝探测 三、矿井直流电法简介 主要应用于井下,其原理与地面直流电法相似,不同之处为:矿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采用本安防爆设备,它以岩石的电性

采空区勘查方案

采空区勘查项目勘查方案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二)区域地质概况 (4) (三)矿产地质 (6) (四)目的任务 (6) 二、勘查工作设计依据 (6) 三、整体工作思路 (7) 四、工作方法 (7) (一)瞬变电磁 (8) (二)地震勘探 (10) (三)高密度电法 (16) (四)钻探 (18) 五、勘查工作设计 (18) (一)工作量设计 (18) (二)勘查工作进度计划 (19) 六、近三年勘查工程一览表 (21) 七、单位资质证书 (21) 八、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2)

一、工程概况 2017年棚改旧改工程共有3个地块。 项目场区为村民安置工程拟建场区,此类建设项目通常为20层以下的住宅楼。 (一)自然地理 项目场区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区域内水系主要为巴漏河,区域内众多冲沟汇于巴漏河,巴漏河发源于市南部山区,向北流入小清河。流经矿区段基本常年有水,雨季流量较大。 该区气候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多西南风,雨季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10.4mm,年平均气温为12.9℃,全年无霜期197天。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烈度6度。 (二)区域地质概况 1)地层、地质 (1)奥陶纪马家沟组: 为煤系地层的基底,分中、下统,缺失上统,为浅海相及泻湖相碳酸盐沉积。下部为白云质厚层结晶石灰岩,其中部含条带状燧石结核,中、上部为灰色或灰黑色致密厚层石灰岩,含珠角石、头足类化石。该层厚度在800m左右。 (2)石炭纪本溪组:厚50m左右 本区揭露此段地层钻孔少,参照邻区地层资料,本组地层分上、下两段。 上段:由深灰色泥岩和厚层状石灰岩组成,有时夹薄煤层,所夹徐家庄灰岩,厚度较大,岩溶发育,和奥陶系石灰岩共同构成本区煤层的充水、含水层。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地质工作管理制度 1、总则 1.1、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超前与准确预报的原则。地质工作要以现场观测与综合分析为重点,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为手段,为煤矿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解决矿井采掘中出现的各类地质问题。 1.2、地测科及技术科有足够的经过正规学习或培训的地质及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和正常工作的装备。地质人员要不断加深地质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地质资料,熟悉矿井地质条件,建立矿井三维立体的地质概念,运用动态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 1.3、地质工作执行的主要规程、规定、条例、图例有 《矿井地质规程》 《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煤矿地质测量图例》 《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等。 地测科及技术科应具备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 1.4、地测科及技术科必须有以下制度 地测科、技术科机构职责及岗位责任制,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资料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的审批制度、技术例会等。 1.5、地质工作必须有年度工作计划,并要坚持定期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 1.6、生产中遇重大地质问题时,地测人员应尽快入井进行写实,并在升井后立即绘制素描图和平剖面图,同时会同技术科经审核后通知地测科报送矿生产调度室和总工。有疑难问题时,技术科应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核。 根据观测及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及时编制相关图件,向矿和主体公司汇报。 1.7、地测科的各种基础地质资料包括图纸、原始记录本、说明书、各种台账卡片等,要求内容齐全,有目录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实现档案化管理。

矿采空区治理方案

****矿区采矿区治理 可 行 性 报 告 ********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建设单位:****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矿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 项目审核:* 报告编写:*

目录

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项目性质:采空区治理工程 建设年限:2017年2月——2018年3月 建设内容及规模: 范围内矿体采场顶板加固2620m2; (1)位于断层破碎带F 107 (2)位于断层破碎带F 范围内的矿柱加固1890m3(32个); 24 充填量50000m3 (3)二中段采矿区充填46000m3; (4)三中段采矿区充填39000m3。 投资估算:总投资500万元。 (1)项目建成后,断层破碎带F107范围内的矿体可全部采出,相当多采7万吨汞矿,按开采期限2.5年计,每年多产矿石3万吨,矿石价格以1000元/吨计,年销售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50万元。 (2)采场及运输巷注浆后,可减小涌水量150m3/h,每日可节约32400度用电,每年可节约抽水费用60多万元。 (3)主运输巷注浆加固后,可继续安全使用,无需重开凿新运输巷,运输巷按照500m总量,每米运输巷施工费2800元计算,可节约投资140万元。 (4)采空区充填后,地下水位有可能逐步上升,解决矿区周边村寨多年来饮用水困难的问题,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5)降低地面塌陷几率,减少地质灾害治理费用。 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 (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GB16424-2006); (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7)《安全生产条例》; (8)《****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9)《****开采设计方案》及图纸。 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矿山概况 (1)矿山基本情况 贵州省铜仁地区****矿业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前期开发铜仁汞矿乱岩塘汞矿体内的矿床,2005年动工, 2007年4月竣工,经铜仁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验收后投产。 ****可分为三个块段,即乱岩塘块段(F107断裂北盘),大坪块段(F107断裂南盘~Fl05断裂附近)及油房喇--阴山朗块段(F105断裂附近~F24断北盘)。 2010年底,****矿区乱岩塘汞矿F107断裂以北的矿体基本全部采完,为了有效的开采F107断裂南盘~Fl05断裂之间的矿体,2008年~2009年先后请长沙矿山研究院对F107断裂进行不良地质体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但因F107断裂含水量大,进行帷幕注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决定放弃通过F107断裂回收乱岩塘矿床F107断裂以南的矿体。 2011年4月,委托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附近对****乱岩塘汞矿F107断裂南盘~Fl05断裂之间的矿体开采方案进行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程设施,进行了《贵州省****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设计。 矿山采矿方法采用房柱法,后退式回采;轻型风动凿岩机爆破落矿;局部木料支护;机械排水;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矿车运输。矿山所采矿石直接运至距离矿山1.5km的黄土坡选冶厂深加工。矿山设计损失率15%;贫化率5%。 (2)交通位置

采空区治理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及采空区分布情况 太原至晋城高速公路长治至晋城段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项目第二十一合同段,位于金村镇和牛匠村之间,需要治理的采空区包括铺头煤矿采空区、东南蜀煤矿采空区、西田石煤矿采空区、茶园~牛匠煤矿采空区等4处采空区治理工程,集中分布于拟建公路K82+400—K92+700两侧。 各采空区的分布情况如表1-1所示。 第二十一合同段采空区分布情况表 表1-1 (二)地形、地貌、地震简况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位于基岩中、低山区,区内山梁、山坡、冲沟、河谷纵横,海拔900~1070,地形相对高差在50~80m 之间。 采空区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山西组和太原组煤系地层,岩层总体向南缓倾,倾角5°~6°;主要岩性为灰、深灰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灰黑色、黑色泥岩,含9#、15#两个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0~6.7m ,煤层埋深27.2~77.15m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厚度0~20m 。 据《山西省工程地震设防烈度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其表现特征主要是受周围地震活动的影响,轻度有感地震频繁,但震级较低,多在4级以下。 (三)水文与气象简况 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所处区域为大陆性暖湿带半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序号 采空区 名称 位置 影响线 路范围 治理采空区面积 m2 剩 余变 形值 % 风化带厚度m 土层 厚度m 埋深m 矿层倾角 ° 剩余 空洞 体积 %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长度 m 宽度 m 1 铺头 煤矿 K82+400~ K82+700 168 160 27000 40 13.7 9.9 20 0 52.7 45.2 ∠6 14904 77.15 27.2 2 东南蜀 煤矿 K83+500~ K83+680 131 80 11080 15 17.3 0 40 ∠5 1803 3 西田石 煤矿 K90+900~ K91+700 748 70 50400 40 12.5 10.1 0 50 59.4 ∠5 18144 21.5 62.5 4 茶园~牛匠 煤矿 K91+900~ K92+700 686 90 63800 40 13.2 8.9 10 0 62 59 ∠5 9953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一、设计情况说明 根据煤矿有关规定,煤矿采煤工作面对应的地面区域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地表的沉降程度。 我矿对地面采空区进行了沉降观测点位的布置,在地面北部、中部、南部各设置了一个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 二、沉降观测的相关知识 在沉降观测之前,由于采空区距离矿区控制点较远,为方便进行观测以及布点,特在矿区控制点的基础上,在采空区布设沉降观测点。 三、观测时间、方法和仪器 由于地表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前必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监测,在无影响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沉降点观测。每二个月观测一次。 为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精度,进行测量时仪器和测量方法必须一致,施测时必须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的基点和转点,以此减少观测误差,提高精度。日出或日落30分钟前后影响最大,避开此时间段进行测量,雨天严

禁作业。 由于地面的起伏变化较大,故决定采用经纬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地面沉降观测。 四、测区特点 由于我矿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作业时会遇见大风、降雨等天气,因此测量工作较为困难。 五、测量标准 在采空区地表中间布设一条控制基线,同时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共计3个点。其中2个点向采空区两侧布设1个点,1个点在采空区中部,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对其3个点进行观测。 由于采空区地表高低起伏变化较大,基本上为大型山坡,不利于水准测量,因此采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利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采空区地表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放,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牢固性,同时对所有点进行坐标测量,找出相对位置,在以后的观测中,若发现点位位移,必须立即进行重新布设和测量。 六、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每次测得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分析采空区地面的沉降规律和沉降速度,根据这些规律采取措施,降低地面的沉降速度。

煤矿采空区密闭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采空区密闭安全技 术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煤矿采空区密闭安全技术措施1115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通风方式,即:1115运输顺槽为进风巷、1115回风顺槽为回风巷且直接进入二盘区回风大巷。随着采面推进,已近采完需封闭1115运输巷、回风巷(2道永久性密闭),为保障1115采空区封闭施工通风瓦斯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封闭前准备工作 1、综采队应根据封闭先后顺序及时回收1115运输顺槽、1115回风顺槽已标定密闭墙位置以里的所有设备、支护材料及浮煤等。 2、机电队应根据封闭先后顺序及时回收1115运输顺槽、1115回风顺槽已标定密闭墙位置以里的所有风水管路(电缆、开关等)。 3、设备、材料回收后,由通风队准备封闭时所需要的砌筑材料及充填防火材料,并预先将砌筑所需材料运输到封闭位置放整齐。 二、材料运输线路: 1、1115采面密闭墙施工地点:

(1)1115回风巷施工所需材料运输线路:材料从副井筒→副井绕道→北盘区辅助运输大巷→二盘区辅助运输大巷→二盘区运输大巷→1115运输巷→第29条带(单巷)→1115回风巷永久性密闭墙施工地点。 (2)1115运输巷施工所需材料运输线路:材料从副井筒→副井绕道→北盘区辅助运输大巷→二盘区辅助运输大巷→二盘区运输大巷→1115运输巷永久性密闭墙施工地点。 (3)回收材料线路:回收地点人工扛运→1115运输顺槽→二盘区运输大巷→二盘区辅助运输大巷→北盘区辅助运输大巷→副井绕道→副井筒→地面。 (4)回收材料线路:回收地点人工扛运→1115回风顺槽→1115运输顺槽→二盘区运输大巷→二盘区辅助运输大巷→北盘区辅助运输大巷→副井绕道→副井筒→地面。 三、施工组织 1115采空区封闭由通风队负责施工。采空区封闭时,必须另安排一名矿级领导进行跟班,跟班干部为现场安全负责人。 四、施工准备

西部采区采空区治理情况报告

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部采区采空区治理情况报告 编制单位: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一、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概况--------------------------------------1 1、矿区位置、交通及地理概况-----------------------------------------------1 2、企业性质及隶属关系--------------------------------------------------------1 3、背景项目-----------------------------------------------------------------------2 二、西部采区概况---------------------------------------------------------------3 三、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必要性------------------------------4 1、采空区现状及其对矿山重要设施的影响-------------------------------4 2、采空区治理及依据----------------------------------------------------------5 四、采空区治理方案实施-----------------------------------------------------6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7 2、员工学习采空区治理方案-------------------------------------------------7 3、安全技术措施----------------------------------------------------------------7 五、充填工艺--------------------------------------------------------------------9 六、采空区治理过程-----------------------------------------------------------9 七、采空区充填成果-----------------------------------------------------------12 八、结论--------------------------------------------------------------------------12

采空区综合物探技术方案

采空区综合物探技术方案 一、技术路线 充分搜集矿山地质勘查及开采状况资料,对各类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深入研究,并结合地面调查,确定重点勘查区(段)和调查工作内容。具体路线为:资料收集→地面综合调查→重点地段地形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施工设计→治理工程施工和监理→竣工验收→项目总结。 二、工作方法 1、资料收集 在收集过程中既要做到全面又要保证资料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避免投入不必要工作,确保有限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为此,须全面收集以往开展的水、工、环研究成果,地质矿产、物化探成果以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经验等方面的系统资料。 ①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区位优势、居民状况、交通及经济概况、土地利用及规划等背景资料; 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资料:包括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 ③矿产资源及其开发状况资料,包括探矿权登记数据库和采矿权登记数据库等; ④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方面的有关调查资料; ⑤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料,包括现状治理面积,达到的治理效果,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 2、综合调查 综合调查针对矿区及附近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其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区进行,重点调查历史上民采活动集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段,为治理工作的具体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调查面积1km2。主要工作内容: ①进行全区地表调查,查明地表微地貌特征。 ②在查清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岩土体空间分部规律、结构类型、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调查历史及目前采空塌陷、地质地貌景观破坏的现状、产生条件、发展演变过程等内容。 ③调查区内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地表水以及客水资源的工程分布、开发利用规划等,确定治理区水源条件。 ④进行治理区及其周围生长植物的适宜性调查,筛选优势树种。 地面调查技术要求如下: ①以1:2000~5000地形图为工作手图,主要采用线路穿越法,对重要地质地貌界线可辅以追索法,采用定点描述与沿途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原则上垂直于地质地貌单元布设调查线路。

采空区注浆方案

1、治理方案选择 依据《矿山开采沉陷学》理论及煤矿“三下”采煤经验,结合国内多个采空区治理工程实践,通常采用条带式注浆法和全胶结注浆法。 条带式注浆法是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在采空区形成类似煤炭系统的“保安煤柱”,起着支撑采空区及上覆岩层的作用,该方法材料用量较小,但施工相对复杂。 全胶结注浆法是在采空区影响范围内,按一定孔距和排列方式,布设足量的注浆孔,用钻机成孔,通过注浆泵、注浆管,将水泥粉煤灰浆注入采空区及上覆岩体裂隙中,浆液经过固化,胶结岩层裂隙带,同时采空区的浆液形成的结石体对其上覆岩层形成支撑作用,阻止上覆岩层的进一步冒落塌陷。全胶结注浆法已在国内多个采空区治理工程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该方法施工相对简单,安全性高,施工工艺成熟,施工易于管理,但缺点是材料用量较大。 两种方法比较,本次注浆采用全胶结法。 2、采空区注浆治理范围 2.1采空区治理长度 治理长度为铁路路线走向上采空区(空洞)实际分布长度。当采空区煤层较厚,地表变形破坏严重,采空区治理长度应考虑增加覆岩移动角影响范围内的治理长度。 2.2采空区治理宽度 采空区治理宽度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①倾斜岩层时路线与岩层走向平行或者斜交: L=D+2B+(2h ctgφ+H下ctgβ‘+ H上ctgγ’) ②水平岩层时: L=D+2B+2(h ctgφ+H ctgδ) 式中:L——垂直铁路中线的水平方向宽度(m); D——铁路路基底面宽度(m); B——路基维护带一侧的宽度(一般为10m); h——上覆松散层厚度(m); H——采空区上覆基基岩厚度(m); φ——松散移动角(°),一般取45°; δ——走向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β‘——下山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γ’——上山方向采空区上覆基岩移动角(°); 2.3采空区治理深度 采空区治理深度一般不小于采空区底板深度。 4、采空区注浆体积与注浆量 采空区空隙体积为拟处理采空区范围内的矿层体积乘以回采率,并扣除采空区因顶板冒落已经产生的变形。 全胶结注浆治理的实质就是以水泥粉煤灰浆液对采空区空隙体积进行充填和固结。 总注浆量可按下式估算: C V K m S A Q η??? ? ? ?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现状与治理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2451291.html, 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现状与治理对策分析 作者:李付强童永杰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2期 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出了分析, 指出我国金属非金属采空区最严重的隐患是建材和化工矿山所形成的连续分布采空区;大中型采空区主要分布在有色和治金矿山区;热点矿区采空区的安全隐患最严重,治理起来最困难;采空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制定出有关政策和建立起相关激励机制,并从政策导向、技术保障和治理措施等方面论述了治理采空区的对策。 关键词:金属非金属矿山区;采空区现状;采空区治理;安全监制 中图分类号:TD2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分布点多面广,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装备水平低,开采技术落后,安全监管难度大。我国有大量金属非金属矿山采空区未得到处理,特别是非法无序的乱采滥挖留下了许多不明采空区,致使矿山开采条件越来越恶劣,严重影响矿山的生产和安全。 1 采空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矿山采空区的分布十分复杂,采空区的分布、特征等主要与矿体的存在状态、采矿方法、采场结构等有关。 (1)矿山企业对采空区存在的危害性和采空区治理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同时,受短其经营行为和经济利益的驱使,矿山企业对采空区所存在的隐患不愿投入资金对其进行治理,致使采空区长期积压。 (2)矿权设置重叠,相关责任人界定不明确。1980年代以来,非法无序的挖采现象严重,对留下的大量不明采空区没有及时采取治理措施,加上有的矿山矿主更替频繁,使其责任主体不明确,累积多种采空区治理问题,致使采空区的隐患越来越严重。 (3)矿山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有效的实施采空区治理工作。虽然我国矿业发展迅速,但矿山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甚至有很多的小型和民营矿山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很难对采空区展开治理工作。 (4)部分中小型矿山开采不规范。我国中小型矿山或民营矿山中存在着普遍的无正规开采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的现象,随意采矿,形成的采空区相互重叠、交错。

采空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

采空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 发表时间:2018-11-27T17:37:34.8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作者:张家瑜[导读] 煤矿采空区对铁路工程设施安全有不良的地质影响,如地面沉降、地层的水平移动及变形、地面开裂、构筑物下沉等。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 400039 摘要:煤矿采空区对铁路工程设施安全有不良的地质影响,如地面沉降、地层的水平移动及变形、地面开裂、构筑物下沉等。其中,小煤矿的不合理开采和越界开采,对已建和拟建工程设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采空区的危害,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首先需要采用适宜的物探方法来准确判定采空区的位置及规模。 关键词:物探技术;采空区;勘查;应用;分析 引言: 对于采空区勘查作业而言,各种物探技术的应用优势及适用性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采空区勘查作业而言,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取综合化的物探方式,确保采空区勘查作业的有效性与精确性。 1 采空区形成机理 地下矿层采空后形成的空间称为采空区。当采空区出现后,打破了原有的应力平衡,上覆岩层失去支撑,产生移动变形,直到破坏塌落。采空区塌陷后,形成采空塌陷区。以煤层采空塌陷区为例,可将它分为3个带:①垮落带:煤层采空上部岩层出现坍落;②断裂带:冒落带上方岩体因弯曲变形过大,在采空区上方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两侧受到较大的剪应力,因而岩体出现大量裂隙,岩石的整体性受到破坏;③弯曲带:裂隙带以上直到地面,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而未破裂。 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作为原位测试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易大面积施测等特点,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物探方法种类繁多,包括电法、磁法、地震法、放射法等等,因此如何从中选取信息量最大的、最可靠的方法和确定其应用顺序,如何分配各种方法的经费以获取最大的效果就成为首要的问题。由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一定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而对于采空区的探测,电磁法是较好的方法,电磁法又分多种,针对翁福磷矿穿岩矿段地下采空区的特点,根据该区地质地球物理条件,本次物探工作选用的物探方法有低频地质雷达勘探和瞬变电磁法(TIMEELECTRIMAGNETICMETHOD,简称TEM)勘探。 3 适宜物探方法的选取 3.1前期工作 (1)收集了解当地矿层的分布、层数、厚度、深度、埋藏特征,以及上覆岩体的岩性、构造等地质信息。 (2)收集矿层开采的范围、深度、厚度、时间和方法等信息。 (3)进行现场踏勘,确定地表的变形特征和分布。 (4)确定采空区周围的抽排水情况。 3.2选取物探方法 根据采空区地层条件及其地球物理特性,并且结合前期工作所取得的资料,选择最优的物探方法,表一是一些采空区常用的物探方法。选择合理的物探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使所得结果精度高并且更符合实际。 表1常用的采空区物探方法 3.3验证物探成果 (1)物探成果可以指导钻探工作的布置,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避免了盲目布孔的浪费,缩短了勘察周期。 (2)钻探工作也同样是对物探成果的验证:采用清水循环钻进,在某一段内漏水严重或钻探过程中有掉钻、卡钻等异常情况发生,即验证了采空区的存在。 (3)综合对比分析物探与钻探成果会使勘察效果更好。 4采空区勘查作业中物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4.1瞬变电磁法的应用分析 现阶段瞬变电磁法应用较为普遍与广泛的仪器设备为基于轻型专业的TEM设备,此类型设备最为显著的应用优势体现在其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持续性的监督控制。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物探作业过程当中,结合采空区实际情况所生成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借助于微机控制得以完整性储存,以备调用及回放。在本文所列举的采空区勘查作业实际情况当中,勘查作业的实现需要在中心回线装置的辅助下予以完成。实践应用过程当中发现:这种同点装置能够确保与采空区地质勘查对象耦合属性的最优化,在简化响应曲线的同时具备更为优越与稳定的接收电平。为确保瞬变电磁法应用过程中所选取的装置能够充分符合采空区勘查作业实际要求,需要通过综合比选的方式予以确定。 4.2地质雷达法勘探的应用分析 地质雷达也称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束在波阻抗界面上的反射来探测有关的目的物。具体工作时,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紧贴地面,由发射机发射短脉冲电磁波经发射天线辐射传入大地,电磁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的分界面后被反射或折射,反射回地面的电磁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根据反射回信号在时间坐标上的传播时间和相应的振幅相位变化特征,即可以判读界面的存在深度及其电磁相应性质。 对于地质雷达资料的定性解释,一般来说,在实测的地质雷达剖面上,如果以入射的电磁波脉冲为正方向,出现反相反射,意味着电磁波遇到了介电常数高的介质(如从空气入射到地下介质)若出现同相反射,意味着电磁波从介电常数大的介质进入介电常数小的介质(如从地下岩体进入采空区空洞时)。

矿井采空区防治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采空区防治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止水害事故发生,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矿井采空区防治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概况 海湾煤矿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北矿区海湾井田内。井田内除海湾煤矿外,还有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神木二道峁煤矿(已关闭)、神木县孙家岔镇阳崖煤矿、神木县孙家岔后塔煤矿(已关闭)、神木县孙家岔镇大湾煤矿、神府经济开发区王才伙盘煤矿等国有、地方小煤矿(见矿权设置示意图)

二、矿井及周边老窑水分布状况 海湾煤矿2012年6月前,主要开采5-2煤层,2012年6月后计划开采4-2煤层,目前处于4-2煤层的开采阶段。但是井田范围内及其周边生产小矿12个,主要开采的煤层以2-2煤层、3-1煤层、4-2煤层、5-2煤层(表1-1、图1-2),经长期的开采已经形成大面积的老空区。3-1煤层、4-2煤层、5-2煤层采空区基本上已经大面积积水,积水深度一般在0.4~0.7m左右。 表1-1 海湾井田及其周边小矿开采煤层统计表 5-2煤层采(老)空区,井田范围内自身开采的采空区主要位于井田南部,周边小矿开采的范围主要位于井田东南部以外的三道峁、燕家塔和神广煤矿井田范围内,总积水面积2647244.40m2,总积水量178846.88~312982.04m3(表1-2、图1-3)。 表1-2 海湾井田及其周边小矿5-2煤层采(老)空区积水统计表

三道峁煤矿427440.49 0.40 0.70 170976.20 299208.34 燕家塔煤矿447117.21 0.40 0.70 159711.07 279494.37 神广煤矿233574.06 0.40 0.70 93429.62 163501.84 海湾一井1539112.64 0.40 0.70 615645.06 1077378.85 总计2647244.40 0.40 0.70 178846.88 312982.04 图1-3 海湾井田及其周边小矿5-2煤层采(老)空区积水范围示意图4-2煤层老空区积水主要位于哈特兔、大湾和后塔煤矿井田范围内,总积水面积1395421.38m2,总积水量558168.55~976794.97m3(表1-4、图1-4)。 表1-4 海湾井田内4-2煤层采空区积水统计表 井田名称积水面积(m2)积水深度(m)积水量(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