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形体与结构
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结构的发展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篆书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汉字七体”) (1)甲骨文: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 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 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 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 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 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 体,笔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 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 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 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两汉,楷书发展期——魏、 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楷书的特点: ①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 古人说,"楷法欲如快马入阵","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要 的是严整飘扬、犀利飞动。 ②笔划有规律的发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笔法。一切楷书的笔 划,都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 永字的八个笔划按其所处位置各有名称,不再赘述。 ③起止三折笔,运笔在中锋,是楷书的典型笔法。古人说“真多用折,……折欲少 驻,驻则有力。”运笔中锋则多遒润。
(6)行书、草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 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 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据张怀《书 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 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说文解 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 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是汉字学习的重要部分。
正确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形体结构与书写规范,对于学习、使用和传承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是指汉字的字形和结构特点。
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形”和“体”两个层面。
1. “形”的层面汉字的“形”指的是字形,即汉字的外观形状。
汉字的字形丰富多样,有的字形独特,有的字形类似。
汉字的字形可以分为方块字、长方形字、横行字、竖行字等不同形态。
方块字是指字形呈方块状的汉字,如“口”、“田”等。
长方形字是指字形呈长方形状的汉字,如“门”、“马”等。
横行字是指字形主要是横线构成的汉字,如“人”、“日”等。
竖行字是指字形主要是竖线构成的汉字,如“木”、“水”等。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字形外,还存在许多其他形态的汉字,如“心”、“手”等。
每个字形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点,深入研究和理解每个字形的形态特点对于正确书写和优美书法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
2. “体”的层面汉字的“体”指的是字体,即汉字在实际书写时的具体表现形式。
汉字的字体有楷书、隶书、行书等不同形式。
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笔画结构和书写风格。
楷书是汉字书写的基本字体,也是现代汉字印刷的主要字体。
楷书字体端庄大方,笔画精细,结构清晰,是汉字书写的范本。
隶书是汉字书写的古老字体,笔画间有连笔,书写时常带有浓墨重彩的装饰性线条,书写速度较慢,行书是楷书与隶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形式,字形更加简化,书写速度较快。
汉字的“体”不仅仅是字形的表现,还包括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如笔画的书写顺序、大小比例等。
掌握汉字的体形规范是保证书写工整和美观的基础。
二、汉字的书写规范汉字的书写规范是指书写汉字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正确书写汉字不仅涉及到笔画的书写顺序和造型布局,还包括字形的比例、结构的平衡等因素。
1. 笔画书写顺序笔画书写顺序是指书写汉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
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哪几大类

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哪几大类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发展中形成的类型有六大类: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
六大汉字形体结构详细说明
1、甲骨文:据考古发现,汉字最早成体系而流传至今的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指的是在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指铸或刻在铜器上的文字。
古代人称铜为“吉金”,所以把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3、篆书: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椽书”,也就是“官书”,篆书可分为“大篆”和“小篆”两种。
4、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朝,所以隶书也称为“汉隶”,经过西汉二百多年到东汉时隶书才算完成,象形的形貌消失,使文字完全失去了图画的色彩。
5、草书:草书是与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人们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吸收了战国时期“草篆”的某些简省的写法。
6、楷书:楷书是取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由隶书演变而来。
楷书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楷书在东晋逐渐取代了隶书,成为通行至今的正体字。
字字形知识点总结

字字形知识点总结字形是汉字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汉字形体、结构、构造、笔画以及书写规范等内容。
通过对字形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提高汉字的辨识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水平。
本文将从字形的基本结构、变体、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字形知识进行总结。
一、字形的基本结构汉字是通过笔画、部首、偏旁等部件组合而成的,因此字形的基本结构包括笔画、部首和偏旁。
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笔画顺序、部首和偏旁,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书写和认识汉字。
1. 笔画笔画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汉字的结构是由笔画的排列组合而成的。
汉字的笔画有横、竖、撇、捺等几种,通过掌握这些笔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书写和辨认汉字。
2. 部首部首是汉字中具有相同意义或相似发音的字形的分类标志,每个部首都有自己的形状和意义,部首的认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3. 偏旁偏旁是汉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常由若干笔画组成,具有一定的意义,偏旁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二、字形的变体汉字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它经历了多次变迁,形成了多种字形的变体。
而这些字形的变体又是由笔画、部首和偏旁组成的,因此对字形的变体进行了解非常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书写汉字。
1. 异体字异体字是指与规范字形相异的字形,它是在不改变原字部首或偏旁的情况下,对原字做出了某种形体上的变化。
异体字的出现多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因此对异体字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
2. 同音字同音字是指发音相同、形体不同的字形,同音字是汉字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因为汉字的发音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的,而声母和韵母可以组合成多种发音相同的字形。
对同音字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辨认和理解汉字。
三、字形的笔画顺序汉字的书写是由笔画的排列组合而成的,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笔画顺序,正确的笔画顺序能够保证书写的规范和美观。
因此,掌握汉字的笔画顺序对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非常重要。
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

二、“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 氏:“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 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第四讲 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 二、许慎“六书”的具体内容 三、对“六书说”的评价
一、什么是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有两种指称:
一指汉字的外部形式
即作为方块汉字书写方面的外在结构类型, 如 独体字、合体字中的左右,上下,内外,包围,半 包围等。
一指造字法意义上的汉字结构
“六书”的具体名目(细目)始见于汉代。班固 《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 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 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二、“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经学家郑众注《周礼·保氏》:列六书为:象形、会 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指出:指事、象形、形声、 会意、转注、假借。
色。” 对许慎假借例字的分析:
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造 创造新面目的汉字书写形体
字
为有声的词制定记录的符号
不是造字法 是造字法
二、“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应当怎样看待《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的论述呢? a.首先要肯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许慎第一个
率先解释了六书的细目,并一一举了例字,这是非 常难能可贵的。这是对汉字史的重大贡献。前面讲 到,“六书”是对汉字结构的一种分类,把许慎对 六书的解释放在一起来研究,就超出了对汉字结构 的分类,而涉及到了汉字发展的问题了。象形、指 事是造字的基础,是较早造出来的字;会意、形声 是在此基础上造出来的字,是后造的字,这不就是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吗?许慎在其它地方也谈到了汉 字的产生和发展的问题,所以说,(六书的实质 是:)许慎所奠定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的结构的 理论,是关于汉字的产生和发展的理论。
汉字的起源及结构

• 皇后发廊——皇後發廊 古人云——古人雲 姓范— —姓範
• 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 古今字
• 1、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是文字学上对同一个字
的初期字形和后起字形的称呼。先出现的为古字, 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今字合称“古今字”。
• 2、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
(1)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增加了意符或改换了意
符。如莫暮、孰熟、反返、说悦。
•
(2)古字和今字古音相同或相近。如:昏婚、
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 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 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 史文物。
2、西周 金 文
铜器 范铸
3、战国 大篆和六国古文 简牍、帛 毛笔写
4、秦 小篆
(二)过渡阶段:汉代:隶书 纸出现
• (三)今文字阶段:汉代:草书—— 楷书——行书
• [注意]:
• 1、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汉字形体。 • 2、商代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但用毛笔写
的字很少保存下来,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不容 易腐朽,所以保存下来的较多。 3、从小篆到隶书,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的一 次深刻变革。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 4、汉字形体的演变,主要不是结构的变化, 而是笔势的变化。
益溢、县悬、知智。
• (3)今字仅有古字多个义项中的某一义项。如今
字“避、譬、僻、嬖、闢”分别具有古字“辟” 的一个意义。
• (二)异体字
• 1、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 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不同汉字形体。
汉字的形体结构

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的形体结构可以分为汉字、部件、笔画三个层次。
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最低层次。
例如,“湖”的三个层次如下:汉字层湖部件层笔画层根据汉字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方位关系,汉字的结构可分为14种:1.左右结构如:挣、伟、休、妲2.上下结构如:志、苗、字、胃3.左中右结构如:彬、湖、棚、椭4.上中下结构如:奚、髻、禀、亵5.右上包孕结构如:句、可、司、式6.左上包孕结构如:庙、病、房、尼7.左下包孕结构如:建、连、毯、尴8.右下包孕结构如:斗9.上三包孕结构如:同、问、闹、周10.下三包孕结构如:击、凶、函、画11.左三包孕结构如:区、巨、匝、匣12.全包围结构如:囚、团、因、囹13.单体结构如:丈、甲、且、我14.特殊结构如:坐、爽、夹、噩所有汉字的部件组合都可以归类到上述的某一形体结构。
笔画1.定义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特定的点和线,也是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根据楷书书写要求,从落笔到抬笔即为一笔,又叫一画,合称笔画,笔画的具体形状叫笔形.2.现行汉字的笔画确定依据是《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拟定的标准. 最早讲法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基本笔画根据王羲之"永"字八法而来,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3.基本笔画横,竖,撇,点,折.4.变形笔画基本笔画处在不同位置上或不同笔画组合时候所变化了的笔画. 变形笔画的变形规则主要有四条:(1)长短变形,"刈"; (2)直弯变形,"月";(3)带钩变形,"小"; (4)方向变形,"之".5.笔画的作用正确计算和分析笔画,对查字典和索引,按照笔画排列人名等都有用处;还利于我们熟悉汉字结构,避免写错别字.6.笔画的组合方式(1)相离:二,川,儿,心,习,刁;(2)相接:人,入,几,刀,上,个; (3)相交:十,七,九,力,也,丰.偏旁1.定义偏旁又叫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1)单体字,独体字**一个偏旁单独构成的字.此时不再叫偏旁.重心平稳,如---田,中; 双架协调,如---天,大,人;笔画匀称,如---三,川,王; 适当变化,如---日,目,心.(2)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组合成的字.2.偏旁组合方式(1)上下结构:思,歪,品,冒,意,安,全 (2)上中下结构:草,暴,意,竟,竞,(3)左右结构:好,棚,和,蜂,滩,往,明(4)左中右结构:谢,树,倒,搬,撇,鞭,辩(5)全包围结构:围,囚,困,田,因,国,固(6)半包围结构:包,区,闪,这,句,函,风(7)穿插结构:噩,兆,非(8)品字形结构:品,森,聂,晶,磊,鑫,焱笔顺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一)一般规则1.先横后竖;2.先撇后捺;3.从上到下;4.从左到右;5.从外到内;6.先中间后两边;7.先里头后封口.(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衣,为;2.点在右上或里边,后写: 我,瓦;3.半包围结构:(1)上右和上左包围的,先外后里:句,压(2)左下包围的,先里后外:边,廷,道,延(3)上边未包围的,先里后外:凶,幽,函 (4)下边未包围的,先外后里:用,同,冈(5)右边未包围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医,巨,匠有的比较特殊,如: 出,非,兆,舅,方,火.造字法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1.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1)上形下声:苦,竿,笼,宇,花,蓠,雾(2)上声下形:盅,忠,盒,垄,堡,想,犁(3)左形右声:呼,憎,蚊,喉,咙,哗,啦(4)左声右形:功,攻,顶,领,战,鸭,期(5)内形外声:闷,问,闻,闽,辩,辨,辫(6)内声外形:闺,阁,囫,囵,固,圆,衷(7)特殊结构:颖,旗,旌,荆,修,珊说明:(1)相同形旁和声旁在不同组合中可以成为不同的字:枷/架,纹/紊,忘/忙,召/叨,帛/帕,裹/裸,另/加,吴/吞,呆/杏;(2)有些偏旁音义兼用:娶,政,嫁,胞,抱;(3)有些偏旁音义皆无:观,鸡,邓,欢,权,劝,艰,难,戏,汉,仅,燕;(4)省略形式:珊,疫.2. 形旁和声旁组合的好处(1)能产性目-眼,睛,眶,盼,瞠,瞪,瞅,瞥,盯,瞄,睹,瞟,瞧,鸟瞰,瞻,瞌,睡,眠龙---胧,笼,聋,拢,垄,陇,珑,栊,砻,泷,垅,茏,(2)对同音假借所引起的一字多义现象加以约束其---箕,莫---暮,亦---腋,益---溢,北---背忠/忡,怠/怡,帛/帕,裹/裸,另/加(3)利于区分形似字,纠正错别字:瞻仰/赡养,抢劫/抡,狠/狼,辩/辨/辫/瓣3. 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作用就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局限很大:(1)表义不具体:手---推,拉,扯,拥,抱,拖,挤,把,拔,拨,挺;(2)表义作用削弱或丧失:篇,镜,碗,理珍珠珊瑚玫瑰;(3)表达了不健康思想:奸,妖妄妨嫉妒婪,福祸神祥礼禄(4)形旁形变,难知原形:月—期阴阳朗朔望朦胧,肚肌肥腹腥背胃臀,朝服前阴阳,邻都郡郊郭4.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声旁作用就是表示字的大概读音,帮助我们认识字.局限有:(1)表音不准:台—抬胎苔邰跆鲐炱骀,殆,治,冶.有人统计7504个现代形声字中,只有355个表音正确,占百分之四点七;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753个,占百分之十,二者加起来不足百分之十五.(2)声旁难辨:阳。
汉字的结构和汉字形体的演变

▪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 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 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 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 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 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 (3)形旁和声旁的配置方式 ▪ 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而形旁和声旁的配
置方式多种多样,有8种类型:
▪ 左形右声:河板祥织 右形左声:故期邹领
▪ 上形下声:宵葛霜筒 下形上声:贫柴烈恕
▪ 外形内声:闺衷術围 内形外声:哀辩闻鳳
▪ 声占一角:旌徒聽寐 形占一角:疆腾荆赖聖 颖
▪ 以上配置方式,前4种常见,其中“左形右声” 结构尤为普遍;后4种比较少见。
▪ 四、 汉字的性质 ▪ 1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通行看法)
▪ 2 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裘锡圭《文 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 “表意体系文字”理由:
▪ (1)世界上的文字根据记录语言的方法不 同分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不 属于表音文字,属于表意文字。
▪ (2)早期汉字表意性质很明显。
▪ 一、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主要书体
▪ 1 甲骨文和金文
▪ (1)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是商周(主要是西周春秋)时代铸造在青铜器 上的文字。二者大致属于一个系统。
▪ (2)甲骨文和金文的主要特点
▪
甲骨文
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声”突破字形纯粹表意的局限,用表 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方法造字,大大提高了造 字对语言的适应力。凡不能用象形、指事、 会意造字来表示的词,都可用形声字来记录。 到小篆时代,形声字就已经占到汉字总量的 百分之八十以上。
但形声字仍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表音不 准,并且不能适应语音的发展,以致今天绝 大数形声字已丧失表音作用,同时它表义又 不具体、不确切,形体上义符与声符又辨认 困难,尤其是隶书以后,有些字的义符与声 符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5.小篆:
是秦代的文字,又称秦篆,秦统一六国 后在省改六国的文字的基础上发明了小篆。
篆,引书也。《说文》 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说文段注》 篆的本义就是一种书写的方式。
6.隶书:
起源于秦代,通行于汉代。 汉字由篆书变为隶书,就是所谓“隶变”。 是汉字形体和结构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变革。
磴形。
登, 宫殿的台阶 地势不平坦 上 多与阶梯和高大障碍物有 关,例如: 除、险、陟
左阜右邑
右阝
:“邑”
。
本义:人所居之处。 多与城邑、地名、姓氏有关。 例如:邦、郭、郑
形声字中意符和声符组合的位置
1.常见结构 (1)左形右声 (2)右形左声 (3)上形下声 (4)上声下形 (5)外形内声 (6)外声内形 江 河 鞭 桃 鸠 鸽 锦和 草 花 篇室 婆 娑 想盟 圃 国 问 闻 闷
汉字的形体和结构
汉字的形体
文字学
汉字的构造
一、汉字的形体
汉字的形体就是汉字的外形或者体式。
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籀(zhòu) 文和古文变为秦代的小篆。 (二)由秦代的小篆变为汉代的隶书。 (三)由汉代的隶书变为魏晋以后的楷书。
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可以统称为 古文字,隶书以后可以统称为今文字。
(三)通假字
1.定义
假借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表示一个本 有其字的词。
例: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 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通假的原则 借字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极为相近。
3.通假字的读音
通假字应该与相通用的字读一个音。
课堂练习
賈——價
(2)从所表示的词来看,今字所表示的都只
是古字所兼表的数词数义中的一项。
(二)异体字
1.定义
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 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 异体字。
2.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①不同地域的人可能把同一个字写成不同的形 体,造成异体字。
②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可能使用不同的形体 来表示相同的读音和意义,也会形成异体字。 ③汉字在自身的演变过程中也会产生异体字。
7.楷书:
是源于汉末而通行于魏晋以后的一种字体, 是隶书的变体、简体。 楷书的形体特点是彻底摆脱了象形文字的束缚。
二、汉字的构造
六书
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 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 体分类。
“六书”一语最早出现于《周礼》。 《周礼· 地官· 保氏》列举了周代用来教育贵 族子弟的“六艺”的项目,其中有“六书”: ……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 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定的作用,表示出这个字的字意的范畴。
松、柏、杨、柳、杏、桃、梨、桔 额、颊、颜、领、题、颠
“人” 表示与人事有关 “心” 表示与思想感情有关 “贝” 表示与钱财有关 “又”、“攴”(pū) 与动作、行为有关 “疒”(nè ) 表示与病痛有关
左阜右邑
左阝:
“阜”
象形,本义:土山。甲骨字形像山崖边的石
许慎
2.象形 1.指事 3.会意 4.形声 5.转注 6.假借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பைடு நூலகம்
1.象形
2.指事
①本身就是象征性符号 ②用象征性符号指出这个形体的某个部位。
3.会意
象形、指事、会意的共同特点
(1)都是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之上。 (2)都没有表音的成分。
1.甲骨文: 即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现在所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王懿荣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殷墟遗址
2.金文: 是刻在钟鼎一类金属 器皿上的铭文。
3.籀文:
是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国的一种文字,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篆。 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发明的。
4.古文:
战国时期通行于东方六国的文字。
(一)古今字 1.定义 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 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 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 注意:古今是相对的概念,秦为古则汉 为今,汉为古则宋为今。
例: 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大,后来写作“太” ②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共,后来写作“供”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后来写作“高兴”。 ④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责,后来写作“债”;反,后来写作 “返”。
形声字中意符和声符组合的位置
1.特殊结构
字形的变化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字形发生很大变化,
这表现在形声字中,主要有: 省形、省声、讹变
1.省形
形声字的形符被减省 星
从晶省,生声。本义:天上的星星。
2.省声
形声字的声符被减省 豪,从豕,高省声。
3.讹变
形声字的形体讹变。
汉代学者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 六种基本原则。《汉书· 艺文志》“古者,八 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 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造字之本也。
艺文 志
1.象形 2.象事 3.象意 4.象声 5.转注 6.假借
郑众
1.象形 2.处事 3.会意 4.谐声 5.转注 6.假借
指出古今字的关系,通常用“A,古B 字”或“A、B,古今字”等说法。
2.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①词义的引申 同一字形表示的义项众多,为区别词义 而另造新字,分担原字的部分意义。 责,债的本字。 引申为责求、责备等,为与引申义相区别, 另早债字表示本字。
②用字的假借。
假借义与本义共用一个字,为使假借义 与本义能区分开来而另造新字,承担本义和 假借义。
练一练
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古文字字 形,指明其构造方法。 犬、饭、题、析、明、刃、目
犬:象形。象犬之形。 饭:形声。从食,反声。 题:形声。从页,是声。 析:会意。从木,从斤。
明:会意。从日,从月。或者从月,从囧。 刃:指事。从刀,一点指出刃之所在。 目:象形。象目之形。
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1.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2.找出所学三篇文选当中的古今字、异体字、
通假字?
莫与暮
这些后起的新字和原字就构成古今字的 关系。古字表示的意义多,今字只是表示古 字的部分意义。字形上,多数古字与今字形 体中有相同成分。
3.今字同古字相比较 (1)形体上,多数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增加形
符或者更换古字的形符。 奉——俸、捧 采——彩 辟——避、僻、譬、 说——悦
5.转注
六书中争论最大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至今无法统一。
6.假借
是指古汉语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 另一个字的含义。
(1)本无其字的假借。 (2)本有其字的假借。
(1) 本无其字的假借(虚词最多) “我” “而”
(2)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
畔——叛
蚤——早
原因: ①古人写的白字 ②各地方的不同习惯。
4.形声:
表示字意类属部分和表明字音部分组成的字。
形符或意符 声符或音符
有很多汉字在充当合体字的偏旁的时候, 既可以用作音符,也可以用作意符,而且还 能兼起音符和意符的作用。
“耳”:
音符: “饵”、“铒” 意符:“聪”、“聋” 音符兼意符:“珥”(一种用玉、石等物制作 的 耳饰)
意符对阅读古书,掌握汉字的本意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