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藏戏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藏戏

六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藏戏

六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设计藏戏一、教材分析《藏戏》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略读课文。

本单元主题是:民风民俗。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充分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语文要素为: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藏戏》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系数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感受到藏戏所折射的地域文化,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语文要素为: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在这方面,学生有一定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加之最近“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榆林举行,在这个大背景下引入藏戏的学习,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美术、音乐小课堂的介入,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愉悦氛围中感受作者的独特表达,感受藏戏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目标1.学科核心能力: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

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2.跨学科能力:依托课文,抓住文章重点内容,整合美术、音乐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基于生活、鼓励个性表达、进行合作创新的课堂项目化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主要素养指向: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语言运用(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灵活度、深刻性、独创性。

)审美创造(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涵养高雅情趣。

)四、教学重点能说出藏戏的主要特色,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五、教学难点根据读文,结合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及课程资源筹备“藏戏博物馆”的三个展区。

六、学科融合1.美术:结合写面具的相关段落制作人物性格鲜明的面具。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1.3了解藏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2.过程与方法:2.2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

1.3藏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的掌握。

2.教学难点:2.1藏戏表演形式的深入了解。

2.2对生字词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藏戏表演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藏戏的魅力。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解释生字词的音、形、义。

4.课堂讨论5.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戏的艺术魅力。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熟记其音、形、义。

2.课下收集有关藏戏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1.导入新课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教师提问:“你们在朗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生字词?”学生回答,教师解释。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然后教师解释生字词的音、形、义。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生字词的意思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课堂讨论5.分析课文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熟记其音、形、义。

2.课下收集有关藏戏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藏戏的特点和表演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加强引导。

在作业布置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在朗读课文前,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说出图中描绘的藏戏场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藏戏》(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4《藏戏》(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藏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无所有、哄堂大笑能2.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3.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特色和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4.学习文章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5.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学习难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一、字词认读,整体感知1.藏戏简介:藏戏,是一种藏族戏曲剧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

藏戏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演出程式分为开场戏、正戏、结尾三个部分。

开场戏又称“温巴顿”,具有净化场地、祈神赐福的意义;正戏又称“雄”,主要表演传统剧目,有时还穿插藏族歌舞及民间艺术;结尾又称为“扎西”,是演出结束后祝福吉祥的仪式。

藏戏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作者介绍:马晨明 1977年出生,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生。

早年援藏,人民日报记者。

现任教师。

马晨明同志作为首届省高等学校“育人奖”候选人的公示。

作品有《金融时报》《西藏采访笔记》《藏戏》等,写作形式新颖,引人入胜。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僧人脱缰吞噬王妃敦厚演绎哄堂大笑青面獠牙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两面三刀钹3.段落划分:第一部分(1—3段):以三个问句开篇,点出了藏戏的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4—17段):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起源及其主要特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文简介:《藏戏》一文系人教课标版六(下)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

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作者行文脉络清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颇具文学色彩。

学情分析:农村六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阅读能力上已有一定水准,但受限于经济文化条件,孩子们眼界尚不开阔,文化风俗、地理人情了解博度不够,而阅读习惯(方法)、独立阅读、个性阅读这些方面尚不成熟,仍待加强,因此教学本文,须借助一些媒体资源,丰富学生对藏戏的文化内涵的感受和把握,以期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通课文,积累言语中的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藏戏以及藏戏的形成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同时,借助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了解藏族文化。

重难点、教学关键: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藏戏面具、藏戏《诺桑王子》录像剪辑。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例纪要一、播放录像,悬疑导入1、播放《诺桑王子》短片断(2分钟)。

师:这是一种什么戏?2、简介藏戏。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在祖国的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

藏戏艺术有600年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又有着怎样的特色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我们一起来揭戏藏戏!3、板书课题。

六年级下册《藏戏》语文教案

六年级下册《藏戏》语文教案

六年级下册《藏戏》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学习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课时:建议一课时,也可根据学情适当调整。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课文导读
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案三篇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案三篇

【导语】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

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学习⽬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所有、哄堂⼤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分⽂、两⾯三⼑、别⽆所求、随⼼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和丰富的⽂化内涵。

3、学习⽂章准确的说明和⽣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领悟表达⽅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和丰富的⽂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章准确的说明和⽣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领悟表达⽅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乐集⽂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整体设计意图: 《藏戏》是⼀篇略读课⽂,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和藏戏的特⾊。

⽂章结构清晰,语⾔⽣动传神,富有⽂学⾊彩。

教学本课,我采⽤先“明确学习任务,再学习课⽂”的⽅法,让学⽣从⼀开始就明确了学习任务,将精⼒全部投⼊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导⼊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1、不同的地⽅不仅有不同的节⽇风俗,还有独具特⾊的艺术样式,⽐如,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东北的⼆⼈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

(板书课题) 2、默读“⽂前提⽰”,看看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出的要求是:弄清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在⽤⾃⼰的话说⼀说。

) 【设计意图】 学⽣明确学习⽬的,可以有效利⽤课堂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初读课⽂,学习⽣字、新词 1、⾃由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2、检查读⽂,相机指导学⽣把课⽂读通顺,理解“咆哮、吞噬、雄浑、开⼭⿐祖”等词语。

【设计意图】 让学⽣在语⾔环境中学习、理解词语,更容易掌握。

三、再读课⽂,理清思路 1、默读课⽂,思考:藏戏与其它剧种相⽐,独具魅⼒的地⽅是什么?画出相关段落。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

六年级下册藏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藏戏的起源与特点。

2.学习藏戏的表演技巧和形式。

3.掌握一首藏戏剧本的演绎和表演。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藏戏的起源和特点。

2.掌握藏戏的表演技巧和形式。

3.学习一首藏戏剧本的演绎和表演。

三、教学准备1.《藏戏文化导读》教材。

2.《藏戏剧本》教材。

3.音响设备和音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藏戏的起源与特点1.利用多媒体展示藏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组织学生观看藏戏的视频片段,并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3.讲解藏戏的特点,如服饰华丽、歌舞曲艺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藏戏与其他地方戏曲的不同之处。

4.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藏戏的独特之处,并就此展开展示。

第二课时:藏戏的表演技巧与形式1.利用多媒体展示藏戏的表演技巧和形式,并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向学生介绍藏戏的音乐形式,如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并播放相关音乐片段。

3.分析藏戏的舞蹈形式和动作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舞蹈在藏戏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学习藏戏的唱腔和演唱技巧,并进行模仿练习。

第三课时:学习一首藏戏剧本的演绎和表演1.分发《藏戏剧本》教材,让学生阅读一首藏戏剧本,并进行初步解读。

2.选定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剧本中的角色,并进行角色讨论和表演练习。

3.引导学生分析剧本情节、人物性格和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让他们发挥所学技巧,展示自己的才艺。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藏戏演出,让他们亲身感受藏戏的魅力。

2.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和练习藏戏相关技巧,参加社团或活动展示。

3.引导学生进行藏戏相关的研究和创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讨论、表演等环节。

2.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3.考察学生对藏戏的理解和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

4.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创作,对其进行评估和鼓励。

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介绍了其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藏戏》优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了解藏戏的传说及藏戏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藏戏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体会难理解的字、词、句的意思,了解各段大意。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的学习,提高分析、感悟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 知道藏戏的由来及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2.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句段。

教学难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习本文,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1.媒体图片人物的视频和课件。

2.录音的戏剧欣赏片段。

3.本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导入内容:1. 播放媒体——人物图片。

(各种戏剧的人物图片)2. 指名说说,图片人物都有哪些民族。

3. 放录音,听戏剧片段,式说图片中对应的民族人物。

4. 自由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民族,为什么?二. 引入课文,板书课题:《藏戏》三. 学习课文: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课文范读,边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清除阅读障碍。

2. 播放藏戏的资料,了解藏戏的由来。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阅读要求:(自学或同桌互学)(1)这是一篇略学课文,主要讲的什么民族的什么内容?(2)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特魅力的地方是什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不理解的词语)4. 检查学习情况:(1)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需要同学帮助请提出来?生:“吞噬、奇葩”指生解答:(略)(2)从藏戏方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指生回答:(略)教师板书: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戏曲音乐,欣赏不同的戏曲剧种。

2.播放藏戏视频,介绍藏戏:其实,还有一个剧种,它一直流传于我国的最高处,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

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出示“旷野、布施、开山鼻祖”等词语,认读、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2.交流收获。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本文主要写了藏戏的形成、特点和作用。

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作用。

)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课文浓墨重彩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边默读边思考藏戏有什么特点,做好批注后,在小组内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交流。

2.交流汇报。

(1)藏戏的面具。

①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历经几百年仍保留到现在?
②藏戏的面具到底是如何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呢?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

③展示藏戏面具图片,出示京剧脸谱。

你觉得藏戏的面具与京剧的脸谱有什么异同?
了解了藏戏的面具,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民的智慧和艺术天分。

这也是藏戏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

(2)藏戏的舞台。

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其他地方戏的舞台相比,藏戏的舞台简单到什么程度?(藏戏的艺人们不求高档的舞台,不求华丽的服装,他们将雪山江河、草原大地当作背景,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只要有观众即可。

)
(3)藏戏的演出。

①指名朗读后,问:“藏戏在演出的程序、时间、唱腔、动作上有什么特点呢?”
3.多媒体展示一段藏戏《文成公主》的片段让学生欣赏。

加深学生对藏戏面具、舞台、演出特点的认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

五、自主品读,了解形成。

1.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集体交流。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

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

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通过七兄妹组成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赏戏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的事迹,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这个仅由7个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交流: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这样写妙在哪里?(感受藏戏的特点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
2.回顾全文,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说)
3.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你还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艺术形式,试着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

藏戏
独具魅力
1.由于戏曲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教学时采用了“听戏曲、看视频、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以“藏戏的特色、藏戏的形成及表达上的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采用自主学习、小组研读、合作交流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