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杨家岭革命旧址

合集下载

延安杨家岭景点介绍

延安杨家岭景点介绍

延安杨家岭景点介绍
延安杨家岭,位于我国陕西省延安市城区,是一片充满革命历史与红色记忆的土地。

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驻地,见证了中国革命历程中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

如今,杨家岭已成为一处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革命圣地的独特魅力。

杨家岭革命纪念馆是游客来到这里的必游之地。

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展现了延安时期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从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直至1948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内,中共中央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另一个值得一游的景点。

这里保留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当年的办公和生活场所,游客可以参观毛泽东故居、周恩来故居等,感受革命领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艰辛努力。

此外,游客还可以在旧址内的革命纪念馆欣赏到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

除了革命历史遗迹,杨家岭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美丽。

宝塔山、清凉山等风景区环绕四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游览革命圣地的同时,游客还可以领略到黄土高原的壮丽景色。

来到杨家岭,游客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革命历史,还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氛围。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到这里,学习革命精神,缅怀先烈。

在杨家岭,游客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红色记忆,见证革命圣地的独特
魅力。

总之,延安杨家岭是一片充满革命历史和红色记忆的土地,这里是了解中国革命历程、感受革命精神的好去处。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寻求红色教育的游客,都不应错过这个独特的旅游胜地。

在这里,游客将收获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难忘的红色之旅。

六年级作文:游杨家岭革命旧址作文800字

六年级作文:游杨家岭革命旧址作文800字

游杨家岭革命旧址为了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写作素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五会”作文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

首先,我们跟随着导游阿姨的步伐来到了毛主席种过的菜地参观。

这是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为了倡导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开辟的菜地,用来招待客人。

在这里,讲解员阿姨为我们朗读了《杨家岭的早晨》这篇课文的片段,这篇课文写的就是毛主席在菜地里辛勤耕作的事情。

紧接着,我们走到向坡顶,看见了一张石桌。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与记者斯特朗进行了谈话,也是在这里,毛主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讲解员阿姨还告诉我们,“纸老虎”后来用英语翻译出来就是“papertiger”。

参观完毛泽东与斯特朗谈话地,我们跟随着导游的步伐来到了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期间在这里居住。

走进窑洞里面,有一张黑白照片特别醒目,是毛泽东与120师干部谈话时的合影,上面毛泽东主席穿着一条带有补丁的裤子,当时群众已经为毛主席做了好几条新的裤子,他却坚持穿着带有补丁的裤子。

因为他说过“穷只是暂时的,我们将会富有起来的”。

离开了毛泽东旧居,讲解员阿姨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后,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又被叫做“飞机楼”,它上下共分三层,在这里曾举行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里的墙壁两侧还留有《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等剧照,墙上还有《东方红》的歌词,据说是李有源根据《白马调》这首民歌改编而来的,表达了群众对人民领袖的热爱。

最后,我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

中共“七大”就是于1945年在这里召开的,当时共有755名共产党员代表参加。

走进大礼堂里面,可以看见两侧墙上悬挂着六个象征着胜利的“V”字形木架,每个木架上插有四面党旗,总共二十四面旗子。

也就是在这次“七大”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墙后面还写有毛泽东题写的四个大字——同心同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前行的团结精神。

《杨家岭革命旧址》小学五年级作文

《杨家岭革命旧址》小学五年级作文

《杨家岭革命旧址》小学五年级作文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杨家岭。

杨家岭,这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的小山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所在地,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

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

走进杨家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它们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正是这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点燃了中国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

沿着石板路前行,我们来到了毛主席曾经种过的菜地。

菜地里的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我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在菜地里劳作的身影,他弯着腰,亲手种下了一棵棵蔬菜,也种下了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热爱。

毛主席与群众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后,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的旧居。

走进毛主席的房间,我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房间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张用木头做的办公桌、一把木椅、一个不大不小的书桌、一张土炕和一个破破烂烂的脸盆。

毛主席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指挥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到这一切,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离开毛主席的旧居,我们来到了周恩来旧居。

在周恩来旧居的门口,有几棵高大的松柏树。

它们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国家领导人。

走进周恩来旧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张黑白相间的照片。

导游告诉我们,这张照片是周恩来总理从马上摔下来,右手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情景。

由于当时延安的医疗条件有限,周恩来总理被送到了苏联治病。

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有感

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有感

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有感
马克思曾说:“没有一场伟大的革命,就没有真正的民主自由。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正为了民主自由而不懈努力。

许多不幸的历史事件,当我们追溯到20世纪中叶,谨记着这一伟大的革命时代,我们不能忘记革命老址,而这里就是杨家岭革命旧址。

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大规模的反帝反革命战争中,杨家岭革命旧址是许多共产党革命军的据点之一。

当时的抗战士们,犯下英勇的决心,到处进行抗日游击,捍卫人民的尊严和自由,他们用生命开辟了民主新生活的道路。

革命的烈火由此燃起,曾经的战士们受到了国人的尊敬,也使更多正能量席卷国土。

八十多年过去了,杨家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历史的足迹仍然留存在这里。

一排排平整的山坡,反映出抗战时期抗联军的英勇历史;家岭公社,是东三省区抗联支部的湮没记忆;还有原保家们留下的红军抗战时期抗联政府的经历;陡峭的山坡上面または山里还有当时的军营和抗联建筑,它们仍然督促着国人勃勃的志士仁人的精神继续前行。

当我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时,深切的感受留在我的心中。

这里的精神,启发着我们永不停滞的努力,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勇敢的走在新的世代,拥抱新的未来。

杨家岭的革命历史,如同一首华美的史诗,铭记着抗战时期抗联者的无畏勇士和豪情,也催促着国人不忘初心,继续奋斗,追求民主自由。

我们记住历史,把历史中的一切精神都缅怀在心中,不
放松努力,实现共和国人民的梦想,实现共和国的发展和繁荣。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革命纪念地是我们了解历史、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

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深受触动。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体会到了革命之路的艰辛与伟大。

下面是我对这次参观的体会与感悟:首先,杨家岭革命旧址的环境非常优美,宛如一座人间仙境。

我进入这个地方时,便被山青水秀、苍松翠柏所包围。

山谷中的溪流清澈见底,小桥流水人家仿佛把我带进历史的画卷。

这样的环境让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与坚毅,他们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奋斗,是多么不容易啊!进入革命旧址后,我看到了许多展示革命历史的图片、文物和实物。

这些展品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情境,令人动容。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破旧的书桌和一支铁打的钢笔。

这个书桌是当年杨家岭革命领导者办公的地方,铁笔则是他们传递命令、撰写文件的工具。

这样简陋的办公条件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贫困和困苦,也更加珍惜现代社会的发展成果。

参观途中,导游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当年的战斗过程和革命领导人的事迹。

听着这些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了信仰和理想,勇往直前。

他们没有享受家庭的温暖,没有体验普通人的安逸生活,而是选择了无私奉献,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一切。

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除了革命历史的陈列,参观期间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我们参加了一个模拟战斗的体验,穿上当年的军装,模拟了当时的战斗场景。

虽然只是模拟,但是那种紧张和充满危险的氛围仍然让人心潮澎湃。

这样的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激起了我对和平的珍惜之情。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悲壮和伟大,也更加明白了我们当代学生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心得体会作为一个热衷于历史的人,当听说可以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时,我满怀期待。

杨家岭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岁月的艰辛,也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来到杨家岭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草如茵的山坡。

这个地方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却曾经发生着让后人难以忘怀的重大历史事件。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圣地,杨家岭见证了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奋斗和为了民族独立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进入旧址内,我首先参观了村口那座古老的纪念碑。

碑上刻着“中共前委中央局在湖南省东江农民运动中的领导机关夏收起义指挥部就设于此地”等字眼,让人不禁回想起当年的壮烈场景。

这座碑不仅是一个纪念碑,更是一座见证历史的丰碑。

它提醒着我们,革命的火种从这里点燃,牺牲和奉献也从这里开始。

随后,我进入了旧址的展览馆。

展览馆内分为多个区域,介绍了革命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杨家岭旧址的发展历程。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金水的故事。

陈金水是一个年轻的农民工人,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抛下自己的家人前来参加革命。

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无私奉献,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在艰苦的斗争中英勇牺牲。

他的事迹让我深感敬佩和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跟随共产党的意愿。

参观过程中,我还听到一些导游讲解有关贫苦农民普遍高度支持夏收起义的背景介绍。

那些年,农民被压迫和剥削,生活极为艰辛。

夏收起义带给他们新的希望,也激发了他们对革命的热情。

他们纷纷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起义。

这一段历史告诉我们,党的正确政策可以动员和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巨大的贡献。

通过参观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也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杨家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壮大,这个历史地标承载着无数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的记忆。

杨家岭革命旧址导游词

杨家岭革命旧址导游词

杨家岭革命旧址导游词杨家岭革命旧址:红色文化传承地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遗址之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杨家岭村。

这里曾是中共中央的驻地,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杨家岭革命旧址的导游词,希望能够引起您的共鸣和敬意。

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是中共中央曾驻扎的地方,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成就。

杨家岭革命旧址建于1938年,曾是中共中央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这里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时刻和历史事件,如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等。

这些事件和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在杨家岭时期的会议室。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策场所,许多重大决策都是在这里制定的。

会议室内的陈设和布局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让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气息。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

这些故居是毛泽东等领导人在杨家岭时期的居住场所,保存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痕迹。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生活情况和思想精神,感受到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除此之外,杨家岭革命旧址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展览,如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中共中央组织部旧址、延安文艺座谈会场等。

这些景点和展览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成就,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让我们一起珍视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不断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

杨家岭革命旧址观后感

杨家岭革命旧址观后感

杨家岭革命旧址观后感
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在一个乌云密布的星期天,“五会”作文的老师带我们来到了承载着历史的杨家岭旧址游学。

一进门,我们先参观了中央大礼堂。

据导游讲,这是1940年建造而成的,外面是西式风格,而里面则是中式风格。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窑洞。

进入中央大礼堂后,我们会看到毛主席亲笔所写的四个大字——同心同德。

在主席台上还有六面红旗,代表着前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成功,主席台上还放着五把椅子,是当时开会时重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坐过的。

两侧墙上还有六个“V”型架子,代表着中国最终走向胜利的意思。

24面红旗代表着党成立24年经历的风风雨雨,就这样,中央大礼堂就参观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毛泽东旧居。

1938年11月毛泽东从凤凰山搬到这里,从1938年11月~1943年10月,毛泽东在杨家岭居住了五年之久。

在此期间,他领导了延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制定了度过抗日难关的十大政策,写了《青年运动的方向》《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等著作。

在接见中央党校学员时指出,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学习革命的重要性。

为了克服物质困难,他以身作则,开垦荒地,自力更生,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时间过的真快,到了和杨家岭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了,美丽的杨家岭革命旧址,我还会再来看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杨家岭革命旧址
时间:2019-11-17 14:44:31 | 作者:姬欣格
为了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远方文学作文班的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杨家岭革命旧处进行参观学习。

进入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中央大礼堂。

中央大礼堂建于1910年是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方。

在礼堂的墙壁上,挂着写有"同心同德”的锦旗。

沿着林间的小路走,我们又来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因为它的外形像一架飞机,又给称“飞机楼”。

往里面走,可以看到墙上挂着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东方红》的歌词。

办公厅的二楼是供各位领导人看书的图书馆。

出了办公厅,沿着小路往前走。

一路上都是红期旗迎风招展,秋风拂在我们脸上,十分舒服。

上了小山坡就是毛主席和美国记者斯特朗对话的地方,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就成了一个简易的"会宾室”。

再往前走就是毛主席的旧居,他的旧居非常简陋一张办公桌,一张破旧的木床,一个不大的书柜,两把躺椅,一个破烂的洗脸盆和热水壶,仅此而已。

墙上还挂着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照片。

再往前走是朱德的旧居,因为朱德的腰和关节都不好,所以他睡得是纯土坑。

下个土坡,再往前是用恩来的旧居,听讲解员说,有一次下雨天,周总理骑着马,不料路滑,马没有踩稳失去重心,周总理便从马上跌落摔伤右臂。

毛主席不放心,把他送去苏联治疗、还告诉他,等病痊愈了再工作,周总理不听,病没好便偷偷回来工作了。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就要离开杨家岭旧址了,我心想:革命精神物永存我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