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单元练一、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蝉蜕.(tuì)涨.红(zhǎng)一霎.时(shà)B.水藻.(zăo)姊.妹(zǐ)仿膳.(shàn)C.黄晕.(yùn)徘徊.(huái)诀.别(jué)D.应.和(yīng)憔.悴(qiáo)贮.蓄(chǔ)2.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的生活。

②既能,把握方向,又能,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闲适②高瞻远瞩明察秋毫B.①闲适闲暇②高瞻远瞩明察秋毫C.①闲暇闲适②明察秋毫高瞻远瞩D.①闲适闲暇②明察秋毫高瞻远瞩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4.下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5. 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阅读《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选段,回答6——8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①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抚.摸(fū) 应.和(hè) 栖.息(qī)B.锥.形(zhuī) 薄.雪(bó) 贮.蓄(zhù)C.干涸.(hé) 嘹.亮(liáo) 啜.泣(zhuì)D.清冽.(liè) 嶙峋.(xún) 酝酿.(niànɡ)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看了旁边的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原来这“魔术”利用的是人类视错觉原理。

B.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印度尼西亚一名男子将一头雌虎从小养到4岁。

在这4年中,他们形影不离....。

C.经过一小时的奋战,他终于苦心孤诣....地完成了作业。

D.党和国家把这一事关百姓根本利益的大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让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良性互动,让劳动者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C.上一世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D.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4.默写。

(7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水,太阳的脸。

(2)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5.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

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3分)A.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

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C.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

D.她穿的衣服真漂亮!6.综合性学习。

(5分)班级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

(2分)示例:“灾”由“宀”和“火”构成。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点拨:B项中“薄”应读báo;C项中“莅”应读lì;D项中“抚”应读fǔ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分)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轻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

总是美丽而使人爱念的雨啊!(念—恋)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2分)挑着花篮灯的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艳丽俊俏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他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就总是津津有味。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为了防止失窃事件再次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通过学习学校颁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七年级(5)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任何人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动摇不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_______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句子,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秋,以她的芳香宜人、内涵丰富给人喜悦;冬,以她的洁白无瑕、冰清玉洁令人爱慕。

用课文原句填空。

(5分)(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的描述: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来临的消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3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匿.笑(nì)沐.浴(mù)祷.告(shîu)絮絮叨.叨(dāo)B、瘫痪.(huàn)憔.悴(qiáo)分歧.(qí)怦.怦直跳(pēng)C、姊.妹(jiě)徘徊.(huí)菡.萏(hàn)淡雅.高洁(yǎ)D、央.求(yāng)嫩.芽(lân)脸颊.(xiá)水波粼.粼(lín)2、(2分)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树杈寒战诀别不可抗拒B、B、沉寂烂慢遮蔽各得其所C、繁杂敏感拆散行影不离D、委屈伤疤覆盖喜出忘外3、(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__ ;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__ ;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顽石,那是在教我们________。

A、谦虚勤劳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C、谦让勤俭坚韧D、谦虚勤俭坚强4、(3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猜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这家水果超市里卖苹果、梨子、香蕉、葡萄和各种水果。

C、我们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5、(3分)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B、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文学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其中情节的安排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二、古诗文阅读(24分)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ㅤㅤ“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ㅤㅤ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房门。整个春天各种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10.【甲】段写春花的文字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3分)
、、。
11.在【乙】段文字中,作者赞扬夏天的精神;【丙】段文字中,作者强调秋天的精神。(2分)
12.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简析其表达效果。(任选一句作答)(2分)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7.九月,同学们升入了初中,然而,许多同学仍然没有脱离童年的稚嫩情绪。于是,在学习之余,学校决定组织七年级同学开展“告别童年情绪”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6分)
(1)欣亮同学将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进行“告别童年情绪”主题发言。下面是他的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2分)
选段一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却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
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第、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噶也出来了。
选段三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 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远天归雁拂(A.fó B.fú)云飞,近水游鱼进冰出。()
②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A.fēn B.fèn)外妖娆。()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下面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2.选出下面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敏感伤疤笑嘻嘻各得其所B.沐浴折散婆婆嘴自作主张C.烂漫决别三蒂莲喜出望外D.坚难遮蔽一霎时不可抗拒3.选出下面句中画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2分)A.看到妈妈找不到时焦急的样子,我大声地匿笑起来。

B.美国最近比较烦,爆炸枪击案件接连不断地发生。

C.从小学到初中,我和万芳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D.地震造成的损失已经无可挽回,但事后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宝贵的防震抗灾经验。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万芳由于怕我回家挨大人的骂,把自己的好裤子换了我的破裤子。

B.我能否要回木雕是我最伤心的事情。

C.我们班数学不及格的现象逐步下降。

D.《金色花》一文充满童真童趣,我们没有理由喜欢。

5.选出下列句子标点有误的一项( )(2分)A.“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B.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俩叫“合二而一”。

C.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选出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2分)A.《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史铁生,北京人,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B.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著有《吉檀迦利》《园丁集》等。

C.《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记载了很多魏晋时代早慧儿童的故事。

D.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7.古诗文默写。

(8分)(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酝酿(niàng)黄晕(yūn)咄咄逼人(duō)B。

贮蓄(zhù)静谧(mì)彩棱镜(lénɡ)C。

粗犷(ɡuǎnɡ)应和(huò)山岛竦峙(zhì)D。

吝啬(lìn)莅临(lìn)绿茵茵(yīn)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瞭望喉咙烘托花枝招展B。

抖擞肌肤地毯淅淅历历C。

水藻高妙屋檐呼朋引伴D。

化妆萧瑟骄媚盛气凌人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1) 他不禁又沉浸在那个一直在脑海里的美丽梦境中。

2) 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了山的心灵。

3) 我正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地走过我的身旁。

A。

萦绕贴紧欣赏泰然自若B。

环绕贴近观赏悠然自得C。

环绕贴近观赏泰然自若D。

萦绕贴紧欣赏悠然自得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B。

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女儿打决赛的那一段。

C。

本月底前,北京通州区将正式采用共享自行车“电子围栏”技术,对所有共享自行车进行规范化管理。

D。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XXX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

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

《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XXX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朝诗人XXX,他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这篇关于⼈教版七年级上册语⽂第⼀单元测试题(带答案),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基础知识积累与运⽤(33分)1、看拼⾳写字,或给划线字注⾳。

(10分)诱huò()训jiè()头晕⽬xuàn()bènɡ()溅宽shù()啜( )泣收敛()痴()想绽()开忍俊不禁()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志在千⾥,,壮⼼不已。

②、《过故⼈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

3、修改下列病句。

(4分)①、通过爸爸的⿎励,使我最终⾛下了悬崖。

②、中央⼯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个出⾊的美术家。

4 、仿照⽰例,以灾区⼀个孩⼦的⼝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

(2分)⽰例:妈妈妈妈我深信你还活着我深信你还活着深信地震只能深信地震只能击碎钢筋⽔泥击不碎你坚强的⼼5、四川绵⽵地震灾区⼀位受伤学⽣转院来衢州治疗,你和⼩丽打算前去探望。

⼩丽准备送他⼀本《繁星•春⽔》,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段赠⾔: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

真爱的伟⼤、童真的圣洁、⾃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对未来,快乐⽣活。

你准备赠送⼀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段赠⾔:(2分)6、综合实践活动。

(10分)国务院办公厅l⽉8⽇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1⽇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学校就此组织了⼀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活动。

(1)【活动⼀:开展调查】“限塑令”⽣效⾸⽇,他们对某超市使⽤塑料购物袋及⽆纺布袋销售情况进⾏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4分)时间塑料袋使⽤量(只) ⽆纺布袋销售量(只)5⽉25⽇(星期⽇) 10852 06⽉1⽇(星期⽇) 905 500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塑料袋装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40分)1.酒醇也要勤吆喝,字犹如一个人的无声广告,好字让人赏心悦目,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里。

(3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下面每组词语中均有两个错别字,请先用横线标出来,再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括号中。

(6分) A .分歧 折散 水波粼粼 暴努无常 ( )( ) B .瘫痪 决别 絮絮叨叨 行影不离 ( )( ) C .憔粹 祷告 遮弊 忍俊不禁 ( )( ) 3.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 )(3分)A .嫩(nen )芽 分歧(qi ) 脚踝(luo ) 水波粼粼(ling )B .涟漪(lianyi ) 粗犷(kuang ) 霎时(sha ) 瘫痪(tan huan ) C.脸颊(jia ) 树杈(cha ) 逮(dai )着玩 犄(ji )角 D.祷(dao )告 匿(li )笑 敷衍(yan ) 荫(yin )蔽4.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3分)A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B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C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D .小家伙突然教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

《荷叶 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

B .《羚羊木雕》是一篇反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内心情感冲突的散文,采用倒叙手法,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矛盾问题,发人深省。

C .《秋天的怀念》讲述了生活中几件小事,写母亲忍着病痛的折磨,对我百般抚慰,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深沉、崇高无私。

D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这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颂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6.描写人物的常见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请判断下列各句分别用了什么描写人物的方法。

(4分) A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 B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 )C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 )D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

B 、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C 、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D 、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

8.用所给出的词填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

(3分)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要________地写,话要___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①仔仔细细 ②规规矩矩 ③清清楚楚 ④踏踏实实A ①④②③B 、④②①③C 、②③①④D 、③①②④9.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3分)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送给某学科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古诗词默写填空.(9分) (1)烈士暮年, 。

(2)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 。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环境幽静,意境幽雅的诗句是 , 。

(4)《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 。

表达作者对朋友、对小村庄依恋之情的诗句是 ,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40分)咏 雪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一文。

(2分)2、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 ⑴因.风起( ) ⑵儿女..( )⑶俄而..( ) ⑷差可拟...(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文中“寒雪” “内集” “欣然” “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 的家庭气氛。

(5分)5、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 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6、你能否再写出两句连续的咏雪的诗句吗?(2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非人哉"友人便怒:②!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与人期行,相委而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4分)行(期⑴与友))⑵下车之(引至(⑶去后乃)⑷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的人。

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8分)4、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4分)答:三、现代文阅读(15分)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儿子的一举一动。

(3分)剥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记叙的母子比赛剥豆,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2分)①慢下来的原因是:②快起来的原因是:23.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比较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什么?(3分)24.作乾细想剥豆的经过,觉得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从者瞻前顾后的心理活动中,你能够感受到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吗?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一谈。

(3分)25.文中说“一些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请以母亲的口吻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50字左右)(4分)答案一、3、C 4、D 5、B 6、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外面描写 7、D 8、C二、1.刘义庆、《世说新语》2、(凭借)(子侄辈)(不久,一会儿)(差不多可以相比)3、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欢快、轻松、融洽 5、 D 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1、(约定)(才)((拉)(回头看)2、①、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②、“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先走了。

”3、不守信用,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知错能改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入门不顾。

4、无信无礼,“信”“礼”的重要性 5、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

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

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21.拿碗——答问题——手不停——拿碗——量豆——轻松地笑 22.①怜爱孩子,想增加儿子的自信心②让儿子知道竞争靠实力,不给他虚假的胜利 23.勇于竞争、做事认真 24.角度一:从情节发展来看,母亲剥豆时速度时快时慢,剥多剥少,并未对儿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儿子一如既往,认真执著,轻松对待失败,没有赌气,没有沮丧——母亲小题大做。

角度二:从积极关注儿子成长来看,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始终不容疏忽懈怠。

母亲的时快时慢,瞻前顾后,其实质是母亲对采取成功教育(增加儿子的自信心),还是挫折教育(从小面对真实的竞争,正确的对待失败)两种方法进行斟酌。

这种对教育方法的深思熟虑,永远不能说是多余的。

自信心、竞争力等 25.本题的核心是“喜悦”的具体内容,从儿子的语言、神态、动作可知,“我”喜的是儿子小小年纪便具有竞争意识,挑战和好胜心理,更具有较强的自信心。

(注意字里行间流露出母亲的怜爱,赞许和骄傲的情感,具体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