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ppt.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幻灯片PPT

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 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 答案。
1.记叙文:答复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
2.说明文:答复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 点是什么,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 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 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 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 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 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 了+对象+特性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 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 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 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 〞“傻瓜蛋〞等〕
【操作规那么】
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即
“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
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答题步骤: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 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 答案。
1.记叙文:答复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
2.说明文:答复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 点是什么,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 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 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 句子语境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 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 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 了+对象+特性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 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 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 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 〞“傻瓜蛋〞等〕
【操作规那么】
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即
“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
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答题步骤: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2025高三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Ⅰ 整体阅读深度理解课件(共36张PPT).ppt

一看出处和标题,了解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出处和标题往往概括了文本主要谈论的问题或表达的观点,抓住出处和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弄清文本的主要内容。
2.勾画论据:圈注含“如”“例”等的语句,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表示比较、引述等的语句,迅速把握理论论据。
3.标注关键词:①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②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③某些指示代词;④含有肯定或否定意义的关键词;⑤提示信息的词;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三析层次和结构,把握每则材料的行文思路。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每则材料的结构,如总分结构等。 其次,从局部把握每则材料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对比等。
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T1-A)(T3-B)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第二步:带题细读——以题带文,勾画关键词句。
〔整体阅读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T2-A)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来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T1-C)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
(2)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
2.勾画论据:圈注含“如”“例”等的语句,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表示比较、引述等的语句,迅速把握理论论据。
3.标注关键词:①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②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③某些指示代词;④含有肯定或否定意义的关键词;⑤提示信息的词;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 三析层次和结构,把握每则材料的行文思路。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每则材料的结构,如总分结构等。 其次,从局部把握每则材料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的关系,如并列、对比等。
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T1-A)(T3-B)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第二步:带题细读——以题带文,勾画关键词句。
〔整体阅读示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T2-A)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来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T1-C)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
(2)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
2025届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汪曾祺课件

• 二师父仁海。他是有老婆的。他老婆每年夏秋之间来住几个月,因为庵里凉 快。庵里有六个人,其中之一,就是这位和尚的家属。仁山、仁渡叫她嫂子, 明海叫她师娘。这两口子都很爱干净,整天的洗涮。傍晚的时候,坐在天井 里乘凉。白天,闷在屋里不出来。
阅读训练
• 三师父是个很聪明精干的人。有时一笔帐大师兄扒了半天算盘也算不清,他 眼珠子转两转,早算得一清二楚。他打牌赢的时候多,二三十张牌落地,上 下家手里有些什么牌,他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谁家约他打牌,就说“想送两 个钱给你”。他不但经忏俱通(小庙的和尚能够拜忏的不多),而且身怀绝 技,会“飞铙”。七月间有些地方做盂兰会,在旷地上放大焰口,几十个和 尚,穿绣花袈裟,飞铙。飞铙就是把十多斤重的大铙钹飞起来。到了一定的 时候,全部法器皆停,只几十副大铙紧张急促地敲起来。忽然起手,大铙向 半空中飞去,一面飞,一面旋转。然后,又落下来,接住。接住不是平平常 常地接住,有各种架势,“犀牛望月”“苏秦背剑”……这哪是念经,这是 耍杂技。也许是地藏王菩萨爱看这个,但真正因此快乐起来的是人,尤其是 妇女和孩子。这是年轻漂亮的和尚出风头的机会。
• 小英子跑过来:
• “给我!给我!”
阅读训练
• 她也试了试,真灵,一个黑母鸡一下子就把嘴撑住,傻了眼了!
•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 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 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
阅读训练
•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 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 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 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 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 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 可以。
阅读训练
• 三师父是个很聪明精干的人。有时一笔帐大师兄扒了半天算盘也算不清,他 眼珠子转两转,早算得一清二楚。他打牌赢的时候多,二三十张牌落地,上 下家手里有些什么牌,他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谁家约他打牌,就说“想送两 个钱给你”。他不但经忏俱通(小庙的和尚能够拜忏的不多),而且身怀绝 技,会“飞铙”。七月间有些地方做盂兰会,在旷地上放大焰口,几十个和 尚,穿绣花袈裟,飞铙。飞铙就是把十多斤重的大铙钹飞起来。到了一定的 时候,全部法器皆停,只几十副大铙紧张急促地敲起来。忽然起手,大铙向 半空中飞去,一面飞,一面旋转。然后,又落下来,接住。接住不是平平常 常地接住,有各种架势,“犀牛望月”“苏秦背剑”……这哪是念经,这是 耍杂技。也许是地藏王菩萨爱看这个,但真正因此快乐起来的是人,尤其是 妇女和孩子。这是年轻漂亮的和尚出风头的机会。
• 小英子跑过来:
• “给我!给我!”
阅读训练
• 她也试了试,真灵,一个黑母鸡一下子就把嘴撑住,傻了眼了!
•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 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 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
阅读训练
•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 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 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 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 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 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 可以。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Ⅰ比对判断,答对客观题专项复习课件(共67张PPT).ppt

判定 技巧
①如果文章或选项中有“目前”“打算”“预计”“已经”“将来”等表示时 态的词语,要注意是否出现“未然”“已然”混淆的错误。 ②如果文章或选项中出现了“可能”“也许”“或许”“大概”“一定”“必 定”“必然”等表推测判断的词语,要认真辨析是否出现“或然”“必然”混 淆的错误。
〔对点训练〕
1. 根据原文,判断选项正误,并分析原因。
原文 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了自然规律在“自然世界”的形成 中所发挥的同样的作用。
分析: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 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样作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 ”。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对点训选练项〕错误。“强立名义”是发展进程中的中国目录学史的缺点,而非姚名达
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 本功。
选项错误,关系混乱。选项中“是因为”使两个分句形成了因果关系,从原 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来看,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成立。
文内信息推断
〔考点解读〕
文内信息推断即文内信息的推理判断,此类题目要求对文本 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和推断。命题人常在依据与结论的一致性、 逻辑关系的合理性方面设置错误点,主要包括无中生有、推断过 度、强加关系等,侧重考查考生对相关材料信息的分析、评价、 逻辑推断能力。
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
原文
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 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
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开头作用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课堂示例:(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
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我爱水张秀亚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市景,但我总喜 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晨启扉,更 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 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 然独立,盈耳只有那净琼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题型类别 ①材料(首段、末段、中间段)的作用 ②修辞(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的作用 ③表现手法(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 志、比兴、烘托、不同人称)及其作用 ④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及 其作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 、解题方法: ①掌握一定的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②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确认指定段落在 行文中的位置。 ③从内容、情感,结构,效果等方面,多 角度分析作答。
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 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 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语气强烈, 强化情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
景物描写进行赏析。(2009安徽卷) 又走过一座亭子,那是一座亭桥,从亭中
可以环顾四周美景。 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 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 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 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 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 欢迎来访者了。送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 佯
现代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济. B、丰子恺的漫画用笔简约,深得神韵。 C.丰子恺的漫画表达含蓄,令人回味 D.丰子恺的漫画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
13
18.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自清第一次看见白马湖的美景就被陶醉了,“春晖
的一月”让他受用另样风景,进入了“物我双忘”的境界, 于是他再也离不开这个地方了。
.
4
明日,子路行,以告。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 之矣。
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 经历告诉了孔子。
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 早就知道了。
.
5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3.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8.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9.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16
1.下列关于裘法祖留德期间经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裘法祖学习刻苦,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被同学们戏 称为“图书馆长”。 B.由于种族歧视,一年以后,裘法祖的导师才允许他做第一个阑 尾切除手术。 C.裘法祖导师的话是告诫他:医生应该有爱心,对病人要极其负责。 D.由于裘法祖以高超的医术拯救了许多犹太人,他被犹太人称为 “中国神医”。 2.下列有关裘法祖回国后从医经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
13
18.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自清第一次看见白马湖的美景就被陶醉了,“春晖
的一月”让他受用另样风景,进入了“物我双忘”的境界, 于是他再也离不开这个地方了。
.
4
明日,子路行,以告。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 之矣。
第二天,子路上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的 经历告诉了孔子。
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 早就知道了。
.
5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 3.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4.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5.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8.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9.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0.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16
1.下列关于裘法祖留德期间经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裘法祖学习刻苦,课余时间全都在图书馆里度过,被同学们戏 称为“图书馆长”。 B.由于种族歧视,一年以后,裘法祖的导师才允许他做第一个阑 尾切除手术。 C.裘法祖导师的话是告诫他:医生应该有爱心,对病人要极其负责。 D.由于裘法祖以高超的医术拯救了许多犹太人,他被犹太人称为 “中国神医”。 2.下列有关裘法祖回国后从医经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课件(122张ppt)

-24-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 息的能力。D项,曲解文意,“‘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 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相关信息在原文第③段结尾处:“这一意义 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 态。”“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于文无据。
-13-
3.理清全文论述层次 论述类文本的论述层次,一般体现在段落关系上,段落间常有总 分、递进、并列、对比等逻辑关系。对全文段落层次的梳理,可以 采用画结构图的方式进行。
-14-
(三)辨 “辨”就是辨析,是在标画、梳理后对文本主要内容的一种分析。 要“辨”清如下两点: 1.辨清叙议。论述类文本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叙述和议论。叙 述是引用材料,是论据部分;议论是说理,往往包含着观点。分清叙 议,就辨明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辨明方法。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如正反对比论证、因果论 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在读后都要有初步的 了解。哪段文字是证明哪一个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证明的,都 需要有初步的认知。
-15-
读文示范
高考文本 (2018·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 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 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 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②☞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 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 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 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 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 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 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之论述类文本 课件27张

6.混淆时态 7.混淆关系 8.偷换概念 9.因果混乱 10.主次颠倒
1.以偏概全
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个别代一般(选项范围扩 大),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 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 数”“有时” “全都”“全部”等。
答题方法总结
3.筛选文中信息的步骤小结:
①通读全文,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读) ②审读题干,确定信息范围(找) ③文题比对,辨析信息对错(比) ④巧用排除,复位验证(排)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 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 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 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解题步骤
温馨提醒,抓住关键词语要注意
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点。 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做好标记 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出现频率 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 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 中心主旨。 5.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所要论证的话。
(1)整体把握,快速感知主要信息。 速读,借助关键语句把握大意、明确层次结构。 (2)审明题意,确定筛选范围。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指令”,确定筛选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
者的思路。(6分)
16.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
的原因。(6分)
17.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
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
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
体现的作者的观点。(6分)
2020/4/3
2020/4/3
18
(六)整合两种句子
把握散文主旨,需要整合两种句子:抒情句、议论 句。
散文主旨难把握在于很多高考散文并不是在一处明
确点出主旨,而是把表达主旨的句子散布在文本的多
处,需要我们去归纳。这就要求我们在初读时边读边
圈画出抒情议论的句子。但是,圈完画完依旧不明主
旨。这就需要我们整理出抒情议论的句子,进行合并
身的反省。
2020/4/3
26
16.(1)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 “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 (2)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 气和生活的追求。 (3)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2020/4/3
27
17.(1)用存疑的方式表达作者明确的观点:不是鸟 类的天性不安,而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2)巨大痛苦源于人类不善待鸟类而招致鸟类的拒 绝、痛斥和对峙,作者因此既饱受良心的责备,又担 心遭受自然的报复。
人的气势,从而赞美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2020/4/3
8
写人散文归结点:对这个人的形象的刻画,对这 人的情感态度,甚至深入到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 思考。如《痛哭和珍》,写出了刘和珍的勇气、毅力、 乐观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 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的批判,揭示出时局的险恶, 反动派的凶残。
2020/4/3
17
例如:2007年广东卷《泥泞》中:作者为什么说: “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考生往往只答到“泥泞诞生了跋涉者”以及“泥泞 使人回忆起民族艰辛的历史”,而漏答了“泥泞带来 了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看 出这一段是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只关 注了下面的段落,没有关注上面的部分。
探讨主旨时,就不应只停留在人或事的表层了。
2020/4/3
7
写景散文归结点: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对景物的情
感态度(赞美、否定、感慨等),表达出对现实的思
考,对历史的思索与评价。如《阳关古道苍凉美》,
表现了作者对古道苍凉美的感叹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
阳关的赞美。《文赤壁》表达了对苏东坡的豁达的人
生态度的赞美。《壶口的黄河》赞颂了壶口黄河的惊
理清句段的关系是我们读懂文章、准确答题的重要 方法。一般而言,文章段与段间关系种类有:
①并列、②层进、③对比、④承上启下、⑤为下文 做铺垫、⑥前后呼应、⑦总起下文、⑧总结上文。
句与句的关系有: ①转折 ②承上启下、③总分、④递进,⑤因果等。 找出文本主旨,理清句段关系,才算真正读懂散文
题干信息所在段落,避免漏要点
如《上善若水》《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 的地方》《木车的激情》等
明确题目和文章主要方面(人物、事件、结
2构020/4、/3 情感、主旨等)的紧密联系。
32
2012年高考散文:
《心灵的篝火》(京) 《太阳梦》(渝)
《荷叶》(粤)
《耳边杜鹃啼》(鄂)
《最后的黄豆》(辽)《被时间决定的讲述》(鲁)
《柴火》(川)ຫໍສະໝຸດ 2020/4/35写景散文,如2010年全国Ⅱ卷《大河家》、2006 年山东卷《文赤壁》20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
写人散文,如2011年湖北卷《才子赵树理》 2009年广东卷《耕作的诗人》09江西《木车的激 情》。
记事散文,如2011福建卷《走进腾格里》、 2011年全国卷《针挑土》。
状物散文,如2009年重庆《瓷器的意味》2010 湖南《一朵午荷》。
25
14.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 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敬仰之情尽管只是在 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 春天。
15.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
(1)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与我的观察和推测。
(2)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
察和思考。
(3)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
(1)懂重要句子(词语)含意;
(2)懂句间、段间关系和全文结构思路;
(3)懂段落和全文内容主旨;
(4)懂写作手法(表达技巧);
(5)懂作者情感、观点。
2020/4/3
4
如何读懂?
(一)明确五种分类。
散文阅读中先明确散文所属的类型,能帮 助考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主题。纵观这几年的 高考的散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类:写景、 写人、记事、状物 、说理。
《母亲的中药铺》(浙)
2020/4/3
33
精读文章,把握有效信息
二、精读并圈画
精读文章,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 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边读边把重要的词语、句 子、段落用铅笔圈画出来。
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2020/4/3
34
三、抓关键词句
• 要重视开头段 、结尾段。
刺激”等一大段,第四段的“人很难不失意,失意时
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
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惟一自持者”等等。
2020/4/3
20
我们要根据文本的意图,对这些议论抒情句进行筛 选,保留与“灯火”有关的语句。那就是“猛地点燃 温暖全身的灯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很 难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 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惟一自 持者”。相加两处关键句的意思,可知主旨是告诉我 们在人生的孤寂中需要为自己寻找一盏温情的灯,让 自己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
2020/4/3
21
阅读2010年重庆《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划出抒情议论性句子,并概括文章主旨。
1.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
只有人类才会有不孝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
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
2.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
着脸。
3.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
• 重视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 渡句、感叹句、引用句等,尤其注意段首、段尾, 画龙点晴的句子。
• 重视托物言志类哲理性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它们 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 (关键词往往是相对而言的。所以,在了解文章作
者观点、要点等阶段的阅读中,所要抓的关键语句
应指的是能反映上述内容的有关语句。)
13
(四)悟出三个意图。
理清基本思路之后,还要对上述三部曲的作用有 一个明确的概念。
主要景、物、人、事本身的描写主要是为了揭示 散文的主旨。
其它景、物、人、事的描写主要是起到对比或类比, 形成反衬或正衬,引出主要对象、做铺垫等作用。
2020/4/3
14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衬托中心,烘托形 象。 例如:如《痛哭和珍》中,作者直接写出了刘 和珍的勇气、毅力与乐观热情。同时也写到自己, 写自己的“渺小”,以此来衬托出面对凶残敌人时 和珍的勇敢。
(3)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启示人类应亲近 自然,善待生灵。
2020/4/3
28
09年江西卷《木车的激情》阅读训练:
1.“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2.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 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5分) 3.联系全文,概况本文主旨。(6分)
2020/4/3
35
四、把握行文脉络(思路)
把握行文脉络,理清写作思路,以散文的思路作 为解题的突破口。
散文的思路也就是散文“情”的展现过程,是属 于散文脉络、结构布局方面的问题,散文思路分析 就是分析各层段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为突破口, 更易把握全文的主旨,对解答习题常会产生奇效。
202说0/4/3理散文,如2011年重庆《论诚意》、2010年四6
(二)把握一个归结点。
所谓归结点,就是散文的写作目的。散文归根到 底就是达意、抒情、言志。但是,不同类型的散文, 主旨也是会有所侧重的。
文中的事、物、人、景是中介,通过他们去达到
作者的写作目的。散文一切内容与形式的作用,根本
是为这个归结点服务。明确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散文
散文阅读
2020/4/3
1
必须解决2个问题:
1.怎样读懂一篇散文? 2.怎样准确规范答题?
2020/4/3
2
怎样读?怎样才算读懂了?
1.散文考查的要求:
理解(句子含意),
概括分析(筛选、归纳、概括、分析),
鉴赏评价(品味、赏析、评价),
探究(个性阅读),
2020/4/3
3
2.具体标准——五懂:
30
3.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 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 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 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
2020/4/3
31
阅读基本程序及关键点:
一、抓题目
散文的题目往往有深层含义,在阅读时,首先应 注意题目——往往能最先传达出与作品密切相关的 信息。
2020/4/3
9
状物散文归结点:托物言志。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与志向。如《灯火的温情》,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在 人生中,就算身处逆境,但是还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更重要的是要你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 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
2020/4/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