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之成功典范共2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

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分析_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就目前而言,公司的发展自属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为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打开市场,翟思宇也在不断地加强与其他企业的沟通合作。

翟思宇作为在校大学生能够有这样的创业成就实属不易,但是这将不会是他创业生涯的终点,他还将继续再接再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翟思宇和他的公司将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

实际上,之所以能在养猪行业里很短时间就能取得骄人成绩,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集团的董事长,还在于陈生此前就经历的几次创业的“实战经验”:陈生卖过菜,卖过白酒,卖过房子,卖过饮料。

这使得陈生有着这样的独到的见解:很多事情不是具备条件、做好了调查才去做就能做好,而是在条件不充分的时候就要开始做,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然而,“条件不充分”时到底怎么才能“抓住机会”呢?我们来看一下陈生的做法:他卖白酒时,根本没有能力投资数千万设立厂房,可是他直接从农户那里收购散装米酒,不需要在固定设施上投入一分钱便可以通过广大的农民帮他生产,产能却可以达到投资5000万的工厂的数倍。

此后,他才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开始租用厂房和设施,打造自己的品牌。

迅速的进入和占领市场,让他在白酒市场上打了个漂亮仗。

而当许多人“跟风”学习一位到南方视察的国家领导人用陈醋兑雪碧当饮料的饮食方法时,善于“抓住机会”的陈生想到了如何将这种饮料生产出来。

经过多次尝试,著名的“天地壹号”苹果醋就此诞生。

当然,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陈生成功的秘诀更让人难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无数企业“抓破脑袋”寻求发展良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技高一筹者才能够取得成功。

而一些企业运用精细化营销,就是一种技高一筹的做法。

于是,从传统的中国猪肉行业里,陈生分析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因为中国每年的猪肉消费约500亿公斤,按每公斤20元算,年销售额就高达上万亿。

而与其他行业相比,猪肉这个行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基本上没有形成像样的产业化,竞争不强,档次不高,机会很多。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创业就是赚钱,人要有梦想,需要敢闯敢干。

这是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内心写照。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3个,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创业成功典例一:大学生卖菜打造农业观光园销售额超200万从不懂农业的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拥有超过200亩的农业观光园,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农业品牌公司。

这个由5位大学生创业打造起来的农业品牌“东方锄禾”,靠着团队的才干和坚持,将事业越做越大。

摆摊卖菜了解市场需求1985年出生的吴书柱和1986年出生的龙运海都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学生,一个学市场营销,一个学电子商务。

2010年,来自农村的吴书柱毕业后想要自己创业,他率先开始关注璧山。

为了了解市场需求、积累农业知识,他们在农贸市场门口摆摊卖过十多天的菜。

发现市民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却苦于无处购买,而绝大多数农民似乎还没看到这一市场需求。

于是,他俩决定创办农业公司,教农民种好卖的菜,帮农民卖菜。

四处推销打开蔬菜销路在璧山农委的帮助下,2010年8月19日他们正式成立了公司。

有29家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了合作。

然而,卖菜挣的钱少之又少,龙运海又想出新招——大批量的收购农产品,销售给各餐馆和食堂。

不过,对于没有任何人脉积累和关系网络的大学生而言,销售过程异常艰难。

龙运海说,因为他们的菜从璧山运过来,比当地的菜便宜,遭到当地菜贩子不满,但他们没有放弃。

媒体帮助赢来创业转机2012年,受天气影响,蔬菜价格一降再降,龙运海收来的农作物以低于成本价还卖不出去,几乎把他逼到了绝境。

无奈之下,龙运海想到了求助媒体,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他们的蔬菜不仅卖了出去,而且还和大学城几所高校的食堂有了长期的合作。

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龙运海通过流转农民土地,开办“东方锄禾”观光农业园。

今年春,龙运海将璧山城郊流转的200多亩土地打造成草莓等蔬果种植园,教授农民养殖生态猪、土鸡等家禽。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Word可编辑版)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Word可编辑版)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最新版)-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处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3篇来自热点推荐。

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

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

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例子篇1 90后女研究生开情趣网店月入上万从上研究生开始,90后女大学生苏梦就开始接手表姐的一家网店。

每个月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让她过着比多数同学都宽裕的生活。

只是,她从未让同学们到店里捧场。

因为,这家是一家情趣网店。

所以,苏梦选择闷声发财,守住这个“秘密”。

来网店买避孕套的女性居多苏梦的家在山东青岛,在重庆读研究生时,表姐提出将自己经营的一家情趣网店免费让给她做。

“当时,表姐特别忙。

我读研究生期间,有很多闲暇时间。

她直接让我接手这家店,我觉得这是个赚钱的机会。

”苏梦的父母听说女儿要接这样一家店,非常担心,怕她会学坏。

但苏梦很坚持,父母也便渐渐妥协。

苏梦店里的商品包括避孕套、自慰器具、润滑油、情趣内衣等。

上课之余,她便在宿舍里打开笔记本,自己当客服。

“其实,很多人都是不咨询,直接下单购买。

”苏梦接单后一般就通知工厂发货,她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客服和推广。

“我也会仔细查看一些产品说明,以便详细给客户做出解答。

”购买者咨询时,多是询问避孕套是不是正品,器具会不会对皮肤不好之类,并没有情色话题。

苏梦做客服时,也非常注意避开同学的视线。

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但大多数都未婚。

如果同学知道了,或许会对她有不一样的看法。

店里卖得最好的商品是避孕套。

苏梦发现,购买避孕套的多是女性。

“男性关注的是情趣,女性还会考虑安全。

很多女性不好意思去超市购买,而很多男性也不会主动准备,导致很多女性愿意上网购买避孕套。

”苏梦说,这也反映了女性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勇敢创业成功的例子.doc

大学生勇敢创业成功的例子.doc

大学生勇敢创业成功的例子大学生勇敢创业成功的例子一:一个90后大学生创业十年赚两亿资产一个90后创业者的奇迹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

近日,在临沂大学李海鹏基金捐赠仪式结束后,年仅30岁的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对记者说。

坐在记者眼前的李海鹏,瘦瘦的身材,戴副眼镜略显书生气,并没有想象中财大气粗的样子。

我骨子里有一种干事业的激情李海鹏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细观他的创业史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会有不少启示。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每当看到年老的父母为了孩子而劳作不息的身影,我心里特别疼,我渴望自己快点长大成才,我骨子里有一种干事业的激情。

我特别希望赚很多的钱以让自己的父母、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回忆创业之初的情形时,李海鹏说。

1981年,李海鹏出生于东营市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

2000年李海鹏考入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2004年毕业。

由于家庭困难,上大学第一年的8000元学杂费、生活费还是父母东拼西凑借的。

在校期间,李海鹏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但刚开始时并不顺利。

有一次,我在临沂一家家政公司打工,被派到了一个有钱人家去打扫卫生。

那人要求非常严,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返工。

我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清洗。

一天下来,本来说好给50多元钱,最后那人还是以擦得不干净为由仅给了30元钱。

他先后干过家政、业务员、倾销员等,2001年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简单装饰后就租了出去,最多时他曾买了七辆出租车营运手续。

就这样,李海鹏在别的大学生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利用寒暑假,他还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锻炼,这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

后来他利用积攒的40多万元钱,同别人合伙在深圳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品加工厂,用工达到200多人,在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就已经拥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产。

大学创业成功案例

大学创业成功案例

大学创业成功案例大学生创业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意识,在校园内外找到了自己的创业机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探讨一下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首先,我们来看看小李的故事。

小李是一名大学生,他在校期间就对电子商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业后,他毅然决定创办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

在创业初期,小李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他最终成功地将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打造成了一家知名的品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次,我们来看看小王的创业经历。

小王是一名大学生设计师,他在校期间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设计才华。

毕业后,他决定创办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在创业初期,小王遇到了很多竞争对手和市场挑战,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成功地赢得了客户的青睐,逐渐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打造成了一家知名的品牌。

最后,我们来看看小张的创业故事。

小张是一名大学生程序员,他在校期间就展现出了出色的编程能力。

毕业后,他决定创办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

在创业初期,小张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和市场竞争,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成功地开发出了一款备受欢迎的软件产品,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将自己的软件开发公司打造成了一家成功的企业。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和创新意识的发挥。

同时,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机遇,发挥创新意识,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努力和学习。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让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例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例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典例大学毕业就创业初尝创业的艰辛解决了基础配套的问题,黄安新轻装上阵,和同学一起开始做起企业培训,却遭受了市场的当头一棒。

“很多企业做培训都会选择教育经验丰富的培训机构,尤其是给大企业做过培训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培训机构,他们的眼光总是不信任的”。

1年多的时光,黄安新逐步摸索企业经营的方向,积累了作为教育服务提供商的初期经验。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2012年,母校云南财经大学要找机构合作开办雅思培训,黄安新的企业成为云南财经大学的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创立了云财雅思品牌。

从那时起,黄安新成为了一名年轻的校长,麾下有15名海归教师。

通过引入现代西方的教学理念,加上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撑,黄安新的“云财雅思”迅速成为后起之秀。

“我们的学生有拿雅思满分的,有被哈佛、伦敦政经、纽约大学等名校录取的。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成果。

接下来,黄安新还将把教育服务延伸到中学课程辅导,“我正在积极与母校临川一中、临川二中联系,希望接下来能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引入国内优质中学的教育资源,为云南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黄安新说。

赵凯:大一学生开二手电脑店月收入过万开一家店,在大学生中还算是稀奇事。

这位电脑店的老板赵凯被同学戏称“凯爷”。

大一时赵凯敏锐地发现了学生二手电脑的巨大市场,迅速投入资金和时间精力,坚持了一年多以后,终于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现如今的赵凯准备联合其他院校的同学,一起开店做连锁二手电脑店,想要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网络市场。

从二手电脑起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高中时赵凯开始兼职,一开始在小餐馆里刷盘子、端菜,后来去了杭州服装批发市场的仓库里干活,夏天杭州四十多摄氏度的温度让赵凯总是汗如雨下。

大一下学期赵凯看到学校二手电脑的市场,立刻用在打工时攒下的所有的积蓄,在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里开了一家20平米的小店,创业之初,小店经营范围只是维修、出租、台式二手电脑及零配件。

开店之初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货源,于是赵凯就跑到百脑汇:“一家一家、一层一层的跑,找到质量好、价格优惠的就先合作,等到后面合作时间长了,把那些不好的合作商踢掉再换好的合作商。

创业成功事例五篇

创业成功事例五篇

创业成功事例五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创业成功事例五篇》的内容,具体内容:现如今就是一个人人创业的时代,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

想要创业成功就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点子。

接下来我们根据别人的创业成功故事来看看别人是以什么为创业点子的吧。

篇一: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现如今就是一个人人创业的时代,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

想要创业成功就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点子。

接下来我们根据别人的创业成功故事来看看别人是以什么为创业点子的吧。

篇一:大学生创业典型事迹材料张春朋,现年27岁,我于2011年5月份创办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位于泰丰数码科技城D区。

2009年毕业后,张春朋被济南泉华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录用。

起初本以为大学毕业之后就可以做办公司,享受办公室职员的待遇,工作后才知道新毕业的大学生各个方面都比较匮乏,在没有父母的支持下是如此的无助,就这样在泉华公司打杂了半年,于2011年初决定辞职。

后从济南与大学同学一同回到青州,自2011年3月开始找工作,直到2011年5月决定开始自主创业,期间多亏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开始工程造价的工作,直到今天。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很直接,不会用抒情的语言介绍自己艰辛的历程,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总之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买不起的房,天道酬勤。

篇二:创业个人事迹材料付国强,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总经理。

从1997年到广东省帆洋饰品有限公司打工,到2003年自己创办雅惠饰品加工厂,2008年创办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风雨路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

2008年,他创办的梅田湖镇益康三化多氧水公司实现总产值达100多万元,利税1万多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5人,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付国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1976年出生在梅田湖镇金鸡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1995年高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仅能维持生活的温饱。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

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篇1用平凡的刻刀一个80后大学生创业的故事2012年,肖治鹏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谁也没想到,这位刚离开校园两年的大学生,头顶已戴着多个光环:书画艺术名家、中国青年篆刻家、中国钢笔画家、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中国书画艺术领域百杰、中国古文化优秀传授者、中华文化艺术爱心使者。

在旁人眼里,肖治鹏是个爱琢磨的人,手里一拿到新东西,总爱刨出个所以然,趴在桌子仔细琢磨,一晃就是几个小时。

特别是在接触篆刻那段时间。

刚开始,大家看到他在橡皮擦上雕刻着自己的名字,以为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

可时间久了,发现他不仅在橡皮擦上雕刻,而且喜欢在贝壳或石头玩起了"刻字绘画"。

"篆刻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东西,记得当时自己想一门子心思学习更专业的篆刻技术,所以要求家人能帮忙找老师给我辅导,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心情很低落,"肖治鹏说。

虽然没有家人的支持,肖治鹏并不气馁。

他暗暗告诉自己:我能行!就这样,一个人毅然在自学篆刻的路上慢慢前行。

凡是遇到不懂的,他就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回来凑着眉头琢磨一会就懂了。

肖治鹏一直坚信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理念,这也折射出他身子上的一股韧劲。

在高中时,肖治鹏遇上了第一位"引路"人--杨克栋老师。

这样,肖治鹏的艺术之路迎来了大转机,短短几年时间里,连续获得了不少荣誉。

"自己的努力终有收获,当时不少旁人投来赞许的眼光,可是家人还是不太支持我'玩弄'篆刻,但我知道选择走自己喜欢的路才有意义"肖治鹏笑着说。

2008年,肖治鹏考上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大学期间,他利用更多的空余时间去创作,且积极参加各种书画篆刻方面的比赛。

至2009年4月,肖治鹏被授予"中国当代资深书画家"的称号,同年5月,他的作品在"第五届'欧阳询'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在"中国首届'八大山人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获篆刻一等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