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图示版
健身气功五禽戏

健身气功五禽戏
两脚开立,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起势调息。
上提、下按,提、按,提、按,
虎举:握拳上举握拳下拉。
(四次)
虎扑:两手上提前伸下按上提下扑。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鹿抵:迈步转腰下视还原。
(四次)
鹿奔:上步后坐前移收回。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熊运右上左下,右上左下。
左上右下,左上右下。
熊晃:提髋落步后坐前靠。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猿提上提转头下按。
(四次)
猿摘:退步顾盼按掌上步摘果收回。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鸟伸:上举下按分手抬腿。
(四次)
鸟飞平举下落上举下落。
(四次)两手侧起内合下按
引气归原:侧举下按,举按, 举按. 两手向前拢气, 虎口交叉, 叠于腹前, 闭目静养, 调匀呼吸,
意守丹田. 搓手, 浴面. 练功结束.。
华夏阁:华佗“五禽戏”全图解,请收藏,认真练!

华夏阁:华佗“五禽戏”全图解,请收藏,认真练!五禽戏是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以保健强身的一种气功功法,可舒展筋肉、提高心肺功能等。
五禽戏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因其为中国古代医家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的,故又称华佗五禽戏。
《后汉书》等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五禽戏做法。
现在所见最早载录“五禽戏”具体练法的,是南北朝时陶弘景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
明代正德末年(公元1565年)武状元罗洪先所撰《仙传四十九方》中,为五禽图画出了最早的图例。
五禽戏总原则脊背要求:各式动作的身体前弯后仰,以髋关节弯屈为主,保持脊背平直不弯曲。
锻炼时间:任力为之,以汗出为限,即全力去做各式动作,各式可不拘于三、二、七遍,遍数不限,到有出汗就准备收功了。
先说下基本手型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1虎举第一式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
2虎扑第二式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五禽戏图文(一)

五禽戏(二)“五禽戏”是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禽兽动作锻炼身体的经验,把“熊经鸟伸”运动发展为虎、鹿、熊、猿、鸟“五禽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医疗体育和健身运动。
从古至今,广为流传,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
“五禽戏”动作比较简单,运动量比较小,适合于年老体弱者选练。
一、虎形预备式;两臂自然下垂,颈自然竖直,面部自然,眼向前平视,口唇闭合,舌尖轻抵上颚.不用挺胸或拱背。
两脚跟靠拢成立定姿势,全身放松。
站立片刻(图1)然后做下列动作:1.左式(1)两腿慢慢向下弯曲,成半蹲姿势,体重慢慢移往右腿,左脚靠在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稍离地抬起,脚掌虚点着力,成右独立步。
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腹两侧,两掌心向上,眼看左前方(图2)。
(2)左脚向左前方斜出1步,右脚也随之跟进半步,两脚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坐在右腿,成左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而出。
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左手食指尖(图3)2.右式同左式唯左右方向相反(1)左脚向前垫半步,右脚随之跟到左腿踝关节处,两腿靠拢,右脚跟稍离地抬起,右脚掌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体重移至左脚。
成左独立步。
同时两掌变拳撤回到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右脚向右前方斜进1步,左脚跟进半步,两足跟前后相对,相距约30厘米,体重在左腿上,成右虚步。
同时两拳顺着胸部向上提,拳心向里,提至口前向里翻转变掌向前伸按推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指尖朝上,两虎口相对,眼看右手食指尖。
3.左式(1)右脚向前垫半步,左脚也随之跟到右腿踝关节处,脚跟离地抬起,脚尖虚点着力,两腿屈膝半蹲,成右独立步。
间时两掌变拳撤至腰间腹部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完全与前左式(2)的动作相同。
如此左式、右式的反复虎扑,次数不限。
练时要协调敏捷,沉着勇猛,做到“手起而钻,手落而翻,手足齐落,挺腰伸肩”,这样虎形助神态就基本具备了。
《五禽戏》图解

《五禽戏》图解最全《五禽戏》图解五禽戏是我国古代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创始人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
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以锻炼身体的传统做法,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包括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也就是五禽戏。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先说下基本手型。
虎爪五指张开,虎口撑圆,第一、二指关节弯曲内扣。
鹿角拇指伸直外张,食指、小指伸直,中指、无名指弯曲内扣。
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
猿钩五指指腹捏拢,屈腕。
鸟翅五指伸直,拇指、食指、小指向上翘起,无名指、中指并拢向下。
握固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
第一式虎举动作一:两手掌心向下,十指撑开,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二:随后,两手外旋,由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拳,两拳沿体前缓慢上提。
至肩前时,十指撑开,举至头上方再弯曲成虎爪状;目视两掌。
动作三:两掌外旋握拳,拳心相对;目视两拳。
动作四:两拳下拉至肩前时,变掌下按。
沿体前下落至腹前,十指撑开,掌心向下;目视两掌。
重复一至四动三遍后,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这套动作中,两掌一升一降,疏通三焦气机,调理三焦功能;手成“虎爪”变拳,可增强握力,改善上肢远端。
第二式虎扑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握空拳,沿身体两侧上提至肩前上方。
动作二:两手向上、向前划弧,十指弯曲成“虎爪”,掌心向下;同时上体前俯,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动作三:两腿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同时,两手向下划弧至两膝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随后,两腿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同时,两掌握空拳,沿体侧向上提至胸侧;目视前上方。
动作四:左腿屈膝提起,两手上举。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右腿屈膝下蹲,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前倾,两拳变“虎爪”向前、向下扑至膝前两侧,掌心向下;目视前下方。
健身气功五禽戏收势之引气归无图解

健身气功五禽戏收势之引气归无图解
健身气功五禽戏鸟飞图解:
动作一:两掌经体侧上举至头顶上方,掌心向下(图121)。
动作二:两掌指尖相对,沿体前缓慢下按至腹前;目视前方(图122)。
重复一、二动两遍。
动作三:两手缓慢在体前划平弧,掌心相对,高与脐平;目观前方(图123)。
动作四:两手在腹前合拢,虎口交叉,叠掌;眼微闭静养,调匀呼吸,意守丹田(图124)。
动作五:数分钟后,两眼慢慢睁开,两手合掌,在胸前搓擦至热(图125)。
动作六:掌贴面部,上、下擦摩,浴面3~5遍(图126)。
动作七:两掌向后沿头顶、耳后、胸前下落,自然垂于体侧;目现前方(图127)。
动作八:左脚提起向右脚并拢,前脚掌先着地,随之全脚踏实,恢复成预备势;目视前方(图128)。
动作要点
1.两掌由上向下按时,身体各部位要随之放松,直达脚底涌泉穴。
2.两掌腹前划平弧动作,衔接要自然、圆活,有向前收拢物体之势;意将气息合抱引入丹田。
易犯错误
1.两掌上举带动两肩上抬,胸廓上提。
2.两掌运行路线不清。
纠正方法
1.身体重心相对固定,两掌上举时,注意肩部下沉放松。
2.两掌在体侧向上做立圆和在腹前向前划平弧时,意念要放在掌心。
功理与作用
1.引气归元就是使气息逐渐平和,意将练功时所得体内、外之气,导引归入丹田,起到和气血、通经脉、理脏腑的功效。
2.通过搓手、浴面,恢复常态,收功。
五禽戏图解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华佗虎扑动前肢虎走阴属肾,行膀胱属阳,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练虎的时候,瞪起眼睛来加强肾脏的锻炼。
羡门虎戏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松静站立,然后低头,转向侧面,吸气,两手用力推拳于体前侧,如提千斤重,闭气,似虎发威,再发声如虎吼,吐气。
虎形:“闭气,低头,拳,战如虎威势,两手如提千金,轻轻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使神气上而复下,觉腹内如雷鸣,或七次。
如此运动,一身气脉调和,百病不生。
”低头前俯,两手握拳,如虎发威状抖动,然后两手如提千斤重物般慢慢上举,身体挺直。
鹿伸转头颈鹿主肝,肝脏有毛病,它很起作用。
鹿的眼睛,它的目光是斜视,斜视就像偷着看人,鹿是斜视,斜视作用于肝脏,叫疏通肝气,调理肺气,互相配合,互相起作用。
土成绮鹿势戏 两脚开立,两手握拳,模仿鹿向左后上瞧5-7次。
然后两脚向前鹿跳5-7次,脚尖着地。
跳完两脚并拢原地直立,提脚跟向下落地震动,使全身皆震动2-3次。
鹿形:“闭气,低头,拳,如鹿转头顾尾,平身缩肩,立脚尖跳跌,跟连天柱,通身皆振动。
”低头握拳,向后顾盼,然后脚尖着地作跳跃动作。
猿脚尖纵跳猿属火。
心火猿主心脏,对心神起作用,猿的动作闪展腾挪灵活眼,这个动式,一活动起来以后,这个眼睛眨巴三下,不要多,你把这个神气掌握到了,就三下解决问题。
费长房猿势戏 前后两脚开立成右虚步,一手屈臂斜上举,如握树枝,另一手放至腹前,如拿果子。
然后屈膝虚步用手握内侧脚跟,同时转身看脚跟5~7次,再换另一脚虚步做相同动作。
猿形:“闭气,如猿爬树,一只手如果,一只脚如抬起,一只脚跟转身,更运神气,吞入腹内,觉有汗出方可罢。
”象猿猴爬树一般,一手高举,一足抬起,再放下,左右两手两足交替进行。
熊伏倒站立熊属土,主脾胃,特别是练摇臂熊,晃臂熊的时候,胃酸,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上有毛病,就练熊(的动作),它很起作用。
庚桑熊势戏 上肢、下肢同时落地支撑,模仿熊向前行5步,行步时注意摆头。
华佗《五禽戏》动图图解

华佗《五禽戏》动图图解预备势练习口诀是:调息敛神九口气,升降开合三口气,卡腰颠足七口气。
它的大致意思是说,预备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调整呼吸、收敛心神、呼吸九口气,第二阶段要随着动作的一升一降、一开一合呼吸三口气,第三个阶段是要卡住腰部踮着脚尖呼吸七口气。
根据这一口诀,五禽戏的预备势可以分成四个动作来完成。
虎举“虎举”是指练习者要模仿老虎立起身躯时的样子。
它可以分解为三个动作。
虎扑“虎扑”是指练习者要模仿老虎向前方扑食的动作。
与“虎举”不同,“虎扑”是左右对称型的动作,因此它的具体动作也是分左式和右式的。
下面的动作说明是以左式动作为标准的。
鹿抵所谓“鹿抵”就是模仿鹿用鹿角抵住某些动物或人类时的动作。
它是标准的左右对称型招式。
以下动作是用左式动作作为例子进行说明的。
鹿奔所谓“鹿奔”是指模仿鹿奔跑时的动作和神态。
它也是标准的左右对称型动作。
以下说明是以左式动作为范例的。
熊运所谓“熊运”就是要模仿熊摇动双臂时的动作和姿势。
“熊运”是标准的左右对称型招式。
有关它的动作说明我们是以左式动作为范例的。
熊晃所谓“熊晃”就是练习者要模仿熊晃动时的动作。
与“熊运”类似,“熊晃”也是左右对称型的招式。
关于它的招式说明我们仍然以左式动作作为示范的。
猿提所谓“猿提”就是指练习者模仿猿向上提东西的动作。
“猿提”以左右对称型动作著称,我们将以左式动作作为范例进行说明。
猿摘所谓“猿摘”是指要模仿猿摘东西时的姿势和神态。
“猿摘”同“猿提”类似,也是左右对称型的招式。
下面的动作说明是用左式动作为示范的。
健身气功《五禽戏》口诀及图解

之迟辟智美创作健身五禽操,虎鹿熊猿鸟,形神兼具备,长练永不老.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植物的举措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也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5种植物的举措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态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传统的五禽戏,又称华佗五禽之戏,五戏共有举措54个;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举措,分别为: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每种举措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虎举虎扑鹿抵鹿奔熊运熊晃猿提猿摘鸟伸鸟飞五禽戏熬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暗示出来;练虎戏时要暗示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暗示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到达祛病延年的目的.佗尝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妥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羽士君倩者,为扶引之术,作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扶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慧,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左右伸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食益,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五禽戏口诀预备功:调息敛神九口气,升降开合三口气,卡腰颠足七口气.每个功法之间有一个深呼吸的过渡,手臂配合侧平举由上至下.正式功:【上山虎】上山猛虎朝前扑,震膀摇脊动锁骨,神发于目爪生威,强筋壮骨健脏腑.【仰脖鹿】仰身穿掌看天河,左右斜视布轻挪,腰酸腿疼能治愈,生精补血眼神活.【双臂猿】扭腰转脸左右看,目光闪入手护面,屈膝缩脖比机灵,补肾治肝还疗眼.【单臂熊】斜运马步膀扛靠,夹臂按手送偏肩,灵活沉稳运真气,强化脏腑疗风寒.【斜飞鹤】飘然降落一身轻,曲颈回顾多安闲,心静意远通经络,舒筋活血治风瘫.【寻食虎】上捋下扫风回雪,斜身屈肋爪生威,俯视远眺雄姿展,神发双睛越涧飞.【缩脖鹿】缩脖颤颈屈直步,左右斜视背微驼,平喘祛咳有奇效,清肺理肝气色和.【摘果猿】藏头转脑身拘缩,屈膝捷行手摘桃,通信常在无忧虑,机灵矫健视力好.【双臂熊】甩髋带腿双手按,倾肩屈肋头脸转,斜运马步憨拙态,内气周流肠胃健.【平飞鹤】舞鹤展翅意悠然,起落翩翩自安详,仙态雅致欣脱俗,利肝益肺强背肩.【下山虎】猛虎下山交叉腿,含胸拔背徐收腹,屈膝插掌吐浊气,按爪转头强筋骨.【长跑鹿】纵身飞驰箭离弦,鹿体舒展意悠闲,奋足翻蹄草上飞,阴阳调和脑力添.【望月猿】斜身撇脚上下看,斜头侧脑频眨眼,攻防机敏手脚快,头项肩背病不染.【摇臂熊】熊行无骨如豆腐,三随谐动腿肘脸,名医难致涌泉热,翘脚摇臂足不寒.【旋飞鹤】舒腿展翅上青天,开胸理气眼球旋,驱郁散闷解烦恼,意致飘然赛天仙.【回头虎】坐步抓扑平舞爪,瞪目转脸拟虎啸,龇牙咧嘴精神震,舌尖三吐心火消.【伸脚鹿】跨步穿掌气长出,梗脖后坐须开档,三拍足背一横掌,强精补肾健膀胱.【献果猿】弧步侧滑身拘蜷,端盘单递与眉平,腋来腋去双旋手,缩脖闪目健神经.【晃背熊】立肘夹臂颈微缩,两步一晃马步行,弯腰屈肋背脊健,治疗风寒强神经.【翔飞鹤】展翅平衡万里翔,舒足伸颈最刚强,环转两眼视野阔,坚固脏腑心境良.整理活动为两次,名称为仙鹤抖羽.另有五禽急行术,成为自力体系.【急行虎】虎行有风,目光炯炯,翻掌亮爪,神态威猛.【急行鹿】鹿喜长跑,又善弹跳,翻蹄亮掌,舒展活跃.【急行猿】猿行好动,群居山中,攀枝弄树,肢体轻灵.【急行熊】形体重滞,性情顽强,行动笨拙,外柔内刚.【急行鹤】行于高空,水陆为家,狂风巨浪,毫无惧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禽戏组图(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
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次,向后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W-4)。
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7遍。
(二)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
然后伸左脚3次,伸右脚2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 (图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图W-6)。
(三)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次。
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 (图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图W-8)。
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图W-9)。
(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次。
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猿戏时,身体直立,两手攀物(最好是高单杠),把身体悬吊起来(图W- 10),上下伸缩7次,如同“引体向上”(图W-11)。
在两手握杠、两脚钩杠的基础上,做一手握杠、一脚钩杠,另一手屈肘按摩头颈的动作,左右各7次 (图W-12)。
手脚动作要相互配合协调。
(五)鸟戏:一足立地,另一足翘起,扬眉鼓力,两臂张开如欲飞状,两足交替各7次。
然后坐下伸一脚,用手挽另一脚,左右交替各7次,再伸缩两臂各7次。
锻炼法如图示:做鸟戏时,双手臂向上竖直,一脚翘起,同时伸展两臂,扬眉鼓劲,模仿鸟的飞翔(图W-13、图W-14)。
坐在地上,伸直两腿,两手攀足底,伸展和收缩两腿与两臂,各做7遍 (图W-15)。
注意事项 :1 本疗法全套操练时运动量较大,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具体应用时应按体质情况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2 癌症患者中多为中老年人,因此,在作五禽戏锻炼时,应该先作准备运动。
准备运动多取站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做3~5次深呼吸后,继续所选禽戏项目的动作。
3 一般情况下,可选练其中一套。
操练中要做到神情专注,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行腹式呼吸,使自己处于胸虚腹实的状态。
4 癌症患者并发有高血压病、青光眼、脑动脉硬化症者不宜练“猿戏”中的倒悬式动作。
一、安全易学,左右对称“健身气功·五禽戏。
是在对传统五禽戏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编创的。
便于广大群众习练。
因此,动作力求简捷,左右对称,平衡发展,既可全套连贯习练,也可侧重多练某戏,还可只练某戏,运动量较为适中,属有氧训练,各入可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每势动作的运动幅度和强度,安全可靠。
整套功法虽然动作相对简单,但每一动作无论是动姿或静态,都有细化、精化的余地。
如“虎举”,手型的变化,就可细化为撑掌、屈指、拧拳三个过程;两臂的举起和下落,又可分为提、举、拉、按四个阶段,并将内劲贯注于动作的变化之中,眼神要随手而动,带动头部的仰俯变化。
待动作熟练后,还可按照起吸落呼的规律以及虎的神韵要求,内外合一地进行锻炼。
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二、引伸肢体,动诸关节本功法动作体现了身体躯干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拧转、折叠、提落、开合、缩放等各种不同的姿势、对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进行了有效的锻。
总的来看,新功法以腰为主轴和枢纽,带动上、下肢向各个方问运动,以增加脊椎的活动幅度、增强健身功效。
本功法特别注意手指、脚趾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加强远端血液微循环的目的。
同时,还注意对平时活功较少或为人们所忽视的肌肉群的锻炼。
例在设计“鹿抵” “鹿奔” “熊晃” “猿提” “鸟伸”等动作时.就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试验点教学效果检测对比数据也记证实了这些动作的独特作用,有关指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
三、外导内引,形松意充古人将“导引”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所谓“导气令和”主要指疏通调畅体内气血和调顺呼吸之气;所谓“引体令柔”,就是指活利关节、韧带、肌肉的肢体运动。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姿势、以动为主的功法,根据动作的升降开合,以形引气。
虽然“形”显示于外,但为内在的“意”“神”所系。
外形动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还要力求蕴含“五禽”的神韵,意气相随,内外合一。
例如“熊运”,外形动作为两手在腹前划弧,腰、腹部同步摇晃,实则要求丹田内气也要随之运使,呼吸之气也要按照提吸落呼的规律去做,以达到“心息相依”的要求。
习练过程在保持功法要求的正确姿势前提下,各部分肌肉应尽量保持放松,做到舒适自然,不僵硬,不拿劲,不软塌。
只有肢体松沉自然,才能做到以意引气,气贯全身;以气养神,气血通畅,从而增强体质。
四、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健身气功·五禽戏”模仿“五禽”的动作和姿势,舒展肢体,活络筋骨,同时在功法的起势、收势以及每一戏结束后,配以短暂的静功站桩,诱导习练者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和“五禽”的意境,以此来调整气息、宁心安神,起到“外静内动”的功效,具体来说,肢体运动时,形显示于外,但意识、神韵贯注于动作中,排除杂念、思想达到相对的“入静”状念;进行静功站桩时,虽然形体处于安静状态,但是必须体会到体内的气息运行以及“五禽”意境的转换,动与静的有机结合,两个阶段相互交替出现,起到练养相兼的互补作用,可进一步提高练功效果。
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通过呼吸导引,来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
六字诀的六字为:呵、呼、呬、嘻、嘘、吹。
练六字诀功法的时候,大家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
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
练习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导引动作,使动作的快慢与吐气的速度一致并受气的支配。
最后,再和大家说说饮食调养。
初秋,又属长夏季节,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大家需适当多食些温食,少食寒凉之物。
比如,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多一点酸味果蔬,如番茄、苹果、梨等。
推荐给老年朋友一个秋季食疗处方——杏贝蒸鸡,具有润肺止咳、理气化痰的功效。
适用于秋燥咳嗽、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等的老年患者。
(1)原料:母鸡半只,杏仁10克,贝母20克,调料适量。
(2)烹制方法:将母鸡去毛、内脏及头脚,洗净。
杏仁和贝母洗净后用纱布包好,然后将鸡块放入钵内,加调料和适量清水,隔水蒸1—2小时。
(3)食用方法:每日1次,酌量服用,连服3天。
“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 ——华佗虎扑动前肢虎走阴属肾,行膀胱属阳,阴阳平衡防治疾病,练虎的时候,瞪起眼睛来加强肾脏的锻炼。
头,转向侧面,吸气,两手用力推拳于体前侧,如提千斤重,闭气,似虎发威,再发声如虎吼,吐气。
虎形:“闭气,低头,拳,战如虎威势,两手如提千金,轻轻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使神气上而复下,觉腹内如雷鸣,或七次。
如此运动,一身气脉调和,百病不生。
”低头前俯,两手握拳,如虎发威状抖动,然后两手如提千斤重物般慢慢上举,身体挺直。
鹿伸转头颈鹿主肝,肝脏有毛病,它很起作用。
鹿的眼睛,它的目光是斜视,斜视就像偷着看人,鹿是斜视,斜视作用于肝脏,叫疏通肝气,调理肺气,互相配合,互相起作用。
后上瞧5-7次。
然后两脚向前鹿跳5-7次,脚尖着地。
跳完两脚并拢原地直立,提脚跟向下落地震动,使全身皆震动2-3次。
鹿形:“闭气,低头,拳,如鹿转头顾尾,平身缩肩,立脚尖跳跌,跟连天柱,通身皆振动。
”低头握拳,向后顾盼,然后脚尖着地作跳跃动作。
猿脚尖纵跳猿属火。
心火猿主心脏,对心神起作用,猿的动作闪展腾挪灵活眼,这个动式,一活动起来以后,这个眼睛眨巴三下,不要多,你把这个神气掌握到了,就三下解决问题。
举,如握树枝,另一手放至腹前,如拿果子。
然后屈膝虚步用手握内侧脚跟,同时转身看脚跟5~7次,再换另一脚虚步做相同动作。
猿形:“闭气,如猿爬树,一只手如果,一只脚如抬起,一只脚跟转身,更运神气,吞入腹内,觉有汗出方可罢。
”象猿猴爬树一般,一手高举,一足抬起,再放下,左右两手两足交替进行。
熊伏倒站立熊属土,主脾胃,特别是练摇臂熊,晃臂熊的时候,胃酸,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上有毛病,就练熊(的动作),它很起作用。
5步,行步时注意摆头。
然后成直立,两手成半握拳,一手斜上举,一手斜下举,连续做5~7次,然后再换相反方向做5~7次。
熊形:“如熊身侧起,左右摆脚腰后,立定,使气两旁胁,骨节皆响,亦能动腰力、除肿,或三五次止。
能舒肋骨而安,此乃养血之术也。
”如熊行走般,摆动腰腿,然后立定。
飞鹤展翅飞向鹤它的眼神,目光是环视。
鸟的眼珠是环视,动起来,环视,这种环视它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呢,作用在肺,它配合动作的时候,比如说做平飞鹤,一抬,五脏六腑都起来,一落,杀下去,都恢复回去,这一张一弛,一开一合,内脏特别是肺起作用了。
两臂左右张开,上体前屈,两臂张开似鸟展翅,同时翘尾闾,展翅时抬头。
鸟形:“闭气,如鸟飞,头起,吸尾闾气朝顶,虚双手躬前,头腰仰起,迎神破顶。
”俯身,举双臂扑动,如鸟飞状,然后昂首挺腰。
所以在全身各个关节,各个部位都活动了,他有一句话,我记得讲,360个关骨节,84000个毛细孔,在你活动起来以后,它都起到作用。
练五禽戏时要做到外形和神气都像五禽,这样才能做到自然活泼。
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猛的神态,要目光炯炯,摇头摆尾,模仿扑按、搏斗等动作,但用劲要刚中有柔,不可用僵劲。
练鹿戏时,要仿效鹿那样心静体松,姿势舒展,要把鹿的探身、仰脖、缩颈、奔跑、回首等神态表现出来。
练猿戏时,要仿效猿那样敏捷好动,表现出纵山跳涧、攀树登枝、摘桃献果的神态。
练熊戏时,要像熊那样深厚沉稳,表现出撼运、抗靠、步行时的神态。
熊外似笨重,走路软塌塌,实际上在沉稳之中又富有轻灵。
练鹤戏时,要仿效鹤那样昂首挺拔,悠然自得,表现出亮翅、轻翔、落雁、独立等动作的神态。
“五禽”与五脏的关系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禽: 鹿 猿 熊 鹤 虎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