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探索与体会

采用“品管圈”方法降低中药处方调配差错的探索与体会吴忠义虞方胡厚英石敏严明陈巧珍王菁宗文瑜朱维卿何永年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浙江金华321017)摘要:目的:提高中药处方调配准确率,减少出门差错,提高病人满意度。
探索“品管圈”(QCC)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尝试推广“Qcc”提高中药药事服务质量,营造团队合作精神。
方法:针对活动主题,设定预期目标,利用“QCC”活动的各种改善手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同时评估该活动的效果。
结果:通过开展“QCC”活动,中药处方调配内差件数明显下降,比例达50%以上,活动效果良好。
结论:推行“Qcc”活动,有目的地改善解决日常工作中细节问题,提高中药调配准确率,减少出门差错,有助于科室管理,对提高门诊药学服务质量,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参与管理意识和制度执行力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Qcc活动;中药调配;内差;药学服务中图分类号:R9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9203(2011)07—0666一03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13是指在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进行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小集团。
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一个组织,持续不断地对工作场所进行改善与管理。
在品管圈活动中,充分运用每个圈员的脑力资源,发挥个人潜能,提出创意和构想,使品管圈的每一个成员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我院中药房于2010年6月接触品管圈概念,经过几次动员和学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品管圈作为品质管理的一环,可挖掘、解决自己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提高员工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
此活动能渗透到工作的每个角落,提高成员的向心力和工作士气。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和圈员们的脑力激荡,自发组成的“Qcc”小组确定了圈名和圈徽,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展开工作。
1“QCC”活动步骤1.1主题确定由每位圈员各自搜集科内存在的问题,收集范围要求:一是医院管理的方面,二是上级重视并反复提醒的方面,三是患者经常投诉或抱怨的问题,四是科室成本控制或效率品质提高的问题,五是员工所期盼的目标等。
品管圈在我国护理管理中如何应用

品管圈在我国护理管理中如何应用发布时间:2021-08-31T10:40:44.86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龚丽[导读] 因此也逐渐将品管圈推行到了国内临床护理的日常应用当中。
珙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500早在2016年,我国卫计委就发布了《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从而使品管圈被熟练应用于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当中。
相信不少人对于品管圈这一内容的了解程度还是较低的,为了加深临床护理人员对于这一概念的了解,本篇文章即针对品管圈在我国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品管圈是由基层员工基于自发性组成,进而各尽所长,分工合作,快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项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在品管圈的应用之下,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均能够有所提升。
在品管圈的逐渐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品管圈的形式较为灵活,且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自主管理模式,尤其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因此也逐渐将品管圈推行到了国内临床护理的日常应用当中。
1探讨品管圈在我国当前的推行现状最早的品管圈思想是在20世纪中叶由戴教授与朱教授提出的,随后被逐渐引入欧美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直至60年代末,品管圈引入了台湾企业,逐渐推行到大陆地区时,已经进入到了90年代初。
由于大陆地区接触品管圈思想时间较晚,所以其在国内的发展也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直至2008年才将品管圈正式归入质量管理标准当中。
近些年来,我国借助品管圈汇报竞赛等多种方式推进这一思想的发展,直至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这对于品管圈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在研究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从2010年起,我国知网针对品管圈的研究性论文数量即开始急剧增加,呈指数性递增。
这也就说明了相关学者对于品管圈这一概念的重视度已经开始提升,并加深了对于这一概念的研究深度。
2探讨品管圈在临床护理管理当中的相关应用2.1品管圈在护理质量当中的应用探讨2.1.1优化护理护士技能基于品管圈概念展开的活动能够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并提高护士护理技能。
品管圈在提高临时用药医嘱规范性中的应用和效果

品管圈在提高临时用药医嘱规范性中的应用和效果发表时间:2017-04-28T16:01:08.0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作者:应小卫梁思颖蒋雪红徐晓晓[导读]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浙江温岭 3175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临时用药医嘱规范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PDCA循环方法,通过现状分析,找出导致临时用药医嘱错误率高的因素,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本科临时用药医嘱错误率是否改善。
结果:临时用药医嘱的错误率由改善前的9.6%降至3.4%,目标完成率为64.4%。
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临时用药医嘱的错误率,提高了临时用药医嘱的规范性,增加了团体凝聚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临时用药医嘱;错误率【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341-02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QCC 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人员凝聚力,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推力。
我科在2016年5月1日—9月15日,以“医护合作提高临时用药医嘱的规范性”为主题,通过医护合作,采取相关措施,使得临时用药医嘱的错误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场调查,收集本科2016年5月1日—5月31日所有临时用药医嘱和不规范的临时用药医嘱。
1.2 方法1.2.1成立品管圈小组圈员由1名圈长,1名辅导员和9名圈员组成,由专人负责,制定活动步骤和计划,对临时用药医嘱情况进行专项管理。
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27中国卫生标准管理CHSM 6参考文献[1] 李飞,廖玉芳,冉坤,等.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患者取药时间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5):746.提高工作质量。
品管圈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通过拟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根据具体的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可以及时发现并整改药房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0-12]。
此外,在门诊药房工作中运用品管圈,可通过自我启发、自我管理等方式,促使更多工作人员积极的加入到品管圈活动中,充分调动药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通过应用品管圈不仅达成了有形的成果,达到了品管圈活动的设定目标值——取药等候时间为8 min,目标达成率可达到100%,大大缩短了患者及家属的取药等候时间。
同时,也获得了无形的成果,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药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倍增,沟通和协调能力明显增强,面对问题也具备一定的解决能力,总体优势突出。
应用品管圈活动可缩短门诊高峰期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了门诊的药学服务质量。
[2] 赵俊芳. 运用品管圈活动缩短门诊患者等候时间[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6):193-194.[3] 徐叶萍,崔亚萍,付韵秋,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2):1672-1676.[4] 张华秀,易红玉,何思云.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高峰期门诊病人血标本采集等候时间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7,15(19):2395-2397.[5] 李秀侠,王燕平,邢人鑫,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高峰时段候药时间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4):128-131.[6] 陈萍,李彩华,杨红春,等.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内差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9-12.[7] 包涓,辛海莉,冯丹,等. 品管圈在缩短患者高峰取药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7,14(4):243-246.[8] 蔡瑞媛,吴婷,曾玉婷.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24-26.[9] 高淑杰. “品管圈”活动在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8):16-18.[10] 曾剑慧,陈晓芳,程霞,等.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透析患者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 临床研究,2019,27(5):167-169.[11] 边晓莉. 品管圈小组干预缩短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8(2):150-151.[12] 王振玲,刁喜华,鞠庆梅. 品管圈管理在缩短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2):2123-2125.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涵江医院护理部,福建 莆田 351111林金香 张珍香 吴淑芳PDCA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 研究对病区药品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产生的药学管理应用价值。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占比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陆康生,等.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占比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药占比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 30 卷第 3 期 2019 年 3 月
陆康生 1,陈春玲 1,张 晅 1,朱 华 1,孙家艳 1,居益君 2,陈广花 2,徐 进 3,李贤文 1,徐文俊 1
(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药学部;2信息处;3医疗质量管理处,江苏 扬州 225001)
针对 4 项真因制定相应对策,列出以下 6 项改 进计划:①合理制定考核单元药占比指标,使各科
第 30 卷第 3 期 2019 年 3 月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 339 ·
药占比不达标原因分析
物
不能自
人员 认知度 责任心 不主动 不高 不强 配合
抗菌药物使 基药配备 用不合理 品种不全 药物
无提醒功能 动拦截 速度慢
圈员们梳理了当前药占比管理工作现状,回顾 性分析 2017 年 4 个季度的药占比情况,结果见表 1。前期的工作调研数据表明:方案指标问题、执行 问题和药品使用问题占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的 82.05%。依据 80/20 法则,将以上三大项列为本期 活动的改善重点。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控制公立
系统 临床药师
无法实现 统计耗
干预少
个别停药 时长 药师
无法 干预
医生
利益 有抵触 药品知 驱使 情绪 识欠缺
辅助用药药物信息 未分类 不规范 更新快 统计
处方点评执 认为不是本 行力度不够 人的职责
相关部门 缺乏沟通
流程不完善
无专项部 门管理
报告对象不清
绩效考核 奖惩机制 方案完善 不明确
考核方案
门诊 住院 全院
表 1 活动前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 2017 年
品管圈在护理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护理 园地 .
品管 圈在 护 理 安 全 用 药 质 量 管 理 中的应 用
黄 玉虹
【 摘 要】 目的 研 究 品管 圈 在 护 理 安 全 用 药 质 量 管 理 中 的 应 用 及 效 果 ,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 , 通过组织 品管 圈, 分析我科 用药 过程 中存 在的不安 全因素 , 提 出相应 的对策 , 对
统管理方法 的本质区别在 于本管理 方法是 至下而上 , 目的是
错和服药卡错填及不 良反应发生数结合具体情况设定在将各 项差错发生率降低 5 0 % 。( 4 ) 制定 措施 : 首先 定期 组织 圈员
学习专科常用药物知识 , 提高 圈员对 药物 的认 知。其次 每周
调动圈员的主观 能动 性 , 发挥 圈员 积极 参与 管理活 动 , 出
制订 、 实施 和监控 , 9名 护师和护士任组员 , 负责 E t 常工作 、 记
录和数据统计等 。( 2 ) 确定主题 : 收集 2 0 1 2年 护理安全用 药 的缺陷资料进行分析 , 结果显示 我科 的主要 问题 在于药 品存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的应用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药品知晓率,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临床上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活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药物知晓率计划实施的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患者对药品知晓率由59.99%到84.70% 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用药重要性,提高了患者对自己用药的知晓度,并且使大家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同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了科室的凝聚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药品;知晓率Abstract:Objective Carry out activity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o improv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Method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QCC,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was selected and the plan worked out,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zed. The members of the QCC discussed the criterions together,which then were complied strictly. The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was compared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the QCC. Results After the QCC was carried out,the rate of patient’s awareness of drugs is from59.99%to 84.70%. Conclusion Through QCC,not only do the nurses improve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patient’s medication use but also improve the patient’s awarenes s of drugs. And QCC is beneficial to not only learn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s to solve problems,but also improving the teamwork abilities,which proves to be worthy of being popularized.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drugs;awareness1.1相关资料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1],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一个小团体,团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关键性问题,以达到效果改善之目标[1]。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药品周转率中的应用

作才能促进药库 的管 理 J。药库 中药 品种 类 繁多 且 数量 庞
大 ,面对 巨大 的工作量和相对紧缺的人力 ,如何运用现有的资
源来做好药 品采购与管理 ,降低药品库存 ,提 高药 品周转率 以
提高药库管理质量 。针对 以上 问题 ,医院药 剂科药库 从 20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在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药房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药品过期失效损耗,完善近效期
药品管理流程,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方法:我科室在病区药房推
行品管圈活动,成立QCC小组,科室组织培训,学习掌握QCC使用流程及常用
七大手法,针对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开展专题讨论,分析要因,头脑风暴,提出
解决措施并予以实施。
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病区药房近效期药
品品种数量,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过期失效药品损失。
【关键词】品管圈;近效期药品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55-02
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
圈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QCC管理工具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
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品管圈来源于1950年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1]。
品管圈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强调圈
员集体参与,自发地开展活动,已成功运用于多个领域,并逐步推广到医院临床、护理、药品等相关部门[2]。
我院作为一家三级中医院,员工和病人队伍都在不断
扩大,品管圈已在护理等科室成功运用,我院药剂科门诊西药房也于2014年4
月成功将品管圈运用到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率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病区药房在
药剂科和门诊药房的鼓励和帮助下于2015年03月至2015年10月成功开展了以“降低近效期药品品种数量”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也提升
了团队协作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由圈员收集2014年05月~2015年02月病区药房近6个月效期药品品种数量,整理数据。
1.2 方法
1.2.1组圈活动由病区药房药房11名药剂师组成,由药剂科科长担任辅导员,投票选举病区药房主任担任QCC圈长,圈员集思广益,投票选出本次活动圈名为“同心圈”,寓意为药师们同心协力、团结一心、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共同维护患
者健康。
圈员们开展“头脑风暴”,共同绘制了圈徽,其寓意为:蓝色有字圈代表
在中医院这个蔚蓝天空下,药师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们的双手托起药
师们共同维护患者健康的心愿;象征药师们为病人奉献、为病人的健康保教护航
的服务宗旨;心形下的蓝色小人象征药师们把患者健康放首位的理念;蓝色代表
新生的希望与活力。
1.2.2主题选定圈员们运用“头脑风暴”手法,结合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圈能力,投票评分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降低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品种数量”,根
据“评价法”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主题“降低病区药房近效期药品品种数量”以17.7
的最高分被确定为“同心圈”活动主题。
1.2.3现状调查与要因分析由圈员讨论拟定活动计划,绘制甘特图,圈员共
同参与绘制病区药房药品领取与发放流程图。
圈员收集整理2014年05月~2015
年02月期间近效期药品报表数据,汇总近效期药品品种数量,绘制活动改善前
柏拉图(图1),活动前平均每月的近6个月效期药品为28.2种。
根据“80/20法则”可知,造成近效期药品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药品信息反馈不及时(占
35.46%)、药品摆放不当(占58.86%)和药师检查疏漏(占79.48%)。
故本次QQC活动改善重点是药品信息反馈不及时、药品摆放不当和药师检查疏漏。
1.2.4目标设定考虑到实际工作情况、圈员综合能力以及品管圈活动经验不足,听取了辅导员意见后,拟定圈能力为60%,由此计算出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8.2-28.2×79.43% × 60%)=14.8(种/月)。
1.2.5对策拟定与实施圈员结合药品领取发放流程和科室之间工作模式,集思广益,积极发言,总结分析各个流程造成药品近效期的诸多因素,采用特性要因分析,并绘制鱼骨图,原因有:(1)各药房间滞销药品的调换;(2)药品入库未能先进先出;(3)入库时摆放不当;(4)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及护士相关知识欠缺;(5)药师或实习生摆放不当,近效期的药品被积压;(6)未按需请领药品,与药库沟通不及时,库存积压;(7)送药师傅随意堆放;(8)效期检查疏漏;(9)信息未互相告知;(10)药品临时使用后滞销等。
圈员针对特性要因分析中的各种因素,发挥“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提出各种改善对策,运用评价法绘制对策拟定评分表,依据“80/20原则”选择八项对策进行实施,包括:(1)药品按先进先出摆放;(2)请领时及时检查效期,专人指导送药师傅摆放药品;(3)取消针剂拆零药盒;(4)药品责任到个人,每月定期检查,由专人督促;(5)逐一检查药品到最小包装单位(包药机);(6)随时抽查他人管理的药品;(7)近效期区域药品专人管理,药品原区域设置提示语;(8)近效期药品调换及时记录。
2.效果确认
2.1 有形成果
由圈员收集整理2015年06月~2015年10月期间采取措施后近效期药品报表数据,汇总后得出对策实施后平均每月的近6个月效期药品为14.4种。
绘制对策实施后柏拉图(图2),对策实施后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4.4-28.2)/(14.8-28.2)×100%=103%,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28.2-14.4)/28.2×100%=48.94%。
2.2 无形成果
圈员采用主观评分法,以自评方式,对圈员责任感、积极性、团队能力、沟通配合、愉悦度、和谐程度、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效果等品质进行评价,并绘制雷达图。
3.讨论
品管圈源于基层,是由下至上、由点到面的质量管理活动[3],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部门绩效的良好效果[4]。
通过近半年的活动,有效降低近效期药品品种数量,提升了药师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全员能够结合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完善品管圈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陈晖.品管圈在降低药房配药差错的应用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08).
[2]周东梅.品质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50-151.
[3]孙妍,施英.“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品质的活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43-45.
[4]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
究,2008,8(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