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高强度钢应用手册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新一代汽车的发展趋势是要求节能 、 降耗 、 环保 和安全 。因此 ,使用高强和超高强度钢作为汽车用 钢是未来的目标 ,从而达到汽车的轻型化 、 安全性等 目的 。为了发展汽车用高强度钢板 , 促使汽车轻量 化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大量的相关汽车轻 量化项目的研究 , 研究项目的共同点是将汽车质量 降低 20 %~40 %[ 1 ] 。 双 相钢 ( DP ) 、 复 相钢 ( CP) 、 相变诱发塑性钢
DP980 等级别的冷轧及镀锌钢板 。新日铁冷轧双相
钢板供货级别覆盖了 490~1 270 M Pa 的 7 个级别 , 其 中 DP490 、 DP540 、 DP590 、 DP780 、 DP980 和
DP1180 共 6 个 级 别 可 供 电 镀 锌 钢 板 , D P590 、
第 8 期 江海涛等 :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1 双相钢
双相钢是由低碳钢或低碳微合金钢经两相区热 处理或控轧控冷而得到 , 其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 和马氏体 。普通的高强钢是通过控制轧制细化晶 粒 ,并通过微合金元素的碳氮化物的析出来强化基
图1 汽车用常规钢种和先进高强度钢种的 强度与伸长率的关系
Fig1 1 Strength2ductility regime of conventional and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s
(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中心 , 北京 100083)
摘 要 : 先进的高强度钢在汽车减重 、 节能 、 提高安全性 、 降低排放等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在新一代汽车伙 伴计划 、 超轻钢车身 — — — 先进概念车等项目上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简述了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板的最新开发和 应用进展情况 。 关键词 : 汽车钢板 ; 先进高强度钢 ; 开发 ;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T G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0963 ( 2007) 0820001206
T92-P92钢手册

T92/P92钢手册(瓦卢瑞克·曼内斯曼钢管公司)前言本手册中的有关资料是基于瓦卢瑞克·曼内斯曼钢管公司对T92/P92材料的试验数据及本公司认为可行的出版的数据。
本手册概括了这些材料的应用场合、冶金学、高温性能特点和推荐的加工工艺方面的内容。
尽管编制过程中特别仔细和注意,但这本手册上的内容仅仅是概括性的。
瓦卢瑞克·曼内斯曼钢管公司对使用涉及本手册内容所产生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因此顾客在使用T92/P92钢管时,应对其步骤、介绍和设备给予特别关注。
1 简介瓦卢瑞克·曼内斯曼钢管公司(以下简称V&M 钢管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1日,由瓦卢瑞克工业集团与曼内斯曼钢管公司合资成立,并于近期合并了巴西曼内斯曼钢管公司。
V&M钢管公司在锅炉用无缝管制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德国、法国、巴西、美国共设12个钢管制造厂。
原材料全部来自于其全资公司、附属公司或其认可的钢厂。
V&M钢管公司的有关情况如下:年销售额:1900000000美元(1900000000欧元)年生产量:3000000吨职员:12600人尺寸范围:—外径从17毫米(0.669″)到1500mm (59″)—壁厚从2mm(0.08″)到270mm(10⅝″)—公司拥有机加工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内径管的内径及公差在法国、德国、巴西、美国、中国和新加坡拥有销售代表处,销售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2 T/P92主要特点2.1 钢材类型T/P92是用钒、铌元素微合金化并控制硼和氮元素含量的铁素体钢(9%铬,1.75%钨,0.5%钼)。
2.2 主要应用用于替代电厂锅炉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不锈钢。
用于极苛刻蒸汽条件下的集箱和蒸汽管道(主蒸汽和再热热蒸汽管道)。
23 优点比其它铁素体合金钢具有更强的高温强度和蠕变性能。
它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等同于其它含9%Cr的铁素体钢。
由于它具有较高的蠕变性能,所以可以减轻锅炉和管道部件的重量。
先进高强钢(AHSS)汽车板

HSS与AHSS钢种
HSS: 软钢,IF钢,BH钢,HSLA钢 AHSS: DP钢,TRIP钢,Q&PT钢,TWIP钢,CFB钢
铁素体钢
冷轧深冲钢(后地板,轮罩) YS:120-160MPa,UTS:270-330MPa,E:≥40%
无间隙原子钢(发动机罩) YS:220-260MPa,UTS:340-400MPa,E:≥33%
760℃
热处理双相钢棒材的组织与性能
780℃
800℃
板条马氏体
820℃
840℃
08Mn2Nb钢不同温度加热淬火的SEM显微组织
911
760℃
780℃
800℃
板条马氏体
820℃
840℃
图8 11Mn2Nb钢不同温度加热淬火的SEM显微组织
14
亚温淬火温度对4种钢马氏体百分含量的影响
15
图14 四种钢最大力总伸长率和断后伸长率随亚温淬火温度的变化
连续退火工艺示意图
热轧
连续 退火
各步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冷轧
热轧和连续退火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对比
不同强度级别的冷轧DP钢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和轧制条件
BDP-590 3℃/s
BDP-780 8℃/s
BDP-780 15℃/s
连续镀锌模拟处理后各钢种的典型显微组织
BDP-780中的NbC析出相的TEM照片
冷轧C-Si-Al-Mn TRIP 钢
900℃×10m, 410℃×3m
900℃×5m, 410℃×3m
实验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TEM分析结果
不同工艺处理后的XRD处理结果 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拉伸试验结果
冷轧C-Si-Al(P)-Mn TRIP 钢的合金化设计
宝钢工程机械用热轧高强钢产品手册

宝钢BS系列热轧高强钢可供规格如图表所示,超出规格范围可与我们联系。
牌号 Steel grade BS550BS600BS700BS960-
可供厚度 Thickness,mm
2.5-16 2.5-16 2.5-14 4-10
可供宽度 Width,mm 850-1750 850-1750 850-1600 950-1200
Si
≤0.50 ≤0.50 ≤0.50 ≤0.60 ≤0.60 ≤0.50
注: 根据强度要求,可加入Nb、V、Ti、Cr、Mo等合金元素。 According to the strength, Nb, V, Ti, Cr and Mo may be added.
Mn
≤1.60 ≤1.60 ≤2.0 ≤2.10 ≤2.10 ≤1.60
/
T
d = 2a
/
T
d = 2a
注:
(1) T= Transverse,试样方向垂直于轧制方向; L=longitude,试样方向平行于轧制方向。
(2) 拉伸试样采用短比例标距。标距
,屈服强度采用上屈服强度,屈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RP0.2。
(3) 冲击试样采用夏比V型缺口试样,表中冲击值为一组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表中冲击值适用于10×10×55标准尺寸试样,当板厚 <12mm采用5mm或7.5mm厚度冲击试样时,表中冲击值等比例减小。
650-820
S650MC
≤16
S700MC (BS700MC)
≤6
L
≥650
700-880
L
≥700
750-950
伸长率 A5, % ≥18 ≥15 ≥15 ≥15 ≥15 ≥10 ≥10 ≥14 ≥14
宝钢先进高强钢数据手册说明书

2019 CREATION BEYOND VISION01宝钢先进高强钢家族1.1 概述1.2 产品种类1.3 高强钢应用性能及试验方法1.3.1 力学性能与硬化曲线1.3.2 成形极限1.3.3 扩孔率1.3.4 动态力学性能1.3.5 疲劳性能1.3.6 延迟开裂性能1.4 宝钢汽车板材料数据服务0101020703淬火延性钢3.1 概述3.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3.3 微观组织3.4 力学性能3.5 成形性能3.5.1 成形极限3.5.2 扩孔率3.6 点焊性能3.7 服役性能3.7.1 动态力学性能3.7.2 疲劳特性3.7.3 延迟开裂特性3.8 应用案例3.9 可供规格28282829303135373704马氏体钢4.1 概述4.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4.3 牌号对照 4.4 微观组织 4.5 力学性能 4.6 成形性能 4.6.1 成形极限 4.6.2 扩孔率 4.7 点焊性能 4.8 服役性能 4.8.1 动态力学性能 4.8.2 疲劳特性 4.8.3 延迟开裂特性 4.9 应用案例4.10 可供规格3838393940414144454502双相钢2.1 概述2.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2.3 牌号对照2.4 微观组织2.5 力学性能2.6 成形性能2.6.1 成形极限2.6.2 扩孔率2.7 点焊性能2.8 服役性能2.8.1 动态力学性能2.8.2 疲劳特性2.8.3 延迟开裂特性2.9 应用案例2.10 可供规格0909********1623252607孪晶诱发塑性钢7.1 概述7.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7.3 微观组织7.4 力学性能7.5 成形性能7.5.1 成形极限7.5.2 扩孔率7.6 点焊性能7.7 服役性能7.7.1 动态力学性能7.7.2 延迟开裂特性7.8 应用案例7.9 可供规格61616162626364646406相变诱导塑性钢6.1 概述6.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6.3 牌号对照6.4 微观组织6.5 力学性能6.6 成形性能6.6.1 成形极限6.6.2 扩孔率6.7 点焊性能6.8 服役性能6.8.1 动态力学性能6.8.2 疲劳特性6.8.3 延迟开裂特性6.9 应用案例6.10 可供规格535353545455 5658596008热冲压成形钢8.1 概述8.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8.3 牌号对照8.4 微观组织8.5 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8.6 力学性能8.7 点焊性能8.8 服役性能8.8.1 动态力学性能 8.9 应用案例8.10 可供规格6565656666676769707009高强钢零件产品与工艺设计建议9.1 产品形状的设计9.2 冲压工艺设计9.3 冲压模具设计9.4 模具加工、调试和验收7172737405复相钢5.1 概述5.2 常用牌号和命名规则5.3 牌号对照5.4 微观组织5.5 力学性能5.6 成形性能5.6.1 成形极限5.6.2 扩孔率5.7 点焊性能5.8 应用案例5.9 可供规格464646474849 49525210宝钢试验设备75宝钢超轻型白车身(BCB)的高强钢应用1.2 产品种类先进高强度钢板主要指以相变强化为主要强化方式的一类钢板,包括双相钢(Dual Phase Steel,DP)、相变诱发塑性钢(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TRIP)、孪晶诱发塑性钢(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 Steel,TWIP)、复相钢(Complex Phase Steel,CP)和马氏体钢(Martensitic Steel,MS)等,如下图所示。
6-先进高强钢(AHSS)汽车板

强塑积 TS×EL
各种TRIP钢在不同退火条件下(含H2与不含H2)的强度与延性指标
DP钢与TRIP钢的对比
实验钢的化学成分
C Si Mn P S Nb Ti Al
N
0.2 0.5 1.4 0.014 0.008 0.027 0.01 0.02 0.0047
烘烤硬化钢(车门) YS:260-300MPa,UTS:370-430MPa,E:≥30%
低合金高强钢(吸能盒,后纵梁) YS:230-360MPa,UTS:390-450MPa,E:≥26%
冷轧DP钢
成分:0.15%C, 0.5%Si,1.8%Mn, 0.5%Cr, 0.04%Al,0.03%Nb 热轧:1200℃1h奥氏体化,6道次热轧, 35mm→3.5mm, 880 ℃终轧, 620 ℃卷取 冷轧:3.5mm→1.0mm,70%变形 连续退火:
HSS与AHSS钢种
HSS: 软钢,IF钢,BH钢,HSLA钢 AHSS: DP钢,TRIP钢,Q&PT钢,TWIP钢,CFB钢
铁素体钢
冷轧深冲钢(后地板,轮罩) YS:120-160MPa,UTS:270-330MPa,E:≥40%
无间隙原子钢(发动机罩) YS:220-260MPa,UTS:340-400MPa,E:≥33%
其中Ci,Cm,Cγ分别代表钢的原始含碳量,马氏体含碳量和奥氏体含碳量
不同含碳量的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预测
0.17C-1.65Mn-0.38Si-1.11Al-0.08P (wt pct)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
Q&P处理后的TEM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随配分温度和时间变化曲线
Q&T和Q&P在不同温度与时间处理后的应力-应变曲线
高强度钢板介绍.

高强度钢板介绍牌号 Q420钢,强度高,特别是在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状态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主要用于大型船舶,桥梁,电站设备,中、高压锅炉,高压容器,机车车辆,起重机械,矿山机械及其他大型焊接结构件。
牌号 Q460钢,强度最高,在正火,正火加回火或淬火加回火状态有很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全部用铝补充脱氧,质量等级为 C 、 D 、 E 级,可保证钢的良好韧性的备用钢种。
用于各种大型工程结构及要求强度高,载荷大的轻型结构。
1.1 国内国内对汽车用高强度钢板倾向于分为两类:普通高强度钢板抗拉强度或屈服强度相对较低, 或采用传统工艺或传统工艺少许改进即能生产出来高强度钢板。
如烘烤硬化钢板、含磷钢板、高强度 IF 钢板以及 HSLA 钢板等。
先进高强度钢板需要采用先进设备及工艺方法才能生产出来的钢板, 如双相钢板(DP 钢板、复相钢板(CP 钢板、相变诱发塑性钢板(TRIP 钢板和马氏体钢板(M 钢板或 Mart 钢板等。
1.2 日本将抗拉强度不低于 340MPa 的冷轧钢板和抗拉强度不低于 490MPa 的热轧钢板通称为高强度钢板(HSS 。
1.3 德国(BMW高强度钢板(HSS 屈服强度高于 180MPa (包括 180MPa ,低于 300MPa 的钢板。
先进高强度钢板 (AHSS 屈服强度高于 300MPa (包括 300MPa , 低于 600MPa 的钢板。
超高强度钢板(UHSS 屈服强度高于 600MPa (包括 600MPa 的钢板。
1.4 ULSAB组织ULSAB 组织将高强度钢板分为两类:屈服强度为 210~550MPa 的钢板定义为高强度钢板 (HSS ; 屈服强度大于 550MPa 的钢板定义为超高强度钢板 (UHSS 。
1.5 国际钢铁协会(IISI把高强度钢板从定性概念上定义为高强度钢板(HSS 和先进高强度钢板(AHSS 。
2 高强度钢板的品种介绍2.1 普通高强度钢板(1高强度 IF 钢板是在 IF 钢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类型的强化元素(如固溶强化元素 P 、 Mn 、 Si 和适当的轧制工艺控制,使钢材在保证良好塑性和冲压性能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强度,满足复杂形状轿车冲压件性能要求。
宝钢煤矿机械用高强钢、耐磨钢钢产品使用手册-1

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 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参照 GB/T 4675.5-1984《焊接性试验
3 宝钢煤矿机械用钢 3.1 易焊接高强钢 B-EWEL460
3.1.1 化学成分:
易焊接高强钢 B-EWEL460 化学成分(wt%) 元素 含量 C ≤ 0.14 Si 0.15 ~ 0.50 Mn 1.40 ~ 2.00 P ≤ 0.012 S ≤ 0.005 Cr ≤ 0.60 Ni ≤ 0.60 Mo ≤ 0.40 Nb ≤ 0.060 V ≤ 0.060 Ti ≤ 0.030 Al 0.015 ~ 0.060 B 0.001 ~ 0.003
同等水平,同时,钢的焊接性能和韧性指标远远优于传统淬火技术。 煤矿综采液压支架制造材料的高强化发展趋势, 对钢及其焊接结构的 安全服役提出了更大挑战——延迟断裂和疲劳失效是危害高端支架 安全运行的潜在威胁, 也是制约高强钢和超高强钢扩大应用的技术瓶 颈。氢在材料缺陷处的致裂作用是发生延迟断裂的基本原因。基于这 个认识,宝钢采用 DQ+T(直接调质)技术开发了具有耐延迟断裂特 性的高强钢系列:BEWEL800,B-EWEL960,B-EWEL1050,B-EWEL1150 等。 其基本技术包括:低碳当量技术、组织(析出物)微细化技术、氢陷 阱技术和多组元止裂技术。
符号说明 SMAW-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 (手工电弧焊); GMAW-Gas metal arc welding (气体保护焊),GTAW-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SAW- Submerged arc welding(埋 弧焊) ,其中:SMAW、GMAW、SAW 常用;GTAW 效率较低,仅用于打底 焊等。 预热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高强度钢应用手册国际汽车钢板研究组织2006.9湖南大学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国家重点试验室译(第1版)2009.1前言近几年来,为了减轻汽车重量和提高汽车安全性,汽车钢板的开发技术、应用技术方面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由国际钢铁公司资助的项目ULSAB (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和USLAB-A VC(先进概念车)等,主要在车身上大量采用先进高强度钢,研究汽车的轻量化设计的一些理念。
先进高强度钢的应用,需要新的成形技术和连接技术。
这本指南是汽车钢铁研究组织的多位专家的合作成果。
其中,特别感谢以下专家:Dr Heiko BeenkenMr Willie BernertMr Klaus BlümelDr Björn CarlssonDr Jayanth ChintamaniMr Bart DePompoloMr Daniel ErikssonMr Peter Heidbüche…特别感谢Stuart Keeler博士,他是一位金属成形领域的著名专家。
他负责本书的编辑工作。
国际汽车用钢组织包括全球的下面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Edward G. Opbroek国际汽车用钢组织主席翻译感言偶然在网上搜索到这本《ADV 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APPLICA TION GUIDLINES》,当时非常高兴,这本书中包括了一些工厂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先进高强度钢与传统钢的区别,DP钢与TRIP钢的区别,各种回弹机理。
当时只看了一些感兴趣的章节。
后面继续看这本手册,发现中间还包括很大的信息量,激起了翻译该本手册的兴趣。
翻译过程中,感觉收获比较多,比如局部延伸率,这在国内文献中很少看到。
本手册第一章介绍了先进高强度钢的微观结构、宏观力学性能等;第二章中介绍了先进高强度钢零件的设计、冲压和应用中的一些问题;第三章介绍了先进高强度钢的连接方法;第一章的知识用于解释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某些现象。
第四章是书中的一些专有名词及其解释,为了方便读者看英文版本,该章有中文和英文。
第五章是参考文献。
阅读本手册,可快速全面掌握先进高强度钢涉及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个初步的了解。
如果对其中某个问题很感兴趣,可以在第五章查找相关的文献,或在实践中研究相关问题。
相信该手册对先进高强度钢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模具企业、高校或研究所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由于译者外语水平和知识有限,本文翻译中难免有一些错误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同时建议读该文献原文,第四章中的词汇为中英文,对阅读原文可能有所帮助。
刘迪辉申光举译2009年1月30日目录前言 (I)翻译感言 (II)第1章先进高强度钢概述 (1)1.1 定义 (1)1.2 AHSS钢组织 (2)1.2.1 DP钢 (3)1.2.2 TRIP钢 (4)1.2.3 CP钢 (5)1.2.4 MS钢 (6)1.2.5 FB钢 (6)1.2.6 TWIP钢 (6)1.2.7 HF钢 (7)1.2.8 PFHT钢 (7)1.2.9 新的AHSS钢种 (8)1.3 HSS钢和低强度钢组织 (8)1.3.1 软钢 (8)1.3.2 IF钢 (8)1.3.3 BH钢 (8)1.3.4 各向同性钢(IS) (9)1.3.5 CM钢 (9)1.3.6 HSLA钢 (9)第2章成形 (10)2.1 概述 (10)2.2 成形仿真技术的发展 (10)2.3 薄板成形 (12)2.3.1 力学性能 (12)2.3.2 成形极限 (23)2.3.3 成形模式 (28)2.3.4 模具设计 (36)2.3.5 回弹 (39)2.3.6 落料、冲孔和修边操作 (52)2.3.7 压机要求 (54)2.3.8 多步成形 (59)2.3.9 应用要求 (60)2.4 管成形 (62)2.4.1 高频焊接管 (62)2.4.2 激光焊接钢管 (66)2.4.3 关键点 (67)第3章连接 (68)3.1 概述 (68)3.2 焊接过程 (68)3.2.1 电阻焊 (68)3.2.2 高频感应焊接 (77)3.2.3 激光焊接 (79)3.2.4 无涂层钢板的电弧焊 (81)3.3 钎焊 (82)3.4 粘接 (83)3.5 机械连接 (84)3.6 复合连接 (85)3.7 高强度钢零件维修和更换中的材料问题 (86)第4章词汇注解 (87)第5章参考文献 (98)第1章先进高强度钢概述先进高强度钢应用指南主要集中讨论采用先进高强度钢的车身覆盖件、结构件、外覆盖件的冲压成形、加工和连接技术等。
在车身零件中采用传统的高强度钢替代中低强度的钢时常遇到成形性变差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进一步减轻车身重量,如何提升高强度钢的成形性能是这些年研究的关键问题。
先进高强度钢中的多相钢基本满足了高强度钢成形性的要求,这些材料既可具有高强度性能,也能够具有良好的成形性。
1.1 定义汽车用钢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根据钢种划分,也就是按钢组织划分。
常用的钢包括低强度钢(包括IF钢,软钢),传统高强度钢(HSS钢,包括CM、HSLA、BH、HSSIF钢等),和新型先进高强度钢(包括:双相钢(DP)、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复相钢(CP)和马氏体钢(M)。
更高强度钢包括FB,TIP,Nano,热成形钢和成形后热处理用钢等。
一种是根据钢板的强度划分,汽车选材一般按强度选择。
与一般文献分类不同,本文把强度高的钢分为HSS和AHSS。
这种分类中,高强度钢HSS的屈服强度为210~550MPa,抗拉强度为270~700Mpa,超高强度钢(UHSS)的屈服强度在55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700MPa以上。
很多钢种可跨两个或多个强度等级。
第三种分类方法是根据钢板的机械性能或成形性能划分的,如延伸率、硬化系数n,扩孔系数等。
图1-1是一个各类钢的延伸率与成形性的关系,低强度钢用为暗灰色,传统高强度钢为亮灰色,早期的AHSS用彩色标出。
图1-1A和图1-1B显示了不同钢种所覆盖的大致强度等级。
图1-1A 钢的延伸率与强度的关系图1-1B 采用新的化学成分、工艺、微结构来取代更高性能和成形性传统的高强度钢HSS与先进高强度钢AHSS的根本区别在于微观结构。
HSS微观结构主要是单相铁素体,AHSS包括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或残余奥氏体。
这些含量不同导致钢板有一些不同的特性,如一些AHSS钢比HSS钢具有较高的应变强化能力,一些AHSS 钢有超高的屈服应力和抗拉强度,并具有热烘烤强化特性。
为了使本文在全世界内都可使用,对钢板采用了复合定义方法,定义为:钢种+屈服极限(MPa)+抗拉强度(MPa)。
例如,DP500/800表示双相钢,最小屈服应力500MPa,最小抗拉强度为800MPa。
这种定义方法在ULSAB-A VC项目中采用过。
表1-1 ULSAB-A VC项目使用的AHSS钢板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不同钢铁公司的产能不同。
上面的钢覆盖了全世界大部分的AHSS钢,在准备使用高强度钢时需要同相应的钢铁公司联系,了解钢铁公司所生产钢板的具体参数和性能,包括:力学性能参数和范围,厚度和宽度,热轧钢板、冷轧钢板、表面镀层,化学成分等。
1.2 AHSS钢组织传统钢的组织在1.3中做简要的介绍,本节主要介绍AHSS钢的一些知识,说明不同的AHSS钢性能不同,原因是它们晶相组织不同、生产工艺不同。
所有的AHSS钢,主要控制钢的冷却速度,控制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化过程。
1.2.1 DP钢DP钢第一相为铁素体晶格,第二相为马氏体,马氏体分布在铁素体晶格之间,可称为岛状马氏体。
增加马氏体的含量一般会提高材料的强度。
通过控制冷却过程,从奥氏体(热轧钢)或者从铁素体、马氏体、奥氏体(连续热处理冷轧钢或带涂层的钢)等中,先把部分奥氏体转换为马氏体,然后通过快速冷却把残余奥氏体转换为马氏体,这样可得到双相钢。
如果需要板料边缘有更强的抗开裂能力(一般又扩孔试验来检测),热轧钢组织中还有一定含量的贝氏体。
图1-2是双相钢的金相示意图,DP钢由铁素体和导状马氏体构成,铁素体一般是连续的,为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塑性。
当材料变形时,主要是铁素体围着马氏体变形,使这种材料具有高应变强化性能。
图1-2 双相钢金相示意图(铁素体+岛状马氏体)与同样屈服应力的普通钢相比,DP钢的应变强化性能和高延伸率使材料具备更高的强度。
图1-3是HSLA和DP钢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的对比。
与HSLA钢相比,DP钢有较大的小应变强化能力,高抗拉强度,低屈强比图1-3 DP350/600比HSLA 350/450有更高的屈服强度与传统钢相比的另一优势是DP钢和其它AHSS钢具备烘烤强化特性。
热烘烤强化特性,是指经过机械强化的板料,在烤漆温度条件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有所增加。
AHSS的热烘烤强化特性的强度,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以及钢板受到的热处理过程。
其它关于热烘烤强化特性见2.3.1.7节。
在DP钢中,碳使在实际冷却速度下,使铁素体向马氏体转化,增加钢的强度。
锰、铬、钼、钒、镍等元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增加材料的硬化能力。
碳、硅、磷等作为一个固溶强化物,增加了铁素体向马氏体的转化。
这些条件需要良好的平衡,才能达到良好的电阻焊接性能,并具备独特的力学特性。
但是,当更高强度等级的钢,如DP 700/1000),要根据实际焊接条件进行调整,才能得到比较好的焊接性能。
1.2.2 TRIP钢TRIP钢的在铁素体晶格中含有残余奥氏体,除了含量最少为5%的残余奥氏体外,还含有一些硬相,如马氏体、贝氏体。
TRIP钢一般需要在某个温度上保温一段时间,以产生一定贝氏体。
TRIP钢中碳硅含量比较大,也使结构中残余奥氏体的比例增加。
TRIP钢的金相示意图见图1-4所示。
图1-4 Trip钢金相示意图同DP钢一样,在变形中硬相围绕软相的变形模式,使材料具备高应变强化特性。
与DP钢不同的是,在应变增加时,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逐渐向马氏体转化,在高应变时,还会使材料进一步硬化。
在图1-5中表示了这种现象,图中有HSLA、DP、TRIP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TRIP钢的初始应变强化特性比DP钢稍低,而在DP钢大应变强化能力消失时,TRIP钢还能继续强化。
图1-5 TRIP 350/600比DP350/600,HSLA350/450有更高的延伸率与传统HSS相比,TRIP钢的应变强化能力强,使材料有更强的延展性能。
设计者常利用材料的应变强化特性来使零件达到特定的力学性能,因此,应变强化特性(包括烘烤硬化特性)性能比较重要。
在高应变时还具有应变强化性能,使TRIP钢在极端的拉延条件下比DP钢具有一定优势。
TRIP钢的含碳量比DP钢要高,即使在常温时,TRIP钢中也具有一定的残余奥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