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冲刺仿真模拟卷八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冲刺模拟试卷(八)语文

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原创冲刺模拟试卷(八)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8月高考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8月高考仿真模拟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将游戏障碍添加到成瘾性疾患中,引起关注。
如何分析游戏成瘾的原因,并制定对策,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也不是光靠强制戒断的方式所能解决的。
游戏具有强烈的交互性,玩家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可以直接走进幻想空间,以自己的行动改变游戏结局,这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因此,创造与掌控,是游戏魅力的关键,也是理解游戏成瘾的钥匙。
今天的成瘾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个角度切入,认为游戏成瘾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与教育的因素在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成瘾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高强度而又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进而在游戏中寻求逃避。
社会流动和竞争压力又会产生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现象,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更容易向游戏寻找心理安慰。
当父母怪罪孩子沉迷游戏时,其实应该好好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我每天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时有共同分享的快乐吗?孩子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对于这些问题又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网络、手机、游戏,这些新媒体都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容易令人上瘾的可能性,但新媒体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个人、社会、时代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成瘾原因,及其与新媒体的复杂关系。
一方面,游戏厂商需要在游戏中建立防沉迷的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游戏在娱乐、社交、认知、情绪释放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融合进游戏元素,寓教于乐,让教育本身变得更生动,更活泼。
把数字化新技术和社会关怀结合起来,为家庭搭建更好的亲子沟通、亲子娱乐的网络平台,开发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游戏,这是解决游戏成瘾问题更好的努力方向。
比如风靡世界的一款教育游戏让孩子使用绘图工具画出各种部件和场景,内置学校各年级相关教学案例,几乎可以模拟教科书全部物理现象,让课本内容变得生动直观。
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八)(新课标)参考答案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八)(新课标)【参考答案】1.D【解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D选项对应的原文“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而选项是“不断汲取外民族的各种饮食文化元素”,比选文少了“有益”,造成范围混淆。
故选D。
2.B【解析】B选项对用的原文是“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而选项是“只要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和厨艺,人们就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把原文的“有机结合”偷换为“简单的相加”,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故选B。
3.B【解析】B选项对应的原文“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各国认同中国饮食的前提是“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选项“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为大众普遍接受,形成了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和被世界认同没有必然的联系,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4.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完全确立”错,原文是“随着‘全民治疗’向‘全民健康’目标的转移,医疗资源不断下沉,社区将成为未来全民健康的主战场”分析,“完全确立”篡改文意。
故选D。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冲刺试卷(八)(含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冲刺试卷(八)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屈原《离骚》中:“______ ,______ ”两句,表现了作者面对污浊黑暗的社会环境,找不到出路的失意、痛苦与无奈之情。
韩愈《师说》中将当时一些人为孩子“择师而教之”和自身“则耻师焉”的奇怪行为作对比后,得出结论:“______ ,______ 。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南朝宋文帝的典故,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 ”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______ ”的结局。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湖亭望水白居易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注]北客:北方来的人,诗人自指。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首联交代诗人游湖的情境,下了很久的雨,湖水涨了起来,刚刚放晴,北客南来。
B.颈联写湖水淹没原先湖岸,人家稀少;沙滩平整,聚集许多船舫,呈现水乡特色。
C.尾联借助抒情,诗人借傍晚独自游览南湖时所见之景,抒发了惬意悠闲的感受。
D.全诗抓住“新晴”“水涨”的特点,描写南湖傍晚的景色,展现出浩渺壮阔的景观。
诗的颔联在表达上富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开源软件是指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即代码创作者在遵循相关开源协议的基础上,将自己开发的软件源代码向全世界公开,允许其他开发者进行自主学习、测试、修改、二次开发和传播等,以协同方式改善软件产品的质量和优化软件功能等。
开源软件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都有许多流行的软件产品,如Linux电脑操作系统、安卓手机操作系统、MySQL和PostgreSQL开源数据库等。
在软件世界中,开源软件已成为数字企业的流行趋势,也成为数字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商业模式,开源战略对于数字企业具有重要作用。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冲刺模拟试卷(八)语文

2020届全国百所名校新高考原创冲刺模拟试卷(八)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韵”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初用于音乐。
梁建文帝在《劝医论》中,首次把音乐的“韵”引入了诗歌美学,他敏锐地发现了诗歌中超迈悠远、耐人寻味的那种艺术趣味,与音乐的“余响”不绝、让人回味的“韵”在感官上相通。
从此,“韵”与诗,就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
诗人之韵,是诗人个人的音乐修养、风貌,以及这种修养、风貌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
古人以“琴棋书画”来评价艺术的修养,“乐”是第一要求。
他们认为,诗人对音乐的修炼,既可以使诗人形成与众不同的气质面貌,也能使他在创作时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既是一个人成为诗人的前提,又是诗人进行创作的一种手段。
【最后十套】2020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语文(八)解析版

1绝密 ★ 启用前 【最后十套】2020年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语 文(八)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高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
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既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又是履行社会审美导师之职能。
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
社会担当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是社会家国情怀的代言人之一。
中国古代美学从历代作家、艺术家卓越的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美学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理论:一是“诗言志”。
“诗言志”是中国美学的重要传统。
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
此后,诸多典籍如《左传》《庄子》也提出这一命题。
汉代《毛诗序》不仅再次申说“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
“教化”又称“风教”。
“风”多义,一指《诗经》中的“国风”,即民歌;二指情感。
《毛诗序》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受教育者不仅有下层百姓,还有上层统治者。
“教”的目的是“化”。
具体来说,就是“正得失,动天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其关键是将“教”转化为“志”。
经此转化,“言志”的“志”就不止属于个人,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私志”成为“公志”——家国之志。
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必须落实在审美上,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情上。
2020届全国天一大联考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八)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天一大联考新高考押题冲刺模拟(八)语文试题★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修养的“外在”方面是效法楷模所具备的属性—评价之心充分发挥作用,确立把“义”置于其他一切考虑之上的恒常态度,实行心所命令的某种社会行为。
德性的关键在于培养“义”领先的恒常态度,因为这一态度把作出评价与依据评价指导实际行为联系了起来。
被仿效的楷模有时是历史上的典范——业绩记录在册的圣贤。
荀子说:“故学者以圣王为师。
”实行修养就要学习描述圣王行为的著作。
有时楷模是活着的人,如教师、父亲、长官或君主。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
”中国的学习理论设想:人们天生具有学习榜样的能力,这种学习可能是对周围人无意识的仿效,因此,善择邻人就显得很重要。
学习也可能是自觉地试图模仿教师、士大夫或祖先的态度与行为。
尽管个人可能受到否定性榜样(如恶邻)的行为的影响,但多数人必定为道德楷模所吸引并自觉仿效。
对儒家来说,效法楷模不仅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途径,更是最有效的一条途径,它能够通过树立正确榜样向人们反复灌输各种德行。
(推荐)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八)语文含解析.doc

普通高等学校2020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八)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①“谁道闲情抛掷久”——你要看他的转折。
“闲情”意为忧无方,“我”并不愿意有这样的闲情。
所以,“我”曾经挣扎着要把这闲情抛掷。
这是第一层意思。
而且“我”曾经努力了很久,是抛掷久,这是又一层意思。
你再看他开头两个字——“谁道”——谁说“我”真的就抛掷了?是想要抛掷而没有成功,这是第三层意思。
冯煦《阳春集序》评冯延巳说:“郁抑怆怳。
”香港学者饶宗颐说:“余诵正中词,觉有一股莽莽苍苍之气。
《鹊踏枝》数首尤极沉郁顿挫。
”就是说他的感情是转了一个圈子然后才说出的。
②他说:“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惆怅还依旧。
” “我”以为“我”的闲情抛弃了,可是当春天回的时候,“我”就发现那一份惆怅还依旧。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 “依旧”,都是笔法的盘郁。
他所写的闲情和惆怅,都不是具体的感情事件。
惆怅者,是仿佛有所追求,又仿佛有所失落,是一种精神上没有依傍的落空的感受。
③冯延巳的词是最有悲剧精神的,他有一种在痛苦面前执着且不放弃的精神。
他说“日日花前”是“常病酒”。
为什么呢?因为有花的日子不多,今天能够有花在你眼前,你尽管已经病酒,已经沉醉了,你也不要推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冲刺仿真模拟卷(八)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
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一,人们是否处在彼此之间能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中。
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
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每天差不多要和同样的人打交道,相互关注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就为及时做出社会性道德评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熟人社会中的人都彼此知根知底,这就为对每个人做出全面准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
熟人社会中一个评价结论一旦给出,就会对评价对象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如果社会性道德评价给予一个人的是好名声,他就会由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善待;反之,他就会由此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孤立。
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在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二,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否大体相同。
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一个行为者及其作为进行善恶评价,通常都以他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为评价标准,符合该标准则为道德或善,不符合则为不道德或恶。
如果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就会形成统一的声音或社会舆论;反之,则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或社会舆论。
显然,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而说法不一的社会舆论要么使评价对象无所适从,要么使评价对象把评价不当一回事。
其三,社会成员是否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的主体。
如果无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那么就不会有社会性道德评价;只有少数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也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
不因与自己无关而仍愿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做到的事。
首先这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倘若需要用明评的方式对评价对象做出否定性评价,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
因而必须是有较强道德感或正义感的人,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主动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的角色。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人们生活在可以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趋于一致、人们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主体,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才最强。
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整体效力。
相对而言,第三个条件最为重要,因为倘若无人乐于充当评价者,那社会性道德评价根本就不会发生:而前两个条件缺失其一或全部缺失,只会不同程度地减弱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
(摘编自韩东屏《论社会性道德评价及其现代效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熟人社会中,对个人的评价结论具有持久性,新的评价难以改变人们的态度。
B.统一的社会舆论才会对评价对象产生威力,否则,只会使评价对象不放在心上。
C.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首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其次要有较强的道德感或正义感。
D.三个外部条件的作用并不等同,前两个条件缺失,社会道德评价仍然具有一定的效力。
答案:D解析:A选项曲解文意,“新的评价难以改变人们的态度”错误,根据原文“在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可知是在做出新的评价前都不会改变,而不是“新的评价难以改变人们的态度”。
B选项篡改文意,“统一的社会舆论才会对评价对象产生威力”错误,由原文“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可知,是“最大的威力”,而不是“产生威力”。
C选项张冠李戴,“其次要有较强的道德感或正义感”错误,由原文“更重要的是,倘若需要用明评的方式对评价对象做出否定性评价,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可知,其次的是“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
故选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述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作用时,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道理论证。
B.文章指出与自己无关仍乐于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并不轻松,并阐述了其中的原因。
C.文章主要论述了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内在联系,并阐明第三个条件最重要。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阐述了三个外部社会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效力。
答案:C解析:C选项“文章主要论述了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内在联系”错误,文章没有论述三个条件在社会性道德评价中的“内在”联系,只是论述了各自对道德评价的作用。
故选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彼此间相互了解、关注,才能做出全面准确的社会性道德评价。
B.只有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趋于一致,才有助于形成强有力的社会舆论。
C.如果人们所处的外部社会条件相同,那么社会性道德评价对评价对象的导向效力也相同。
D.社会性道德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效力,社会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性道德评价。
答案:C解析:C选项以偏概全,“如果人们所处的外部社会条件相同”错误,根据原文“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可知除了外部条件以外,还有“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最终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据介绍,嫦娥四号着陆地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或将取得突破性发现。
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对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其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地月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一系列的月球背面探测研究。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10日第2版、2019年01月04日第2版)材料二月球背面像一个“盾牌”,为地球挡住了陨石的直接撞击。
因此,月球背面陨石坑的数量远远多于正面,而且,月面布满沟壑、峡谷、悬崖,平坦区域极少,如何实现软着陆是月球登陆的技术性挑战。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软着陆用关键产品“缓冲拉杆”,为此次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关键保障。
自2007年起,固体所就开始承担拉杆材料的研制任务。
经过了无数次实验,历时六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命名为高效吸能合金。
据介绍,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只能达到50%,而高效吸能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
也就是说,一根1米长的缓冲拉杆,最大可拉伸至2.1米。
“这种材料的吸能特性远远优于现有的金属材料,在国际也属于领先水平。
”就这样,固体所项目组研制的高效吸能合金,为着陆机构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也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用拉杆材料的空白。
而利用高效吸能合金材料研制出来的缓冲拉杆产品,塑性达到70%以上,能够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为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时提供重要的保障。
除了科学岛上的固体所,还有多个研究机构,为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01月10日第8版)材料三《日本经济新闻》12月29日报道《中国探月领先世界一步》称,月球正面与背面的地形和构造等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实际着陆展开调查,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有望在水资源等调查上取得成果。
进入21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只有中国,此次通过挑战月球背面着陆,中国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在截至目前的各国探月研究中,有关月球背面的数据不断积累,这是因为“着陆需要地形等详细的数据”。
以2007年发射、在环绕月球的同时调查详细地形等的日本探测器“月亮女神”为代表,2010年前后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印度的“月船1号”相继对月球进行了探测。
中国则先后在2007年和2010年发射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提出再次将人类送上月球的计划,随后全球对探月的关注出现升温。
不仅是国家,民营企业的月球旅行和月球资源开发等计划也浮出水面,但都没有明确的时间和具体的计划。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3日报道《中国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开创历史》,称中国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开创世界先例,标志着中国成为太空大国和科研强国。
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专家认为中国登月说明中国科技已经达到高度成熟水平。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探测器从成功发射到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B.固体所研制出的缓冲拉杆产品的塑性达到80%~110%,是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的一倍左右,其吸能特性远超现有金属材料。
C.月球背面与正面的地形和构造等存在明显差异,在月球背面着陆并开展探测研究,在水资源等方面的调查上可能会取得成果。
D.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探月研究不断加强。
近年来,全球对探月的关注出现升温,甚至有了月球旅行和月球资源开发等计划。
答案:B解析:B选项篡改文意,“是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的一倍左右”错误,由原文“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只能达到50%,而高效吸能合金的塑性可达到80%~110%”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是目前商业应用的金属材料最高塑性的一倍左右。
故选B。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事业持续发展,嫦娥四号在从未实地探测过的月球背面登陆,可能取得突破性发现。
B.月球背面遭受陨石直接撞击的次数多于正面,陨石坑数量众多,地形复杂,平坦区域极少,增加了嫦娥四号软着陆的难度。
C.日本的“月亮女神”、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印度的“月船1号”在月球着陆,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提供了参考。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并登陆月球背面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科技水平已高度成熟。
答案:C解析:C选项“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提供了参考”错误,由原文“以2007年发射、在环绕月球的同时调查详细地形等的日本探测器‘月亮女神’为代表,2010年前后美国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印度的‘月船1号’相继对月球进行了探测”可知,并没有说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提供了参考,只是说“在截至目前的各国探月研究中,有关月球背面的数据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