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叶片测叶绿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叶片中叶绿素提取和测定的实验方法。
3. 通过实验,学习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它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对绿光吸收较少,因此叶片呈现绿色。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其原理如下:1.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通常选择652nm、663nm和645nm波长。
2.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3. 通过测定叶片提取液中叶绿素的吸光度,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从而得到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石英砂、碳酸钙、95%乙醇、蒸馏水、滤纸、移液管、容量瓶、分光光度计、研钵、剪刀、电子天平。
2. 实验试剂:95%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 称取新鲜菠菜叶1g,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
2.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再加入2-3mL 95%乙醇,研磨至糊状。
3. 将研磨好的样品转移到10mL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和研棒,将冲洗液加入容量瓶中。
4. 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到叶绿素提取液。
5. 分别取3mL叶绿素提取液于3个1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0.5mL、1.0mL、1.5mL 9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
6.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652nm、663nm和645nm波长下的吸光度。
7. 根据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叶绿素提取液吸光度(652nm、663nm、645nm)分别为:0.650、0.640、0.630。
2. 空白对照吸光度(652nm、663nm、645nm)分别为:0.050、0.045、0.040。
3. 叶绿素含量计算结果如下:叶绿素a含量 = (A652 - A645) × 34.5叶绿素b含量 = (A663 - A645) × 27.0叶绿素总量 = 叶绿素a含量 + 叶绿素b含量计算得到:叶绿素a含量为10.0mg/g,叶绿素b含量为8.5mg/g,叶绿素总量为18.5mg/g。
2-4叶绿素a测定

实验题目: 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姓名:学号:班级:组别:第一组指导教师:1.实验概述1.1实验目的及要求(1)初步了解叶绿素a测定的原理和常规测定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叶绿素。
的测定方法及富营养化水样的前处理方法;(3)熟练掌握抽滤装置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1.2实验原理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素((Chlorophyll),常见的有叶绿素a、b和c。
叶绿素a (chl-a >存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物干重的1-2%,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成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而被广泛应用。
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可以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荧光光度计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很精确地测定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但由于仪器昂贵,分析操作步骤繁琐,一般不能用于野外大量样品的快速分析。
荧光光度计也能够精确地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特别是能够测定叶绿素a含量较低的样品,但由于分析过程中容易受其他色素或色素衍生物的干扰,也不利于快速分析各类不同的野外样品。
因此,分光光度计法成为最常用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方法。
在所有分光光度计法中,根据所用的色素萃取液分为了丙酮法、甲醇法和乙醇等,再根据比色所用的,又分为单色法和多色法(例如单色丙酮法和四色丙酮法)等。
主要的细胞破碎法有研磨、低温冻融、超声破碎等。
尽管丙酮现在仍厂泛用于实际分析中,但由于丙酮的萃取效率比较差,特别是对蓝藻的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比较低,使得甲醇和乙醇成为替代丙酮的色素萃取剂。
不过,甲醇对人体毒害性大,且在酸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于是,乙醇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叶绿素a的萃取剂。
超声破碎法因快速、提取效率高等特点也被研究者所青睐。
本实验介绍一种以热乙醇为萃取溶剂,结合超声细胞破碎法为基础的叶绿素a含量侧定方法。
2.实验内容2.1实验方案设计每组选择一个池塘,实地取水样,测定水样的叶绿素a含量。
实验名称: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测定

实验名称: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熟悉在未经分离的叶绿体色素中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即可利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种色素的含量:Ca=13.95A665-6.88A649Cb=24.96A649-7.32 A665C T= Ca+ Cb=18.08 A649+6.63 A665三、仪器、试剂与材料: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试剂:96%乙醇溶液、石英砂、CaCO3粉末;材料:菠菜叶片;四、实验步骤:1.取干净的菠菜叶片剪碎,分别混匀。
2.称取剪碎的样品0.2g,各2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CaCO3粉末、及2-3ml 96%乙醇溶液,研成匀浆,倒入离心管,再用96%乙醇溶液多次洗涤研钵,洗涤液也倒入离心管中。
3.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后取上述提取液放入比色皿中,以96%乙醇为对照,分别测定665nm、649nm处的吸光度值。
4.按公式计算提取液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研磨提取叶绿素是加入石英砂和CaCO3粉末各有什么作用?加入石英砂有助于研磨得更充分;加入CaCO3粉末可以保护叶绿素在研磨时不被破坏。
2.计算: A665(1)=0.399A A665(2)=1.237A 故A665=0.818AA649(1)=0.208A A649(2)=0.626A 故A649=0.417A 所以: Ca=13.95A665-6.88A649=8.542Cb=24.96A649-7.32 A665=4.421C T= Ca+ Cb=18.08 A649+6.63 A665=12.963。
叶绿素的鉴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2. 掌握薄层色谱法在叶绿素鉴定中的应用。
3. 分析叶绿素在不同植物中的含量差异。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绿色色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
叶绿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在植物体内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
叶绿素可以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通过薄层色谱法可以将叶绿素与其他色素分离,进而鉴定叶绿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胡萝卜、玉米叶等植物。
2. 试剂:丙酮、无水乙醇、无水乙醚、碳酸钙、硅胶G、氯仿、甲醇、氨水等。
3. 仪器:研钵、漏斗、烧杯、分液漏斗、色谱柱、紫外灯、电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将新鲜植物材料洗净,用剪刀剪碎,称取一定量(如0.5g)放入研钵中。
(2)加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
(3)加入适量丙酮,用研杵研磨至匀浆状。
(4)将匀浆状样品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2. 薄层色谱分离(1)取一块硅胶G薄层板,用铅笔在板上划一条起始线。
(2)用毛细管吸取叶绿素提取液,沿起始线点样,重复3次,每次点样量约为5μl。
(3)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入盛有氯仿的层析缸中,使溶剂前沿距离起始线约1cm。
(4)取出薄层板,晾干后,用紫外灯观察叶绿素斑点位置。
3. 鉴定叶绿素(1)根据薄层板上叶绿素斑点的位置,用铅笔标记。
(2)将标记好的薄层板放入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叶绿素斑点的吸光度。
(3)根据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4. 数据分析(1)将不同植物样品的叶绿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叶绿素在不同植物中的含量差异。
(2)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菠菜、胡萝卜、玉米叶等植物中的叶绿素,并在薄层板上分离出叶绿素斑点。
根据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的吸光度,计算出不同植物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2. 结果分析(1)菠菜、胡萝卜、玉米叶等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存在差异,这与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环境有关。
叶绿素含量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素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2. 了解分光光度法在植物生理研究中的应用。
3. 掌握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叶绿素含量测量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最大吸收峰,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测定其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菠菜、番茄等绿色植物叶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研钵、试管、剪刀、移液管、量筒、滤纸、吸水纸、碳酸镁悬浮液、乙醇溶液、石英砂、碳酸钙粉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1)称取适量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碎。
(2)将剪碎的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碳酸钙粉和3~5ml 95%乙醇,研磨至组织变白。
(3)将研磨后的提取液过滤到10ml试管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移液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
2. 测量吸光度:(1)设置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为665nm、649nm(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最大吸收峰)。
(2)将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设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叶绿素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液层厚度,c为叶绿素浓度。
通过计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预先绘制)或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求得叶绿素浓度,进而计算叶绿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提取了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
2. 在665nm、649nm波长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光度分别为0.68和0.32。
3. 根据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关系,计算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分别为0.6mg/L和0.3mg/L。
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doc

实验2-4湖塘水体叶绿素a测定实验4.1实验目的及要求(1)初步了解叶绿素a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通过实验,掌握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及富营养化水样的前处理方法;(3)熟练掌握抽滤装置及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4.2实验原理浮游植物的主要光合色素是叶绿色(Chlorophyll),常见的有叶绿素a、b 和c。
叶绿素a(chl-a)存在于所有的浮游植物中,大约占有机物干重的1-2%,是估算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成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而被广泛应用。
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可以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荧光光度计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等。
主要的细胞破碎法有研磨,低温冻融、超声破碎等。
尽管丙酮现在仍广泛用于实际分析中,但由于丙酮的萃取效率比较差,特别是对蓝藻的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比较低,使得甲醇和乙醇成为替代丙酮的色素萃取剂。
不过甲醇对人体毒性大,且在酸化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于是,乙醇成为现在广泛应用的叶绿素a的萃取剂。
超声破碎法因快速、提取效率高等特点也被研究者所青睐。
本实验介绍一种以热乙醇为萃取溶剂,结合超生细胞破碎法为基础的叶绿素a含量测定方法。
在天然水体中,浮游植物中不仅存在着具有光合活性的叶绿素a。
而且存在着没有光合活性的脱镁叶绿素a,因此应用叶绿素a作为浮游植物生产量的主要指标时,必须将叶绿素a与脱镁叶绿素a区分开来。
叶绿素a经酸化处理后,镁原子被氧原子取代,叶绿素a降解为脱镁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与等量的叶绿素a相比。
在665 nm波长下,具有较低的消光系数,故可用酸化的方法,测定叶绿素前后光密度的变化。
如果天然水体中脱镁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酸化处理后光密度的变化就较小;反之.脱镁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越低,酸化处理后光密度的变化就越大,根据这个原理,选用合适的计算公式,就可以汁算出叶绿素a与脱镁叶绿素a的含量。
[1]4.3实验条件4.3.1实验仪器:1)722光栅分光光度计1台;2)抽滤装置(砂心过滤器、负压表、真空泵等)1台;3)4000r/min离心机1台;4)15mL带刻度及螺旋盖的离心分离试管6个;5)恒温水浴锅1台;6)直径0.45µm的醋酸纤维滤膜;7)超声细胞破碎仪1台;8)1cm玻璃比色皿2个;9)表面皿若干;10)10mL比色管7个4.3.2实验材料:1)乙醇(含乙醇90%);2)盐酸(1mol/L)4.4实验步骤4.4.1水样前处理:实验水样为实验室培养的铜绿微囊澡稀释水样以及11号湖塘水,分别取两份铜绿微囊澡稀释水样各25mL及一份湖塘水样300mL。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跟踪监测水中叶绿素的含量来实现,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叶绿素中含量最高的,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确定具体采样点的位置2.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及瓶盖用待测水体的水冲洗3-5遍3.将采样瓶下放到距水面0.5-1m处采集水样2.5L4.在采样瓶中加保存试剂,每升水样中加1%碳酸镁悬浊液1mL5.将采样瓶拧上并编号6.用GPS同步定位采样点的位置(三)仪器及试剂仪器:1.分光光度计2.比色池:10mm3.过滤装置:过滤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4.研钵5.常用实验设备试剂:1.碳酸镁悬浮液:1%。
称取1.0g细粉末碳酸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
每次使用时要充分摇匀2.乙醇溶液(四)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试样用微孔滤膜过滤,叶绿素会留在滤膜上,可用乙醇溶液提取。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后,测定750、663、645、630mm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步骤1.浓缩: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mm 的微孔滤膜吸滤.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2. 提取: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7mL乙醇溶液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乙醇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乙醇溶液将已磨碎的滤膜和乙醇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10mL,盖上管塞,置于的暗处浸泡24h。
3.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
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乙醇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
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4.测定:取上清液于10mm的比色池中,以乙醇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mm的吸光度。
叶绿素a测定

实验三富营养化湖中藻量的测定(叶绿素a法)一、实验目的富营养化湖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尤以氮磷为甚,致使其中的藻类旺盛生长。
此类水体中代表藻类的叶绿素a浓度常大于10微克/升。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水体中藻类叶绿素a浓度,以考查其富营养化情况。
二、器材与用品1、分光光度计(波长选择大于750nm,精度为0.5-2nm)。
2、比色杯(1cm;4cm)。
3、台式离心机(3500r/min)4、离心管(15ml具刻度和塞子);冰箱5、匀浆器或小研钵。
6、蔡氏滤器;滤膜(0.45微克,直径47mm)。
7、真空泵(最大压力不超过300kpa)。
8、MgCO3悬液:lg MgCO3细粉悬于100ml蒸馏水中。
9、90%的丙酮溶液:90份丙酮+10份蒸馏水。
10、水样:两种不同污染程度的湖水水样各2L.三、方法和步骤1、按浮游植物采样方法,湖泊、水库采样500ml,池塘300ml。
采样点及采水时间同“浮游植物”。
2、清洗玻璃仪器:整个实验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应全部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尤其应避免酸性条件下而引起的叶绿素a分解。
3、过滤水样;在蔡氏滤器上装好滤膜,每种测定水样取50-500ml减压过滤。
待水样剩余若干毫升之前加入0.2ml MgCO3悬液、摇匀直至抽干水样。
加入MgCO3可增进藻细胞滞留在滤膜上,同时还可防止提取过程中叶绿素a被分解。
如过滤后的载藻滤膜不能马上进行提取处理,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放冷(4℃)暗处保存,放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48小时。
4、提取;将滤膜放于匀浆器或小研钵内,加2-3ml90%的丙酮溶液,匀浆,以破碎藻细胞。
然后用移液管将匀浆液移入刻度离心管中,用5ml90%丙酮冲洗2次,最后向离心管中补加90%丙酮,使管内总体积为10ml。
塞紧塞子并在管子外部罩上遮光物,充分振荡,放冰箱避光提取18-24小时。
5、离心:提取完毕后,置离心管于台式离心机上3500r/min,离心10min,取出离心管,用移液管将上清液移入刻度离心管中,塞上塞子,3500r/min在离心1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意义
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跟踪监测水中叶绿素的含量来实现,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叶绿素中含量最高的,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1.确定具体采样点的位置
2.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及瓶盖用待测水体的水冲洗3-5遍
3.将采样瓶下放到距水面0.5-1m处采集水样2.5L
4.在采样瓶中加保存试剂,每升水样中加1%碳酸镁悬浊液1mL
5.将采样瓶拧上并编号
6.用GPS同步定位采样点的位置
(三)仪器及试剂
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比色池:10mm
3.过滤装置:过滤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
4.研钵
5.常用实验设备
试剂:
1.碳酸镁悬浮液:1%。
称取1.0g细粉末碳酸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
每次使用时要充分摇匀
2.乙醇溶液
(四)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试样用微孔滤膜过滤,叶绿素会留在滤膜上,可用乙醇溶液提取。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后,测定750、663、645、630mm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步骤
1.浓缩: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mm 的微孔滤膜吸滤.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2. 提取: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7mL乙醇溶液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乙醇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乙醇溶液将已磨碎的滤膜和乙醇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10mL,盖上管塞,置于的暗处浸泡24h。
3.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
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乙醇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
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4.测定:取上清液于10mm的比色池中,以乙醇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mm的吸光度。
(六)结果显示
从各波长的吸光度中减去波长750nm的吸光度,作为已校正过的吸光度D,按下面公式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C a=(11.64D663—2.16D645+0.10D630×V1)/(V2L)
式中:Ca——叶绿素a 的浓度,mg/L;
V1——提取液的定容体积,mL;
V2——过滤水样的体积,L
L——比色池的光程长度,mm
D——已校正过的提取液吸光度
(七)注意事项
1. 使用的玻璃器皿和比色皿均应清洁、干燥、无酸,不要用酸浸泡或洗涤。
2. 750nm处的吸光度读数用来校正混浊度。
3. 使用斜头离心机时,容易产生二次悬浮沉淀物。
为了减少这一困难,使用外旋式离心机头,在离心之前瞬间加入过量的碳酸镁。
4. 因为叶绿素提取液对光敏感,故提取操作等要尽量在微弱的光照下进行。
5. 吸收池事先要用乙醇溶液进行池校正。
6. 750nm的吸光度是检查乙醇溶液浊度的。
用10nm吸收池,750nm的吸光度在0.005以上时,应将溶液再一次充分地离心分离,然后再测定其吸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