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警告触发方式研究

合集下载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工作原理汽车防撞预警系统是现代汽车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装置,其工作原理可简单分为四个步骤:感知,识别,警告和干预。

首先,汽车防撞预警系统通过采用前向或全向雷达、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设备来感知周围环境和其他车辆。

这些传感器会不断扫描车辆前方和周围空间,获取到车辆的位置、速度和距离等信息。

接下来,系统会根据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识别分析。

它使用先进的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将感知到的车辆与预设的车辆模型进行比对,以确定它们的类型、行驶方向和速度等。

通过这样的识别分析,系统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碰撞风险。

一旦系统识别到潜在的碰撞风险,它会立即通过警示器、震动座椅或者声音等方式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这样的警告通常是即时的,以便驾驶员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采取避免碰撞的措施。

最后,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系统还可以进行干预。

例如,它可以通过自动制动系统,自动降低车速或者减小发动机输出功率,以便避免或者减轻碰撞的严重性。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先进的感知和识别技术,使得它能够准确地判断道路上潜在的碰撞风险。

通过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和进行干预,它能够大大提升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反应能力,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对于驾驶员而言,正确使用汽车防撞预警系统非常重要。

首先,他们应该经常检查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传感器和测试器均正常运行。

此外,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系统的警告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重要的是,驾驶员仍然需要保持集中注意力,遵守交通规则并保持安全驾驶。

总而言之,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识别、警告和干预等步骤来确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能够及时避免碰撞事故。

正确使用系统,加强安全意识和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将为驾驶员提供更安全的行驶体验。

车载网络中的主动安全预警与紧急刹车控制研究

车载网络中的主动安全预警与紧急刹车控制研究

车载网络中的主动安全预警与紧急刹车控制研究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网络在提供便捷和舒适性的同时,也为主动安全预警和紧急刹车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车载网络中主动安全预警和紧急刹车控制的研究进行探讨,并介绍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车载网络中的主动安全预警研究主动安全预警是指在车辆驾驶过程中,通过车载网络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识别潜在的危险,提前发出警告,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目前,主动安全预警主要依靠传感器和通信系统实现。

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是实现主动安全预警的关键。

传感器技术可以感知车辆周围的障碍物、车辆间的距离和速度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例如,雷达、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等被广泛用于车辆的主动安全预警系统中。

这些传感器可以提供高精度和实时的数据,帮助驾驶员及时采取行动,避免潜在危险。

2. 通信系统的应用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是车载网络中主动安全预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车辆之间的通信,车辆可以交换信息,并实现实时的协作和协同控制。

例如,车辆可以共享自身的位置、速度和行驶状态等信息,以预测和避免可能的碰撞。

此外,车辆还可以通过与交通管理中心的通信,获取路况和交通信息,进一步提高主动安全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车载网络中的紧急刹车控制研究紧急刹车控制是在检测到危险情况时,通过车载网络迅速控制车辆刹车,实现及时制动的过程。

为了保证紧急刹车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

1. 制动系统的改进为了提高紧急刹车的响应速度和制动效果,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和优化车辆的制动系统。

例如,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压力传感器等装置,可以实现精确的刹车控制,并快速响应紧急刹车指令。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高效的刹车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刹车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刹车力分配与控制在紧急刹车过程中,刹车力的分配和控制对保持车辆稳定性和避免轮胎抱死非常重要。

通过车载网络中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反馈,可以动态调整刹车力的分配,以实现良好的制动效果和稳定的刹车过程。

一种汽车开门主动防撞预警装置的设计与研发

一种汽车开门主动防撞预警装置的设计与研发

一种汽车开门主动防撞预警装置的设计与研发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性也日益得到了关注。

事故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为此,汽车厂家们不断研制发展新技术,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汽车开门主动防撞预警装置的设计与研发。

该预警装置主要应用于汽车开门时,为驾乘人员提供主动的安全保障。

在开门的过程中,装置会通过传感器及时地监测周围的环境,当检测到周围有障碍物或者是其他车辆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驾乘人员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撞击事故。

该预警装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传感器、控制器、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

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周围环境,控制器则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发出控制指令。

当发现危险时,控制器会将指令发给声光报警器,发出警告声音及闪光信号,提醒驾乘人员注意危险。

同时,为了方便驾乘人员了解周围环境情况,安装了显示器,可显示周围环境监测图像或者数字数据。

该预警装置的设计方案如下:1.传感器部分: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来进行环境检测。

在装置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传感器,检测开门前方和车身下部分的障碍物。

2.控制器部分:使用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对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指令,实现汽车的主动防撞功能。

3.声光报警器部分:使用蜂鸣器和LED灯,发出巨响警报声和闪光警示,以吸引驾乘人员的注意力。

4.显示器部分:安装一个小型LCD显示器,显示环境监测图像或数字数据。

在进行预警装置的研发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水防尘设计:考虑到汽车在日常使用中,会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装置需要有防水防尘设计。

2.易操作性设计:当装置检测到危险时,需要方便驾乘人员快速反应,因此需要设计易操作性的用户界面。

3.尺寸设计:装置需要紧凑且便于安装,因此需要考虑尺寸设计,使其能够方便地安装到汽车的门边。

总之,汽车开门主动防撞预警装置对于司机和乘客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设计与研发,该装置具有高效性、灵敏性与可靠性,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为驾乘人员提供有效的预警保障。

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智能化,其中的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的原理、功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的原理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是一种基于车辆与道路环境信息互通的系统,它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采集道路、交通流量、行驶车辆等多种信息,综合分析这些信息,然后及时预警驾驶人并提供合理的建议,以保障驾驶人行车安全。

通过巨大的数据集,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可以调节车速、观测道路、探测车辆等,同时,它还可以根据车辆的速度、位置、状态等一些相关数据,实时分析当前道路情况,并早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

如果发现有危险,系统会根据情况作出适当的预警。

二、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的功能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拥有许多功能,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1.前方碰撞预警:当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或距离前车太近时,行驶安全预警系统会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2.车道偏离提醒:例如,当驾驶员朝着错误的方向行驶时,行驶安全预警系统可以提醒他及时调整方向。

3.盲区监控:行驶安全预警系统可以监控车辆周围的盲区,以预防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

4.交通标志识别:行驶安全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视频识别和处理交通标志。

驾驶员可以在车窗上的屏幕上看到自己周围的交通标志,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交通违规。

三、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的普及,它的功能将进一步扩展,甚至成为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因素之一。

未来,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它将能够与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相互连接,以及与其他车辆进行交互,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例如,可以使用车辆上安装的相机来获取附近其他车辆的信息,以处理交通比赛情况。

总之,智能车辆行驶安全预警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缓解交通压力,还可以为研究自动驾驶技术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主动预警刹车的原理

主动预警刹车的原理

主动预警刹车的原理主动预警刹车系统是一种通过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和驾驶者行为来预测可能发生碰撞并在必要时自动刹车的安全辅助系统。

它采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对车辆周围的道路条件、车辆、行人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在发现潜在碰撞风险时向驾驶者发出警告或自动刹车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主动预警刹车系统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步骤:感知、分析和控制。

首先是感知。

主动预警刹车系统通常采用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前方的道路条件、障碍物、车辆和行人等,并将感知到的信息传输给系统。

接下来是分析。

系统会通过智能算法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车辆与周围环境的距离、速度、加速度等关键参数,同时还会识别其他车辆、行人、障碍物等,从而对潜在的碰撞风险进行评估。

最后是控制。

一旦系统分析出存在碰撞风险,它会通过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来实施控制策略。

在预警阶段,系统可能会通过声音、图像或振动来向驾驶者发出警告,提醒其注意潜在的碰撞风险。

而在危险更大的情况下,系统可能会直接操作车辆进行自动刹车,以减缓或避免碰撞的发生。

综上所述,主动预警刹车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感知、分析和控制三个步骤来实现对潜在碰撞风险的预测和干预。

这种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驾驶安全性,在避免碰撞事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原理之外,主动预警刹车系统的工作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感知环境方面,传感器的灵敏度、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等都会影响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分析方面,智能算法的精准度、响应速度和对复杂交通场景的处理能力也是关键因素。

此外,在控制方面,系统对车辆刹车系统的影响、对驾驶者行为的协调等也需要进行充分考虑。

总的来说,主动预警刹车系统的原理严谨而复杂,它综合运用了传感技术、智能算法和控制策略,以实现对潜在碰撞风险的及时预测和干预,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这种系统在未来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

汽车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汽车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汽车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研究近年来,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汽车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是一种集先进技术与传统安全系统于一体的系统,旨在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从科技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的科技原理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安全预警。

其中,图像识别技术是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对前方路况的识别,及时警示驾驶员避免潜在危险,提高驾驶安全性。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学习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中,让系统具备更加智能化的决策能力。

二、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可以在多种场景中应用。

在高速公路上,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前方车辆的运动轨迹和速度,预测交通流量,通过人机交互告知驾驶员车辆的前方情况,提醒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加强车距并实时调整车速,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城市道路,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和车流量,及时提醒驾驶员避免行驶在拥堵路段,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系统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盲点检测、掉头提醒等功能,让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

三、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的未来发展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无人驾驶的汽车中,预警系统将成为终极安全保障,成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此外,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通过预测算法,与地图系统等更多汽车智能化系统相结合,让驾驶员享受更加便利与舒适的驾驶体验。

总之,智能化安全预警系统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预警系统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同时,作为出行工具的汽车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被插上“智慧芯片”,为驾驶员提供更安全、更智能化的驾驶体验。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方法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方法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方法研究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方法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辆的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视觉作为一种高级感知技术,在车辆主动安全预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方法的研究。

1. 引言车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是一种综合利用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和智能算法等技术,以实现车辆主动识别、预警和避免潜在危险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驾驶员的驾驶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 计算机视觉在车辆主动安全预警中的应用计算机视觉是指计算机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获取与处理图像和视频数据的一种技术。

在车辆主动安全预警中,计算机视觉可以用于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环境并提醒驾驶员潜在的危险。

2.1 盲点检测与预警计算机视觉可以通过分析车辆周围的图像数据,检测盲点区域内是否存在其他车辆或行人。

一旦发现潜在的危险,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驾驶员注意避让。

2.2 前向碰撞预警通过分析前方道路的图像数据,系统可以预测前方是否会出现碰撞的危险。

一旦发现潜在碰撞风险,系统会即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驾驶员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

2.3 快速变道预警计算机视觉可以分析车辆周围的图像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有快速变道的意图。

如果系统检测到驾驶员有快速变道的趋势,并且周围有其他车辆存在,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驾驶员注意避让。

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方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方法主要由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预警等三个步骤组成。

3.1 图像采集车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需要使用摄像头等设备来获取车辆周围的图像数据。

这些设备可以安装在车辆的前、后、左、右和盲点等位置,以获取全方位的图像数据。

3.2 图像处理获取到图像数据后,系统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处理过程包括图像去噪、边缘检测、目标检测和跟踪等。

3.3 预警基于图像处理结果,系统可以对不同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

浅析车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

浅析车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

真知灼见Knowledge and InsightURBAN PUBLIC TRANSPORT 《城市公共交通》2019·0315浅析车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康莹莹车辆安全技术通常可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

主动安全技术是指基于先进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的技术;被动安全技术则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及发生后,尽量减少损害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水平,不仅要在事故发生时尽量减少人员受伤的几率,更重要的是要在轻松和舒适的驾驶条件下帮助驾驶者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文浅析的车辆主动安全技术,从驾驶员、车辆和环境等多角度进行整体性考虑,通过人脸识别、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驾驶行为、车辆周边环境的监测和预警,提前发现潜在危险并及时提醒相关人员,打造车辆整体安全的闭环控制。

1 驾驶员安全驾驶保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对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在导致交通事故的众多因素中,由驾驶员造成的占70%左右。

驾驶员的不良驾驶态度、对事故可能性缺乏足够的重视、对自身驾驶技能和安全水平不正确的评估等因素都增加了安全驾驶的风险。

在保障驾驶员安全驾驶方面,可通过监测驾驶行为来实现。

下面以郑州天迈科技的驾驶行为监测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驾驶行为监测系统主要由驾驶员驾驶行为监测终端设备和驾驶行为分析后台服务两部分组成。

驾驶行为监测终端设备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驾驶员的面部特征、行为特征等驾驶行为数据,对非正常的驾驶行为及时提醒。

驾驶员状态监测预警是主动安全技术的一个热点,主要包含疲劳驾驶监测预警和危险驾驶行为监测预警。

疲劳驾驶监测预警:基于图像传感器采集的驾驶员面部及周边信息,利用高鲁棒性的疲劳检测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在驾驶员疲劳及注意力分散等不安全状态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危险驾驶监测预警:在车辆运营状态下,终端设备可检测到驾驶员的抽烟动作、使用手机打电话、低头玩手机、离开驾驶位、急加速、急变道、急转弯和急刹车等危险驾驶行为,触发系统报警并上报综合管理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3期 0.2 视 野 下 方 视 野 左 下 方
黄灯0.1 s7次 黄灯0.2 s/次
红灯0.1 s/次 红灯0.2 s,次 黄灯0.1“次 黄灯0.2 s/次 红灯0.1“次 红灯0.2 s,次
表5触觉警告试验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统计
较轻级别 适中级别
操作正确人数
126 115
平均响应时间,s
0.53 0.52
1前言
据有关资料表明.若能在潜在交通事故发生前

对不同的警告触发方式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 警告触发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预警效果的好坏。国 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对于警告触发的相关研 究越来越重视151.已有汽车应用了主动安全预警系 统。部分取得了一定效果;国内在汽车主动安全预警 系统方面大部分仅侧重于研究危险状态的检测.而 对警告触发方式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对警告触发方 式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借助典型的汽车主动安全预
was

compared under single and
suitable warning trigger strategy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driver's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experiment.Finally,
subjective judgment.Driver’S
0.1
根据3步骤对声音进行筛选: a.筛选出在预警过程中能清晰辨别出听觉警 告信息的声音: b.在上步筛选出的声音中再选出驾驶人员对 听觉警告信息没有感到厌烦的声音: c.在上步筛选出的声音中再选出听到警告信 息能意识到有危险状况发生的声音。 驾驶人员对5种主频的声音几乎都能清楚辨别 出,但是声音的主频太高或太低都会使驾驶人员感 到厌烦。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不仅能清晰听到警 告声音,而且听到声音后能意识到有状况或有危险 发生的声音警告方式为3
表1视觉警告设计方案 红灯、黄灯、绿灯
视野的上、下、左、右、左下、左上、右上、右下
O.1 st'次、0.2 s/次、0.3 s/次、0.4 s/次
根据4步骤对声音进行筛选: a.筛选出在预警过程中最能引起驾驶人员注 意的灯光颜色: b.从上步筛选出的灯光中再选出最能引起驾 驶人员注意的灯光位置: c.从第1步筛选出的灯光中再选出最能引起 驾驶人员注意的灯光频率: d.从第3步筛选出的灯光中再选出能使驾驶 人员意识到有情况发生或有危险状况发生的灯光。 其中最能引起驾驶人员注意的灯光颜色为黄
onr
the trigger of
combination of auditory and visual warning is mol'e appropriate for
Key words:Automobile,Active
safety,Warning system,Average
response tillle
on
auditory.visual and
established.In simulated driving environment,different influences for driver's manipulative behavior were combined methods,and
response correct time
Yuejiel,Jin
Lishen92,Zheng Yi2,Li Yingjie2
(I.FAW Car Co.,Ltd;2.Jilin University)
【Abstract]Warning
haptie
was
trigger
research strategy of vehicle active safety warning system based
0.2 000 Hz 0.1
s/次、红灯0.2 s/次、红灯0.3 s/次。但是能使驾
驶人员意识到有情况或者有危险状况发生的灯光 频率为黄灯0.1 s/次、黄灯0.2 s/次、红灯0.1 s/次、 红灯0.2 s/次。 2.3触觉警告 触觉警告一般是通过振动来实现的.如振动 转向盘j振动座椅、振动安全带等。驾驶人员不同 身体部位对同一振动频率及相同部位对不同振动 频率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不同身体部位受振的 灵敏度也不同,振动灵敏度阈值也各不相同.灵敏 度最高的是手,最差的是臀肌【引。本文选择振动转

较轻
适中
较重

根据2步骤对振动进行筛选: a.筛选出在预警过程中没有影响到驾驶的振 动: b.在上步筛选出的振动中再选出能使驾驶人 员意识到有情况或者有危险状况发生的振动。 在确保驾驶人员感觉到振动后没有影响到驾 驶.且能意识到有状况或者有危险发生的振动警告 方式为较轻转向盘振动和适中转向盘振动[91。
s/次、4
000 H:
s,次。
2.2视觉警告 视觉警告具有传输远、面积小、图样多、引人注 目等特点,但视觉信息容易加重驾驶人员视觉负担。 一34一
向盘作为触觉警告触发方式。触觉预警装置如图3
所示。结合调研分析。确定触觉警告试验设计方案 如表2所列。
汽车技术
万方数据
・设计・计算.研究.
0.95 s,方差为0.014。
方差/x10-3
45 48
由表3~表5可知,听觉警告中,以4 s/次警告方式要优于3
000 Hz.0.1
000 Hz、
s/次的警告方
式;视觉警告中。在驾驶人员视野下方进行预警要优 于左下方.且在视野下方预警时驾驶人员对视觉警 告的差异不大。只是以红灯0.1 s/次的警告方式略优: 触觉警告中。两种振动级别的触觉警告区别不大。 综上所述,在单一警告试验中,驾驶人员在听觉 警告下的操作正确人数、平均响应时间和方差都要
000。5 000 发光灯 位置 频率 图2视觉预警装置
视觉警告的设计包括颜色设计、形状设计以及布置 设计等同。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并结合中国人的习 惯,选取红、黄、绿作为警告灯的颜色,利用发光二极 管制作直径为5.5 cm的圆形发光灯。驾驶人员对灯 光的不同颜色、不同位置、不同频率的变化进行主观 判断,预警装置如图2所示,具体方案见表1。
(20116Q17)。
2013年第3期
一33—
万方数据
.设计・计算・研究・ 控制,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及不同组合的警告触发, 同时实现数据的采集与记录。 为了更准确地模拟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在试验 过程中使驾驶人员通过转向盘控制车辆行驶.在其 不知情情况下通过计算机施加一定的偏航角。以具 体实现模拟车道偏离工况。在施加偏航角的同时。 由计算机对驾驶人员发出视觉、听觉、触觉和组合警 告并开始计时.当驾驶人员意识到警告信号开始回 正转向盘或者踩下制动踏板时.采集转向盘的数据 并停止计时.由此便记录了由发出警告信息到驾驶 人员采取相应措施的响应时间。 基于以上模拟环境,对驾驶人员分别进行视觉、 听觉和触觉的预警试验.通过驾驶人员的主观判断 筛选出适合作为警告触发方式的可行性方案。 2.1听觉警告 听觉警告最基本条件:在嘈杂的驾驶环境中驾 驶人员能够清晰辨别出警告信息.警告信息应该具 有较强的警告提示作用闷。以计算机合成的5种同一 音调而不同主频的声音作为警告信息.其频率分布 在l
———————————————————————————————————'—————————————一一
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警告触发方式研究★
刘月杰1金立生2郑
・设计・计算・研究.
义z李英杰z
(1.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2.吉林大学) 【摘要】确定了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基于听觉、视觉和触觉为主的警告触发研究策略.在模拟驾驶环境中.分
Hz,间隔为l
000
Hz,其声响为滴滴
声,每种频率下声响时间间隔包括0.1 s/次、0.2 s/次、
0.3
s/次、0.4 s/次。听觉预警装置如图1所示。
图1听觉预警装置
色和红色,且以驾驶人员视野的下方和左下方位置 为警告位置接受的人数最多。最能引起驾驶人员注 意的灯光频率为黄灯0.1 s/次、黄灯0.2 s,次、红灯
在统计数据中选择出依据警告信息且操作正确 的人数,并计算其响应时间和方差。听觉、视觉、触 觉警告试验统计结果分别见表3~表5。
表3听觉警告试验统计
统计
3000Hz、0.1 s/次 4000Hz、0.2 s,次
操作正确人数 平均响应时间,s 方差/X10-3
142 157 O.59 0.54 4.1 3.5
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进行试验验证分析,
从而确定出更适合中国驾驶人员的警告触发方式。
2主观判断
本文通过驾驶模拟器来实现模拟驾驶环境及车 道偏离工况。在VC++的环境下开发程序,通过并口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NCET—tO一04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8098)、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
S有效给驾驶人员发出警报.则可避免90%以上的
交通事故:如果在事故前2 s驾驶人员能够采取相 应措施,几乎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能避免【IJ。 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可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 发生。该系统主要通过不同方式的警告提醒驾驶人 员.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警告触发的效果以驾驶 人员反应时间的长短为主要评价指标.其次是对警 告信息的正确理解和对危险工况操作的正确性。不 同的感觉器官对警告触发方式的Ⅱ向应时间是不同 的,通常情况下听觉和触觉的响应时间较短,视觉 次之【创。许多研究结果表明【3 4】,不同的警告触发方 式对驾驶入员操作行为的影响差异很大.驾驶入员
主题词:汽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平均响应时间 中图分类号:U46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03(2013)03—0033—04 Research
OR
Methods of Warning Trigger for Vehicle Active Safe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