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流程图所有
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及流程图实用文档:医院感染应急预案及流程图XXX,2018年目录:1、医院感染组织结构图2、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及流程图3、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图4、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应急预案及流程图5、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流程图6、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医院感染组织结构图:医务部、检验科、感控医生、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决策)、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实施)、护理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实施)、供应室、医务人员、感控护士,共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医院感染管理体系:门诊部预检、分诊,救治感染病例的筛查、隔离,门急诊环境卫生学管理,常规消毒、室内保洁,感染防控措施落实。
住院部入、出院卫生处理,病区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感染病例筛查与隔离,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病区环境监测与职业防护,手部卫生与无菌操作,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医技部门标本处理与生物安全,手卫生、无菌操作,耐药菌监测。
科室感染控制措施落实,供应室/手术室特殊感染物品消毒、灭菌,下收下送过程的感染控制,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控制。
环境卫生学,职业暴露于职业安全,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与监测,洁净医疗用房的监测与控制,手部卫生与无菌操作。
后勤部门建筑卫生学标准,医院废弃物处理,被服消毒、净化,饮食、营养卫生(饭堂),尸体卫生处理,环境卫生管理。
医院感染爆发应急预案:为了提高医院感染爆发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种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法》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为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的应急处理工作。
预警通告根据《医院感染办法》,通过感染监测信息,分析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爆发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警通告。
报告流程1)当临床科室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院感爆发时,应立即向本科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移动电话),休息日则需向总值班报告(总值班表上有人员和电话)。
院感爆发流程图

院感爆发流程图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院感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院感爆发流程图。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院感爆发流程图,详细描述了院感爆发的处理流程和相应措施。
一、爆发预警阶段1. 监测指标- 患者感染发病率- 医务人员感染率- 检验室感染率- 院内感染病原体检出率2. 预警标准- 患者感染发病率超过历史数据的2倍- 医务人员感染率超过历史数据的2倍- 检验室感染率超过历史数据的2倍- 院内感染病原体检出率超过历史数据的2倍3. 预警措施- 立即启动院感爆发预警机制- 成立院感爆发应急小组- 加强院感监测和数据收集- 提高院感防控意识和培训二、爆发调查阶段1. 爆发调查组成员- 医院感染控制科- 临床科室负责人- 检验科负责人- 护理部负责人- 院感监测员2. 调查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 患者就诊过程记录- 医务人员工作情况- 医疗设备使用情况- 患者家属和访客情况3. 调查方法- 基于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 检查医疗设备和环境卫生- 检测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病原体感染情况4. 调查结果分析- 确定院感爆发的病原体和感染途径- 分析院感爆发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分析院感爆发的患者特点和风险因素 - 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三、爆发控制阶段1. 隔离措施- 对感染患者进行单间隔离- 对疑似感染患者进行预防性隔离- 加强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2. 环境清洁- 加强病区和手术室的清洁消毒-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 加强空气净化和水质消毒3. 医务人员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知识和技能 - 强调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的重要性- 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和自我评估4. 患者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院感防控知识- 强调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提醒患者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四、爆发评估阶段1. 爆发控制效果评估- 监测感染发病率和感染病原体检出率- 检查医疗设备和环境卫生情况- 评估医务人员的防控措施执行情况2. 爆发处理总结- 总结爆发的原因和处理经验- 提出改进防控措施的建议- 形成院感爆发处理报告以上是一份标准格式的院感爆发流程图,详细描述了院感爆发的各个阶段的处理流程和相应措施。
院感流程图2015.12

流程图目录
一、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流程图
三、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流程图
四、医院感染漏报病例监测流程图
五、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图
六、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管理流程图
七、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流程
八、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流程图
九、消毒药械管理流程图
十、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流程
十一、环境卫生监测流程图
十二、医疗废物监管流程图
十三、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操作流程图
十四、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监测流程图
十五、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GA-UTI)监测流程图
十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流程图十七、医院手卫生管理工作流程图
一、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流程
三、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流程图
四、医院感染漏报病例监测流程
五、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图
六、医院感染流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注:若经会诊确定为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按《传染病防治法》上报
七、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流程
八、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流程图
九、消毒药械管理流程图
十、消毒灭菌监测流程
十一、环境卫生监测流程图
十二、医疗废物监管流程图
十三、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操作流程图
十四、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监测流程
十五、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GA-UTI)监测流程
十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监测流程图
4.
十七、手卫生管理工作流程图。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流程图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背景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也称为医院内感染、卫生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接受治疗时发生的感染。
它可能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增加医生的负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作用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的作用如下:•通过对医院感染的报告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减少感染风险;•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和改进医院感染控制策略。
流程图医院感染报告制度的流程图如下:graph TDA(患者入院) --> B(监测感染指标)B --> C(发现疑似感染)C --> D(分类分级,采取措施)D --> E(确认感染事件)E --> F(填写报告单,上报)F --> G(汇总分析,制定对策)G --> H(反馈和督查)具体流程说明如下:•患者入院:患者入院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评估感染风险因素、监测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监测感染指标:对患者进行日常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包括发热、急性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症状等;•发现疑似感染:当患者合并疑似感染时,及时采取措施;•分类分级,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分级,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洗手、戴口罩、消毒等;•确认感染事件:当出现确诊感染时,确认感染事件的具体细节;•填写报告单,上报:医疗人员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单,并上报给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汇总分析,制定对策: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所有的医院感染事件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关对策;•反馈和督查:对各部门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策略的工作进行督查和反馈。
结论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必不可少的制度,它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生的负担,是医院策略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图

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流程治疗室、注射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门诊彩超室儿童保健科儿童康复中婚检科药剂科门诊手术室每天空气消毒持续改进传染病特殊处理医疗废物处理物表每天清洁或消操作前后洗手 器械按要求消毒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监测治疗室、注射室 消毒隔离制度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流程 换药管理流程输液室感染病人 消毒隔离制度 非感染病人标准预防 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生或护士用药准备 换药车、治疗盘、弯盘、核对辅料包(罐)、有效期、包装完整与否,备齐换药用物 病人准备 先普通病人后传染病人先清洁伤口后污染伤口再隔离伤口 个人准备 洗手、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必要时穿隔离服)特殊感染性患者普通患者用后物品 医疗废物用后物品医疗废物妇科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医生或护士传染病人传染病房按不同病种分开安置,区域明确衣帽整齐、戴口罩专用通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手消毒,定期空气、物表消毒、合理病人不互串病房,用品不混用,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医疗用品、器械按“消毒一次性用品及医疗垃圾密封妇科门诊预诊区诊查区严格消毒隔离及操作规程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传染病人普通病人传染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流程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工作毕,清洗、消毒手,发报告单 用后治疗巾及止血带,再消毒或灭菌棉球、棉签、敷料等置医疗废物专用袋,分类收集,焚烧处理 注射器、针头、玻璃片毁形、消毒、回收培养基高压灭菌后焚烧个人清洗、消毒、脱工作帽、口罩,下班根据检查内容采集标本接待病人工作人员穿戴工作服、帽、口罩、必要时戴手套污物回收,车辆“洁”“污”分开分类清洗清毒包装脉动真空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合格灭菌不合格专室专柜存放下送临床科室,有效期内使用超过有效期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流程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 可能污染身体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手接触小心锐利 侵袭性操作可能飞溅面部戴戴戴戴戴戴穿或戴手套发生锐器伤院感染办清洗、消毒、包扎HCV 阳性或HIV 阳性可能污染报告科室负责人留本底密切医学观察 排除污染污染源调查紧急处理措施捏住受伤部位近端,防污染物进入血循环针刺伤补救措施流程图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医护人员预防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防护流程表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工作年限:入职时间:所在科室:既往感染情况:HIV 是否其他职业暴露情况:暴露时间暴露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损伤程度暴露经过:暴露源情况:暴露源种类:血液体液污染器械或物品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轻度重度暴露源不明型紧急处理:捏住伤口近心端冲洗消毒包扎报告评估情况:一级暴露二级暴露三级暴露预防性用药:是否首次用药时间药物不良反应:有否反应表现用药依从性情况:按时未按时原因定期检查抗体:第四周:第八周第十二周第六月处理意见:预防措施:科室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感染办:第一章 行政工作制度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皮肤用肥皂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事件捏住伤口近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科室负责人 主管部门领导人 消毒包扎医院感染办 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 评估暴露级别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 或三级暴露不论暴露源一级暴露且暴露源 可不使用预防性用药 使用基本药物程序 强化用药程序根据专家意见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4h 内实施,不超过24小时记录整个过程,吸取教训,强化预防措施,结论第0、4、8、12周及第六个月随访和咨询无伤口有伤口第一章 行政工作制度121516。
医院感染流程图所有

制定具体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范围、监测内 容、监测方法、数据收集和整理等。
3
实施监测计划
按照监测方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监测,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监测数据分析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去除异常值和 重复数据。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 析,发现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和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评估 ,确定感染控制的重点和方向。
监测报告与反馈
撰写监测报告
01
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医院感染监测报告,总结监测
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报告审核与发布
02
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发布医院感染监测报告,让相关部门和
人员了解感染情况和管理建议。
反馈与改进
03
将监测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指导其采
医院感染流程图所有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医院感染概述 • 医院感染流程图总览 • 医院感染监测流程图详解 • 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图详解 • 医院感染暴发应对流程图详解 • 医院感染案例分析
01
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或在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传播。
防护用品使用
医护人员应使用防护用品,如 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减 少空气和接触传播的风险。
空气消毒
对医院内的空气进行定期消毒 ,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数量。
易感人群保护
01
02
03
疫苗接种
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提 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医院感染科各种流程图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报告流程处置流程流程图示: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单箭头”感染暴发控制处置流程“加粗箭头”医院感染临床病例监测流程医院洗手流程用水打湿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掌心对掌心揉搓双手所有皮肤手指交叉,手指交叉,手指互握,一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手手指背部放于另一只手手掌中,揉搓手指拇指在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用水冲洗用一次性毛巾彻底擦干用毛巾关水龙头…你的手是安全的医院手消毒流程掌心对掌心揉搓并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手指交叉,手指交叉,手指互握,一手手掌心对手背揉搓掌心对掌心揉搓指背部,放于另一只手手掌中,揉搓手指拇指在掌中揉搓指尖在掌心中揉搓一旦干燥,你的手是安全的医院物表、地面清洁消毒流程用洁净湿抹布擦拭桌面、墙面、床头柜、病历夹、门把手等用洁净湿拖把拖地每日2次;被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后,及时用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拖地。
擦试后的抹布与拖布,分别放在抹布与拖布池内,用洗涤剂、清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如被血液、体液、排泄有效氯消毒液浸泡后,物污染的抹布与拖布用500mg/L再用洗涤剂、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医院空气消毒流程有人情况下无人情况下动三紫外线消15%过氧态氧乙酸溶液毒(有人消熏蒸120机情况下注毒分钟意保护眼消(毒晴及暴露20ml/m机3在外的皮).消毒时间≥30分消毒时间≥开窗通风分钟钟,停机后门窗关60医院呼吸机及附件清洗消毒流程外表面清水湿润纱布擦试下列情况用75%医用酒精擦试:1、外表面有明显污物时;2、病房内有耐药菌爆发流行时;每一个病人呼吸机使用结束后3.无菌组冲洗晾干备殊特部件流量传感器75%酒精棉球轻擦湿化器的电清水湿润纱布控净器加热部分医院痰培养标本采集流程清洁口腔刷牙和漱口清晨深咳留取痰标雾3%--5氯化钠溶5m5mi进行导吸入约将痰液盛放在由罗纹口的透明容器内在容器盖上写上病人的病区号和床拧紧容器盖,床号,例如29病区14在申请单上填写病人的信息和采集标本种类、日期、时间。
院感爆发流程图

院感爆发流程图一、概述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诊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再发或者加重的感染。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院感的爆发,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流程图,以指导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
二、流程图以下是院感爆发的流程图,详细描述了从院感爆发的发现到控制的整个过程。
1. 发现院感爆发- 医院感染控制科定期对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 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异常感染病例或者感染率上升。
- 患者或者家属投诉或者举报院感问题。
2. 确认院感爆发- 医院感染控制科组织专业人员对疑似院感病例进行调查和确认。
- 采集患者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其他相关资料。
-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院感病例之间的关联性。
3. 制定应对措施- 根据确认的院感爆发情况,医院感染控制科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 制定感染防控方案,包括隔离措施、手卫生、环境消毒等。
-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院感防控意识。
4. 实施应对措施- 医务人员按照制定的感染防控方案进行操作。
- 加强患者的隔离管理,确保感染源的有效控制。
- 提高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水平,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监测效果评估- 定期对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 比较院感爆发先后的感染率和病例数量。
- 根据评估结果,对感染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6. 结束院感爆发- 当感染率和病例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时,宣布结束院感爆发。
- 继续加强感染防控工作,防止再次爆发。
三、数据统计为了更好地了解院感爆发的情况和效果,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指标:1. 院感爆发先后感染率比较- 统计院感爆发先后每月的感染率,并进行比较。
- 感染率=感染病例数/住院患者数×100%。
2. 院感爆发先后病例数量比较- 统计院感爆发先后每月的感染病例数量,并进行比较。
3. 感染病例的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其严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规范及操作流程呼吸机相关肺炎监测流程医院院内感染爆发处理流程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监测流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流程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1、目的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将操作收集运输处理及处置废弃物的危险减至最小,将其对环境的有害作用减至最小,防止医源性感染、血源性感染、致病性微生物扩散、保障人员身体健康。
2、废弃物的定义和分类(1)化学废物:所有易爆易燃的、有毒的、腐蚀性的或刺激性的物质如汞式血压计、氧化剂、致癌物等。
(2)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见附录1)①感染性废物:具有生物毒性细菌、病毒代谢产物,孢子,活/减毒疫苗;送实验室做化验的标本;科研和实验室产生、储藏的培养物/皿;废弃的血液;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
②病理性废物:医疗或病理实验室产生的人体、动物或组织标本。
③损伤性废物:主要包括注射针、刀片和破碎的玻璃器皿等。
④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3)放射性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存在危害程度的化学药品和放射源光线。
(4)生活废物:除化学、医疗和放射性废物外的其他废物。
3、主要职责(1)各废弃物产生部门负责人负责员工培训、监督、指导。
(2)废弃物产生部门员工负责废弃物分类、包装及前期处理。
(3)后勤保障部、外委物业负责除放射性废物外的所有医院废物的院内收集、运送、贮存、处置。
(4)放射科负责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安全监测。
(5)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废弃物处理流程监督管理。
4、废弃物处理原则(1)按照危险性最大优先处理原则分类处理不同种类的废物。
危险性从大到小排列如下:①放射性废物②化学废物③医疗废物:包括生物毒性废物和锐性废物④生活废物(2)各种废弃物须分开放置在合适的容器内:①所有废弃样本、其他生物性材料、腐蚀性、易燃性、有毒废弃物应弃置于专用的有生物危害标记的用于处置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
生物废弃物容器的充满量不能超过容器的设计容量。
②损伤性废物应直接弃置于耐扎容器内,利器盒装入黄色垃圾袋密封丢弃。
(3)所有弃置的实验室废弃物(包括感染性废弃物)在从实验室取走之前应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经过消毒达到生物学安全后,装入黄色垃圾袋,粘贴生物危害标记,置于适当密封、有盖且防漏容器中储存,并按指定路线运送至医院废弃物收集处。
(4)实验区域内所有医疗废弃物均使用黄色塑料袋包装,普通废物袋为黑色。
袋子套在垃圾桶内(垃圾桶有盖且防漏),袋子内废弃物达到2/3容积后,用封口胶封紧袋口后,方可取出。
如袋子有泄漏,应再套一个或多个袋子,确保无废弃物漏出。
(5)各部门垃圾清空后,由本部门工人负责每日用1:100施康对垃圾桶进行擦洗或清洗。
(6)物业清洁部主管负责对垃圾分类处理及垃圾的储存、转运、登记,并做好自查。
所有交接由经办人签名,资料至少保存3年,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进行督查。
5、废弃物处理流程(1)放射性废物处理①短半衰期固体放射性废物分类放置于专用铅屏蔽箱内,采用放置法处理,空容器定期厂家回收。
②短半衰期放射性废液采用稀释法及放置法处理,有专用储水衰变池。
③注射或服用放射性药物的病人使用专用卫生间,下水系统通储水衰变池。
④其他放射性废物收集在大小合适并加盖密封的容器中。
(2)化学废物处理(具体方法参见《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3)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废物的处理①收集在大小合适、内衬有黄色袋子,并加盖的容器中;②容器内废物存放以不影响盖子的密闭性为宜;③存放在安全的地方,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④对于病理废物如人体、动物或组织标本,则应焚烧;⑤胎盘娩出后立即放入有盖防漏的容器中,应病人或家属的请求,在确定产妇乙肝三系阴性,家属在病历上签名后,可给予他们。
否则,应焚烧。
⑥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首先应就地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⑦未被污染的除去针头的针筒、输液器应分别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黄色转运箱中。
⑧口罩、帽子、鞋套、中单、尿布、棉签等按医疗废物处理。
(4)医疗废液处理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5)损伤性废物的处理①废弃后的注射器的针头与输液器的针头等利器、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注射器与输血器等必须用专门指定的锐器容器收集,由清洁部专人进行统一调换。
②容器必须随时盖上,防刺破,防漏;③任何锐器容器送处理时必须封闭;④当容器盛满3/4时,必须由清洁部或专门指定人员更换。
⑤连同锐器盒一起焚烧处理。
(6)生活垃圾处理①各部门生活垃圾统一放置在内衬有黑色塑料袋的容器中,由物业清洁部门定期清空。
②玻璃类生活垃圾出于安全考虑必须分开收集。
③清洁部运送时,应连同运送袋一起或直接将垃圾倒入专用运输车中运送,尽量避免垃圾中的锐器割裂或刺伤。
6、废弃物运送流程(1)各楼层的诊室、病房、实验室将产生的医疗废物装入医疗废物专用黄色垃圾袋,并将垃圾袋放在污物室的医疗废物垃圾桶内。
(2)医疗废物收集员每日对诊室、病房、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收集两次。
先将垃圾袋口扎紧、称重,袋口张贴标签,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1)日期/时间;(2)来源;(3)重量。
(3)化学危险品的包装及标签方法参见《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4)收集员将废弃物装入专用的封闭式垃圾运输车,按指定路线收集并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收集站。
(5)运送过程需封闭(袋用绳扎口、桶上盖并扣紧环扣),不要让污染物处于无人照看的情况,在电梯内不要与食品、药品或人员同行。
(6)将医疗废物整齐地堆放在收集站内,并且将各科室收集的废物垃圾登记至《废物记录单》,双方交接、签字确认。
(7)每天收集任务完成后,用2000mg /L有效氯消毒液对收集车进行擦拭消毒。
7、废弃物外溢应急处理流程(1)一旦发生医疗/化学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立即向后勤保障部、院感科、保卫科以及主管院长报告。
(2)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3)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必要时请专业公司协助处理。
(4)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5)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6)及时追堵医疗废物流失的渠道。
(7)如发生放射性废物泄漏,立即报告市疾病控制中心和环卫局,帮助进行调查和处置。
(8)寻找医疗废物流失的原因、流程、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及时整改,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9)对有关人员作相应的责任评估,并进行严格培训,规范操作,注意环节质量,杜绝该类事件的发生。
8、废弃物暂存地管理(1)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的单独库房,医疗废物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2)库房必须有防鼠、防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3)医疗废物必须装入专用转运箱方可入库,入库时应核对转运箱数,并登记。
出库时必须核对回收人员的胸牌、车辆等,并索取盖有回收公司公章的回收清单,并保存以备核查。
(4)库内严禁堆放杂物,每日清扫,保持库内外卫生。
(5)暂存地应粘贴医疗废物标志。
(6)转运箱必须叠放整齐,最高堆放不得超过5箱,严禁转运箱倒置。
(7)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9、员工防护(1)处置医疗/化学废弃物人员需遵守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熟悉本岗位的职责。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有关人员在接触、处置、运送医疗/化学废弃物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橡胶手套,必要时戴帽子、防护眼罩。
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按规定对污染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和清洗。
防护用品破损时,必须及时予以更换。
(3)院感办提供有关医疗废物处理方面的信息,并对员工进行相关法律、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的标准控制流程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
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日趋严重,有报告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现制订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望遵照执行。
锐器伤的概念: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皮肤损伤。
一、伤口紧急处理: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2.用流动水冲洗。
3.安尔碘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
二、报告:1.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登记锐器伤表格,并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感染管理科。
3.感染管理科与医务科、护理部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
锐器伤后应在4h内完成评估和处置三、随访:1.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HIV等),如未进行检测须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免费化验单、疫苗(乙肝疫苗)、药物(防艾药物由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AZT、拉米夫定、双汰芝、茚地那韦等等)。
2.追踪和随访: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随访时间见流程图。
3.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事故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事故当事人的情况。
4.在锐器伤处理过程中,防保科和感染管理科要为锐器伤当事人提供咨询。
四、伤口评估:如果病人情况确定,则分类处理。
1.病人为HBsAg (+)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 未注射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注射疫苗刺伤后6个月,一年监测GOT,GPT,HBsAG,anti-HBs,anti-HBc2.病人为HCV抗原(+)受伤者HCV 抗原(-)3个月后取血查HCV anti肝功能3.病人为HIV抗体(+)受伤医务人员HIV 抗体(-) 经过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察一年:刺伤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查HIV抗体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物是否是传染性物质,如血液、含血体液、其它传染性物质或被其污染的器是否暴 露 的 类 型不需预防性确定HIV 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表)表 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处理方案*PEP:HIV/AIDS 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PEP )应包括急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告与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