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 公开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公开课【课件】

揣摩人物心理,再现人物形象来自要求: 故事表演符合故事发展以及人物
的性格。在原有故事基础上有合理的 创作,表情、动作夸张,有感染力。
4.根据上面的分析,请同学们 总结文中两位人物形象。
这篇小短文不仅塑造了两个 鲜活的人物形象,还蕴含了丰富的 人生哲理,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道 理?
2.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 了什么道理?
名句积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 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楚辞•卜居》
必做:学完本文,选取一个角度,由 人及己,联系实际,写一篇300字的 读后感。
选做:背诵课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 形象。
2.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欧阳修,字(永叔 ),自号 ( 醉翁 ),晚年号( 六一居士 )。 谥(shì)号文忠。( 北宋 )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古文
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 六 一词》等。本文选自
《 归田录 》。
解释字义
1、但微颔之
点头
2、康肃笑而遣之 打发
3.睨之
斜着眼看
4.尔安敢轻吾射 怎么
翻译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唐宋八大家是: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听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
读准读音 读出停顿 读出语气 语速适中
思考:
这篇文章是关于谁的故事?他 有什么技艺?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庸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 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 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 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 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 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卖油翁公开课教案

卖油翁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寓言故事》。
详细内容为《卖油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卖油翁》的故事内容、寓意及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 培养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熟能生巧、谦虚谨慎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难点:领悟寓言故事背后的道理,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文言文描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了解故事内容。
3. 课堂讲解:a. 解读课文: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句式、语法等。
b. 分析故事:讲解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故事,分析人物形象。
c.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背后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完成作业。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文、作者、生僻字词、句式、语法等。
2. 黑板右侧:故事脉络、人物形象、道理启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b.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句子,分析其句式和语法特点。
c. 结合故事,谈谈你对熟能生巧、谦虚谨慎的认识。
2. 答案:a. 参见课后注释。
b. 参见课堂讲解。
c. 示例:熟能生巧是指通过不断练习,掌握技能。
谦虚谨慎是指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要虚心求教,不骄不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a.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b.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将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中。
《卖油翁》公开课教案公开课范文

《卖油翁》公开课教案公开课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卖油翁》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详细内容涵盖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重点解析卖油翁与陈尧佐的对话,以及卖油翁酌油技艺的描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分析课文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卖油翁酌油技艺的描绘及其寓意,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主题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现代版的“熟能生巧”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圈出生字词。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卖油翁与陈尧佐的对话,探讨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难点进行讲解,如修辞手法、词语辨析等。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卖油翁》2. 主要内容:卖油翁与陈尧佐的对话、卖油翁酌油技艺的描绘、课文主题。
3. 板书结构:总分总,重点突出。
七、作业设计(1)卖油翁为什么能让陈尧佐口服心服?(2)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2. 答案:见课后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对重点、难点的掌握程度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熟能生巧”的文章或故事,提高阅读量,增强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卖油翁酌油技艺的描绘及其寓意。
《卖油翁》公开课优质教案公开课范文

《卖油翁》公开课优质教案公开课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卖油翁》。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卖油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陈尧咨的难题,从而揭示了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聪明与智慧的区别,学会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倒油”、“熟能生巧”等。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寓意,懂得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预习资料、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用智慧解决问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倒油”、“熟能生巧”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故事情节,突出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2. 在黑板上列出关键词语,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聪明与智慧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阐述聪明与智慧的区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特点和寓意。
本教案以实践情景引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通过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课堂小结的引导方式;4. 板书设计的关键词语突出;5.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卖油翁》创新公开课【优质教案】金锄头文库

《卖油翁》创新公开课【优质教案】金锄头文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卖油翁》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的阅读与理解,对文章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分析,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文章主题。
2. 分析卖油翁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卖油翁人物形象的分析,写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卖油翁形象,学习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卖油翁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文章主题。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卖油翁的形象特点,讨论其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写作技巧探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卖油翁》2. 人物形象:卖油翁3. 写作技巧:对比、寓意、形象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2)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举例说明。
2. 答案:(1)卖油翁形象:谦逊、诚实、敬业、有智慧。
(2)写作技巧:对比、寓意、形象描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自己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意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2024年卖油翁公开课教案

2024年卖油翁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卖油翁》一文,位于教材第四章。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理解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主题思想探讨。
教学重点:卖油翁形象特点的理解、课文朗读与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卖油翁的关注。
2. 课文朗读: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感受卖油翁的形象。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讲解例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分析的练习,及时反馈。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
六、板书设计1. 文章《卖油翁》2. 生字词:标注在课文旁边3. 卖油翁形象特点:写在黑板上4. 修辞手法:以表格形式呈现,附例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3)谈谈你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卖油翁形象特点:技艺高超、谦逊有礼、敬业爱岗。
(2)修辞手法分析:例句见板书。
(3)主题思想:文章通过卖油翁的形象,表达了敬业、谦逊、勤奋的美好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
4.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卖油翁公开课

卖油翁公开课卖油翁,可谓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曾经面临着贫困和困境,但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最终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这个公开课中,我们将一同深入了解卖油翁的故事,探讨他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经历与困境卖油翁原先是一位青年寡妇,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靠卖油为生,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能煮一壶油进行出售。
而贫穷的生活使得他的生意越发艰难,甚至一度陷入了困境。
二、智慧的展示然而,卖油翁并没有被困境所打败,相反,他寻找到了破解困境的方法。
他想到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将自己的油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出售。
他先倾出一壶油,再倾出一半壶油,随后将两部分油进行混合。
这样,他通过出售两壶油,却获得了三壶的收入。
这种聪明的做法让他的财富逐渐积累。
三、智慧的启示卖油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他教会我们要善于思考和创新。
在面对困境时,他没有一味地抱怨和沮丧,而是积极地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他告诉我们,在困境中不要被局限住眼光,而是要放开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最后,他提醒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并且乐观面对生活的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突破困境并成功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卖油翁的人生智慧卖油翁的人生智慧不仅仅体现在他解决困境的方法上,还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的智慧。
他待人真诚友善,乐于助人。
在他发财之后,他并没有忘记帮助身边的人,而是主动地扩大了他的油业,并提供就业机会给更多的人。
他坚持诚信为本,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使得他的生意蓬勃发展。
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只有真诚待人,以及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五、结语卖油翁的故事警示我们,生活中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但是我们要保持勇气和乐观,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要学习卖油翁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待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智慧。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公开课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教学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教学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卖油的老人,他虽然贫穷,但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传递了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以及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本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学生进行朗读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分析一些简单的文章。
但他们在阅读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字词、句式结构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所传达的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讲解法: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来理解课文。
4.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卖油翁》的课文文本,标注好重点字词和句式结构。
2.教学多媒体: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学习工具:准备词典、课本等学习工具,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即陈尧咨,我即卖油翁
(先组内分角色朗读,后模拟情景上台表 演。注意:表情、动作、语气、语调。)
思考:卖油翁到底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呢?
本文通过陈康肃公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小故事,告 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1.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 整理重点字词,熟练的翻译课文并复 述故事情节。 3. 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卖油翁走后 ,陈尧咨在想些什么,他又会干些什么 ?抓住人物形象写一篇 100 字左右的小 短文。
边读边思:文中写了哪两件小
事?
对照课本注释理解课文, 不明白的地方红笔圈画出来。
小组内质疑,互相交流解惑。 (组长负责记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 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 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 汝亦知射乎 ? 吾射不亦精乎 ?” 翁曰 : “ 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 尔安敢轻吾射 !” 翁曰 :“ 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 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 我 亦无他 ,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
油
翁欧 阳 修
卖
油
翁欧 阳 修
自由读,对照老师划的停顿和标注的读音。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 / 善射,当世无双,公 / 亦 / 以此 / 自矜 (jīn) 。 尝 / 射于家圃,有 / 卖油翁 / 释担而立,睨 (nì) 之 / 久 / 而不去。 见其发矢 / 十中八九,但微颔 (hàn) 之。
1. 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又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找出相关的语句?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翁曰 :“ 无他,但手熟尔。”
2. 卖油翁为什么 对陈尧咨有这样的轻视态度, 从陈尧咨的哪些言行可以看出来?
康肃问曰 :“ 汝亦知射乎 ? 吾射不亦精乎 ?”
康肃忿然曰 :“ 尔安敢轻吾射 !”
康肃 / 问曰 :“ 汝 / 亦知射乎 ? 吾射 / 不亦精乎 ?” 翁曰 : “ 无他,但手熟尔。”康肃 / 忿 (fèn) 然曰 :“ 尔 / 安敢 / 轻吾 射 !” 翁曰 :“ 以我酌油 / 知之。”乃 / 取一葫芦 / 置于地,以 钱 / 覆其口,徐 / 以杓 (sháo)/ 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 / 钱不 湿。因曰 :“ 我亦无他 , 惟 / 手熟尔。”康肃 / 笑而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