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世系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齐国:祖先:姜姓世系表:齐桓公—齐庄公—齐宣公—齐悼公—齐懿公—齐威王—齐悼王—齐献王—齐襄王—齐襄王弟—齐昭王—齐景王—齐敬王—齐悼惠王—齐幽王—齐景公—齐宣公—齐湣王—齐丁公—齐孟公—齐哀公晋国:祖先:姬姓世系表:晋文公—晋襄公—晋惠公—晋景公—晋贞公—晋敬公—晋共公—晋悼公—晋献公—晋献公之兄—晋悼公弟—晋昭公—晋平公—晋杀贞公—晋殇公—晋闵公—晋冏—晋景公—晋厉公—晋文公—晋成公—晋康公—晋宣公—晋哀公—晋思公—晋武公—晋惠公楚国:祖先:姚姓世系表:楚康王—楚昭王—楚穆王—楚悼王—楚戊王—楚共王—楚顷襄王—楚吴王—楚为父王—楚庄王—楚戎王—楚昭文王—楚靖王—楚平王—楚昭王—楚宣王—楚敬王—楚僖王—楚庄王—楚襄王—楚昭王—楚熊王燕国:祖先:燕姓世系表:燕召公—燕章公—燕献公—燕噲—燕文公—燕简公—燕悼公—燕敬公—燕康公—燕開打—燕僖公—燕惠公—燕武公—燕炀公—燕庄公—燕文公—燕成公—燕哀公—燕惠公—燕戴公—燕桓公—燕孝公—燕文献公—燕懿公—燕悼公—燕惠公—燕威王—燕庄王—燕赵昭王—燕赵敬王—燕赵文王—燕赵武王—燕赵惠王—燕赵康王—燕赵宣王—燕赵昭王—燕赵哀王—燕赵惠王—燕赵隐王韩国:祖先:韩姓世系表:韩桓惠王—韩庄惠王—韩宣惠王—韩武惠王—韩文惠王—韩景惠王—韩平惠王—韩昭惠王—韩宣惠王—韩赵惠王—韩定惠王—韩赵哀王—韩赵宣王—韩赵昭王—韩赵哀王—韩元王—韩武王—韩惠王—韩康王—韩桓王—韩共王—韩彭仲—韩文侯—韩康侯—韩景侯—韩昭侯—韩平侯—韩悼侯—韩敬侯—韩桓侯—韩伯虎—韩庄侯—韩宣侯—韩庄襄王—韩景侯秦国:祖先:嬴姓世系表: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赵国:祖先:赵姓世系表:赵武灵王—赵孝成王—赵文成王—赵惠文王—赵敬文王—赵孝文王—赵悼襄王—赵昭文王—赵幽疆王—赵幽显王—赵成安王—赵成平王—赵文穆王—赵元成王—赵平惠王—赵哀肃王—赵厉侯—赵孝成王—赵武成王—赵节侯—赵安平王魏国:祖先:魏姓世系表:魏武安平王—魏宣昭王—魏康昭王—魏惠昭王—魏哀昭王—魏夷昭王—魏武文王—魏文侯—魏文侯之弟—魏武侯—魏昭王—魏文成王—魏肃王—魏肃王之弟—魏惠王—魏景湣王—魏景湣王子—魏懿王—魏安釐王—魏安釐王之弟—魏悼惠王—魏孝襄王—魏哀平王—魏平王—魏平王之兄—魏荡平王—魏真隐王—魏真昭王—魏真情王这些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的世系表,按照他们的祖先姓氏进行排列。
春秋战国—帝王世系表

吴国世系表(?—— -473)(姬姓)┌─吴太伯│周太王时│└─吴仲雍───吴季简───吴叔达───吴周章───吴熊遂───吴柯相┐??????│┌────────────────────────────────────────────────────┘│└─吴疆鸠夷───吴桥疑吾───吴柯卢───吴周───吴屈羽───吴夷吾┐??????│┌────────────────────────────────────────────────────┘│└─吴禽处───吴转───吴颇高───吴句卑───吴去齐───吴王寿梦┐?????~-586 -586~-561 │┌────────────────────────────────────────────────────┘│├─吴王诸樊───吴王阖庐───吴王夫差│-561~-548 -515~-496 -496~-473 越灭吴吴亡│├─吴王余祭│-548~-531│└─吴王余昧───吴王僚-531~-527 -527~-515蔡国世系表(?—— -447)蔡叔度───蔡仲胡───蔡伯荒───蔡宫侯───蔡厉侯┐武王时开国????~-864?│┌───────────────────────────────────────────┘│└─蔡武侯───蔡夷侯───蔡厘侯蔡所事───蔡共侯蔡兴───蔡戴侯┐-863~-838 -838~-810 -809~-762 -761~-760 -759~-750 │┌───────────────────────────────────────────┘│└─蔡宣侯蔡考父─┬─蔡桓侯蔡封人-749~-715 │-714~-695│└─蔡哀侯蔡献午───蔡穆侯───蔡庄公蔡甲午───蔡文公蔡申┐-694~-675 -674~-646 -645~-612 -611~-592 │┌───────────────────────────────────────────┘│└─蔡景公蔡固─┬─蔡灵侯蔡般───── □ ───┬─蔡悼侯蔡东国-591~-543 │-542~-531 (楚灭蔡蔡亡) │-521~-519│││└─蔡昭侯蔡申─┐│-518~-491 │││└─蔡平侯蔡庐───蔡侯蔡朱│-529~-522 (复国) -522 │┌───────────────────────────────────┘│└─蔡成侯蔡朔───蔡声侯蔡产───蔡元侯───蔡侯蔡齐-490~-472 -471~-457 -456~-451 -450~-447 楚灭蔡蔡亡齐国世系表(?—— -221)(姜姓)齐太公姜尚───齐丁公姜吕伋───齐乙公姜得─┐成王时开国??│┌─────────────────────────┘└─齐癸公慈母─┬─齐哀公姜不辰?│?~-867│├─齐胡公姜静│-866~-860│└─齐献公姜山───齐武公姜寿───齐厉公无忌───齐文公姜赤───齐成公姜说┐-859~-851 -850~-825 -824~-816 -815~-804 -803~-795 │┌───────────────────────────────────────────────────┘│└─齐庄公姜赎───齐釐公姜禄父───齐襄公姜诸儿───齐桓公姜小白─┬─齐姜无忌-794~-731 -730~-698 -697~-686 -685~-643 │-643~-642│├─齐孝公姜昭│-642~-633│├─齐昭公姜潘│-632~-613│├─齐懿公姜商人│-612~-609│└─齐惠公姜元───齐顷公姜无野┐-608~-599 -598~-582 │┌───────────────────────────────────────────────────┘│└─齐灵公姜环─┬─齐庄公姜光-581~-554 │-553~-548│└─齐景公姜杵臼─┬─齐悼公姜阳生─┬─齐简公姜壬-547~-490 │-488~-485 │-484~-481│││└─齐平公姜骜───齐宣公姜积───齐康公姜贷│-480~-456 -455~-405 -404~-379 │└─齐晏孺子姜荼-489 田氏并姜齐姜齐亡齐太公田和───齐桓公田午───齐威王田因齐───齐宣王田辟疆───齐缗王田遂───齐襄王田法章───齐王田建-404~-384 -375~-357 -356~-320 -320~-301 -300~-284 -283~-265 -264~-221秦灭田齐田齐亡楚国世系表(?—— -223)(羋姓熊氏)楚熊绎┄┬─楚熊勇成王时开国│-847~-838│└─楚熊严─┬─楚熊霜-837~-828 │-827~-822│└─楚熊徇───楚熊鄂───楚若敖熊仪┐-821~-800 -799~-791 -790~-764 ││┌───────────────────────────────────────────┘└楚霄敖熊坎─┬─楚蚡冒熊昫-763~-758 │-757~-741│└─楚武王熊通───楚文王熊赀─┬─楚堵敖熊囏-740~-690 -689~-675 │-676~-672│└─楚成王熊恽───楚穆王熊商臣┐-671~-626 -625~-614 ││┌───────────────────────────────────────────┘└楚庄王熊侣───楚共王熊审─┬─楚康王熊招───楚郏敖熊员-613~-591 -590~-559 │-559~-545 -544~-541│├─楚灵王熊围│-540~-529│└─楚平王熊居───楚昭王熊轸───楚惠王熊章┐-528~-516 -515~-489 -488~-432 ││┌───────────────────────────────────────────┘└楚简王熊仲───楚声王熊当───楚悼王熊疑─┬─楚肃王熊臧-431~-408 -407~-402 -401~-381 │-380~-370│└─楚宣王熊良夫───楚威王熊商┐-369~-340 -339~-329 ││┌───────────────────────────────────────────┘└楚怀王熊槐───楚倾襄王熊横───楚考烈王熊元代─┬─楚幽王熊悼-328~-299 -298~263 -262~-238 │-237~-228│├─楚哀王熊郝│-228│└─楚王负芻-227~-223 秦灭楚楚亡秦国世系表(?—— -207)(嬴姓)中经二世秦非子┄┄┄秦仲───秦庄公───秦襄公───秦文公─────□───┐开国-844~-822 -821~-778 -777~-766 -765~-716 │┌────────────────────────────────────────────────────┘│└─秦宁公─┬─秦武公-715~-704 │-697~-678│├─秦德公─┬─秦宣公│-677~-676 │-675~-664││└─秦出公├─秦成公-703~-698 │-663~-660│└─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659~-621 -620~-609 -608~-604 -603~-577 │┌────────────────────────────────────────────────────┘│└─秦景公───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576~-537 -536~-501 -500~-491 -490~-477 │┌────────────────────────────────────────────┘│└─秦厉共公─┬─秦躁公-476~-443 │-442~-429│└─秦怀公─┬───□──────秦灵公───秦献公───秦孝公┐-428~-425 │-424~-415 -384~-362 -361~-338 │││└─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414~-400 -399~-387 -386~-385 │┌────────────────────────────────────────────────────┘│└─秦惠文王─┬─秦武王-337~-311 │-310~-307│└─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赢政-306~-251 -250 -249~-247 -246~-221 秦统一全国赵国世系表(-403 —— -222)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献子赵浣─┬─赵烈侯赵籍───赵敬侯赵章┐│-457~-425 -423~-410 │-409~-400 -386~-373 ││││└─赵桓子赵嘉└─赵武侯│-424 -399~-387 │┌───────────────────────────────────────────┘│└─赵成侯赵种───赵肃侯赵语───赵武灵王赵雍───赵惠文王赵何───赵孝成王赵丹┐-374~-348 -349~-326 -325~-299 -298~-266 -265~-245 │┌───────────────────────────────────────────┘│└─赵悼襄王赵偃─┬─赵幽缪王赵迁-244~-236 │-235~-228│└─代王赵嘉-227~-222 秦灭赵赵亡魏国世系表(-403 —— -225)魏文侯魏斯───魏武侯魏击───魏惠王魏罃───魏襄王魏嗣───魏昭王┐-445~-396 -395~-370 -369~-319 -318~-296 -295~-277 │┌───────────────────────────────────────────┘│└─魏安釐王───魏景湣王───魏王魏假-276~-243 -242~-228 -227~-225 秦灭魏魏亡韩国世系表(-403 —— -230)韩景侯韩虔───韩烈侯韩取───韩文侯───韩哀侯───韩懿侯───韩昭侯┐-409~-400 -400~-387 -386~-377 -376~-371 -370~-359 -358~-333 │┌────────────────────────────────────────────────────┘│└─韩宣惠王───韩襄王韩仓───韩釐王韩咎───韩桓惠王───韩王韩安-332~-312 -311~-296 -295~-273 -272~-239 -238~-230 秦灭韩韩亡。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世系表

懿王囏
孝王辟方 夷王燮
胡公 厉王胡
前872 前871 前870 前869 前868 前867 前866 前865 前864 前863 前862 前861 前860 前859 前858 前857 前856 前855 前854 前853 前852 前851 前850 前849 前848 前847 前846 前845 前844 前843 前842 前841 前840 前839 前838 前837 前836 前835 前834 前833 前832 前831 前830 前829 前828 前827 前826
湣王
襄王 惠王 武成王
齐王
顷襄王
前262 前261 前260 前259 前258 前257 前256 前255 前254 前253 前252 前251 前250 前249 前248 前247 前246 前245 前244 前243 前242 前241 前240 前239 前238 前237 前236 前235 前234 前233 前232 前231 前230 前229 前228 前227 前226 前225 前224 前223 前222 前221 前220 前219 前218 前217 前216
穆王满 共王繄扈
前919 前918 前917 前916 前915 前914 前913 前912 前911 前910 前909 前908 前907 前906 前905 前904 前903 前902 前901 前900 前899 前898 前897 前896 前895 前894 前893 前892 前891 前890 前889 前888 前887 前886 前885 前884 前883 前882 前881 前880 前879 前878 前877 前876 前875 前874 前873
春秋战国时楚国君主世系图,八百载时间传29代42君,拓地五千里

春秋战国时楚国君主世系图,八百载时间传29代42君,拓地五千里周代诸侯国楚国的始封君是熊绎,芈姓,熊氏,因先祖侍奉之功,被周成王分封到南蛮,居丹阳,赐子爵爵位,享地五十里。
据载,周爵共五等,而享地分三等,其中公、侯为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只有五十里。
因地处草莽之地,故熊绎常常筚路蓝缕,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自第六位君主熊渠开始,楚国趁周室衰微之际不断开疆拓土,楚厉王时向濮人之地进军,武王时灭权国,渡汉水伐随,文王灭申、息,成王灭弦、黄、英、燮,楚国势力已渗透至江淮腹地,具备了北上观中原之政的绝对实力。
据说楚国八百载时间灭六十余国,益地五千里,正是凭借持续吞并诸国的能力,楚武王熊通才敢僭越称王。
当时其不满自己爵低(仅是子爵),遂向周桓王讨要高级爵位,然遭拒。
楚君称王,发生在公元前704年,这可比秦、齐等国君主称王早了三百多年,由此可知楚国之盛。
楚庄王时,楚国终于在中原缔造霸业。
公元前606年,庄王进攻伊洛一带的陆浑之戎,兵至成周附近,“观兵于周疆”。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庄王却趁机询问周王室所藏九鼎的重量,称霸之心昭然若揭。
当然这是以强盛国力为后盾的,当时庄王以孙叔敖为令尹,兴修水利,使农工商贾各守其业。
公元前597年,楚围郑,郑求援于晋,晋楚在邲地交战。
结果晋军败,“争渡,船中人指甚众”(晋军争相登船逃命,恐楚军迫近,砍杀后面攀爬船舷者的手指,因人数众多,所以被斩断而掉到船舱里的手指甚众)。
后来楚又围困宋国九个月,晋国未发一卒,中原诸国见晋国胆怯,纷纷调转船头,庄王终于饮马黄河,称霸中原。
然公元前575年,晋楚为争夺郑国又在鄢陵大打出手,楚败,庄王之子共王亦损一目,可知晋国仍是当时实力雄厚的军事强国。
如此在晋楚两强相互忌惮,谁也不敢轻启战端的情况下,致力于消除战争的弭兵会盟诞生。
公元前546年,晋楚与秦、齐等十二国诸侯会盟,约定晋楚同为霸主,除秦、齐外,所有小国都要向晋楚双方同时纳贡。
此举标志着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大战基本结束。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

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世系表春秋(约公元前770-前476)鲁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孝公/姬称 28 公元前796 乙巳年惠公/姬弗涅 46 公元前768 癸酉年隐公/姬息姑 11 公元前722 己未年桓公/姬允 18 公元前711 庚午年庄公/姬同 32 公元前693 戊子年泯公/姬启 02 公元前661 庚申年釐公/姬申 33 公元前659 壬戌年文公/姬兴 18 公元前626 乙未年宣公/姬馁 18 公元前608 癸丑年成公/姬黑肱 18 公元前590 辛未年襄公/姬午 31 公元前572 己丑年昭公/姬稠 32 公元前541 庚申年定公/姬宋 15 公元前509 壬辰年哀公/姬将 19 公元前494 丁未年齐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庄公/姜赎 64 公元前794 丁未年僖公/姜禄父 33 公元前730 辛亥年襄公/姜诸儿 12 公元前697 甲申年桓公/姜小白 43 公元前685 丙申年孝公/姜昭 10 公元前642 己卯年昭公/姜潘 20 公元前632 己丑年懿公/姜商人 04 公元前612 己酉年惠公/姜元 10 公元前608 癸丑年顷公/姜无野 17 公元前598 癸亥年灵公/姜环 28 公元前581 庚辰年庄公/姜光 06 公元前553 戊申年景公/姜杵臼 58 公元前547 甲寅年晏儒子/姜茶 01 公元前489 壬子年悼公/姜阳生 04 公元前488 癸丑年简公/姜任 04 公元前484 丁巳年平公/姜骜 05 公元前480 辛酉年晋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文侯/姬仇 35 公元前780 辛酉年昭侯/姬伯 06 公元前745 丙申年孝侯/姬平 16 公元前739 壬寅年鄂侯/姬卻 06 公元前723 戊午年哀侯/姬光08 公元前717 甲子年姬小子 03 公元前709 壬申年姬泯 28 公元前706 乙亥年武公/姬称 02 公元前678 癸卯年献公/姬诡诸 26 公元前676 乙巳年惠公/姬夷吾 14 公元前650 辛未年文公/姬重耳09 公元前636 乙酉年襄公/姬欢 07 公元前627 甲午年灵公/姬夷皋 14 公元前620 辛丑年成公/姬黑臀 07 公元前606 乙卯年景公/姬据 19 公元前599 壬戌年厉公/姬寿曼 08 公元前580 辛巳年悼公/姬周 15 公元前572 己丑年平公/姬彪 26 公元前557 甲辰年昭公/姬夷 06 公元前531 庚午年顷公/姬弃疾 14 公元前525 丙子年定公/姬午 36 公元前511 庚寅年秦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襄公 12 公元前777 甲子年文公 50 公元前765 丙子年宁公 12 公元前715 丙寅年出公 06 公元前703 戊寅年武公 20 公元前697 甲申年德公 02 公元前677 甲辰年宣公 12 公元前675 丙午年成公 04 公元前663 戊午年穆公 39 公元前659 壬戌年康公 12 公元前620 辛丑年共公 05 公元前608 癸丑年桓公 27 公元前603 戊午年景公 40 公元前576 乙酉年哀公 36 公元前536 乙丑年惠公 10 公元前500 辛丑年悼公 14 公元前490 辛亥年厉共公 01 公元前476 乙丑年楚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熊若敖 27 公元前790 辛亥年熊霄敖 06 公元前763 戊寅年熊蚡冒 17 公元前757 甲申年武王/熊通 51 公元前740 辛丑年文王/熊赀13 公元前689 壬辰年熊诸敖囏 05 公元前676 乙巳年成王/熊恽 46 公元前671 庚戌年穆王/熊商臣 12 公元前625 丙申年庄王/熊侣 23 公元前613 戊申年共王/熊审 31 公元前590 辛未年康王/熊招 15 公元前559 壬寅年熊郏敖 04 公元前544 丁巳年灵王/熊围 12 公元前540 辛酉年平王/熊居 13 公元前528 癸酉年昭王/熊珍 27 公元前515 丙戌年惠王/熊章 13 公元前488 癸丑年宋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戴公 34 公元前799 壬寅年武公/子司空 18 公元前765 丙子年宣公/子力 19 公元前747 甲午年穆公/子和 09 公元前728 癸丑年殇公/子与夷 09 公元前719 壬戌年子冯 19 公元前710 辛未年湣公/子捷 10 公元前691 庚寅年桓公/子御说 31 公元前681 庚子年襄公/子兹父 14 公元前650 辛未年成公/子王臣 17 公元前636 乙酉年昭公/子杵臼 09 公元前619 壬寅年文公/子鲍 22 公元前610 辛亥年共公/子瑕 13 公元前588 癸酉年平公/子成 44 公元前675 丙戌年元公/子佐 15 公元前531 庚午年景公/子头曼 41 公元前516 乙酉年战国(约公元前475-前221)秦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厉共公 34 公元前476 乙丑年躁公 14 公元前442 己亥年怀公 04 公元前428 癸丑年灵公 10 公元前424 丁巳年简公/嬴悼子 15 公元前414 丁卯年惠公 13 公元前399 壬午年出子 02 公元前386 乙未年献公 23 公元前384 丁酉年孝公/嬴渠梁 24 公元前361 庚申年惠文王/嬴驷 27 公元前337 甲申年武王/嬴荡 04 公元前310 辛亥年昭襄王/嬴则 56 公元前306 乙卯年孝文王/嬴柱 01 公元前250 辛亥年庄襄王/嬴楚 03 公元前249 壬子年秦王/嬴政 26 公元前246 乙卯年魏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文侯/斯 50 公元前445 丙申年武侯/击 26 公元前395 丙戌年惠王/嵤 51 公元前369 壬子年襄王/嗣 23 公元前318 癸卯年昭王/ 19 公元前295 丙寅年安釐王/圉 34 公元前276 乙酉年景泯王/增 15 公元前242 己未年魏王/假 03 公元前227 甲戌年韩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武子/启章 16 公元前424 丁巳年景侯/虔 09 公元前408 癸酉年烈侯/取 13 公元前399 壬午年文侯 10 公元前386 乙未年哀侯02 公元前376 乙巳年懿侯 12 公元前374 丁未年昭侯 30 公元前362 己未年宣惠王 21 公元前332 己丑年襄王 16 公元前311 庚戌年釐王/咎 23 公元前295 丙寅年桓惠王 34 公元前272 己丑年韩王/安 09 公元前238 癸亥年赵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襄子/无恤 51 公元前475 丙寅年桓子/嘉 01 公元前424 丁巳年献侯/浣 15 公元前423 戊午年烈侯/籍 22 公元前408 癸酉年敬侯/章 12 公元前386 乙未年成侯/种 25 公元前374 丁未年肃侯/语 24 公元前349 壬申年武灵王/雍27 公元前325 丙申年惠文王/何 33 公元前298 癸亥年孝成王/丹21 公元前265 丙申年悼襄王 09 公元前244 丁巳年赵王/迁 08 公元前235 丙寅年赵王/嘉 06 公元前227 甲戌年楚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惠王/熊章 57 公元前488 癸丑年简王/熊仲 24 公元前431 庚戌年声王/熊当 06 公元前407 甲戌年悼王/熊疑 21 公元前401 庚辰年肃王/熊藏 11 公元前380 辛丑年宣王/熊良夫 30 公元前369 壬子年威王/熊商 11 公元前339 壬午年怀王/熊槐 30 公元前328 癸巳年顷襄王/熊横 36 公元前298 癸亥年考烈王/熊完 25 公元前262 己亥年幽王/熊悼 10 公元前237 甲子年楚王/熊负刍 05 公元前227 甲戌年燕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献公 28 公元前492 己酉年孝公 15 公元前464 丁丑年成公 16 公元前449 壬辰年湣公 31 公元前433 戊申年釐公 30 公元前402 己卯年桓公 11 公元前372 己酉年文公29 公元前361 庚申年易王12 公元前332 己丑年姬哙09 公元前320 辛丑年昭王 33 公元前311 庚戌年惠王07 公元前278 癸未年武成王 14 公元前271 庚寅年孝王 03 公元前257 甲辰年燕王/姬喜 33 公元前254 丁未年齐帝王在位年数元年干支平公/姜骜 25 公元前480 辛酉年宣公/姜就匝 51 公元前455 丙戌年康公/姜贷 26 公元前404 丁丑年威王/田因齐 36 公元前378 癸卯年宣公/田辟疆 19 公元前342 己卯年湣王/田遂可编辑40 公元前323 戊戌年襄王/田法章 19 公元前283 戊寅年齐王/田建 44 公元前264 丁酉年 . .精品。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

中华帝王诸侯世系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年表——诸小国世系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纪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纪文侯.(姜静)>1046-1026纪景侯996-1026纪昭侯975-996纪穆侯964-975纪烈侯948-964纪历侯942-948纪灵侯930-942纪怀侯903-930纪愍侯899-903纪悼侯897-899纪成侯891-897纪康侯889-891纪殇侯880-889纪炀侯880-865公元前纪献侯前862年至前865年纪泯侯前859年至前862年纪厘侯前859年至前848年纪襄侯前837年至前828年纪定侯前827年至前822年纪闵侯前821年至前800年纪共侯前799年至前791年纪懿侯前790年至前764年纪孝侯前763年至前758年纪夷侯前757年至前741年纪厉侯前740年至前708年纪武侯708-696公元前707年齐国和郑国想灭纪国特地来访问纪国,公元前706年他想和鲁国结盟,鲁国不同意,于是他把女儿嫁给周天子周恒王.然而齐国等仍敌对我国,与是他取得鲁国郑国的信任结盟击败了齐宋燕卫四国联盟纪哀侯(姜叔姬)696-690前695齐国入侵,693齐二次入侵并占据三城移走人民,691秋季,齐吞并纪国纪威侯,(姜季.上任之弟)690-673在纪国灭后作为一城之主并作为齐国的附庸国而又存在了167年纪宣侯前674年至前672年纪幽侯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纪庄侯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纪平侯前590年至前560年纪桓侯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纪荘侯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纪僖侯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纪隐侯前528年至前523年九月公元前693年,齐国军队驱走纪国的郱鄑郚三邑居民,占有三邑土地。
公元前691年,纪国分裂。
纪侯之弟纪季以纪国的酅地投降齐国,做齐国的附庸。
同年鲁庄公试图和郑君子婴商量保全纪国,郑君以国内部不安定为由拒绝。
公元前690年,齐国军队攻破纪国都城。
「历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战国(齐国)国君即位顺序和世系图

「历代王朝皇帝世系」春秋战国(齐国)国君即位顺序和世系图齐国开国国君吕尚,又名姜子牙。
传说姜子牙才华横溢,但怀才不遇。
恰巧文王路过渭水河畔,看到姜子牙鱼钩露出水面垂钓,甚是好奇,上前搭话才知道姜子牙很有才华,后来就拜姜子牙为相,开创大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
这就是流传很广的文王访贤的故事。
文王去世后,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掉商朝,建立周朝。
因为建国有功,姜子牙被封在齐地建国,这就是齐国的开端。
齐国国君传承中出现两次大的波动,一次是齐桓公即位前后,一次是田氏代齐。
(一)桓公时代(1)桓公即位公元前686年,齐大夫连称、管至父杀掉齐襄公,让无知即位。
襄公在位期间,鲍叔牙让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让公子纠逃奔鲁国。
公元前685年,齐大臣雍廪杀掉无知,国内无君。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相回国,管仲带兵伏击公子小白,小白中箭装死逃过一劫。
小白先回到齐国即位,即齐桓公。
齐桓公本想杀掉管仲,在鲍叔牙的劝说下,任用管仲为相。
管仲确实有才能,没过多久齐国就富强起来,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
(2)诸子争位当贤臣管仲、鲍叔牙去世后,桓公晚年重用佞臣,齐国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各率党羽争位。
十月,齐桓公饿死,五公子互相攻伐,无暇顾及。
后来易牙、竖刁拥立公子无亏即位,才把桓公收殓。
公子昭逃奔宋国。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发兵帮助公子昭回国即位,即齐孝公。
孝公死后,公子潘夺位,即齐昭公。
昭公死后,其子舍在位仅五个月,就被公子商人杀掉自立,即齐懿公。
四年后,懿公被杀,齐人迎立公子元即位,即齐惠公。
(二)田氏代齐田氏始祖田完,在陈国被排斥,流亡到齐国,被齐桓公任命为工正,田氏一族慢慢发迹。
公元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田和自立为国君,即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诸侯。
姜姓齐国被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史称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世系表

秦国
{嬴姓赵氏(?)}
国君 名 在位时间
秦简公 悼子 前403-前400
秦惠公 仁 前399-前387
燕惠王 前278-前271
燕武成王 前271-前258
燕孝王 前257-前255
燕王喜 喜 前254-前222
秦出公 昌 前386-前385
秦献公 师隰 前384-前362
秦孝公 渠梁
前361-前338
秦惠王 驷 前337-前311
秦武王 荡 前310-前307
秦昭王 则(稷) 前306-前251
秦孝文王 柱 前250
秦庄襄王 子楚(异人)
前249-前247
秦始皇帝(秦王政) 政(正) 前246-前210
楚幽王 熊悍 前237-前229
楚哀王 熊犹 前228
楚王负刍
熊负刍 前227-前223
魏国
{姬姓魏氏}
国君 名 在位时间
魏文侯 魏斯 前403-前387
魏武侯 魏击 前386-前370
魏惠王 魏罃 前369-前319
魏襄王 魏嗣 前318-前296
魏昭王 魏遬 前295-前277
【注】: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赵皆为嬴姓,司马迁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但后世对此质疑,梁玉绳《史记志疑》说:“秦自非子得邑则以秦邑为氏,及襄公得国则以秦国为氏,相传至于始皇。若赵氏者自造父获赵城为赵氏,其后微弱而邑于晋,则以赵邑为氏,及三分晋国则以赵国为氏。岂有秦国之君而以赵国为氏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战国世系秦国(?——前221)
1、秦原为附庸,秦襄公因对周王室有功,被赐予岐山以西的土地,自此成为独
立诸侯国;
2、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同一全国,称始皇帝。
齐国(前1046?——前221)
1、齐献公以前在位时间目前尚有争议;
2、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史称“田氏代齐”,此后齐国君主便在
田氏后裔中传,因此也称“田齐”。
鲁国(?——前256)
1、从伯禽到鲁武公在位时间有一定争议;
2、鲁悼公以后在位时间有较大争议,暂参考杨宽教授的研究成果。
晋国(前1033?——前376?)
1、唐叔虞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他,
故史称“唐叔虞”。
2、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
3、公元前745年晋昭侯继位后,把旧都曲沃分封给了晋文侯弟弟成师,从此造
成了晋国近70年的内乱,此后翼(当时晋国国都)政权与曲沃政权相互攻伐,直至公元前678(679?)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重新统一晋国。
4、郄被曲沃庄伯打败逃至鄂地,故晋人称之鄂侯,无谥号。
5、晋侯缗在位时间以及曲沃武公统一晋国的时间在《左传》和《史记》中记载
不一,目前尚有争议。
6、晋出公后晋国国君在位时间争议较大,暂参考杨宽教授的研究成果。
楚国(?——前223)
卫国(?——前209)
1、卫惠公复位;
2、卫成公复位;
3、卫献公复位;
4、卫出公复位;
5、卫出公复位后卫国国君在位时间争议较大,暂参考杨宽教授的研究成果。
宋国(?——前286)
1、宋景公以下在位时间有较大争议,暂参考最新研究成果。
陈国(?——前478)
1、公元前534年陈国被楚灵王所灭,后楚国内乱,公元前529年陈惠公被楚平
王复立,陈国复国,其追述公元前533年为其继位元年。
蔡国(?——前447)
1、公元前531年蔡国被楚灵王所灭,后楚国内乱,公元前529年蔡平侯被楚平
王复立,蔡国复国。
郑国(前806——前375)
1、郑昭公复位;
2、郑厉公复位。
燕国(?——前222)
1、燕成公至燕简公在位时间有较大争议;
2、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模仿古代禅让制度把王位让给丞相子之;
3、公元前314年齐国利用燕国内乱占领燕国,但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在赵武灵
王的帮助下复国。
曹国(?——前487)
韩国(前403——前230)
1、韩哀侯在位时间有一定争议,暂参考杨宽教授研究成果。
赵国(前403——前222)
魏国(前403——前225)
吴国(?——前473)
1、太伯、仲雍为古公亶父之子,为让父亲传位给季历,便离去至荆蛮之地,被
当地土著拥立,自号“句吴”,后传至周章时期,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正式册封其为诸侯。
越国(?——前222)
1、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在与楚国交战中被杀,由于其生前未指定继承人,
导致其多个儿子自立建立政权,越国虽失去了绝大多数领土,但并未灭亡,而是分裂成多个小政权偏居一隅,直至公元前222年为秦所降服,去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