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文化.
江户时代历史变迁及文化风格

统一步伐
1567年,织田攻占美浓国,作为自己的大本 营。 1568年,织田奉天皇和足利义昭之邀率兵进 入京都,废黜幕府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荣,扶植 义昭为十五代将军,挟天皇和将军号令天下。 1569年,织田掌握了富裕的近畿地区与农村。 1571年,织田攻占寺院武装的重镇延历寺并 焚之。 1573年,织田驱逐将军足利义昭出京都,室 町幕府灭亡。
削藩 1623年,德川秀忠让将军之位给其子家光,如同其父家康那样 作为幕后将军掌握最高权力。前三代将军均以强大的军事力量 为后盾,通过没收、减少、转封领地的方式削弱大名的实力, 仅没收领地的就有120家,占全部大名的半数以上。这种武力政 治不仅稳固了德川幕府,也完善其统治体制。
二、幕藩体制
中央政权是幕府,地方分为200多个半独 立的藩。 幕府组织分为统治全日本的中央机构和负 责幕府直辖领地的地方机构。中央机构在 将军之下设大老、老中、若年寄三个职务。 大老是非常设最高官职; 老中是负责日常行政的最高常设官员; 若年寄辅助老中管理旗本、御家人等。
关原之战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其近臣分为两大集团。
1600年9月15日,拥戴丰臣 之子秀赖的石田成三联合 小西行长、毛利辉元等大 名率8万西军东征,德川家 康率10万东军迎战,两军 会战美浓国关原,东军大 胜。
石田成三、小西行长被处死; 没收、消减西军大名的领地高达630万石,将这些领地转封 东军各大名。
丰臣政权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直辖领 地,其收获量约200万石,占全日本 总量的1/9。此外,丰臣秀吉控制了 主要金银矿山的开采及货币铸造,以 及京都、大阪、堺等工商业城市的税 收。 其它大部分土地赐封给各个大名, 受封者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统治权。 尽管丰臣采取转封的方式削弱大名, 但其措施并不彻底。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繁荣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繁荣日本江户时代,从1603年开始到1868年结束,是一个社会结构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江户时代的社会结构以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四个阶层为主,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并为整个日本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
首先,江户时代的社会结构以武士阶层为核心。
武士是统治阶级,他们拥有特权和权力,并负责保护整个社会的安定。
由于和平时期的长时间持续,武士阶层逐渐失去了实际战斗的机会,转而致力于政治、学术和武道的修炼。
这种转变为武士阶层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成为了道德标杆和文化的推动者。
其次,农民阶层在江户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民是江户时代社会中最大的阶层,他们通过精心耕种土地以及副业来维持生计。
农民的工作休息时间比较稳定,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
不少著名的日本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如歌舞伎、茶道和浮世绘等,都得到了农民阶层的支持和喜爱。
接下来是手工业者阶层,他们是以手工业为生的工匠和手艺人。
在江户时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各种织物、陶器、木工制品和刀剑等手工艺品成为了手工业者阶层的拿手好戏。
他们的技艺精湛和产品质量优良,为日本的手工艺术声誉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商业活跃。
商人阶层则是江户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阶层的兴旺发达,商人阶层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商人们巧妙地利用手工业者生产的商品和农民种植的农产品进行贸易,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经济繁荣。
商人阶层也为了更好地经营业务,大量招收了文化修养高、经济实力强的学者,以提升企业形象和文化内涵。
在江户时代的文化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文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注重美的追求,从而传承和发展了众多的文化艺术形式。
茶道、歌舞伎、俳句、浮世绘、围棋等都是江户时代文化的精华,它们不仅在日本国内造成了深远影响,也对其他东亚国家产生了重要的艺术冲击。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化与和平时期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化与和平时期日本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经历了长达250多年的相对和平与稳定。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繁荣,它对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江户时代的文化,并探讨这段和平时期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1. 文化的多元发展江户时代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首先是文学艺术方面,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涌现出来,如松尾芭蕉、与蕉、与八滨、谢振礼等,他们的作品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歌舞伎剧院的建立和发展也使得戏剧艺术触达了更广泛的观众。
其次是绘画艺术的繁荣。
江户时代的绘画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如浮世绘、屏风画、国宝级山水画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浮世绘,成为日本艺术史上重要的一笔。
浮世绘通过描绘当时社会民生、戏剧、风景等场景,反映了江户时代的生活和文化。
此外,江户时代的艺术品包括陶瓷、茶道、花道等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陶瓷产业蓬勃发展,与中国和欧洲的贸易使得日本瓷器的名声传遍世界。
茶道和花道作为传统的日本文化,也在江户时代形成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2. 和平时期的影响江户时代的相对和平使得社会风气逐渐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安宁,这种和平时期的氛围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和平使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此外,和平时期还促进了人们的教育和精神追求,许多学校、学院和私塾得以建立,儒学成为主流学术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此外,和平时期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民众对文化和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各种艺术活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和平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和平的持续。
优秀的文化和艺术创作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同时也加强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和文化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和文化江户时代(1603-1868)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许多人所熟知的时期。
它以当时的首都江户(现在的东京)为名,是由将军德川家光领导的幕府时代。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对今天的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江户时代的社会和文化。
江户时代的社会江户时代的社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社会。
幕府强调治安和秩序,例如通过设置各种规则来限制人们的活动和行为。
此外,社会也被严格地分类和组织。
这种分类和组织主要是根据职业和出身的特征。
在幕府体制下,将军和他的家族控制着政治权力和决策权。
这个系统固化了社会等级制度,将人们分成了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包括商人)和贵族。
武士阶层是最高的社会阶层,他们被赋予一种神圣的地位,并享有许多政治和经济特权。
农民阶层是最低的社会阶层,通常被迫为地主工作或付出高额的税款。
虽然江户时代的社会等级制度很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缺乏流动性。
事实上,许多人通过职业或商业成功而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也有一些人受到教育,成为成功的文人或学者,甚至有些人成为幕府的高级官员。
然而,这种流动性仍然比较有限,只有少数特别成功或非常幸运的人才能突破社会的限制。
江户时代的文化江户时代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艺术、文学、音乐和戏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例如浮世绘和曲艺,便起源于江户时代。
在文学方面,许多重要的著作在江户时代出现。
这些著作包括许多在现代仍然广为阅读的小说、诗歌和戏剧。
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曹洞宗禅宗祖师道元的“正法眼藏”和松尾芭蕉的“奥之细道”,这两位文化巨匠的著作至今仍让人们敬仰。
此外,江户时代也是许多汉字词汇和表达方式开始流行的时期。
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现代日本的语言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音乐方面,江户时代的音乐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时期的音乐依然注重传统的日本音乐元素,但也开始吸收来自其他国家的音乐风格,例如荷兰和中国的音乐。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化开放研究

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化开放研究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从1603年开始,到1868年结束,共计260多年。
在这个时期,日本社会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方面变革,也奠定了现代日本社会的很多基础。
而其中,文化领域的变革与开放,则是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方面。
江户时代的开放江户时代初期,由于日本先前的战乱时期已经结束,而且在江户幕府的治理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加快。
这对于文化领域来说,也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逐渐放松对于文化领域的控制,使得日本人民开始拥有更多自由表达文化的权利。
江户时代晚期,随着日本社会的财富逐渐增加,不少外国商人和旅行家开始来到日本,带来了许多外国的艺术和文化,这些外来文化也开始渐渐融入到了日本的文化中。
江户时代的文化开放作为一个文化时代,江户时代的开放与变革,自然与文化领域密切相关。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化得到了许多开放和创新,这对于日本的文化领域多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1、文化艺术创作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文艺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日本的传统文艺、戏曲、小说、绘画、浮世绘等都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裕的中产阶级自然多了起来,这些人也开始大力支持文化艺术,从而创造了许多文化艺术巨匠,例如:千住博从、喜多村信篤等等。
2、西方文化影响江户时代晚期开始,由于外交关系的逐渐开放,日本开始接触到了更多的外来文化,其中不仅包括了西方的文化,也有着来自中国的文化影响。
这些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于日本的文化开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西洋文艺和艺术技法等,对于日本的文学、绘画、美术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学普及江户时代的文化开放,使得人们对于文学的求知欲望大大提高,文学作品的出版和传播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江户时代前期,以诗为代表的文学作品还相对啰嗦,而到了后期,小说的出现则给了文化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德田光圣等人开创的“草叶家”和“浪花家”两派,为日本的小说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江户时代对日本的影响

江户时代对日本的影响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江户时代对日本的影响。
1. 经济影响江户时代的经济制度以农村为基础,并且发展了城市经济。
江户幕府采取了农民为主体的政策,解除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壁垒,促进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
这种政策推动了贸易的繁荣,使得许多城市快速发展起来,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农田的改良和灌溉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此外,江户时代还出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如纺织业、铁工业等,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2. 政治影响江户时代开始于德川家康成为幕府的将军,标志着日本进入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封建统治时期。
幕府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武士阶级置于统治地位,对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施加了严格的控制。
此外,江户时代的统一政权使得日本国内的战乱减少,社会稳定度得到提高。
3. 文化影响江户时代的文化在许多方面对日本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艺术、文学、道德观念等。
例如,江户时代出现了许多艺术形式,如浮世绘、茶道、歌舞伎等,丰富了日本的艺术文化。
同时,江户时代的文人墨客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诗人,如东山齐次郎、与谦等,他们的作品对日本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江户时代还重视教育,推动了庶民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
4. 社会影响江户时代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最显著的是对妇女地位的影响。
在江户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她们获得了一些经济和社会权益,如继承财产、参与商业交易等。
此外,江户时代的社会制度也给予了一些平民阶层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机会,这些变化使得社会阶层更加流动。
5. 国际影响江户时代标志着日本由封闭状态逐渐向外部开放。
在此期间,日本开始与欧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进口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文化。
这对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
日本江户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变革

日本江户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变革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它开始于1603年,一直持续到1868年。
在这个时间段内,日本经历了种种重要的事件和变革,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多的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江户时代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政治变革江户时代的政治变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幕府中央政府的崛起和藩邦的发展。
在江户时代的前两个世纪,日本是由大名控制的藩邦组成的。
这些大名通过一个复杂的体系向幕府上交税金,并得到了钦定的权力地位。
然而,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期,幕府中央政府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地位,藩邦的地位逐渐降低。
这个过程中,幕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和对内政策。
首先,幕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其对藩邦的影响力。
这些改革包括减少藩邦间的战争,通过规定每个藩邦只能派出一定数量的武士到幕府就职,削减了藩邦的武力。
同时,幕府还通过对外贸易来削弱藩邦的经济力量。
这些政策使得幕府的中央政府逐渐崛起,并在18世纪后期成为了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其次,幕府还实行了对外政策,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期的这一时期,日本面临来自中国和荷兰的压力。
中国明朝和荷兰之间的贸易差点导致了对日本的战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幕府采取了一些对外政策,如关闭对外贸易、削弱海上武力、禁止基督徒入境等。
这些政策使得日本在政治上更加稳定,也为未来近代化的路程奠定了基础。
文化变革江户时代的文化变革是由于幕府中央政府的崛起和上层社会的消费驱动力。
首先,江户时代的中央政府对文化的重视,推动了很多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幕府创造了一个以德川家的观音寺为中心的庶民文化,庶民文化在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早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幕府还口头上对文化保护和拥护,因为它意识到文化是一种政治权力的象征。
在这种背景下,剧场和浮世绘的兴起使得庶民文化走向了高峰。
德川家的视察检查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后这个时间段,证明了这个制度对日本文化的重要性和基础功底的意义。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传承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制度与文化传承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从1603年到1868年,共计265年之久。
在这个时代,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构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制度。
本文将从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探讨江户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一、社会制度江户时代的社会制度基本上是由将军、大名、武士、农民和商人等不同层次组成的封建阶级结构构成。
在这个结构中,将军是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大名则负责管理领地和统领武士,武士则是统治阶级中的核心力量,负责维护治安和保卫领地,农民则是生产力的来源,负责生产粮食和其他生产活动,商人则负责贸易和资本运作。
江户时代的社会制度具有强烈的等级和阶层意识,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家庭出身密切相关。
为了保持社会秩序和阶级稳定,政府实行了各种措施来限制武士和农民之间的联系。
武士不得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也不能离开领地,与农民结婚也是不允许的。
农民则受到土地政策的限制,不得随意迁徙和卖地。
二、经济结构江户时代的经济结构基本上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
农民占据了社会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是基础。
庄园制度在这个时代得到推广和完善,庄园主是封建社会中地位最高的阶级之一。
庄园主控制大量土地和农民,是政府的重要支持者之一。
不过,随着城镇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商人阶层日渐壮大,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力量。
城镇居民和商人享有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利益的增长。
江户时代的城镇和商业活动发展到后期,已经相当活跃,城市化程度较高,大城市的人口达到几十万甚至百万级别。
三、文化传承江户时代的文化传承主要包括艺术、文学、哲学和宗教等方面。
在这个时代,日本文化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并且对后来的现代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艺术和文学方面,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和俳句成为了日本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代表。
浮世绘是一种民间艺术,以画面形式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和各种社会现象。
而俳句则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抒发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户时代的社会风貌(1603~1868)
整个江户时代,除了“大阪之阵”和“岛原 之乱”外,国内长期处于歌舞升平的状态;西 方列强的魔爪首先伸向中国,使日本得以获得 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因此,幕府统治空前稳 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德川幕府采取的是禁教(禁天主 教)锁国(封锁南蛮贸易)政策。 这一方面使日本偏离了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为明治维新埋下伏笔;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日本 民族意识的高涨,酿成了民族文化的成43。丰臣 病逝两年后(1600),德川家康 与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的家臣 石田三成各率领超10万兵力在关 原展开大战,德川最终赢得战争。 1603年迫使朝廷任命自己为征夷 大将军,在江户开设幕府。织田 信长还差一步的统一大业,终于 在历经21年的战事后得以完成。 江户幕府其后统治日本达200多年, 史称“江户时代”。
日本文化简史(三)
近世文化(17~18世纪) 江户文化(1603~1868)
江户文化(1603~1868)
江户时代时值中国明、清。 江户时代来临 江户时代的社会风貌 江户时代的文化风貌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16世纪中叶以后,日本涌现出一批超级大名。 其中,实力最强的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 川家康。 织田信长:1534~1582。基本完成日本统一 大业。其一生中最辉煌的也是他最危机四伏的 时候。正当他准备扩展事业,统一日本时,却 在1582年6月21日于本能寺被自己得力部下明 智光秀谋反杀害。该事件即骇人惊闻的“本能 寺之变”。日本历史由此被改写,开始了新一 轮战乱。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本能寺之变的始作俑者明智光秀在事变之后的两天 里费力劝降诸方势力,但震摄于当时信长存活的市井 传说,以及对光秀背叛行为的不齿,多数部将选择按 兵不动,少数支持者听到秀吉军回师的消息即撤军回 师。事变后第三天明智光秀进入织田信长天守阁--安 土城。第五天,朝廷派敕使拜访明智光秀,任命其为 京都守护。第七天明智光秀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 秀吉回师的消息,随后出兵,但由于兵单势微,加上 多数部将选择支持打出讨伐叛徒口号的秀吉军,经过 数日战事后明智光秀与本能寺变后的11天兵败被杀。
江户时代的两场战乱
大阪之阵:1614~1615。发生于江户时代早期, 是江户幕府为消灭丰臣家残余势力在大阪发动 的战争。其中包括大坂冬之阵和大坂夏之阵。 岛原之乱:1637~1638。随着室町时期传入日本 的天主教势力日益增大,德川幕府制定了 “禁 教”政策,在九州岛的岛原藩对天主教徒实行 了残酷而血腥的镇压。1634年起,岛原地区天 灾连连,民不聊生。由农民天主教徒爆发了江 户时代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最终由于幕府军 围城,义军饥饿力衰,大败收场。
禁教锁国
禁教:禁止一切与天主教有关的活动。对教徒 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甚至,日本妇女与西班 牙人或葡萄牙人所生的混血子女亦格杀勿论。 锁国:断绝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的通商关 系。贸易港口仅限九州长崎,只允许中国及荷 兰商船通航。外国商船到日本,须受全程监控, 规定限期交易,到期离境,大宗商品须由将军 委任的御用商人买断。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本能寺之变的始作俑者明智光秀在事变之后的两天 里费力劝降诸方势力,但震摄于当时信长存活的市井 传说,以及对光秀背叛行为的不齿,多数部将选择按 兵不动,少数支持者听到秀吉军回师的消息即撤军回 师。事变后第三天明智光秀进入织田信长天守阁--安 土城。第五天,朝廷派敕使拜访明智光秀,任命其为 京都守护。第七天明智光秀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 秀吉回师的消息,随后出兵,但由于兵单势微,加上 多数部将选择支持打出讨伐叛徒口号的秀吉军,经过 数日战事后明智光秀与本能寺变后的11天兵败被杀。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本能寺之变的始作俑者明智光秀在事变之后的两天 里费力劝降诸方势力,但震摄于当时信长存活的市井 传说,以及对光秀背叛行为的不齿,多数部将选择按 兵不动,少数支持者听到秀吉军回师的消息即撤军回 师。事变后第三天明智光秀进入织田信长天守阁--安 土城。第五天,朝廷派敕使拜访明智光秀,任命其为 京都守护。第七天明智光秀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 秀吉回师的消息,随后出兵,但由于兵单势微,加上 多数部将选择支持打出讨伐叛徒口号的秀吉军,经过 数日战事后明智光秀与本能寺变后的11天兵败被杀。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本能寺之变的始作俑者明智光秀在事变之后的两天 里费力劝降诸方势力,但震摄于当时信长存活的市井 传说,以及对光秀背叛行为的不齿,多数部将选择按 兵不动,少数支持者听到秀吉军回师的消息即撤军回 师。事变后第三天明智光秀进入织田信长天守阁--安 土城。第五天,朝廷派敕使拜访明智光秀,任命其为 京都守护。第七天明智光秀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 秀吉回师的消息,随后出兵,但由于兵单势微,加上 多数部将选择支持打出讨伐叛徒口号的秀吉军,经过 数日战事后明智光秀与本能寺变后的11天兵败被杀。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丰臣秀吉:1536~1598。原本只是 织田手下最低层的下人,后因事奉织 田且擅于经营人际关系而崛起,并在 织田身故后继承其地位,逐渐征服与 归顺各地大名,成功自室町幕府瓦解 后再次统一日本。其获朝廷赐姓丰臣, 最高官位曾及关白与太政大臣。统一 天下后,兴建大阪城作为根据地。之 后发动文禄之役征伐朝鲜,引发东亚 三国大战。战争最终三败俱伤。丰臣 也因此元气大伤,郁郁而亡。
江户时代来临(1603~1868)
本能寺之变的始作俑者明智光秀在事变之后的两天 里费力劝降诸方势力,但震摄于当时信长存活的市井 传说,以及对光秀背叛行为的不齿,多数部将选择按 兵不动,少数支持者听到秀吉军回师的消息即撤军回 师。事变后第三天明智光秀进入织田信长天守阁--安 土城。第五天,朝廷派敕使拜访明智光秀,任命其为 京都守护。第七天明智光秀正准备前往京都时接到了 秀吉回师的消息,随后出兵,但由于兵单势微,加上 多数部将选择支持打出讨伐叛徒口号的秀吉军,经过 数日战事后明智光秀与本能寺变后的11天兵败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