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_学案
学案9:2.3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习目标】1.能说明气团、锋面系统、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低压槽、高压脊的概念。
2.能说出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的形成、特点及其过境前后对天气的影响。
3.能了解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特征及危害。
【重点难点】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学法指导】运用绘图和列表对比的方法,分析冷锋和暖锋天气的异同,以及气旋和反气旋天气的异同。
【知识链接】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锋、气旋与反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锋与天气阅读教材41页,并结合图2.18,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一)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按温度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锋1.三个概念A.锋面:B.锋线:C.锋:一般把和统称为锋。
合作探究一:锋面一般朝哪个方向倾斜?2.锋对天气的影响读课本41页相关内容,回答:为什么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3.锋的分类----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可以将锋分为、、等类型。
练一练:画简图示意锋的形成(三)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阅读教材41-42页,并结合图2.19和图2.20,完成下列表格。
合作探究二:如何区别冷暖锋?结合资料说明。
(至少4种方法)知识点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读教材43--44页和图2.21,完成知识梳理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低气压和高气压,是指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而言的。
(一)六个概念(1)高气压:中心气压____于四周气压。
(2)低气压:中心气压____于四周气压。
(3)高压脊:从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高压脊。
(4)低压槽:从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低压槽。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三章,详细内容涉及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分析我国常见的几种天气系统,并通过实例讲解其作用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特征。
2. 培养学生分析天气图,判断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天气影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气象现象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旋、反气旋、锋面和高压脊等天气系统的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天气图上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气象图表、天气图、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常见的天气现象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
2. 知识讲解:a.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和特征b. 锋面的定义、形成和分类c. 高压脊和低压槽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某地区的天气图,识别天气系统种类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天气系统识别和分析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天气图。
5. 随堂练习:发放天气图,让学生独立分析并识别其中的天气系统。
六、板书设计1. 常见的天气系统分类2. 气旋、反气旋、锋面、高压脊和低压槽的特征3. 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某地区近期的天气图,识别并分析其中的天气系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否到位,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气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可开展天气观测、气象小论文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和运用;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最新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3 常见天气系统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技能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读图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联系实际天气现象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等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及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重点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2)难点:锋面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过程;锋面气旋的形成和判读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锋与天气一、自主阅读,掌握概念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
首先通过阅读课文41页,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1.气团的概念:。
2.气团的分类:、。
3.单一气团对天气有何影响?4.锋面的概念:。
5.锋线的概念:。
6.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
二、讨论分析,掌握重难点。
锋面系统的分类:三、知识拓展:准静止锋很少移动或移动缓慢的锋叫准静止锋。
它的两侧冷暖气团往往形成"对峙"状态,暖气团前进,为冷气团所阻,暖气团被迫沿锋面上滑,情况与暖锋类似,出现的云系与暖锋云系大致相同。
由于准静止锋的坡度比暖锋还小,沿锋面上滑的暖空气可以伸展到距离锋线很远的地方,所以云区和降水区比暖锋更为宽广。
但是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可能造成"霪雨霏霏、连月不开"的连阴雨天气。
时间原因特征昆明准静止锋冬半年南下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贵阳到昆明带连续阴雨绵绵的天气江淮准静止锋夏半年冷暖空气势均力敌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的长期阴雨绵绵的天气华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华南准静止锋 4、5月份大多是由于冷锋减弱演变而成云贵高原东部海拔较低处,受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影响。
人教版必修一2.3《常见天气系统》word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2[学习目标] 1.了解气团和锋的概念及锋的类型。
2.把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阻碍。
锋与天气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①________的②________空气。
分类:A为③________,B为④________。
2.锋(1)组成⎩⎪⎨⎪⎧D⑤: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形成的交界面,自地面向高空⑥一侧倾斜C⑦:D与⑧的交界线锋:D和C的统称(2)锋与天气⎩⎪⎪⎨⎪⎪⎧冷锋:⑨气团主动向⑩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移动速度较⑪,常带来大风、雨雪、降温天气暖锋:⑫气团主动向⑬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移动速度较慢,可形成⑭降水或雾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⑮,使锋面来回⑯的锋,常形成连续的⑰天气我的疑咨询1.2.3.探究点一锋的形成探究主题教材P41图2.18锋的形成。
在每天的天气预报里,除都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我们常听到主持人讲“受强冷气团阻碍,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显现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
1.什么是气团?有哪些类型?如何区不?2.由图2.18探究锋是如何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考例探究1】右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完成(1)~(2)题。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A.①邻近B.②邻近C.③邻近D.④邻近(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B.②③两地可能显现降水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探究点二锋与天气探究材料冷气团对暖气团的友谊1.通过图形探究:锋有哪几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锋形成的天气有何异同点?2.这些锋过境前后天气有什么不同?3.列举现实中不同类型的锋过境时形成的天气。
【考例探究2】读图,回答下面咨询题。
(1)该锋面属于________锋。
当该锋面地处我国南岭一带时,在其操纵下将会显现____________天气。
(2)夏季阻碍我国长江流域以南的暖气团有(双选)()A.来自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气团B.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C.来自印度洋的赤道气团D.来自太平洋的赤道气团(3)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冷气团相遇,该地区将在江淮准静止锋操纵下,显现________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_(学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考纲】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特点【复习要求】掌握常见天气系统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命题趋势与分析】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锋面、高、低气压等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
2.从考核背景选材上看,多以区域天气系统形势图(等压线图)和某种气象灾害为背景材料来命题。
一、锋与天气【冷、暖锋判断方法】1、符号判断(符号凸起方向为锋面前进方向)4、雨区范围及位置2、冷气团运动方向5、气象资料图判断3、锋面坡度补充:对于整个锋来说,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差异在锋面附近最显著。
【知识梳理2】: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辐合上升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气旋和反气旋的判断】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知识巩固与提高】:1、下图中a 、b 、c 、d 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
读图回答下题:图中甲地A .位于北半球B .位于南半球C .天气晴朗D .昼夜温差增大2、下图与a 、甲、b 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3.下列属于南半球反气旋的是补充:气旋周围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图。
首先,找到研究点所受的风向,根据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那么,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图中B点所受风向是AB,很明显可以看出其风向为偏西风。
从图中我们不难得出:北半球气旋各部位所吹风向为:东部:风,南部:风,西部:风,北部:风。
【知识巩固与提高】:4.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是A.寒潮B.台风 C.梅雨 D.伏旱5.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中心为高气压B.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C.其中心有上升气流D.地面气流呈辐散状6.北京冬季盛行偏北风的原因A.气旋西部B.气旋东部C.反气旋西部D.反气旋东部【知识梳理3】锋面气旋的判读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篇一:《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目录一、教学内容分析 (1)1. 地位与作用 (1)2.学时 (1)3.教材结构 (1)4.教材重点难点 (1)二、学情分析: (1)三、教学目标设计: (1)1.知识与技能 (1)2.过程与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四、教学方法设计: (2)五、学法指导: (2)六、教学过程: (3)七、学习流程图 (5)《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地位与作用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第三节《大气环境》。
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
在简单天气图中,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判断天气状况,既是本节的概况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实际,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单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并为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2 学时:一课时3 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冷锋、暖锋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对天气影响及其原理;(3)锋面气旋的分析。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身心发展都达到成熟水平,如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的发展都进入最佳时期。
上了高中,如果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不注意培养思辨能力和想象能力,就会使高中的学习越来越困难。
本节学习中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天气雨气候的区别,读过常见的天气符号和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对锋面天气现象有初步认识,但是锋面理论的学习比较抽象,再加上这部分在教材上呈现的比较简洁,学生不容易理解。
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案.doc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课标要求:1、运用示意图表示常见的天气系统2、掌握锋面系统、气旋系统、反气旋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对应的天气情况教学目标:1、了解气团的概念及冷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情况2、掌握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应的天气情况3、掌握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4、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并在等压线图上准确判断出锋面气旋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44-46,思考以下问题)一、锋面系统1、什么是气团,冷暖气团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从气温、湿度、气压等方面来分析)2、锋面根据什么分类?可分为哪几类?3、冷锋是如何形成的?冷锋过境时的天气情况?4、暖锋是如何形成的?暖锋过境时的天气情况?5、准静止锋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点?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1、气旋与低压,反气旋与高压分别有什么区别?2、气旋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气旋过境时对天气有什么影响?3、反气旋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反气旋过境时对天气有什么影响?三、锋面气旋结合课本P46活动,简单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课堂导学一、锋面系统1、思考:受单一冷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情况?(从气温、湿度、气压等方面来分析)2、冷锋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如何变化?试用气温气压变化图来表示。
3、根据冷暖锋示意图对比分析冷暖锋主动移动的气团、过境时的天气、并思考雨带的位置及降水的强度有什么不同?运用图表比较冷暖锋典型例题: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性质分,甲图为__________锋,A、B、C、D四地中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天气系统主要是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是_________锋造成的。
(3)B地未来天气变化过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3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思考:1、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如何运动?2、气旋与反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如何变化?试用气压变化图来表示。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关心天气、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气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象图、黑板、粉笔。
2. 学具:气象图分析工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细节:播放台风、沙尘暴、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天气系统。
2. 知识讲解:(1)气旋:讲解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反气旋: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锋面:讲解锋面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气象图,讲解如何判断气旋、反气旋、锋面,并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分析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板书右侧: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的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2. 答案:详细解答步骤和天气变化预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更多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 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1. 气旋的形成原因:气旋是由于地球自转、地表非均匀加热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旋转性低气压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常见天气系统学案
1.了解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
2.分析说明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判读简易天气图,并对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
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一、锋与天气
1.重要概念
(1)气团: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____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天气。
(2)锋面: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______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形成的______,自地面向高空______一侧倾斜。
(3)锋线:______与地面相交的线。
(4)锋:一般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分类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低压(气旋)与天气
(1)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四周气压。
(2)低压槽:从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3)水平气流:低空_____,高空______。
(4)垂直气流:以_____为主。
(5)天气状况:容易带来_____天气。
2.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_____四周气压。
(2)高压脊:从_______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3)水平气流:低空辐散,高空______。
(4)垂直气流:以_____为主。
(5)天气状况:多_____天气。
冷锋
暖锋
【问题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对比上面的锋面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2、如何判断锋前和锋后?
3、冷、暖气团位置如何?锋面的倾斜方向?
4、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5、根据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后的气压变化,画出冷锋、暖锋过境
前、过境后温度的变化曲线?
暖锋 冷锋
暖锋 冷锋
例1:读图回答:
1、该锋面属于冷_锋,锋前是__暖______气团
2、该锋面的降水位于锋__锋后____(前、后)
3、若锋面在24小时后到达A
地,则A 地在 未来48小时内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问题探究二】:以小组为单位,在下面表格画出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示意图,回答
以下问题:
1、北半球受气旋影响,其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风向有何特点?
2、北半球受反气旋影响,其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风向有何特点?
时 间
升高
时 间
升高
前
前
后 后
升高
升高
A
3、南半球受气旋影响,其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风向有何特点?
4、南半球反受气旋影响,其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风向有何特点?
例2: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 处吹西南风。
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判断该气压系统为()
C.南半球高压D.南半球低压
⑵判断E地的天气是()
A.很可能是阴雨天气B.很可能是晴朗天气
C.不可能有上升气流D.可能有下沉气流
【问题探究三】锋面气旋
1.在锋面气旋中,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中。
5.对于锋面气旋的天气特征判断,可以借助锋面的天气特点判别。
例3:图1为某天气系统图,回答⑴、⑵题。
⑴此时图中
A.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B.a地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
C.c地刮西北风
D.b地雨过天晴
D⑵图2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
图正确的是
1、判断下列描述语句分别受何种锋的控制?
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溏处处蛙
⑵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读下图
⑴判断A处与B处分别是何种锋面?依据是什么?
⑵在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画出雨区的范围。
当前某镇位于 ,天气 ;
24小时后某镇位于 ,出现 ;
48小时后某镇位于 ,天气 。
720 1440
(锋面移动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