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舞蹈简要对比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文化差异与借鉴吸收

浅谈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文化差异与借鉴吸收

浅谈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文化差异与借鉴吸收中西文化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文化背景和表现方式存在不同。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文化差异在哪些方面体现?又如何进行借鉴和吸收呢?一、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文化背景大不相同。

中国古典舞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武术、舞蹈和民族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

中国古典舞强调形态的美,通过舞蹈展示优美、流畅、柔美的动作形态,强调气韵神韵和舞者的内在修养。

在中国人眼中,古典舞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高雅艺术。

而西方现代舞则是以现代化、个性化和自由化为基础,以现代音乐为舞蹈背景音乐,突破传统束缚,强调舞者的个性展示和独立思考力。

西方现代舞在文化背景中体现的是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

二、表现方式的差异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的表现方式也大有不同。

中国古典舞强调舞者的整体形态,要求舞者的动作优美而流畅,动作的执行必须与身体的形态变化相配合。

古典舞强调表现舞者的内心感受,借助动作,传达表演者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古典舞《梨花颂》中表现的是女性的纯洁和美丽,舞者的动作如亭亭玉立、舒展嫣然、虔诚诗意等都彰显了一种致敬自然、弘扬美的内在品质。

西方现代舞则强调在表演者的身体技能和表现力上的处理。

更强调身体和音乐的契合,强调舞蹈技巧和舞者的表演力,更加现代感和抽象化,更具有实验性。

例如,著名现代舞《天鹅湖》中的“白天鹅”就是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舞蹈形式,强调舞者通过自身的身体特质和肢体表现出一个完美的角色形象。

三、借鉴和吸收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其自身的传承和艺术特性。

二者在各自文化底蕴的支撑下,形成了各自格调和魅力。

在互学与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也可以相得益彰,进行借鉴和吸收,形成新的艺术形态。

在学习和借鉴上,中国古典舞可以借鉴西方现代舞的创意与个性元素,以突破自身古典舞的刻板印象。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古典舞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舞蹈形式,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演绎出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中西方的古典舞有着不同的源流和传统,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表现手法、舞蹈技巧、音乐配乐和舞台呈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中西方古典舞进行浅谈。

一、表现手法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在表现手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强调的是以气质、残酷和婉约为主要表现手法,舞者通过身体和面部的动作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而西方古典舞则更加注重舞者的技巧和身体的优美线条,在舞蹈中展现力量和速度的魅力。

虽然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要求舞者具备极高的技巧和对音乐的准确把握。

二、舞蹈技巧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的舞蹈技巧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者的控制力。

比如“梨园艺术家”传统舞蹈中的独特腿部动作和身体协调性。

而西方古典舞注重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身体的力量。

比如芭蕾舞中的“艾巴”和“尖足”动作需要舞者具备极高的灵活性和舞蹈功底。

三、音乐配乐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的音乐配乐也有所不同。

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配乐多选择传统的古琴、笛子和锣鼓等乐器,以及一些优美的古代曲调。

这些音乐帮助舞者进入角色并传达情感。

而西方古典舞通常配以古典音乐,如贝多芬、莫扎特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等。

这些音乐给予舞者强烈的节奏感和动力,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

四、舞台呈现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在舞台呈现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古典舞通常在简约而庄重的舞台上表演,注重的是舞者的气质和动作的流畅。

舞者身穿华丽的传统服饰,在舞台上展现出飘逸的仙气和优雅的身姿。

而西方古典舞借助舞台和灯光效果,强调舞者的身体、技巧和舞蹈的戏剧性表现力。

舞者身穿别致的舞蹈服装,在灯光下展现出闪耀的舞台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方古典舞在表现手法、舞蹈技巧、音乐配乐和舞台呈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每种舞蹈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能够带给观众不同的艺术享受。

无论是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还是西方的芭蕾舞,它们都是人类卓越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古典舞有何异同

中西方古典舞有何异同

中西方古典舞有何异同中西方古典舞有何异同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舞同西方芭蕾舞存在差异,同时也存在相似点。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中西方古典舞的异同,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中华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古就有歌舞的流传,以其优美之旋律,柔美之舞姿,让人心旷神怡。

我国汉族的古典舞,自上古时代便流传下来,这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细腻圆润、刚柔并济。

上古之年代,在封建传统思想以及与世界的隔离之下,自成一番韵味。

相较于中国的长远历史,欧洲古典舞虽未及其深远悠长,但其发长迅速,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特点。

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欧洲的古典舞剧统称为芭蕾,是一种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戏剧、舞台美术等艺术艺术形式的舞蹈品种。

由于其表演技术上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舞鞋并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又俗称为“足尖舞”。

一、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起源上的异同(一)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起源中相似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

(二)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背景与发展上的不同中国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

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定名,是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后得到舞蹈界人士认同并广为流传,最后被确定。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形式。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多样的风格;而西方舞蹈则以现代舞和芭蕾舞为代表,注重技巧和表现力。

本文将对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进行概述,探究两者之间的特点和差异。

一、中国舞蹈的特点中国舞蹈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注重舞蹈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

它深受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舞蹈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舞蹈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等。

1. 古典舞古典舞是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古代宫廷舞为基础,经历了演变和发展。

古典舞注重形体美和舞姿的柔美流畅,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巧。

古典舞作品通常讲述着古代文学和历史故事,通过优美的舞姿和表情,传递着深沉的情感。

2. 民间舞民间舞是中国舞蹈的另一重要门类,它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独特风格和文化特点。

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多民族的特点赋予了民间舞蹈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

民间舞通常以欢庆、祝福和劳动等为主题,舞者们通过快速的身体动作和灵活的舞姿展现出活力与激情。

3. 现代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舞蹈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舞作为一种新兴的舞蹈形式,与传统舞蹈有所不同。

现代舞舞蹈风格多样,注重舞者的表达个性和情感,突破了传统舞蹈的束缚,更加强调自由和创新。

二、西方舞蹈的特点西方舞蹈以芭蕾舞和现代舞为主要表现形式。

芭蕾舞源自意大利,经过法国的发展和完善,成为西方舞蹈的代表之一。

现代舞则是20世纪诞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舞蹈形式。

1. 芭蕾舞芭蕾舞是西方舞蹈的经典之作,它追求舞者的高超技巧、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舞姿。

芭蕾舞的特点是力量、柔韧性和优雅的结合。

舞者在芭蕾舞中通过各种舞步和身体动作来演绎剧情和表达情感。

芭蕾舞作品通常以经典文学和音乐作为创作基础,舞台设计和服装也注重细节和美感。

2. 现代舞现代舞是西方舞蹈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它在20世纪不断兴起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欧洲和中国的传统舞蹈:舞蹈艺术的对比

欧洲和中国的传统舞蹈:舞蹈艺术的对比

欧洲和中国的传统舞蹈:舞蹈艺术的对比当谈到舞蹈艺术时,欧洲和中国都有着丰富的传统舞蹈文化。

这两个地区的舞蹈风格和表现形式都有独特之处,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特点。

本文将比较欧洲和中国的传统舞蹈,探讨它们在艺术形式、舞蹈动作和文化内涵方面的异同。

一、艺术形式欧洲传统舞蹈的形式多样,包括芭蕾舞、华尔兹、探戈等。

芭蕾舞是欧洲最富盛名的舞蹈形式之一,它注重舞者的优雅和技巧。

华尔兹则是一种浪漫的舞蹈,以旋转的舞步和恰到好处的亲密接触为特点。

探戈则强调舞者间的激情和紧张氛围。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舞蹈更加多样且富有象征意义。

中国舞有独特的舞蹈动作和扇子、鼓、龙凤等道具的运用。

其中,古典舞注重表现传统文化和优雅美感,民间舞则更加富有活力和欢快感。

二、舞蹈动作欧洲传统舞蹈注重舞者身体的协调和技术性的表演。

芭蕾舞中的脚尖舞步、高挑跳跃以及独特的姿势都要求舞者具备出色的技巧和灵活性。

华尔兹则强调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和舞步的连贯性。

中国传统舞蹈注重整体的和谐和舞蹈动作的表达力。

舞者身法的柔和和优美是中国舞的重要特点,如旋转、扭动和跳跃等动作常常用于表现故事情节或情感表达。

同时,中国舞蹈也注重手势和面部表情的运用,以传递更加细腻的情感。

三、文化内涵欧洲传统舞蹈与其所在地域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芭蕾舞起源于法国,展现了浪漫与优雅的氛围;华尔兹作为奥地利的国舞,代表了其宫廷文化的典雅与庄重;探戈则融合了西班牙的激情与力量。

中国传统舞蹈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强调天人合一和阴阳平衡的思想。

古典舞中的仪态和身段,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庄重与尊贵。

民间舞则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节庆活动,既有欢乐和祝福的表达,也有对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歌颂。

四、艺术交流与融合欧洲和中国的传统舞蹈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对方文化的影响和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舞蹈艺术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例如,在中国,芭蕾舞作为一种受到欢迎的舞蹈形式,已经融入了中国的舞台文化。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

关于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的概述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是两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的舞蹈形式。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特点和表演风格等方面对中国舞蹈和西方舞蹈进行比较。

中国舞蹈源远流长,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舞蹈注重舞者的身体姿势、手势和面部表情,传承了悠久的传统和民族特色。

中国舞蹈发展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古代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随后逐渐发展为一门系统的艺术。

中国舞蹈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表达舞者的内心情感。

通过身体的动作和面部的表情,舞者可以表达出悲喜哀乐等各种情感,展现独特的内涵和情感世界。

中国舞蹈也注重舞者的肢体美和姿势的优雅,强调优美和柔和的舞姿。

此外,中国舞蹈还注重刻画角色的性格和社会地位,通过动作和服饰的选择来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

在表演风格方面,中国舞蹈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和和谐美。

舞蹈编排追求整体的和谐感,强调舞者之间的协调和互动。

在舞蹈剧目选择上,中国舞蹈注重讲述故事和传递信息。

它往往基于中国历史、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以及表达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中国舞蹈非常注重舞者的技巧训练和身体控制能力,在舞台上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形态。

相比之下,西方舞蹈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发展历史。

西方舞蹈起源于古希腊,受到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影响。

它注重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

西方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如芭蕾舞、现代舞和爵士舞等。

西方舞蹈的特点之一是强调舞者的技巧和身体能力。

它注重舞者的灵活性、力量和舞姿的精确性。

西方舞蹈的技巧训练非常严谨,需要舞者掌握各种舞蹈技巧和动作,如转和跳等。

西方舞蹈还注重舞蹈编排的创新性和实验性,舞者以自由的形式和风格呈现舞台上的表演。

在表演风格上,西方舞蹈更加注重个体的表达和创造性。

舞者在舞台上可以展现个人的魅力和表演技巧,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个性。

西方舞蹈的剧目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可以涵盖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风格和主题。

西方舞蹈在舞蹈形式上也更加多样,包括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民间舞和街舞等。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中西方古典舞是世界上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它们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就中西方古典舞的异同展开分析,并从舞蹈技巧、主题和精神内涵等方面进行对比。

首先,从舞蹈技巧方面看,中西方古典舞在舞蹈动作、技巧和表现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中古舞注重柔和、流畅和舒展的身体动作,追求舞蹈者表现自然和谐的美感。

舞者的体态和动作都强调内在的平衡和身心的协调。

而西方古典舞则更加注重力量和技巧的展现,强调舞者的力量和身体的控制。

西方古典舞动作更加锐利和动感,要求舞者有强大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出色的转体技术。

两者在舞蹈技巧上的差异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来。

其次,从主题方面看,中西方古典舞的主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古舞的主题大多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富有浓厚的宗教和神话色彩。

舞者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崇拜,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西方古典舞的主题较为多样化,可以涵盖从古典文学到现代社会的各种题材。

舞者可以通过古典舞的形式,表达出对爱情、战争、欢乐等不同情感和主题的追求和表达。

最后,从精神内涵方面看,中西方古典舞的精神追求也有所不同。

中古舞注重的是舞蹈者的心灵境界和情感表达,追求的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境界。

舞者通过协调身心的动作和表情,传递出一种平和、宁静和谦虚的精神内涵。

而西方古典舞强调个人的表现力和舞技的优秀程度,更加注重舞蹈技艺的独特性和出色的呈现效果。

舞者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个人才华和魅力,力求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

综合上述,中西方古典舞在舞蹈技巧、主题和精神内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中古舞注重柔和、流畅和舒展的舞蹈动作,主题多源于古代文学和民间传说,追求内在的平衡和身心的协调,强调心灵境界和情感表达。

而西方古典舞更加注重力量、技巧和转体动作的展现,主题多样化,追求个人表现力和舞蹈技艺的优秀程度。

每一种舞蹈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之美,这也正是中西方古典舞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欢迎和认可的原因之一。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全文)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全文)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全文)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舞蹈形式,它们独具的特点、独具的魅力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差异。

既然二者在字面上都被冠以“古典”二字。

那么什么是“古典”?“古典”在它们分别的历史演变中有何寓意?就成了我今天探讨这个问题的起点,亦是思维展开的基点。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动作原理之间的比较(一)就“运动人体”的重心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高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低的。

古典芭蕾舞者的身体重心保持最高位置,稳定面小,有天平的平衡感觉,使动作感觉自由灵巧、轻盈飘逸,突出了立体效果,并有表现动作的特质。

中国古典舞动作重心则多降低,体重多落于脚跟,有表现平衡的特质,两脚一虚一实,一轻一重。

(二)就“运动人体”的轨迹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从内到外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从外到内的。

古典芭蕾技术中动作感觉是离心的、星射的,力量发自躯体的中心,由中心外展开至肩部、上臂、下臂、手部、指尖,然后继续延伸至远方;下肢从躯体中心至胯部、大腿、小腿、足部、脚尖,然后钻入地心或穿透空气。

(三)就“运动人体”的态势而言,西方古典芭蕾是开、绷、直、立,而中国古典舞是拧、倾、圆、曲。

其实,不论是西方古典芭蕾还是中国古典舞都是对“运动人体”的审美开发,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审美需求下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观察的。

二、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表现和之间的比较(一)就“运动人体”的表现而言,西方古典芭蕾示形而中国古典舞示意。

西方所有的舞蹈动作与姿势基本上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由舞蹈的不同需要和舞者所赋予的,尤其是西方古典芭蕾中的双人舞托举,惊人的技巧多于传情。

中国古典舞动作虽然也示形,但以示意为主。

“意”是动作所传达出的意味。

动作均是“以意领形”“动以示意”,并且每一个舞蹈动作均有其表现的意义。

(二)就“运动人体”的追求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主外,中国古典舞主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舞蹈简要对比——观《天鹅之死》和《千手观音》有感
031120329 赵星晨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作为一种人的内在生命力外化为人体的有节律的动态的造型艺术,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的冲动的需要。

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舞蹈艺术反映和表现生活的美学原则有:感物而动、直抒胸臆;缘物寄情、托物言志;它能够将生活中人们的真实感受通过肢体的有韵律的运动表现出来,同时他又是一个时代,一个文化领域表现自己特色的独特方式。

舞蹈的艺术特性: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戏剧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性和造型性的直观的动态的舞蹈形象,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中艺术。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传统和理念,这也使得世界上的各种舞蹈大相径庭,诠释着完全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理念。

当然,区域相距越远,舞蹈的风格、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就越大,其中在历史的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东西方大主要派别,其中中国舞蹈又是东方舞蹈中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一个派系,因此,研究中西方舞蹈的差异对于探究中西方文化理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以《天鹅之死》和《千手观音》这两部作品作简要对比,扼要说明中西方舞蹈的各自特色。

《天鹅之死》是一部极具俄罗斯特色芭蕾舞剧,全剧表现了一只垂死挣扎的天鹅的情态,极富有表现力,使人仿佛真实得感受到了天鹅在垂死之际的迷茫和无助。

这部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部十分注重炫耀超难技术的芭蕾舞剧,它在演员的高难技巧方面的要求显然不及《天鹅湖》,《胡桃夹子》等其他剧目那么高,但是这部剧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在表现力和情感的诠释上的巨大成功。

在那略显衰颓的动作中,人们感受到了天鹅的在死亡之际的巨大伤感,由此激发出了观众的悲悯和怜惜的情感,将人们完全的融入了整部剧的情感世界中。

应当注意到,作为经典的西方芭蕾舞剧,天鹅之死依旧保持了西方舞蹈中的很多特色,比如注重下肢的技术表现,与交响乐的有机结合等等,这些都是传统中国古典舞所不具备的特质。

另外,可以看到这部舞剧最终以天鹅的黯然死去结尾,使人最终沉浸在些许悲痛与不舍之中,这也和中国古典的舞蹈作品有很大区别。

中国传统舞蹈作品在叙事时总习惯以美满的结局结束全剧,这样有利于情感的升华与舞蹈感染力的增强,而《天鹅之死》
却恰恰相反,它以一个黯然消沉的结尾结束整场舞剧,虽然显得没那么热烈而独有激情,但是这样的结尾却照样可以使人们心潮澎湃,达到升华全剧情感的作用。

所以说,天鹅之死是一部有自身鲜明特色的优秀芭蕾舞剧。

作为中国当代舞蹈的杰出代表,《千手观音》同样给人以很多的思考与感受。

21个聋哑人用他们“至善”、“至美”、“至纯”的表演感染了无数观众,他们的汗水,他们的努力幻化成这世界上最美的观音,他们的善良,他们的乐观,幻化成这世界上最慈悲的观音,他们就是“千手观音”。

无声的世界诞生了高尚的灵魂。

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她们对于生命的讴歌。

在他们曼妙妩媚的舞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美。

也不难想象这舞台背后,她们付出了多少艰辛,但在采访中,他们却显得那么快乐。

看到她们眼中的点点亮光,我想在他们的世界中一样有音乐,鲜花,阳光,和一切美好的东西。

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们用自己的音乐的独特鉴解、以自己的形式演绎着最美的舞蹈。

她们不仅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所有人。

最后,对于舞蹈鉴赏这门课程,我认为它很有效地拓展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视野,也是我们的艺术涵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它使我对舞蹈的认知更近了一步,也使我对舞蹈的兴趣大大增强,可以说这门课是使我们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艺术欣赏水平的很好的窗口。

但我更希望,这门课的重点可以向国标舞等符合现代人生活实际要求的方面倾斜一点,使我们可以在以后的社会交际中更胜一筹。

注:正文第二段“舞蹈艺术反映和……特色的独特方式”摘自百度搜索结果《舞蹈概论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