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油气田开发审批稿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部关于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生态环境部关于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3.09.21•【文号】环审〔2023〕100号•【施行日期】2023.09.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关于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3〕100号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申请审批〈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中海油安〔2023〕344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拟在渤中19-2油田新建1座中心平台(BZ19-2 CEPE),并建设长为64米的栈桥(含输油、输气、输水管线等)连接已有BZ19-6 WHPA平台。

新建4座无人井口平台(BZ19-2 WHPA/B/C/D),采用注水方式开发,先期共钻井79口(生产井45口、注水井34口),预留井共21口,其中BZ19-2 WHPA平台先期钻井24口(生产井14口、注水井10口),预留井4口;BZ19-2 WHPB平台先期钻井25口(生产井15口、注水井10口),预留井3口;BZ19-2 WHPC平台先期钻井20口(生产井10口、注水井10口),预留井8口;BZ19-2 WHPD平台先期钻井10口(生产井6口、注水井4口),预留井6口。

共铺设海底混输管道4条、注水管道4条、海底电缆4条,其中BZ19-2 WHPC平台与BZ19-2 WHPA平台间铺设海底混输管道、注水管道、海底电缆各1条,长度均约为6.3千米;BZ19-2 WHPB平台与BZ19-2 WHPA平台间铺设海底混输管道、注水管道、海底电缆各1条,长度均约为4.6千米;BZ19-2 WHPA平台与BZ19-2 CEPE平台间铺设海底混输管道、注水管道、海底电缆各1条,长度均约为3.5千米;BZ19-2 WHPD平台与BZ19-2 CEPE平台间铺设海底混输管道、注水管道、海底电缆各1条,长度均约为2.8千米。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注册流程开采审批手续审批流程指导文件(资料汇编)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注册流程开采审批手续审批流程指导文件(资料汇编)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注册流程开采审批手续审批流程指导文件(资料汇编)1.填写注册申请表:企业需要填写相关的注册申请表,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3.审核和评估:注册机构会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评估,确认企业的资质和合规性。

4.缴纳注册费用: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缴纳注册费用,注册机构会在审核通过后通知企业缴纳相应费用。

5.注册登记:企业完成注册费用的缴纳后,注册机构会进行注册登记,颁发企业注册证书和营业执照。

1.预审申请:企业向相关部门提出开采申请,包括勘探许可申请和开发许可申请。

2.专家评审:相关部门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的申请进行评估和审查,评估项目的勘探和开采技术、环境保护措施等情况。

3.审批机关评估:审批机关会根据专家评审的结果,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最终的审批决策。

4.发放许可证:审批机关决定通过申请后,会向企业发放许可证,允许企业进行石油天然气开采。

审批流程指导文件一般由相关行政部门或石油天然气管理机构制定,目的是规范和指导企业的审批手续和流程。

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文件会列出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以供企业参考。

2.申请材料清单:文件会明确列出申请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必要申请材料清单,帮助企业进行申请准备。

3.审批流程和时间要求:文件会详细说明审批流程和每个环节的时间要求,帮助企业了解整个审批过程。

4.相关注意事项和要求:文件会列出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例如环境保护措施、勘探和开采技术规范等,帮助企业做好相应的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注册流程、审批手续和审批流程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在进行注册和开采申请时应根据当地的规定进行具体操作。

《海洋石油》投稿指南

《海洋石油》投稿指南

( 2 )本 刊除 印 刷 版外 ,还 被 相关 数据 库 收 录 。 刊 出后 即按有关规定付给稿酬 ,并赠送 当期期 _ 『 1 j 。
( 3 )联 系 方 式 :
E— ma i l :h y s y @2 6 3 . n e t
用 阿 拉 伯数 字 标 注 ,如 “ 1 ” 、“ 1 . 1 ” 、“ 1 . 1 . 1 ” ,章 与 条均 左顶 格 。 结论 :是对 研究 的总结 ,包括 对方法 技 术和结 果 的归纳 ( 不 是简单 的重 复 ) ,指 明该研究解 决 了那 些 问题 、存在不足 、改进方 向、应用前 景、优越 之处 、 独到之处 等。
油藏’ r程、油气储运 、实验 与测试等 方而 的新 理论 、 新方 法、新 技术和最新科研 、生产成果 。
2 来稿 要 求
来 稿要求 论 点 明确 ,文 宁简 练 ,数据 可靠 ,章 节清楚 ,文章字数一般控制 在 5 0 0 0~ 6 0 0 0字 ( 包括

表 和摘要 ) 。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 商城路 1 2 2 5
邮政编码 :2 0 0 1 2 0
联 系 电话 :( 0 2 1 )2 0 8 9 6 3 5 5
传真 :( 0 2 1 )6 8 7 6 9 6 7 1
网址 :h t t p : / / h y s y . s h o p c . c o m. c r l 《 海 洋 石 油 》编 辑 部
( 8 )引用 他人 观点或 成 果,应按 先后顺 序在 引 用处用上标标 m序号 ,并 在文后列 l 叶 J 参考文献 ,引用 内: 标注于本页页底 。按本刊规定 ,每篇论文引用 参 考 文献不少于 5篇 ,且其 中至少有 1 ~2 篇 外参考

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流程

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流程

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流程1.项目申请人向主管部门提交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申请材料。

The project applicant submits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 for the oil and gas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the supervising department.2.主管部门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The supervising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conductinga preliminary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materials.3.若初步审查合格,主管部门将召集相关部门进行项目论证和评审。

If the preliminary review is satisfactory, the supervising department will convene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conduct project demonstration and review.4.相关部门进行项目论证和评审,就项目的技术、经济等方面展开讨论。

Relevant departments conduct project demonstration and review, discussing technic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ject.5.论证和评审结果将作为审批决策的重要依据。

The results of the demonstration and review will serve as important basis for approval decision-making.6.主管部门根据论证和评审结果,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

The supervising department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projec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demonstration and review.7.若综合评估通过,主管部门将批准项目立项。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在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海上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已成为当今能源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转向海洋深处寻找新的能源来源。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之一。

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旨在解决海底水深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安全地开采天然气的问题。

这对于海洋工程师和石油公司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他们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

首先,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中,深水开发技术是关键。

深水开采是指在水深超过500米的海域进行油气开采。

为了实现深水开采,石油公司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来处理深水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海底流体温度和压力的改变,以及海洋环境对设备和管道的影响。

在深水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钻井设备、生产平台、管道输送等技术,以确保油气能够从海底成功开采上来。

其次,探明天然气储量是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上天然气开采需要事先确定合适的开采区域,这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探和海洋地质调查。

石油公司通过使用船舶、潜水器等工具进行勘探,结合地质数据和测量结果,确定潜在的天然气矿藏。

在深水开采中,由于水深较大,地质勘探和采样变得更加困难,然而探明储量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开采工作至关重要。

此外,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还需要解决海底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由于离岸环境的恶劣性质,海底设备需要经受高压、低温、海洋腐蚀等多重挑战。

因此,研发和应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设计可靠的设备结构和工艺,以及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都是确保海上天然气开采的关键要素之一。

同时,加强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能力,以防范潜在的事故和灾害,也是十分重要的。

最后,超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技术探索需要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

石油公司和海洋工程师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遵守环保法规,努力减少环境污染。

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经验总结

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经验总结

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经验总结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海上天然气开采作为一项重要的能源开发方式,对于满足能源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深水油气田的开发,其技术和经验总结更加关键和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对深水油气田开发中的海上天然气开采经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海上天然气开采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和环境因素。

深水油气田往往位于海底较深的地方,这对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深水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海底井控技术,如采用具有自稳能力的油气生产设备,保证安全稳定地从深水区开采天然气。

与此同时,海洋环境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在深水油气田中,海洋环境的变化较为剧烈,例如海浪、海流等,对设备和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因此,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应该对海洋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生产设备和管道的正常运行。

其次,在海上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油气田地质条件的特点需要被充分考虑。

深水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往往复杂多变,地形多样,这对油气勘探和开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开发者需要利用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如地震勘探技术,获取准确的地质数据,以便更好地评估油气的储量和地质构造。

此外,在海上天然气开采中,由于深水油气田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须加强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应对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钻井挑战。

通过充分了解油气田地质特征,并采取针对性的开采策略和技术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发深水油气田的天然气资源。

第三,深水油气田开发中海上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深水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天气变化、意外事故等,这些都可能对生产设备和人员带来危险。

因此,开采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紧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另外,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增强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措施。

最后,为了更好地开发深水油气田的天然气资源,合理利用能源和控制环境污染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海上边际油气田开发模式研究

国内海上边际油气田开发模式研究

国内海上边际油气田开发模式研究李长伟1.概述近年来,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边际油气田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中国近海已探明但未开发的多数海上油气田也是边际油气田。

边际油气田是指那些采用常规技术和实施方案不能经济有效地进行开发的油气田,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预定的最低经济指标而可以开发的油气田。

边际油气田开发的关键在于其经济性,而较小的储量、适用技术的缺乏和有无基础设施的依托等是评估其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储量小要求采用简易设施进行开发,而简易设施与常规技术和相关法规的冲突需要发展新的适用技术来解决。

由于海上油气田投资高、操作成本高,因此在同等的地质条件下,海上不能经济有效开发的边际油田相对比陆上要多。

因此研究并促成中国海域的边际油气田的开发,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是保证原油产量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

2.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模式采用什么样的简易设施是由边际油气田的总体开发模式来决定的。

实际上,海上边际油气田的总体开发模式有多种形式,尤其从浅水到深水、从固定平台到浮式平台,开发方案和平台型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任何油气田的开发都会围绕着其经济性、安全性和操作性来确定总体开发模式。

目前边际油气田的总体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可依托模式和无依托封闭模式。

可依托模式是指距现有油气田设施较近,并利用现有设施进行开发的模式,反之为无依托封闭模式。

典型的可依托模式为“三个一”模式,即“一条海底管线+一条海底电缆+一座简易平台”。

无依托封闭模式要求具有自储油的功能,为节省费用,采用可重复利用或可移动式平台设施。

对于距离已开发油气田距离较远、无法依托已开发油气田设施的、孤立的小型边际油气田,可以采用可移动式的,集生产、动力、储油、外输、生活为一体的小型生产装置的开发模式。

3.国内海上边际油田的基本状况经对国内海上原油储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约1/3为在生产油田,还有约1/3为在评价和在建设油田,另有1/3为待评价油田或构造。

这1/3的待评价油田或构造作为难以经济有效开发的地下资源,构成了中国近海油气田开发所表3-1 中海油地质储量构成3.1 简易平台采用简易平台技术是国内开发边际油田的有效手段之一。

海洋工程申请与审批流程设计

海洋工程申请与审批流程设计

海洋工程申请与审批流程设计一、引言海洋工程是指在海洋环境中进行的各类工程项目,包括海底油气开发、海底管道建设、海洋能源开发、港口建设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海洋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涉及到国家重要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海洋工程的申请与审批流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海洋工程申请与审批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套高效、科学、合理的流程设计方案。

二、问题分析2.1 海洋资源保护问题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面积和丰富资源的国家,我国拥有丰富的沿岸和近岸水域资源。

然而,在开展海洋工程项目时,必须考虑到对于这些宝贵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因此,在制定申请与审批流程时必须考虑到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2 海洋安全问题由于我国沿海地区重要海洋工程项目众多,因此在申请与审批流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对于海洋安全的保护。

海洋工程项目可能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包括船舶与设备的安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以及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对于这些问题的合理管控。

2.3 海洋工程项目审批周期长、效率低问题过长的审批周期和低效率是当前海洋工程申请与审批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环节,导致整个流程时间拖延,影响了项目开展进度和效益。

三、流程设计3.1 流程目标在制定申请与审批流程时,首先需要明确流程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优化流程设计来实现以下目标:1) 确保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2) 提高海洋工程项目申请与审批效率;3) 加强对于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4) 提高整个审批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

3.2 流程设计3.2.1 流程概述海洋工程申请与审批流程主要包括申请阶段、初审阶段、综合审批阶段、环境评估阶段和最终批复阶段。

3.2.2 流程详细设计1) 申请阶段1.1 项目方提交海洋工程项目申请书,包括项目概述、技术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1.2 海洋主管部门对于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保材料齐全;1.3 初步审核通过后,进入初审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油气田开发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中国海洋油气田开发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现状
中国近海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已发现7个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60多个含油、气构造,已评价证实的油、气田30个,石油资源量8亿多吨,天然气1300多亿立方米。

其中,石油储量上亿吨的有绥中36—1(2亿吨),埕岛(1.4亿吨),流花11—1(1.2亿吨),崖城13—1气田储量800—1000亿立方米。

按照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石油资源评价结果,中国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资源量为16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

而当时中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上述中国海洋的油气资源中,70%又蕴藏于深海区域。

近海油气勘探开发
自2005年来,我国近海油气开采勘探进入高速高效发展时期。

尽管勘探工作一度遭遇了挫折,但长期的研究和勘探实践均表明中国近海盆地仍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因此,我们转变了勘探思路, 首先鼓励全体人员坚定在中国近海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信心,并以此为指导思想, 加大了勘探的投入, 狠抓了基础研究和区域评价, 通过科学策和合理部署, 依靠认识创新和技术进步, 勘探工作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并取得了显着成效。

2005 年以来, 共发现了 20余个大中型气田, 储量发现迅速走出了低谷, 并自2007年以来达到并屡创历史新高, 步入了高速、高效发展的历史时期, 实现了中国近海勘探的再次腾飞。

其中, 渤海海域以大面积精细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 通过区域研究, 对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特征的全面再认识促成了储量发现的新高峰; 南海东部的自营原油勘探获得了恩平凹陷和白云东洼的历史性突破, 有望首次建立自营的独立生产装置; 南海西部的天然气
勘探也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以来, 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不但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 步入“上半年拿储量,下半年拓展新区”的良性循环; 同时, 基于扎实的基础研究, 在大幅度增加工作量的情况下, 保持了较高的商业成功率, 原油和天然气勘探齐头并进, 各个海域全面开花。

近来, 中国近海累计发现了2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 新增原油地质储量近20亿m3, 天然气近 5 000 亿 m3。

我们在渤海海域发现一大批大中型优质油气田, 逐渐改善了以往稠油为主的储量结构; 中国近海的成熟区勘探不断获得新的发现, 确保了油田高产、稳产; 勘探新区新领域不断拓展, 揭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深水勘探继荔湾3- 1重大突破后, 喜获千亿立方米大气田。

渤海发现一批大中型优质油气田, 逐渐改善了储量结构。

近年来, 在渤海地区全面覆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 我们着重加强了区域研究,创新了地质认识,转变了勘探思路, 新发现一批大中型高产优质油气藏, 新增石油地质储量近14亿m3, 其中稠油仅占其中 20%, 改变了过去以稠油为主的储量结构, 并有效地提高了整体产能。

可见前些年,我国在近海油气田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绝大多数在浅海,我国在深海油气田开发上遇到了重重难关。

深海油气田开发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资源消耗的递增和陆地原油开采速度的加快,海洋领域内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新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原油的勘探由陆地转移到海洋中。

“到2020年,中国将具备深海油气田的完全独立开采能力。

”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首席专家张大刚这样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

他说,中国南海油气田开采在探勘装备方面已经具备实力,目前主要是攻克深水区开采难题。

技术上的成熟将为中国在南海油气田开采打下基础。

2015年30日,张大刚在2015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做了题为“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进展及远景”的主题报告。

会后,他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专
访。

他表示:“中国在南海开发油气田如果可以早起步10年,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就不会是如今相对落后的现状。

海洋技术不是一天能够发展起来的。

”张大刚还说,从本世纪初,中国“三桶油”才开始在南海进行深水油气田的开发。

技术、资金以及国家导向是开发起步晚的主要原因。

为了不落后,只能看着自己深海域的油气田被周边国家开采,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深海石油勘探计划,根据我国海洋石油2015年远景规划,在未来5年内,我国将有30多个油田待开发,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或改装10多艘FPSO,同时,采油平台的导管架、采油平台的各种配套设备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加大,海洋石油工程行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9日中国启用的第六代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开钻水域在中国南海水域距香港东南320公里处,开钻井深1500米。

“海洋石油981”2008年开工建造,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达1万米,平台自重超过3万吨。

从船底到井架顶高度为137米,相当于45层楼高。

“中国海洋石油981”是世界上首次按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能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

“981”还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如首次在船体关键部位系统地安装了传感器监测系统;首次采用了最先进的本质安全型水下防喷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自动关闭井口,能有效防止类似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发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位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就“海洋石油981”的技术水平而言,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深海油田勘探能力上已非常靠近。

但在深海钻探经验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差距还很大。

目前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的海上油田水深普遍小于300米,大于300米水深的油气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

建议
1.加大装备投入:要解决海洋油气开发面临的难题,必须有高技术和高额资金的投入,加强装备的研制工作,制定符合国家“立足国内”、“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

2.加大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加强科技创新,就要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海洋油气开发提供人才保障。

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海洋油气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

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海洋油气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3.专有技术获取:为了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项目。

总结
中国海油和世界能源工业的发展,为海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巨大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海洋油气田开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大的责任,加快中国海洋油气田开发是保证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 1] 龚再升:中国近海大油气田[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 2] 邱中建、龚再升:中国油气勘探第四卷:近海油气区[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 3] 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编委会:当代中国石油工业1986- 2005(上卷 ) [M ]。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 4] 张大刚:《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进展及远景》报告。

《环球时报》,2015。

[ 5] 朱伟林:中国近海油气勘探进展 [ J]。

中国工程科学,2010。

[ 6] 张位平:中国海洋石油发展回顾与思考[M ]。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