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常用方歌讲解学习
中医妇科常用方歌,方解

血府逐瘀汤【方剂歌诀】: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
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配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
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四物汤【方剂歌诀】: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方解】: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配方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使用方法】: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
功效:补血调血。
【功效和作用】: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临床应用】:1.本方证兼见气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中医妇科学源远流长,其中的方歌更是凝聚了历代医家的智慧与经验。
方歌以其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成为中医传承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配。
补血调血基础方,妇女诸疾常相随。
熟地滋阴补血好,当归养血又调经。
白芍柔肝能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血。
月经不调皆可用,血虚血瘀功效奇。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比例奇。
补气生血代表方,产后血虚最相宜。
黄芪补气力量宏,当归补血又和营。
气血互生互依存,身热面赤此方医。
“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心脾两虚气血亏,怔忡健忘失眠宜。
崩漏便血皆能治,养血安神效力奇。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柴胡疏肝解郁妙,白芍养血柔肝好。
白术茯苓健脾湿,薄荷生姜散郁热。
“固冲汤”内用术芪,龙牡萸芍茜草施。
海螵蛸倍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益气健脾固冲任,止血调经效力持。
“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
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补脾疏肝化湿浊,带下清稀自能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炮干姜。
养血祛瘀功偏擅,恶露不行腹痛康。
当归养血活血佳,川芎活血行气血。
桃仁活血祛瘀滞,炮姜温经散寒邪。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温经散寒又养血,调经止痛治漏崩。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
补肾安胎功效著,预防流产是良医。
“两地汤”内用生地,地骨皮与麦冬齐。
玄参阿胶白芍配,滋阴清热调经宜。
“安冲汤”中芪术龙,牡蛎海螵茜草同。
生地白芍续断配,益气固冲治漏红。
“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
补肾清热祛湿浊,带下黄稠自可遏。
这些方歌不仅有助于记忆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更能在临床实践中快速指导用药。
中医妇科学的方歌是中医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保障妇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要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歌,并非简单的背诵就可以。
需要深入理解方剂的组方原理、药物的性味归经,以及适应病症的特点。
中医妇科常用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第一节月经病阳证一、月经先期1、补中益气、举元煎歌诀: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四君子祛茯苓加黄芪升麻)2、固阴煎《景岳全书》方歌:《景岳全书》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甘;菟丝五味一并加,益肾固冲经血安。
3、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歌诀:水火太旺清经散,青蒿黄柏熟地丹;白芍茯苓地骨皮,先期量多服之安。
4、两地汤《傅青主女科》歌诀:两地生地地骨皮,冬元胶芍共成剂,水亏火旺冲不固,先期量少常适宜.5、加味逍遥散二、月经过多6、安冲汤《衷中参西》(实为固冲汤或举元煎加减)歌诀:安冲汤用芪术芍,螵蛸龙牡收涩好,地黄续断茜草根,坚固冲任疗效高.7、保阴煎《景岳全书》(实为两地汤与清经散加减)歌诀:保阴煎中两地芍,芩柏续断草山药;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高。
8、桃红四物汤三、经期延长9、举元煎《景岳全书》(上附)10、清血养阴汤《妇科临床手册》歌诀:清血养阴生地丹,柏芍玄贞墨旱莲;养阴清热又凉血,虚热扰乱经血安。
11、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歌诀:傅山清肝止淋汤,归芍胶枣生地黄,柏丹香附膝黑豆,肝经湿热血淋康。
13、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就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甘草知母地骨皮,肾阴亏虚间血宜.14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上附)15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歌诀:逐瘀止血地归桃,黄丹龟板壳赤芍;瘀血须破阴宜养,逐瘀养阴两相照. 五、崩漏16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歌诀:固冲君药山茱萸,龙牡为臣白术芪,白芍海蛸五味子,棕榈茜草不留瘀。
17、固本止崩汤:歌诀:固本止崩熟地黄,参术归芪与黑姜;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保安康。
18、育阴汤《百灵妇科》歌诀:熟地山药山茱萸,白芍阿胶炒地榆,龟板牡蛎海螵蛸,续断寄生养阴齐。
19、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歌诀:清热固经栀芩榆,生地地骨藕节榈;龟板牡蛎阿胶草,经血淋漓此方与.20、上下相资汤加减歌诀:上下相资归地参,麦冬五味沙元参,玉竹牛膝车前子,虚热崩漏此养阴。
中医妇科学重点章节方歌

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1.1.气虚型1.1.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心脾两虚者,方用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1.1.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1.2血热型1.2.1阴虚血热证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先期经少两地汤,玄麦地骨生地襄更配阿胶与白芍,阴虚血热此方良1.2.2阳盛血热证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清经散清经散中用白芍,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清火经自调1.2.3肝郁血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栀去姜薄2.月经后期2.1肾虚型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2.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人参养荣汤四君四物加枣姜,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2.3血寒型2.3.1虚寒证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大营煎大小二营景岳煎,熟地枸杞归草餐大营杜仲牛膝桂,小营山药白芍添2.3.2实寒证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2.4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乌药汤乌药汤治经后延,气郁腹胀脉象弦量少淤块色红暗,归草木香香附圆2.5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芎归二陈汤二陈汤去乌梅加芎归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3月经先后无定期3.1肾虚型补肾益气,养血调经固阴煎(方见月经先期)3.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
归脾汤(方见月经先期)3.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着4月经过多4.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安冲汤酌加升麻。
安冲汤治月经多,龙牡海螵固血脱术芪地芍气营补,茜草续断水煎喝4.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中医】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1️⃣ 引言:中医妇科学的独特魅力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在女性健康维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方歌,作为中医学习中的重要记忆工具,将复杂的方剂组成、功效及应用以歌诀的形式呈现,既便于记忆又富含深意。
本文旨在梳理中医妇科学中的必背方歌,为学习者提供一份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指南。
2️⃣ 中医妇科学基础方歌精选2.1 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心中。
解析:四物汤是中医妇科调经养血的基础方,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味药组成,主治血虚诸证及月经不调等。
2.2 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
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解析: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以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二者合用,治疗血虚发热及妇人产后血虚发热尤为适宜。
2.3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疏肝解郁又健脾,妇科调经最常用。
解析: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脾虚所致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的经典方剂,通过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达到调经止痛的目的。
3️⃣ 中医妇科特色方歌深入3.1 温经汤温经汤用吴茱萸,归芍芎丹桂姜皮。
参草阿胶半夏麦,调经种子第一方。
解析:温经汤用于治疗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及不孕症,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功效。
3.2 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与车前。
柴胡山药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珍。
解析:完带汤是治疗脾虚带下的经典方剂,通过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利湿止带,达到治疗白带量多、色白质稀的目的。
3.3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解析:生化汤是产后常用的化瘀生新方剂,主治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等,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促进产后恢复。
4️⃣ 结语:方歌背后的智慧中医妇科的方歌,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它们背后蕴含着中医理论的精髓与临床实践的智慧。
通过背诵方歌,不仅可以快速掌握方剂的基本组成与应用,还能深入理解中医妇科的辨证施治原则。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妇科调经,古有方歌,传承智慧,历久弥新。
以下为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字里行间,皆含医者仁心,愿读者细细品味,铭记于心。
一、四物汤四物汤中补血良,当归川芎白芍良。
养血调经功独擅,久服可令血气旺。
二、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中妙,黄芪当归配伍妙。
补血生血功卓越,经血不足症易消。
三、生化汤生化汤中养血宜,当归川芎配桃仁。
产后血虚寒腹痛,此汤温养可安宁。
四、八珍汤八珍汤中补气血,四物八君共相宜。
气血两虚诸症见,八珍调补最为宜。
五、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名扬,气血双补功效长。
阴阳并调体康健,久服身体强如壮。
六、参芪四物汤参芪四物汤名扬,补气养血功效强。
气血两虚宜此方,久服身体强如虎。
七、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中珍,黄芪人参甘草匀。
升阳举陷功卓越,脾胃虚弱宜此方。
八、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调经,丹皮桃仁芍药寻。
妇人瘀血块腹痛,此丸温经效如神。
九、生化丸生化丸中补养血,当归川芎配桃仁。
产后血虚寒腹痛,此丸温养可安宁。
十、安神定志丸安神定志丸中珍,远志茯苓菖蒲仁。
心神不宁失眠症,此丸安神最宜人。
十一、逍遥散逍遥散中调肝脾,柴胡当归白芍齐。
肝郁脾虚诸症解,疏肝解郁功独擅。
十二、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丹中珍,黄芩黄连滑石仁。
湿热下注诸症除,清热解毒功效神。
十三、养血安神丸养血安神丸中珍,当归远志酸枣仁。
心神不宁失眠症,此丸安神最为宜。
十四、养血和营丸养血和营丸中珍,当归白芍熟地黄。
养血调经功效好,久服身体康如常。
十五、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中珍,当归黄芪白芍寻。
妇科调经功卓越,久服身体康健身。
方歌虽短,意蕴深长。
中医妇科学之精髓,尽在此歌。
愿读者牢记于心,传承发扬,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中医妇科方歌

中医妇科方歌1️⃣ 中医妇科方歌概述中医妇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承载着千年来的智慧与经验。
方歌,作为中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成为中医妇科医师掌握方剂配伍、运用中药治病的重要工具。
方歌不仅概括了方剂的药物组成、剂量配比,还隐含了方剂的功效主治及适应症,是中医妇科临床实践的宝贵财富。
2️⃣ 中医妇科经典方歌精选2.1 逍遥散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疏肝解郁又养血,妇科调经第一方。
”逍遥散是中医妇科常用的疏肝解郁、养血调经方剂,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
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茯苓、白术健脾利湿,甘草调和诸药,生姜、薄荷助柴胡疏肝散郁。
2.2 温经汤方歌“温经汤用吴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桂桂枝,暖宫调经功效宏。
”温经汤是治疗宫寒血瘀型月经不调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调经的作用。
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川芎、当归、白芍、丹皮养血活血,阿胶补血止血,党参、甘草补气健脾,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全方共奏暖宫调经之效。
2.3 四物汤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其中。
”四物汤被誉为“妇科圣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
地黄滋阴补血,当归补血活血,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气。
四药合用,既能补血,又能调血,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各种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3️⃣ 中医妇科方歌学习与应用学习中医妇科方歌,首先要理解方剂的组成原理及药物功效,通过反复诵读、背诵,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在应用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方歌中的方剂进行加减变化,以达到精准施治的目的。
同时,中医妇科医师还应注重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方歌的应用水平。
此外,中医妇科方歌的学习还需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妇科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妇科方歌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妇科常用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第一节月经病阳证一、月经先期1、补中益气、举元煎歌诀: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四君子祛茯苓加黄芪升麻)2、固阴煎《景岳全书》方歌:《景岳全书》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甘;菟丝五味一并加,益肾固冲经血安。
3、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歌诀:水火太旺清经散,青蒿黄柏熟地丹;白芍茯苓地骨皮,先期量多服之安。
4、两地汤《傅青主女科》歌诀:两地生地地骨皮,冬元胶芍共成剂,水亏火旺冲不固,先期量少常适宜。
5、加味逍遥散二、月经过多6、安冲汤《衷中参西》(实为固冲汤或举元煎加减)歌诀:安冲汤用芪术芍,螵蛸龙牡收涩好,地黄续断茜草根,坚固冲任疗效高。
7、保阴煎《景岳全书》(实为两地汤与清经散加减)歌诀:保阴煎中两地芍,芩柏续断草山药;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高。
8、桃红四物汤三、经期延长9、举元煎《景岳全书》(上附)10、清血养阴汤《妇科临床手册》歌诀:清血养阴生地丹,柏芍玄贞墨旱莲;养阴清热又凉血,虚热扰乱经血安。
11、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歌诀:傅山清肝止淋汤,归芍胶枣生地黄,柏丹香附膝黑豆,肝经湿热血淋康。
13、加减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就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甘草知母地骨皮,肾阴亏虚间血宜。
14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上附)15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歌诀:逐瘀止血地归桃,黄丹龟板壳赤芍;瘀血须破阴宜养,逐瘀养阴两相照。
五、崩漏16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歌诀:固冲君药山茱萸,龙牡为臣白术芪,白芍海蛸五味子,棕榈茜草不留瘀。
17、固本止崩汤:歌诀:固本止崩熟地黄,参术归芪与黑姜;血崩昏暗晕在地,急服此方保安康。
18、育阴汤《百灵妇科》歌诀:熟地山药山茱萸,白芍阿胶炒地榆,龟板牡蛎海螵蛸,续断寄生养阴齐。
19、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歌诀:清热固经栀芩榆,生地地骨藕节榈;龟板牡蛎阿胶草,经血淋漓此方与。
20、上下相资汤加减歌诀:上下相资归地参,麦冬五味沙元参,玉竹牛膝车前子,虚热崩漏此养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贯煎记忆口诀::当地(一贯)杀狗卖金铃(当归、生地、沙参、枸杞、麦冬、川楝子)。
二至丸:旱莲草女贞子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甘草乌梅
二仙汤: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失笑散:失笑灵脂共蒲黄
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八珍汤:地芍归芎参苓术草(四物与四君);再加芪桂即十全
人生养荣汤:十全去川芎,加五味陈皮远志加姜枣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大黄牡丹皮汤:大黄牡丹皮桃仁瓜子芒硝桃红四物汤:四物汤+桃仁、红花
大补元煎: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
小蓟饮子: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香,凉血止血利通淋,焦瘀热血淋康。
小营煎:当归熟地芍药山药枸杞炙甘草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上下相滋汤:熟地山茱萸葳蕤人参元参沙参当归麦冬北五味牛膝车前子
止带方: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乌药汤:乌药香附木香当归甘草(乌药二香当归草)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丹栀逍遥丸(丹皮+栀子+逍遥)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开郁种玉汤: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养精种玉汤:养精种玉女科方,归萸芍药熟地黄,血虚不孕经不调,滋肾养血冲任康
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
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参草芪,当归麦味青陈皮,曲柏葛根苍白术,升麻泽泻姜枣随白虎加人参汤:白虎膏知粳米甘,益气生津人参添
归肾丸:归肾杜仲菟丝杞,苓萸山药归熟地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甘麦大枣汤:炙甘草大麦甘草
生化汤: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平胃散: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艾附暖宫丸: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黄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圣愈汤: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当归身黄芪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流连正治方。
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趣味记忆法:三仁(人)朴(扑)通滑竹夏(下)
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当归补血汤:五分黄芪一当归当归生姜羊肉汤:瘦羊肉当归生姜
当归建中汤:当归建中补血虚,小建中加当归齐,不论男女腹中痛,适证应用效神奇。
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同,主治妊娠腹痛证,疏理肝脾有奇功。
当归四逆散: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栆木通施,血虚受寒四末冷,温行经脉最相宜。
阳和汤: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血府逐瘀汤: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柴胡芎桔牛犀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川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快煎尝
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导赤散: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参,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两地汤: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苍附导痰汤: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寿胎丸: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
肾气丸: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知母、黄柏
参附汤:参附汤=参、附+姜、枣
参苏饮: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沙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固阴煎: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固经丸: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龟芍香附依,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定经汤:傅氏女科定经汤,淮山地芍当归放,柴苓荆芥菟丝子,调补肝肾效力彰。
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引又健脾,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易黄汤: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带下黄白兼腥臭,清热燥湿脾胃妥
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芍归地桂苓均,杜仲牛犀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济生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车前、牛膝
保阴煎:保阴二地芩柏草,山药续断与芍药
胎元饮:景岳全书胎元饮,八珍去芎与茯苓,加入陈皮杜仲炭,补血益气安胎灵
举元煎:举元煎内用参芪,白术升麻炙草宜
香棱丸:香棱丸中用青皮,丁茴木香莪术宜,再入枳壳川楝子,行气导滞痞块移
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桂枝茯苓丸: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红共粉丹;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症块散。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胶艾汤:金匮胶艾四物先,归芍地芎炙草煎,冲任虚损生崩漏,调经止血病可痊
逐瘀止崩汤:归芎七没五灵脂,丹皮丹参炒艾叶,阿胶龙牡乌贼骨
逐瘀止血汤:生地、大黄、赤芍、丹皮、归尾、枳壳、桃仁、龟板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燥实服之消
真武汤:真武苓术附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泰山磐石散:珍去茯苓加黄芪、续断、黄芩、砂仁、糯米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攻效良
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补中虚,小建中汤加黄芪,能治虚劳里急病,益气固表最有力。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肝止淋汤:清肝止淋用芍归,地丹黄柏阿胶随,牛膝黑豆香附枣,养血清肝此方最
清经散: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柑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理冲汤:理中汤内用参芪,山药二术知母宜。
花粉三棱内金共,消癥散瘕自可治。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附草襄,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温经汤(金贵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温经汤(妇人大全)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带效力彰
痛泻药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朮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毓麟珠: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增液汤: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桔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汤人参,甘草大枣与生姜,脾胃气虚夹热哕,补虚和胃逆能降。
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二妙、三妙、四妙丸: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气滞疏,苓姜苏叶同辅助,加枣同煎名四七,痰涎结聚服之瘥。
活络效灵丹: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困,芎苍香附栀子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五子衍宗丸: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