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

合集下载

相似三角形判定-(2)

相似三角形判定-(2)
他有点腼腆地说:衣服很脏,让你不舒服了。 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回想一路上对他的不信任,我就感到脸上一阵发烧。人在旅途,很多时候,会看错人、表错情。可能只缘于自己身上带着一些所谓贵重的东西,而无端产生种种猜疑,也因此失去了另外一些更贵重的东西,比如 ,看不见唇间善意的微笑,只盯着人家唇后的牙齿,且自乱心神。而信任,是很多美好心情的最初。 184、人生咸淡两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李叔同)因战事而滞留宁波,在夏沔尊先生住所小住数日。其间,弘一法师用餐时,享用的仅是一碗米饭、一道素菜和一杯白开 水而已。夏先生看在眼里,实在于心不忍,便说:“一碟腌萝卜,你就不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滋味。” “不添茶叶,白开水就不嫌太淡吗?” “淡有淡的味道。” 夏先生这样问,那是因为作为故交,他非常了解:昔日的李叔同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也曾过 着安逸华贵、锦衣玉食的日子。后来,夏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一切都好。白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和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 ,这种自在的心性,宛如一轮皓月,是何等空灵的境界。 人间滋味,原本就是苦辣酸甜的融合;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咸淡相依、甘苦共存;咸淡相宜时不多,咸淡不匀时不少;况且没有品尝过苦涩的滋味,又如何体味香甜的美妙?宋朝云门慧开禅师曾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诗偈《 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常言道:景由心生,境由心造。如此,面对并不完美的人生,少一分挂碍,便多一分自在;少一分苛求,便多一分安详;而多一分宽容,自己便也多了一分转圜的余地。 然而,咸淡两由之 ,并不是简单的随遇而安、不图进取。丰子恺先生曾评价弘一法师:当教员,是个好老师;做名士,是个真名士……做一样,像一样,就因为他做一切事都心无旁鹜、认真投入的缘故。试问,一个嫌苦怕咸、心存挂碍的人,能有如此修行吗? 人生本如此,咸淡两由之。这也实在是 一种生活的艺术。 185、 转身 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问者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过身就可以了。” 这个故事常被人用来说明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一次 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就像去北极的探险家被指南针的针尖牵住了鼻子。而实际上,我们只要转过身去,便会柳暗花明。 生活中常能看到,一个人成功后就鲜有成功;或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克隆别人的成功,往往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便是曾有的成功不让他们“转身”。 探险家为什么如此迷信指南针,就因为过去太多的人靠指南针获得过成功。过去的成功往往被视为将来成功的方向。殊不知,环境变了、时间变了、挑战变了,等待实现的成功的方向也就变了。惯性使他们坚持与过去的成功相同的方向,并坚信那是正确的方向。哪怕一次次撞得晕头转向 、头破血流也不会有转身的意识,不可避免地要重蹈那位探险家的覆辙。 为什么会失败?就因为人们不转身;为什么不转身?就因为人们坚信自己面对着成功的方向;为什么如此迷信?就因为这个方向曾使人成功。所以,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186、发出你的声音 这是一把 破旧的小提琴,到处都是刮痕,拍卖师认为实在不值得他费神。但出于职业的原因,只好把它抓在手上,高声喊道:“朋友们,这是一把特别的小提琴,现在拍卖开始了,有谁要先开个价?” “十块,十块钱我买下来送给街头乞讨艺人。”一位年轻人充满揶揄地举起手。 “我 出二十,二十块钱我买下来送给我保姆的儿子弹着玩。”一位中年妇女也充满揶揄地举起手。 拍卖师在询问有没有人加价。 “且等一下,”一位白发灰白,胡须很长的老先生走到拍卖台旁,手里拿着琴弓。只见他轻轻地用宽大的衣襟掸了掸旧提琴上的灰,把松掉的弦拉紧,然 后把琴弓熟练地搭到琴弦上,一曲美妙的《二泉映月》在拍卖厅缓缓响起。拍卖师随即浸入音乐的气氛中。音乐一止,他马上把琴和弓高高举过头顶,并严肃地说:“我为这把神奇的小提琴起个价。三千块人民币。” 拍卖师一开价,马上有人出到五千人民币。在几次竞价后,最后 以七千元成交。 前后不到一刻钟,一把破损的小提琴经人一弹拉,价格便由二十块上升到七千块,可见,它的价值并非小提琴本身,而是它发出的美妙声音呀。 187、爱你现在的工作 纽约一家名为“人性之光”的行为研究中心做了一个调查,主题是:成功是需要的一个重 要条件是什么。在调查表上有8个备选答案:积极的精神状态;丰富的常识;信念的容量;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经济的保障;理解人的能力;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同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内的125位成功人士进行了交流。在8个备选答案中,“热爱自己的工作”这 一项成为106位成功人士的选择。这106位成功人士选择的理由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大致意思是相同的。比尔?盖茨的解释颇具代表性,他说:“无论你现在的工作你喜不喜欢,但你必须热爱它,投入全身激情去做好它,因为这是一个人最初的起点,最走向未来的跳板。” 188、一事 无成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著名的艺术家,他同时也是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音乐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几个世纪。他的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 但是,还有一件事也许就 很少有人知道了。在1519年,当时他正客居法国,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眼看着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有很多的理想不能实现了,他很痛苦地对身边的说,我的一生,不过是非功过利用白天来酣睡罢了,我一生一事无成。 同样还有一位我们所熟知的荷兰杰出画家梵高,他给我们 留下的《向日葵》,也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他的许多作品在今天都是价值连城。但是,他在自己的最后时刻,一直为自己没有什么成就而痛苦。他甚至因为自己一直画不出他心中认为的杰出作品而烧掉了很多画作。他在最后时刻对自己的弟弟说,我很痛苦,我一生一事无成。 就是这样两个为自己没有成就而痛苦,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人,几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世界,成为全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189、愿望与成功之间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名叫马维尔的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 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起草,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 马维 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有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了,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在信里,林肯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 此,父亲才得以较低的价格买下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 于是我 们开始挖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林肯的信在末尾说,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像之中。 190、 民甘民忧入诗来 “步履匆匆汗满肩,风吹背篓正冬天。高楼白领曾知否?十块砖头一角钱。”这首《背篓工人》,描写的是进城农民工的境况。近读《中华诗词》月刊,看到当今诗坛有一批作者,把笔触伸向弱势群体,写出的诗篇动人心弦。 在诗人的笔下,饱蘸着弱势群体的 辛劳与凄苦。请听《鹧鸪天?打工老者》:“小女辍学卖豆芽,打工老夫走天涯。日背砖块汗如雨,夜宿工棚霜似花。停饮酒,不喝茶,分分积攒寄娇娃。偶闲也作登楼望,万户千灯不是家。”对于这类人群,社会本该投入更多的关注,但有些城里人关注的不是他们,而是身边的宠物。 有位诗作者,从媒体上看到东莞城宠物冬装走俏的消息,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冷气深深东莞城,狗猫衣暖两三层。可怜风里打工仔,寒贱输它小畜牲。”大自然的冷气让打工仔身寒,一些人的冷漠更让打工仔心寒。 弱势群体的疾苦,是需要作者用“心”去体察,才能感触到的。 有一首《采桑子?夜市卖饭妇人》是这样写的:“星寒月冷愁心重。衣满冰霜,鬓满冰霜,难卜今宵胜往常。夜深街旷游人断,饭亦冰凉,菜亦冰凉。痴立锅旁好忧伤。”星寒月冷,夜深街旷,衣满冰霜,饭菜冰凉,这些可用肉眼感知,但“难卜今宵胜往常”,“痴立锅旁好忧伤”,却 是作者用“心”体察到的。笔墨触及到人物心灵的深处,作品也就有了深深的感染力。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当今也有一大批公仆,时刻牵挂着弱势群体的寒暖。请听一位七品芝麻官的《静夜思》:“寒气袭人知夜深,长街邻舍寂 无声。八七十万人民在,枕上灯关怎静心?”他走访特困户,又止不住潸然泪下:“一屋两人残,矮房无炊烟。入门徒四壁,怎不泪潸然?” ? 191、上帝的困惑 上帝造就了少数天之骄子,像屈原、林肯等,上帝认为这是自己造就的最满意的人了。可结果呢,他们生前与死后,都 曾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指责、谩骂和攻击。上帝很不理解,于是便到人间去私访。 来到一所中学,就听一位老师在教导他的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上帝忽然就想,既然天之骄子在人世间还这么不受欢迎,那么我就干脆造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来,再试试看。上帝于是造 就了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连半点瑕疵都没有。

相似三角形判定复习(三)

相似三角形判定复习(三)
AB BC CA = = A' B' B' C' C' A'
⇒△ABC∽△A'B'C'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直角边和斜边的比相等,两直角 三角形相似。
C' ∠C=∠C' =90 ⇒ Rt△ABC∽Rt△A'B'C' AB AC = A A'C' A' B '
o
A'
B'
C
B
二、探索题
1、条件探索型 、
维 要 严 密
如图, ABCD中 BC延长 7.如图,在□ABCD中,G是BC延长 线上一点,AG与BD交于点E,与 交于点E, 线上一点,AG与BD交于点E,与DC 交于点F 交于点 F ,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 有( )
A. B. C. D. 3对 4对 5对 6对
A
D
E B
F C G
8.【04宁波】如图,已知点P是边长为 宁波】如图,已知点P 宁波 4的正方形 的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B=3 内一点, 的正方形 内一点 BF⊥BP垂足是 请在射线 上找一点 垂足是B请在射线 ⊥ 垂足是 请在射线BF上找一点 M,使以点 、M、C为顶点的三角形 ,使以点B、 、 .为顶点的三角形 与△ABP相似 相似 D A 则BM= P
M F
2 C
2.如图, 2.如图,D是△ABC的AB边上的一点,已知 如图 ABC的AB边上的一点, 边上的一点 2 AB=12 AC=15, =12, AB, AC上取一点 上取一点E AB=12,AC=15,AD= 3 AB,在AC上取一点E, ADE与 ABC相似 相似, AE的长 的长。 使△ADE与△ABC相似,求AE的长。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什么
1、有两角对应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

2、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3、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4、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5、三边对应平行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扩展资料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具有传递性:如果两个三角形分别于同一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也相似。

5、相似三角形内切圆、外接圆直径比和周长比都和相似比相同,内切圆、外接圆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

6、全等三角形可以看做相似比为1的特殊的相似三角形,凡是全等的三角形都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版)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析版) (1)

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一)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4.判定定理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一、单选题1.如图,AD ,BC 相交于点O ,由下列条件仍不能判定△AOB 与△DOC 相似的是( )A .AB ∥CD B .∠C =∠B C .OA OBOD OC= D .OA ABOD CD= 【解答】D【提示】本题中已知∠AOB =∠DOC 是对顶角,应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解:A 、由AB ∥CD 能判定△AOB ∽△DOC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由∠AOB =∠DOC 、∠C =∠B 能判定△AOB ∽△DOC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由OA OBOD OC = 、∠AOB =∠DOC 能判定△AOB ∽△DOC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已知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OA ABOD CD = ,但其夹角不一定对应相等,不能判定△AOB 与△DOC 相似,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AB CDED EACB【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个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②有两个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其夹角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则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那么下列四个条件中,不能够判定△ABC 与△DBA 相似的是( )A .C BAD ∠=∠B .BAC BDA ∠=∠ C .AC ADBC AB = D .2AB BD BC =⋅【解答】C【提示】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C BAD ∠=∠,B B ∠=∠,ABC ∽DBA ,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BAC BDA ∠=∠,B B ∠=∠,ABC ∽DBA ,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AC ADBC AB =,但无法确定ACB ∠与BAD ∠是否相等,所以无法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故选项C 符合题意;2AB BD BC =⨯即AB BCBD AB =,B B ∠=∠,ABC ∽DBA ,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相关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各种图形中,有可能不相似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1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A【提示】本题每一个选项都跟等腰三角形相似有关,注意的是一个角是一个角是45°,这个角可能是顶角或者底角,有一个角是60,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一个角是110,这个角一定是顶角,若是底角则不满足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的底角是45°顶角是90°为固定值. 【详解】A .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有可能是一个为顶角,另一个为底角,此时不相似,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 .各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两个等边三角形相似,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各有一个角是11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此角必为顶角,则底角都为35°,则这两个三角形必相似,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角是45°顶角是90°,为固定值,此三角形必相似,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找准一个角是45,60,110的等腰三角形有几种情况,再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每个角的角度是固定的.4.下列条件,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的是( )A .1111112.5,2,3;3,4,6AB BC AC A B B C AC ======B .11111192,3,4;3,6,2AB BC AC A B B C AC ======C.11111110,8;AB BC AC A B BCAC =====D.1111111,3;AB BC AC A B BCAC ====【解答】B【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详解】解:A 、11112.55213642AB BC A B B C ==≠==,不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错误; B 、11111123242933632AB BC AC A B A C B C =======,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正确;C、1111AB BC A B B C ≠=,不能使ABC ∆和△111A B C 相似,错误; D、1111AB BC A C B C =≠=ABC ∆和△111A B C 相似,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5.下列能判定ABC DEF ∽△△的条件是( ) A .AB AC DE DF = B .AB ACDE DF =,A F ∠=∠ C .AB AC DE DF =,B E ∠=∠ D .AB ACDE DF =,A D ∠=∠ 【解答】D【提示】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错误; B. 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错误; C.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错误; D.AB ACDE DF =,A D ∠=∠,则ABC DEF ∽△△,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记定理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 6.如图,要使ACD ABC △△∽,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 .AC ABAD BC = B .CD BCAD AC = C .2AC AD AB =⋅D .2CD AD BD =⋅【解答】C【提示】题目中隐含条件∠A =∠A ,根据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添加的条件只能是AC ADAB AC =,根据比例性质即可推出答案. 【详解】解:∵在△ACD 和△ABC 中,∠A =∠A ,∴根据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添加的条件是:AC ADAB AC =, ∴2AC AD AB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注意: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 7.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下列条件不能满足△ADE ∽△ACB 的条件是( )A .∠AED=∠B B .AD AEAC AB = C .AD·BC= DE·AC D .DE//BC【解答】C【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去判断分析即可. 【详解】∵∠AED=∠B ,∠A=∠A , ∴△ADE ∽△ACB , 故A 不符合题意; ∵AD AEAC AB =,∠A=∠A , ∴△ADE ∽△ACB , 故B 不符合题意;∵AD·BC= DE·AC ,无夹角相等, ∴不能判定△ADE ∽△ACB , 故C 符合题意; ∵DE//BC , ∴△ADE ∽△ACB ,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如图,等边ABC 中,点E 是AB 的中点,点D 在AC 上,且2DC DA =,则( )A .AED BED ∽△△ B .AED CBD ∽△△ C .AED ABD ∽△△ D .BAD BCD ∽△△ 【解答】B【提示】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中点的定义得到2BC AB AE ==,60A C ∠=∠=︒,结合2DC DA =,得到12AE AD CB CD ==,即可得到AED CBD ∽△△. 【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 ∴BC AB =,60A C ∠=∠=︒, ∵点E 是AB 的中点, ∴2BC AB AE ==, ∵2DC DA =, ∴12AE AD CB CD ==,∵60A C ∠=∠=︒,∴AED CBD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断.9.如图,在ACB △中,90,ACB AF ∠=︒是BAC ∠的平分线,过点F 作FE AF ⊥,交AB 于点E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DF EBF ∽B .ADF ABF ∽C .ADF CFD ∽D .ACF AFE ∽【解答】D【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 解题. 【详解】解:EF AF ⊥90AFE ∴∠=︒90ACB AFE ∴∠=∠=︒AF 是BAC ∠的平分线,CAF FAE ∴∠=∠()ACFAFE AA ∴故选项D 符合题意,选项A 、B 、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0.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若::OA OC OB O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OB ∽△AOD B .△AOD ∽△BOC C .△AOB ∽△BOCD .△AOB ∽△COD 【解答】D【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即可判断△AOB ∽△COD . 【详解】解:∵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 ∴∠AOB=∠COD , 在△AOB 和△COD 中, =OA OBOC OD AOB COD ⎧⎪⎨⎪∠=∠⎩∴△AOB ∽△COD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点D 在AB 边上,点E 在AC 边上,请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使ADE ABC △△∽.【解答】∠ADE=∠B (答案不唯一).【提示】已知有一个公共角,则可以再添加一个角从而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判定或添加夹此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也可以判定. 【详解】解∶∵∠A=∠A ,∴根据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添加条件∠ADE=∠B 或∠AED=∠C 证ADE ABC △△∽相似; 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可添加条件AD AEAB AC =证ADE ABC △△∽相似. 故答案为∶∠ADE =∠B (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考查了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2.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B 上(点D 与A ,B 不重合),若再增加一个条件就能使ACD ABC △∽△,则这个条件是________(写出一个条件即可).【解答】ACD ABC ∠=∠(答案不唯一)【提示】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组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据此添加条件即可. 【详解】解:添加ACD ABC ∠=∠,可以使两个三角形相似. ∵CAD BAC ∠=∠,ACD ABC ∠=∠, ∴ACD ABC △∽△.故答案为:ACD ABC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1=∠2,请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使△ABC ∽△ADE .【解答】∠C =∠E 或∠B =∠ADE(答案不唯一)【提示】再添加一组角可以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来进行判定. 【详解】∵∠1=∠2 ∴∠1+∠DAC=∠DAC+∠2 ∴∠BAC =∠DAE又∵∠C =∠E (或∠B =∠ADE ) ∴△ABC ∽△ADE .故答案为:∠C =∠E 或∠B =∠ADE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悉相似三角形的几个判定定理是关键. 14.如图,在ABC 中,点D 为边AC 上的一点,选择下列条件:①2A ∠=∠;②1CBA ∠=∠;③BC CDAC AB =;④BC CD DB AC BC AB ==中的一个,不能得出ABC 和BCD △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解答】③【提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①2A ∠=∠,C C ∠=∠时,ABC BDC ∆∆∽,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1CBA ∠=∠,C C ∠=∠时,ABC BDC ∆∆∽,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BC CDAC AB =,C C ∠=∠时,不能推出ABC BDC ∆∆∽,故③符合题意; ④BC CD DBAC BC AB ==,C C ∠=∠时,ABC BDC ∆∆∽,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③【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5.如图,在ABC 中,DE BC ∥,DE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DC 、BE 交于点O ,则相似三角形有______.【解答】ADE∽ABC,DOE∽COB△【提示】根据DE BC∥,找出相等的角,进而得到相似三角形.【详解】解:∵DE BC∥,∴∠ADE=∠ABC,∠AED=∠ACB,∴ADE∽ABC,∵DE BC∥,∴∠EDO=∠BCO,∠DEO=∠CBO,∴DOE∽COB△,故答案为ADE∽ABC,DOE∽CO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16.如图,在△ABC中,AB=10,AC=5,AD是角平分线,CE是高,过点D作DF⊥AB,垂足为F,若DF=83,则线段CE的长是______.【解答】4【提示】延长AC,作DG⊥AC,根据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FD=GD,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延长AC,作DG⊥AC,∵AD平方∠BAC,∴FD=DG,∴S△ABC= S△ABD+ S△ADC=12AB FD⨯⨯+12AC GD⨯⨯=12AB EC⨯⨯即111105883310222EC⨯⨯+⨯⨯=⨯⨯ 解得EC=4.【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7.如图,在ABC 中,8AB cm =,16BC 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运动,速度为2/cm s ;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运动,速度为4/cm s ;如果P 、Q 两动点同时运动,那么经过______秒时QBP △与ABC 相似.【解答】0.8或2##2或0.8【提示】设经过t 秒时,QBP △与ABC 相似,则2AP tcm =,(82)BP t cm =-,4BQ tcm =,利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分类讨论:BP BQBA BC =时,BPQ BAC ∽,即824816t t -=;当BP BQ BCBA =时,BPQ BCA △∽△,即824168t t -=,然后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设经过t 秒时,QBP △与ABC 相似, 则2AP tcm =,(82)BP t cm =-,4BQ tcm =, ∵PBQ ABC ∠=∠,∴当BP BQBA BC =时,BPQ BAC ∽, 即824816t t -=, 解得:2t =;当BP BQ BC BA =时,BPQ BCA △∽△,即824168t t-=, 解得:0.8t =;综上所述:经过0.8s 或2s 秒时,QBP △与ABC 相似,【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题意列出方程求解.18.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连接BD ,点P 是线段AD 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45PBQ ∠=︒,点Q 是BQ 与线段CD 延长线的交点,当BD 平分PBQ ∠时,PD ______QD (填“>”“<”或“=”):当BD 不平分PBQ ∠时,PD QD ⋅=__________.【解答】 = 8【提示】①先证明△ABP ≌△CBQ,再证明△QBD ≌△PBD,即可得出PD=QD;②证明△BQD ∽△PBD,即可利用对应边成比例求得PD·QD. 【详解】解:①当BD 平分∠PBQ 时, ∠PBQ=45°,∴∠QBD=∠PBD=22.5°,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BC ,∠A=∠C=90°,∠ABD=∠CBD=45°, ∴∠ABP=∠CBQ=22.5°+45°=67.5°, 在△ABP 和△CBQ 中,A C AB BCABP CBQ ∠=∠⎧⎪=⎨⎪∠=∠⎩∴△ABP ≌△CBQ (ASA ), ∴BP=BQ ,在△QBD 和△PBD 中,BQ BP QBD PBD BD BD =⎧⎪∠=∠⎨⎪=⎩∴△QBD ≌△PBD (SAS ), ∴PD=QD;②当BD 不平分∠PBQ 时, ∵AB ∥CQ , ∴∠ABQ=∠CQB ,∵∠QBD+∠DBP=∠QBD+∠ABQ=45°, ∴∠DBP=∠ABQ=∠CQB ,∵∠BDQ=∠ADQ+∠ADB=90°+45°=135°,∠BDP=∠CDP+∠BDC=90°+45°=135°, ∴∠BDQ=∠BDP, ∴△BQD ∽△PBD ,∴BD QDPD BD =,∴PD·QD=BD2=22+22=8, 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全等和相似,关键在于熟悉基础知识,利用条件找到对应三角形.三、解答题19.已知:D 、E 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AB =8,AD =3,AC =6,AE =4,求证:△ABC ∽△AED .【解答】见解析【提示】根据已知线段长度求出AB ACAE AD =,再根据∠A=∠A 推出相似即可. 【详解】证明:在△ABC 和△AED 中, ∵824AB AE ==,623AC AD ==,∴AB ACAE AD =, 又∵∠A =∠A ,∴△ABC ∽△AE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有两边的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20.已知:在△ABC 和△A′B′C′中, AB BC ACA B B C A C '''='''=.求证:△ABC ∽△A′B′C′.【解答】证明见解析【提示】先在△ABC 的边AB ,AC (或它们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AE=A′C′,然后证明△ABC ∽△ADE ,再△ADE ≌△A′B′C′即可.【详解】在△ABC 的边AB ,AC (或它们的延长线)上截取AD=A′B′,AE=A′C′,连接DE . ∵AB ACA B A C ='''',AD=A′B′,AE=A′C′, ∴AB ACAD AE = 而∠BAC=∠DAE ,∴△ABC ∽△ADE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B BCAD DE = 又AB BCA B B C ='''',AD= A′B′, ∴ AB BCAD B C ='' ∴BC BCDE B C =''∴DE=B′C′,∴△ADE ≌△A′B′C′, ∴△ABC ∽△A′B′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灵活运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已知: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A A B B ∠=∠∠=∠''. 求证:ABC A B C '''∽△△.【解答】见解析【提示】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 A B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于点F ,容易得到ADE ABC △△∽,然后证明ADE A B C '''≌,从而即可得到ABC A B C '''∽△△.【详解】证明: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 A B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 ,则,ADE B AED C ∠=∠∠=∠,AD AEAB AC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于点F ,则AD CFAB CB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E CFAC CB =. ∵//,//DE BC DF AC , ∴四边形DFCE 是平行四边形. ∴DE CF =.∴AEDEAC CB =. ∴ADAE DEAB AC BC ==.而,,ADE B DAE BAC AED C ∠=∠∠=∠∠=∠, ∴ADE ABC △△∽.∵,,A A ADE B B AD A B ∠=∠∠=∠=∠='''', ∴ADE A B C '''≌. ∴ABC A B C '''∽△△.【点睛】本题是教材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熟读教材是解题的关键. 22.如图,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求证:(1)ACD ABC △∽△; (2)CBD ABC ∽△△. 【解答】(1)见解析;(2)见解析【提示】(1)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证明即可. (2)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证明:(1)∵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ADC =90°,∴∠ADC =∠ACB =90°, ∵∠A =∠A , ∴△ACD ∽△ABC .(2)∵CD 是斜边AB 上的高, ∴∠BDC =90°,∴∠BDC =∠ACB =90°, ∵∠B =∠B , ∴△CBD ∽△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记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如图,D 为△ABC 内一点,E 为△ABC 外一点,且∠ABC =∠DBE ,∠3=∠4. 求证:(1)△ABD ∽△CBE ; (2)△ABC ∽△DBE .【解答】(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提示】(1)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ABD∽△CBE;(2)先利用得到∠1=∠2得到∠ABC=∠DBE,再利用△ABD∽△CBE得AB BDBC BE=, 根据比例的性质得到AB BCBD BE=, 然后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断△ABC与△DBE相似.【详解】(1)相似.理由如下:∵∠1=∠2,∠3=∠4.∴△ABD∽△CBE;(2)相似.理由如下:∵∠1=∠2,∴∠1+∠DBC=∠2+DBC,即∠ABC=∠DBE,∵△ABD∽△CBE,∴=,∴=,∴△ABC∽△DBE.【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4.已知如图所示,AF⊥BC,CE⊥AB,垂足分别是F、E,试证明:(1)△BAF∽△BCE.(2)△BEF∽△BCA.【解答】(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提示】(1)根据两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1)得到△BAF ∽△BCE ,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BF :BE=BA :BC ,由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AF ⊥BC ,CE ⊥AB ,∴∠AFB=∠CEB=90°. ∵∠B=∠B ,∴△BAF ∽△BCE ;(2)∵△BAF ∽△BCE ,∴BF :BE=BA :BC . ∵∠B=∠B ,∴△BEF ∽△BC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ABC 和△ADE 中,AB BC ACAD DE AE ==,点B 、D 、E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BD ∽△ACE .【解答】证明见解析;【提示】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判定△ABC ∽△AD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DAE ,即可得∠BAD=∠CAE ,再由AB AC AD AE =可得AB ADAC AE =,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判定△ABD ∽△ACE .【详解】∵在△ABC 和△ADE 中,AB BC ACAD DE AE ==, ∴△ABC ∽△ADE , ∴∠BAC=∠DAE , ∴∠BAD=∠CAE , ∵AB ACAD AE =, ∴AB ADAC AE =, ∴△ABD ∽△ACE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6.如图,△ABC 与 △ADE 中,∠ACB=∠AED=90°,连接BD 、CE ,∠EAC=∠DAB.(1)求证:△ABC ∽△ADE ; (2)求证:△BAD ∽△CAE ;(3)已知BC=4,AC=3,AE=32.将△AED 绕点A 旋转,当点E 落在线段CD 上时,求 BD 的长.【解答】(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BD=53.【提示】(1)由已知可得∠CAB=∠EAD ,∠ACB=∠AED=90°,则结论得证; (2)由(1)知AC AEAB AD =,∠EAC=∠DAB ,则结论得证; (3)先证△ABC ∽△ADE ,求出AE 、AD 的长,则BD 可求. 【详解】证明:(1)∵∠EAC=∠DAB , ∴∠CAB=∠EAD , ∵∠ACB=∠AED=90°, ∴△ABC ∽△ADE ;(2)由(1)知△ABC ∽△ADE , ∴AC AEAB AD =, ∵∠EAC=∠BAD , ∴△BAD ∽△CAE ;(3)∵∠ACB=90°,BC=4,AC=3,∴2222=43BC AC ++,∵△ABC ∽△ADE , ∴AC AB AE AD =, ∴AD=5=•2AB AE AC , 如图,将△AED 绕点A 旋转,当点E 落在线段CD 上时,∠AEC=∠ADB=90°,∴222255=()=3225AB AD--【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及例题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及例题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及例题分析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在和中,如果,,,,我们就说和相似,记作∽,就是它们的相似比(注意:要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思考:在中,点是边的中点,,交于点,与有什么关系?猜想:与相似. 证明:在与中,∴,.过点作,交于点在中,,,∴.又,∴∴,∴∽(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改变点在上的位置,可以进一步猜想以上两个三角形依然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小结: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由平行线得相似.思考:对比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简单方法(),看是否也有简便的方法?已知:在和中,.求证:∽.证明:在线段(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过点作,交于点,根据前面的结论可得∽.∴又,∴∴同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思考:若,,与是否相似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进一步引申:若,,与是否相似呢?不一定问:全等中的边边角不能用,那么边边角也不能证相似,反例同全等.例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与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1),,;,,.(2),,;,,.解:(1),∴又∴∽问: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答:是)(2),,∴与的三组对应边的比不等,它们不相似.问:要使两三角形相似,不改变的长,的长应当改为多少?(答:) 例2.要做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的长分别为4、5、6,另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怎样选料可使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注:此题没说2与哪条边是对应边,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可以是:,3;或,;或,.注:当两三角形相似而边不确定时,要注意分类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的,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的应用例3.如图,弦和弦相交于内一点,求证:.证明:连接,.在∴∽∴.例4.已知:如图,在中,于点.(1)求证:∽∽;(2)求证:;;(此结论称之为射影定理)(3)若,求.(4)若,求.分析:(1)利用两角相等证相似;(2)把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的比例式改为乘积式即可;(3)利用射影定理和勾股定理直接求;(4)利用上面的定理和方程求.进一步引申:在中,于点,这个条件可以放在圆当中,是直径,是圆上任意一点,于点,则可得到双垂直图形.例.已知:∽,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求证:.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的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证明:如果∽,相似比为,那么.因此,,.从而,.同理可得相似多边形对应周长的比也等于相似比.如图,已知:∽,相似比为.分别作出与的高和和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对于两个相似多边形,可以把他们分成若干个相似三角形证明.例5.如图,在和中,,,,的周长是24,面积是48,求的周长和面积.解:在和中,,又∽,相似比为.的周长为,的面积是.例6.已知点P在线段AB上,点O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以点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点C是圆O上的一点.(1)如图,如果AP=2PB,PB=BO.求证:△CAO∽△BCO;(2)如果AP=m(m是常数,且),BP=1,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求的值(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3)在(2)的条件下,讨论以BC为半径的圆B和以CA为半径的圆C的位置关系,并写出相应m的取值范围.分析:此题第1问:利用两边的比相等,夹角相等证相似.即,第2问:设∵是的比例中项,∴是的比例中项即∴解得又∵第3问:∵,,即当时,两圆内切;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两圆相交.例7.如图,已知中,,,,,点在上,(与点不重合),点在上.(1)当的面积与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求的长.(2)当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求的长.(3)在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要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的长.解:(1),∽(2)∵的周长与四边形的周长相等∽(3)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作于,则,设交于若,则.∵∽若,同理可求.若,∽∴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此时,或.三、总结归纳: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2)平行得相似;(3)三边的比相等;(4)两边的比相等,夹角相等;(5)两角对应相等.三角形相似判定的方法较多,要根据已知条件适当选择.23、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4、证明四条线段成比例的常用方法:(1)线段成比例的定义(2)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3)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利用中间比等量代换(5)利用面积关系证明题常用方法归纳:(1)通过“横找”“竖看”寻找三角形,即横向看或纵向寻找的时候一共各有三个不同的字母,并且这几个字母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够组成三角形,并且有可能是相似的,则可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证的所需的结论.(2)若没有三角形(即横向看或纵向寻找的时候一共有四个字母或者三个字母,但这几个字母在同一条直线上),则需要进行“转移”(或“替换”),常用的“替换”方法有这样的三种:等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积代换.(3)若上述方法还不能奏效的话,可以考虑添加辅助线(通常是添加平行线)构成比例.以上步骤可以不断的重复使用,直到被证结论证出为止.。

三角形中的相似关系与判定方法

三角形中的相似关系与判定方法

三角形中的相似关系与判定方法在几何学中,相似是指两个或多个图形具有相同的形状,但可能不相等的大小。

在三角形中,我们常常遇到相似关系,并且有特定的判定方法来确认它们是否相似。

本文将探讨三角形中的相似关系及其相应的判定方法。

一、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三角形的相似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三角形具有相同的形状,其对应的角度相等、对应的边长成比例。

当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我们可以推断它们的相似性质,例如角度对应相等、边长成比例等。

在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中,若满足以下条件,可以确定它们相似:1. 对应角相等:∠A = ∠D,∠B = ∠E,∠C = ∠F;2. 对应边成比例:AB/DE = BC/EF = AC/DF。

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判定三角形相似:1. AA相似法则(角-角相似法则)若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则可以判定它们相似。

即在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中,如果∠A = ∠D,且∠B = ∠E,则可以推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2. SAS相似法则(边-角-边相似法则)若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对应相等,则可以判定它们相似。

即在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中,如果AB/DE = AC/DF,且∠A = ∠D,则可以推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3. SSS相似法则(边-边-边相似法则)若两个三角形的所有边对应成比例,则可以判定它们相似。

即在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中,如果AB/DE = BC/EF = AC/DF,则可以推断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

4. 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成比例,则可以判定它们相似。

即在直角三角形ABC与直角三角形DEF中,如果AB/DE = BC/EF,则可以推断直角三角形ABC与直角三角形DEF相似。

5. 平行线分比定理若两个或更多平行线截取的线段成比例,则可以判定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判定复习(一)

相似三角形判定复习(一)

A E
C
二、证明题: 证明题: 1.D为 ABC中AB边上一点 边上一点, 1.D为△ABC中AB边上一点, ∠ACD= ∠ ABC. A 2=AD AB. 求证: 求证:AC =AD·AB. 2.△ABC中 BAC是直角 是直角, 2.△ABC中,∠ BAC是直角,过斜 边中点M而垂直于斜边BC BC的直线 边中点M而垂直于斜边BC的直线 CA的延长线于 的延长线于E AB于D,连 交CA的延长线于E,交AB于D,连AM. 求证: 求证:① △ MAD ∽△ MEA B ② AM2=MD · ME D 如图,AB∥CD,AO=OB, 3. 如图,AB∥CD,AO=OB, E DF=FB,DF交AC于 DF=FB,DF交AC于E, 求证: 求证:ED2=EO · EC. A
复习( 复习(一)
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A'
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A' ∠A= ∠A ⇒△ABC∽△A'B'C' B' ABC∽△ B C C' ∠B' ∠B= ∠B A 定理2 两组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 定理2:两组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 两三角形相似。 两三角形相似。 AB BC = ABC∽△ B C A 'B ' B ' C ' ⇒ △ABC∽△A'B'C' ∠B' ∠B= ∠B B C 定理3 三组边的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定理3:三组边的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解: ∵ DE∥BC ∴∠ADE= ∠B, ∠EDC=∠DCB=∠A ① ∵ DE∥BC ∴△ADE ∽ △ABC D ② ∵ ∠A= ∠DCB, ∠ADE= ∠B ∴△ADE∽ △CBD ③ ∵ △ADE ∽ △ABC B △ADE ∽ △CBD ∴ △ABC ∽ △CBD ④ ∵ ∠DCA= ∠DCE, ∠A= ∠EDC ∴ △ADC ∽ △DEC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有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性质定理编辑(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判定方法编辑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定理,是以下判定方法证明的基础。

这个引理的证明方法需要平行线与线段成比例的证明)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判定定理常用的判定定理有以下6条: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AA)判定定理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对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SAS)判定定理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例题分析
例1.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P,求证:PA· PB=PC· PD
A D
O
P B
C
变式1:如果弦AB和CD相交于圆O外一点P, 结论还成立吗? A
B
O
C
P D
变式2:上题中A,B重合为一点时,又会有什 么结论?
A
O
C
P D
1、已知如图直线BE、DC交于A , ∠E= ∠C 求证:DA· AC=AB· AE 证明: ∵ ∠E=∠C ∠DAE=∠BAC ∴ △ABC ∽ △ADE ∴ AC :AE=AB :AD ∴ DA · AC=AB · AE
27.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
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可以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用数学符号表示:
∵ ∠A=∠A', ∠B=∠B' ∴ ΔABC ∽ ΔA'B'C'
B C B' C' A A'
口答
下面每组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B




例1.已知:如图, ∠AED=∠ABC,
求证: AB · AD=AE · AC A D A E D
E
B C B
C
∵ ∠AED=∠ABC, ∠DAE=∠BAC ∴ △ABC ∽ △AED
∴ AB :AE=AC :AD
∴ AB · AD=AE · AC
已知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
D
o

30
o
30 30
o
30
o
E
① B
60
o
A
C
F

B
30
E
o
E
o
A
o
A
5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C ③
50
o
70
F
55
o
D
F
C ④
基础演练
1、下列图形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A’ A B
A
C
D A B
(1)
C B’ A’
C’
(2)
D
A
E
E C
B
(3)
C
B’
C’
B
(4)
2.如图所示,∠B=∠C,尝试找出 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简单说明理由. A
D
解:相似三角形有 (1)ΔABE∽ΔACD; 1 O 2
E
C B
如图所示,∠B=∠C,尝试找出 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简单说明理由.A
解:相似三角形有 (1)ΔABE∽ΔACD; (2)ΔBOD∽ΔCOE; B
D 1
O
E 2
C
如果,当∠ACD满足什么条件时, △ACD∽△ABC?
答案: ∠ACD= ∠ABC
A
F
D
B
E
C
若∠A=35°, ∠C=85°,∠AED=60 °
求证:AD·AB= AE·AC
A D
E
B C
练习1. 已知:如图,∠ABD=∠C AD=2 AC=8,求AB
解: ∵ ∠ A= ∠ A ∠ABD=∠C
∴ △ABD ∽ △ACB
∴ AB : AC=AD : AB ∴ AB2 = AD · AC ∵ AD=2 AC=8 ∴ AB =4
B C
D
A
E
C
A
常用的相等的角: ∠A =∠DCB ;∠B =∠ACD
常用的成比例的线段:
D
B
AC BC AB CD 2 AC AD AB
CD AD DB
2
BC BD AB
2
5、如图:在Rt △ ABC中, ∠ABC=90 , BD⊥AC于D
0
问:若E是BC中点,ED的延 长线交BA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 : AC=DF : B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