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代号--(名称)

合集下载

常用材料热处理及热处理代号

常用材料热处理及热处理代号

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代号硬度材料牌号 图纸热处理标注HB HRc热处理目的Q235-A ─ 不热处理16Mn─ 不热处理渗碳淬硬S-C59 表面≥59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去碳处可钻孔20 20Cr 渗碳高频淬硬S-G59表面≥59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不淬硬处可钻孔正火Z ≤230 组织均匀化,消除应力调质T235 220~250提高性能,改善组织调质T265 250~280提高性能,改善组织淬硬C35 30~40 变形小,硬度略提高淬硬C42 40~45 提高强度和耐磨性,有一定的韧性 淬硬C48 45~50 提高强度和耐磨性,有一定的韧性高频淬硬G48 表面45~50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变形小4540Cr高频淬硬G52 表面50~55表面耐磨,心部韧性高,变形小调质T265 250~280提高性能,改善组织38CrMoAlA氮化D900 HV≥850 提高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耐疲劳,耐腐蚀性能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65Mn60Si2MnA50CrVA 淬硬C42 40~45 提高强度和弹性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GCr15淬硬C59 ≥59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T8A淬硬C58 55~60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退火Th ≤230 降低硬度 T10AT12A 淬硬C62 ≥62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退火Th ≤255 降低硬度 9SiCrCr12MoVW18Cr4V 淬硬C62 ≥62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HT100HT200HT250热时效去应力QT400-15QT600-3热时效去应力ZG200-400ZG270-500正火ZZCuSn5Pb5Zn5 ─不热处理 ZAlSi7Mg ─不热处理 T2 ─不热处理H62 ─不热处理L2 ─不热处理。

热处理工艺笔记

热处理工艺笔记

表面 空气,高频感 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后,用水或乳状液喷射零件 淬火 应电流 表面冷却
使零件表层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保持原有的强度和韧性。
时效 处理
1.天然时效:在空气中长期的存放。 2.加热到0~200℃,在这个温度保持10~20小时或更多的时间
对加工精度高的零件,慢慢消除其内应力,从而稳定其形状和尺寸。
1.提高硬度和强度;2.增高耐磨性;3.得到要求的其他机械性能。
回火
加热到临界点以下的回火温度后,保温透烧,再迅速地或 空气,液体 缓慢地在水、油或空气中冷却下来
1.消除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和脆性;2.增加塑性和韧性;3.得到各种要求的机 械性能。
调质 空气,液体 淬火后高温回火
得到高的韧性和足够的强度,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渗碳
1.固体渗碳2. 液体渗碳3.气
体渗碳
使表面层增碳:渗碳层深度0.4~0毫米或>0毫米,硬度在 HRC56~65。
增加钢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及疲劳极限。适用于低碳,中碳 (〈0.4%C)结构钢的中小型零件和大型的中负荷,受冲击,耐磨的零件。
1.固体渗碳2. 氰化 液体渗碳3.气
体渗碳
使表面增加碳与氮:扩散层深度较浅0.05~2毫米;硬度 高,在薄层0.02~0.04毫米时具有的硬度HV950~1100
增加结构钢,工具钢制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和疲劳极限,提高刀具切削性 能和使用寿命。适用于要求硬度高,耐磨的中,小型及薄片的零件和刀具等。
氮化
1.液体渗碳2. 气体渗碳
表面增氮:氮化层为0.025~0.8毫米,而氮化时间需40~50 多个小时,硬度很高(HV1200),耐磨,抗腐蚀性高
热处理代号
热处 理方

热处理字母代号

热处理字母代号

热处理字母代号热处理是指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方法。

在热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字母代号来表示不同的热处理方法,这些字母代号是根据国际标准制定的。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热处理字母代号。

1. A:退火(Annealing)A是最常见的热处理字母代号之一,表示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适当速率的冷却。

退火可以消除材料的内部应力,降低硬度,提高延展性。

2. Q:淬火(Quenching)Q表示将材料从高温迅速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通过淬火可以使材料迅速变硬,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淬火时需要注意控制冷却速率,以避免产生过多的应力和裂纹。

3. N:正火(Normalizing)N表示将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以空气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正火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改善其综合力学性能。

4. T:回火(Tempering)T是一种将经过淬火处理后的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回火可以减轻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提高韧性,降低脆性。

5. S:淬火和回火(Quenching and Tempering)S是将材料先进行淬火处理,然后再进行回火处理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和回火可以使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适用于高强度要求的材料。

6. H:热处理(Heat treatment)H表示将材料进行控制加热和冷却的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调整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如硬度、强度、韧性等。

热处理字母代号的使用可以方便地表示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设计非常有意义。

在热处理时,应根据具体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字母代号,同时还需要控制合适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参数,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热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总之,热处理字母代号是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标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的热处理方法。

铝合金及热处理

铝合金及热处理
7000系列:以锌为主要合金 元素的铝合金。
9000系列:备用合金组。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2000系列:以铜为主要合金元 素的铝合金 。
4000系列:以硅为主要合金 元素的铝合金 。
6000系列:以镁、硅为主要合金元素, 并以Mg2Si相为强化相的铝合金 。
8000系列:以其他合金元素为主要元 素态,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室温下自然
时效的合金,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于自然时效阶段)
T 热处理状态
态的产品)
(适用于执处理后,经过(或不经过)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状
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 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水冷),以得到过饱和固 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不完全人工时效:采用比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 间 , 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 即获得比较高的强度 , 良好的 塑性和韧性 , 但耐腐蚀性能可能比较低。
完全人工时效: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 , 获得最大的硬度和最高的抗拉强度 , 但伸长率较低。 稳定化处 理:为使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和尺寸变化能够保持在 规定范围内的热处理。
2系代表合金2011 以铜为主要合元素的含铝合金。也会添加锰、镁、铅和铋,切削性优秀、高强
度、 耐蚀性不强、杜拉铝总称、切削材、零件螺丝等结构材、飞机材、锻造用素材、 汽机车油压零件、运动用品 。
如:合金,在熔练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会产生有害气体)。2014合金用天 航空工业,强度高。2017合金比2014合金强度低一点,但比较容易加工。2014可热 处理强化。缺点:晶间腐蚀倾向严重。应用范围:航空工业(2014合金),螺丝 (2011合金)和使用温度较高的行业(2017合金)。

(完整)热处理工艺守则

(完整)热处理工艺守则

一、热处理代号和材料标注方法(一)热处理代号1. 适用于结构钢和铸件代号:0—自然状态1—正火(或正火+回火)2—退火3—精锻+回火(如精锻或精辊叶片在精锻后只需高温回火)4—淬硬5—调质6—化学热处理(渗碳或氮化)7—除应力(包括活塞环定型处理)9—表面淬火或局部淬火2.适用铸造有色金属和奥氏体钢的代号:0—原始状态1—再结晶退火T—除应力退火T1-人工时效T4—淬火(固溶处理)T5—淬火和不完全时效T6-淬火和完全时效(固溶处理和完全时效到最高硬度)3.压力加工有色金属代号:0—原始状态M—退火C-淬火CZ—淬火和自然时效CS-淬火和人工时效(二)材料的标注方法:1.零件的材料或毛坯(包括铸锻件)如不作任何处理,也不作机械性能检查,则只标材料牌号(其热处理代号“0”在图纸上不标注)如:A3,20,35,ZQSn6—6-3。

2.零件的材料或毛坯在热处理后,不作硬度及机械性能检查者则只标注材料牌号和热处理代号:如:45-1,若有几种热处理,可用热处理代号按工艺路线顺序逐项填写:如:15CrMoA-1+7。

3.有些材料的技术条件,有几种检查组别,但强度等级只有一种或可按材料截面尺寸来决定强度等级,只注明材料牌号,热处理代号和检查组别:如:45—5(Ⅱ) 35CrMoA—5(Ⅱ)4.有些材料的技术条件,有几种组别,在同一热处理状态中有不同的强度等级,则注明材料牌号、热处理代号强度等级和检查组别,不需要规定检查组别时,检查组别可省略。

25Cr2MoVA-5 25Cr2MoVA-5如:735—Ⅲ 7355。

有些零件或者是比较重要或者是技术要求比较复杂,用上述标注方法不能说明全部要求者,则应注明标准号,在同一热处理状态中有不同的强度级别时,还应注明强度级别。

35CrMoA-5 35CrMoA-5如:Q/CCF M 3003-2003 590×Q/CCF M 3003—20036。

大锻件如叶轮、铸造轴、整体转子等的材料标注方法钢号锻件级别×标准编号7。

各种热处理工艺代号及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

各种热处理工艺代号及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

各种热处理工艺代号及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
热处理类型代号表示方法举例
退火 Th 标注为Th
正火 Z 标注为Z
调质T 调质后硬度为200-250HB时,标注为T235
淬火 C 淬火后回火至45-50HRC时,标注为C48
油淬Y 油淬+回火硬度为30-40HRC,标注为Y35
高频淬火 G 高频淬火+回火硬度为50-55HRC,标注为G52
调质+高频感应加强淬火T-G 调质+高频淬火硬度为52-58HRC,标注为T-G54
火焰表面淬火 H 火焰表面淬火+回火硬度为52-58HRC,标注为H54
氮化 D 氮化层深0.3mm,硬度>850HV,标注为D0.3-900
渗碳+淬火S-C 氮化层深0.5mm,淬火+回火硬度为56+62HRC,标注为S0.5-C59
氰化 Q 氰化后淬火+回火硬度为56+62HRC,标注为Q59
渗碳+高频淬火S+G 渗碳层深度0.9mm,高频淬火后回火硬度为56-62HRC,标注为S0.9-G59。

热处理代号

热处理代号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o1o2o3退火的产品在经过热成形方法之后得到所要求的退火性能可用o回火表示其热处理采用大致上相同于固溶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并缓慢冷却至室温热机械加工的以提高成形性例如为超塑性成形spf均质处理h12形变硬化的14h14形变硬化的12h16形变硬化的34h18形变硬化的44硬的充分硬的h19形变硬化的超硬的hxx4用于浮雕的或模后的薄板或带有相对应的hxx回火制成hxx5形变硬化的用于焊接管h111退火并在以后的操作例如拉伸或整平的过程中进行轻度的加工硬化比h11h112从一个高温加工过程或是从一个有限的冷却中受到轻度的加工硬化未规定有力学性能极限h116用于镁含量在4或以上的铝镁合金对于这种合金规定了力学性能极限以及抵抗脱皮腐蚀的性能h22h24h26h28形变硬化并部分退火14形变硬化并部分退火44硬的充分硬化h32h34h36h38形变硬化并稳定化的14形变硬化并稳定化的44硬的充分硬化h42h44h46h48形变硬化并刷涂料或漆的14形变硬化并刷涂料或漆的44硬的充分硬化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mpahx8状态与o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差值mpa405545606565807585100851051209012516095165200100205240105245280110285320115325120
铝合金热处理状态代号及意义
代号 F O H
W T
名称 自由加工状态
退火状态 加工硬化状态
固溶处理状态 热处理状态
说明与应用 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无特殊要求
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规定。 适用于经完全退火获得最低强度的加工产品。 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 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H 代号后面必

铝合金热处理代号详解

铝合金热处理代号详解

-- 铝合金热处理代号详解铝合金热处理技术1. 热处理铝合金加工代号F:As fabricated表示冷加工,热加工或铸造成形后不在施以特别处理。

O:Annealed表示退火至最低强度水平之锻制品,及经退火增加延展性及尺寸安定性之铸造品。

H:Strain Hardened表示经加工变形之锻制品。

W:Solut heat treated:表示仅固溶体处理后自然时效W1/2 hr。

T:Heat treated to produce stable tempers other than F . O . or H .2. 热处理代号H1:仅加工硬化者H2:加工硬化且未完全退火(部分退火)H3:加工硬化作低温加热以便稍微降低强度以增进延展性及安定性H1X,H2X,H3XX由1~88:50℃以下将完全退火之合金施以75%冷滚所的之强度0:为完全退火之强度4→8+ 0/2H 112 制造成形时加工硬化但加工量为加以控制H 321 制造成形时加工硬化,加工量特定3. T代号之细分T 1 从较高温之成形加铸造、挤形等过程中冷却下来并自然时效。

T 2 从较高温之成形施以冷加工并自然时效。

T 3 固溶体处理后,冷加工并自然时效T 4 固溶体处理后,直接自然时效T 5 轻较高温度成形施以人工时效T 6 固溶处理后人工时效T 7 固溶处理后人工时效至过时效状态T 8 固溶体处理后,冷加工并人工时效T 9 固溶体处理后人工时效并冷加工T 10 较高温之成形施以冷加工并人工时效TX 51 固溶体处理后用伸张的方法消除内部应力TX 52 固溶体处理后用压缩的方法消除内部应力TX 53 用伸张及压缩的方法消除内部应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处理代号--(名称)
T1--人工时效
T2--退火
T4--固溶处理加自然时效
T5--固溶处理加不完全人工时效
T6--固溶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
T7--固溶处理加稳定化处理
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
后快速冷却(水冷),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不完全人工时效:采用比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保温时间,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即获得比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但耐腐蚀性能可能比较低。

完全人工时效: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获得最大的硬度和最
高的抗拉强度,但伸长率较低。

稳定化处理:为使工件在长期服役的条件下形状和尺寸变化能够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热处理。

TO
固熔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2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3固熔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在固熔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4
固熔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固熔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短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5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T6
固熔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固熔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7
固熔热处理后进行过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固熔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T8固熔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9
固熔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0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然后人工时效的状态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某些6xx>係的合金,无论是炉内固熔热处理,还是从高温成形过程急冷以保留可溶性组
分在固熔体中,均能达到相同的固熔热处理效果,这些合金的T3、T4、T6、T7、T8和T9状态
可采用上述两种处理方法的任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