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光的反射》ppt公开课1

合集下载

光的反射课件(23张PPT)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

光的反射课件(23张PPT)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

课堂小测
6.皮鞋擦过鞋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 这是由于( B )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
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
反射效果 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猜想与假设】
【设计并进行实验】
探究新知
大胆猜想: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还是异侧? 3.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还是不相等?
动手验证猜想
特别提示:不要让激光笔的光进入自己和他人的眼睛
探究新知
实验交流与讨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探究新知
拓展延伸:保护生命的反光条
使来光通过特殊材料的反射使光线原路返回,黑暗中较醒目, 以此来提醒司机朋友减速慢行礼貌避让
课堂小测
1. 粼粼波光是由于__光__的__反__射____产生的。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 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_漫__反__射___。
2. 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 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6_5_°_。 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 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镜__面____反射, 造成“光污染”。镜面反射光路Fra bibliotek漫反射光路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新知
分类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反射面 光滑平面
凹凸不平 (粗糙)
不同点
平行光入射
应用
反射光仍平行,只在一个 一、成像
方向看到反射光
二、改变光路

[人教版]《光的反射》完美课件1

[人教版]《光的反射》完美课件1
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 入射角等于【 0 】度?反射角等于 【 0 】度?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作业布置:
• 1、复习本节内容; • 2、完成《光的反射》小卷子 • 3、预习书本P31“平面镜成像”的内容。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光发生反射时,会遵循哪些规律呢?
讨论、猜想: 三线位置关系?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
法线的两侧!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法线
入射光线
N
A
两角大小关系?③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
B
αβ
M
O
M’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一、光是怎样传播的?
穿过树林的阳光
电影放映机射出的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光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箭头的方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物理模型)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2.1 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几个名词; • 理解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 会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完美课 件1(完 整版PP T)

[人教版]《光的反射》经典课件1

[人教版]《光的反射》经典课件1

出?
激光笔
光屏 法线
N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平面
ir
平面镜
O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角相等)
试一试 做一做
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N
步骤:
O O
1.先在反射面上标出入射点O;
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镜面反射?哪些是 漫反射?你能举出例子吗?
镜面反射:平面镜、玻璃、平静的水面…… 漫反射∶黑板、银幕、一般物体……
人 [教 名版 师光 课的 堂反 教射 学P]P[T 课人件教5版]《光的 反射》 经典课 件1 (完整版P P T )
人 [教 名版 师光 课的 堂反 教射 学P]P[T 课人件教5版]《光的 反射》 经典课 件1 (完整版P P T )
C 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
人 [教 名版 师光 课的 堂反 教射 学P]P[T 课人件教5版]《光的 反射》 经典课 件1 (完整版P P T )
人 [教 名版 师光 课的 堂反 教射 学P]P[T 课人件教5版]《光的 反射》 经典课 件1 (完整版P P T )
方法找到了
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 就选择暗的地方落脚。
实验结论:
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 的位置射 出。即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经典课 件1 (完整版P P T )
[名师课堂教学][人教版]《光的 反射》 经典课 件1 (完整版P P T )

《光的反射》全文课件人教版1

《光的反射》全文课件人教版1
45º 45º 60º 60º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居在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线同面
两线分居 两角相等 光路可逆
究竟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呢?还是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
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反射角大小由入射 角决定
1、名 词 解 释
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 三线: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 用虚线表示。 两角: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问题:
我们看到的光的反射现象可能遵循什么规律呢?
N
平面镜
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角是 0。此时,入射角是
0。反射角

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 0角;
反射光线传播的速度
(填“大于”、
“等于”、“小于”)入射光线的速度。随着
太阳的上升,阳光与水面的夹角增大时,入射

,反射角
(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当太阳升到最高点时,反
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一天中
(填
“最大”或“最小”)的。
3 光的反射应用
潜望镜
显微镜的反光镜
是哪一种镜子?
同样是反射,为什么我们看 镜子有时刺眼,而看墙确不 刺眼?
三、镜面反射
反射面为平滑时,若入射光是一束平行光,则 反射光也为一束平行光。
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 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 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 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 目 ,形成了光污染。
1.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太阳、电灯等物体?

《光的反射》公开课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1

《光的反射》公开课课件初中物理人教版1

F
E
N
O M
实验一
F
E
N
O M
结论一: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实验二
E
N
F
O M
∠i=30°, ∠r=30°
实验二
E
N
F
O
M
∠i=45°, ∠r=45°
实验二
E
N
F
O
M
∠i=60°, ∠r=60°
结论二: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结论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
(一侧/两侧); (3)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_____(等于 /不等于)入射角;
2、设计实验: 讨论:如何把光的反射现象显示出来?需要哪些器材?
实验器材:
激光笔 平面镜
可折叠的 白色硬板
量角器
光源
光反射能力强 做光屏,显示 测量入射
做反射面
光的传播的路径
角与反射 角的大小
实验一
E
N
F
O M
实验一
注意:
反射光与入射光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 看见的,但法线是人们在研究反射现象 时引入的一条位置参考线,它与反射物 体的表面垂直。因为是参考线,所以用 虚线表示。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猜一猜: 三线有何关系? 两角有何关系?
【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作出猜想】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_____(在/ 不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关系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
室内采光:假如在一个很大的大厅内, 不想采用人工光源,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让大厅内获得明亮而柔和的自然光。
自行车尾灯
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后面都 装有一个反光镜,它的设计很巧 妙,它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 镜组成一个立体直角,用其内表

人教教材ppt《光的反射》ppt公开课1

人教教材ppt《光的反射》ppt公开课1
在平面镜上蒙一张白纸,重做实验,观察到 的现象是……
对比平面镜和白纸表面,发现……
镜面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 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 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 很强,而其它方向无反射光。
漫反射: 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 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判断正误:
1.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2.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 平行光束。 3.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 反射定律。
a.将一张16 K的白纸
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 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
画出直线ON作为法线;在 O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 的直线AO、A1O、A2O.
b.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 沿AO、A1O、A2O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规律
二、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
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心得二: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入射 角减小,反射角随之减小;
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反射角如何? 心得三: 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重合,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零。
规范作图要求: 1、作图必须用直尺、圆规、铅笔 2、光线用实线,且要画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3、法线画虚线 4、反射面的反面应画斜线 5、标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
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三线 两角
入射光线A
一点
法线 N ir
反射光线 B
平面镜 O 入射点
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接触点.
入射光线(AO):从光源投 射到反射面的光线.
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 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 反射后的光线.
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的反射》光现象PPT课件

《光的反射》光现象PPT课件

制作潜望镜
准备好2个纸盒,计算得 到合适的镜子。请在成人的 指导帮助下得到2块镜子。
2、将一个纸盒从中剪开。 装入镜子,镜子与盒壁成45 度夹角。(镜子后面可做个 45度的直角三角形垫着会更 稳)
3、将另一个纸盒上面剪 一个洞。
4、将2个纸盒拼插在一 起。
想一想 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月亮?
我们可以看见发光的物体,是 因为它发出的光能传入我们眼睛里 的缘故。更多的物体本身不发光, 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些播的光,遇到一些物体时 会改变方向。光改变方向的一种方式是 反射。
你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光的反射现象?
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反光镜
小实验
坐在教室里,用一面小镜子对着窗 外射进的阳光,转动镜子的角度,你会 在墙上看到什么?试着画图来说明光是 怎样反射到墙上的。
光的反射原理
潜望镜
如果用一个适当的装置,让光“转 弯”,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装置在较低 处越过障碍看到较高处的物体。潜望镜 就是这样一种装置。
月球本身不能发光,我们看见的 月光是月球表面反射的太阳光。如果 没有太阳,或许我们根本就看不见月 亮。
总结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物体,改变原 来的传播方向返回,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反射。一个不发光的物体可以被看到, 是因为它反射了射到它表面的光。
谢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优秀PPT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优秀PPT1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练一练
如图,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度角, 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作图步骤
1.找到入射点
2.补法线,标垂直
60°
3.补反射光线
或反射面
4.标角度
自行车尾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水面倒影,平面镜成像。(虚像)
练一练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立竿见影
B.坐井观天
C.镜花水月
D.日食
一束光线入射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光线与
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 )
A.0° B.30° C.60° D.90°
C
B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B.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小张的眼睛,小张不一定能看到小明 CC .反射光和入射光的传播速度一定相等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4.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
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5.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90º减小到60º时,则反射角( )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黑板“反光”
B.手影
C.立竿见影
D.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
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 因素, 也是许 多其他 文化差 异的内 在因素 之一, 就是各 自传统 信仰的 不同。 西方多 信仰基 督教, 其次是 伊斯兰 教,二 者与香 的传播 关系并 不大;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第二节 光的反射
学习目标:
1、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2、理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会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 题
自学与交流自主学习:
1.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 2.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 3.反射定律的内容。 4.当你通过平面镜看别人的时候,别人也能看到 你,这是因为什么? 5.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积水,你应该怎 样判断?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展示与助学:
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1、黑板反射灯光; 2、月亮反射太阳光; 3、地球反射太阳光; 4、水面反射光;
……………
结论:一切物体都能反光;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 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法线
入射
反射
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光线 入射 反射 光线
角i 角r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原来 “明水暗道”是指,夜晚赶路
时,月亮的光线经过水面后,发生镜 面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 们判断路面上亮的地方是水。
这只是一种情况,那就是当我们迎 着月亮走时,因为,这时反是 “暗水明道”了!
方法找到了
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 就选择暗的地方落脚。 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 就选择亮的地方落脚。
镜面反射
生活中的漫反射现象
漫反射光路
漫反射
我们是这样看到物体的
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我们的 眼睛里,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可是,同是反射,为什么玻璃看起
来很亮,而木头较暗?
返回
我找到了
平行光线射到玻璃上
后,反射光会平行射
出,这种反射叫镜面
反射。
玻璃
平行光线射到木头上后,
反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
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木头
现在,我知道了,当我们感到不 发光的物体非常亮时,是因为光 线在物体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反 射光线全部都进入我们的眼睛。
当我们感到物体比较暗时,是因 为光线在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 反射光线有一部分进入我们的眼 睛。
古人的方法
古时,行军打仗, 士兵们都知道, 夜晚走路时,路 面上亮的地方是 水,暗 的地方是 路。
如图所示
记录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角i 角r
结论:
与镜面垂直的线ON叫做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E
N
F
O M
F
E
N
O M
F
E
N
O M
E
N
F
O M
E
N
F
O M
E
N
F
O M
①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1,先作法线:过镜面在入射点作垂线. 2,找入射角:量出入射角的度数. 3,量出反射角: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量出反射角的度数.. 4,画出反射光线:按反射角度数,画 返回 出反射光线
A
B
O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镜 面 反 射 光 路
生活中的镜面反射现象
60° ) 30°
…………………
练习题
2、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0____ 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重__合__。
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漫_反__射_的缘故。
练习题
• 与水平面夹角为30度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 后竖直射入水中,该如何放置该平面镜?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总结与点评
反射现象:
一切物体都能反光;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 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光的可逆性: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漫反射
训练与检测
1、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下图),入 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