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养殖技术(同名10335)

合集下载

黄粉虫的养殖方法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技术

黄粉虫的养殖方法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技术

黄粉虫的养殖方法黄粉虫的人工饲养技术黄粉虫在昆虫分类学上属鞘翅目拟步甲科,分布十分广泛,野生状态下,常以潮湿的粮食、油料,鱼粉、羽毛、千鱼,干肉为食,并能食虫尸、鼠类等。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黄粉虫的养殖方法。

养殖黄粉虫的饲养设备黄粉虫的饲养设备简单,用盆,缸、木箱、纸盒、砖池等器具均可饲养,但要求内壁光滑,器具深15厘米,以防虫子逃跑。

养成虫的木盒内框,要用塑料薄膜或透明胶布固定好,以免成虫外爬和产卵不定位。

另外,还要在底部装一块沙窗网。

网眼孔径为3毫米左右,以便成虫产下的卵能及时漏下去,不致被成虫吃掉。

沙窗网下需垫一层接卵纸,以便于收集卵。

若是大规模饲养,可根据需要做好一定数量的30×40x15厘米的木盒,在养虫室架设木盒架,以便将木盒层层垒起。

黄粉虫的饲养管理先在饲养盆、木箱等器具内放上用沙网筛过的细麸皮和其它饲料,再将新买到的黄粉虫(幼虫)放入,最后在上面放上菜叶,让虫子生活在麸皮、菜叶之间,任其采食。

虫、料、菜比例是1:1:1,此后要经常进行检查,及时添补麦麸、米糠、饼粉、玉米面,胡萝卜片、青菜叶等饲料。

也可投以雏鸡用的混合饲料,但以含麸皮50%为宜。

在幼虫生长旺期,还应添加适量的鱼粉,以补充营养。

为了加速黄粉虫的生长发育,饲养室的温度应经常保持在25--35℃,但最低不得低于5℃,最高不得超过39℃,室内的空气湿度以60-70%为宜。

为满足黄粉虫对水分的需要,在炎热的夏季,必须在饲养器具里经常投以瓜皮、果皮、蔬菜叶之类,切不可向内洒水;在冬季则必须适当减少青饲料韵喂量。

黄粉虫不喜欢光照,故饲养室应经常保持较婿的光线。

当幼虫长到30毫米时就已变成熟幼虫,进入变蛹阶段。

刚化出的蛹呈银白色,很快就变成黄褐色。

这时应及时将蛹拣出米分开管理。

两同后即可羽化成虫。

成虫的饲养除投入一些饲料供其取食外,还要在产卵盒下垫上带有麸皮的容器或接卵纸,以供采集虫卵。

此时,接卵麸皮每周换一次,每次应将收集到的卵粒分别放在初孵幼虫盒中孵化,经两周便可孵化出新的幼虫。

黄粉虫养殖技术黄粉虫如何养殖

黄粉虫养殖技术黄粉虫如何养殖

黄粉虫养殖技术黄粉虫如何养殖1、盆养黄粉虫,可采用旧脸盆等饲养用具,要求这些用具无破洞、内壁光滑。

若内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围成一个光滑带,防止虫子外逃。

另外,需要60目的筛子一个。

2、取得虫种后,先经过精心筛选,选择个大、活力强、色泽鲜亮的个体,普通脸盆可养幼虫0。

3~0。

6公斤。

在盆中放入饲料,如麦麸、玉米粉等,然后放入幼虫虫种,饲料量为虫重的10%~20%。

经3~5天,虫子将饲料吃完后,将虫粪用60目的筛子筛出。

继续投喂饲料,并适当加喂一些蔬菜及瓜皮等水分含量高的饲料。

3、幼虫化蛹时,及时将蛹挑出存放。

经8~15天,蛹羽化变为成虫。

在盆的底部铺一张纸,然后在纸上铺一层约1厘米厚的精细饲料,将羽化后的成虫放在饲料上。

温度为25℃时,成虫羽化约6天后开始交配产卵。

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交配产卵必须有一定的种群密度,每平方米养1500~3000只。

成虫产卵期需投喂较好的精饲料,除用混合饲料加复合维生素外,另加适量水分含量高的饲料。

4、成虫产卵时将产卵器伸至饲料下面,将卵产于纸上面,经3~5天卵纸上就粘满了虫卵,应该更换新卵纸。

取出的卵纸按相同的日期放在一个盆中,待其孵化。

温度为24℃~34℃时,经6~9天即可孵化。

刚孵化的幼虫十分细软,尽量不要用手触动,以免使其受到伤害。

将初孵化的幼虫集中放在一起饲养,幼虫经过15~20天,盆中饲料基本吃完,即可第一次筛除虫粪。

筛虫粪用60目的筛子,以后每3~5天筛除一次虫粪,同时投喂1次饲料,饲料投入量以3~5天能被幼虫食尽为准。

投喂菜叶或瓜果皮等应在筛虫粪的前一天,投喂量以1个晚上能被幼虫食尽为度,也可在投喂菜叶、瓜果皮前将虫粪筛出,第二天尽快将未食尽的菜叶、瓜果皮挑出。

黄粉虫饲养管理技术

黄粉虫饲养管理技术

黄粉虫饲养管理技术1. 黄粉虫介绍黄粉虫,学名斑蝥科黄粉虫,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饲料虫。

黄粉虫不仅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而且其体型小巧,容易于养殖,因此备受养殖业者的青睐。

黄粉虫体长约为1.5-2.0cm,体色为淡黄色,前翅和后翅均不能飞翔,身体柔软,头部有一对长触角。

雌虫身体略大于雄虫,但是不容易辨别。

2. 养殖准备工作2.1. 土地选择与环境调节黄粉虫是属于地磨虫类、蛇纹石虫和蜈蚣虫类。

这些虫类在野外生活环境潮湿、温度适中,因此养殖黄粉虫最好选择在室内温度25-30℃、相对湿度不低于60%的环境下。

在选择养殖土地时,要选择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以便于后期管理。

土地的草坪或沙滩地非常适宜养殖,保持环境的干燥和通风状态,这对黄粉虫的生长非常重要。

2.2. 饲料物资准备养殖黄粉虫的饲料物资金质软,是不同富营养渣或副食物,包括土豆渣、高粱麸、玉米渣、麦麸等。

如果使用不同富营养的废料作为饲料,会极大的增加养殖的成本,因此要在成本和品质之间平衡。

2.3. 饲料容器准备养殖黄粉虫的饲料容器可以使用不同材质的容器,如竹筒、木箱、塑料桶、旧瓶等。

饲料容器选择时,要考虑尺寸是否适合黄粉虫的寿命,养殖环境是否通风,容器是否容易清洁等因素。

3. 黄粉虫饲养管理技术3.1. 黄粉虫饲料的制作和投喂养殖黄粉虫的饲料制作采用比例方法配制,不同的黄粉虫饲喂周期的饲料配比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3-4天投喂一次,每周更换一次饲料,可以保证黄粉虫的健康生长。

投喂时适量增加水分和植物蛋白,防止饲料过干而影响黄粉虫的食欲。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投喂过多的饲料,以免黄粉虫死亡的可能。

3.2. 黄粉虫温湿度的调节温湿度是养殖黄粉虫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温度和湿度都不适宜,将会对黄粉虫的正常生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温度调节方面,要注意保持环境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一般在25-30℃之间比较适宜。

在湿度调节方面,可以采取加湿器、喷雾器等设备或设置水箱的方式进行调节,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60%。

黄粉虫的养殖技术

黄粉虫的养殖技术

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产于北美洲,因为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57%、成虫含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生活习性黄粉虫为完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生活史及各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与环境温度、湿度、饲料、饲养管理密切相关,成虫性成熟后,自由交配,在交配后1-2月内为产卵盛期,以后则产卵甚少。

黄粉虫雌性虫体一般大于雄性虫体,但外表基本一样,雌性成虫尾部很尖,产卵器下垂,伸出甲壳外面,所以它隔着网筛将卵产到接卵纸上。

在温度20℃-32℃,空气相对湿度65%条件下,刚孵化时间为5-12天,其中20℃-24℃下为10天左右,25-29℃下为6-7天,30-32℃下5-6天,最适孵化温度为21℃-26℃,在33℃以上时,成虫寿命缩短,产卵很少或不能产卵。

当气温达到38℃以上时,成虫的寿命只有5天,卵刚孵出的幼虫有13-16个龄期,在15℃-32℃室温下蜕皮9-12次。

多数17-19次,经历75-200天变为蛹,羽化率可达93%-100%,此时,成虫性别比1:1,羽化后约经4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表面,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沾有食物碎屑,雌虫寿命1-4个月不等,产卵1.5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

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不适宜的情况下,尤其在北方低温、低湿的情况下,羽化时间延长,羽化率变低,往往出现黑色死蛹和干僵蛹,羽化期一般为12-14天。

成虫经历2-4个月的繁殖期,在此期间,影响生殖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营养、受精,在空气相对湿度20%状况下,雌虫每天仅产卵4粒,而在65%情况下可产卵102粒,若湿度达100%时,幼虫生长到2-3龄时即大部分死亡。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营养状况下,尤其是在增加蛋白质供应条件下,成虫的产卵量可以成倍增加,且可延长成虫寿命及繁殖时间。

黄粉虫的养殖技术黄粉虫的传统饲养以分散于少数专业养殖户中的饲养方式为主,品种杂、规模小、产量低、应用范围狭窄,而且不是以黄粉虫为主产目标,仅以养蝎、养鸟等之外的富裕量供应市场,因而经济效益较低或根本没有考虑黄粉虫生产自身的效益。

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技术

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技术

黄粉虫的饲养管理技术
1.准备工具。

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个高压消毒锅或一个蒸笼,作饲料消毒用,以杀死饲料中的杂虫和螨类。

另外应准备几种不同规格的筛子,用来分理或筛取不同规格的幼虫。

还要准备一支温度计,用来随时测定温度;准备一些鸡毛翎,用来拨扫幼虫。

2.投喂饲料。

人工培育黄粉虫的饲料有两类,一类是精料,如麦麸、米糠;一类是青料,如各种瓜果皮或青菜。

精料在使片j前要进行消毒、晒干处理。

若是新鲜麦麸,也可以直接投喂。

青料要洗去泥土并晾干水分后投喂,不要把水分带进培育槽,以防止饲料发霉。

不要投喂发了霉的饲料。

3.调节培育槽的温度和湿度。

黄粉虫和其他昆虫一样,属于变温动物。

它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与其生活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密切的关系。

黄粉虫的卵、幼虫、蛹、成虫的最适温度分别为19℃~26℃、25℃--29℃、26℃-30℃、26℃-28℃;最适湿度均为78%-85%。

如果黄粉虫生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超出了适应范围,其死亡率往往较高。

因此,当夏季气温高时,因水分易蒸发掉,要注意通风降温,若培育室内过分干燥,应在地板上洒些凉水,以降低温度、增加湿度。

在梅雨季节,培育室内湿度过大,饲料容易发霉,应经常打开窗户通风。

当冬季天气寒冷时,可以关闭窗户并在室内加温。

黄粉虫养殖介绍,黄粉虫养殖技术详解

黄粉虫养殖介绍,黄粉虫养殖技术详解

黄粉虫养殖介绍,黄粉虫养殖技术详解黄粉虫就是面包虫,作为最近今年发展起来的特种养殖,具有生长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是当代年轻人创业的选择之一,下面来了解一下黄粉虫养殖技术。

一、养殖黄粉虫介绍1、温度黄粉虫进行养殖的时候,对温度很有要求,不管温度是过高还是过低,黄粉虫都会到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会把黄粉虫给考干了,温度过低就会影响孵化,这样就会降低我们养殖的利益。

因此温度最好保持在25-30度左右为佳,温度最高不能在35度以上,温度最低也不能在15度以下,必须要控制好养殖室内的温度,才能把黄粉虫养殖好,增加我们养殖的利益。

2、卫生黄粉虫跟其它一些虫子不太一样,大多虫子喜欢生长在脏乱的地方,但是它生长却喜欢在干净的环境,所以养殖室的卫生要保持好。

需要我们经常清扫,还要不定期的消毒。

喂食以后也要注意,每次喂养以后剩下的残渣要及时清理干净,长时间不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就会让黄粉虫引起一些病害,所以卫生很重要。

3、密度养殖黄粉虫大多都用立体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养殖的空间,就可以多养一些黄粉虫,虽然每层都有很多黄粉虫,但是也要控制好养殖的密度,一般厚度在3厘米以内为佳,不能超出3厘米,要是太厚的话,会导致温度过高,无法散热,就会引起黄粉虫的死亡。

因此养殖的密度很重要,不想造成没必要的损失,就要控制好养殖的密度。

4、日场管理养殖黄粉虫日常管理很重要,这就包括我们日常喂养和合理控制密度以及分群。

喂养的食物很有要求,必须保证饲料没有污染和变质,还不能有残留的农药,以及发霉和腐烂等现象。

黄粉虫主要食用的饲料是麸皮和玉米,还有一些菜叶等均可喂养,要是喂养有问题的饲料,会导致黄粉虫的死亡,最好每天喂养的次数在3次左右为宜,喂食量要合理。

最后就是分群的介绍,要根据生长进行分群,把大小分开饲养,这样不但能合理控制密度,还容易管理,对黄粉虫的生长也有好处。

5、防治病虫害养殖黄粉虫的时候防治病虫害也很重要,防治不好就会造成没必要的损失,因此要及时防治。

如何饲养黄粉虫 黄粉虫的养殖方法

如何饲养黄粉虫 黄粉虫的养殖方法

如何饲养黄粉虫黄粉虫的养殖方法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原产北美洲,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如何饲养黄粉虫,了解一下黄粉虫的养殖方法。

饲养黄粉虫需做哪些准备工作开始放养黄粉虫以前,应对所有工具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

饲养室用2%的来苏儿溶液喷洒消毒地面,再用菌技杀消毒剂喷雾消毒空间。

饲养盘(木盘)内上缘以下贴一圈塑料胶带,防止黄粉虫逃跑。

在室内彻底消灭黄粉虫的天敌,如蜘蛛、蚂蚁、壁虎、老鼠等。

饲养室要打扫得清洁卫生。

黄粉虫的养殖温度、湿度黄粉虫饲养适宜的温度为25~30°C,空间湿度60%,温度和湿度若高于或低于以上标准,黄粉虫的生长发育要受到一定影响,饲养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和控制。

黄粉虫的冬季和夏季的管理冬季采取供温的办法提高饲养室的温度,使之达到25°C左右。

夏季高温季节,要通风降温,疏散幼虫降低密度,不使群体内温度升高;防止太阳直射。

每年夏季若不采取积极措施。

都会造成黄粉虫大批死亡。

黄粉虫成虫的饲养管理一是不同生长期成虫对饲料要求不一样,不能混养。

二是刚羽化的成虫非常娇嫩,抵抗力不强,不能食含水量过大的饲料,可适当多喂麦麸、玉米面等精饲料。

三是为了提高产卵率和卵的孵化率,应供给成虫足够的营养,投喂优质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为:麦麸70%、玉米面20%、芝麻饼9%、骨粉1%。

并投给数量足够的精饲料。

这样可延缓成虫衰老,延长产卵期,提高产卵率。

四是投饲时要做到少量多次,每天投饲2~3次,每天投饲量要适当,以在下一次投饲时无剩食为原则。

不能缺乏食物,否则会造成成虫吃卵现象,还会出现成虫互相咬斗致伤现象。

由于剩余的饲料易发霉变质,影响产卵,故饲料不能投放过多。

以上关于如何饲养黄粉虫黄粉虫的养殖方法,望参考。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

黄粉虫养殖技术一、饲养技术1、卵期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卵的木盘上架,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的幼虫。

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

2、幼虫期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饲料。

3、成虫期蛹羽化成虫的过程大约3-7天,头、胸、足、翅先羽出,腹、尾后羽出。

因为是同步挑蛹羽化,所以几天内可全部完成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

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都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随意搅动。

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

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

5-7天换一次卵盘。

成虫存活期在50天左右,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

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成虫产卵的盘,孵化7-9天后,待虫体蜕皮体长达0.5厘米以上时,再添加麦麸子和鲜菜。

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公斤,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因饲料不足,虫体活动挤压而相互咬杀,要随着幼虫的逐渐长大,及时分盘。

麦麸子是幼虫的主要饲料,同时也是栖身之地。

因此饲料要保持自然温度。

在正常情况下,当温度较高时,幼虫多在饲料表层活动,温度较低时,则钻进下层栖身。

木盘中饲料的厚度在5厘米以内,当饲料逐渐减少时,再用筛子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

1-2龄幼虫筛粪,要选用60目筛网,防止幼虫从筛孔漏掉。

要先准备好盛放新饲料的木盘,边筛边将筛好的净幼虫放入木盘上架。

黄粉虫幼虫生长要突破外皮(脱皮),经过一次次蜕皮才能长大。

幼虫期要蜕7次皮,每蜕一次皮,虫体长大,幼虫长1龄。

平均9天蜕一次皮。

幼虫蜕皮时,表皮先从胸背缝裂开,头、胸、足部,然后腹、尾渐渐蜕出。

幼虫蜕皮一般都在饲料表层,蜕皮后又钻进饲料中,刚蜕皮的幼虫是乳白色,表皮细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粉虫养殖技术一、养殖的条件:养殖黄粉虫,首先必须解决种虫、饲料,设备等问题。

(一)种虫:种幼虫选择标准:选择优质黄粉虫良种,是提高成活率、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和产卵量、延长产卵期、促进高产、缩短繁殖周期、降低饲料消耗的关键和基础。

选种一般是选择幼虫作种虫。

优良的种幼虫生活能力强,不挑食,生长快,个体大,产卵多,饲料利用率高。

在初次选择虫种时,最好向有国家科技部门或农业部门授权育种的单位购买。

以后可学着自行培育虫种,每养2〜3代更换1次虫种。

选择种幼虫应注意:(1)个体大,每千克重量为3500〜4000条;(2)生活力强,爬行迅速,对光照反应快,喜欢黑暗。

把虫子放在手心上时,爬动迅速,遇到菜叶和瓜果皮会很快爬上去取食;(3)形体健壮,虫体充实饱满,色泽金黄,体表发亮,腹面白色部分明显,大幼虫体长在2.5或3伽以上。

(4)营养全面。

要求从幼龄开始精心饲养管理,不断增加饲料和瓜、菜等,减少喂养密度,从而饲养出肥大健壮、生活力强的良种。

养殖黄粉虫最重要的是有种虫。

成龄幼虫、蛹、成虫都可做种虫。

饲养到不同虫期,按黄粉虫的养殖技术,认真挑选蛹、成虫,除去病虫,筛好卵,使各虫期同同步繁殖,达到提纯复壮,买到成龄幼虫后,将其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添加新鲜菜。

认真观察化蛹情况,当盘里,再将筛盘放入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待蛹羽化成成虫。

如此时也买到蛹,将它与两天内化的蛹放在一起,每0.5公斤蛹放在一个盛有麦麸的筛盘中,再放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编号上架,待其羽化,注意清除死蛹。

再如买到成虫,将其放在盛有饲料的筛盘中,每隔7天,将成虫筛出换盘。

筛下的饲料中混有卵,放在木盘中,继续孵化,经过细心挑选和饲养的各期虫,都可以做种虫繁殖,不过最好还是用成龄幼虫做种虫为好。

(二)饲料:黄粉虫的主要饲料是麦麸子,也可辅以糠麸子等(玉米面过细,不透气,不能做黄粉虫饲料),菜类主要是白菜,萝卜,甘兰等青叶菜都可以。

这些饲料可以满足虫体对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水分的需要。

为了提纯复壮种群,加快繁殖生长,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

每0.5公斤黄粉虫在一代周期中可吃掉麦麸子1.5公斤,菜3公斤。

(三)设备:1、养殖黄粉虫必须有饲养房饲养房要透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

饲养房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20平方米,1间房能养300-500盘。

2、饲养黄粉虫的木盘制作抽屉状木盘为饲养盘,一般是长方形,规格是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8厘米。

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

筛盘,也是长方形,它要放在木盘中,规格是45厘米35厘米6厘米,板厚为1.5厘米,底部用12目铁筛网用三合板条钉好。

制作饲养盘的木料最好是软杂木,而且没有异味。

为了防止虫往外爬,要在饲养盘的四框上边贴好塑料胶条。

3、摆放饲养盘木架根据饲养量和饲养盘数的多少,制作木架,用方木将木架连接起来固定好,防止歪斜或倾倒。

然后就可以按顺序把饲养盘排放上架。

4、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

30目中孔的可以筛虫粪。

60目的小孔筛网,可筛1-2龄幼虫。

5、饲养房内部要求温度冬夏都要保持在15-25摄氏度之间。

低于10摄氏度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0摄氏度以上虫体发热会烧死。

湿度要保持在60-70 %之间,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如冬季不养可自然越冬。

夏季要通风。

室内备有温度计、湿度计。

二、养殖的技术:按各虫期顺序分别叙述。

1、黄粉虫幼虫形态:黄粉虫的四个虫态,有三个虫态如成虫、蛹及卵在世代变化中,除了体色有变化外,个体大小是基本不变的。

只有幼虫须从小长大,按一般昆虫学命名法称为幼虫。

幼虫是黄粉虫一生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整个世代中时间最长和用途最多的虫期。

2、幼虫是如何分期:养殖黄粉虫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商品意义的幼虫。

在温度24C〜35C,空气相对湿度55%〜75%,投喂粮食与蔬菜情况下,幼虫期大约120天左右。

为便于饲养管理,将0〜1月龄幼虫称为小幼虫(身长约0.2—0.5厘米),1〜2 月龄幼虫称中幼虫或青幼虫(身长0.6—2厘米),2〜4月龄幼虫称为大幼虫(2.1 —3.5厘米),化蛹前称为老熟幼虫。

3、幼虫蜕皮规律:幼虫刚孵出时,长约2—3毫米,呈晶莹乳白色,可爬行,1天后体色变黄。

口器扁平,能啃食较硬食物。

第2〜4节为胸部,长有3对足,第5〜12节为腹部,第13节下部有肛门,尖部有两锥形短尾。

幼虫与其他虫态不一样,有蜕皮特性,一生要蜕皮十多次。

其生长发育是经蜕皮进行的,约1个星期蜕1次皮。

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幼虫蜕皮顺利,很少有死亡现象。

刚孵出的幼虫为I 龄虫,蜕第1次皮后变为2龄幼虫。

刚蜕皮的幼虫全身为乳白色,随后逐渐变黄。

经60天7次蜕皮后,变为老熟幼虫。

老熟幼虫长25—35毫米,接着就开始变蛹。

其生长期为85〜130天,平均120天。

(一)成虫期蛹羽化成虫的过程大约3-7天,头、胸、足、翅先羽出,腹、尾后羽出。

因为是同步挑蛹羽化,所以几天内可全部完成羽化,刚羽化的成虫很稚嫩,不大活动,约5天后体色变深,鞘翅变硬。

雄雌成虫群集交尾时一般都在暗处,交尾时间较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出,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随意搅动。

发现筛盘底部附着一层卵粒时,就可以换盘。

这时将成虫筛卵后放在盛有饲料的另一盘中,拨出死虫。

5-7天换一次卵盘。

成虫存活期在50天左右,产卵期的成虫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水分,所以必须及时添加麦麸子和菜,也可增加点鱼粉。

若营养不足,成虫间会互相咬杀,造成损失。

(二)卵期成虫产卵在盛有饲料的木盘中,将换下盛卵的木盘上架,即可自然孵化出幼虫,要注意观察,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伤害正在孵化中的幼虫。

当饲料表层出现幼虫皮时,1龄虫已经诞生了。

(三)幼虫期卵孵化到幼虫,化蛹前这段时间称为幼虫期,而各龄幼虫都是中国林蛙最好饲料。

成虫产卵的盘,孵化7-9天后,待虫体蜕皮体长达0.5厘米以上时,再添加麦麸子和鲜菜。

每个木盘中放幼虫1公斤,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因饲料不足,虫体活动挤压而相互咬杀,要随着幼虫的逐渐长大,及时分盘。

麦麸子是幼虫的主要饲料,同时也是栖身之地。

因此饲料要保持自然温度。

在正常情况下,当温度较高时,幼虫多在饲料表层活动,温度较低时,则钻进下层栖身。

木盘中饲料的厚度在5厘米以内,当饲料逐渐减少时,再用筛子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

1-2龄幼虫筛粪,要选用60目筛网,防止幼虫从筛孔漏掉。

要先准备好盛放新饲料的木盘,边筛边将筛好的净幼虫放入木盘上架。

黄粉虫幼虫生长要突破外皮(脱皮),经过一次次蜕皮才能长大。

幼虫期要蜕7 次皮,每蜕一次皮,虫体长大,幼虫长1龄。

平均9天蜕一次皮。

幼虫蜕皮时,表皮先从胸背缝裂开,头、胸、足部,然后腹、尾渐渐蜕出。

幼虫蜕皮一般都在饲料表层,蜕皮后又钻进饲料中,刚蜕皮的幼虫是乳白色,表皮细嫩。

(四)蛹期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

在化蛹前幼虫爬到饲料表层,静卧后虫体慢慢伸缩,在蜕最后一次皮过程中完成化蛹。

化蛹可在几秒钟之内结束。

刚化成的蛹为白黄色,蛹体稍长,腹节蠕动,逐渐蛹体缩短,变成暗黄色。

幼虫个体间均有差异,表现在化蛹时间的先后,个体能力的强弱。

刚化成蛹与幼虫混在一个木盘中生活蛹容易被幼虫在胸、腹部咬伤,吃掉内脏而成为空壳;有的蛹在化蛹过程中受病毒感染,化蛹后成为死蛹,这需要经常检查,发现这种情况可用0.310-6漂白粉溶液喷雾空间,以消毒灭菌。

同时将死蛹及时挑出处理掉。

挑蛹时将在2天内化的蛹放在盛有饲料的同一筛盘中,坚持同步繁殖,集中羽化为成虫。

三、管理的措施在黄粉虫的养殖过程中,掌握好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黄粉虫繁殖的速度、虫体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

(一)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

如非进入室内不可的人员,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二)在黄粉虫的生活史中,四变态是重要的环节,掌握好每个环节变态的时间、形体、特征,就能把握养殖的技术。

(三)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

(四)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

在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

(五)为了加快繁殖生长,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

每天都要喂鲜菜。

(六)饲养人员每天都要察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四、冬季养殖黄粉虫幼虫的关键:天气渐凉了,黄粉虫养殖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北方广大养殖户特别关心的,如何在冬季养好黄粉虫,是快速恒温养殖的关键所在。

(1)密圭寸饲养室。

冬季北方天气较冷,而且风大,房屋的密封非常重要。

一般可采取钉塑料布的方法封严窗户,门可用草帘或棉帘密封遮挡,防止人员出入频繁带走室内热气。

如几间房屋为一个饲养室时,应将房屋之间隔墙打通,封闭不用的门,各间用棉帘遮挡。

必要时可设二道门,以减少冷空气直接进入室内。

(2)做好取暖保湿工作取暖设施可用煤炉升温(一般首选蜂窝煤炉,用烟囱将煤烟导出,安全方面,且便于管理),有条件的或取暖面积较大的可采取锅炉供暖方法。

设置煤炉或暖气片数量时,成虫与蛹房温度要高一些,幼虫因自身虫体摩擦发热温度可适当低一些(低3—5C)。

因晚上管理人员少,特别应注意晚间的取暖保温。

昼夜温差不可过大(超过6度)。

否则白天热晚上凉,会影响虫子正常生长。

但有一点需注意,昼夜最低温度都应保持在15C以上,否则达不到虫子生长需要,相反会增加养殖成本。

因长期燃煤取暖,饲养室会出现湿度过低问题(低于50%),导致黄粉虫发生干枯病。

管理人员在室内也会感到口干舌燥。

解决方法一是炉上烧水增湿,二是向饲养室洒水喷雾增湿,三是用调湿器控制适宜湿度(3)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黄粉虫也是要呼吸的,因此,也必须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方法是在房屋的窗户前后均打开一个可透气的小孔,造成空气的对流,可有效的防止煤气中毒,同时要密封炉具,安好烟囱,防止有风时煤烟倒灌。

中午气温较高时可打开屋门,进行短暂通风。

(4)饲料要保持一定温度。

当天饲喂的饲料、菜叶应提前放到室内让其温度与室内温度接近,避免虫子食用过凉饲料,防止生病和低温造成虫体温度下降,影响正常生长。

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玉米粉的投喂比例,增加热量。

总之,黄粉虫冬季喂养应根据其特点,加强管理,掌控好温度,确保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