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2015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5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5村级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三、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随则短暂的一月农村工作,通过我身体力行的驻村工作体会和思考,结合梁原乡朱家湾村精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就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两少一多”即扶贫资金少、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多这一客观工作实际,我就如何做好该村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如下我个人浅薄的思考。

(一)、在争取领导重视和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认识上下功夫,努力消除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认识误区。

如何消除认识误区,我认为要从两个层面下功夫:1.对上要多向领导汇报农村当前贫困现状、农村扶贫面临的形势和农民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识,积极争取领导的高度重视,取得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让人们都知道精准扶贫工作不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业务工作而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2.对下要多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宣传扶贫开发的政策、目的、要求及措施,让他们消除施舍即可论和低保养活论这些认识误区。

通过对上、对下两个层次,汇报和宣传两种形式,让全社会认识到精准扶贫、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梦想,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是一面旗帜、一项事业、一种责任、一个挑战、一种荣耀。

(二)、要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增强精准扶贫的目的性和精准性。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五难”,即:对象识别难、缩小差距难、规划落实难、产业培育难、资源整合难。

如何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五难问题,就需要我们找准精准扶贫工作的目的性和精准性。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加以探索:1.找准扶贫对象,明确扶贫靶向,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力量薄弱造成对象难以找准的问题,可以与低保年度核查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基层工作人员和力量,在进行年度核查时来解决扶贫对象找不准、靶向不明的问题。

同时将扶贫信息系统进一步做实、做强、精淮。

2.全面落实“六个精准”要求,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将以往“大水漫灌”或“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全面落实范围精准、对象精准、任务精准、目标精准、措施精准和责任精准的“六个精准”要求,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实施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精品范文】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精品范文】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工作报告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1. 行政区划:xx乡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面,10个行政村,55个村民组,面积127.47平方千米,截至2014年,常住人口12624人,其中农业人口12520人,有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蒙古族等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486人。

2. 经济数据:2014年全乡完成生产总值xx万元,财政总收入xx万元;农民可支配收入xx元。

3. 农业数据:2014年全乡农业总产值xx万元,粮食总产量xx吨,主要有玉米、马铃署、养牛、养猪等农业产业。

4. 资源数据:全乡森林覆盖率71%,有林地xx亩,耕地xx亩,主要有煤炭矿产资源,油杉河旅游景区资源。

5. 历史沿革:xx乡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面,地理位置为东经105°47.5′--105°57.2′,北纬27°19.1′--27°28.9′。

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45公里,周边与百纳乡、大山乡、三元乡、雨冲乡和金沙县箐门乡以及百里杜鹃管理区接壤,长百线(长石至百纳)横贯乡境内,离杭瑞高速路8.5公里,距大纳路47公里。

区域面长东西15.1千米,南北宽17.97千米。

乡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海拔在800-2100米之间,四季特征分明,气候宜人。

区域内地形高差起伏较大,许多地方成悬崖峭壁之势,河谷深切,呈山高谷深之态,以中山地形为主,境内平均海拔1475m,山地区面积占47.4%,丘陵区面积占42.7%,山间平坝区面积占9.9 %。

区内碳酸岩地层分布广泛,在岩溶地层区,岩溶发育强烈,形成了峰丛、漏斗、溶洞、溶蚀裂隙、洼地、落水洞和地下暗河等岩溶地貌;非岩溶地层区,山顶普遍为山原缓脊地貌,山麓坡面、坡脚及山间盆地平缓地带常存在厚度较大的残坡积物。

6. 扶贫情况:我乡是二类贫困乡、有10个村,其中:共有7贫困村(一类4个,二类2个,三类1个),非贫困村3个。

2015年建档立卡xx户贫困户,xx人贫困人口,计划减贫1377人。

2015驻村帮扶工作总结3篇

2015驻村帮扶工作总结3篇

2015驻村帮扶工作总结3篇驻村群众工作队驻村帮扶,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举措,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踊跃的作用,同时,对机关干部也是经风雨、受历练、长才干的难得机会。

经过一年的驻村实践,感触很深,对进一步进步驻村工作实效进行了一些总结和讨论。

本文是2015驻村帮扶工作的总结,仅供参考。

2015驻村帮扶工作总结一:在县委、县政府和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指点下,在镇、村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维为指点,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无关文件精神,增强政管理论学习的同时,咱们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工作,踊跃做好帮扶指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咱们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切实实地开展了帮扶工作,简要汇报如下:一、上显村的基本状况:上显村位于县城东1公里处,距乡镇2公里,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957人、224户,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15亩。

每人耕地面积无余3分地。

本村辖天然村1个,村间街道硬化8条,全长2000米,装路灯38个,修花坛197个,文明文娱广场260㎡,集中排污管网1700米。

现有医疗室1个、图书室1个、残疾室1个,无幼儿园学校等。

村级组织建设状况。

村委会现有村室5间,村两委班子健全,村支部班子成员3人,其中一名支部书记,两名支委。

村委会班子成员4人,其中村长、会计、文书、计生专干各1人。

全村党员共有31人,其中50岁以上的20人占65%。

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2015年农民人均纯支出2180元,村集体经济支出1万元,贫困户75户,324人,贫困发生率%,经考察,符合省级贫困村标准。

也没有集体企业,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村。

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状况。

全村经济结构单一,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

在第一产业中以种植业为主,次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因为受传统习气的影响,村里种植经济作物很少。

在蔬菜种植方面,种植简单,大多为露天种植,反季节性蔬菜少。

2015精准扶贫总结汇报

2015精准扶贫总结汇报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汇报今年以来,我办准确把握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会议精神,立足联系帮扶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有力推动了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健康深入开展。

现将2015年双联行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地处城乡结合部,辖11个合作社,共有农户610户,1974人,劳动力850人,其中男422人,女428人,有党员108人,其中男80人,女27人,全村现有耕地1100亩。

近年来,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维护全村的稳定,大力发展全村的经济为首要任务,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创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首要目标,依托城郊优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并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致力与产业结构调整,在全村范围内大力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商品贸易流通个体经营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特色农业,林果业、养殖业齐头并进。

在双联及此次精准扶贫工作中,*******本着“积极主动、力所能及、适宜适度、深入持久”的原则,对所帮扶的21户联系户及17户贫困户按照普遍帮扶与重点帮扶相结合,精神关怀与物质帮扶相结合,经常性走访与临时性慰问相结合,扶贫扶困与扶持发展相继结合的方式,从思想、资金、技术等方面,多渠道开展帮扶活动,实现了联户领导干部与联系户零距离服务、无缝隙对接、全覆盖参与、心相连交流,双联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实效。

二、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深入落实政策精神宣传。

我办积极配合联系村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市县委双联及精准扶贫有关会议精神,省、市、县强农惠农富民等相关政策,结合县委办发〔2015〕73号文件,《中共*****委办公室*****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水务局、县委农办(扶贫办)关于精准扶贫饮水安全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等二十个精准扶贫配套文件的通知》,将其主要内容缩印成册发放到扶贫户,并向扶贫户进行讲解宣传,使其充分了解政策,吃透精神,抢抓机遇,坚定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015年村脱贫工作总结

2015年村脱贫工作总结

2015年村脱贫工作总结
2015年,是中国扶贫工作的关键一年。

在全国各地,村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这一年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纷纷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让更多的贫困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首先,2015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方案,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在需要的地方。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为贫困家庭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其次,社会组织和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村脱贫工作中。

通过开展捐助活动、开办
技能培训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社会组织和企业为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的参与不仅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也为贫困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最后,2015年,贫困地区的群众也展现出了强大的脱贫意愿和行动力。

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开始自发地学习新技能、发展新产业,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政府的救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总的来说,2015年的村脱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贫困地区的群众共同努力,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

然而,脱贫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为贫困地区的群众带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更多的家庭走出贫困,迎接美好的未来。

【精品】2015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精品】2015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5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xx村是**镇贫困村之一,全村11个村民组,660户居民,总人口2550人,村民代表43人,党员53人,4个党小组,村两委班成员5人。

本村由于属典型湾区沙土地域,是老淠河的行洪区。

由于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农业经济发展单一,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程度深。

加之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匮乏。

多数群众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贫困人口123户,339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36户、其中扶贫帮扶低保户19户、扶贫帮扶一般贫困户77户。

2015年10月份市纪委下派李昊同志来我村任第一书记,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大会,首先,狠抓班子建设,谋划脱贫致富方案,寻找脱贫致富对策,决定根据中央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以精神扶贫为指南,在“项目到村,措施到户”原则基础上,充分尊重广大贫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到“真扶贫”和“扶真贫”。

结合xx村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三年扶贫规划,通过三年的扶贫工作实施,使xx村的贫困户生活水准有根本性的提高,实现全村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文件素质有大幅度提高。

2015年完成道路建设:六单路----王新财小店长0.86公里,总投资27万,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有聚悦仙和明牛两家公司承包土地近400亩,种植蔬菜和葡萄,解决了200余人就业问题,群众年人均增收6000元。

2016年,村两委经集体研究,决定在2015年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先易后难,拟建设:一、刘台至杨大庄排涝站、新修排洪渠1000米。

二、村内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0台,实施“亮化工程”1000米。

三、新修水泥路东淠河埂下南北向4000米。

扶持种植业、养殖业80户。

其中养殖业:扶持家庭农场养鸡6户、养猪4户、养羊6户;蔬菜和优质小麦种植:64户。

xx村由于农业基础条件落后,自然条件恶劣,抗风险能力薄弱,农民“造血”能力有限,因此以李昊书记牵头成立了项目监督管理小组和项目科技攻关小组,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侧重农户发展生产和增产增收。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导读:本文是关于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范文一: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个时节点”和“9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

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

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2014年1350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585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1350人,454户。

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2014年减贫人口任务。

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一般干部119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城管局、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

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

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

2015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5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5年扶贫工作总结英文回答:In 2015, our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We implemented various measures to help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impoverished communities. One of the key initiatives was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s to equip people with the skills they need to secure employment. For example, we partnered with local businesses to provide training in industries such as agriculture, handicrafts, and tourism. This not only helped individuals gain valuable skills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dditionally, we focused o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We constructed roads, bridges, andirrigation systems to improve connectivity and access to resources. This had a direct impact on the livelihoods of the people in these areas, making it easier for them to transport goods to market and access essential services.Furthermore, we implemented targeted assistance programs for vulnerable groups such as the elderly, disabled, and single-parent households. Through these programs, we provided financial aid, healthcare support, and social services to those in need. For instance, we organized medical outreach camps to provide free healthcare services to remote communities, ensuring that everyone had access to basic medical care.In conclusion, our efforts in 2015 have brought about tangible improvements in the lives of those living in poverty. By addressing the root causes of poverty and implementing targeted interventions, we have made significant strides towards creating a more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society.中文回答:2015年,我们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xx村是**镇贫困村之一,全村11个村民组,660户居民,总人口2550人,村民代表43人,党员53人,4个党小组,村两委班成员5人。

本村由于属典型湾区沙土地域,是老淠河的行洪区。

由于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农业经济发展单一,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程度深。

加之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匮乏。

多数群众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贫困人口户,339人,低保户26户,五保户36户、其中扶贫帮扶低保户19户、扶贫帮扶一般贫困户77户。

XX年10月份市纪委下派李昊同志来我村任第一书记,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大会,首先,狠抓班子建设,谋划脱贫致富方案,寻找脱贫致富对策,决定根据中央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关文件要求,以精神扶贫为指南,在项目到村,措施到户原则基础上,充分尊重广大贫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到真扶贫和扶真贫。

结合xx村的具体实际,制定了三年扶贫规划,通过三年的扶贫工作实施,使xx村的贫困户生活水准有根本性的提高,实现全村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文件素质有大幅度提高。

XX年完成道路建设:六单路----王新财小店长0.86公里,总投资27万,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有聚
悦仙和明牛两家公司承包土地近400亩,种植蔬菜和葡萄,解决了200余人就业问题,群众年人均增收6000元。

XX年,村两委经集体研究,决定在XX年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先易后难,拟建设一、刘台至杨大庄排涝站、新修排洪渠1000米。

二、村内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0台,实施亮化工程1000米。

三、新修水泥路东淠河埂下南北向4000米。

扶持种植业、养殖业80户。

其中养殖业:扶持家庭农场养鸡6户、养猪4户、养羊6户;蔬菜和优质小麦种植:64户。

xx村由于农业基础条件落后,自然条件恶劣,抗风险能力薄弱,农民造血能力有限,因此以李昊书记牵头成立了项目监督管理小组和项目科技攻关小组,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侧重农户发展生产和增产增收。

需要有关部门在发展资金、农业贴息贷款、以工代赈、专项投资、社会投资等几个方面给予支持,合计需要资金万元;另外需要通过送技术下乡、办培训班、技术人员定时下乡指导和服务等于形式,进行科技扶贫。

做到培训跟着项目走,资金跟着培训走,以实现XX年脱贫工作目标。

XX年乡镇扶贫办工作总结通过市扶贫办统筹安排,在市各驻村居
委及社会各界鼎力帮助下,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积极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在产业发展、安居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探索道路,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及发展建设摸索出了些许经验,现将一年来扶贫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利用国家建立贫困管理信息系统契机,建立贫困村、户档案。

抓住今年国家建立贫困村户信息管理系统机遇,对我镇贫困村、户进行从新摸排,通过三个月时间,调查了解情况,填写贫困村、户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镇、村两级公示,最终确定贫困村10个,低收入村7个,贫困户795户,并进行电脑录入,建立了信息采集系统,与国家系统接轨,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二、与各驻村局委及相关单位协调,建立精准扶贫机制。

一是十个驻村局委在年初分别制订了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签订了年度扶贫驻村工作目标责任书,使驻村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年终考核有结果。

二是对全镇795个贫困户全部明确到人,每一户都有对应的机关干部分包,对包户机关干部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责任,通过驻村帮扶,包户等措施,使贫困村、户尽快脱贫。

三、项目建设。

1、完成愚公迁户并村点72户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协调镇相关部门推进工程进展,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2、完成罗庄村迁户并村项目51套新型民居建设及罗庄村部建设
项目,使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文化活动有便利场所。

3、完成铁山村镇区安置点26户新房建设工作,通过水电路等设施配套,该安置区居民便可入住新居。

4、建成镇区综合点扶贫搬迁楼两栋,共70户。

目前主体建设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5、申报实施老区项目一个,对迎门村小区水、路及护堰进行改造,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该小区20余户居住安全。

6、申报实施上二里村到户增收项目一个,对上二里村73户贫困户进行烟叶种植基础投资补贴,争取扶贫资金27万余元,使这些贫困户有项目、有投资、能赚钱,为今后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7、在桃花洞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硬化生产道路2500米,为该村400余亩土地高效开发工作提供了交通条件,便利了四个居民组400与群众生产生活。

8、利用市整村推进资金50万元在西门村硬化生产生活道路2500米,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12月20日前可施工结束。

9、对五里桥村塘堰坝及配套建设进行设计、施工,目前该工程已通过验收。

该项目投用后可为五里桥东坡一百余亩土地开发提供生产用水,保证旱涝保收,并为五里桥农家休闲场所提供了人文景观。

四、存在问题。

1、在产业扶贫方面缺乏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
益。

在多数村产业靠农户自己发展,零敲碎打,没有集体组织,没有统一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在项目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面临压级压价甚至产品滞销,很难发挥最大效益。

2、扶贫办人员配备较少,现在只有两人,且年龄较大,没有新生力量,只能局限性开展工作。

扶贫工作关系全镇贫困村户的脱贫及发展,涉及社会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等诸多领域,工作面广,业务量大,目前紧靠一两个人只能局限于几个扶贫项目建设,建议镇扶贫工作能够与农业发展或是民政救助、村镇建设等合并,增加力量,提高效率,以取得更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