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名词解释简答
GPS名词解释

天球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已r任意长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2 .(3分)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观测。
3 .(3分)截止高度角在gps测量中,为了屏蔽遮挡物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而设置的蔽遮高度角,低于此角视空域的卫星不予跟踪。
4 .(3分)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基线向量中,只要存在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就构成异步观测环5 .(3分)春风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天球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6 .(3分)观测时段即测站上连续接受卫星信号的观测时间段7 .(3分)预报星历是通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的,而用户利用接收机接受到的信号,并通过解码便可获得所需要的卫星星历。
8 .(3分)整周未知数整周未知数又称整周模糊度,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模糊度。
9 .(3分)绝对定位以地球质心为参考点,确定接收机天线在WGS-84坐标系下的绝对位置。
10 .(3分)异步环异步环是在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测量中,由数条GPS独立边构成的闭合多边形。
在GPS网中,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异步环,才能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地发现观测值中存在的粗差。
11 .(3分)采样间隔间隔即为周期,采样周期越短,数字量化越精确,也就是精度高,同时数据量也越大。
采样间隔用在A/D转换、数据采样中。
12 .(3分)精密星历是根据地面跟踪站所获得的精密观测资料计算而得到的星历,其精度是一种不包含外推误差的实测星历,可为用户提供观测时刻的卫星精密星历。
13 .(3分)卫星星历是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即是一组对应于某一时刻的卫星轨道根数及其变率。
14 .(3分)观测时段即测站上连续接受卫星信号的观测时间段15 .(3分)多路径效应GPS接收机所收到GPS信号经由建筑物、水面或其它反射物表面反射抵达接收机天线的干扰信号。
全球定位系统的名词解释

全球定位系统的名词解释引言: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一种接收从空间中的卫星发送的信号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准确位置的技术。
GPS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交通导航、地理测量、旅游导航等领域。
本文将对GPS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GPS 技术的含义和应用。
一、卫星导航系统(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卫星导航系统是指利用一组卫星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导航服务的系统。
GPS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追踪和计算卫星信号的时间和位置,可以确定接收器所处的准确位置。
同时,其他国家也构建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如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
二、卫星(Satellite)卫星是通过人造方式被送入地球轨道并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
卫星在GPS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发送着信号,提供着位置和时间的信息。
目前,GPS系统中共有30颗左右的卫星,它们以特定的轨道运行,确保全球任何地方都能接收到有效的信号。
三、接收器(Receiver)接收器是指用于接收和处理卫星信号的设备。
在GPS系统中,接收器用于接收卫星发送的信号,解析信号中包含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并计算出接收器所处的精确位置。
接收器的发展使得GPS技术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普通手机上的导航功能到精密的地理测量仪器。
四、导航(Navigation)导航是指通过确定位置并计算出行的方向和距离来指引人们前往目的地的过程。
GPS通过卫星信号定位来实现导航功能,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只要接收器能接收到卫星信号,都可以利用GPS导航系统进行准确定位和导航。
五、精度(Accuracy)精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在GPS系统中,精度表示了接收器所计算出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之间的误差大小。
GPS接收器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号干扰、地形和大气条件等。
名词解释gps

名词解释gps
嘿,你知道 GPS 吗?这玩意儿可太重要啦!GPS 啊,就像是我们
生活中的超级导航员!比如说吧,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是没有GPS,那可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啦!但有了 GPS 呢,它就能精准地
告诉你往哪儿走,就好像有个贴心的朋友在给你带路一样。
GPS 就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啦。
它能通过卫星来确定你的位置,
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它都能找到你。
这可真神奇啊!想象一下,你在荒郊野外迷了路,这时候 GPS 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你回家的路,
多棒啊!
咱再打个比方,GPS 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为船只指引方向的灯塔。
没有它,那些船只可能就会迷失方向,遭遇危险。
在现代社会,GPS
可不仅仅是给我们导航哦,它在好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物
流行业靠它来追踪货物的位置,保证货物能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还有那些搞测绘的,没有 GPS 他们可怎么精准地绘制地图呀!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开着车。
结果半路上我们
迷路了,大家都有点慌。
这时候,我赶紧打开手机上的GPS 导航,嘿,它马上就给我们规划好了路线,带着我们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你说,
要是没有 GPS,我们得多折腾啊!
GPS 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它就像是
我们的秘密武器,随时随地为我们服务。
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感谢
发明 GPS 的那些人,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轻松和便捷。
总之,GPS 就是那个能让我们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不迷路的神奇宝贝!。
GPS名词解释

静态相对定位:用两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点,其位置静止不动,同步观测相同的4颗以上GPS卫星,确定基线两端点的相对位置
整周未知数:时刻载波在空间传输上的整周期数,它是一个无法通过观测获得的未知因数。
周跳:由于仪器线路的瞬时故障,卫星信号被障碍物暂时阻断,载波锁相环路的短暂失锁等因素的影响,引起计数器在某一时间无法连续计数
LADGPS:在一个较大区域布设多个基准站以及构成基准站网,其中常包括一个或数个监控站,位于该区域中的用户根据多个基准站所提供的改正信息,经平差计算后球的用户站定位改正数,这种差分GPS定位系统称为具有多个基准站的局部区域差分GPS系统
WADGPS: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中相对较少的基准站组成差分GPS网,各基准站将求得距离改正数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中心统一处理,将各种GPS观测误差源加以区分,然后再传递给用户,这样一种系统称为广域差分GPS系统
世界时:以平子午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沿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UT
原子时: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特征为基础,由于物质内部原子跃迁,所辐射和吸收的电磁波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复现性,由此建立的原子时
协调世界时:1972年起采用的一种一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使时刻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中的时间系统
3.轨道椭圆定向参数:ω为近升角距;
4.时间参数:τ为卫星通过近地点的时刻;
(历元)天球坐标系:它的远点为地球质心M,Z轴指向为(历元)平北天极Po,X 轴指向(历元)平春分点Ro,Y轴垂直于XMZ平面且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系
(观测)平天球坐标系原点为地球质心M,Z轴指向观测时刻t的平北天极n为相应春分点,Xt指向Rt,Yt轴垂直于XtMZt平面且与Xt轴和Zt轴构成右手系
GPS名词解释简答答案(精品文档)_共5页

一、名词解释1、岁差: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随之慢慢移动章动:在岁差的基础上还存在各种大小和周期各不相同的微小的周期性变化2、WGS-84坐标系: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属于协议地球坐标系3、卫星星历:描述有关卫星轨道的信息4、自相关系数:R(t)=(Au-Bu)/(Au+Bu)Au为相同码元数Bu为相异码元数5、重建载波: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前,首先要进行解调工作,设法将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导航电文去掉,重新恢复载波,这一工作叫重建载波6、相对定位:确定同步跟踪相同的GPS卫星信号的若干台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坐标差)的定位方法7、伪距:ρ=τ*c 距离ρ并不等于卫星至地面测站的真正距离,叫伪距8、整周跳变: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计数器无法连续计数,那么信号被重新跟踪后,整周计数器中将丢失某一量而变得不正确。
而不足一整周的部分Fr(φ)由于是一个瞬时量测值,因而仍是正确的,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9、整周未知数: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10、PDOP值:空间位置精度因子11、相对论效应: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12、数学同步误差:加上改正数后的卫星钟读数和GPS标准时间之差称为数学同步误差13、平均相位中心:天线瞬时相位中心的平均值14、独立基线:两台接收机得到的多余观测边以外的必要基线15、异步环闭合差不是完全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称为异步环,异步环的闭合差16、基线解算:利用多个测站的GPS同步观测数据,获得这些测站之间坐标差的过程17、网平差:将基线结果再当成数据18、约束平差: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完全是GPS观测值(即GPS基线向量),而且,在平差时引入了使得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
GPS名词解释

GPS名词解释(定位星座)在用GPS卫星进行导航定位时,为了求得测站的三维位置,必须观测4颗GPS卫星,称之为定位星座。
(卫星定位常用的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应的大地坐标系(卫星星历)就是一组对应于某一时刻的轨道参数及其变率。
包括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gps定位的实质)利用三颗以上卫星的一直空间位置和其到用户接收机的位置通过后方交会得到用户接收机位置的三维坐标(岁差)地球的形体接近于一个赤道隆起的椭球体,因此,在日月引力和其它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自转轴的方向不再保持不变,从而使春分点在赤道上产生缓慢的西移,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中称为岁差。
(章动)在太阳和其它行星引力的影响下,月球的运行轨道以及月地之间的距离都是不断变化的,那么在日月引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将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转,大致成椭圆形轨迹,其长半径约为9.2",周期约为18.6年。
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协议天球坐标系)为了建立一个与惯性坐标系相接近的坐标系,人们通常选择某一时刻t0作为标准历元(epoch),并将此时刻地球瞬时自转轴(指向北极)和地心至瞬时春分点的方向,经该时刻的岁差和章动改正后,分别作为Z轴和X轴的指向。
由此所构成的空固坐标系,称为所取标推历元t0的平天球坐标系或协议天球坐标系,也称协议惯性坐标系(整周未知数)因为载波信号是一种周期性的正弦信号,而相位测量只能测得其不足一个波长的不分,因此存在着整周数不确定的问题(周跳)在gps跟踪卫星过程中卫星信号被障碍物遮挡而暂时中断或受无线电干扰造成失锁,计数器无法正常计数,当信号重新被跟踪后,整周计数就不确定可是不到一个整周的相位观测值仍是正确的。
(单点定位)又叫绝对定位,即利用gps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在wgs84坐标系的坐标(相对定位)用至少二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相同的卫星,确定接收机天线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因子)权系数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定义为精度因子。
gps名词解释

gps名词解释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通过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地理位置和导航信息的技术。
它主要由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用户终端三个部分组成。
卫星系统是GPS的核心部分,由一组高度约为20200公里的卫星组成,它们按照一定轨道分布在地球上空,每一颗卫星周期性地通过无线电信号向地面发送时间和位置信息。
地面系统是用来控制卫星运行和维护其正常运行的设施和设备。
地面系统监测和控制卫星运行轨迹,对卫星进行时钟校准、导航系统状态监测等,并通过地基天线与卫星进行通信。
用户终端是使用GPS系统的设备,包括GPS接收机和相关软件。
GPS接收机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计算出用户的地理位置和导航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输给用户。
GPS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功能。
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定位,通过GPS可以精确地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它可以提供准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信息,使用户能够快速和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
除了定位功能,GPS还可以提供导航功能。
用户在设备上设置目的地,GPS可以提供最佳的导航路线和方向,指导用户到达目的地。
它可以通过语音提示、地图显示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导航信息,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导航到目的地。
此外,GPS还可以用于时间同步。
由于GPS卫星上有高精度的原子钟,通过接收GPS信号,可以精确地同步设备的时间。
这在许多领域都非常重要,如通信、金融、天文学等。
综上所述,GPS是一种通过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精确的地理位置和导航信息的技术。
它通过卫星系统、地面系统和用户终端三个部分相互配合,实现定位、导航和时间同步等多种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gps的名词解释

gps的名词解释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项用于确定地球上特定位置的无线导航技术。
利用一组星座,该系统通过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以确定接收器的精确位置、速度和时间。
GPS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广泛用于航空航海、汽车导航、军事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等领域。
GPS的技术原理相当复杂,但简单来说,它是基于三角测量的原理来实现定位的。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来自位于太空中的卫星发出的信号来测量时间差,利用这些时间差,接收器可以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GPS接收器可以使用三角定位的原理计算出精确的位置。
现代GPS系统由两个基本组件组成:卫星和接收器。
众所周知,GPS系统中存在一组由美国国防部维护的24颗主要卫星,分布在太空中的轨道上。
这些卫星不断发出信号,传递时间和电子定位数据,以帮助接收器计算位置。
接收器是GPS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接收卫星信号,并通过内置的算法处理这些信号,并计算接收器的位置。
GPS的应用程度日益广泛,从军事用途到民用用途,无处不在。
在军事领域,GPS对于导航和定位至关重要。
它使得军队能够精确确定目标位置、协调部队行动,并提供实时信息。
同时,GPS还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
在航空中,GPS系统使飞行员能够准确地计算飞机在空中的位置和速度,从而确保安全的导航。
在海上,GPS让船舶能够通过卫星定位精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此外,GPS在汽车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车载GPS系统可以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实时跟踪车辆位置,并提供导航指示,给驾驶员提供路线规划、交通信息和预警。
这对司机来说非常有用,特别是在陌生的地区。
此外,许多智能手机也集成了GPS功能,让用户在出行时可以使用导航服务。
尽管GPS的普及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如高层建筑物的阻挡或深度峡谷的环境中,GPS接收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由于GPS信号来自卫星,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受到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如恶劣的气候条件或电磁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岁差: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
随之慢慢移动
章动:在岁差的基础上还存在各种大小和周期各不相同的微小的周期性变化
2、WGS-84坐标系: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属于协议地球坐标系
3、卫星星历:描述有关卫星轨道的信息
4、自相关系数:R(t)=(Au-Bu)/(Au+Bu)Au为相同码元数Bu为相异码元数
5、重建载波:在进行载波相位测量前,首先要进行解调工作,设法将调制在载波上的测
距码和导航电文去掉,重新恢复载波,这一工作叫重建载波
6、相对定位:确定同步跟踪相同的GPS卫星信号的若干台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坐标
差)的定位方法
7、伪距:ρ=τ*c 距离ρ并不等于卫星至地面测站的真正距离,叫伪距
8、整周跳变: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计数器无法连续计数,那么信号被重新跟踪后,整周
计数器中将丢失某一量而变得不正确。
而不足一整周的部分Fr(φ)由于是一个瞬时量测值,因而仍是正确的,这种现象叫整周跳变
9、整周未知数: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
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
10、PDOP值: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11、相对论效应: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
钟和接收机钟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
12、数学同步误差:加上改正数
后的卫星钟读数和GPS标准时间之差称为数学同步误差
13、平均相位中心:天线瞬时相位中心的平均值
14、独立基线:两台接收机得到的多余观测边以外的必要基线
15、异步环闭合差不是完全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称为异步环,异步环的闭合差
16、基线解算:利用多个测站的GPS同步观测数据,获得这些测站之间坐标差的过程
17、网平差:将基线结果再当成数据
20、约束平差: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完全是GPS观测值(即GPS基线向量),而且,
在平差时引入了使得GPS网产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
21、Ratio值: 反映了所确定出的整周未
知数参数的可靠性,这一指标取决于多种因素,既与观测值的质量有关,
也与观测条件的好坏有关。
22、RMS: V为观测值的残差;P为观测值的权;n为观测值的总数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多路径效应,简述多路径效应的减弱和消除方法。
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站址的选择:1)选站时应避免临近有大面积的平静的水面。
2)、测站不宜选择在山坡上。
3)、测站周围不宜有高层建筑物
对接收机的要求:1)在天线下设抑径板或抑径圈
2)接收天线对极化特性不同的反射信号应该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适当延长观测时间:由于多路径误差是时间的函数,其大小和符号会随着卫星的高度角变化而变化,所以在静态定位中经过较长时间的观测后,多路径误差的影响可大为削弱
2、画图说明无摄轨道六参数.
3、GPS卫星信号是如何调制的?通常有哪些方法对GPS信号进行解调?
第一级是导航电文调制到测距码,采用二进制编码序列“模二和”算法,调制结果是把数据码(导航电文)从50Hz扩展到1.023MHz(对于C/A码),从而在接收信号时,采用CDMA 原理,可大大提高获取数据码的信噪比,提高比率为:1.023MHz/50Hz=20460
第二级是测距码调制到载波,采用二进制信号“波形相乘”的算法,将导航电文与测距码合成后的二进制码调制到载波上
卫星信号的解调:1:复制码与卫星信号相乘2:平方解调法
4、载波相位测量原理是什么?载波相位测量首次观测值和其他各次观测值分别是什么?
5、整周模糊度有哪些解算方法?
•(1)伪距法(2)经典方法整数解实数解(3)多普勒法(4)走走停停法(5)两次设站法
(6)快速确定整周未知数法
6、什么是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线性组合?简单说明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在接收机、卫星间求二次差和在接收机、卫星、历元间求三次差有什么好处?
载波相位测量的基本方程中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未知参数,如测站坐标(X,Y,Z)等,称为必要参数;观测瞬间接收机钟的钟差,观测瞬间信号的电离层延迟等,称为多余参数。
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1可以消除卫星钟误差的影响2可以大大削弱卫星星历误差3大大削弱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的影响。
短距离内即使使用单频接收机且不加
电离层折射改正,仍可获得较高精度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除接收机钟差与非;差法的比较:非差法中接收机的钟差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
用多项式模拟效果不理想。
在接收机、卫星、历元间求三次差:可消除整周未知数;但精度不是很高,通常作为初次解,协助解决整周未知数和整周跳变等问题
7、简述电离层双频改正模型。
8、简述GPS高程测量方法。
1)等值线图法:从高程异常图或大地水准面差距图分别查出各点的高程异常或大
地水准面差距,然后分别采用下面两式可计算出正常高和正高。
正常高:正高:
2)地球模型法: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的等值线图,目前国际上较常采用的地球模型有OSU91A等。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模型均不适合于我国
3)高程拟合法:就是利用在范围不大的区域中,高程异常具有一定的几何相关性这一原理,采用数学方法,求解正高、正常高或高程异常
4)分区拟合法:将整个GPS网划分为若干区域,利用位于各个区域中的已知点分别拟合出该区域中的各点的高程异常值,从而确定出它们的正常高
5)重力场模型与GPS水准相结合:在GPS水准点上,将由GPS大地高程和水准正常求得的高程异常与由重力场模型求得的高程异常进行比较,求出该地面点的两种高程异常的差值
然后再采用曲面拟合方法,由公共点的平面坐标和求其他点的;由此计算GPS网中未测水准点的正常高程
9、简述宽巷、窄巷及无电离层折射的载波相位观测值线性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