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导游词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文档5篇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文档5篇About Bailudong tour guide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白鹿洞导游词文档5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白鹿洞导游词文档2、篇章2:白鹿洞游记文档3、篇章3:白鹿洞游记文档4、篇章4: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章5:白鹿洞书院景点导游词范文白鹿洞,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北玉屏山南,虎溪岩背后,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
下面是带来的白鹿洞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章1:白鹿洞导游词文档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
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
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
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
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
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
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
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
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

关于白鹿洞导游词白鹿洞,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东北玉屏山南,虎溪岩背后,是北宋六大书院之一。
下面是带来的白鹿洞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白鹿洞导游词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
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
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
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
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
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
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
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
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
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
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
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
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9篇

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9篇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 1“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
”应该是千余年前了。
简介有曰,白鹿洞书院,庐山五老峰东南,地处庐山区海会镇与星子县白鹿镇的交界处,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距今一千一百多年,书院辖地三千亩,古建筑面积近七千平方米,由先贤书院、紫阳书院等五个院落组成。
院前有小溪一道流贯全境。
从九江市区坐车出发,途经庐山区,到达白鹿洞书院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时正春季,白鹿镇的田园一片郁郁葱葱,春色宜人。
野风吹进车窗,油菜花香掺杂着浓浓的泥土气息,拂起春意阑珊。
轻轻的汲一口,似乎还带着点太阳的味道,十分的惬意。
偶尔也看见几个农民在田间耕犁,悠哉的样子倒更像隐居之士。
不知道当年陶渊明先生采菊东篱下之余,是否也这样耕犁呢。
边欣赏路边景色边遐想的时候,不觉已近书院。
最后一段路是下坡,穿过高大的树林,展现在眼前的白鹿洞书院,一派古木参天,台榭楼宇,青砖院墙,历史的印记犹然在目。
礼圣殿是游览的第一景。
作为书院祭祀孔子及其门徒和历代儒学圣人施之以理的地方,这里的建筑气势恢弘,文化气息浓郁。
大殿重檐、九脊、谒山顶,灰瓦白墙,黑柱红拱,飞檐凌空,巍峨壮观。
无愧为书院现存最大、规格最高的古建筑。
步入大殿屏息凝目。
殿中有康熙手书的“万世师表”匾额,正中为孔子行教图石刻像,像下有石质台,上摆石香炉和石花瓶。
香烟萦绕,更添几分庄重、几分虔诚。
后壁左右立着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四个碑刻大字,中华民族传统的古朴思想气息扑面而来。
“古往今来,先圣后贤同脉络。
天高地下,四时万物共流行。
”历史的长河沉淀了多少闪光的'思想!多少大浪淘沙后的优秀文化,才孕育了今天现代文明的辉煌呵!出礼圣殿,进明伦堂。
明伦堂即是书院的讲堂,在礼圣殿侧门边上。
砖木结构,面四间,白墙、灰瓦,前后各有门,后门直通白鹿洞。
堂内陈列有仿古的授课时用的桌椅,有讲台,有戒尺,四周墙壁挂满了书法对联,或苍劲、或端庄、或龙飞凤舞。
江西白鹿洞书院导游词

江西白鹿洞书院导游词【篇一】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
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
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
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
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
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
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
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
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
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
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
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
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
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白鹿洞导游词

白鹿洞导游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白鹿洞导游词白鹿洞导游词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关于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

关于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历史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涉在此隐居读书,渤养一头白鹿“自娱〞,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
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
后李渤为官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
南唐李氏朝廷,在此办“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国子监齐名,学者争相往之。
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于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书院得以开展。
南宋淳熙六年,理学宗师朱熹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率百官造访书院,当时书院残垣断墙,杂草丛生。
朱熹非常惋惜,责令,修复白鹿洞书院,并自任洞主,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生志,划拨田产,苦心经营。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教规》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白鹿洞书院誉享海外。
清末宣统二年,清廷废白鹿洞书院名称,改称江西省高等林业学堂。
辛亥革命以后,书院遗址曾遭火灾,藏书大局部损失。
民国七年(1918),康有为曾题写《白鹿洞书院》横额,书院也偶有修整,但终又日益颓坏。
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曾一度占用书院院舍。
抗战时期,又遭到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合抱大树毁坏甚多。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曾表示白鹿洞书院由当时设在南昌的中正大学接管,作为中正大学的永久校舍,但这个方案并未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啊,各级政府先后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的维修,再度兴盛。
195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在庐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过程中是联合国专家考察下塌首选第一站。
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经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理学家朱熹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都在此讲过学。
最全白鹿洞导游词

最全白鹿洞导游词白鹿洞位于中国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悦来镇,是中国最大的溶洞之一,被誉为“地下仙境”。
洞穴内有绚丽多彩的钟乳石和石笋,犹如仙境一般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下面是关于白鹿洞的最全导游词,带您一起探索这个神奇的地下世界。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白鹿洞,我将为您带来一场奇妙的地下探险之旅。
请注意安全,跟紧队伍,我们开始探索白鹿洞的秘密。
白鹿洞创建于1958年,洞穴全长约7.5公里,分为三层。
洞内河流纵横,景观多样,被誉为“石钟乳石森林”。
洞口宽敞,洞内声色俱佳,无疑是一个人间仙境。
首先,我们来到洞的入口,岩洞高大且广阔,是洞穴内最宽敞的地方。
这里的山壁上长满了青苔,阳光透过岩石间的缝隙洒入,映射出一片美丽的景象。
洞中的空气清新宜人,您可感受到弥漫在洞中的凉爽。
继续前行,进入第二层洞穴。
您会立即被洞内的美景所吸引。
这里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犹如天然艺术品一般。
黄色、白色、红色的钟乳石,犹如一幅幅丹青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还有一座名为“石柱仙露”的钟乳石,高约15米,形态优美,宛如一位端庄的仙女。
在第二层洞穴的尽头,是被誉为“世界奇观”的“冰棺仙境”。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钟乳石柱,宛如冰棺一般,散发着神秘的魅力。
当灯光照射上去时,那种神奇的效果是无法言喻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洞的第三层。
这里被称为“绿泉秘境”,因为山洞中有一溪水从地下泉水中涌出,清澈见底,犹如翡翠一般。
您会感受到洞内的湿气,这是由于地下水蒸发后沉积下来的。
洞顶上的石笋闪烁着夺目的光芒,真是美不胜收。
在第三层洞穴的尽头,是一座被称为“天鹅绣球”的自然奇观。
洞内的池塘中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
而且每年的特定时间,这里会有成群的天鹅出现,翩翩起舞,令人陶醉。
白鹿洞内还有许多其它的奇景,如“琴台观鱼”、“石林仙踪”等,都值得您细细观赏。
在探险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保持队形,脚踩平稳,以免发生意外。
为了保护白鹿洞的自然景观,我们不得随地乱扔垃圾,共同爱护环境。
最全白鹿洞导游词范文(2篇)

最全白鹿洞导游词范文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江西省星子县内,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
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亦称“庐山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庐山五老峰南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于群山绿树之中,掩映着一组楼阁庭院式的古建筑,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
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交流学术、培养士子的地方。
自唐迄清,江西设立的书院极多,居全国首位。
而“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洞书院,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
庐山云雾茶、“秀域”鳜鱼、“绿冬”蚕丝被、“仙客来”食用菌、武宁猕猴桃、“洋房”水泥、中华老字号桂花茶饼、瑞昌山药、“蓝星”有机硅、九江桂花酥糖、湖口豆豉、星子金星宋砚、九江陈年封缸酒、虬津莲藕、修水赭砚、鄱阳湖银鱼、都昌豆参、九江羽绒制品、庐山“三石”、修水宁红茶、庐山竹丝画帘、庐山鲜笋由于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离庐山牯岭街不是很远,可以去庐山牯岭街住宿,庐山牯岭街住宿相当成熟。
牯岭是庐山吃、住中心地带,也是游玩的起点。
牯岭住宿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掩映于山林中价格不菲的历史名人别墅。
其次,这里的宾馆、酒店、招待所、农家旅社也都应有尽有,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在庐山牯岭街可住牯岭学校招待所、牯岭街的小旅社,价格一般在____元-____元之间。
温馨提示:庐山特有的云雾气候会给入住的游客有阴凉潮湿之感;庐山山顶取水非常困难,所有宾馆热水都是限时供应,最好注意宾馆供水洗澡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鹿洞导游词
朋友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您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那座书院对中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七百多年的影响,曾被称作“天下书院之首”。
这就是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的山麓,他在五老峰呵护之下,又有卓尔山、后屏山、古翼山环合着,从高处俯瞰他,就象一个山洞样的。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教育体系完备的书院。
在遥远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鹿的快乐家园。
到了唐代贞元年间,有一位叫李渤的洛阳少年带着他的弟弟来到了这里。
他们在此隐居读书,优美的山林,使他们学业长进的很快。
年少的李渤在读书之余与生活在这里的白鹿群中的白鹿做上了朋友。
这只经常与李渤交往的白鹿受到李渤的耳薰目染,尽然也善解人意呀!经常帮李渤到山外的集镇上购买些学习用品和投送书信的事情。
天长日久山外的老百姓以为李渤的这只白鹿是神鹿,于是就称李渤“白鹿先生”,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叫“白鹿洞”了。
李渤兄弟开创了白鹿洞以书为中心的时代先河。
在南唐的时候,南唐王朝在白鹿洞建立了国家级的学府“庐山国学”,这是国家办学的开始。
到977年的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宋太宗御赐白鹿洞书院《九经》等书籍,从这时开始白鹿洞书院在当时的中国就渐渐生出了名气。
南宋时大教育家朱熹来到庐山山南任南康军知军时,让白鹿洞书院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
这个时期中的朱夫子亲自担当白鹿洞书院的洞主,为学生讲学。
并且根据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制定出一整套完备的教学规范、学规(白鹿洞教条),并将四书五经等确定为学生主修课目。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中将他的教学主张变成教学实践。
系统地改革了旧时官办书院教育仅仅就是读书为做官的弊端,大胆的推行、创办出新型的书院教育制度。
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德育的教育,以及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为国家培养出急需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改革实践,直接影响了封建中国后七百多年的科举教育制定,并成为后世中国办学所遵行的样榜。
也就是从此时,白鹿洞书院开始享有“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寒山寺导游词·江苏周庄导游词·扬州瘦西湖导游词·淮安市导游词·夫子庙导游词%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的山林面积有三千亩,其中建筑面积占3800平方米。
整个书院沿贯道溪而建,座北朝南,尚有五组建筑。
在白鹿洞书院里至今有遗存着150多块历代碑刻和许多摩崖石刻。
这都是能感受当年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地方。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书香依旧的圣地,去感受一下书院的瀚墨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