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

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

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写作鼓楼区三、作文(30分)21.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运用适当的描写或抒情。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建邺区19.写作(30分)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学习和生活中,许多时候,一首诗、句话、一朵云、一片叶,乃至一盘菜…………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9.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另外,前而有一段引语,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一定要认真阅读,写作之前几个重要步骤不可省略“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列提纲”。

题目阐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回味”除了“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理解外,我们更应该注意“从回忆里体会”这一释义,“回味”可以写品味、体味、体会、咀嚼过去的人、事物、现象等。

“回味”写作内容宽泛,不论是自己亲历的事,还是他人的事,古人的事,或者国家、民族的事,只要是过去的事,都可以写。

误区:“回味”时,不能仅仅回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回味”既有“回忆”也须有“体会”。

只有“回忆”,没有“体会”是不准确的,体会就应用心理描写表达出来。

以“回味”为题,强调的是内心的感受,和对所回味的事物的认知,要写出具体的心理感受过程,感受到的某种情味或哲理,最适合写散文和记叙文。

优秀例文:回味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流去,当我蓦然回首,才发现仍有太多的记忆存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抹去,可以让我细细回味,慢慢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因为其中充满了家人的疼爱,朋友间的友爱,老师的关爱……回味母爱,感受爱的无私。

对于我们来说,晚上熬夜已如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可对于早睡早起的妈妈来说,晚上等待儿孑回家便不是一件易事,她得经受住无聊、寂寞,坚持抵制自己不进入梦乡。

有时我回到家,她会对我说:“累死了,要不是等你,我一觉都已经睡醒。

江苏省南京市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名句名篇1.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作者或出处。

(1)晨兴理荒秽, 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 )《归园田居》)(2) _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 ________ 》)(3)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_______ 。

(郦道元《三峡》)(4) ________________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5)适与野情惬, ________________ 。

(梅尧臣《鲁山山行》)(6)白头吊古风霜里, _________________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7) _______________ ?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8) 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9)舟,总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

李白仗剑出蜀,以“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 ”,抒发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孟浩然望洞庭有感,借“ ____________ ,端居耻圣明”,婉转地表达出希望得到张九龄援引的心情。

(请分别填写《渡荆门送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句子)二、书写2.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匀称( ____ )销声匿迹( ____ )suǒ屑( ____ )因地zhì宜( ____ )三、语言应用3. 填空。

p4./res/CZYW/web/STSource/2018112907003534154581/SYS2018112907004152812 49219_ST/SYS201811290700415281249219_ST.001.png" width="61" height="140"alt="" /> 陈欣同学从字帖中找到了“流觞曲水”这四个字(左图),她向大家介绍道:“流觞曲水”出自于 ______ (填朝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名作《 __________ 》,该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018-2019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dìyī)学期八年级语文(yǔwén)期终试卷(shìjuàn)1.主观题部分,考生答案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fúhé)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答案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jīlěi)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1分)(2)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写出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抒发乡愁。

(2分)(3)□□□□□□□,□□□□□□□。

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渔家傲》)(2分)(4)柴门何萧条,□□□□□?(曹植《梁甫行》)(1分)(5)请把朱敦儒的《相见欢》默写完整。

(4分)□□□□□□,倚清秋。

□□□□□□□□□。

中原乱,□□□,□□□?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了一会。

(2)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qiú jìng,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3)或者是chóng lu án dié zhàng,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4)街上行人mó jiān jiē zhǒng,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句是()(3分)A.微信提供了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平台,大到国际纷争,小到家庭琐事甚至单位工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

B.于漪老师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她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高超的授课艺术,为不少聆听过她讲课的师生所折服。

C.电视剧《芈月传》中,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建立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上,如秦王去楚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娶楚国嫡公主,完成秦楚联盟。

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二)

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二)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要塞.(sà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窒.息(zhì)踌躇.(chú)坦荡如砥.(dì)C.濒.临(bīn)嶙.峋(lín)重峦叠嶂.(zhàng)D.喧嚣.(xiāo)遒劲.(jìn)络绎.不绝(yì)2.下面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朝花夕拾》等。

B.《饮酒》是一组七言古诗,共20首。

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等。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①“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②词中的“谩”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3分)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1分)6.《三峡》中最后一句故渔者歌曰:“□□□□□□□,□□□□□□□。

”(27.孟子认为真的大丈夫应该做到:□□□□□,□□□□□,□□□□□。

(3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10分)8.本文的作者孟轲,战国时期,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空乏..其身()③人恒.过()④而后喻.()10.开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12.《朱子语类》中说:“人须从贫困艰苦中做来,方坚牢。

”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3分)(乙)阅读《孙叔敖为楚令尹》一文,回答问题。

2018-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及答案

2018-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如今的三亚,椰树yáo yâ,怪石嶙 xún,依山傍水,沙滩细软,使人流连忘fǎ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B.至于下一个星期天要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

C.我区弹性放学举措先后被《新华日报》、搜狐等20多家媒体报道,深受好评。

D.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改革浪潮一波又一波,如火如荼....,势不可当。

B.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C.两岸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D.马上就要考试了,同学们都急得满头大汗,可小明还闲情逸致....地看书。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流水前波让后波。

②尔曹身与名俱灭,▲。

③▲,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⑤爱国是时代永恒的主题。

《泊秦淮》中,杜牧用“▲,▲”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引用典故,表达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的句子是:“▲,▲。

”5.名著阅读。

(6分)(1)右边这幅图是连环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的一幅插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图片上的故事情节。

(3分)▲(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是...的一项(▲)(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国内战争、十月革命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鼓楼区(四)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16-20题。

(15分)【材料一】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6788.55米。

双线铁路在大桥下层,宽14米。

公路在上层,宽15米,可并排通行四辆卡车,两侧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

铁路桥和公路桥都由正桥和引桥组成,正桥长1576米,两端与引桥连接处设有桥头建筑。

江中的9个桥墩和两岸的桥台稳稳地托住10孔大跨度钢梁,桥下万吨巨轮可以畅通无阻。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深流急,地质复杂。

岩层埋藏在正桥河床33至47米以下。

岩石种类多,断层纵横,硬的地方像钢铁,软的地方似“千层糕”。

为了让桥墩牢固地扎根在岩盘上,设计人员根据各个墩位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九个桥墩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水下桥墩基础结构。

这是中国在建造桥梁深水基础中带突破性的技术,为胜利建成大桥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桥墩基础施工中,1号桥墩重型混凝土沉井,其面积比篮球场还大,高度相当于10多层大楼,混凝土总量达1.7万立方米。

为将这个庞然大物下沉到河床面55米以下的砂砾层,建桥人员连续奋战17个半月,终于将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

有些桥墩沉井基底在水面以下65米左右,基底清理时的质量检查,都是通过潜水员多次潜入水下62至67米,最深达80米进行探摸。

仅在7号桥墩基础施工时就累计潜水207次,一次水底停留作业时间10至20分钟,创造了中国桥梁施工中大规模潜水作业的新纪录。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

它的建成,结束了70多年来津浦线与沪宁线客货运过江靠轮渡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有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独立解决重大、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的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选自《我国桥梁建设新的里程碑——南京长江大桥》)【材料二】▲人民网伦敦9月5日电2018年9月4日在伦敦萨默塞特宫开幕的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上,由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策展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荣获本届组委会破例额外增设的特别荣誉奖。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积累运用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积累运用

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分类汇编积累运用鼓楼区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请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空格内。

(3分)似曾相识燕归来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1)洗d í( ▲ )(2)络y ì( ▲ )不绝 (3)遒.( ▲ )劲 (4)惟妙惟肖.( ▲ ) 3.下列对课文中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这是一个感叹句,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歌颂,带有强烈的赞叹语气。

B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这是一个反问句,虽然是疑问的语气,但是表达的是一种肯定的意思。

C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这是树”。

D .“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国”,谓语是“发展”,宾语是“优越”。

4.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7分)萤火虫探察到蜗牛露出软肉时,认为可以开始工作了。

这时萤火虫打开它的工具,这工具很简单,但细小的肉眼看不见,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出来。

这是两片钩状的颚,十分锋利,但细得像一根头发。

从显微镜里可以看到,弯钩上有一道细细的槽。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就好像和蜗牛逗着玩,而不是蜇咬。

用一个“扭”字来形容萤火虫对蜗牛施行的手术比较恰如其分。

萤火虫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扭着,每扭一次,还要稍加休息一下,似乎想了解扭的效果如何。

扭的次数不多,至多扭六次蜗牛就无法动弹,没有知觉了。

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闪电般的,毫无疑问,它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液传播到蜗牛的身上了。

这么一来,萤火虫就可以安静地美餐一顿了。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中国出版集团)(1)请用平实的语言简要说明萤火虫捕食蜗牛的过程。

(2分)▲__(2)罗斯丹评价《昆虫记》时说:“这个大科学家像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纤.维(qiān)喧嚣藏污纳垢.(gòu)旁逸斜出B.诏.令(zhào)婆娑春寒料峭.(xiào)重峦叠障C.丘壑.(hè)题跋杳.无消息(yǎo)筋疲力尽D.轩.榭(xuān)狼籍舳.舻相接(zhóu)潜滋暗长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

B.拙政园内,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

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令人防不胜防。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初二学年已过去一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林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看到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A.①③②④⑤B.⑤①②④③C.⑤②①④③D.①⑤②④③5.下列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商鞅立木、尾生抱柱、一诺千金、烽火戏诸侯”都是中国古人诚信守信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写作
鼓楼区
三、作文(30分)
21.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运用适当的描写或抒情。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建邺区
19.写作(30分)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学习和生活中,许多时候,一首诗、句话、一朵云、一片叶,乃至一盘菜…………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9.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另外,前而有一段引语,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一定要认真阅读,写作之前几个重要步骤不可省略“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列提纲”。

题目阐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回味”除了“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理解外,我们更应该注意“从回忆里体会”这一释义,“回味”可以写品味、体味、体会、咀嚼过去的人、事物、现象等。

“回味”写作内容宽泛,不论是自己亲历的事,还是他人的事,古人的事,或者国家、民族的事,只要是过去的事,都可以写。

误区:
“回味”时,不能仅仅回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回味”既有“回忆”也须有“体会”。

只有“回忆”,没有“体会”是不准确的,体会就应用心理描写表达出来。

以“回味”为题,强调的是内心的感受,和对所回味的事物的认知,要写出具体的心理感受过程,感受到的某种情味或哲理,最适合写散文和记叙文。

优秀例文:
回味
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流去,当我蓦然回首,才发现仍有太多的记忆存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抹去,可以让我细细回味,慢慢品尝其中的酸甜苦辣,因为其中充满了家人的疼爱,朋友间的友爱,老师的关爱……
回味母爱,感受爱的无私。

对于我们来说,晚上熬夜已如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可对于早睡早起的妈妈来说,晚上等待儿孑回家便不是一件易事,她得经受住无聊、寂寞,坚持抵制自己不进入梦乡。

有时我回到家,她会对我说:“累死了,要不是等你,我一觉都已经睡醒。

“可是当我要她不要等我时,妈妈她却断然拒绝了,她说:“我要让你知道,不是你一个人在吃苦,学校里有千千万万个同学,家里还有我,我会陪着你的”。

有时爱不是用嘴说,而是融入了一个个行动中,妈妈她把等待当作责任,当作爱的体现,无论有多累,她却坚持到底,不肯放弃。

回味友爱,感受它如水的纯洁。

每次放假回家,我们几个老同学都会结伴同行。

一路走去,有说有笑,不放过任何宝贵的时间。

就连在车上,被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我们依旧谈天说地,还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惹得其他人投来异样的或是羡慕的眼光。

现在回味起来,还觉得那份情是那样的纯洁。

社会上有太多的尔處我诈,勾心斗角,为了自己伤害他人,为求目的不择手段。

与这相比,这份情又怎能晶莹剔透,光彩照人。

回味关爱,感受师生情。

每当你上课走神,老师会友情的提醒你,当你太疲劳却还在写作业时,老师会劝你休息一下,当你考试失败垂头丧气,老师会耐心的开导你,给你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

世界上并不缺乏爱,只要我们不时地回首过去,回味所发生的事,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

点评: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选取了自己亲历的事情,叙事中流露着真情实感,有力突出主旨,结构清楚,二到四自然段的开头都采用中心句的形式,使文章显得行文流畅,条理清晰。

栖霞区
20.请以“花又开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叙事,可以抒情,也可以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花来说明。

2.不少于550字。

3.如果涉及到校名、中学老师、自己的姓名,可用化名替代。

秦淮区
20. 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那么当别人有
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可能会得到一个橘子或是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五种不同的水果和五个人的友谊……
以“分享”为题写一篇作文。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姓名、学校等真实信息。

(30分)
19.(4分)(1)“如果”改为“无论”(1分)(2)“明艳”改为“暗淡”(1分)(3)“驰”改为“弛”(1分)(4)分号(;)(1分)
20.(30分)
评判标准:参考中考阅卷标准
玄武区
20.在秋游活动中,初二四班宣传委小刘发现个别同学为了追求摄影效果,有攀爬古建筑遗迹的行为。

由此,她代表班委会给本班同学写了一份“保护文化遗产”倡议书。

请阅读后根据提示给出修改意见。

(3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发明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文化的结晶。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却不重视它们的价值。

在上周的秋游活动中,就出现了故意破坏历史遗迹的恶劣行为。

这是我们全体同学的耻辱。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认识,班委会就“保护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提出以下倡议——
一、平时多多学习,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思想上提高保护意识;
二、外出参观游览时,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不随意攀爬古建筑,不在文化遗迹上
随意涂画留言;
三、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小小宣传员,在校园、社区或其他公共场所制止损伤文化遗产的不良行为。

同学们,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每一个人参与;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你我共同关注。

2018年11月20日(1)第一段文字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该把▲改为▲。

(1分)(2)在陈述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时,“▲”一句语言不够得体。

(1分)(3)本倡议书格式上不够完善,在日期前应该添加▲。

(1分)21.写作。

(50分)
朱自清不会忘记车站上父亲的背影,因为它给了自己爱的领悟和成长的思考;茅盾不会忘记西北高原上挺立的白杨树,因为它给了自己精神的滋养和鼓舞;汪曾祺不会忘记昆明的雨,因为它给了自己自然美、人性美、生活美的诗意体验……
请以《你的,我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600字左右;(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3分)
(1)(1分)“发明”改为“创造”
(2)(1分)这是我们全体同学的耻辱。

(3)(1分)倡议人
21.写作。

(50分)
切入分:38分,“三切四看”,标准参考中考阅卷标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20.成长是奇妙的旅程。

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骄傲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