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4.2《扬州慢》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扬州慢(并序)
『扬州慢』的领字 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诵读延展课)
目录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曲调特征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厘析
『扬州慢』的领字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01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 曲调特征
问题:古人是如何对词进行体制上的分类的?
【词的体制分类】 词按调数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按篇幅可以分为:58字以内为小令,58-91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讲述1:领字的含义及其演进规律
领字出现在词的体制中,又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 (1)唐五代间,词人多作小令,很少慢词;即使是慢词,也很少用到领字。 后唐庄宗李存易有《歌头》长调一首,计一百三十六字,而无一领字。 (2)领字的大量使用,要到北宋中叶慢词盛行之际;大量制作慢词的柳永, 便是词中领字的奠基人。
小结
《扬州慢》的“扬州”与词作内容相关,“慢”与词作的体制和情感相关。 “慢”说明本词在体制上是一首慢词,情感上是表达某种哀婉悲切的情感的 词作。 因此,从曲调特征上看,《扬州慢》是一首表达某种哀婉悲切之情的慢词长 调。
《扬州慢》曲调特征:慢词长调(体制)+哀婉悲切(情感)
02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 厘析
讲述2:为什么要在词中用“领字”?
【今人说】 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中说:“词的句法长短不一,如果都用实词,各句则 无转折延宕之处,读起来就会觉得呆板生硬,也不便于歌唱。所以,有必要在 长短参差的句子当中,夹杂一些承领上下句式的虚字,表示上下文语法关系, 保证句意贯通,使不同的句式更为灵活,富有生气。”
《扬州慢》的领字就是这种情况:领字落在小节的第三拍的弱(次)强拍 和第四拍的弱拍,引起后一节第一拍的强拍。
问题:音乐上领字的以弱拍引起强拍,可视作领字合乐性的体 现。这一特点对我们理解领字的其他作用有何意义?
『扬州慢』的领字 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诵读延展课)
目录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曲调特征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厘析
『扬州慢』的领字及其转折层深的抒情节奏
01 『扬州慢』曲牌名及其 曲调特征
问题:古人是如何对词进行体制上的分类的?
【词的体制分类】 词按调数可以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按篇幅可以分为:58字以内为小令,58-91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讲述1:领字的含义及其演进规律
领字出现在词的体制中,又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 (1)唐五代间,词人多作小令,很少慢词;即使是慢词,也很少用到领字。 后唐庄宗李存易有《歌头》长调一首,计一百三十六字,而无一领字。 (2)领字的大量使用,要到北宋中叶慢词盛行之际;大量制作慢词的柳永, 便是词中领字的奠基人。
小结
《扬州慢》的“扬州”与词作内容相关,“慢”与词作的体制和情感相关。 “慢”说明本词在体制上是一首慢词,情感上是表达某种哀婉悲切的情感的 词作。 因此,从曲调特征上看,《扬州慢》是一首表达某种哀婉悲切之情的慢词长 调。
《扬州慢》曲调特征:慢词长调(体制)+哀婉悲切(情感)
02 领字与慢词长调的关系 厘析
讲述2:为什么要在词中用“领字”?
【今人说】 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中说:“词的句法长短不一,如果都用实词,各句则 无转折延宕之处,读起来就会觉得呆板生硬,也不便于歌唱。所以,有必要在 长短参差的句子当中,夹杂一些承领上下句式的虚字,表示上下文语法关系, 保证句意贯通,使不同的句式更为灵活,富有生气。”
《扬州慢》的领字就是这种情况:领字落在小节的第三拍的弱(次)强拍 和第四拍的弱拍,引起后一节第一拍的强拍。
问题:音乐上领字的以弱拍引起强拍,可视作领字合乐性的体 现。这一特点对我们理解领字的其他作用有何意义?
《扬州慢》 课件(共43张PPT)

请大家把词中的典故找出来。想想使用这 些典故,有哪些作用?
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题扬州禅智寺》
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 不如。
——《赠别》
请大家把词中的典故找出来。想想使用 这些典故,有哪些作用?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怀》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请大家把词中的典故找出来。想想使用 这些典故,有哪些作用?
(1)形象更加鲜明,增加文采 。 (2)用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 荒凉,使词更沉郁,内容更丰厚。有力 地表达了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四)三读赏佳句
1.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让我们真诚地祝福扬州 的明天更加美好,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 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 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 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
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 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看壮丽山河, 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Ⅹ C.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 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D.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 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 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 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 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扬州慢》ppt课件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少 年时期流寓湘、鄂间,后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一生 屡试不中,布衣终生,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 之畔。他与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等为文字交,他诗 词俱工,词尤负盛名。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 骨逸神独擅胜场,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多为记游、 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与情场失意之作,也有寄寓忧国伤 时之作。姜夔深谙音律喜欢自创新曲,本篇《扬州慢》 即其自度曲之一。
背 景 介 绍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 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 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上古时期的扬州, 有一个很大的自然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 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 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 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 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 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比喻、拟人、比拟、夸张、对偶、双关、借 代、设问、反问、用典、互文、排比、……
起兴、象征、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 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写法……
最爱是 扬州
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 ,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 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 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 、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 历史古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上片
指昔日繁华的扬州长街。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春
风
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扬州慢》姜夔--优秀课件 ppt课件

设想二: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当年杜牧曾写过:“二 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 处教吹箫?”反映了扬 州二十四桥的热闹景象 。而今呢?桥虽在,时 已非,水波、冷月,寂 然无声。这真是“物是 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无限痛惜之情, 溢于言表。
ppt课件
手法: 1、今昔对比
2、化动为静
15
设想三: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扬州慢
姜夔ppt课件1源自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词 2、置身诗境体味诗人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的 情感 3、掌握全词多种艺术手法
ppt课件
2
作者简介
姜 夔( 1155 - 1221 ),南宋词 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 西鄱阳人。
他少年孤苦,屡试不第,布 衣终生,一生转徙于江湖,耿 介清高。 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 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 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
ppt课件 4
1 2 3 4 5 6
风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景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秀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丽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繁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华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富 庶
ppt课件 5
印象扬州
思考:小序简洁精练,请概括主要内 容并找出奠定本词感情基调的一个字
淳熙丙申至日, 予过维扬。夜雪初 霁,荠麦弥望。入 其城,则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 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 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之悲也。
内容: 1、交代时间、地点 2、记叙途中见闻感受 3、交代写作缘由 4、点明他人评价 感情基调:
悲
黍离之悲 ——国破家亡之痛6 ppt课件
《扬州慢》ppt课件

2.诗人抒情的主要手法是什么?
这首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将扬州作了今 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 “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概写 了昔日扬州的繁盛;而待词人“过春风十里”,则 “尽荠麦青青”,昔日花团锦簇的繁华长街,已面 目全非,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里盛衰对比,何 其强烈。
㈡所听:清角吹寒:
❖ 暮色降临后,军营中传出阵阵凄厉的号角声,在空城的上空 回荡(满目疮痍,军号凄厉,不由人不生感慨)。
❖ 通感 ——(触觉写听觉)“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 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
❖ 以黄昏清角吹寒打破了空城的死寂,进一步渲染了凄清、沉 寂、悲凉的氛围,从而点明扬州已成空城一座,景中寓情, 情景交融,表达了词人的“怆然”之情。
倚声协律。
❖ 姜夔的《扬州慢》,写于淳熙三年(1176年)冬至日途 经扬州时。十六年前,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两淮沦陷,金 兵一度占领扬州,烧杀抢掠,城池残破不堪。后完颜亮在瓜 州被部下杀死,宋军乘机收复两淮,金兵北去,未能渡江。 但战争给扬州造成的破坏,多年难以恢复,人们的心灵创伤 更难以医治。
❖ 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 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 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 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总结:写作特点
❖ 1.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 ❖ 2.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 3.巧于用典,活于用典。巧于用典,隐为对
比,在对比中述悲愤。 ❖ 4、运用移情手法。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 姜夔《扬州慢》 比较阅读
永遇乐 京口北顾亭怀古 辛弃疾
《扬州慢》PPT课件

作者简介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 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 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 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 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 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花开的越红越艳——突显扬州城的悲凉和破败——作者内心的痛感越强越浓。 (黍离之悲)
小结
姜夔的词,是由凄清的境界和幽冷的色调及作者" 少年情事老来悲"的惆怅心情所形成的"清冷"风格。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作者即事写景,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郁愤,表达出 一片爱国深情。
THANKS
《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 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 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 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 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 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 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扬州慢》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中的“黍离之悲”。 2.掌握情景交融、用典、虚实结合、对比等主要表现手法。 3.深入体会作者怀古伤今、感时伤事的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 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 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 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 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扬州慢》ppt课件(33页)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这两句说,当我走在当年车水马龙、酣歌醉舞的十里
长街时,看到的竟是பைடு நூலகம்目野生的荠麦,一点也没有当 年的繁华盛况,反而显得极其荒凉残败。
• 思考:这里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用典”和对比的手法。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之典。
赠别(其一)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用描写、比喻、 特别是对比的手法, 写出了那个少女的娇 美迷人,也写出了扬 州令人为之陶醉不已 之处。“春风十里” 是繁华的代名词。
姿态美好,举止轻盈,十三年华, 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扬 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 帘,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
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上下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两字?为什么?
上阕:空 景 下阕:惊 情
小结
上阕实写萧条之景 景物1:荠麦青青 景物2:废池乔木 景物3:清角吹寒
下阕虚拟设想 拟想1: 杜郎俊赏,难赋深情 拟想 2:桥月仍在,玉人已无 拟想3: 花开依旧,人事全非
借今虚 景昔实 生对相 情比生
•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 “犹厌言兵”的“厌”字 ,写得极其传神。 “无数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 无此韵味。”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黄昏不知不觉地来临,只听见凄清的号角声,随着
凛冽的寒风吹来,回荡在荒凉的空城上空。
• 思考:“黄昏”“清角”“空城”等意象有什么共 同特征?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这几句是说,自从金兵南侵,洗劫扬州(这里指第二 次),荒废的池苑,高大的乔木,至今还厌恶谈论那 场侵略战争。
姜夔《扬州慢》PPT课件

• 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22岁的姜夔路过扬州, 映入词人眼中的仍是一片荒芜。作者追怀丧乱, 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扬州慢》,以寄托对 昔日扬州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 碎的哀思,表达深沉的黍离之悲。
2021
10
情景默写
• 1、杜牧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 歌舞升平的景色,而姜夔的《扬州慢》中 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则用相同的景象写出了冷清沉寂的 扬州。
昔盛今衰之景
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 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021
6
诗歌探究
3.词人除了运用“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 合”等手法来抒发感慨,还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人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联想(想象)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仍在 化用诗句
• 1. 词前小序中词人言“予怀怆然,感慨今昔”。那 么扬州的昔日是什么模样?今日又是什么景象?
虚景
昔日: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青楼梦好
繁华热闹 之处
今日:
实景
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黄昏,清角吹寒 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生
荒芜冷清 之处
2021
5
诗歌探究
• 2.词人“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词人借此曲抒发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
心 者,摇通摇谓晓。我音何知律我求者。的悠,词谓悠人我苍,天心自忧!写,此何不知人我哉? 彼黍歌离词离,,又彼稷能之自穗己。谱行写迈新靡靡,中 心如的醉曲。调知,我者这,叫谓自我度心曲忧。,不知我
借景 抒情
2021
10
情景默写
• 1、杜牧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 歌舞升平的景色,而姜夔的《扬州慢》中 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则用相同的景象写出了冷清沉寂的 扬州。
昔盛今衰之景
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 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021
6
诗歌探究
3.词人除了运用“对比”“借景抒情”“虚实结 合”等手法来抒发感慨,还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拟人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联想(想象)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仍在 化用诗句
• 1. 词前小序中词人言“予怀怆然,感慨今昔”。那 么扬州的昔日是什么模样?今日又是什么景象?
虚景
昔日: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青楼梦好
繁华热闹 之处
今日:
实景
尽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黄昏,清角吹寒 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生
荒芜冷清 之处
2021
5
诗歌探究
• 2.词人“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词人借此曲抒发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
心 者,摇通摇谓晓。我音何知律我求者。的悠,词谓悠人我苍,天心自忧!写,此何不知人我哉? 彼黍歌离词离,,又彼稷能之自穗己。谱行写迈新靡靡,中 心如的醉曲。调知,我者这,叫谓自我度心曲忧。,不知我
借景 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桥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吹萧”句,因相传古代有二十四 个美人吹萧于桥上,所以有此句。
淮左 鞍 尽 自 木, 角
,竹西 ,解
。过
,
。
后,废池乔
。渐 ,清
,都在
。
杜郎 ,
重到须惊。
纵
,
,难赋深
情。二十四桥仍
在,
,
。
念
,
!
作业
比较同是“黍离之悲” 的《黍离》与《扬州慢》, 分析二者在表现手法上有何 不同?
合成材料的原料丰富、制造加工简单, 性能千变万化;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三大 合成材料;
黏合剂、涂料也属于合成材料。
塑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其中还添 加了某些特定用途的添加剂(如提高塑性 的增塑剂、防止老化的防老化剂);有些 热塑性塑料(聚乙烯塑料),可以反复加 工,多次使用;有些热固性塑料(电木), 一旦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储量突破3000亿立方米
珠海振戎公司已经 与伊朗方面签署协 议,同意在未来25 年向伊朗购买200亿 美பைடு நூலகம்的液化天然气
亚洲最大的天 然气处理厂
阜阳市利用“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门站鸟瞰图
德国天然气汽车
俄天然气 管道通向
中国
液化天然 气公交车
天然气灶
四、合成材料
硅橡胶
思考与交流:
1、目前,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有很多途 径,请查阅资料了解有哪些途径?并试着 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成本等方面作出评价。
2、你认为应该限制生产、使用聚苯乙烯塑 料快餐盒,还是回收利用?请用必要资料
和数据作为论据。
1、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 过熔融再生重新作成多种有用的材料;二是采用热 裂解或化学处理的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
常见的塑料: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酚醛塑料 (电木)、聚四氟乙烯(塑料王)等。
聚丙烯: 单体: CH2=CHCH3
聚苯乙烯
单体: CH2=CH
C6H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机玻璃)
单体:
CH2=COOCH3 CH3
酚醛塑料 单体:
苯酚、甲醛
聚四氟乙烯 单体:
CF2=CF2
工业上煤 品质的检 测指标:
发热量、挥发分、固 定碳、水分、灰分等
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干馏
①煤的干馏原理: 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
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1
实验装置2
②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
(2)煤的气化:
将煤中的有机物及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s) + H2O 高温 CO(g) + H2(g)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 杜郎俊赏,
竹西佳处, 算而今
解鞍少驻初程。 重到须惊。
过春风十里, 纵豆蔻词工,
尽荠麦青青。 青楼梦好,
自胡马窥江去后,难赋深情。
废池乔木, 二十四桥仍在,
犹厌言兵。 波心荡、
渐黄昏,
冷月无声。
清角吹寒, 念桥边红药,
都在空城。 年年知为谁生!
竹西佳处
杜牧诗中有“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 州”来写扬州的繁华美丽。
煤
气
储
煤
气
碳
柜
煤
气
化
炉
一、煤的综合利用 (3)煤的液化:
将煤转化液体燃料的过程。
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如: C(s) + H2O 高温 CO(g) + H2(g)
CO
+
2H2
一定 条件
CH3OH(甲醇)
小资料:
最近,美、联邦德国、日三国正式签订协议 合建一个日处理6000吨煤的溶剂精炼煤(称 SRC—Ⅱ方法)的液化示范工厂。用这个方法, 2~3t煤可以产1t汽油(视煤种而异),说明这
工原料;三是将废旧合成材料作为燃料使用。
正方观点举例: 1、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
用自然资源; 2、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使利用太阳能变的方
便、经济和实用; 3、用合成材料替代木材、棉花、天然橡胶等,有
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反方观点举例: 1、生产和使用合成材料等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 超出环境的自然消化能力,这不是科技的进步,
石油的主要成分: 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 物。(还有水分、盐分等杂质)
2、石油的炼制(除水脱盐后) (1)石油的分馏:
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 分离成简单混合物的过程。
石 油 分 馏 示 意 图
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1提)高裂轻化质的液目体的燃:料的产量。 (2)裂化的原理:
甲苯等,它们也是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
中海油渤海石油平台
三、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既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 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化工原料,它主 要用于合成 氨 和生产甲醇 等。天然气化 工以含一个碳原子的甲烷为原料,通过化 学变化形成含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其他有 机化合物。实现天然气的有效转化是一项
第一课时
4.2.1《煤、石油和天 然气的综合利用》
背景知识回顾
一、化石燃料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古代动植物遗骸 经过一
系列复杂变化而成的,它们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
用的主要燃料,因此人们常称它们为化石 燃
不可再料生,是
资源。
二、煤、石油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1、煤的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SO2、NO2 等气体和一些烟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第1课时
4.2.1《煤、石油和天然 气的综合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 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化石燃 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对化石燃料燃烧产物成分分析的定性定量实验, 使学生学会解决物质(气体)检验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学好化学等科学知识,为保护环境,解决能源危机作 出贡献。 教学重点: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焦炭、氨水、苯、甲苯
在催化石剂油的作裂用化下是将含碳原子多的重 油(烃)断裂成碳原子较少的烃的过程。。
(3)裂解: 深度的裂化。
裂解的目的: 获得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化水平的标志
产量提高
25%
4、石油结构的重整 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 的重新调整,是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如苯或
尘,它们都是大气的污染物。
2、用石油作燃料,直接燃烧的是石油的加工产
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它们燃烧时会排放 出CO 、氮的氧化物 、含铅 化合物、未燃烧 的 碳氢 化合物和烟尘等,它们都是大气的污
染物。
迄今为止,煤、石油、天然气仍是 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同时它们也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何实现化石 燃料的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减 少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扬 州慢
作者简介
姜夔(1155 — 1221)字 尧章,号白石道人,布衣终 生,周游四方。由于讲究音 律和锤炼字句,其作品精工 典雅,意蕴谐婉。
扬州慢 小序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 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 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 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 《黍离》之悲也。
1、原料:
石油、煤、天然气
。
2、合成材料基本特征: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3、合成材料的合成原理:
加聚、缩聚
。
例如:乙烯合成聚乙烯
,
丙烯合成聚丙烯
。
合成材料概况:
随着人类不断的文明和进步,人对天 然材料的利用已不能满足很多方面的需要, 于是就发生了一场材料的革命--人工合 成材料;
合成纤维
棉花
天 然 纤 维
纤 维化
学 纤 维
羊毛
木材
草类
合成纤维:用石油、天然气等为原 料制成的单体,再经聚合制成的纤 维(如:“六大纶”、碳纤维、光
导纤维等)
人造纤维: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 化学加工制成。如黏胶纤维等
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 通
用
橡
橡
胶
胶
合成橡胶 特
种
橡
胶
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氯丁橡胶
聚硫橡胶
1994年中美三大能源产量与消费量比较表
能源 国家
产量 中 国 消费量
石油 (亿吨)
1.461
1.627
天然气 (亿立方米)
175.6
175.6
煤炭 (亿吨)
12.4
5.72
美 产量 3.863
5320.9
9.35
国
消费量 8.079
5924.1
4.92
我国煤的分布图
上京煤矿
宁夏优质无煤 — 太西煤露天采区
而是异化和倒退。 2、废旧合成材料的回收和利用并不容易,甚至有 些材料的回收再生成本大大高于制造成本,经济
上考虑根本不合算。 3、天然的东西是最好的,我们应该提倡“回归自
第二课时
求知课堂互动 一、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元素;(还有少 量的H、O、N、P、S、卤素等)
组成成分:是由多种有机物、无机 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煤的结构模型
一、煤的综合利用:
2、煤的分类
腐植煤 腐泥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