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分析考试题
光谱分析选择题

29、实验室蒸馏水器使用中切忌的是( A ) 。 A、断冷却水 B、断电 C、加冷水 D、冷却水太大
31、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下面不正确的是( D ) 。 A、化验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 C、化验室必须备有各种防火器材 B、化验员必须熟悉有关试剂的理化性能 D、实验室内均使用二相插头、插座 ) 。
32、实验工作中不小心烫伤或烧伤,轻度的皮肤红肿时,下面处理不正确的是( D A、用 95%乙醇涂抹 C、可用冷水止痛 B、用 95%的乙醇浸显纱布盖于伤处 D、用 3%的碳酸氢钠溶液浸泡
35、下列做法,哪个是错误的(C) 。 A、在水浴上加热乙醚。 B、把浓硫酸倒入水中。 C、用湿润的手开启电源开关。 D、用沙土扑灭乙醚着火。
25、钨灯可使用的范围为( A、220~800
B、380~760
26、原子吸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光光度法中,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C) A、越高越好 B、越低越好
C、一般是在保证稳定放电和合适的光强输出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低工作电流。 D、一般是在保证稳定放电和合适的光强输出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高工作电流 27、在火焰原子化装置中,对分析结果能产生显著影响的是(B、C) A、火焰 B、燃烧器 C、雾化器 D、废液管
以下 15 题 2 分/题 3、红外光谱产生于( B ) B、分子的振动和转动 D、分子外层电子的跃迁 D ) D、石墨炉的记忆效应
A、气态原子外层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 C、气态原子内层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 4、下列不属于原子吸收中的背景吸收的是( A、光散射 B、分子吸收
C、火焰气体的吸收
5、与百分吸光系数 E1%1cm 无关的因素是( B ) 。 A、波长 B、浓度 C、温度 D 、被测物分子结构
7、在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 Ca 时,使用氯化镧或氧化镧的目的( C ) A、作为保护剂,以消除化学干扰 C、作为释放剂,以消除化学干扰 B、作为缓冲剂,以消除化学干扰 D、作为助熔剂,以消除化学干扰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详解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光谱分析中,哪一种技术是基于原子吸收光谱原理?A. 原子发射光谱B. 原子吸收光谱C. 紫外-可见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B2. 以下哪种物质最适合作为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基体改进剂?A. 盐酸B. 硝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光源是什么?A. 氙灯B. 汞灯C. 激光D. 钨灯答案:B二、填空题1. 光谱分析中,______光谱是研究分子内部电子能级的跃迁。
答案:紫外-可见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______是影响检测限的主要因素。
答案:背景吸收3. 在光谱分析中,______是指在特定波长下,样品对光的吸收程度。
答案:吸光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是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
当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测量这种吸收,可以确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2.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为什么需要使用单色器?答案: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使用单色器是为了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离出单一波长的光,以便能够精确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情况。
四、计算题1. 已知某溶液的吸光度为0.5,摩尔吸光系数为5000 L/mol·cm,求该溶液的浓度。
答案:根据比尔-朗伯定律,浓度C = A / (ε * b),其中 A 是吸光度,ε 是摩尔吸光系数,b 是光程长度。
假设光程长度为1cm,则 C = 0.5 / (5000 * 1) = 0.0001 mol/L。
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水中的微量铜离子含量。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于比色皿中。
(2) 加入适当的试剂,如硫酸铜溶液,以形成铜离子的络合物。
(3)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设置铜离子的特征波长。
(4) 测量水样的吸光度,并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水中铜离子的含量。
光化学与光谱分析考试试题

光化学与光谱分析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题后面有四个选项,请在相应题号的括号内填写ABCD中的一个字母,表示你认为的最佳答案。
1. 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关注的是()。
A. 光的发射与吸收特性B. 光的传播速度C. 物质的性质与结构D. 物质的热力学性质2. 光化学反应通常涉及的能量区域属于()。
A. 电子能级B. 核子能级C. 分子能级D. 离子能级3. 在光化学反应中,一般采用哪类光源作为激发光源?A. 红光源B. 蓝光源C. 可见光源D. 紫外光源4. 下列哪种类型的光化学反应是光解反应?A. 光合反应B. 光解反应C. 光化学氧化反应D. 光化学还原反应5. “光谱学”是指对物质的()进行研究的学科。
A. 光的颜色B. 光的传播规律C. 光的强度变化D. 光的频率与波长分布6. 光谱学中,对物质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
A.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B. 红外光谱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光谱7. 光谱分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
A. 生物医学B. 无机化学C. 有机化学D. 物理学8.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样品对()光的吸收来获得信息。
A. 可见光B. 红外光C. 紫外光D. X射线9. 红外光谱的主要应用在于()。
A. 确定物质的结构B. 检测物质的温度C. 检测物质的电导率D. 测量物质的折射率10. 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A. 光的散射B. 光的透射C. 物质的振动D. 物质的离子化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请根据题意填写空缺处的单词或短语。
11. 光化学反应中,物质在()能级上的激发态之间跃迁,产生新的化学物质。
12. 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通过()法进行测量。
13. “谱线”是指光谱中的()。
14.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与物质的()和结构有关。
15. 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峰可以用于识别样品中的()基团。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谱是指光线经过光学仪器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分解后的光线形成的称为______。
a) 艳彩b) 艳带c) 色带d) 色谱2. 光谱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______。
a) 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紫外光谱d) X射线光谱3. 以下哪个不是光谱学的应用领域?a) 化学分析b) 物理实验c) 天文学d) 经济学4. 彩虹是由______产生的。
a) 折射b) 反射c) 散射d) 干涉5. 光谱线上的暗线被称为______。
a) 光谱带b) 阴影线c) 谱线d) 波谱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真假,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2. 光谱仪是用来产生光谱的仪器。
(×)3. 光谱学只在天文学中有应用。
(×)4. 蓝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
(√)5. 光的折射是光谱产生的原因之一。
(√)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请解释在光谱中什么是连续谱?连续谱是指光源发出的光在经过光学仪器分解后,光谱上的波长连续且没有明显的断裂,包含了所有波长的光线。
2. 简述红移和蓝移现象。
红移是指光源向远离我们的方向移动时,其光谱中的波长变长,红色波长增加,所以称为红移。
而相反,当光源向靠近我们的方向移动时,其光谱中的波长变短,蓝色波长增加,所以称为蓝移。
3. 光谱学在天文学中有何应用?光谱学在天文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观测天体的光谱,可以获得天体的化学成分、温度、速度等重要信息。
光谱分析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了解天体的组成和物理性质,例如星际空间中的元素组成、行星大气层的温度和气体成分等。
四、解答题请根据给出的光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处插入光谱图,可手绘]1. 根据光谱图,你能判断这一光源的性质是什么?通过观察光谱图可知,该光源产生了连续谱,没有明显的谱线断裂。
因此,可以判断该光源是一个连续光源,如黑体辐射体或白炽灯。
光谱考试题

一选择1、以下数据修约正确的是()。
A.28.2645取三位有效数字为28.2。
B.28.350取三位有效数字为28.4。
C.28.250取三位有效数字为28.3。
D.28.050取三位有效数字为28.0。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A原子吸收光谱B原子发射光谱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3、发射光谱分析准确度较高的方法是()A、内标法B、外标法C、单点法D、半定量法4、原子吸收光谱的检出限通常定义为()A、被测元素溶液能给出1倍于标准偏差的测量信号所对应的质量浓度。
B、被测元素溶液能给出2倍于标准偏差的测量信号所对应的质量浓度。
C、被测元素溶液能给出3倍于标准偏差的测量信号所对应的质量浓度。
D、被测元素溶液能给出10倍于标准偏差的测量信号所对应的质量浓度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乙炔是()。
A、燃气-燃气B、燃气C、载气D、屏蔽气6、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
A、核外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核内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7、下列关于分析天平的使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析天平称量前应检查和调节天平的水平状态。
B、热的或过冷的物体称量前,应先在干燥器中放置至室温。
C、做同一实验中,应尽量使用不同天平,以减小误差。
D、分析天平称量时,切忌超载。
8、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下面不正确的是()。
A、化验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B、化验员必须熟悉有关试剂的理化性能C、化验室必须备有各种防火器材D、实验室内均使用二相插头、插座9、下列不能用以氢化物原子化的荧光光谱法测的是()A、PbB、CuC、SnD、Se10、对大多数物质,随温度升高荧光强度将()。
A、下降B、不变C、升高D、不确定二、判断1、狭缝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属于分光系统。
()2、数字5.10×103与510000具有相同的有效数字位数。
()3、使用电器设备要注意防止触电,但可以用湿的手去开关电闸。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详解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长的是: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X射线答案:C2. 光谱仪中,用于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部件是:A. 光源B. 探测器C. 分光器D. 滤光片答案:C3. 下列哪种物质在紫外光谱中不会产生吸收峰?A. 氢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C4. 光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A. 波长B. 吸收度C. 光谱带宽D. 光强答案:B5. 光谱仪的分辨率是指:A.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波长变化B.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波长变化C.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光强变化D.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光强变化答案:A6. 光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波长B. 吸收度C. 光谱带宽D. 光强答案:A7. 光谱仪的灵敏度是指:A.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波长变化B.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波长变化C.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光强变化D.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光强变化答案:C8. 在光谱分析中,如果样品的浓度增加,其吸收峰会:A. 变宽B. 变窄C. 变高D. 变低答案:C9. 下列哪种光源不适合用于光谱分析?A. 氙灯B. 钨灯C. 激光D. LED答案:B10. 在光谱分析中,样品的制备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A. 可以忽略B. 非常重要C. 无关紧要D. 有时重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_。
答案:伽马射线2. 光谱仪中,用于检测不同波长光强度的部件是________。
答案:探测器3.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浓度与吸收峰的________成正比。
答案:高度4.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____会影响光谱仪的分辨率。
答案:颗粒大小5. 光谱分析中,如果样品的浓度增加,其吸收峰的________会增加。
答案:面积6.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____会影响光谱仪的灵敏度。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传播媒介?A. 空气B. 铁杆C. 砖头D. 水答案解析:选项A 的空气是光的传播媒介,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但空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光传播媒介之一。
2. 光学中,折射率指的是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根据此定义,哪个介质的折射率为1?A. 水B. 空气C. 真空D. 玻璃答案解析:选项C 的真空的折射率为1,因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3.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三原色?A. 红、绿、蓝B. 黑、白、灰C. 黄、青、紫D. 橙、黄、紫答案解析:选项A 的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通过适当的混合,可以形成所有其他颜色。
二、填空题1. 光的频率通常使用单位为_________衡量。
答案:赫兹(Hz)解析:光的频率指的是光的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
2. 光的波长通常使用单位为_________衡量。
答案:纳米(nn)解析:光的波长指的是光的波动周期,单位为纳米。
三、解答题1. 请解释全反射现象并举例说明。
答案解析:全反射现象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某一临界角时,光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而无折射现象。
常见的例子是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角超过48.6°时光发生全反射。
2.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解析: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时产生的明暗交替的条纹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如果它们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则会产生亮条纹;如果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会产生暗条纹。
光的干涉现象包括两种类型:衍射干涉和干涉。
3. 请解释什么是色散现象。
答案解析:色散现象是指各种波长的光在经过光学介质时,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不同,从而使光分离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常见的例子是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
四、应用题1. 你站在一片静止的湖面前,湖水中的一片树影投射到湖面上形成倒影。
《光谱分析》测试题

《光谱分析》测试题第1章单元测试1、下列方法属于光谱分析法的包括()答案:在层中单击一次2、基于外层电子能级跃迁的光谱分析法有( )答案:光电管3、基于振动-转动能级跃迁的光谱分析法有( )答案:第一空:工序第二空:定位4、下列分析法属于发射光谱法的有( )答案: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5、下列分析法属于分子光谱法的有( )答案: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异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 1,1-二甲基-3-1’-甲基乙基环戊烷;6、当前光谱分析方法的主要进展体现在()答案:√7、下列部件属于波长选择器的有( )答案:心血管系和淋巴系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合适光源是( )答案:B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合适光源是( )答案:吸收光谱分析技术10、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合适光源是( )答案:错第2章单元测试1、下列关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描述不正确的有( )答案: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2、能够快速获得全光光谱信息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 )答案:说清谁介绍的、亮明自己的身份、说清楚添加对方的目的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属于( )答案:分子的电子结构4、下列关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描述正确的有( )答案: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5、下列关于吸光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有( )答案: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6、导致Beer定律偏离的可能因素包括( )答案:牛顿力学学说7、下列关于透光率测量误差的描述正确的有( )答案: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8、下列关于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计描述正确的有( )答案: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9、分光光度计校正和检定的主要指标通常有( )答案:×10、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进行单组分样品定量测定时,分析条件的选择通常包括( )答案:0.3~0.7第3章单元测试1、与火焰原子化相比,GF-AAS测定的突出优点在于( )答案:原子化效率高,绝对检出限低2、下列关于预混合型火焰原子化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3、AAS的定量分析通常采用标准加入法以( )答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4、下列关于Lorentz变宽效应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有( )答案:形而上学的观点5、AAS测定条件选择主要考虑( )答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6、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相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仪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包括( )答案:吸收池不同、光源不同7、原子吸收线的峰值吸收值与原子浓度呈线性关系的前提条件包括( )答案:多普勒变宽8、影响原子吸收线形状的因素主要有( )答案:多普勒变宽9、描述原子光谱项的量子数包括( )答案: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复制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分析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20分)
1.节日焰火有不同的颜色是由于:
A,不同的物质在激发后会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 B,火药有不同的焰色;
C,燃放的高度不同; D,温度的不同
2.下列辐射中,频率最高的是:
A,X射线; B,远紫外; C,远红外; D,可见光
3.下列元素中,共振线波长最长的是:
A,Cl; B,Mg; C,Rb; D,Si
4.当总角量子数L=1时,习惯上用哪个字母表示?
A,S B,P C,D D,F
5.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成份复杂的废液时,应选哪种激发光源?
A,火焰; B,电弧; C,等离子体; D,火花
6.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的三标准试样法的工作曲线的纵坐标-横坐标是:
A,黑度差-浓度的对数; B,黑度差-浓度;
C,相对强度的对数-浓度; D,黑度-浓度的对数
7.能够测量谱线黑度的仪器叫:
A,阿贝比长仪; B,光谱投影仪;
C,光栅摄谱仪; D,测微光度计
8.下列元素中,激发电位最低的是:
A,Cs; B,Na; C,Fe; D,Cl
9.在下列激发光源中,电极头温度最高的是:
A,直流电弧; B,交流电弧; C,火花; D,等离子体
10.用X射线荧光法分析下列元素时,灵敏度最高的可能是:
A,C; B,Ag; C,K; D,Mg
11.为了增加火焰原子吸收中的试液提升量,可以:
A,使用富燃焰; B,提高火焰温度;
C,增加燃烧器高度; D,增大载气流量
12.引起谱线变宽最主要的因素是:
A,自然宽度; B,同位素变宽;
C,多谱勒变宽; D,自吸变宽.
13.当产生了1%吸收时,其吸收值为:
A, 0.01; B,0.001; C,0.0044; D,0.44
14.为了使原子吸收的测量误差最小,试液中被测元素的浓度最好是特征浓度
的多少倍?
A, 4; B, 10; C, 44; D, 100
15.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能用什么方法消除?
A,加保护剂; B,加释放剂;
C,扣除背景; D,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分析
16.原子吸收中的物理干扰可用哪种方法克服?
A,采用标准加入法; B,加入释放剂;
C,提高原子化温度; D,使用富燃焰
17.特征X射线荧光是由哪种跃迁产生的?
A,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B,辐射能使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
C,辐射射能使分子中的电子能级产生跃迁;
D,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
18.原子荧光光谱法与X射线荧光法在下面哪点上有共同性?
A,光源; B,单色器; C,检测器; D,光致发光
19.下列哪种基团容易使单重态转变成三重态?
A,氨基; B,羟基 C,羧基; D,碘
20.下列物质中,荧光效率最高的是:
A,对-联三苯; B,苯; C,联苯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 元素只有一个价电子,所以它们的光谱最简单。
2.摄谱仪的狭缝高度等于拍摄出来的谱线在感光板上的。
3.某元素的电离电位越大,在某一温度下该元素的电离度就越。
4.一般常温下,感光板的显影时间为分钟。
5.由原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叫做变宽。
6.克服原子吸收中的电离干扰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在试液中加
入。
7.劳伦兹Lorentz变宽是由引起的。
8.石墨炉原子化法的原子化效率一般要比火焰原子化法的。
9.一个电子在管电压为1万伏特的X光管中获得的能量为电子伏特。
10.荧光的产生是先吸收光子,然后再
.
三、判断题,对画V,错画X(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光谱仪的倒线色散率数值越大,说明分光能力就越强。
2.因碱金属的原子是较容易激发和电离的,所以它的一级离子也是较容易激发
和电离的。
3.火花光源的稳定性比电弧光源的好。
4.因碱金属元素只有一个价电子,所以它的光谱线都是单线。
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产生吸收光谱的基态原子数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原子总
数。
6.发射光谱分析中,激发光源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度和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也
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
7.空心阴极灯的英文缩写是HCL。
8.只要某元素能有效地转变成基态原子,就可以用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该元
素。
9.连续X射线谱的短波限只与管电压有关。
10.共扼体系越大的分子,它的荧光波长越短。
四、论述题(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感光板经过显影后,谱线已经出现,为什么还要定影?
2.用测微光度计测量谱线黑度时,为什么要读取最大黑度值?
3.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某元素时灵敏度很低,怀疑是被测元素在火焰中生成了
难离解的氧化物,应该怎么办?为什么?
4.X射线荧光光谱是否有连续光谱?为什么?
5.温度对荧光强度有何影响?为什么?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20分)
1. 一光栅摄谱仪的光栅每毫米刻线数为1000条,光栅宽5厘米,投影物镜焦距
为1米,入射光沿着光栅法线方向入射,问在衍射角为30度方向上一级光谱线的波长是多少?此处理论上最小可分辨开的波长差是多少?倒线色散率
是多少?在一块240毫米长的感光板上一次能拍摄多大范围的光谱?
2.原子吸收法测定某样品中锌,取样品1.000克制成50毫升溶液, 取此液10.00
毫升两份分别于两个50毫升容量瓶中, 在一瓶中加入1.00毫升浓度为
50ug/ml的锌标液,都稀释至刻度后,在所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得吸收值分别为0.36 ; 0.76。
求原样品中锌的百分含量,锌的特征浓度和灵敏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A
2.A
3.C
4.B
5.C
6.A
7.D
8.A
9.A 10.B
11.D 12.C 13.C 14.D 15.D
16.A 17.D 18.D 19.D 20.A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碱金属(第一主族)
2.长度(高度)
3.小
4.3
5.Doppler(热)
6.消电离剂
7.压力
8.高
9.10000
10.发射光子
.
三、判断题,对画V,错画X(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X
2.x
3.v
4.x
5.v
6.v
7.v
8.x
9.v
10.x
四、论述题(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因感光板上还有大量的没有反应的卤化银,定影就可以把卤化银从乳剂中除
去而溶解在定影液里。
2.因只有当谱线中间黑度最大的部分挡住狭缝时,这个黑度是最大的,也是唯
一的,否则黑度不是最大,而且有任意个不同的黑度值,这样才最真实、最准确。
3.应该使用富燃火焰,因富燃焰的还原气氛好,可以把氧化物中的氧抢夺下来,
使被测元素原子化,提高灵敏度。
4.没有,因为荧光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吸收了光能后,内层电子能级跃迁产
生的,而能级间的能量差都是量子化的。
所以不能产生连续光谱。
5.温度增高,会使荧光强度下降。
这是因为无辐射去活过程随温度增高而加强,
它与荧光过程相竞争使荧光过程减弱,另外,粘度也随温度增高而下降,使碰撞几率增加,外转换过程也增强,竞争结果都会使荧光减弱。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小题20分)
1.波长500纳米,(2分)波长差0.01纳米, (3分)倒线色散率0.866nm/mm)
(3分)
范围207.84 (2分)
2.Cs=1x50/50=1ug/ml
Cx=0.36x1/(0.76-0.36)=0.9ug/ml
样品中锌的百分含量为0.0225% (4分)
特征浓度为0.011ug/ml 1% )(3分)
灵敏度为0.4ml/ug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