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ppt课件

合集下载

《谈读书》2精品 课件

《谈读书》2精品 课件

• 怡( yí)情 统筹( chóu ) 藻( zǎo )饰 • 狡黠( xiá ) 诘(jié)难 要诀( jué ) •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滞( zhì )碍 • 吹毛求疵( cī ) 味同嚼( jiáo )蜡
个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 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 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些论述? 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 语句勾画出来
3 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 消化。
5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 准确。
论证方法归纳
• 本文用了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这些方法 的使用有何作用?结合内容进行归纳。
• 比喻论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具体可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名人论读书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
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列宁读书的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 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 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 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 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 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 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 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 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 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谈读书》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谈读书》

3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通过对文学常识的梳理和名著的导读,学生们增 加了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表示能够较好 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对于阅读方法和技巧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学习态度与参与度
学生们普遍表现出积极的 学习态度和较高的参与度, 能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01
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先提出论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 论证,最后总结全文。
02
写作特点鲜明,语言简练明快,逻 辑严密,条理清晰,善于运用比喻、 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关键语句及修辞手法
关键语句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句话表达了读书的多重益处,是全文的核心论点。
西方阅读价值观
重视知识创新、个人成长和社会进 步,强调阅读的外在价值和社会功 能。
当代社会推广阅读意义
01
02
03
提高个人素养
阅读能够丰富个人的精神 世界,提高文化素养和审 美能力。
促进社会进步
阅读能够推动知识创新和 文化传承,促进社会进步 和发展。
跨文化交流
通过阅读中西方经典名著, 可以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 解和尊重,促进跨文化交 流。
培根作为当时著名的哲学家、 政治家,对读书和学问有着独 到的见解。
他通过《谈读书》一文,阐述 了自己的读书观和治学方法,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培根及其作品概述
培根(Francis Bacon),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新工具》、《学术的进展》等,对哲学和科学方法论有重要贡 献。

《谈读书》ppt课件(26页)

《谈读书》ppt课件(26页)

最新课件
25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 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 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几句话表明不同学科的书籍,当阅读后 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运用排比手法,使 论述相当有气势。
最新课件
26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运用比喻巧妙地写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再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地例举了读书的目的。
最新课件
15
(1)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书到用时方恨少。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最新课件
文中警句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
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 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 消化。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 确。
《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 的首创体裁。
最新课件
3
《培根随笔》 ——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主要内容:阐述哲学、伦理处
世之道以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人生哲学”。
名言警句:①知识就是力量
②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
③在事情初起之际抓住最佳时机,
绝对是至高无上的智慧。
最新课件
4
典型情节:《谈读书》论述了读
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谈美》阐
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读书》PPT优质课件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 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 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 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 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 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 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 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 能无知而显有知。
及作用。整篇文章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文章语言简练, 有格言的意味,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如“读书使 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等。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
➢如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 接”,这样写,生动形象,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易懂;如运用对比论证 说理,“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分析了不同人 对读书的不同态度,使说理透彻、有力。
➢(3)对比说理。正面说了,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开头从正 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负面影响。
文章主旨
➢《谈读书》一文,作者就读书 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阐述 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 法,同时归纳了读书的重要作用, 以此鼓励人们多读书。
文本特色
➢1、思路清晰,语言简练。 ➢全文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以
方法点拨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 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 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鄙”“羡”“用”三个字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 不同的人对待读书的不同态度,通过对比,让我们更 清楚地意识到:读书贵在虚怀若谷、付诸行动,更应 学以致用。

朱光潜《谈读书》教学课件

朱光潜《谈读书》教学课件

结构图示
读书的重要意义 精读 谈读书如何读书约读正反论证 积累 比喻论证
• 主旨归纳 • 本文是一篇阐述读书道理的文章。所谈的 道理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作者开 门见山地指出读书的重要,再谈读书的方 法及书多之累,书多之弊。在论述如何读 书时,先说精读的重要,再谈如何精读, 如何先博而后约,如何围绕中心读,如何 系统地积累、储存知识等。
3.近义辨析 (1)毕竟· 究竟 都含有“到底”的意思。“毕竟”用在肯 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用在疑问句中,追究事 情的本相。在表示肯定语气时,二者可以通用。 例句1:有人认为散文比诗歌好,但这________ 毕竟 是个人的 看法。
究竟 应该表扬,还是应该批评? 例句2:这事________
课文详解
请概括出本文的论证层次及逻辑关系, 着重梳理出文章结构。
• 本文是一篇阐述读书道理的文章。所谈的道理和方法具有 普遍的指导意义。作者开门见山地指出读书的重要,再谈 读书的方法及书多之累,书多之弊。在论述如何读书时, 先说精读的重要,再谈如何精读,如何先博而后约,如何 围绕中心读,如何系统地积累、储存知识等。一路写来, 层层深入,既从正面说清道理,也极有针对性地批评了一 些错误的读书态度和方法,这样正反论证,分析说理更为 透彻。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而且作者善用比喻和对比, 几乎每说明一个道理,每批评一种错误态度和方法,都有 恰当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抽象的议论说得浅显、生动。 这既有助于说清道理,又使文章更为形象、亲切、生动。
水果 bāo 剥 . ⑯剥 削 bō 剥 .

2.辨析组词
慰jiè ① 籍 jí o hà ③ o hà
藉 贯
弊 流bì ② 蔽 遮bì

[初中语文]第13课《谈读书》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第13课《谈读书》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怡情: 怡悦心情。 练达: 干练通达;熟悉人情世故。 统筹: 通盘筹划。 劫难: 诘问驳难。 滞碍: 阻碍;不通畅。 高谈阔论: 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基础夯实——字词过关
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像这类的各种事物。 狂妄自大: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限于文字的推求。 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培根在其 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懂。
任务活动二:内容探究
(2)对比论证: 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
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 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这样就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课堂总结
本文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黑格尔说过:“他(培根) 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 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 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 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解题
本文题目是“谈读书”,通过标题你能看出这是什么文体?能知道作者 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吗?
“谈”,议论文。“论”“说”“议”等也是 议论文标志。我们通常把那些随手笔录形式短小的 议论文也叫随笔。

(新)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谈读书》(24页)ppt精品课件

(新)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谈读书》(24页)ppt精品课件

比喻论证,浅显易懂;加入限制条件,论述严谨。
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 谈读书 》(24 页)ppt 精品课 件
精读第三层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第13句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举例论证
读书弥补精神缺陷,犹如运动驱除身体百病。
比喻论证
14-17句
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读篇 整体感知
点击全添加文相共关标1题7文句字,从A D D其R E L中A T E找D T I出T L E 观W O R点D S 句,并以此划分文章层次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第一层:读书目的(1-6句)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 不可只为寻章摘句……应推敲细思。读时须全神贯 注,孜孜不倦。 第二层:读书态度和方法(7-10句)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第三层:读书价值(11-17句)
英国本无随笔,由于培根的示范,始 在英国植根,后来写随笔的名家辈出,因 此随笔成为英国文学中有特色的体裁之一。
点击字添加词相关积标累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怡情( yí ) 傅彩( fù ) 藻饰(zǎo) 狡黠( xiá ) 诘难(jié ) 涉猎(shè) 蒸馏( liú ) 伦理(lún ) 滞碍(zhì ) 阐证(chǎn)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 cī )
论据充分,极具说服力。
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 谈读书 》(24 页)ppt 精品课 件
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3《 谈读书 》(24 页)ppt 精品课 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之谈读书》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之谈读书》PPT课件
• (1)认知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品读格言警句,进行语言积累;
• (2)能力目标:圈划点评文中的格言警 句; 提出疑问,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和主动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弘扬学生个性。热爱读书,会读书。
二、说教法和学法
• 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 改变单纯的识记模式,组织学生依据本文信息编写《读书名言精
• 自拟读书格言。
结束语
• 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悴; 众里寻她千,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
布置作业
请将自拟的读书格言修改 写在《读书名言精评》 里。
四.说板书设计
谈读书(随笔)
培根(英)
读书的目的
比喻论证
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作用
读一读,记一记:
傅彩 矫情 诘难 寻章摘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吹毛求疵
请按: 1、读书的正确目的2、读书的方法3、读书能
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这三个层意 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第二,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 难作 者”到“始能无知而显 有知”
第三,从“读书使人明智”到 结束。

4、重点、难点的预设及依据
• 根据九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及议论文阅读的基础,结合本文的特点, 预设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 意蕴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难点: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 表达。
5、目标的预设及依据
•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从“知识和 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考虑,确定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段品味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 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 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 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 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 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 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 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2016/3/21
谈读书
13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判事之际。
一个人独处幽居时,最能见出读书陶 冶性情的好处;(与朋友)高谈阔论时,平 时的读书修养最能(给人的风度、气质)增 添光彩;处理或者判断(繁难复杂)的事务 时,读书可以增长才干。 2016/3/21 14 谈读书
5
好 o 味同嚼蜡( jiá ) 读好书(hǎo)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不通畅。 滞碍: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要诀:重要的诀窍。
狡猾的人看不起读书,无知的人羡慕读书, 只有明察事理的人能够读书用书。然而书并不 把它的用处明摆出来,用书的智慧不在书中, 而在书外,这全凭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才能得出 来。
2016/3/21 谈读书 16
学习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 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 1、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3、观点:读书与经验的作用及关系。 用比喻证明观点。 4、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
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2016/3/21 谈读书 18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016/3/21
谈读书
11
这几句话主张对 不同的书采用不同 的读法,或选读, 或浏览,或通读, 或精读,有的书可 只读摘要。
2016/3/21 谈阅读后都有塑造 性格的作用。
友情提供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 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 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 、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 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引用名人名言、格言 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 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阅读兴趣。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 ……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 读者阅读兴趣。 ) 2016/3/21 2 、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2016/3/21 谈读书 6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 谈了些什么内容?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 ——全凭观察得之)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使能无知而显有知)
③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2016/3/21 谈读书 7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 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 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人的才智如有滞碍之处,都可以借 助阅读适当的书、学习适当的知识使它 顺畅,这就如同身体有病,都可以借助 相宜的运动消除。
2016/3/21 谈读书 15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 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 察得之。
2、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 药可医”。 3、从“读书补天然之不足”到“读书然 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4、从“书亦可请人代读”到“味同嚼蜡
2016/3/21 谈读书 17
1、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 作用:使人信服。 最后加以归纳。 2、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用比喻证明观点。作用: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
2016/3/21 谈读书 8
这几句话从正 面说,读书有三 种不同的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 才。重点阐述读 书的好处。
2016/3/21 谈读书 9
这几句话从反面 指出读书中的三种 偏向,并论述读书 和经验的关系:相 互补充、相辅相成。
2016/3/21
谈读书
10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 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 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 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 嚼蜡矣。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 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 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 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 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 ,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2016/3/21 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4
谈读书
给下列生字注音:
u) 藻( 怡( yí )情 统筹(chó
)饰 狡黠( xiá ) 诘( jié )难 要诀( jué) 蒸馏( liú ) 劝诫( jiè ) 滞( zhì )碍 吹毛求疵( cī ) 豁( huò)然贯通 咀嚼( jué) 嚼
2016/3/21 谈读书
zǎo
o) 好读书(hà
友情提供
谈读书
——培根
2016/3/21 谈读书 3
培根 (Francis Bacon,1561-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 义哲学家、现代实 验科学的始祖,作 家。著有《随笔》, 《新工具》等。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2016/3/21
《随笔》共58篇是 英国文学中首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